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库存管理知识

库存管理知识范文精选

库存管理知识

库存管理知识范文第1篇

1.存货的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大。

铁路企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管理系统。为保证每一生产部门的正常生产经营,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存货。而每一企业所需储备的存货种类、数量动辄上万,这势必造成存货管理的难度增加。

2.配件供应周期长,造成存货储存量增加。

新型设备的投入,部分配件需由国外进口。配件的供应时间长,势必增加物资的储备量。如一般配件从计划提报到实际收到约为60天,而部分专用件的供应期更长,达到120天甚至255天。

3.存货内控执行不严,各环节控制需强化。

存货管理作为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一环,需要有健全的内控。现阶段,多数企业制定了存货内控管理制度,但存在执行力度不强、各相关部门责任不落实、企业内部没有相应的监督检查督办机制等问题,致使存货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4.配件的价格昂贵,造成占用资金增加。

以机车上常用的受电工滑板为例,HX车进口材质碳滑板单价达到几千元,其他机车的各钟接触器、继电器、机车仪表、传感器等因车型种类多,各种型号均需备,加上价格较高,必然造成库存占用资金增加。

5.设备的更新改造,造成积压呆滞料增多。

由于设备不断升级改造,部分储备物资对改造后设备不再适用。尤其是部分价值较高的配件,升级后原储备物资不再使用造成积压。另外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对物资存储也有一定的影响,部分设备已调拨至其他站段甚至外局,但相应的配件未相应调拨,造成积压呆滞存货增多。6.管理人员结构老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尤其是各运输站段人员结构相对老化。计划员、管库员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动力不足,对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业务知识掌握不够,造成不考虑存货采购成本、储存成本甚至积压呆滞风险,盲目采购等问题。

二、强化存货管理的几点认识

1.完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企业存货的种类多、数量大,必然要求以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现有铁路运输企业一般采用统一推广的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此系统实现物资采购、收入、发出、库存管理等一系列过程,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控制。铁路物资的相对专业性和管理的集中性,决定了物资采购以集中采购为主,这就要求路局物资处与站段材料科、站段材料科与物资供应段、物资供应商与经销商等单位、部门间在信息传递、共享等问题上得到有效控制,使存货的使用者可准确提报进货数量,存货的采购方可依据采购量、采购成本、供货期等决定最佳采购数量与时点,存货的供货方可及时配送至使用地点,从而实现信息化管理,使各相关方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的管理效率。

2.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

ABC管理法或主次因素分析法在许多大型企业得以广泛推广。尤其对铁路运输企业,存货的种类繁杂,数量繁多,库存管理面临较大挑战。在此情况下,既要将存货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又要确保存货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短缺。因此,企业应将ABC管理法等先进思想贯穿于存货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ABC管理法的分类标准,企业对各类存货的需求量与占用资金进行分析,按一定标准对存货进行分类。可按金额或需求量大小进行排序,区分主要或重要物资,作为重点管控对象,施以个别分析或逐项管理,并贯穿于存货管理的全过程;其他存货不是不重要,只是可以相对放在次要位置。这样不会造成胡子眉毛一把抓,有效减轻管理者的负担,提高存货管理效率。

3.建立有效的存货内控制度。

建立完善的存货内控管理制度。一是要明确职责,建立完善监督机制。要明确存货的收、发、存等各环节权限及职责,确保各岗位、各职责部门的责任得到落实。二是要建立存货定期清查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抽查,年末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特性,在采购渠道、计划审批、采购方式、验收、入库、实物保管、出库、存储定额等各环节均有相应的控制机制。对内控的执行必须有相应的监督机制,除要有必要的事后监督外,必须强化存货的过程控制,实施动态监督机制,发挥存货控制管理的效力,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4.强化存货的计划管理。

存货的管理不只是材料的收、发、存,而且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如存货的采购需要依据生产预算提报采购计划,依据财务预算编制采购预算,确保需求计划的准确与及时。计划人员应从生产实际出发,全面掌握物资消耗规律,掌握生产安排、修程修制要求,掌握各项存货的库存状况和进货周期情况,掌握材料费用的预算额度,合理安排物资采购的时间、数量。以生产用煤为例,燃煤的消耗主要集中于供暖期,其他时间只消耗少量燃煤。因此在价格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采购的时点应以供暖期前为最佳,这样可使全年的平均存货占用最小。而考虑燃煤在供暖期结束后可能会有较大的价格折扣,这样就应将生产预算与财务预算相结合,综合考虑采购的时点与批次。

