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库存现金管理

库存现金管理

库存现金管理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库存现金现状原因对策

一、库存现金管理的现状

(一)坐支现金

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因特殊情况需要支付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

(二)随意的现金交易,现金交易频繁

随意使用现金,现金交易频繁。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除发放工资、奖金、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支付个人劳动报酬和各种劳保、福利等零星支付可使用现金外,开户单位之间的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但目前情况是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结算极为随意,甚至承包企业和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携带巨款外出结算。

(三)白条抵库严重

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发生白条抵库可谓家常便饭,这些白条多为领导临时应酬、内部职工和推销员等出差或办其他事而借款。不仅借款时间长,而且有些款额高。笔数也很多,个别出纳利用时间差将库存现金挪作他用,二用白条抵充现金有时甚至不能收回外借现金,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四)无库存现金限额

按规定,开户银行原则上已开户单位三至五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其库存现金限额,一年核一次。开户单位如在几家银行同时开户,应以一家开户行核定的限额为准,可现在所谓限额核定名存是亡,在多头开户情况下,企业不愿主动和执行规定,而银行也不去过问,开户单位多头开户多头提现,库存现金远远超过限额,对于多出的部分从不主动、及时地交送银行。企业内部也不对存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

(五)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

储蓄存款有“随存随取,款额不限,灵活方便”的优势。因此,部分单位为保证不合理地支付现金,便将公款以个人名义私自存入储蓄所,而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调查,在储蓄存款净增加额中,有的企业公款私存占1000万元左右,高的达到3000万元。保留账外公款俗称“小金库”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不准搞“小金库”,可现实中一天也没有停搞过,且越演越烈,呈扩张态势。现在每个企业,甚至企业内部的每个部门都有或大或小的“小金库”,小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几十万元,形成的方式之多,手段之隐秘,影响之深,给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库存现金管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缺陷因素

现行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是1988年颁布实施的,时隔七年,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条例》本身着实存在不少缺陷,有待完善。①《条例》没有将承包单位、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考虑在内,伴随这些开户单位迅速发展,数量众多,现金结算有增无减。②现金使用范围规定过于狭窄,与人民币作为无限清偿货币应用于一切债权债务的清算实际情况相矛盾。③结算起点1000元偏低,阻碍了正常的商品交易。④原则上以开户单位三至五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在物价大幅度上涨情况下,通货膨胀已严重偏离实际,根本不够周转使用。《条例》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现金管理的各种问题伴随经济发展而越发突出。

(二)经济成分多元化因素导致管理出现异化。

改革以来,城乡集体,个体经济迅速发展。全国私营、乡镇企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三分之一,它的发展客观上增加了对现金的需用量。私营、乡镇企业的基地在,其原材料、半成品等来自农户,而这些商品的购进绝大部分是现金交易。

(三)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企业间的商品交易中的现金收付比重上升,一中些紧俏商品,原材料等非现金不供货,而以现金结算的价格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便宜。但是现阶段我国银行结算制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资金结算在途时间过长,很不利于企业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令企业深感头痛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就影响企业遵守国家现金管理政策。

(2)监管因素。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现金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没有充分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制度不全和措施不力使其对辖区内所发生的违规事例处理很不及时,即使最后得到了处理一般也只限于“下不为例”而已,达不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三、解决企业库存现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遵守国家规定的库存现金使用范围

有关制度规定,企业可在下列范围内使用库存现金: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动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技术、体育等各项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家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的其他支出。

(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

要尽快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以修改《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为例:

1.适当宽限现金使用范围,如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不便利,生产或市场继续,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和必须使用现金的允许使用现金。

2.调整增加结算起点金额。建立采购与通胀率挂钩的现金结算起点的调整机制,实行弹性结算起点金额制,或实行固定结算起点金额制。

3.进一步明确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机构在现金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对开户银行以放松现金管理为优惠条件吸引开户单位,由当地当地人民银行查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并追究所在单位行政领导责任。

