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说课稿

体育说课稿

体育说课稿

体育说课稿范文第1篇

本课教材为小学体育水平二内容,主教材内容为立卧撑。立卧撑练习是一项简单、实用的动作练习,对发展学生腰背肌、腹肌、肩带力量以及心肺功能都有很好的效果,在本课属于新授内容。

小学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注重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热情,让学生体验体育练习的乐趣,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从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灵敏、反应素质发展敏感期。根据以上特点,在本课内容组织上我注重兴趣第一、游戏第一,以游戏为主,建立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运用音乐渲染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练习中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发展学生间友爱互助关系,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向上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认知目标:学生明白立卧撑的动作要领,在头脑中建立正确动作表象,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体育锻炼的方法,知道怎样去进行体育锻炼。

技能目标: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基本掌握立卧撑技术动作,学会运用立卧撑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反应素质,为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打下基础

情感目标:学生在练习中能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坚韧顽强、进取向上品质和相互尊重关心、相互鼓励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独特个性

本课重点:1 成俯卧撑时不要塌腰、撅臀

2 连续练习时注重身体姿势

本课难点:成俯卧撑时不要塌腰、撅臀

三、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本课教学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的平等关系,运用商量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情绪激励法,以语言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采用完整和分解法,带领学生练习,循序渐进、直观教学,树立学生自信心,采用讲解法和游戏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采用陈述式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及时表扬、鼓励,促进学生向正确、有益方向发展

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重复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为学生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鼓励学生革新练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场地与器材准备:

在篮球场中圈两侧各摆两排小体操垫成弧形,每排十个小体操垫,内排小体操垫弧顶距中圈圆心四米,两个垫子之间间距1.5米,外排垫子距内排垫子三米,在内排两个垫子的中线上摆放,中圈内摆放小体操垫一个,小黑板一面,录音机一台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2分钟):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3)宣布课的内容及任务

这一部分强调纪律要求,我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遵守规矩,快乐自己

(二)绕垫子慢跑(2分钟)

教学步骤:1)教师语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教师带领学生在垫子间穿插慢跑,并在跑动过程中做跨越或跳跃垫子和左右快速摸垫子练习;

现在天气比较冷,采用两分钟慢跑形式是为了让学生身体充分热起来,在跑动中做一些跳跃或跨越垫子以及左右快速摸垫子的练习,一是为了加大运动强度,增强慢跑热身的效果,二是增加练习的趣味性,使慢跑过程不再那么枯燥,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快乐。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变一路纵队,绕垫子行进。

(三)自编体操:健康操(4分钟):

教学步骤:1 进行队伍调动

2 提问学生会唱《健康歌》吗,吸引学生练习兴趣

3 讲解示范,带领学生练习

4 在音乐伴奏下练习,学生可以自编动作

健康操是我根据健康歌编排的一个简单动作组合,在练习过程中,不要求学生严格按我教的动作去做,学生可以改变教师教的动作,自编动作,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提高参与练习的热情,快乐地、积极地、充分活动好身体每个关节

队形调动:这是本节课最重要的一次队伍调动,慢跑结束学生齐步走,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按顺时针绕垫子螺旋由外向内走,四组在经过的第一排垫子站好,三组在经过的第二排垫子站好,二组在经过的第三排垫子站好,一组在经过的第四排垫子站好,自觉散开,每位同学一块垫子,学生到达位置后原地踏步走,听口令后面向中圈站好,

通过上述练习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愉悦情绪体验,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为主教材内容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立卧撑教学(10分钟):

动作要领:直立,屈膝全蹲,两手撑地与肩同宽,两腿后伸成俯卧撑,两脚用力蹬地屈膝收腹成蹲撑,还原成直立

教学步骤:第一、教师带领学生做分解及完整练习 1、直立蹲下2、两腿后伸3、蹬地收腹屈膝收腿 4、完整练习

由于本教材技术动作较为简单,我就是用语言直接问学生:我教大家一个简单动作好吗?来展开教学,在分解教学时,我重点强化分解动作与简单口令的结合,如1蹲2 伸3 跳 4 起 学生做完整动作时,让学生念着口令完成完整动作

第二、教师选学生示范,强调连续完成几个练习时身体姿势一定要正确

在学生示范过程中,抓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错误进行纠正,提出练习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展现自我的能力,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技术教学时一定要强调学生正确身体姿势的养成,

