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20xx年6月24日,我们一行七人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美丽的黄冈市。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 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区位交通得天独厚,自然人文交相辉映,是中外闻名的美丽古城。我们此次到黄冈市的任务是将在黄冈市监测站和环保局参加为期两周的见习实践的锻炼。在老师的安排下,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被安排在了市环保局管理科实践,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工作的第一步,实践的点点滴滴让我受益终身。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我们度过了一段十分有意义和难忘的时光。

一、实践目的

实践是迈向成熟重要的一步,也是大学生正视社会和正视自己,走出自我,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工作的第一步。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初步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巩固和运用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使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撰写实践报告,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了解环保局的工作性质,以及在政府部门中所处的位置;了解环保局管理科的基本工作状况,工作内容,流程以及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加强与他人的合作精神与组织纪律性及对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习和提高处理社会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加工作经验,为将来的正式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践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学习和了解了与环境的一些相关问题和环保局工作流程;整理分析所收集的各项资料,对文件进行整理、分类、存档。在这期间并进一步加深了对Excel使用的能力;学习对已归档录入的文件的检索以及《环保局年报表的数据输入系统》的使用;了解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编制流程及书写格式;了解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政府机关日常办公的基本知识;学习政府文件和环保局日常办公文件的书写格式及环评审批意见的下达的具体流程。阅读文件,抓住文件核心内容,对有关实地调研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每天写好实践笔记,记录实践情况、实践心得、工作计划等。

2.1 地点:黄冈市环境保护局管理科办公室

2.2 指导老师:王主任、邢主任

2.3时间:20xx.6.24——20xx.7.7

三、实践过程

实践第一天,跟随带队的王老师一起来到黄冈市环保局污染控制科与该科室的周科长,王主任见面,两位科长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同主任握手,让我激动万分。他们的热情立刻让我初进这政府机关的紧张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勉励我们要好好学好专业知识,要我们对环保这一朝阳产业树立信心。之后在王主任的安排下,我们见到了我们此次实践的指导老师----刑主任。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与刑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3.1 黄冈环保局简介

第一天,刑姐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黄冈环保局的内设机构和它们的主要职能。

3.1.1 黄冈环保局主要职能

(一)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市政府有关规范性文件;对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县(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监督实施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及技术规范;拟订并监督实施全市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参与制定全市主体功能区划。

(二)负责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协调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市、县政府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有关跨流域、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统筹协调全市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

(三)承担落实市政府污染减排目标的责任。承担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监督管理职责,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制度;督查、督办、考核各地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并公布考核结果。

(四)负责环境执法及监督工作,承担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责任。组织实施全市建设项目“三同时”、排污申报、限期治理等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检查活动;指导县(市)环保部门开展环境执法工作。

(五)参与指导和推动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和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六)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组织实施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实验室污染物质、机动车等污染防治制度;拟订全市生态保护规划;组织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和监督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环境保护工作;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协调全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指导城镇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导生态示范创建。

(七)负责核安全、辐射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管理。拟订有关规划和制度,参与核事故应急处理,负责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监督管理放射源安全,监督管理电磁辐射、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

(八)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实施国家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拟订全市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组织实施全市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组织对全市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估、预测预警;协调市内的环境监测网和环境信息网,组织建设和管理全市环境监测网和环境信息网;建立和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推动全市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和环境信息公开,统一全市环境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环境信息;组织实施对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的监测。

(九)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纲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关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组织环境保护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工程示范,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十)负责拟订全市环境保护重大工作目标和措施。指导开展生态文明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全民环保行动,组织落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生态环境规划和计划,指导红色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工作。

(十一)负责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二)为大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

(十三)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3.1.2 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环境保护局设办公室(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科牌子)、规划与财务科、政工科、污染防治科(挂政策法规科牌子)、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科(挂科技与监测科牌子)、宣传信息科6个职能科室。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接触的就基本上是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刑姐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会了很多。

