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经济

乡村经济

乡村经济

乡村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近些年,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得以快速发展。乡村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形式,它既利用了生物资源,又发掘了景点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坑口村旅游I发展现状

(一)坑口村基本情况

三仁畲族乡坑口村是遂昌县民族村之一,位于遂昌县城西部,地处部级森林公园白马山西麓,距县城10公里。全村共332户,总人口1072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256人,占总人口的23%。村域面积12.5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6346亩,耕地面积1016亩。

(二)坑口村旅游资源

1、生态资源。坑口村位于遂昌白马山脚,风景秀美,百丈坑中的“百丈瀑”是遂昌县最高瀑布之一;“三尖岩”则有“三o剑影落樽前”之喻,而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则是我县开发最早的旅游景区之一,山中森林覆盖率达到96%,绝对最高气温29.5℃,绝对最低气温零下17.3℃,年平均温度11.6℃。

2、农村文化资源。坑口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村中的“坑口寺精进院”文天祥曾在此留下诗词,“叶氏宗祠”、“邓氏宗祠”、“周氏宗祠”等古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杭州灵隐寺文献都有记载。明朝万历年汤显祖曾在坑口为民除虎的美谈流传至今。同时,依托着浓厚的畲族风俗文化,村中还建立了畲族文体休闲公园,开展畲族风情展演,介绍畲族特有的嫁娶文化、畲族对歌。

3、田园风光资源。坑口村有原生态水田1185亩,无任何工业污染,初春一片油菜花花海,夏季是绿油油的禾苗,秋季是金黄色的稻穗,冬天又是一片碧绿的麦苗,一年四季演变,万物生生不息,可提供都市旅客认识农业,了解农村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耕生活。

4、竹产业资源。村建有3000亩竹林体验基地。是全国最高笋竹产量示范区,年度亩产超万元。园区建有竹林喷灌、视频监控溯源体系、竹林游步道等设施。

二、发展乡村旅游对坑口村经济的影响

(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的解决坑口村多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坑口村有劳动人口458人,其中外出务工273人,在家闲置劳动力53人。自从2012年坑口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以后,随着村内农家乐和农业体验园的投入使用, 50多人闲置劳动力已实现就业。

(二)旅游对经济影响

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发展旅游最重要动力,也是评判旅游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坑口村在发展旅游这个过程中,政府、村集体都做了不少的工作,聘请筑设计研究院制定了整体规划,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设施改善等方面,在政策上鼓励村民参与旅游业、经营农家乐和旅游特色产品销售。[2]

(三)对个人收入影响

在坑口村,现已有农家乐5家,有意向新开的农家乐的农民有10余人。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村带来经济效益,农民生产的土特产品销售给游客后获得的收入,村民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劳务所得的收益,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经营及从业者的收入都会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坑口村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发展了现代农业体验园、现代农业观光园,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截止2015年坑口村已经完成了整村脱贫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开发单一化

目前,浙江省内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为主,主要还是停留在餐饮的初级阶段。而其它乡村旅游产品,如民俗风情体验游、心理调节体验游、民间艺术探访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甚至还未起步。

分析乡村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旅游业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除“食”以外的其他要素均由旅游目的地以外的企业承担,势必造成目的地旅游收入较低。这也是现在大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普遍存在的现状:游客很多,但是收入不多。[3]

(二)缺少资金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经济的支撑,乡村 GDP 的预测是衡量乡村经济为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提供的发展空间大小的重要内容。

坑口村种植粮食相对较少,以经济作物、水果等为主要种植产业。相对于以粮食市场为主体的乡村而言,以经济作物、水果等市场为基础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的乡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较大。我国较为贫困的地区多为边远山区,缺少发展第一、二产业的自然条件,受工业发展的辐射较小。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但前期投入若得不到保,给乡村旅游发展造成困难,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3]

(三)产权关系不明确

在浙江省内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区的区情各不相同,经营的模式也是五花八门,主要有“农户+农户”、“公司+农户”、“政府+公司+旅游协会+旅游社”、“股份制”和“个体农庄”等模式。