第三、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教师帮助指导

发挥小组互助、合作的集体力量,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第四、20秒立卧撑测试

本练习使学生身体承受较大负荷刺激,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本教材教学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自信心,使一个枯燥乏味的技术动作教学变得较为生动活泼,使学生在尝试、相互比较、研讨的过程中掌握技术要领。

(五)游戏:对号入座(12分钟) 游戏方法:学生分内外圈两组,分别报数并记清自己报的数字以及谁和自己报的数字相同,内圈组学生听到教师开始口令,绕自己前面垫子跑三圈后马上到外圈组报相同数字同学垫子前做立卧撑一次,外圈组的学生给和自己报数相同的内圈组同学做裁判,监督该同学练习情况,最后宣布该同学完成练习,然后两组角色互换 规则:按要求完成各种练习,练习时动作一定要规范

教学步骤:1 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 让学生报数,后一组报数时,前一组相应报数学生举手示意,让学生记清自己报的数字以及谁和自己报的数字相同 3 选学生进行示范, 4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指导

开始练习时难度小一点,离得近的学生报相同数字,让学生熟悉游戏方法和规则,逐渐的通过改变报数顺序来加大游戏难度,不断使游戏中学生间的合作对象发生变化,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创新新的游戏方法进行练习 5 提出注意安全的要求。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安全和关注他人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本教材是结合立卧撑教学场地器材安排而设计的一个小游戏,突出娱乐性特点,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灵敏、反应素质,培养学生进取向上,永不服输品质,关注学生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养成,评价时注重过程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明白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六)游戏:搭建宝塔(6分钟)

游戏方法:分组进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互相配合把垫子搭建成塔的样子

教学步骤:1 讲解游戏方法 2 讲情学生练习的分组及练习场地安排 3 学生练习,教师检查指导 4 学生相互参观评价对方的搭建成果

学生经过上面两个内容的学习,身体已经产生疲劳反应,本教材强度较小,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在集体活动中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学生独特个性

组织形式:分组练习

(七)结束部分(4分钟):

1 放松

教师运用语言提示,让学生创造性的模仿打气过程,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模仿打气,一人模仿气球,随着打气慢慢将身体展开,教师提醒打气学生气球快打爆了,该撒气了,打气学生自创撒气动作,模仿气球学生随即全身放松下蹲,完成放松

2 小结

教师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肯定学生成绩,学生互相交流本课的学习心得

3 归还器材,按顺序排好体操垫,师生道别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品质和自觉排队意识

学生经激烈运动后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心理负荷,应在课的结束部分予以消除、减轻和恢复,并将课堂中的兴趣保留到课后。本课安排了小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体育说课稿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04-04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要求[1];在经历了十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完成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工作,并于2011年底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9月开始使用根据《地理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本文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分析《地理课标》 (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之后的主要变化。

一、“前言”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导入语指明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价值——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2]。这源于《地理教育国际》中“序”的内容,也折射出《地理教育国际》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深远影响。

(一)课程性质

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揭示了地理课程应具有的独特价值。[3]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不再细述地理学概念及其显著特点,而是直接阐释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纵观1988、1992、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发现其中提到的地理课程性质,均指向两个关键词:“必修”和“基础”。此次重用“基础课程”作宾语,强调了地理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起的奠基作用。此外,《地理课标》 (2011年版)还详细地介绍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五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这一部分有如下变化:第一,保留了原有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条理念,而在具体表述中注意了与“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的链接;第二,将保留了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合并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第三,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两条理念融到了实施建议之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

这一部分的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第2条。讨论如下:第一,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大致是先地球和地图,后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人教版”、“湘教版”、“大象版”、“广东人民版”、“晋教版”和“商务版”六种版本的七、八年级地理教材都是按照“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顺序来编排,唯独“中图版”是依照“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编写。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这两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排,各有利弊。究竟孰优孰劣,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二,对于地理教师是否可以自行选择授课顺序,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地理教师对教材结构的把握程度和学校对地理教师的评价机制等现实因素会直接影响地理教师授课顺序的选择。例如,由于一学期地理课时数是一定的,若地理教师调整授课顺序,很可能会与当地期中考试等统一检测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发生冲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

二、课程目标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阐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比《地理课标》(实验稿)更加精炼,删去了原有的“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4]一句,在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增加了一段话,旨在强调不可肢解三维目标。

(一)关于“知识与技能”

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增加了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与“表达地理信息”、“地理实验”的技能。可见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获取地理信息,还要求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此外,随着地理教育界对地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5]

(二)关于“过程与方法”

主要变化为: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技能”中的“归纳地理特征”移到了“过程与方法”部分;增加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吻合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而且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战略主题。

