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展示设计探究

展示设计探究

展示设计探究

展示设计探究范文第1篇

城市化进程成为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城市的发展需要正确的规划与方向指引,城市规划馆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指向标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发展迅速,但展示设计方式发展滞后、有待创新。为凸显城市的个性和文化的独特性,本文从地域特色着手,在规划馆展示设计中融入地域特色元素进行展示设计方式探究。

【关键词】

地域特色;城市规划馆;展示设计

一、城市规划馆发展现状及重要意义

城市的建设需求及展览展示行业的兴起促进了我国城市规划馆发展建设的脚步,2000年上海第一家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完成之后,十多年间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规划馆均已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我国城市规划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中小城市规划馆的建设发展正成为一股新兴的力量。城市规划馆由于其定位于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的体现者和承载者,因而其自身就是最宏大最具象的展品。城市规划馆作为城市对外宣传重要的窗口,它综合反映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建设水准,甚至这个城市的管理者的文化价值倾向。可以说,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品质从一个侧面体现这个城市的内在精神,它对公众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关注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放眼城市未来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城市规划馆在展示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传统展馆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传统展馆展示形式逐渐走向成熟,而以城市规划馆为代表的当代展馆是在近十几年间迅速发展起来的,在其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规划馆展示设计方式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同质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展示布置设计单位的单一,由于规划馆展示设计融合了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现代媒体技术等多种设计学科的内容,而专业性的展示设计学科开设时间短,致使展示设计的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室内设计行业及展示设计行业协会的公司整合而来,形成以上海、北京等几家知名的展馆设计企业为行业的标杆,多所城市规划馆展示设计均有他们参与,在设计内容上难免出现雷同。地方性规划馆展示设计多以参照现已建成的大城市规划馆的设计方式,在展示形式上稍加改动就应用在其他城市的规划馆布展设计中,究其设计本质基本雷同,设计内容的表现过于相似。二是表现为地域特色表现不足,城市规划展览馆是城市立体名片,是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合作的交流平台,所以凸显城市的地域特色、保持城市的独特之处才能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不至于失去城市个性。地域特色一般表现在城市位置、自然风貌、历史传承、传统习俗、特色工艺、经济发展等方面,目前的城市规划馆对这些内容有所涉及,如上海城市规划馆中出现石库门的造型元素,江苏连云港城市规划馆中大量使用了海洋元素及蓝色调。展示设计中虽然有意识地去使用地域元素,但是对地域特色元素的使用过于直白,展示设计方式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展示设计中互动内容地域文化性缺失,互动主题引导性弱也是规划馆展示设计的一大缺陷,具体表现为在规划馆互动展项的设计中只注重互动效果和互动形式却忽视了最根本的展示内容——地域性文化表现,文化影响力较弱,参观者互动之后对文化内容的反思较少,如同走马观花一样去体验了一把。另外由于观众对于互动内容的认知程度还不够,需要互动主题的引导才能在互动体验中形成对地域文化的认同。目前规划馆互动型展项设计中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互动内容的文化性设计与正确的方向引导。

三、地域特色融入规划馆中的表现形式

以上对规划馆存在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出发展有地域特色的规划馆成为当下规划馆展示设计的重要任务。地域特色元素应用在规划馆展示设计中成为设计完整性的一个主线索,结合城市发展一般规律,选择合适的展示手段创建地域特色鲜明的规划馆展示设计方式。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以及对地域特色内容的分类,总结出以下适合规划馆、凸显地域特色的展示设计方式:

(一)常规性地域元素展示设计方式常规性地域元素展示设计方式是指把常见的展示内容围绕地域元素进行布置,如对图文信息的设计,通常以带有地域色彩的展板、灯箱、展柜、展架等展示形式以及通过富含地域文化的实物对展示内容进行布局,引导参观者进行了解和学习。这里所提出的地域元素展示设计方式通常被应用于城市发展主题展示设计中,它区别于传统展馆对地域元素的使用,如博物馆注重对未加工的地域元素进行原生态呈现,而规划馆对地域元素的使用则是在元素提炼使用的基础上围绕并服务于城市的发展,故规划馆的展示方式既要体现地域性又要符合城市规划主题。