坑口村的产权问题也很突出,2013年成立的坑口村烧烤园,以村集体为主管,村支书为经理,所得部分返还给农民,部分上交村里,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得该烧烤园一直在寻求解决各种矛盾的手段和方法。

四、解决方法

(一)合理规划乡村旅游产品

针对目前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化,以坑口村为例,针对不同的乡村旅游类型可开发不同的产品:一是以乡村田园为依托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有品味、多类型的度假型目的地;

二是以名人故里和水乡山寨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发掘当地的文化资源;

三是以发掘红色旅游产品,重点设计红色旅游线路;

四是以户外运动为拓展的体育极限产品,定向越野、攀岩、户外拓展、乡村狩猎、真人CS等冒险旅游和体育旅游。

(二)建立利益反馈机制,形成多元投资体系

乡村旅游村民不但是乡村旅游对村镇影响的主要承担者,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参与者与支持者,同时还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村民的态度与参与度对于乡村旅游健康顺利地发展至关重。在对坑口村民的态度与具体需求分析中了解到,村民在经济收入问题、分配问题、房屋问题、村道交通问题上有较强烈的意见,认为自身基本利益受损。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重点应关注景区周边的农民,采用一定的土地置换、利益回馈机制,将分散在的农民相对集中,让他们也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样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的辐射作用,节省基础设施投入。

乡村可大力拓展融资渠道,形成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的投资格局,同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可采用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集资、吸引外资、私营投资等多元投资体系。

(三)形成可持m发展的观念

对旅游业而言,“可持续旅游”是指现在和将来的旅游设施及相关基础设施的经营要在自然承载力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承载力是指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以供未来使用。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了协调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开发与人居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不适,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倡导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必须渗透到各个层面,从个别参与到群体参与、组织参与,逐步实现社区的全面参与;另一方面,居民的参与不仅仅局限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层面,而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与社会传统文化的维护与继承的层面。

五、结语

乡村旅游色化产品的开发对于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乡村特产开发要注意传统与现代并重,文化与产品并重,贴合市场需求,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多重效益的同步实现,实现农民致富梦。

参考文献:

[1]赵承华乡村旅游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J].农业经.2007年10期

乡村经济范文第2篇

近年来,尽管在伦理学领域也有学者涉足农村道德建设和农民道德问题的研究,但是总体上看,伦理学对乡村的关注仍然是十分欠缺的,从经济伦理视角深入研究乡村伦理的学者和成果更可以说是几近阙如。在我看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多是一些理论层面的分析论证,而偏重实践性的成果则相对集中在企业伦理研究领域。从这一意义上说,王露璐博士的新著《乡土伦理——一种跨学科视野中的“地方性道德知识”探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填补了当前国内经济伦理研究中的这一空白,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乡土伦理》一书,以苏南这一特殊区域为研究范围,运用建立在跨学科透视和道德生活史基础上的道德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炼和梳理了苏南乡村经济伦理的历史传统及其近代以来的传承变迁,描述和分析了苏南乡村经济伦理的实存状态及其双重作用,阐释了这种作为“地方性道德知识”的苏南乡村经济伦理与苏南乡村经济发展的区域领先优势间的内在关联,探讨了这一“地方性道德知识”对建构中国乡村经济伦理的普适意义及其限度。