5.合理确定存货的经济订货量。

经济订货量的确定需要考虑订货费用、储存成本、数量折扣等因素,结合铁路运输企业特点,可结合自身特点,忽略某些因素,考虑存货特性确定订货量。以机车用燃油为例,燃油的采购由铁路局物资管理部门统一采购。采购价格已在合同中相对固定。在确定采购量时,可按照燃油安全储备周期确定。站段应针对储备柴油的实际情况、运输任务变化情况,与具备采购权的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及时提出采购建议。具体库存定额的确定应根据日常用量、安全储备周期等确定。按照原铁道部《铁路机车燃料管理办法》,机务段燃油的储存能力一般应保有15~20天的周转量。因此,在采购成本、供货周期、燃油存储能力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在确定经济订货量时,可按15~20天安全储备用量确定,从而做到既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又做到低储高效,提高存货的周转率。

6.积极推行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不等于无库存,而是要使存货处于周转状态,不以仓储形式存在。零库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数量,减少实物资产占用资金,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对铁路运输企业而言,要根据市场供应情况和本单位用量及时调整存货储备结构,对市场供应充足且采购时间短的物资实行零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对时间性、季节性强的防洪、防暑、防寒物资及劳动保护用品,在非季节中或非规定时限内可以实行零库存管理。对非行车关键物资可根据消耗量情况和物资计划供应周期减少库存储备,使储备结构适应生产需求。

7.及时处理积压呆滞存货。

生产变化或采购计划编制不当都可造成存货的积压闲置。因此必须定期对一定时间无动态的物资进行全面清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资金占用。对淘汰设备配件要严格把关,坚持采购与需求相当,防止产生新的超储积压,保证库存结构合理。对超储积压物资要及时调整需求计划,除在本单位各区域内调拨使用外,积极与其他单位联系利用和调剂,最大限度降低呆滞损失,使库存储备控制在最优定额指标内。

8.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库存管理知识范文第2篇

根据入库管理岗位工作分析,对一个仓库管理人员来说,首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是准确填写相关单据,明确、清晰表达货物信息的能力;其次,必须具备良好货位管理能力;最后,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场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设置首先,在单据填写能力培养方面,应在实训教学设置各种单据填写的实训项目,让学生熟练掌握单据填写的内容、规范和要求,并进行各种单据填写的实际操作。其次,货位管理能力的培养,应主要设置的理论教学内容有:目视管理原理、ABC控制法以及相关设备知识。最后,仓库现场管理能力的培养应设置的教学内容有6S管理法,目标管理法。

出库管理岗位工作及教学对接

1.出库管理岗位工作分析在制造业,出库管理也分为原料出库和成品出库管理。同入库一样,出库的具体工作、企业规模以及业务的繁复程度决定了岗位安排和人员数量。原料出库始于生产车间根据排产信息及配方开据领料单并将领料单与排产计划一起交给仓库安排领料,然后由仓库审核领料单(品种,数量)并由发料人员在系统内查询所需产品的可用库存,包括数量及批号,最后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确定发料产品的批号,填写出库单(出库单在发料完成以后需要报送财务部,物流部)将货物发出并更新库存帐、卡和系统的库存信息。成品出库首先要得到经过仓库主管部门及财务审批通过的发货单、出库单,方可从存储区提取待发成品并将成品从存储区移到发运区以执行备货发货流程,同时更新库存帐卡,然后将将完成的发货单抄送销售和行政部门,并查看库存是否低于安全库存,最后在收到发货指令后,仓库安排出库。

2.出库管理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入库管理相比,出库管理在货品外观、质量检验方面的工作较少,以制造业威力,出库工作主要是执行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指令,按时、按量和按质安排指定货物出库以及及时登记货品数量变化信息并进行分析。因此,对出库管理岗位来说,沟通和协调能力比较重要;其次,能够在多项指令同时到达的时候合理安排货物出库的顺序并保证整个过程衔接顺利,不发生装货错误和不必要的货损;最后,能够及时整理库存账卡,统计库存数量变化信息,并上报相关部门。

3.教学内容设置从出库管理工作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设置简单的统计分析知识以及整理账卡方面的能力实训,其次,应安排基本的工作排序、装卸搬运的方法和技术装备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讲解并安排实地观察的实训项目。最后,讲授基础的生产管理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提高与生产车间和销售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