4.建议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增加“单位信用卡套取现金”这一内容,并在《实施细节》中同时增加相应的处罚内容

(三)正规化现金的管理程序

1.严格遵守库存现金限额。公司经银行核定了库存现金限额后,必须严格将库存现金控制在核定的限额内,超出限额的现金必须及时送存银行,如库存现金不足限额的,可向银行提现,不得在未经开户行准许的情况下坐支现金。

2.严禁私设小金库。私设小金库是一种违法行为,隐瞒收入、偷逃税,对国家和公司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不仅影响公司正常的现金收支,这种不法行为还危害了社会风气。

3.加强安全防范,确保库存现金的安全和完整。除小部分交于出纳手中管理的库存现金,其余的都应放入专用的保险柜内,(但不得超出单位三至五天的库存限额)不得随意存放,出纳员更不得带款回家;单位的库存现金不得与私人的现款混在一起,也不得将公款私用、私借;去银行存、取款时,为了确保安全,最好配备相应的保全人员随往。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第2篇

在我国会计上所说的现金仅指企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包括库存的人民币和外币。由于现金是货币资金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我国有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要求。根据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对现金的适用范围、现金的收支以及库存现金的限额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库存现金的限额是指为了保证企事业单位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允许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一般按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量确定。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库存现金限额最多不得超过15天。核定后的库存现金限额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但在金融实践中对企事业单位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在大部分地区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实施,没有达到制订制度所预期的目的,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因此我们认为,取消对开户单位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寻找新的现金管理手段,加强中央银行对现金的宏观管理能力,应该及早提上中央银行的议事日程。

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失效的原因分析

(一)监管主体的错位。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实际上商业银行是现金监管的主体,但追求利润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经营目标。再要求各商业银行履行现金管理的行政职能,势必造成商业银行职能越位,既不适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也不符合政企分开的原则,实践中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二)帐户管理上的原因造成核定限额有漏洞。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是以开立基本帐户的单位为对象,一个单位核定一个库存现金限额。而有些单位上级下拨有专项资金,如林业局有上级下拨的生态效益补助资金、民政局有上级下拨的救灾款和优待金等,这些专项资金大都要求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有时这些专用帐户的开户行与基本帐户不在同一个开户行,因而出现通过专用帐户支取现金,突破库存限额的现象,从而削弱库存现金限额管理的作用。

(三)检查监督有困难。从表面上看,开户银行核定限额,然后定期监督检查,似乎并没有多大困难。实际上,对库存现金限额的检查监督回碰到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开户单位是个体工商户,没有建立规范的帐务,有的帐务记载不及时。如果开户单位不是其开户单位的贷款客户,开户银行能够顺利地检查到开户单位的帐务吗?如果没有强制性的手段,开户单位可以以各种借口拖延检查,甚至不接受检查。所以目前大部分开户行对开户单位库存限额的检查几乎没有进行。

(四)违规处罚难到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对开户单位的违规处罚有警告、罚款等几种。但商业银行没有行政处罚权,而且商业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也不会对他的客户加以处罚,只是以消极的态度来进行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其实,责令改正和通报对开户单位影响并不大。商业银行的开户单位众多,一个分支机构拥有几百个基本帐户是正常情况,如果将库存现金限额的检查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并形成制度。商业银行要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对它本身的经营目标无多大效益,有时甚至有负作用,他们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

(五)经济生活多样化。经济生活多样化反映在企业性质多样化、单位生产经营模式的多样化、财务管理体制的多样化、现金流动方式的多样化上。比如有的单位是国有性质、有的是集体性质、有的是个体性质、有的是外资性质、有的是中外合资性质;有的单位是生产性企业、有的是零售性企业、有的是服务性企业还有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上述的种种差异,都要求在核定库存现金限额时要区别对待。如果简单地以一定时期的零星开支所需现金为基础来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就不能反映上述差异的要求,核定的限额反而会成为制约经济良性循环的因素。