通读全书,我以为其独到之处首先在于其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作者从考察乡村经济发展的伦理维度入手,通过探究乡村道德价值观念和伦理关系的变化及其特征,以把握当代中国乡村道德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然而,作者并未停留在对中国乡村经济伦理问题的一般考察上,而是选择了苏南这一当代中国最发达的农业区域和农村改革前沿地带,对作为“地方性道德知识”的苏南乡村经济伦理进行理论解读,以探寻苏南乡村经济发展领先优势背后的精神动力。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在对“苏南模式”和“新苏南模式”的伦理分析和比较中,既准确揭示了苏南乡村经济伦理的历史生成与传统特征,又充分展示出其现代变迁的内在轨迹和特点;既阐释了苏南模式成功、“终结”及新苏南模式生成的伦理内因,同时又指出了苏南乡村经济伦理作为一种“地方性道德知识”在整体上的不可复制性,其普适意义仅在于苏南乡村经济伦理实践中形成的某些具体道德原则或规范,其中尤其是在“承继传统”与“吸收外来”的平衡中不断自我优化的内在精神。我以为,上述研究将我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视野从抽象的理论阐释拓展到具体的乡村经济伦理实践分析,大大丰富了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在伦理学走向乡村田野和公司企业方面开了一个好头,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建构中国现代乡村经济伦理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学术立意。

在研究方法方面,作者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从韦伯、斯科特和费孝通的经典理论研究中,成功汲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资源,如作者选择了当今颇具前沿性的“跨学科视景透视”、“道德叙事学”等先进的学理方法,从而以一种基于道德生活经验的、“自下而上”式的“综合—分析”方法,真实还原和描述了苏南乡村经济伦理的历史图像与实存状态。但是,作者又没有将这一方法理解为对日常道德生活经验的简单描述,而是在坚持道德生活史基本立场的同时,通过逻辑推演与学理论证将琐碎而平凡的道德生活经验提升为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范式。

乡村经济范文第3篇

一、发现人力资本:问题的提出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体系建立在以“人”为重心的认识论基础之上,这是全部体系的逻辑起点。晏阳初在论及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及最后使命时曾说:“今日我国的问题……所谓根本的解决法,在将欲从各种问题的事上去求的时节,先从发生问题的‘人’上去求,因为社会的各种问题,不自发生,自‘人’而生。”[1]P8又说:“假若人民全体或多数,具有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那就不怕问题之多且难。”[1]P9在1935年举办的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次大会上,晏阳初更于演讲中强调:“乡村运动是民本的,建设是包括科学的技术和内容。”[2]P50即是说,晏阳初将“人”的问题视为乡村建设中关键性的着力点,认为要复兴农村经济必须从“人”入手,而只要能解决好与“人”有关的问题、使“人”具有智识力和改造力,那么乡村建设的成效就可以预见。以人力资本作为解答当时中国农村贫困凋敝问题的关键,既是人力资本问题逐渐进入思想史视野的结果,也是对自近代以来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思想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之后反思得到的结论。上述两个思想来源在晏阳初对乡村建设的思考中都有明确的反映。

就中国近代史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人”的认识的觉醒。钱理群教授曾在一场“知识分子下乡运动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的讲座中指出,“五四时期,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人的觉醒。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三大发现———儿童的发现、妇女的发现和农民的发现,他们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以新文化运动本身而言,它所关注的“人”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作为一场文化运动其目的也侧重于思想上的解放,但“人的觉醒”这一转变的实质正是对人力资本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劳动力的思想和素质停滞不前,建设科学民主的现代社会就无法实现。而在所有重新发现的人力资本当中,农民的发现无疑影响最为巨大,正如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所写的:“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层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3]P287-288晏阳初在中外生产水平的对比中发现了劳动者素质的重要,并且怀有对民族复兴的人文热忱。如他在《平民教育》一文中所呼告,“诸君要知道‘民为邦本’的古训,平民是代表我们国家,可是人民居下流的有80%……我们想把中国弄成上流,非我们具有牺牲的精神、服务的精神去提高下流的程度不可。否则缘木求鱼,必不可得。”[1]P3-4而“中国的民族,人数有4万万,在农村生活的,要占80%”,因此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自然成为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乡村建设运动所要解决的振兴中国、复兴民族的问题,事实上由来已久。自近代以来,寻找中国发展的道路一直是有志之士孜孜以求的愿望,对此所作的思考和探索几经挫折但从未停止过。从洋务运动的失败到维新变法的流产,辛亥革命也并未如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愿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民主政体,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单纯依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或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来谋求民族的复兴是行不通的。从最初的“器物上感觉不足”,到“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在30年代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转变为“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即“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不可”。[2]P287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技术进步和制度革命都没能实现预定的发展生产力的目标,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能够与技术进步和管理方式改变相配合的人力资本积累。晏阳初对于这一问题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他曾说“中国今日的生死问题,不是别的,是民族衰老,民族堕落,民族涣散,根本是‘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比任何问题都严重;它的根本性,也比任何问题还根本。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于其他问题的一切努力和奋斗,结果恐怕是白费力、白牺牲。近数十年来一切的改革建设失败的经验,已经够给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的根本性与严重性了。”[4]P33从人力资本入手谋求乡村建设的全面改造,正是出于对乡村经济中人力资本瓶颈的正确认识。由“人”出发谋求乡村整体经济的重建,是认识和理解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的关键所在。尽管从未使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术语来表述其思想,但晏阳初实际上以人文色彩的语言阐明了农村人力资本的缺失在农村经济问题中的关键地位,逐步总结出人力资本投资所应涉及的方面,在分析当时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建立人力资本积累体系的工作。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在改造中国农村、建立新的农村社会问题上的具有时代和实践意义的尝试。