(二)情境营造式地域空间展示设计方式规划馆展示设计中情境营造是最为形象直观的展示设计方式,可以说情境展示是具有故事情节的展示,参观者可以拥有身临其境的氛围感受。城市的地域特色规划内容不仅呈现在视觉上,通过空间情境的布置,从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官上让参观者感受城市规划的氛围和地域性主题。在情境的营造中运用好城市的文化和特色,不仅仅是复原地域特色更是带有前瞻性、发展性的创新营造,参观者能够在情境氛围中领略到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与特色,对城市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互动式地域文化展示设计方式互动式的展示设计是现代展馆区别于传统展馆的重要展示设计方式之一,互动展项能够带动参观者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展示中。城市规划馆互动展项吸引观众主动了解规划建设内容,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地域性规划内容的文化特征。规划馆互动展示要以观众为主体,在互动内容的设计上既要突出规划性,又要具备互动的趣味性和文化独特性,使参展观众在互动体验过程中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城市建设的方向更加清晰,使互动展项真正发挥传递具体有效信息的重要作用。

(四)科技创新式地域归属展示设计方式在城市规划馆中运用现代技术将有助于展现地域规划内容的特色,丰富其表现力,激发公众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城市规划馆展示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可预见性,城市未来的发展自然少不了科技和新技术的应用,当下在规划馆展示设计中常见的科技创新型展示设计形式有投影、虚拟现实、红外感应、声控装置、热力感应等形式,但科技永远只是提升展示效果的手段和载体而不会代替文化;相反在规划馆展示设计中科技的使用一定要围绕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以技术为支撑,以城市发展规划为目标,以地域特色与地域文化为灵魂的新型展示设计方式,使观众既能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又能在内容里寻得城市的地域性和文化归属感。

四、实现规划馆城市立体名片的实际作用

城市规划馆作为新时代城市形象宣传推广的重要平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色文化形式。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行指导阵地,需要在展示设计中认真策划,有效布展,突出城市个性,在规划馆展示设计方式日新月异的进程中要始终保持地域性和特有的区域文化属性,使规划馆展示设计方式始终具有内在的文化价值,长久发挥规划馆城市立体名片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凤德,吴国欣.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趋势及布展设计通则[J].规划师,2012(5).

[2]李涛.中小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宋娥.身体体验——当代艺术展馆展示方式的新转向[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4]于倍蕾.展示设计中地域特色形式的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展示设计探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展示设计课程 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51-02

展示设计的实践操作性较强,近年来,展示设计已经从系统操作行业进入到了高校,成为一门具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综合性学科。但是,展示设计专业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发展较晚,在很多方面仍有欠缺。大多数高校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评价单一,造成学生缺乏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适应职业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展示设计课程应努力转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践创新,从而培养更多的展示设计人才。

在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决定了学生所应掌握的该课程知识要点,教学方法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程度。因此,创新先进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培养能够掌握展示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熟悉市场行情、了解各类展示知识、具有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级展示设计人才的关键。

1 教学大纲的更新与完善

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的内容、任务、目的、范围、结构、进度、方法、深度等教学纲要。而展示设计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材料选择、照明要求、设计手法、施工技术、新媒介的运用等,展示设计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因此,展示设计的教学大纲应不断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也应保持先进性。展示设计的核心是展示空间设计、展示设计表达和展示专项设计,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展示设计课程中的新形式、新观念,并与教学实践内容相互配合,做到教学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此外,展示设计专业性不仅体现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体现在创作空间的实践上,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并鼓励学生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学习这门课程。