3.2 了解环境保护档案,加强对工作内容的认识

环境保护档案是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环境保护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黄冈环保局档案的分类分为四大类:党群政工类、政务综合类、环境管理类、科技监测类。每一大类再细分永久、30年、10年三个小类。凡在工作查考、经验总结、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应永久保存;凡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应长期(16年至50年)保存;凡在一定时期具有利用价值的,应短期(15年以内)保存。 环境保护档案的保存价值应定期进行鉴定。对保管期限的变动、密级调整和需要销毁的档案,必须经过专门的鉴定小组鉴定,并报本部门主管负责人批准。环境保护档案鉴定小组由本部门档案、保密和有关业务部门的人员组成。

环境保护档案的销毁由档案管理机构执行,并报本部门的保密和保卫部门备案。销毁档案时,由档案、保密或者保卫部门指派两人监督销毁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档案销毁后及时调整档案柜架并在目录及检索工具中做出相应的注明。库存档案未经鉴定并履行批准手续的,严禁销毁。

环保档案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档案统计制度,并按时将统计结果汇总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

单位撤销或变动时,应当妥善保管环境保护档案,向接收单位移交,并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工作人员调动时,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全部上交,并办理移交手续,不得带走或毁弃。

环保部门必须提供保管环境保护档案的专用库房,并指定专人管理。

档案库房必须配备防盗、防火、防潮、防污染和防虫、防鼠等安全设施,并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存放声像等特殊载体档案的装具,应当配备防磁化设施。

环保档案管理机构应定期检查环境保护档案的保管状态,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应及时修复。

3.3 工作内容

实践期间在遵守国家保密制度,不得造成档案的损毁、丢失、泄露;不得擅自提供、复制档案确保环境保护档案的机密与安全的前提下认真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检查、验收科技项目或者上报评奖成果的档案是否完整、准确、系统;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和统计工作,熟悉所保管的档案情况;开展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迅速准确地查调档案;。

3.4 阅读学习相关文件

在对环保局档案工作的了解熟悉后,今天在刑姐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学习阅读档案室的一些相关文件,了解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编制流程及书写格式;了解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政府机关日常办公的基本知识;学习政府文件和环保局日常办公文件的书写格式及环评审批意见的下达的具体流程。

诸如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项目审批中坚持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坚持“以新带老”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不准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充分发挥环评这一源头控制的作用,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乡村总体规划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严把审查关,否决此类项目。并且深刻的体会了“三同时”在环评中的重要性,“三同时”就是“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环保局污控科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三同时”管理和验收,对不符合 “三同时”的项目是坚决不予批准的。 环评报告书编制完成后,环保部门要在6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批复。另外,在刑姐的指导下,我们学习其他各种政府文件的书写和阅读,政府公文的阅读和书写这在我们以后可能从事政府相关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必须学会的基本技能。

3.5 实践结束,返回学校

经过两周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任务基本完成,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临走时总有些不舍,黄冈,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我们度过了一段十分有意义和难忘的美好时光。

四、实践收获与体会

首先感谢学院和黄冈市环境保护局给我们提供此次实践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实践的支持和帮助;其次要感谢王老师为我们这次实践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及对我们的悉心指导。是你们的责任心和帮助让我们获得了难得的实践的机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基本的技能同时又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成长,真心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大学生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一、《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案例库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除了运用于课堂开展案例教学之外,还依托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实践基地、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等进行案例实践教学,训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司法实务中的问题,成为深化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法案例实践教学的作用,应强调案例库实践教学的系统化,在这些不同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综合性使用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内部协调,实现学校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和谐一体,才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案例库实践教学的层次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的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基地教学、模拟法庭教学、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教学、法律诊所教学等不同层次。“法学专业立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根据法学教育特点和目标,针对学生不同年级的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阶段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纵向实践教学体系与横向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立体型教学模式。”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围绕着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挑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知名度较高、贴近社会生活的最新案例,环境保护法实践教学案例库内容的深度,应跟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强难度与强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三)案例库实践教学的特色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大学。法学专业依托本校地质、勘探、石油和环境等优势学科,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特色方面进行了探索。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实践教学的展开,不但要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法学基础理论学习和法律实务技能培训,尤其要体现出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资源保护、矿区环境与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保护等特色,真正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资源纠纷的能力。 

