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特点 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阐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伟大导师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精辟地论述了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因此掌握好人体形态结构的理论知识,对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人体解剖学具有内容、名词多,学习、记忆难的特点,不少学生感到难学、难记、难懂,从而导致学习劲头不足,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为帮助广大医学生尽快学好该门课程,笔者根据解剖学界前辈们的经验和多年的教学积累,结合解剖学的学习特点,谈谈学好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一、端正态度,培养对人体解剖学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意思是说,不了解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就无从谈起对疾病的治疗。因此,医学生必须明白,人体解剖学不学不行。既然必须学,那么就要端正态度,逐渐培养对人体解剖学的浓厚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形成敏锐的观察力、牢固的记忆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考力,必将增强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做到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观看挂图、标本和模型

心理学认为:人对新事物的认识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完善和提高,新知识只有归到原有知识的体系中,对原有的体系加以更新才会牢固。因此,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关键,也是掌握学习主动权的重要措施之一。人体解剖学的预习方法应以阅读教材为主,预习的目的并非一定将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全部掌握,而是要通过预习知道下次课的主要内容与其以前的哪些知识相关;出现了哪些重要名词;感知预习的内容哪些是比较重要的、不易懂和不易理解的,并在难于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听课时特别给予关注。

从神经心理学角度看,记忆行为与一些情绪和心理活动密切联系,如对事物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对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与信心、对操作的愉快情绪与乐趣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释放与神经反应。[1]因此,上课专心听讲是学好人体解剖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包括七个方面的要求:(1)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对标本的示教、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与表情等,理解教师所讲内容。(2)课堂上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在同学回答提问时,要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何处,试想如果是自己在回答问题,该如何回答才好。这样通过关注别人的错误促进了自己的提高,而许多学生则往往忽视了这个学习机会。(3)专心听教师对自己在预习时不太懂或难懂的问题的讲解。(4)记下上课时仍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后予以解决。(5)注意记下课堂上教师对繁杂内容的归纳和总结。(6)重视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因为课后作业往往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对课堂内容的提高和深化。(7)在直观课上,认真看挂图、标本和模型,尤其关注教师对标本的示教,充分利用好自身或同学这一活体标本,通过努力尽量做到“心中有其形,体中有其位”。[2]

三、做好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是加强记忆的必由之路,也是学好人体解剖学不可忽视的步骤。

(一)有针对性地及时对重点内容进行复习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发现,人们对学到的新知识,1小时后只能保持44.2%,1天后只留下33.7%,2天后只剩下27.8%,6天时剩下25.7%[3]。说明遗忘具有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特点。因此,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是十分重要的,从而可见放弃课后复习只在考前突击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应按照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反复复习以达到牢固掌握、熟练描述、准确指认的程度。针对部分预习、听课、复习后还未理解、搞清楚的内容,可以通过请教教师、同学或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弄清楚、搞明白,力争不留死角。千万不可将其放在一边,不闻不问,随着不明白内容的积累,必然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打击学习、学好人体解剖学的自信心。

(二)使用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1.尝试回忆法

又称过电影法,即在课后,利用课间、饭前、饭后、睡前等闲暇时间,将教师讲过的知识点,按照上课时教师的板书提纲或教材的纲目结构,在头脑中“再现”一遍。能再现的往往说明自己已经掌握,不能再现的往往说明没有掌握,学生可以通过查看笔记、教材等方法及时给予复习强化。这种复习方法将使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文图物结合法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具有专业名词多,形态描述繁杂,理论知识不好掌握的特点,若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其效果将不尽如人意。为达到较快、较好掌握所学知识点的目的,在课后复习中应具体做到将文、图、物三结合。所谓文是指教材的理论叙述,图是教材插图、解剖挂图或解剖学图谱,物是指解剖实验室的标本或模型等。[4]在解剖学的课后复习中,学生应将三者结合起来,根据教材的文字描述来指导观看标本或模型,辨认与理解标本结构在体内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各器官、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当遇到按照理论叙述在标本上难以确认的结构时,可对照插图或解剖图谱的标注加以确认,通过对图、物所示结构的观察,掌握其特征,进而加深对教材中理论叙述部分的理解和记忆。