另外,授课计划与进度应科学严谨,课程设置与整体规划应具体落实,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考核应具体。展示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应贯穿整个课程,并要安排合理的课程进度。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一节课结束后什么都没有记住,很多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只是粗略的讲一些理论知识,在学生还没有理解消化这节课的内容时,就开始给他们布置作业,导致学生无法完成作业内容。本课程的重点是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空间设计、色彩设计、道具设计、照明设计程序版面设计和新技术等内容,应结合具体实例为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并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创新,从而提高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与教学技术的创新

教学技术和教学内容是展示设计教学的核心,在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实验方式、教学方式和辅导方式。首先,展示设计课程必须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子音频技术日趋发展,教学技术也应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因此,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展示设计课程教学技术的发展。教材的多媒体化也逐渐被各高校所认同采纳,除了书本文字教材外,多媒体教学以及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呈现声音、模拟、动画的三维图像,为学生带来形象化、动态化、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展示,达到人机互动的效果。随着教育资源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已经包括电子书刊、虚拟软件库、教育网站、网络新闻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直接利用全球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此外,学校还可建设课程教学网站,构建网络课堂,加强网络课程编制,建立网上作业系统、网上测试系统、网上讨论系统、辅导参考教材和丰富电子教案等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与多媒体进行积极地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的创新

实践教学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在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展示设计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创新素养、实践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后成为行业需要的展示设计技术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尤为重要。实践教学中包括市场调研环节,这种调研不但能够使学生直观、全面的获取当今的市场信息资料,而且还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设计出市场需求的东西。调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博览会、旅游景点、博物馆、商品交易会、专卖店、橱窗以及商场等,这些是调研活动的主要场所。调研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且更要深入化。在教学过程中,调研环节在课堂上所占的时间较少,所以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组进行大面积的空间调研。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如果对橱窗、专卖店这样的小空间调研,可以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减少学生对他人的依赖性。在调研过程中,拍照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但是学生也因为这种便捷的方式就能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不重视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和消化。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整、详实的分析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通过手绘图纸的方式完成调研实践。从材料、色彩、道具、灯光、版面、空间功能等来绘制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等图纸,教师分析学生绘制的优点并找出不足,并为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对每位学生要求的调研内容不同,长此以往,班级就留下了很多套完整的调研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调研成果,为毕业后在社会中的设计实践做参考。实践教学中的市场调研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手绘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展示设计课程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学生整体技术的提高。

4 考核方法的创新

安排合理的考核方法不但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这种考核方法也可以较好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考核过程中,不能只是单一的重视考试结果,还要不断创新,形成多元化的考核方法。考核应全方位、全过程的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始终贯穿课堂始终,不能只是在课程结束后才进行。考核内容应联系生活,包括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应着重考虑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因此可进行多次考核进行评估。在考核结果出来后,应将考核结果向学生公布,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知识的水平和不足,让他们学会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老师帮助解决。很多教师在课堂少都忽略这个环节,造成学生只是知道分数却不能理解甚至误会自己的成绩。因此,要保证考核的有效性,课程考核的创新应有始有终。

结语: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创新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鼓励教师与展示设计专业人才一起努力,共同发挥专业人士、行内专家在展示设计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学校对于展示设计人才的培养应满足市场的大力需求,针对国内外的教育现状对展示设计教学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使学校的展示课程教学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丽华.谈谈课堂教学的优化[J].文学教育(上),2013(12).

[2]符永.谈教师服饰礼仪对课堂教学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8).

[3]陈伟平.书法课堂教学应体现“五性”[J].中国钢笔书法,2011(05).

[4]黄亚鹰.研究与构建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引擎模式[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09(10).

[5]马克林.浅谈美术教育中的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3(08).

[6]黄亚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探讨[J].青春岁月,2013(22).

[7]侯传洲.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4(11).