在现代经济学中,人力资本定义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所谓人力资本都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所开发形成的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5]P63。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从个体角度而言,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从群体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在晏阳初的理论中,他以其他方式表述了相同的含义,例如在《平民教育概论》中把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和公德心的人称为“整个的人”,以做“整个的人”为教育的目标;在分析农村“愚、贫、弱、私”的四大问题时,涵盖了知识、能力、健康、道德多个方面。晏阳初的整个乡村建设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是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的探索和求解。

二、研究人力资本:问题的分析

人力资本理论进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大致是在20世纪的中叶,主要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等为代表。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人力资本理论,往往能够对某些经济现象做出全新的解释,为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解答,使经济学理论在分析社会领域问题时更具有启发意义。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舒尔茨对农业和教育问题独到而深刻的经济学论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参照,而晏阳初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在这一问题上体现了异曲同工的经济学思想,并具有贴近当时中国现实的特色。首先是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价值。在人力资本理论中,增长存在依靠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和不依靠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但舒尔茨证明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为了生产丰富的农产品,要求农民获得并具有使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和机械的科学知识的技能和知识。”[6]P153对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的状况而言,农民几乎不具有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准备,也因此导致科学技术无法在广大农村普及推广。晏阳初由中西方生产水平的对比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与欧洲华工苦力的接触中发现了改变的潜力。他论及华工苦力的学习潜力时说,“我一方面知道他们过的那牛马般的生活,一方面知道他们并不是不能学,只要启发他们,他们就能表现成绩出来。我知道苦力的‘苦’,也知道苦力的‘力’。”[7]P55从这一信念出发,晏阳初开展了一系列投资人力资本的乡村建设实践,事实证明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在1965年晏阳初所作的《关于乡村改造运动的总结》中,晏阳初对乡村建设中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做出了明确评价:“在现代科学技术与农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果不消除这个差距,占世界人口2/3的农民就永远也不能参与他们本地区、本国的乡村改造,更谈不上参与国际的乡村改造了……消除这种差距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向农民介绍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使他们成为现代化的农民。”[8]P124其次是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涵盖方面。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五类:医疗和保健;在职人员培训;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多见之于农业的技术推广);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9]P9-10在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体系中,对于人力资本涵盖范围的认识是逐步推进的,但最终形成了一个与舒尔茨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但更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体系。#p#分页标题#e#

