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的概念

新闻的概念

新闻的概念

新闻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媒体; 新闻体裁;新闻文体;抽象分类;文本呈现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4-0157-004

目前学界关于新闻体裁的分类十分庞杂,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新闻体裁概念理解的模糊。与新闻体裁概念最为切近的是新闻文体,从学理上厘清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概念,有助于新闻信息的再现操作。特别是在当下全媒体[1]语境中,正确把握新闻体裁意涵,有助于更好地审度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客体”、“符号”与“意义”,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

一、 新闻体裁的渊源

新闻信息古已有之,“在古代,新闻信息的陈述内容和传播方式与其他信息没有太大差别。”[2]新闻信息从其他信息中自觉地分离出来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与发现,它显示着人类关注与读解事实信息的新思维、新方法。对新闻事实的认知遵循的是科学的符合论,是新闻主体在新闻思维统摄下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的一种对象性的功能表现”。[3]127采写新闻就是运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来审视与再现新闻事实信息,它要求人们严格按照新闻式的认知开掘新闻价值,发现、采写新闻事实信息。新闻体裁的理论界域就是其处理新闻事实信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框架,是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浸润牵引下,左右着新闻主体观照新闻事实信息的新闻认知定式。

新闻体裁起初是对文学文体的借鉴。当下学术界一般认为,文体,又称体裁,是指内容得以表现的文章样式,也就是文字作品在体制、结构、语言等方面所形成的外部形态。人们常将“类型”、“体裁”、“体制”、“样式”、“文体”、“种类”等交叉使用。如“文体,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4]。文体,“指文学体裁或文学类型”[5]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童庆炳先生的观点,他指出,“长期以来,文体一直被理解为体裁。”“文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裁问题,而是关系到文章写作的全局性的问题。”“文体是一个系统,它由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面构成。”[6]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体’被定义为文学体裁,于是文体研究也就被限定为文学体裁的研究。”[6]3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学界目前几乎将文体与体裁视为同一个概念,但是,按照童先生的观点,文体与体裁是有区别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童先生不仅对文体作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而且提醒今天的学界必须注意运用新的视角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体研究不同于体裁研究,要科学地赋予文体与体裁不同的理论界域。

李良荣先生在其《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对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学界对新闻文体较早的理论探索。其研究表明: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模糊到清晰、从借鉴到自立的不断规范化、学科化过程。对西方的借鉴,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滋养,商业报纸的出现,反映战争、商情、灾害等内容对新闻的准确性要求以及电讯稿的出现,都从不同角度促使报纸文体“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变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新闻写作体裁”[7]。但李先生在其论述中并没有将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进行理论上的区分。现在关于新闻体裁与文体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写作中以文字形态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是新闻事实(事件)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出来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8]。“新闻文体,新闻体裁中以文字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在长期实践中,为适应读者和传播事实的需要产生了新闻文体,并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9]实际上,我国新闻文体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它的确是在借鉴文学文体的基础上,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逐步形成实践与理论的自觉的。简言之,新闻文体直接渊源于对文学文体的借鉴。无论是文学文体还是新闻文体,其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新闻观念的确立及新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我们审视新闻文体概念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语境,它要求我们将新闻体裁概念的理论内涵重新予以明晰,进而真正从文学的借鉴中进行学科自立。

二、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

事实上,“认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从其直接所要实现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认识的主体根据其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接收和获取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3]18。新闻体裁就是对新闻文本的分类,它以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事实再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彰显程度为标尺,对新闻文本作类别划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并不存在原原本本的客观事实,因为任何事实或现象都已经是经过描述的,而不同的观察点和参考框架和指述语言就决定着一个事实或现象将以何种方式和面目呈现给我们。”[10]287 “每个新闻事件都有不同的叙述框架,一个好记者应该选择那种公正的、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框架”,“选择好的叙述框架,可以使记者摆脱记者个人偏见、信源价值观的影响”[10]290。分类就是区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新闻体裁分类就是给新闻报道确立一个新闻叙事的文本理念框架。