展示设计探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展示 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2 文献标识码:A

1展示空间艺术设计概念

现代的展示空间艺术设计从表现形式、艺术手段和总体设计上来看与舞台设计极为相似,但实际上它己经从其它的设计门类中相对脱离了出来。我们知道,艺术设计的三个分支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然而展示空间艺术设计介乎三者之间,无论把它分到哪一个分支都显偏颇。就空间创造而言,它具备建筑、室内空间的艺术风格,又极具象征和表现主义的雕塑精神,近乎环境艺术设计;就展示的道具而言,它运用到了工业造型设计。

2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的特征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综合了视觉传达设计其它领域的内容,如企业形象一体化设计、广告设计等;展示空间艺术设计包含了视觉和听觉,二维、三维和四维的物质形态;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综合运用了各种技术手段,如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

(2)实物性。展示空间艺术设计是以实物展出为基础,以视觉传达为方式的信息交流形式。展示主要是围绕实物―展品展开的,其真实性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百闻不如一见”的俗语十分确切地说明了实物在展示中作用。

(3)开放性。在视觉传达领域中唯有展示可以让观众直接参与其中。这种开放性特征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显现:①透明度。展示中的一切都可以任人参观、询问、索取资料,甚至试用。②参与度。观众进入展示的特定空间后,可以通过五官体验、亲自动手、共同参与,获得真切、实在、丰富的印象。

(4)展销结合性。现代展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展销结合。这一点在贸易性展示中尤为明显,现在的一些博物性展示也逐渐具备了这种特征。所以,在世界性博览会上,不少参展国家和企业集团,对其参展项目与方式的择定无不潜藏着这种经济与贸易开发的目的。

3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的观念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1)功能设计观。功能设计是指一切展示的表现内容与形式都以实现功能为设计的出发点和最后归结点,除此之外,一切东西都是多余的。比如,贸易性展示就是集中和突出展品本身的价值与魅力,最充分的传播展品的市场信息,创造一个最有利于促成直接交易的场所,争取最佳的工作效率和效益。而其它一切耗资费时、分散视点的艺术形式都被摒弃。

(2)科技设计观。科技设计观主要追求现代工业的美感与当代科技成果的运用。一切新型材料、新型技术、新的信息传递手段,乃至新的建筑和构成思想,都会被设计师吸收和运用。这种观念的展示设计及其展览会处处都显示出材料、肌理、构成、机械、工业等美感。

(3)艺术设计观。艺术设计观是一种追求表现的意象美与形式美的展示空间设计理念。它们常常通过自然和人工道具的结合,创造出艺术氛围,给人以审美情趣的享受。这种设计观念一般强调一切展示手段的运用。

4展示空间的平面设计

展示空间的平面设计是体现整个展示规模、区域划分和局部构成的蓝图,是进行后续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平面设计虽然是对空间中平面布局关系的设计,但也直接关系到立面空间以及展品陈列等一系列的内容。因此,对平面空间的组织而言,设计的是平面图,思考的则是立面,同时还构想着展示空间的立体效果。

5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设计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预示着一个新的纪元的来临。在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信息产品出现并且正在越来越多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电脑微型处理器的运用正在解放机械化时代对产品形式的束缚,设计人员可以拥有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设计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着变化,数字化的环境正在赋予设计人员新的责任,那就是做更符合这个时代的个性化的设计,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

这种新时代特征的召唤下,作为展示设计的最新产物虚拟的展示方式诞生了。数字化的社会让它具有了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作为从事展示设计的专业人员,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这一新生事物,并将之应用到我们的设计工作中来,帮助我们抓住时代的脉搏。

6结语

展示设计是一项设计多种设计门类及技术工种的工作,设计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公共关系的协调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大型的项目的负责人应当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公共关系协调能力,少于统筹规划,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进展,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这样才能有效地协同各设计、制作部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汪建松.商业展示及设施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展示设计探究范文第4篇

一、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

由于探究性实验设计模式的组织实施除了遵循探究性教学的一般性原则,如主动性、探究性、实践性等原则以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探究性实验设计关注学生自主进行设计,要彻底摒弃教师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传授式做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面对设计任务与原有知识和方法技能产生联想,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方案进行验证。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关注,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发展热情,在这个意义上,不仅教师要关注学生体验和发展,放手学生自主学习,更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体验和发展。