从上述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继续由开户银行履行核对限额、对现金实行检查监督、处罚的职责,库存现金限额管理失效是必然的,必须对此加以改革,寻找新的现金管理手段。

三、两种解决方案辨析

方案一:继续实行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和监督主体由开户银行改为中央银行,即由中央银行在核发基本帐户开户许可证的同时,核定该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对开户单位库存现金限额的监督检查,也由中央银行来承担。

方案二:鉴于现有库存现金限额管理失效,并且存在本质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建议放弃对开户单位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而强化已有的其他现金管理手段,寻找新的现金管理手段,来达到同样的现金管理目的。

对于方案一,虽然可以解决商业银行职能越位的弊端,可以落实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也可以针对多样化的经济生活,有差别进行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中央银行来核定库存,更加脱离了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的实际,核定的限额只可能是经办人员主观意志的产物。而且,中央银行对开户单位检查监督遇到的困难与开户银行遇到的相比只会有增无减,中央银行更加没有能力对辖内所有企事业单位逐一进行监督检查,成本与效用不匹配的弊端将更加突出。与由开户银行核定库存限额和进行监督检查相比,本方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将会使中央银行现金管理限入穷于应付的境地。利弊权衡,本方案并不可行。

第一,采用方案二,产生放松现金管理的政策导向信号是微弱的。在现实工作中,库存现金限额管理已基本失效,放弃对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只是对既成事实的确认,`对单位产生放松现金管理的政策导向信号很微弱。而且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其他现金管理的措施来传导加强现金管理的信号抵消这一负面的导向信号。

第二,采用方案二,不会导致利用现金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加。我们知道,要防止利用现金进行违法犯罪,关键还是要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财经法规、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单位的审计监督。如果仅以控制库存现金的作法来防范罪犯无异于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第三,采用方案二,不会造成流通中现金需要量急剧扩大。我们知道,持有现金货币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单位利用这笔现金而可能获得的存款利息、生产利润、投资收益以及保管费用等,在满足单位日常用现所需后,单位并不会囤积多余的现金。放弃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会对流通中现金需要产生影响,可能扩大现金需要量也可能减少现金需要量,这个影响是适应经济需要的有利调整,在前期库存现金限额管理显然失效的情况下,并不会造成流通中现金需要量的急剧扩大。

第四,采用方案二,能和反洗钱结合起来搞好现金管理。取消库存现金限额管理后,仍然可以通过采取明确界定现金支出范围,加强对大额现金支付的审批与报备,加强对异常现金支付的实时监控,加强对开户单位的异常现金支出的监督检查,而这也正是金融机构反洗钱的需要。

第五,采用方案二,不会影响转帐支付结算,相反还会加快资金周转。现在,各商业银行都开辟了安全、快捷、方便的转帐结算渠道。如银行卡、信用证结算等。所以不安全的现金结算已逐步被现代化的结算手段代替,人们更会自觉选择转帐结算,因而也就不会增加中央银行的现金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

四、 加强现金管理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取消对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管理是可行的。当然,也有必要辅以其他的现金政策管理措施来弥补可能由此造成的管理薄弱环节。

(一)严格对大额现金支付的审批和报备制度。开户单位支取大额现金,应提供有效证明文件,经审批后的证明文件由开户银行专夹保管,以备其上级行和同级人民银行监督检查。

(二)加快现金管理的电子化建设,建立现金支付的实时监测网络,掌握动态现金支付信息,对异常现金支付及时发出警示信号并和反洗钱结合起来。

(三)加大对开户单位违规现金支出的查处力度,要在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对开户单位的查处权,为中央银行开展现金管理执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证。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第3篇

(一)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动因

1.地方财政库存余额较大且逐年增加。以陇南市为例,2010~2015年公共预算收入小计分别为26.59亿元、27.10亿元、33.85亿元、44.06亿元、49.17亿元、51.40亿元,国库库存日均余额分别为18.94亿元、12.25亿元、14.06亿元、13.53亿元、15.50亿元、20.27亿元。历年的国库库存资金呈现出规律性的季度运行波动,国库库存高峰一般出现在4、8、10、11月,库存最低值一般出现在12月或1月。全年至少有1/3的时间库存余额超过全年日平均库存。如 2015年,全年日财政库均值为20.27亿元,其中,有119天库存余额超过20.27亿元,最高达到32.92亿元,有163天库存在10.00~20.27亿元区间内。