3.根据复习内容恰当运用记忆方法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多、内容、部分教学内容枯躁、抽象、难懂易忘,导致学生复习负担重、记忆难度大。因此,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恰当运用记忆方法,可将复习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凌乱为有序、变枯燥为生动,进而起到优化复习内容,增强复习效果的作用。(1)歌诀记忆法是把记忆内容编成口诀或顺口溜来记忆的方法。实践证明,有节奏、有韵律的内容比杂乱不齐或零碎的内容易学易记。例如:8块腕骨的名称及排列次序按常规方法记忆起来较麻烦,若采用歌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则记得牢且容易记。脊髓外形特点用歌诀记忆则为:“颈腰两膨大,终止腰一下,表面六纵沟,锥丝马尾巴。”(2)列表记忆法是为了防止混淆、便于比较,把一些内容繁多、性质相近或相对的内容,通过列出表格的形式来加深记忆的方法。例如肌学内容较多,起止点难记,作用复杂,但通过列表记忆法则一目了然,便于复习记忆。(3)比喻记忆法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如:复习肾的三层被膜时可将其比喻为“棉袄”,由内向外,可把纤维膜比喻为“里子”,脂肪囊比喻为“棉花”,肾筋膜比喻为“面子”,肾上腺比作两块“垫肩”,使用这种方法记起来形象而简单,一下子就记住了。此外,还有趣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和数字记忆法等,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记忆法,有助于提高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效果。

(三)做适量的习题

解剖学的相关习题,一般是将解剖学的重点、难点等内容设置为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借助习题进行课后复习可以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性,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强调和总结、提高和深化。同时,通过课后练习,学生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搞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才能进而激发学习热情,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做到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做到了这一步,学好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就一定能够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而这些必将为今后继续学习其它医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殿明.解剖学逻辑记忆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先雄斌,杨朝鲜,余崇林等.从学习的三个环节浅谈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J].解剖学研究,2009,31,(1):71.

人体解剖学范文第2篇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也是医学生接触最早的医学启蒙课程。它将伴随医学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乃至医疗、护理、影像、麻醉等医学职业的始终。其内容庞大、名词繁多,学习时难以推理破解,记忆难是师生共同的感受。但解剖学内容中有许多器官或结构的名称、结构、特点等具有趣味性,可利用趣味性激发对该内容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多联系生活现象和临床实例,或多用一些比喻、夸张的方法创作一些切合实际,又便于记忆的顺口溜等,使之趣味化,可以提高记忆能力[1]。作者将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趣味记忆法介绍如下。

1 比喻歌诀

常用比喻歌诀有:①子宫动脉位于输尿管的前方并与之交叉,它们的位置关系可比喻为“子宫动脉像弹簧,弯弯曲曲行两旁,宫颈外侧两厘米,桥下流水牢牢记”;②阴囊是皮肤形成的囊袋,其功能类似于空调机,可比喻为“皮子口袋有隔墙,一对睾丸里面藏,热胀冷缩弹性大,睾丸有个凉爽的家”;③胰腺于第1、2腰椎高度横位于腹后壁,它的毗邻及形态位置可比喻为“头枕十二指肠、脚蹬脾脏门上、躺在腹后壁上、横过脊柱前方,胰管纵贯全长、开口十二指肠”;④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三个重要结构可比喻为“右手的三个手指(将右手垂腕于胸前,食指左前肝动脉、中指右前胆总管、拇指最后门静脉、三个管道都记全)”;⑤肾脏位于脊柱两旁外形似蚕豆,肾门正对脊肋角;其形态、位置及肾门的体表投影可比喻为“肾脏位居腹膜后,左高右低象蚕豆,脊柱两旁八字形,脊肋角前对肾门”;⑥肾脏的被膜好比是人穿的三层衣服“纤维膜是衬衣、脂肪囊像棉袄、肾筋膜是外罩、三层膜记得牢”;⑦前列腺位于小骨盆腔内,直肠的前方可比喻为“前列腺像板栗,底体颈分三部;包绕尿道起始部,距离肛门四厘米;经直肠可触及,形态大小查仔细;老年增生多肥大,男性尿道拦路虎”;⑧眼球的曲光结构可比喻为“角膜房水晶玻体、组成眼球屈光系、共同特点无色明、折光四宝赛水晶”[2]。

2 人体之最

全身最粗大的骨是股骨,最细小的骨是蹬骨。全身最长的肌肉是缝匠肌,最短的肌肉是蹬骨肌。全身最粗大的脑神经是视神经,最短小的脑神经是嗅神经。男性尿道最长的部位是海绵体部,最短的部位是尿道膜部。腹膜腔的最低部位在男性是直肠膀胱陷凹,在女性是直肠子宫陷凹。全身最薄的皮肤部位是眼睑,最厚的皮肤部位是足跟。颅底最大的孔是枕骨大孔,最小的孔是筛孔。最大的舌乳头是轮廓乳头,最小的舌乳头是丝状乳头。蛛网膜下腔最大的部位是小脑延髓池,而在临床穿刺最多的部位是终池。全身最多的动脉分支是肾动脉分支,最少的动脉分支是升主动脉分支。