二、《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建设的程序 

(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对案例实践教学很重要,是案例实践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对案例的选取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专业性、时效性、疑难性、争议性、综合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保护法案例实践教学主要从如下渠道选取需用的案例:第一,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实现案例档案的共享机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有着长期定点实习的合作关系,同时还与国土资源部共同搭建了法律实验室的合作平台,可以从中筛选,获得第一手的真实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并编辑成册,作为案例教学的参考案例。第二,参考国外环境法领域的经典案例。第三,借鉴国内权威的环境法案例教材。案例教材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环境法事件与案件为线索,从厘清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入手,以案例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基础展开理性辨析,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的布置 

进行案例教学都应当事先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个案例查找资料,分原告组、被告组和法官组各自准备资料,各组选小组长一名,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做好分工和资料汇总,准备上课的发言。准备资料的要求是:第一,简要复述案情。第二,提出案例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第三,提炼案例的焦点问题和理由(证据)。第四,分析案例典型意义和借鉴。第五,完善案例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的对策。 

(三)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阶段。实施环境保护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的主导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按照之前准备的案例资料,开展讨论,充分自己提出的见解,进行讨论或辩论,教师加以引导,准确掌控案例讨论和分析的节奏,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案例教学中配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必定会更加显著。 

(四)案例的点评和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点评,不仅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而且要对案例本身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进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基础原理和规则。 

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的具体实施 

(一)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就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在其中始终居于某种关键地位。在课堂教学案例的运用方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教师在案例库中精选案例,选择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在课前予以布置,并提出案例思考要点和资料准备要求。加强学生对环境法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和互动的力度,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分为原告、被告和法官三组进行讨论,在案例分析的同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针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或解决,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以保证课堂案例教学的效果。 

(二)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模拟法庭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要在案例庫中选好案例,应选择紧扣我国自然资源领域重要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如针对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复杂不易证成的案例,或者农民出卖自家宅基地上自建房屋引发纠纷的案例。其次,模拟法庭的情景应真实,现场应与真实法庭相仿,审判场所、国徽、人员服装、多媒体投影的现场使用,让学生置身于真情实感中。学生依据案情分为原告组、被告组和法官组,围绕案例涉及的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在具体庭审的过程中,要应用到哪些法律法规和哪些具体的法律制度也要心中有数,案例在哪几个地方存在着争议焦点也应当清楚,注重运用证据和法学理论,依法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再次,教师的指导是关键,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到位,要根据需要对准备阶段、预演阶段、庭审阶段给予充分的指导,要能从程序上实体上提出意见,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以保证模拟法庭较高的质量。教师如能邀请一些法官、检察官、资深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参与到课堂嵌入式教学,对模拟法庭进行点评,将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模拟的积极性,产生良好教学效果。

   (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律诊所教学中的运用 

环境保护法案例库为法律诊所教学提供了案例基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诊所教育突出自然资源法学特色,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法律资源和师生力量,使学生既拥有一般法律实务的能力,又具有环境资源法律实务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咨询及讨论,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运作法律的技能,推进法律教育改革。具有自然资源法理论与实务特长的教师,创造条件引入诊所,为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和具体参与实践工作提供基础。 

(四)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学实践基地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实践性,环境资源法学特色实践基地教学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社会需要。运用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学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应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发展的规划和设计,围绕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环境资源纠纷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需求搭建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以地质资源、勘探、工程、资源型企事业单位为主,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学生参与或见习企事业单位法律实务过程中结合案例库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带着问题进行实习,寻求解决方案。结合学校资源环境优势学科,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开展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主要包括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司法机关。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以及司法服务单位,接触实际案件、特别是自然资源法案例,参与或见习司法体系运作过程,在解决实际案例涉及问题时参照案例库中相关典型案例的做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学实验室教学中的运用 

在法学实验室教学中,应遵循学生实践认识的一般规律,建立层次递进,目标分明的实验教学体系,最终完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实验项目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必须设计项目的具体形式,并加以强制性的实施。完成实验项目的相关实验教材和讲义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法案例库的作用。例如,涉及国土资源法律纠纷性质;实践中国土资源法律纠纷的现状;国土资源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权限、程序和面临的问题;国土资源类违法现象的归类与原因解析;国土资源法律纠纷解决之法律选择与政策选择等方面的案例,要求实验室与地方法院共建法学教学基地的数量与运行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基地审理真实案件,到实验室进行庭审观摩,保障有稳定模拟实验的环境。学生成为实验项目的主角,通过自觉主动的实验过程,运用己知探究未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实验项目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 

參考文献: 

\[1\]董邦俊,杨光庆.多元、立体性动态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手段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6):26. 