日常管理

1.仓储日常管理的岗位工作分析仓储日常管理的目标是高效低成本前提下保质保量的保管货物,主要的岗位工作有分为管理类和操作类两类。管理类的工作有:仓库信息监控、库存不足或积压报警、采购物料和商品的质量及价格跟踪、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操作类的工作有:盘点、仓库之间或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库存移动处理及调拨汇总、退货处理以及、仓库领料和商品领料汇总与明细记账、库存货物的质量监控、火灾、水灾的应对和处理。

2.仓储日常管理需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管理类岗位工作分析,作为合格的仓储管理人员,首先应具备基本的库存管理知识,了解不同订货模型下物料或商品的数量限制,判断库存不足和积压情况,以及时和相关部门沟通,解决问题;其次是要对物料和商品的市场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主动对库存货物的质量进行分析和判断,和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发现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灾害的预防和管理知识,以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严格监控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而对于日常管理的操作类岗位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保质保量以及预防和应对灾害三个方面。从保质上讲,日常管理人员应了解相关货物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理变化知识,以便在货物储存过程中以合理的方式保管货物,达到保质的要求;从保量上讲,日常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盘点知识和财务汇总和记账知识,做到账物相符,严格控制;在应对灾害方面,日常操作人员应具备防火、灭火以及预防各种事故的能力。

3.教学内容设置对仓储管理类工作,在库存管理知识内容方面,应设置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并在实训过程中通过两箱法和三箱法教会学生定量订货法的应用技巧;在物料和商品的市场情况方面,应设置市场调查相关知识,并设计市场调查实训教学内容;在灾害预防和控制方面对操作类工作,应首先设置商品的物流、化学和生理变化知识;其次,应设置盘点的方法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实际的盘点和汇总记账能力;最后,应设置灾害尤其是火灾的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和预防等知识,并设计火灾的预防和处理的实训教学。

库存管理知识范文第3篇

(一)库房硬件有待改善

恒源煤矿物资供应部门仓库还是建井时最初使用的旧库房,还有部分材料配件存放在大棚之下,只能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物资储运还靠肩扛手抬,造成仓库分类不尽科学合理,甚至有些物资还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怪味,伤害了仓库员工的健康,影响了大家积极工作的潜能性和创新性。

(二)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恒源煤矿已引进库存管理先进软件,但由于生产单位的材料员和一些保管员学历和业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库房管理知识和微机操作技能技巧,导致计划申报、料单审批、物资发放还不能快速顺畅进行。

(三)计划管理准确性预见性不强

恒源煤矿井下有两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掘进头面达十余个,正在筹建延伸矿井一处,由于时间跨度大,在用设备选型杂乱,所需材料配件等物资的规格、型号和数量迥异性大,对一些物资的消耗预见性差,往往造成供货提前期不准,采购量不准,导致提前或推迟交货,造成物资积压以致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四)物资储备不够合理

库存控制是恒源煤矿物资管理核心之一,目前恒源煤矿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仓库的库存量过大,有的物资机型早已淘汰,甚至建井之初的设备备件还存在,超储积压,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也为保管保养、盘点、对账等工作带来不便;部分在用老旧设备的备件厂家已无备件或不再批量生产,需要一定的加工周期,性价比不高,造成厂家不愿供货,企业埋怨价格高。另一种是部分现用设备备件、材料库存短缺,影响到安全生产,增加急用料,使物流成本上升。

二、提高恒源煤矿物资供应仓库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改善仓库条件,做到软硬件协调发展

恒源煤矿管理层必须提高对库房管理的重视,积极筹建、扩大库房有效容积,确保物资的安全存储,深入物资科库房基层,关爱员工,给库房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有毒有害物资要合理安排专库进行存放,实现人、物的相对安全,避免伤害员工身心健康,使员工在干净舒心的环境下愉快地工作。把办公室从库房中独立出来,大力提倡使用现代化办公系统,优化人力配置,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随着库房步入现代化专业化管理,对库房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

保持合理的库存是必要的。为了提高和谐快速发展的有效合理的库存水平。如果库存管理不当,将给恒源煤电有缺货率高,不及时补充,股票的流动性,或无效库存,积压资金,增加了生产和管理成本,对恒源煤矿冲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货物的“零库存实施采购”,对常用物资确定采购批量,合理储备物资,从而确保储备物资的最优化和最小化。