学校教育和非正式的推广课程是最先采用也最为主要的方面,学校式和社会式教育是乡村建设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对于健康的关注成为重要环节,建立起适合农村接受水平的乡村卫生保健制度;考虑到当时战乱频仍的国情,提高自卫能力、亦农亦战的训练也成为当时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还注意培养民众自发的组织力和团结力。对于人力资本的涵盖方面,晏阳初并没有直接列举,而是通过其分析问题的过程和实践表现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晏阳初所提的“愚、贫、弱、私”四症,隐含了他认为应当提高农民之中教育、技术、健康卫生、组织观念几个方面素质的认识,而在他带领下开展的一系列乡村建设实践,也是基于这一认识划分和展开,从上述几个方面投资于人力资本。再次是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其他收益。在人力资本投资当中,来自医疗保健方面的收益是相对固定的,而来自教育方面的收益则十分微妙。晏阳初以教育为主要手段对乡村人力资本进行投资,除了希望实现改造传统农业、提高生产力、增加农村收入的经济收益之外,还要实现更为广泛的长期收益。其一,教育机构同时负担研究的职能,在教育进行的过程中收集到的反馈能够修正和改进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和手段,实现良性互动,从而使人力资本投资获得更好的收益率。其二,人力资本投资饱含筛选的过程,即发现和培养有才能的人,这些人能够在未来成为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中的领导者,一方面保证了乡村改造成果的巩固和延续,另一方面能促成乡村建设最终步向民主自治的目标的实现。其三,在通过教育手段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中,学校式或家庭式的组织改变了中国农村传统的以家族为基础的组织方式,在农民之中建立起广泛的社会联系、培养出团结协作的意识,这一公德力的培养为建立合作经济组织、设立财政和开展公共事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三、投资人力资本:问题的解答

在明确了人力资本与乡村建设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之后,如何在中国农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是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在实践层面上所要解答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主要体现在以定县实验县为代表的局部乡村建设实践中,即从认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的基础工作开始,晏阳初逐步建立了一个包含“基础—推广—提升—巩固”四个层面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大致而言,晏阳初所倡导的从人力资本投资入手的乡村建设以调查研究为第一步,即首先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现状、分析人力资本积累的问题所在,为投资计划的开展准备基础;其次,采取表证的方式,即在学校和样本农家先行开展工作、发起生活方式的改变,以榜样的力量来引起民众自发的接受、学习,使投资活动能够顺利普及并形成扩散;随后依靠投资带来的民众人力资本积累,以更高等的教育和不断进行的农业技术研发普及来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再次,投资人力资本的目的是发扬民众的潜伏力而非“授人以鱼”的救济,故而最终通过建立具有自治性质的组织来对人力资本积累进行巩固和维持。

基础层面的工作,是为了解决人力资本投资从哪里开始的问题。晏阳初极为重视调查研究,倡导“实验地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4]P36,号召有知识、有理想的学术专家深入民间与平民共同生活、向平民诚心学习,深入其中调查研究农村最真实的本质问题。晏阳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误教”与“无教”的区别,他认为,“中国近几十年来教育上最大的错误,在一切制度方法材料多半从东西洋抄袭来的,那工商业发达的国家的都市人的教育,如何能适合尤滞在农业时代的中国社会的需要……所以为实现民族再造的使命而创造的改造生活的教育,断不能不深入乡间从农民实际生活里,去找问题去找材料去求方法来研究实验”[4]P38。在具体实行上,晏阳初等人将平民教育的手段与研究实验的步骤巧妙结合,通过设立平民学校与人民接近探查,开展所谓“探查性质的初步农民教育工作”,形成了《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定县农村工业调查》等对中国农村状况入木三分的调查报告,平教总会“博士下乡”的风气也一时传为佳话。推广层面的工作,是为了解决如何开展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翔实材料的基础上,晏阳初提出并坚持“从他们所知开始,用他们已有来改造”的原则。如晏阳初所论,“发扬民力,开发民力,改造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千头万绪从何开始?我们认为要从平民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从他们所知道并能理解的地方开始,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来进行改造。”[10]P147因此晏阳初及其同仁以平民教育扫除文盲为基础,将复杂而高深的知识简单化,将农业科学技术简单化、经济化、实际化,在推行医疗卫生等事业时也充分考虑当时农村的经济承受力和传统观念的接受力,确保生活方式改造的平民化实现,并且注意选择最为经济有效的推广途径。举例而言,在农业科学化上,平教总会秉持只可渐进而不能突变的方针,以土产及土法应用为研究改进的主要材料;在卫生普及上,保健员制度照顾了农村的经济状况,而助产士计划则经实验之后最终决定缓行;通过初级平民学校施行普遍教育、扫除文盲的任务时,晏阳初等人精心选编了具有实用性并适合农民学习的课本和教学法,在三个月的极短时间里就能取得很大的成绩;巡回生计训练学校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按照农时教授即学即用的实用技术,导生制则是针对零碎散漫的村落建立平民学校代价太高的问题而创造的独特解决法。