大学生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一)把环境教育的知识寓于学科教学之中。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们立足课堂,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环境考察课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典型形式。另外可以进行动、植物的养殖,环境科学实验,环保宣传,乡土地理考察等活动。

另外,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跨学科性。小学思想品德课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美术与劳动技术教学中,应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美术方面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当同学们用废物制成各种各样的作品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环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

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

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如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环境教育内涵。

让学生在保护环,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年级以上各中队要成立废品回收小队,将家中即将扔掉的可回收的绣品垃圾集中起来,定时卖给废品回收处。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和考察社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白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

3、与生动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重点开展以绣品垃圾为主题的环保小制作(布艺)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倡动手做。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5.5—2005.6)

规划课题,提高认识,查阅资料,制定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2005.6—2007.3)

总结阶段(2007.4—2007.5)

结题、撰写论文。

七、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有关活动案例、简明校本环境教材、调查报告、学生环保科技小论文等。

八、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领导组:王庆念徐杰陆娟娟刘培张严

课题负责人:张严(负责课题的设计和编拟、主持并调控实验的全过程、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管理、进行实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主要成员:张惠珍郁蓓蕾龚勇秦玲娣徐国洪及各教师(组织实验和论证、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总结。)

九、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并联系实际,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2.环保实践内容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3.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实落相应政策,寻求大力支持.

4.打开思路,注重校外交流,以求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肯定。

大学生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社会责任素养;教学情境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生物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生物教育教学在高中生社会责任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如何切实落实高中生物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一直是广大生物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概念