(四)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于用料单位多报不领或以领代耗的情况,应由用料单位、物管科、矿供应站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建立考核机制,对当月不能及时领用到货的计划物资的单位,上报矿经营管理部门,扣除或调整该单位的下月材料费用额度,用制度保障物资的有效利用。对于出现的缺货、或者库存物资过多的问题,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

(五)供应与需求更紧密地联系

材料供应单位和材料单元需要更紧密的联系,掌握材料的使用,根据季节,施工技术,施工进度,材料特性,合理的分析,按照安全,生产,生活秩序,优先的原则,知道的材料单位应急或备用,具体在什么地方,材料单位应该知道有多少库存,没有替代材料,保证供货时间,减少采购过程和过剩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差距。充分发挥图书馆,库存的作用,努力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废料。突发应急物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计划。

(六)及时处理库房里的积压呆滞物资,减少储备资金占用

矿物资供应部门应经常对库存需要进行适时调整,对于长期不动的积压物资、超过使用年限的物资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申请进行调拨使用或报废。

三、结束语

库存管理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定制化汽车;高效衔接;数据管理

目前,满足市场需求并在售的车型主要是几种固定的配置车型,这种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的研发、制造等活动,使产品开发、生产物料准备、售后数据的管理都简单化。企业可以提前准备物料并生产,客户也能在下单后快速提车,对客户的需求响应较快。但随着市场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几种固化的配置车型已无法满足市场对汽车产品个性化的需求。个性化的配置生产虽然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会使企业数据管理难度大增。丰富化的需求可能会导致产品配置种类大幅增加,甚至达到上万种,面对如此庞大的配置数据,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显然已不适用,整车企业需要快速适应这种变化[1]。企业数据管理的调整需包括产品开发、供应商物料响应、物流保障、库存管理、生产组织到售后保障等各业务模块,精准高效的数据管理尤为重要。因此,讨论出一种全新的数据管理方法来支撑定制化业务的开展意义重大。

1传统车型数据管理分析

传统配置车型通常会基于高、中、低三种配置车型开发零部件,车型配置数量少,对应开发的零部件状态相对较少,车型数据的管理可以基于每种配置车型对应的零部件物料数据单独形成一份数据集,三种配置可以形成三份独立的数据集,总的数据集较少,易于开发、物流、采购等生产环节的管理[2]。研发端的车型数据集整理完成后即可提供下游生产部门,采购、财务、物流、生产依据销售的需要进行数据维护,进而可提前开展物料下单并生产。因配置车型少,数据集的管理较简单,在车辆制造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量较小且效率较高。这种业务模式的数据管理模型大致可归纳为如图1所示。该模型的数据管理是典型的线性管理模式,各业务模块之间数据传递主要是以线下传递并各自管理为主。各业务模块之间的数据关联性小可独立完成相关业务活动。开发处于各环节的上游,下游各业务数据管理基于上游数据管理完成后进行。这种业务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销售车型只能是围绕已开发好的车型进行,无法实现产品按市场定制化的需求进行制造,属于典型的工厂生产什么,市场就销售什么。随着现代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市场已慢慢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的需求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的要求,消费升级的诉求越发强烈要求企业改变原有的运营模式,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变同时导致企业的数据管理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更。

2定制化与非定制化的业务模式差异

定制化汽车与非定制化汽车的经营模式在未来市场中是怎样一种存在形式本文不去讨论,可以肯定的是定制化汽车产品的浪潮正在向我们袭来,也必将是整车企业未来的重要经营模式[3]。分析两种模式下企业各业务单位数据管理的差异性就一定要先弄清楚这两种模式在具体业务上的差异情况,只有明确了关键的问题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非定制化的产品与定制化的产品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企业可以提前准备生产,客户下单后即可提车,而后者是客户下单后企业再生产,还存在下单后需进行一定的零部件开发工作。因此对定制化模式来说,整车企业直接承担着客户下单后多久才能交车的重大挑战。产品交付的效率能否满足客户的要求直接决定着企业这种经营模式的成败。找出定制化管理的难点,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给予解决显得格外重要。下面先从两种业务模式的业务模型对比来分析其中的差异,定制化与非定制化的业务对比图如图2所示。从图2看出,非定制化模式与定制化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客户下单的时间上。非定制化模式下,客户下单时间可能在生产阶段也可能在生产完成后,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先生产,客户下单后即可提车。即使库存没有该配置车型也可以实现快速备料生产,客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拿车。这种模式也会有另外一个弊端:因先备库存,企业面临较大库存管理和资金压力,当面对一些紧急或重大质量问题设计变更业务时,往往会造成较大的零部件库存报废。定制化模式下单时间在生产阶段前面,还存在新开发产品状态的可能,如涉及新状态零部件开发,开发周期势必进一步影响交车时间,但这种模式可实现客户定制化需求,企业不需要提前大量备库,可在库存管理及资金周转上占据较大优势。两种模式下,车型数据也各具特点,在不考虑产品数据设计变更的影响下,非定制化模式的车型数据量为固定状态,而定制化模式下的车型数据根据客户的需求处于随时变化的状态,一动一静反映了两种模式下数据管理的本质特点。