提升层面的工作,是为了解决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进一步投资的问题。晏阳初在对乡村建设理论的论述中最为重视的是基础层面人力资本投资的推广,但也涉及完成基础教育之后如何进一步获取知识的问题,其主要思想一方面是在供给层面上推进与农村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实验、持续开发推广新知识新科技,一方面在需求层面上建立社会组织保护和支持民众要求进一步提高的主动性。前者以高校等研究机构与农村生产实践的互动为代表,在研究实验与表证推广之间建立“重复实验”的关系,由表证推广中测证的实验结果指导下一步的研究实验,形成科技知识更新的连锁制度。后者以平民学校毕业同学会为最重要的尝试,同学会以共同参加平民学校因而互相熟识和合作过的农民为核心形成一种继续受教育的团体,推行文艺、公民、卫生、生计多种方面的教育活动。此外,“高级平民学校为毕业于初级平民学校的一部分青年农民所设立,为满足他们向上的要求,进一步传授更具体的关于四大教育的知识能力做主要课程内容”[11]P173,但在具体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巩固层面的工作,是为了解决如何维护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社会进步的成果问题。晏阳初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主要受到现实压力的影响,由于他所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改良主义道路谋求农村的全面改造,他必须在农村现有的社会组织基础上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乡村建设运动成果的制度,主要是建立合作性质的经济和政治组织。在晏阳初对中国农村所存在的“四症”的分析中,“私”即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训练是中国农民的弊端之一,因此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中尤为注意发扬团结合作的原则。合作的一种表现是经济上的,即“利用合作方式教育农民,组织合作社、自助社等,使农民在破产的农村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相当的补救办法”[12]P12,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农民的借贷、购买、运销等问题,使技术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够得到与之匹配的发挥作用的环境。在后期的实践中也有“应用合作的原则,把分散的、原始式的小手工业组织联合起来,做共同之经营。”[11]P143另一种表现是社会上的,即打破原有的个人、家庭相对封闭独立的状态,通过平民学校的开展形成同学会等社会组织,推行家主会、闺女会等教育手段实现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合,更组织起自卫、修桥、修路等公共事务,在农村中培养领袖、建立自有、自治的组织。由经济上的改变上升到政治上的自治,才能保证乡村建设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p#分页标题#e#

四、评价

乡村经济范文第4篇

陕西省旬阳县吕河镇地处汉江之滨,拥有19个村(居),2.43万人,地域面积126.5km2。近年来,通村公路的修建,居民住所的新建,使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逐年上涨。地方特色农产品逐步走向产业化,商品率不断提高,形成了依托烟草、大棚蔬菜、狮头柑种植及培育的产业经营。高速公路的修建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就其自身条件来说,它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乡村经济发展态势呈现出多元差异的状况,区域发展参差不齐。

1吕河镇经济发展现状

1.1政策优势

《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年)》[1]就要求对县域经济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政策上优惠。

1.2区位交通优势

陕西省旬阳县吕河镇是旬阳县南区重镇和主要物资集散地,是旬阳南区8个乡镇的交通枢纽。区域东吕公路、旬平公路、旬竹公路从西北向东南环绕卧牛山越过旱坝川全境;襄渝铁路、西康铁路及吕河火车站与镇区隔江相望;汉江流经于此,有汉江较大的吕河码头。随着安旬二级路、十天高速公路以及吕河汉江大桥的建设,消除了江河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拉近与县城的距离,地理位置将越来越突出。