2.地方国库存款增值空间较大。2010年以来国库存款利息按照单位活期存款利率计付,2010~2015年陇南市国库存款利息收入分别为695.18万元、602.32万元、544.69万元、472.77万元、552.18万元、552.18万元、714.44万元,但随着活期利率下调至0.35%,预计2016年利息收入将减少20%左右。如果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参照中央国库现金管理采用3个月定期存款方式、1.10%左右的招标,全年8亿元的滚动存款规模将为当地财政带来880万元的投资收益。并且随着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运作的成功,将有大量的非税收入纳入地方国库管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库现金管理。

可以看出:一是国库现金流快速增长和库存的高位积聚,可创造出库存运作空间;二是国库现金流入、流出时间上的非对称性为库存运作提供了可能。三是国库库存可以保值、增值。

二、目前制约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开展的因素

(一)受国库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

一是在国库现金流入方面。国库经收处、商业银行非税收入“特设专户”的存在和税收征收管理不规范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国库资金预测。二是在国库现金流出方面。现金流出环节多、方式多。尤其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银行根据制度规定以及与财政部门的约定,在预算单位发生商品或劳务支出时,先期自行垫付资金,然后持有有效凭据向国库部门申请清算资金,现金流出方式随意性增强,弱化了库现金流出监测和控制。

(二)受转移支付收入的影响

地方国库对转移支付收入缺乏准确的分析预测,转移支付收入在公共预算收入中所占比例较高,影响国库现金管理的效果。如2015年陇南市收入合计268.77亿元,其中转移性收入210.46亿元,占比78.30%。

(三)受地方金融环境制约

目前地方银行类金融机构多为分支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绝大多数金融机构更不具备足够数量的质押品用于开展国库现金管理质押,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操作难度大。陇南市银行类金融机构9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仅有武都农村合作银行和武都金桥村镇银行两家,这两家均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质押品。

(四)受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制约

由于历史原因、改革进程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国库监管能力较弱,国库资金运作不规范,财政资金集中度不高,预算收支效率较低,库款变动的预测水平不准,财政资金管理水平不高。

三、未来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管理模式设计和投融资工具选择设想

(一)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模式选择设计理念

一是要确保国库资金的安全;二是要实现与货币政策协调;三是具体操作要简便易行。

(二)未来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投融资工具选择设想

完善地方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独立法人资,借鉴现有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国库现金管理投融资保险制度,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或采取招标的方式向现有保险公司招标,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国库存款保险准备金,为国库现金管理投保,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前提下,选择以下投融资工具进行国库现金管理。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 国库现金管理 审计 思考

一、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现实需求

所谓国库现金管理,是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和财政国库支付需要的前提下,对国库现金进行有效的运作管理,以实现国库现金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除了量入为出、确保政府公共支出等日常的合理需求及紧急需求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各预算收支项目自身固有的进度不平衡规律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国库资金结余。尤其是随着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在省以下财政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更是产生了巨额财政资金在各级国库的沉淀和闲置。

在存在着巨额国库现金余额而又无法实现较高收益的情况下,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大量开设名目繁多的财政专户,采取“以拨代支”虚列财政支出等方式将本应存放在国库的财政资金调入财政专户直接用于投资理财,以追逐较高的资金收益率;另一方面,国库现金也成为地方政府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有效、直接、便利的工具。更有甚者,巨额的国库现金成为了各商业银行竞相争取的“唐僧肉”,通过地方领导打招呼、私下给“返点”和好处费等各种公关手段进行揽储,导致财政部门违规将库款转移至商业银行存储,既产生财政国库资金的安全隐患,更滋生了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