3定制化产品的数据管理模型

上文对两种业务模式的差异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非定制模式最大的问题是零部件库存管理较大由此造成企业的周转资金占用量较大且不能实现市场对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定制化的业务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客户下单后与企业交车的时间较长。接下来就汽车企业业务链条上各环节的数据管理角度来分析,讨论出一种高效的数据管理方式来缩短定制化业务中下单与交车时间长的问题[4]。在产品开发阶段要全面充分分析市场对配置差异化功能的需求,对底层基础件的开发要预留充分的扩展性,比如线束、控制器、开关及底层软件这类件及标准法规件,最大化的考虑可以减少后续可能的开发工作从而缩短交车时间。另外由于客户下单会存在新开发产品的可能,因此,市场数据必须与开发数据处于实时交互,提高数据传递效率,因此在数据管理上要实现共用一套基础数据,业务单位之间的数据变更通过系统方式进行传递确认,从而打通业务单位之间的交流鸿沟并提升数据传递的准确性,确保销售配置数据与研发配置数据处于实时交互状态,市场前端的数据信息能快速到达后端的研发,进而指导开发工作迅速开展。物料准备环节数据是实施车辆制造前的关键数据,包括了采购、财务、物流等业务链数据,同时承接研发数据和市场订单配置数据,要实现数据及业务的快速响应就必须与其相关的数据环节实现实时交互的数据管理方式,做到数据链的快速响应。由于前端数据根据市场需求存在变化,基于快速响应前端的变化,物料数据的管理就需要基于动态和静态两种管理方式进行,及对非配置零件和配置零件进行差异化管理,非配置件的库存管理基于经验数据并根据订单评估进行安全库存管理,对配置件按市场需求进行实时的订单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做到减少库存管理压力和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企业现金流的快速周转和资金使用率的提高。当业务订单下达时,需求的物料数据能快速在系统上进行精准解析,省去了线下人为的数据分析工作。对不涉及开发的物料可以快速的启动生产准备,对涉及开发的物料可做到开发与物料管理同步进行,提前做好商务及物流等业务,从而最大化减少造车前的准备工作。另外,设计变更是企业实际业务中对数据变更影响最大的一环,也是困扰各大整车企业的难点。基于实时交互数据的管理可以在物料管理业务上减少人为繁重的数据分析工作量,变更的数据从产品设计端开始实施,通过系统线上业务流程传递到物料管理等环节,从而保证数据传递的准确性、管理上的可靠性及实施的及时性[5]。该数据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因设计变更造成的物料及原材料报废的数量,可最大化的实施精准管理,同时能确保相关信息在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传递的效率最高和准确,因而对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根据上面的介绍可以将定制化管理的数据管理模型归纳如图3所示。从该模型可以清楚的看出,销售数据提前到与研发数据并列且实时交互,从而能精准的把市场需求传递到企业研发。同时,销售数据又能与制造环节的生产数据、财务数据、采购数据进行传递,从而制造部门也能快速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活动的开展。这种数据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非定制化数据管理模型中销售、研发及制造之间的业务衔接模式,将各个业务板块的数据作为一个数据库进行管理,不仅提升了相互间传递的高效,更保证了相互间数据的一致性[6]。因此,采用此种数据管理方式可大为减少客户下单与企业交车之间的时间。