社会责任素养是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的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是学生在进行生物科学探究、形成生命观念、培育理性思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学生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与认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参与个人和社会事务的讨论,从而学会理性解释与科学判断,并促成学生有效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环境保护、关爱生命、健康生活等各种生物学问题时应有的担当和素能。社会责任素养的具体内涵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①了解和认同。教师要使学生认识有关生物学领域的社会议题,支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并珍爱生命、敬畏自然,以及理解生态环保的重要意义。②关注和学习。教师要使学生热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生物相关主题的交流学习,理解健康生活建议;远离、拒绝毒品,科学掌握传染病防控常识;深度学习生物技术和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与正确行为。③辨识和实践。教师应让学生熟悉生物科学知识,善于辨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科学制定合理健康的生活方案,踊跃参与当地环保宣教活动、社区志愿实践、生态多样性保护行动等,身体力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④评价和反思。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认识现代生物技术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双重作用,客观分析其造成的影响,评价各种生产、生活行为,并积极开展总结反思,学会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助力学生提升生物学习实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促进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结合本地区情,利用生活社区资源,踊跃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这样有助于开阔其学习视野,提高生物学习成效,实现生物教育教学目标。而拓展生物学习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责任教育,能促使学生积极关注生物学科领域的各类社会议题和生命现象,摒弃封建迷信和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学会应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关于食品安全、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各种现实问题,加强探索思考、讨论学习、互动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成为自觉关爱生命、关切社会、关注环保,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助推生物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当代的生物教学不再仅停留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维目标的达成,而更加注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变,要求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研究能力等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等优秀品质。尤其是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关键,更需要教师落实于具体学习进程和鲜活的生活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热心参与实践学习活动和践行环保实际行动,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整合教材资源,丰富社会责任知识生物课程教材中蕴含极为丰富的信息和资源,是优化生物教学、实施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课内外教材资源,梳理、整合、利用教材中体现生物学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素材,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学习,掌握更多的社会责任知识,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素养,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为社会责任素养培养奠定知识基础。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整合课内教材内容,归结社会责任知识。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图文资料等正文内容和辅助栏目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点,对学生积累生物科学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问题探讨”“科学家访谈”“信息链接”“思考与讨论”“科学前沿”“资料分析”等辅助栏目,为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关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人类遗传病和濒危物种保护等知识,学会辨别生物学问题等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利用教材中“SARS病毒、艾滋病毒”等案例素材指导学生掌握关于疾病防控的知识,使其更好地理解珍爱生命的意义;利用“发菜”蓝藻的案例了解保护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的知识和意义。又如,在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孟德尔遗传定律”“摩尔根实验”等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学习遗传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的遗传现象,学会辨识各种遗传现象的“经验”总结和真假观点。此外,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教材中,许多章节和框题中都编排了教辅栏目,如“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为学生展现了“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和影响”“毒品的危害”“艾滋病防治”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生物知识[1]。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利用生物校本课程资源,为学生拓展社会责任知识。具体而言,教师融合利用校本课程教材资源是为学生拓展生物社会责任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恰当融入STSE校本课程教育内容,能增进学生对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的理解,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又如教师可利用“生态科学与环境保护”校本开展课程教学,指引学生掌握更多关于沙尘暴、酸雨、生态环境失衡等知识。此外,教师开展跨学科校本课程,也能加强生物与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交叉学习,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生态和生命科学知识,增进其对生物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和迁移。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离不开鲜活有趣的教学情境和社会生产生活场景的烘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创设生活化、媒体性、话题式、问题型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有效参与生物学习,激发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第一,优化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优化设计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使其熟练掌握生物学习技能和方法,培养其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农业生产中大棚种植的案例情境,以引导学生加强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进一步认识搭建种植大棚对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合理开展人工管理、增加作物产量等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二,优化设计媒体性教学情境。教师可巧借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更为直观的媒体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课堂,不断增强其珍爱生命、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等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播“沙漠化、洪水和干旱等生态破坏”微视频,并结合课堂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入情入境,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灾害,以及由于人类不断破坏生态环境而引发的警示等。借助媒体性教学情境,学生可以近距离领略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问题,激发其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人类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能源的必要性,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第三,优化设计热点话题情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将生物多样性、全球性变化、系统健康、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学科热点话题引入课堂,从而顺利激发学生参与生物互动学习的热情,使其了解更多的生物学前沿知识、探析典型社会热点问题,并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例如,教师聚焦食品、化工、环保、人口、能源、仿生学等现今社会热点话题,指导学生讨论分析、互动交流,启发学生及时关注生态道德、社会公共安全等问题,激励学生尝试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社会问题,进而有效增进其社会责任意识[2]。

(三)引领实践活动,力践社会责任行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高中生物社会责任素养的有效载体。结合生物教学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社会调研考察、社区服务、学习访谈、设计制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形式。例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实践学习活动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科学选定学习主题,探索研究生物知识。其中,高一、高二学生积极围绕自然科学主题,选取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动植物保护等视角进行研究学习;也针对日常生活主题,选取了“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呵护身体健康、拒绝垃圾食品”“青少年学生如何做好合理营养配餐”等内容开展研究学习。学生通过加强团结协作,完善学习方案设计、知识理论储备、具体活动实施、学习交流分享、总结反思提升等研学环节,极大提升了他们搜集、整合、处理、储备各种有益信息的实践学习能力,培养了其运用生物知识、探索生物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3]。又如开展社区服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实践活动形式,同时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行动方式。在学校统一安排和教师科学指导下,学生一起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参与各种服务活动,能进一步强化校园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获取丰富的活动经验,增强其实践行动能力,激励其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科普宣教活动、社区公益服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主题性社区服务活动,或者结合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特定的纪念节日活动,走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主题服务活动,这样不但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严峻形势和保护环境、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且有利于激励学生通过宣教实践,丰富实践活动体验,形成主动宣传科学、自觉传播科学知识的积极意识,进而培养其应有的社会责任素养。

大学生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十六大;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1)06―0029―05 十六大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中共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系统梳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发展脉络,全面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践行实现“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进程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拓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经历了准备酝酿、明确提出和科学定位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酝酿阶段(2002年11月至2005年2月)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P15)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初步基础。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五个统筹”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和必然途径,突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此,作了深刻解释:“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1](P483)。只有“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P484)。2004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1](P855),务必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1](P855)这次讲话不仅阐明了在新形势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还就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作,从观念转变、政策制定、市场机制、法制建设等方面勾画出了蓝图,指明了发展路径。