二、审计发现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操作中的问题和情况

1.缺乏明确的试点办法和规定来指导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自2006年起,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可以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财政部和人行为此制定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等相关的办法和操作规程,对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部门、操作方式、定期存款商业银行的选择、风险防范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2012年,财政部允许省级财政在确保库款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试点,并明确试点办法由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人行)抓紧制定,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人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制定本地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细则,并报财政部和人行备案。但两部门的试点办法至今尚未出台,审计抽查的某省也未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

2.地方国库现金增值运作规模脱离财政部和人行的监控,存在冲击国家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隐患。为了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由财政部会同人行共同实施,财政部主要负责国库现金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操作规划,人行主要负责监测货币市场情况。财政部虽允许省级开展国库现金管理业务试点,但由于缺乏试点办法指导和试点规模控制,导致地方财政开展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无序性,且存入商业银行的国库资金规模脱离人行的控制,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存在冲击国家货币政策效果的隐患。

3.缺乏制度约束及人行在当地分支机构的监督制约,财政资金安全存在隐患。财政部和人行在对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操作中,要求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方式时必须对商业银行进行招标选择,且中标银行必须以面值数额为存款金额120%的可流通国债现券作质押。2012年允许省级财政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试点工作时,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人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制定本地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操作细则,并报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备案。但抽查的某省财政厅并未按要求会同人行在当地分支机构制定相关细则,仅单独制定了省级财政资金增值运作存款存放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操作规程并报省政府批准。

4.核算不够规范,未能如实体现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运作情况。一方面,抽查的某省财政厅总预算会计未能如实反映国库资金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情况,而是先将国库资金拨入其设立在某家商业银行的财政专户中,再分别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15个国有、股份制、地方银行开展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上述定期存款挂总预算会计的往来科目,未能真实体现国库存款规模。且当年运作结束后,本金归还了国库,但累计上亿元的利息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仍置于其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专户。

三、国外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经验借鉴

1.在制度建设和保障方面,开展国库现金管理业务比较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通过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法案、制度,从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国库现金管理业务中财政部、中央银行、具体现金管理部门的职责界定、监督制约、风险控制、协调机制、具体操作方式等,因此国库现金管理运作比较规范。如加拿大针对国库定期存款拍卖,专门制定了《国库现金余额上午拍卖规定》(2002)和《国库现金余额下午拍卖规定》(2008)来加以约束和限制。

2.在负责操作的职能部门方面,一般都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该项业务,这些机构大多隶属于财政部门,有的属财政部门的内设机构,有的属下属的独立机构。例如,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由地方财政部门负责运作,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委托省政府投资管理公司和省国库公司负责运作,意大利在财政部内设一个部门负责国库现金管理,比利时、荷兰和法国都设立隶属于财政部的独立机构负责国库现金管理。同时,为了减少筹资成本、最大化发挥国库现金余额的时间价值,并避免财政部门的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与央行的货币政策相冲突,多数国家建立了财政部门与央行之间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界定了双方的职责划分,将国库现金管理业务与国债管理、货币政策相衔接。

3.在具体操作方式方面,都在全面实现了国库集中收支制度改革以确保财政收支完整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预测计算收支及现金收支流量,保留合理规模的最低国库存款余额以备紧急支付前提下,对巨额闲置库款资金余额进行多种形式运作,真正实现国库现金余额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国债回购与逆回购、购买高信用等级的商业票据等。例如,美国保留50亿美元的最低国库现金存款余额,超过部分由财政部存放在近1 000家存款机构。又如,英国保留2亿英镑的最低国库现金存款余额,对超出部分采取多种市场投融资方式进行管理。

4.在风险防范方面,一般都建立起了国库现金收支基础数据库,摸索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国库资金现金流量预测方法,以确定合理的库底资金规模,随时满足必要的支付需求。同时,对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中的准入标准、招投标方式、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最高中标规模的限制、质押担保及担保品的范围等均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以防范国库现金管理投资风险,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其收益性。如加拿大通过每日对国库多余资金以竞争性招标方式进行投资;设定了国库定期存款拍卖参与标准,对交易对手进行信用评级、限定最高中标规模等。