(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变化为: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吸纳兴趣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有所提高;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这重在让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与逐步提升安全意识和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均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第三部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

(一)标准

1.删去《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避免了学科间的内容交叉、重复等。例如,删去了“中国地理”中“认识区域”部分的“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又如,删去了“气候”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标题的“与我们的生活”,以保持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再如,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以避免和政治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2.更换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等。通过更换《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或词语而降低要求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将“说出”、“知道”、“描述”等了解水平的动词改为“归纳”、“概括”、“理解”等理解水平的动词,以提高学习水平要求。例如,在“世界地理”的“居民”中,将原表述“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明显提高了学习要求。规范表达,是为了让语句更趋准确、简练。又如,在“气候”中,将原表述“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换为“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显简练。再如,在“疆域与人口”中,将原表述“省级行政区”更换为全称“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更显规范。

3.增加部分标准或词语,以提高要求,强调规范表达等。《地理课标》(2011年版)增加了部分标准或词语,提高了要求,表达更加规范。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中,增加了“举例分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新增的内容,符合地理课程目标中“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的要求。再如,在“地球与地球仪”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强调在开展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教学时,需要采用地理演示法。

当然,对标准的修改是很灵活的。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也可能在某条标准中同时采用多种修改方式。

(二)关于“活动建议”

1.内容方面,规范活动建议。《地理课标》(2011年版)或精选、归并《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活动建议,或重新设计活动建议,以使活动建议具有典型性、可行性和启发性。

2.统一了对活动形式的表述方式。《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活动建议均采取如下表述方式:“开展……等活动。例如,……”建议开展几项活动,就举出几个相应的例子。涉及的活动类型包括地理观测、动手制作、运用地图、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辩论、讨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野外地理观察、地理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共列出23个例子。由此可见,地理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条件,从中选择或自行设计其他的适当活动内容,以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关于“说明”

1.编选区域时有所限定。《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都指定了必学区域。“世界地理”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必学地区由《地理课标》(实验稿)要求的五个改为四个,此外,增加了“‘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的要求。“中国地理”这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的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可见,要求所选的五个区域可以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但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和要求。其实,依据《地理课标》(实验稿)编写的七个版本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均满足了如上新增要求,只是“中图版” 《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将香港和澳门放在第六章的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内进行简单介绍,不如其他版本教科书专门用一节或两节来介绍香港和澳门那样详细。

2.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就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记者问》中谈到: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6]《地理课标》(2011年版)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用“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一“说明”,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3.删去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为简明扼要,《地理课标》(实验稿)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在《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被删去,例如“气候”部分的第2点说明。

4.新增必要“说明”,以免分歧和争议或强调某些要求。为明确概念,杜绝分歧,在“说明”中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文字。例如,在“中国地理”中“地域差异”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一句,以避免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产生对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分析和争议;在“乡土地理”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这一要求,对鼓励开发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精神予以强调。

四、实施建议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案例,需简要说明时采用了举例的方式。

(一)评价建议

这一部分做了一些结构调整。《地理课标》(实验稿)是以“能力、方法、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建议——评价方式”的顺序进行表述,而《地理课标》(2011年版)则按“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 的思路陈述“建议”。其中,“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地说,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补充了对纸笔测验、档案袋和观察评价等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关于“评价的实施”,在《地理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强调了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关于“评价结果的解释”,明确阐述了解释评价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

(二)教材编写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教材编写建议”较多的是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补充。

1.第一段简略交代了地理教材所包括的内容,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同一部分的第五点“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2.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其他四点拆分为五点,增加了“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的要求,强调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这与“使地理教科书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目标相一致。

3.在“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中,增加了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区域时应注意“适当分散难点,注意知识再现”。

4.在“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的阐述中,增加了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建地理教学环境,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一节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等”这一建议;在“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这一建议。

2.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标题更换为“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明确并凸显了这一要点。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地理教学方法。新增了一大要点——“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倡地理教师从网络上获取电子资源,“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

综上所述,《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修订和完善涉及深广,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理解,依据其新指向、新要求和新精神,认真地开展教学,深入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体育说课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 变化分析

1引言

在总结《课标》(实验稿)得与失的基础上,2011年12月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课标》(修订稿)在课程名称、课程标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和《课标》(实验稿)相比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本人认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对课程性质的描述,因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理解将关系到课程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正确理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对当今以“健康第一”为主流价值取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2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理解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理解,主要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特性这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本质是指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的性质、全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现代课程论认为,要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必须深刻地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本体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说明其客观存在是这个而不是那个,具有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体功能则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什么独特作用。本人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这种主要的手段来获得体育与健康课程知识、体能、技能和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体功能则是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社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3对《课标》(实验稿)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分析