3 三狭结构及三角结构

三狭结构:食管的三个狭窄,输尿管的三个狭窄,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椎动脉的三个狭窄。三角结构:膀胱三角、肝胆三角、听诊三角、左纤维三角、右纤维三角、股三角、颈动脉三角、椎动脉三角、枕下三角、危险三角、下颌下三角、颏下三角、锁骨上三角、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胸腺三角、心包三角、动脉导管三角、食管上三角、食管下三角、肘后三角、肘外侧三角、海氏三角、肛门三角、尿生殖三角、系膜三角、磨牙后三角、腰上三角、要下三角。

记忆是掌握知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谁掌握了记忆的秘诀,谁就能学习更轻松。从神经生物学及心理学角度看,兴趣会在大脑皮质中形成兴奋优势中心,这时,脑细胞就会处于积极工作状态,代谢增高,把感兴趣的对象牢牢地存储起来;相反,对那些不感兴趣或厌烦的事则会淡漠处之。授课时穿插一些富于情感、生动有趣和形象的比喻、歌谣等滑稽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起兴趣,帮助理解;同时也可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化枯燥复杂的解剖结构为通俗易见的实体实物[34]。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解剖学知识;在适度兴奋中完成对人体结构的思考和记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要诀和科学的记忆方法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李 雷,牛松青,王 伟,等.谈人体解剖学的趣味性教学法[J].解剖学研究,2008,30(6):478-479.

[2] 邵水金.记忆法在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4):86-88.

人体解剖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3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115-02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医学基础课中内容最繁多、最枯燥的学科之一。现在我院人体解剖学教学学生多、课时多、负荷量大。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教迅速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获得最佳效果;如何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人体解剖学教学的重要问题。笔者就自己的体会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1加强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关心、帮助学生,尊重学生,以情感人,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重视,实现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沟通和共鸣,从而使学生喜欢人体解剖学。解剖学的教学特点是以组为单位的实验课较多,因此笔者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以平等的关系经常与学生交谈,给他们讲述学习解剖学重要性,同时尽量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沟通师生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教学环境营造一种温和、轻松、良好的气氛。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1]。老师应想方设法使课堂激情四射、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学生因为课堂的精彩纷呈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老师看到学生的倾情投入而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形成良性循环。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2]。例如讲解膝反跳射时,利用多媒体放映膝跳反射神经传导动画,既有利于同学们理解,又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充分利用身体语言。笔者经常利用自然的示范表演传达课本上枯燥的内容。例如在讲解腓总神经损伤导致的跨域步态时,老师可以一边讲解形成跨域步态的原因,一边自己演示步态的样子,既给同学们一种直观形象感,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类比激发学习兴趣[3]。在讲课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类比,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如复杂的上、下行传导路可比作古战场。当发生敌情时,有三个通讯员(三级神经元)把敌情(感觉神经冲动)一次传到后方司令部(高级躯体感觉中枢),并且过河(交叉)一次。然后再由两个通信员(上、下级神经元)把作战命令(运动信息)传至前线。讲授视器时完全可以把眼睛比作成一台照相机:眼睑比作镜头盖,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比作镜头,视网膜比作胶卷等。

3运用歌诀归纳,化繁为简

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方法,主要是应用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便于记忆的原理,通过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诀、民谣、顺口溜等形式,归纳总结一些知识点,从而记住一些难以记忆的重点、难点。例如:记忆八块腕骨时,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来记忆;记忆十二对脑神经,则用“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迷走和副舌下全”来记忆。这种方法只是适用于部分知识点的记忆,如果知识点太多、太滥反而加重学生的负担,起到反作用。

4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帮助其理解记忆

正如歌德所说:“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理解为前提。所谓理解就是把新的知识经验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并且把新旧知识联系组成一个新的系统。与其他学科一样,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遵循“理解后的知识容易记忆”的规律。切忌使学生产生和养成死记硬背的偏见和习惯。因而在讲课时要尽量抓住机会,多讲一些“为什么”,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讲解神经损伤症状时,考虑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症状?再从神经支配哪些肌肉、这些肌肉有哪些功能讲解,既能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串联起来,又有助于同学们理解记忆。

5鼓励学生授课,变被动为主动[4]

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实验课教学中,并且授课内容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指、学生看”模式,让学生亲自上讲台讲授准备好的本次课教学内容,对学生讲授方法可不做硬性规定,但不可照本宣科,必须使用教具,可以只讲一部分。讲完后,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解决问题,从而使同学们更能深刻了解知识的内涵,把握其实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6提出启发性问题,鼓励同学们质疑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授课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的欲望,激发思维潜能。要鼓励学生质疑,拓宽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教师问学生答,而忽视了学生问教师答的这种逆向知识交流的途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思维的启迪剂。学生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和认真思考才能提出问题。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重视和鼓励学生提问。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首先引导全体学生思考、讨论,再请个别学生答此问题,其他学生发表各自见解,最后由老师总结。这样有利于克服教师导向作用的局限性和学生的思维定势,从而形成思维的散发性、深刻性、逻辑性、独创性等。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一法、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定怀.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尝试[J].解剖学研究,2002,24(3):236.