5.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决策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地方政府自主决策并操作本级的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分权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另一种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决策和操作权限由中央政府掌控,地方政府不能自主操作,如法国、德国等国家。

四、几点建议

1.尽快总结省级财政试点工作的成败经验,并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抓紧制定完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法律法规及具体操作管理的制度办法,对相关部门职责界定、风险控制、操作方式、业务流程、规范性要求等提出明确的要求,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开展提供政策依据和规范指导,使地方的这项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风险可控,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同时稳步推进对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省级财政部门也应会同人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结合本地区试点工作开展实际,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情的相关配套办法、措施和操作细则,并报财政部和中人行备案。

2.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设等地方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为深入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打好坚实基础。加快对预算收入执收部门收入过渡户、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以及财政部门财政专户的清理力度,提高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强化预算约束力,确保收入及时完整入库、支出按进度拨付预算单位、政府财政资金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同时,出台明确的财政出借资金管理办法,为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创造基础条件。

3.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强化财政部与人行对地方开展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通盘考虑和监督管理,以及地方财政与人行当地分支机构的沟通协调。按照我国目前实行“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预算”“一级财政、一级国库”的财政体制和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具有结合当地实际独立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自主性。各地政府在开展国库现金管理试点时,要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在当地分支机构的沟通协调,建立起畅通的协调共商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同时要及时向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备案。财政部应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各地国库现金管理的统筹指导,在全面掌握各地国库现金收支流和库底资金合理规模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债务政策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效果,统一部署和合理确定各地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规模和操作方式,并加强对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全过程监控力度,以防范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4.建立可操作性强的适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风险防范机制。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实现国库现金的收益性必须建立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之上。为了防范风险,针对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财政部确定了从易到难、稳妥有序开展的原则,并明确在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初期,主要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两种操作方式。在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方式时,要对商业银行进行公开招标,同时各商业银行要以国债为质押;在实施买回国债操作时,也明确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且对招标方式、招标时间、买回国债的期限、品种等要素进行了明确规定。而中央的国债质押等风险防范措施不适用于地方财政,因此地方不能生硬照搬,需要探索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风险防范体系机制。

参考文献

[1] 袁曙光.省级及以下财政国库现金管理问题探析[J].金融经济,2010(14).

[2] 汤丹.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1(8).

[3] 周宇宏.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模式选择和实施路径[J].中国财政,2011(15).

[4] 詹静涛,等.财政国库现金管理问题研究[EB/OL]..

[5] 邵长年.我国国库现金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金融,2006(13).

[6] 财政部国库司.国库现金管理基础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国库现金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方国库库存余额快速增长,产生了大量闲置资金。通过规范国库现金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政府借债数量、降低借债成本、提高国库现金管理水平、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从而增进社会总福利。因此,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对地方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实现国库库存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已是地方国库管理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

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国库现金管理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国库现金全部存入人民银行,二是国库现金余额存入商业银行,三是国库现金余额进入货币市场用于短期投资。张宏伟从周口市国库现金管理现状出发,提出了基层国库现金管理的对策。本文在借鉴前人对国库现金管理运作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拟从张家界市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难点入手,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欠发达地区国库现金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欠发达地区国库现金管理中的个性问题分析

(一)国库资金存量不足,运作空间受限

张家界市属于旅游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2009年GDP总量仅203亿元。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库库存余额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从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30日张家界市国库库存余额(全辖)均值为81796万元,最高库存出现在2010年10月13日,余额为130293万元,最低库存出现在 2007年1月2日,余额为39271万元。从张家界市2007年到2009年国库月末库存变化(见图1)可以看出:虽然国库存款增长较快,国库存量相对较小,而对国库现金进行管理,需要支付相关的机构运营成本,收益和成本相抵之后,可能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这样就会限制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库现金管理的运作空间,增加管理的难度。