2001年开始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受到了大部分体育专家、学者,尤其是广大一线的体育教师的质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本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理解出现偏差,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描述不够全面,不能体现事物的本质属性。

2001年《课标》(实验稿)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表述为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对于这种表述,有研究者认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表述不够全面,缺乏对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学习内容的具体描述,不能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属性,容易导致产生轻视运动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的理论与实践。而在随后几年的课程改革中,也确实存在着体育与健康课程轻视运动技术和方法,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出现了建国以来又一个“放羊式”的教学场面。

4对《课标》(修订稿)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分析

从2007年开始酝酿修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到2011年12月,经过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数次争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2011年《课标》(修订稿)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描述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4.1确立《课标》(修订稿)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动因

4.1.1苏联主智主义体育理论的影响:主智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其主要特点是在教学中要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的时期都以培养学生“三基”为基本目标,是我国多年体育课程实践的经验总结。

4.1.2终身教育理论的影响:终身教育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学习化社会,重点在于培养个体获取知识的能力。它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使人得以不断完善而达到理想的自我,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是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引用到体育领域便产生了“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4.1.3人本主义理论的影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非常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生心理体验过程的愉悦性;重视与强调人的创造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实现完美的人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健康、快乐的人,重视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4.1.4学生体质下降和现代生活方式: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4.1.5体育学科本质属性: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一般的属性,也有其本质属性,对其性质的定义必须是体育学科独有的属性。

4.2对《课标》(修订稿)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内容的分析

4.2.1身体练习是主要手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决定了必须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外在表现,区别于一般课程的外在表现。身体练习是指构成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和身体活动有一定的区别,它要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制定具体的目标、标准,遵循体育运动的各种规律,让学生在完成各种动作的过程中使身体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无论是在体育教学大纲还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身体练习始终是学生学习体育技术和技能的最主要手段,在体育学习和教学中,学生和体育教师也都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的手段。

4.2.2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新中国建国以后,学习苏联的教学模式,对中国几十年的体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三基”是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学生体育效果的标准。《课标》(修订稿)不但以“三基”为体育教学内容,也要教会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以上的体育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因此,在《课标》(修订稿)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表述中没有出现“技术”,就是让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技术时,必须使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变为“技能”,使学生能够把技术运用到终身体育锻炼实践中,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学习体育技术技能的方法。“方法”二字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学生不能要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掌握各个运动技能的科学锻炼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比掌握一定的技术更重要和实用。

4.2.3增进健康:增进健康是现代社会、教育赋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等几个方面,不仅包括了生物层面还有心理、社会和道德方面的内容。时代的变化,人们赋予了健康内涵不同的内容,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视健康。一方面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身体练习去全面发展身体和提高体能素质,以增进健康,这是由体育教学性质本身所决定的;另一方面要求体育教师在传授技术技能,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水平,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串穿于学习目标的设置、教学计划、教案和教学组织、体育教学评价中。增进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终极目标。

4.2.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终身体育理念已经成为体育工作者的重要的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时展和人健康成长的需求。《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形成爱好和专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技能、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5结论

《课程标准》(修订稿)与(实验稿)相比更加全面,更加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其产生的社会、教育和体育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属性和外在表现。作为体育学者、专家和一线的体育教师必须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真正内涵,有助于正确的指导体育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何建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困惑[J]. 体育学刊,2012(5):82-84.

体育说课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导学研合一 导学稿设计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09-02

1 引言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是我校为实现新课标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导学稿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造性、发展性为目标,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稿是教师依据学情,为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因此,设计导学稿是“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能否设计出科学有效的导学稿,直接关系到“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能否实现新课标的要求。然而,“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对其知之甚少,如何设计出高效的导学稿尚处于摸索阶段。为此,本文拟结合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导学稿的设计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对学界和业界同仁能有所启迪。

2 导学稿的主要内容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导学稿设的主要内容

目前采用导学稿进行教学的模式较多,不同模式下导学稿的设计也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导学稿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等。导学稿设计应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全面了解学情,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内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创新的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开放性问题。

2.2导学稿设计的基本原则

导学稿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2.2.1科学性原则

导学稿设计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设计要量体裁衣,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导学内容,让学生对每个导学稿都感受到新鲜与好奇;二是导学稿的内容体系组织要合理,在问题设计上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2.2.2导学性原则