1.3经济基础优势

旬阳县的经济基础较为深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县GDP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已经成为旬阳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为吕河镇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2吕河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各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直接问题。

2.1市场信息不健全

依靠特色产业发展的村(镇),在市场的开拓力度上不够,合作化程度不高,农民在销售渠道上暴露出盲目跟风等问题,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发展经济。农民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而未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服务。销售方式趋于传统化,市场信息状况不明,销路短缺,集约化程度低。

2.2技术商标意识欠缺

在经济建设中,真正懂技术的农民不多,农户缺乏相应的知识,很多农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在依靠传统经验,对技术人员依靠程度大,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不足使之不能有效发展;特色产业上,缺乏商标意识,仅仅依靠小的销售,难以做大做强。

2.3劳动力浪费

乡村公路的修建,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还可以吸纳部分劳动力,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部分村落在交通道路修建时,真正从中受益的并不是当地的人民,施工人员多为外调者,且由于本地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所得劳动报酬远低于其它有技术的人员。当地很多农民又外出打工,这样就产生劳动力的大量浪费。

2.4生产设备管理不够,存在安全隐患

很多生产设备在维护上存在着不足,例如,东坝村砖厂的生产设备就需要定时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烧制砖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农民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设施也不齐全。

2.5发展模式不当

当地很多地方都是以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的发展,对林木资源任意砍伐,河流随意挖掘,污染水源。再者,传统的种植经济还在依靠劳动力的提升来获得发展,即劳动密集型经济,并未把科学技术应用其中,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并未明显体现。

2.6特色不明显

冬青村、平定蔬菜基地等依靠自己的特色种植优势先发展起来,特色明显,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得到发展。但其他一些村的经济发展大部分都没有什么特色,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由于种地的经济效益比较差,人们纷纷荒废自家的种植田地,外出打工。

3吕河镇经济发展建议

3.1完善市场信息

政府应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信息,加大力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完善信息渠道,并利用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指引和帮助农民走具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道路,尽量避免农民走弯路。此外,种植户也要增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意识,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市场变幻不断调整自己的种植方式和供应量,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

3.2实施品牌战略

在现代市场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品牌战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某一领域保持领导优势,强化产品的质量和可信度,保护企业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持价格优势,而且还是指导市场和引导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走品牌战略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东青村“狮头柑”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成功注册后的狮头柑价格优势明显增强,销售量也获得一再突破。不断增强商标意识,维护产权,提高商品占有率,以此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依靠科技,加强管理

政府要为农户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大对农户之技术培训和指导,努力培育现代化技术人员,带动农民把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密集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农户也要提高技术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发展中为自身创造有利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

3.4强化安全

政府应加强对农户生产设备的检查监督,确保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农民自身也要完善完全设施,进行安全生产。提高服务质量,获得商户的认可。

3.5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潜力因素,促进经济的新腾飞

农民应根据具体情况,培育出特色经济,政府也应该多投入资金,引导农民培育支柱产业,避免盲目的跟风。不断了解市场需求,根据需求,根据市场来谋发展。此外“,科学的发现和创新,可以形成新的产业群,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2]。3.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各村的优势,发展高效无公害生态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导和支持绿色消费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此外,还应避免“由于规模过度扩张而导致其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3],即规模不经济情况。

4乡村经济发展中的衍生问题和未来方向

4.1“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

各村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实际收入和其他地区仍有很大差距,吸引力不够,不足以留住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外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突出,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人力方面依然欠缺,由此造成农村的经济的萧条。#p#分页标题#e#

4.2乡村社会福利落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发展下的不均衡使得乡村贫富分化拉大,农村福利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另外,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激起农村群众的思想变化,政治结构发生变化,基层村民自治的政治体制面临着挑战。