4定制化汽车数据集的管理方式

上文提到定制化汽车的配置成千上万,这么庞大的配置数据及对应的零部件物料数据应该通过什么方式管理来实现各业务模块之间的数据实现实时交互呢?如按照传统模式去管理庞大的数据集,那必将造成管理人员及工作量极大增加,而且出错的概率非常大,这不满足快速响应市场化需求。这里先引入超级物料清单的概念,所谓超级物料清单及不再把每个配置对应的所有汽车零部件物料编码单独形成一份数据集来管理,而是把所有配置对应的零部件编码作为一个整车零件库管理,对存在配置差异的零部件编码赋予其配置功能描述,可以称为使用条件。将这些使用条件的描述分解成单一化的整车功能描述,对每个功能描述赋予一个唯一的字符组合,这个字符组合为命名为特征编码。特征编码与配置功能描述是一一对应。特征编码根据实际需要逻辑组合形成使用条件。这样就实现了整车销售配置与研发、生产等系统的零部件编码数据之间建立起了对应的关系,借助现代化的大数据管理系统自动实现整车物料的解析,就可以实现在销售配置中的订单配置信息自动解析出其对应的整车物料数据。这种方式可将市场客户定制车型配置信息直接转为研发、生产、采购等运营部门管理的物料数据上,实现实时数据信息交互。因此,这种实时的交互数据信息确保了各业务模块快速高效开展业务的可能。下面以简单的销售配置信息来示例说明它们之间的数据关联关系,图4为保险杠与销售配置间数据管理关系。客户选择了白色带360全景功能+前泊车雷达的车型。从研发框中看出,该白色车型保险杠已开发完毕,物流库存信息显示该物料有50个库存,因此可以实现立即生产。如果客户选择的是黑色保险杠,可以看出黑色状态还处于未开发状态,此时就需要研发端迅速启动开发工作。图中,销售配置通过特征编码与各系统的保险杠物料数据建立起了同步关系,研发、物流、采购等业务板块间也实现了数据实时关联交互,从而保证了如开发状态、库存信息、价格信息等生产数据能够快速更新,确保了生产活动快速启动。

5总结

通过对汽车行业定制化与非定制化的业务模式分析,本文捋清了两种业务模式下数据管理的差异,并探讨出了一种定制化汽车业务的数据管理方法。虽然定制化的业务模式对客户非常友好,但非定制化的业务模式因管理简单高效或会与定制化的业务模式长期并存。本文仅提供一种针对定制化业务模式下可行的数据管理思路,为企业开展定制化的业务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佐藤知一,山崎诚.BOM物料管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

[2]克罗尔,尤科维奇.精益数据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王海军.大规模定制下的模块化产品管理及务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

[4]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数据管理协会.DAMA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库存管理知识范文第5篇

在伟创力担任仓库主管期间,主要负责仓储、物料的管理,对库存进行管控,组织仓库的盘点工作,合理规划仓库,节约仓储空间和成本,制定货仓的管理制度,参加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审核,定期培训下属员工,组建团队等工作。这此期间本人带领的团队最多超过80人。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团队建设的重要作用,团队精神在企业中的意义。

同时参与了伟创力公司每月的改善活动。主要参加的改善项目有,降低生产制造前置时间,提高库存周转率,仓库超市的流程改善,优化供应链管理,收货、来料检料流程改善,优化包装材料在产线的库存,降低过期物料的库存等。通过这些改善活动,一方面使我认识到改善在企业中是永无止境,改善活动在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每个月五个工作日的亲自参与,提升了个人管理能力,并接触了许多新的工作领域,增加个人的工作经验。

在工作实践方面,伟创力公司有先进erp系统,十分注重物料、仓储、库存的管理,同时物料种类多,库存量大,仓储空间不足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增加物料超市和物料补充频率,增加供应商送料上线的数量,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另外还外租仓库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管理,在缓解仓储空间压力和降低仓储成本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贵重物料管理,专门建立贵重仓在保证物料安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行了日循环盘点,保证了库存的准确性。通过这些管理实践,为公司仓储和库存管理作陈出了努力,贡献了个人力量,也使我认识到了伟创力公司在追求零库存和物资保管安全性方面不遗余力。

在人员管理方面,仓储部是服务性质工作单位,所以团队建设尤其重要。我带领的团队不论在工作绩效,工作质量,团队融洽度,合作性,员工稳定性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这主要得益于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运用和个人的敬业、民主、亲和的领导风格。双因素理论使我认识到作为管理者不光要关注激励因素,适时激励员工,提高效率,同时也要关注保健因素,经常和员工沟通,解决他们的困难,更有利于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