2.探究性原则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给学生提供隐藏有学习目标、学习信息的背景资料,为学生创设将实验设计任务与原有认知水平)联系起来的学习情景,将学生置于一种问题(包括问题的解决)状态,让学生接触解决未知教学内容的一切材料,在开放的情景中体验、决断和操作。

3.实践性原则

要贯彻“学中用,用中学,学用一体”的思想,教师必须停止说教和唱独角戏,将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外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现实事物之中,如鼓励学生将想法表达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认识,并且通过外化的实践活动,降低实验设计的抽象性,同时降低学习难度。

4.和谐性原则

实验设计的探究任务应该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所有引发探究和促进探究的课堂情景应该既与学习任务的解决相一致,又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相和谐,该情景既相对于原有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或矛盾,又保证学生通过探究有解决的可能性。

5.表现性原则

由于原理选择、方案设计和探究实践必须让学生来实施,模式要求学生个体、小组进行探究后,向其他学习成员展示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探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可以或应该怎么做,即提倡每位学生具有参与和表现的热情,教师则为之创设必要的时空环境。

6.延缓判断原则

由于实验设计是一项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可能由于经验和方法的欠缺而提出一些不理想甚至错误的设想,也可能出现多个不同的但可以实施的方案,这时教师不应过早做出评判,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空间。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其错误方案,通过“试错”获得新知。

二、实施方法

1.模式流程

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过程按照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设计,具体程序如下。

(1)原理探究

原理探究是指从化学反应、化学计算等角度对实验进行理论上探

讨,主要解决完成实验任务的理论问题。进行相关原理探究时,一般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任务定向,即教师通过一定的情景引发问题,展示实验设计任务,确定整堂课的学习方向。

复现展示,即通过任务定向,将学生引导到对相关化学原理的思考,学生面对待解决的任务,产生解决的欲望之后,便会自然而然地与大脑中已有的认知产生合理联想,并进行筛选,此时教师应该尽量给学生一定的表现和展示的时空,让学生通过陈述、板书等形式把自己的思考展现出来。

选择判断,即待同学们展示出有代表性的原理思考结果之后,组织同学们对各原理进行评价,判断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选择出可行的原理,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2)方案设计

学生选择出可行的实验原理之后,教师不能直接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不必提示实验方案,应该由学生根据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将抽象的化学原理与实际的实验任务结合起来。设计实验方案一般采取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择上一步中确定的可行原理进行设计,完成设计之后,每组选派代表将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和讲解,其他同学提出疑问和指出缺漏,最后,大家选择出可行的方案。注意,一项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任务,允许有多个可行性方案。

(3)实验验证

前面两步是理论上的设计,该设计是否科学,还有待实验来验证,因此,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教学必须有实验验证的阶段。这一阶段往往也采用分组实施的方式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个体独立实验进行。在实验验证中,教师要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实验方案,从而准备好可能需要的仪器、试剂和用品。每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不仅注意操作,更要做好记录,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对实验设计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对该方案的评价。并提出解决和改进办法。

(4)目标建构

目标建构是许多教师组织教学时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其实,这个环节对于学生认识的升华至关重要。因为前面三个环节,表面上看似乎已经完成了任务,其实,大多数学生是还停留在一种感性体验和表面、零碎的认识上,对于任务本身还需要形成整体认识,对于探究性实验设计还需要形成方法和技能上的建构。一般情况下,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中的目标建构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任务本身从原理、试剂、仪器、步骤、操作等的全面回顾和归纳,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本次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归纳出解决该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2.组织实施

(1)组织条件

在实验室里,课前应该为学生准备一些可能用到的仪器和药品,也可以提供实验设计空白表单作为导航。教室里还应准备一台实物投影仪,以便将学生设计的方案投影到前台屏幕上进行展示点评。由于是学生实验课,除了任课教师外,实验员教师应该辅助学生的课堂探究。