导学稿的设计应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自主学习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要规划好“课堂路线图”,通过环环相扣的步骤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2.2.3层次性原则

导学稿设计的层次性原则是指其设计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感到挑战,中等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 2.4实用性原则

一是导学稿设计应使学生易于理解并能从中获得学习新知的方法,从而乐于主动探究;二是导学稿设计应使教师易于了解学情,并将导学稿与讲学稿有效地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2.5简明性原则

导学稿既不能照抄教科书的内容,也不是教师讲学稿的翻版,而是对学生课前应做的知识准备、课中进行的新知探索及练习应用等情况的描述,语言要浅显易懂、简明扼要。

3 导学稿设计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导学稿设计作为“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编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包括学情分析、内容选择、年龄和学段差异、接受模式教学时间的长短等,笔者仅选几点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3.1准确把握学情,合理设置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是导学稿设计的第一要务和基本前提,是一堂课学习的灵魂所在。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而言,属于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求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设计时教师需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通过先学,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本课的有关内容,达到什么程度?

③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法”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过程中,前测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400×2=”这种算式,但是方法不够简洁或是算理不清。据此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①探索并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中,体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意义;②经历探索和优化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培养整理择优策略、参与课堂交往策略、提出问题策略;③更多地参加课堂学习,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2实现知识传递,兼顾能力培养

“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中,导学稿不仅要向学生传递有形的知识,还要把尽可能多的能力培养融入其中。不仅要能为学生疏导知识、辅导探究,还要具备指导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出导学稿内容。摘录如下:

(1)阅读课本98―100页(可以动笔做一些标记)。

【说明】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语文学科适用,数学也同样适用。

(2)动手操作把4个苹果(可用学具代替)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2个苹果呢?1个苹果呢?结果怎样表示?

【说明】分数产生的过程,历史上曾创造了各种表示方法,这里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示一半,亲历和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3)试着读、写,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提示:分数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说明】分数的写法,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学生不便预习,也不好去探索。如果让学生盲目地去尝试,往往会习惯于从上到下书写,一旦错误的认识先入为主,纠正则尤为困难。所以此处用“提示”直接告诉学生分数的写法。

(4)举一个与教材不同的例子说明它是。

【说明】本题意图在于让学生尝试从操作经验中提炼出数学事实,进而从本质上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5)用同样的圆形纸片,分别涂色表示,,并比较大小。想一想:除了画图比较,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说明】原打算让学生用长方形纸片(易于准备),但如果是长方形,学生折叠和涂色的方案就会很多,不便于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比较大小,所以尊重教材选择了圆形。至于几分之一的比较,教材中都是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此处让学生思考画图以外的方法,旨在打破思维局限,做更多更深的尝试。

正是基于这样精心的预设和细微的考虑,本课导学稿实施后收效甚好,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地锻炼和提升。

3.3尊重学生差异,做好分层设计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同处一个班级,但学生的基础和水平也会参差不齐。所以导学稿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分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才能真正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的课堂。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第2课时,在应用与拓展环节,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有两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

(1)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说明】这个问题的起点很低,学生都能轻易地自主解决。

(2)如果把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你能找到几种拼法?

【说明】利用学具拼摆,学生也可以很快找出三种拼法。

(3)哪种方法拼出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为什么?

【说明】这个问题有些难度,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4)如果把4个这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你能想到几种拼法?哪种方法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为什么?(选作)

这组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问题链,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既保证班级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又兼顾了学有余力的同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3.4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内容

尽管“导学研合一”的教学模式有许多的优势,但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适用这种模式,也不是每节课都必须使用导学稿进行教学。教师必须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分析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对待、合理选取,切不可盲目地为了实施“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而设计无效的导学稿。

以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等内容很适合用“导学研合一”模式进行教学。因为这些素材在生活中选取方便,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形象地感知几何形体公式的推导过程,其效果比教师课件演示要好。此外,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把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安排在课前,学生操作更充分,也为课堂教学赢得了时间。

同册教材“百分数的应用”单元中的纳税与利率问题、折扣问题等也比较适于采用“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许多学习活动都可利用导学稿布置学生课前完成。例如,在“合理存款”教学中,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联网、电话以及柜台咨询等多种渠道,获得普通储蓄、教育储蓄以及国债的利率和相关规定,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设计具体的储蓄存款方案,并从其中选取最优方案进行合理存款。

3.5问题设计新颖,注重思维启迪

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导学稿的内容设计必须新颖有趣,且具有启发性,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例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研究表明: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例,“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伸平长度的比也大约是1: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1)测量出自己的身高、脚长等数据。再算一算,看它们的比率和研究结果是否一致?