从张家界市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日库存余额(全辖)波动情况图(见图2),我们可以看到:国库现金的季节性波动导库存现金存量水平不一,会增加国库现金管理的难度, 难以发挥国库现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在此期间日均库存为84440万元,最高日库存出现在2008年 12月 25日,余额为118264万元,最低日库存出现在2009年1月12日,余额为52356万元,最高库存与最低库存的差额为65908万元,波动幅度较大。

(二)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导致国库资金短缺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现象。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越来越多,但地方政府的财力却并没有相应增大,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问题日益突出。欠发达地区财权和事权不匹配,预算收入远小于预算支出,导致了国库资金短缺。

从张家界市近十年的收支情况来看,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远远小于一般预算支出,财政收支缺口逐年加大(见图3),财政“保吃饭”特点突出。张家界市2000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67511万元,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29878万元,收支缺口达37633万元;2009年一般预算支出为440127万元,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只有120381万元,收支缺口更是达到319746万元,十年间收支缺口放大了8.5倍。

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权和事权不匹配造成的国库资金缺口只能靠上级的转移支付来填补,这就使得欠发达地区的预算支出严重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虽然上级的转移支付逐年增加,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预算支出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张家界市2000年市本级的上级转移收入为3899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占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7.8%;2009年市本级的上级转移收入为342973万元,上级转移支付占预算支出的比重增加到了77.9%(参见图4)。十年间虽然上级转移收入增加了近8倍,但是预算支出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率却从57.8%上升到了77.9%。

(三)货币市场有待建立和完善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安全高效的国库现金管理需要以一个具有较高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货币市场作为支撑。现今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发达成熟的货币市场,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货币市场还有待完善, 投资渠道有限。目前张家界市货币市场尚未建立,尚无货币市场交易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现阶段对国库资金进行日常操作受到限制。由于缺乏成熟的货币资金市场,国库实际库存资金在低于最佳库存时,不能通过买卖债券、证券回购等货币资金市场交易缓解资金支拨压力。

(四)财税库信息化水平较低

近年来,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化建设伴随着金融电子网络化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总体上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力有限,并且业务量相对较少,财税库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国库系统数据信息管理共享程度不高,还未实现国库数据大集中,基层区县财税库横向联网并未完全建立,国库收入、支出与退库业务未完全实行电子化,库款层层报解,资金在途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库现金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中的共性问题分析

(一) 地方政府融资活动缺乏规范,增加国库资金风险

现阶段政策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进行融资活动,要严格做到收支平衡。但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各级地方政府大都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了融资活动, 比较典型的做法是设立政府性的企业融资平台。截至2010年2月,张家界市共有10家政府融资平台,其中6家为区县级平台公司,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共计59.57亿元,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融资平台以政府所拥有的土地作质押进行融资,靠政府综合收费能力而非项目自身的运营能力偿还债务。一旦还款出现问题,财政首当其冲面临偿债风险,国库资金一旦用于还债,会使国库库存大落,可能造成国库资金短缺,这会增加国库现金管理难度。据悉,根据全国信贷登记系统监测,2009年末全国各级政府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达6万亿元,其中有80%是项目贷款。一些地方性融资平台的负债率达到94%,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00%,面临很高的偿债风险,这些高负债贷款相当于是“绑架”了地方财政。这些融资活动并无明确的规范措施, 使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增加了国库资金风险。个别地方存在在融资平台资金不够时,从国库转移资金运作的情况,使国库现金管理陷入混乱,加大了国库现金管理难度。

(二)国库管理体制滞后

一是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政策滞后。现行国库管理体制是委托管理型,法律赋予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责, 但是现有政策并未明确规定如何在经理国库的同时确保库存资金保值增值, 因此地方国库部门只能被动地依据现行规定进行资金管理, 缺乏提高国库资金运用总体效率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预算外资金管理问题。由于受地方利益、财政体制、管理机制和认识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预算外资金作为满足政府履行职能需要的财政性资金一直游离于国库管理之外。从资金的有效运用来看, 没有将预算外资金纳人国库核算管理, 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库现金管理, 也就偏离了国库资金保值增值的目标;三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还有不足。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多重设置账户,真正意义上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形成还有待时日,因此,难以对国库资金进行高效运作。