4.3观念的变化

中国素有小农之思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富裕者不是将资本投入再生产中,而是享受,而不能走长远发展的道路,视野短浅,思想观念趋于保守,因而影响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4.4利益的分配

乡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因素影响,如政策、资金等,乡村社会关系的推移,导致大的家族势力滋生,在利益的分配上,弱势者面临着不利的挑战。私人关系有时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出现这些衍生问题的同时,乡村经济的去向也是一个问题。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居住相对集中,可以统一实施有效管理、共享公共资源,由于受自然条件、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呈现零星的点式分居,缺乏有效的团体组织来组织乡民进行社会生产。基层的村民自治号召作用也不足以改变这种局面。

乡村经济范文第5篇

一、农村经济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

抛开传统种植业不论,仅就农民的副业经营来看,目前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资金需求约束。不难理解,我国的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具体表现在:(1)传统种植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难以形成稳定的资金积累。(2)传统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较低,即使丰收年份若没有国家的保护性收购,仍面临大面积的亏损。(3)受到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分包到户的影响,难以获得农业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这一系列的制约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导致了农民的资金需求约束。因此,在缺乏内在资金积累,外在缺少融资渠道的当下,这一问题仍难很快解决。

2.副业经营分散。我国农民所从事的副业主要以家庭户为单位。而作为非农产业的副业,若以这样小规模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将难以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基础上进行出售。不难理解,副业中产品的价值实体由农民的抽象劳动形成。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农产品将按照同行业的平均劳动时间进行销售。而农民的家庭生产方式由于效率低下,导致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将无法在市场上获得全部产品价值。

3.重生产轻市场。从目前农民家庭生产的产品来看,多属于具有乡土特点的工艺品或食品。这样的产品类型具有很强的市场差异性,从而应该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农民缺少必要的市场销售渠道资源。即使有,也体现为由“包买商”所主导的产销结合。而“包买商”形式的产销结合,实则让农民从属与他,最终丧失自身的经营主动权。关于这一点,从西欧中世纪末农户的破产原由,就可见一斑。

二、农民增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以上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农民增收仍然需要在副业经营中下工夫。同时,笔者所在镇拥有机械制造、服装加工等产业,以及电线电缆,电子产品为主的产品生产格局。因此,大力发展本地乡镇企业,乃是苏北地区资源禀赋条件所决定的。

1.产业化为载体。产业化为载体意味着,应联合当地农民及农户,以某一具体的副业为对象,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经营。为此,这里就面临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1)副业的选择;(2)启动资金的来源;(3)经营所得利润如何分配。当然,这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回答。

2.财政创新为支撑。即使是产业化导向的副业生产经营,还是农户自主创业,都需要资金的前期投入。为此,在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的基础上,还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和财政创新机制。对于财政创新机制而言,应着重思考国家支农资金的转移支付问题。

3.县域政府为主导。县域政府为主导主要体现在:(1)推动乡镇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生产联系;(2)帮助乡镇企业提升自己的就业功能;(3)为农户或产业合作社经营副业,提供法律保障。由此可见,县域政府这一系列公权力的实施,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进程。

三、具体的发展模式

结合上文的阐述,在构建发展模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国家支农资金的合理配置。建立在财政创新为前提下的资金配置,应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1)应着重支持符合资源禀赋要求的经营组织。这一点很重要,实则在于鼓励当地农户开展具有区域植根性的经营活动,这不仅能减少农户的学习成本,还能通过产业化经营增强当地的外部影响力。(2)应着重支持与乡镇企业联系紧密的经营组织。乡镇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因,将通过税收上缴的形式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通过倾向性的资金支持便,能在要素来源与企业生产之间构建起良性循环态势。

2.以村为单位鼓励产业化经营。以“村民自治”为宪法性制度安排的背景下,应以村为单位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经营。其中,村民可以民主选取出产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一般而言,那些具有外出务工经验,并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往往被选为带头人。这样一来,在有组织的生产经营中,就增强了副业产品的品牌推广能力。根据副业内容,可以让农户在家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