(2)想一想,这些有趣的比例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课堂交流时,学生可能会说到去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你的脚等。教师还可以补充“侦探依据罪犯的脚印,就能估算出其身高”等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 结语

“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落实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增强。我校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实施该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出高效的导学稿。然而,由于我校“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开展尚处探索阶段,在导学稿设计和课堂实施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少问题。前文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对导学稿的主要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导学稿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思考,希望该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更多的学界和业界同仁关注“导学研合一”教学模式以及该模式中的导学稿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陈利军.对数学“学案导学”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4]颜增水.数学导学稿――教师与学生的法宝[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6).

[5]梁彦庆,黄志英,葛京凤.高师地理导学研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地理科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创新教学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

[6]郭传金.小学数学“211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7]戴清.导学式教学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8]陈红云.我对小学数学“导学案”的一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3).

体育说课稿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

随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的颁发,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多个年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并得以解决,《实验稿》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同样有问题暴露出来,于是,2012年初,教育部制定颁发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将初中课改再次向纵深方向推进。对比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贴近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更符合教育规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更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在内容标准的表述上行为动词更明确,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后变为“史前时期”)部分内容为例,课程内容在表述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两个版本的表述分别是:

1、实验稿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2011年版

(1)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 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稿》的描述是模糊的、难操作的:对于元谋人、北京人,要了解哪些方面?了解到何种程度?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外,还要了解其他的早期人类吗?“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是个范围广、深度深的概念,需要初中生掌握到何种程度?这些模棱两可的描述让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缺少了明确的目标指向,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为了考试的需要,教师一般都会“宁滥勿缺”,把所有相关的知识和观点都介绍给学生,学生也会不加选择地接受,这实际上是增加了学生负担。

反观《2011年版》,在语言描述上使用了“知道”、“了解”指向明晰的行为动词,而且在行为动词后连接了明确的宾语指向:“知道”北京人的“特征”,进而“了解”其发现的“意义”;“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以此作为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的基础上“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这些描述指向性明确,而且在目标要求上呈现出递进关系,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能力认知水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体现得更明显

除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外,《2011年版》还提出了明确的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和指导,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同样以中国古代“史前时期”内容为例,在“课程内容”部分提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这些简单明了的叙述很容易让初中生明白历史研究的方法;在“教学活动建议”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参观”、“想象”这些体验性字眼同样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更清晰明朗,更能体现通史原则

为了体现初高中教学差别、避免简单重复,根据人类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编排是以通史体例进行,高中历史则是以专题模块的形式编排。但如果仔细研究《实验稿》我们不难发现,在它通史体例的面纱下夹杂着太多专题史的编排,实际上是“通史下的专题史”。而《2011年版》则真正贯彻通史原则,完全按照通史体例编排。下面笔者以中国近代史部分内容来说明。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至1949年,百年历史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先后有鸦片战争(1840-184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64)、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及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中国人民的探索维新变法运动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此后又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之后的中国近代史先后经历了一下几个时期:中共成立和国民运动时期(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实验稿》将中国近代史课程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近代化的起步、(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六)经济和社会生活、(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一)部分主要是从政治史角度归纳了列强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及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部分主要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的角度集中阐释了中国的近代化问题;第(三)至(五)部分回到通史顺序讲述中国革命史;第(六)、第(七)部分又回到了不同的专题。这样的课程内容叙述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其实《实验稿》的各部分内容均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带来许多无谓的重复。

再看《2011年版》则是严格按照通史顺序对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实现真正的通史体例编排,既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四、内容删难去繁,更简单,易把握

新版课程标准在内容上也作出了很多调整,删掉了一些不常见、远离学生生活的知识要求,并对一些知识进行了重新归类,更简单,易把握。笔者选择以世界古代史课程内容为例加以说明。

《2011年版》中删除了“南方古猿”、“人类的起源”、“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这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即使用“想象”也很难想清楚的史前时期人类概况;删除了像“讲述的主要活动”这样概念范围太广的要求;不再对“《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分别提出要求,而是建议学生“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这些变化给实际教学更大的空间,更能体现新课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等理念。

综上所述,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相对于实验稿来说更贴合教学实际,更贴近学生实际,确实是一大进步。笔者相信在实际教学中它也会发挥更强的指导性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Z].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