第二,明确提出阶段(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

在2005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在讲话中提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2](P823)。根据现有资料,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正式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术语。当年年底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要求:环境保护工作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3](P86)。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次会议不仅继续使用了“生态文明”概念,还详细描述了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即“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4](P16)。两个月后,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就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主要工作作了具体阐发,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P109)。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项新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上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实际上已经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同等的地位,因而它成为中共中央后来相关思想的重要起点。

第三,科学定位阶段(2008年1月至今)

2008年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4](P108-109)。对比2007年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相关内容,在表述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开始与其他四项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此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述在“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讲话中一再出现。2011年3月,以“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建设被单列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篇章。这都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已作为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并且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已形成为全党的意志进入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大舞台。

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时代背景

中共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想,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中共十六大完成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党和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任务,就是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P14)。但要完成这一任务,并不容易。这个不容易,我们只要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内涵,特别是其所深刻分析的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中,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针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要实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中央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在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既是全党全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部工作的中心,也是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以及它所要展开的全部内容。

(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总结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提出来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然而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以能源资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的。环境突发事故增多、隐患增加,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等表明资源环境的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所有这些,迫切需要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认真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着力回答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发展。概括起来,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进程中,有三次大的总结值得关注:第一次是通过对非典的总结,执政党认识到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增长”与“发展”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发展,除经济发展外,还应该包含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这次总结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进一步概括归纳了包含“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五个统筹”重要思想。第二次是通过2004年、2005年、2006年的三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调控实践的总结,将此前的“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看似简单的一字顺序之易,却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及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深化和实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三次是通过十七大报告,以及2007年12月在新进中委、候补中委研讨班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对“十个结合”基本经验的总结,执政党更加坚定,唯有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走适应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借鉴国外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来的

自工业化、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高昂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识,越来越成为各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在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这是执政党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科学判断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2](P1090)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绿色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2010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他提出了八点意见,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

(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深入探索,创造性地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比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6](P383)在水利建设、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论述,由于后期指导思想上的失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邓小平针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构成的矛盾,提出“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7](P312)。提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8](P534)、“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8](P518)等论断,强调要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这方面的思想成果,作为“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9](P56),不仅在十六大以来分析研究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时被大量运用,而且被吸收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法。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形势任务的发展,进一步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强调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P852-853)。这些论述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新的时代内涵。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现路径

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如何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开篇就提出,我国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仍然处于较低层次,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2](P820)。因此,要“真正把做好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2](P820)。强调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切实改善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政策环境,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2](P820),尽快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P820),“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2](P820)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平台。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4](P18)“两型社会”的目标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的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两型社会”这个平台既落实了生态理念,实施了生态行为,又提供了生态产品。2007年底,中央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标志着我国“两型社会”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目前,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已逐渐构建起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

第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保障。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在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创新。“要研究探索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2](P824)“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1](P852-853)“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4](P20)等等。在生态立法方面,中共中央强调一方面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10],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四,扩大国际生态环境合作和交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生态环境全球合作的思想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环保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调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和政策协调,实现能源供应全球化和多元化,努力构建先进的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倡导增加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作出不懈努力”[11]。二是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积极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各国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12]十六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核安全等国际公约和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谈判,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五,强化宣传教育和扩大社会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调动全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次强调,“要加强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2](P826),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组织在推进人口资源环境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搭建平台。”[2](P826)由此,真正形成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社会基础。参考文献:[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2-0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1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1].坚持开放合作,寻求互利共赢[N].人民日报,2008-11-24.

[12].携手开创未来,推动合作共赢[N].人民日报,2005-07-08.

Analysis of the Party’s Thinking on the Conservation Culture since the 16th Congress

LI Juan,YANG Shiwe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dian,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Since the 16th Congress,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thinking on the conservation culture processed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of preparing, putting forward and scientific orientation. There are five main paths to realize the idea. Among them,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s the basic way, building 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s the practice platform,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system is the solid insurance,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expanding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