[2]朱传军.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1):46-47.

[3]李良文.浅谈解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1, 1(1):56-57.

人体解剖学范文第4篇

1.1针对性原则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岗位需要的大学专科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临床医学人才。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服务于基层的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教学内容按照临床医学专业的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取舍。在人体解剖学的内容安排上围绕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基本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所需要的解剖学层次结构以及重要器官的毗邻关系。如讲解肝脏时候结合临床肝脏叩诊和触诊的临床操作来学习肝脏的位置;心脏瓣膜讲解时结合临床心脏的听诊来学习等等,把解剖学知识与后续临床操作点对点的结合起来。取舍后的解剖学教学内容对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1.2延展性原则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最基础的主干课程,是后续学习医学相关课程的基础,所以学好解剖学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以此,解剖学教学中必须考虑解剖学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把这些联系点找出来,使学生明白学这些结构的意义所在。如讲解心脏内部结构时,只需要讲解心腔的位置、心腔间的瓣膜就可以了,为的就是在生理学上讲解心脏的泵功能时用到;再比如讲胸膜时必须详细讲解胸膜腔的形成和意义,为生理学呼吸系统奠定基础,而不是重点讲壁胸膜的部分。做到学为了用的目标,学生一来不用学习那么多知识,二来又提高了兴趣。

2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增减方法

2.1基层医生座谈、教师深入临床一线虽然我们的解剖老师大都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但是毕竟脱离临床太久,很多操作以及诊疗不是很熟悉。为了更好的把握临床一线需求,我们一边邀请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老师到教研室来座谈,了解他们工作中各个解剖部位常用哪些结构,然后总结整理;此外我们派老师在无课时深入临床,亲身参与临床工作,总结常见病多发病所需的解剖学知识。这两种方法非常有效。

2.2后续课程教师问卷调查为了真正体现课程内容的延展性,我们邀请了后续基础课老师以及临床课老师进行座谈,如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经过座谈我们将他们对解剖学的要求,分别按照章节渗透进教学教材中,做到课程的延展性。

3总结

人体解剖学范文第5篇

中医院校由于突出中医特色,只在骨伤、针灸专业开设局部解剖学,而护理专业由于受培养方案的制约,教学学时的限制,没有开设局部解剖学。但局部解剖学中的部分内容又是护理专业必须应用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时,我们将与护理临床密切相关的局部解剖学内容融入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现正常人体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融汇贯通。如增加与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术相关的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与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相关的颈部器官与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与三角肌注射术相关的三角肌区解剖;与测血压相关的臂前区解剖以及与成人采血、注射相关的肘前区解剖和与肌肉注射术密切相关的臀区解剖等。李龙腾等[1]进行了臀部肌注并发症解析及临床应用,将局部解剖学与护理临床应用相结合,探索臀部肌注时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我们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了正常人体解剖学内容的同时,又了解与护理操作技术相关器官所在区域的层次、毗邻,血管、神经走行,这将有助于学生护理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增加与人体解剖学相关的部分护理知识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临床上病人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不断增加。这不仅要求护理工作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如静脉注射、心内注射、肌内注射、洗胃、灌肠、插管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所授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护理知识,如在讲授静脉血管时,适当引入静脉注射术,介绍小儿股静脉穿刺护理体会和浅静脉穿刺注意事项。如张莉[2]报道在浅静脉穿刺中损伤了桡神经;再如讲授男性尿道时,增加男性导尿术知识,强调为男性病人导尿时,要注意男性尿道的两个弯曲,为避免损伤男性尿道,应将上提,使耻骨前弯消失。这样讲授使解剖学知识和护理学知识有机结合,开拓了学生思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启发性、实用性,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奠定了基础。

增加活体触摸内容

为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增加记忆,我们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人体活体观察,主要触摸人体体表标志、器官、动脉搏动和体表投影。如采用个体触摸即在自己身上触骨角判断第二肋、触摸肱动脉搏动帮助测量血压和触摸桡动脉搏动确定脉搏次数等;对于在自己身上不易触摸的有些结构也可相互间触摸,如心尖搏动、心脏体表投影、肾区、阑尾根部体表投影等。通过课后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此种方法较好,认为可使枯燥乏味的人体解剖学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

转变人体解剖学实习模式

根据所调整的内容,适当改变传统实习模式即教师示教,学生自己观察,教师课后总结。为充分发扬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我们在上实验课时,采取学生自己观察,教师指导,总结的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挂图、模型、标本数量要多[3]。而且,为适应课程改革,还必须购置与护理操作技术相关的模型如男、女导尿术模型、心肺复苏术模型等以及一些局部解剖学标本,才能满足教学需要,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