展示设计探究范文第5篇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添翼助力。现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现学生探究合作、师生互动教学提供平台与载体。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创新性人才 专业成长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添翼助力。现代课堂教学,教师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代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互助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开放精神,让学生在互助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好导学案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课堂教学内容前置,有利于学生课前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为此,教师可以将导学案内容设计为PPT或电子文档,给学生。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讨,利用QQ群或互联网进行交流互动。

通过导学案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辅导解答导学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小组之间同学相互提出问题,并由组长组织回答,写出答案,在小组内进行反馈矫正。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设计“探究与合作”

围绕学习目标,教师设计“探究与合作”内容形式,利用SMART技术呈现给学生。学生分组探究合作,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感悟知识;学生互相指导、展开和谐竞争、促进互动合作、师生民主平等。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变个体学习为主为合作学习为主。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教师双主体”的高效高质课堂,使学生通过潜在的积累和体验获取知识的最大化,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探究与合作”,应遵循“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原则,内容的呈现既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视频,设计好问题的预设和生成,学生利用初步掌握的SMART技术进行演示。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组教学的原则及实施步骤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探究与合作”,分组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教师根据班额大小,分成4-6组,每个小组指派组长,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

探究与合作,一般采用“2—4—8—n”的方式,即先“一对一”讨论,再有问题则“四人小组”讨论,再有问题由“八人大组”解决,最后的问题“全班”一起研究解决。探究与合作、同伴互助使学生之间相互借鉴思考问题的方法,弥补自主学习时的知识缺憾,实现二次达标。

(1)小组内交流:

课堂上,学生围绕探究与合作主题,小组内探究交流,有些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可以两人解决的,就两人解决,能在小组内解决的不在班上解决。要建立一个“2—4—8”的合作交流秩序。

①小组互助检查,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②小组互助学习,解决预习中提高性的问题。

③小组交流研讨,探索预习中发展性的问题。

④小组对需要展示的问题分工与合作。

⑤对一些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内展示交流,集体解决。

探究合作,互助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听、读、思、问、议、评”,亦即“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重视动手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记随堂笔记、随堂练习、黑板板书及课后作业等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

(2)课堂展示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展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达出共识,进入课堂展示阶段。

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展示的问题。(重点问题与疑惑的问题)

②学生分组将需要展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交流,对展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不同的方法、思路也展示出来。

③学生讲述、解释课堂展示的问题。

④教师或学生适时将问题进行拓展、提高。

⑤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和方法,即形成观点、 形成能力。

⑥课堂问题变形(变式)与训练。

⑦教师检验评价问题的解答,教师进行课堂演示,或利用希沃白板进行演示,或利用SMART进行师生互动,指出课堂展示的亮点和注意事项。

(3)课堂小结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探究与合作”开展活动,教师起着引导控制的作用,适时展示材料,把握教学环节与节奏,进行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方式:①学生作小结,谈感想或收获。②学生与教师共同小结,或学生总结,教师补充,或教师领着学生边提问边总结③教师作小结,教师利用PPT提纲挈领出示教学要点,交代教学重、难点和注意事项。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反馈矫正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探究与合作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内交流展示,通过展示使成果共享,使错误显现,使思维碰撞,使思想升华;老师通过展示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精讲点拨,实现三次达标。反馈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是对前面所学课的反思和总结。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互助探究型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现代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现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现学生探究合作、师生互动教学提供平台与载体。无论是展示教学资源,还是进行课堂演示,现代现代信息技术都提供了良好的控制和操作便利。强大的资源库,教师信手捡来,现场展示,大大拓展了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课堂演示,师生交流互动,实现对知识的细分深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图表,播放视频,清晰明了,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即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又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自主互助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迫切需求。实行小组探究与合作,解放了学生头脑,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构建起多元开放、充满合作与交流的小组集体文化,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品尝到学习中的愉悦;小组探究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鼓励学生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形成了有利于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内在凝聚力和群体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环境,小组探究与合作不仅成就别人,也在成就自己,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欲望,创新问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