(三)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造成部门利益之间的矛盾

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产生的现金余额集中化是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在未实现现金余额集中化的国库管理模式下,国库现金余额被分散在各个商业银行的账户中,大量财政资金游离于国库管理之外,政府财政部门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财政资金,财政预算无法全面、准确、完整地反映国库收入的实际情况。虽然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在整合财政资源、规范财务行为、简化拨付程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触及了某些部门利益,如取消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商业银行减少了稳定大额的存量资金,银行配合政策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由于缺乏利益的驱动,各商业银行在宣传开立扣税账户、及时清算联网扣税资金等方面表现出被动和消极的态度。

四、优化欠发达地区国库现金管理的对策

(一)为充实国库广辟财源

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有利的内外部条件,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扶持重点骨干税源企业,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软硬件环境,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对有发展前景的重点税源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国库提供稳定可靠的财源。财税部门应通力协作,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财源建设, 充实地方国库资金。另外,为改善欠发达地区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问题,中央财权应考虑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一是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二是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税收地方分成的比例。

(二)培育完善货币市场

地方国库的现金管理需要以流动性高、安全性强的货币市场为平台。因此,培育竞争有序、监管严格、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首要前提。针对欠发达地区货币市场不活跃的情况,应从培育市场交易主体、丰富市场交易品种、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市场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加快货币市场建设。具体来讲,一是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形成市场主体多元化,把握好现金头寸,及时调控流动性水平;二是加强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建设,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三是逐步发展多种交易工具,如证券回购、国债、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三)为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提供更为完备的技术保障

欠发达地区的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应加快系统建设步伐,做好国库信息处理系统的推广工作。积极推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汇划系统,逐步建立完整的国库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一个国库资金数据监测信息化平台,该信息化平台能够及时反映国库收支、库存、退库等资金流量与存量,反映国库收支情况的变化趋势,对国库资金实行动态监控管理,通过国库资金预测提供数据资料,为今后国库现金管理提供更为完备的技术保障,促使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四)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在当前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手段单一的现状下,政府融资平台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资金缺乏,对政府融资平台有着更强的依赖性,关键是对其进一步规范。一是要加强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控制,在运营现金流、内部治理、实出资本、资金运用等方面加强管控,严格贷款审批制度;二是要实行政企分离,避免政府对融资平台的行政干预,建立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投融资平台,弱化融资平台的政府背景,强化企业信用,预防并杜绝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转化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三是整合融资平台,将分散的融资平台分类整合,重组成几个具有规模效应的融资平台,有利于加强管理,增强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四是加强对融资平台的监管,金融监管部门要强化对具有地方政府背景的融资平台贷款过程的监管。

(五)科学构建欠发达地区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框架

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立足本地情况,在现行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制度下,探索出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区情的国库法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来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体制的建设。一是修订相关国库管理法律规定,使之有利于开展欠发达地区国库库存资金的日常运作;二是建立严格的制约监督机制;三是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四是将预算外资金专户纳入单一账户管理,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五是建立顺畅的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

(六)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为保证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实施,必须进一步加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管理主体和操作主体之间的协调沟通。虽然目前财政部和人民银行都有国库部门,但对国库现金的管理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对各自的职能定位和分工还不是很明确,因此需要尽快在财政与央行之间、财政与央行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渠道畅通、沟通有效的协调机制,以确保财政国库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之间的协调配合,切实履行政府的公共职能。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在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利益,在竞争的基础上兼顾公平,协同推进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邵长年.我国国库现金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金融,2006(13):36-38.

[2]王雪阳.国库现金管理的方式选择[J].中国金融,2005(7):41-42.

[3]翟钢.现代国库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160-161.

[4]鲁琳.地方国库现金运作模式探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0(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