在对过去分类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面对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必须从新闻学学科自身的理论属性出发来展开。首先,新闻文本属于实用文范畴,新闻文本的基本功能是再现新闻事实信息,这就与文学文本相区别。实用文相对于审美文,其文本信息中呈现的概念性命题或逻辑性信息更加充分,新闻事实中的可再现性与可分辨性信息更加清晰,新闻文本的表达方式也更为直接,其功能性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其次,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本的文类划分,“裁”的本质就是进行理论的抽象与切割。虽然可以运用不同标准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划分,但从有利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出发,以新闻文本再现新闻事实的功能性特征作为新闻文本的分类标准,更能彰显新闻学的学科理念,也更便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再次,坚持以新闻理念为标准透视新闻文本的功能特征分类法,其合理性在于新闻理念来自新闻文本实践,又是对新闻文本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反思,实践与理论的相互检视,有助于提升新闻理论的科学性。最后,从涵括性上看,新闻文本是新闻事实信息的符号性再现,当下媒介符号包括文字、声音、图像、信号及其组合,以新闻文本的功能性特征为切入点的新闻文本分类,有助于涵盖全媒体语境下新闻文本的多元符号呈现质态。因此,以新闻理念为背景,从文本的功能属性及其意向性诉求出发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分类,应当说是一种更趋科学的视角。

从新闻理论发展过程看,从最初个案的新闻文本出现到后来纷繁众多的新闻文本实践再到其后新闻文本分类意识的逐步确立,实践的自觉与理论的反思,使得新闻文本自身的理念性的功能特征日益彰显出来。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新闻理论研究的深入,迫切需要科学的新闻理念直接融汇到具体的新闻文本实践中,将新闻理念直接内化为新闻体裁的功能性内涵,直接指导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从本质上看,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是互通互融互塑的,新闻理论来自于新闻实践,新闻理论又回归到新闻实践。比如,人们先将新闻文本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后来又将其表述为消息类、通讯类和评论类。从理论上看,前者对应的是新闻体裁,后者指向的是新闻文体。所谓“消息类”,实际上是消息文本的集合,它以新闻文本的实践存在质态为观照对象,是存在态的新闻文本,是消息体裁在新闻报道中的具象呈现。以新闻体裁概念观之,就可以直接表述为“消息”,体裁类分的背后已经内涵着对消息文本实践的理性诉求。质言之,新闻体裁彰显新闻文本的共性特征而忽略个性化表现,与之相反,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实践,是新闻体裁的共性特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个性化呈现。新闻体裁更注重的是其理论的抽象性及其对实践的导向性,新闻文体侧重的是新闻体裁的理论功能在新闻实践中的文本性再现。

三、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呈现

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还是未来诞生的新媒体,新闻报道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报道什么的判断标准是新闻价值,在怎么报道中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文体来报道。一旦报道对象确定,新闻采写人员就必须考虑是选用消息、通讯或者言论去报道,这就涉及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不同于新闻体裁,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质态,是新闻体裁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文本话语的框架性表征及其功能呈现。质言之,新闻文体是以新闻文本的话语质态为观照对象的,是“作为话语的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它既可以特指某一个具体的新闻文本,也可指向具有相似性文本特质的集合。而新闻体裁的研究对象虽然也是新闻文本,其立足点在于以某一特征为标准的具有相同文本特征的类的抽象。从总体上看,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都以新闻文本为自己的观察点,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观照的视域不同,方法不同,着力点不同,因此概念内涵不同。新闻体裁注重的是对新闻文本的“特征性”、“类别性”切分,新闻文体指向的是新闻报道中由不同的新闻体裁所建构的文本话语形态。即是说,任何新闻事实信息最终都必须通过不同的新闻体裁来呈现,新闻体裁作为一种理念性、框架性、意向性的层级规则,从特定角度规定着新闻事实信息在再现过程中的信息构建走向。就像语言与言语,语言注重共性规则,言语侧重个性表现,语言来自言语,言语是语言的话语实践。要言之,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在具体的新闻事实报道中的文本话语质态。而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体的类型特征的抽象。一个是特征性抽象,一个是质态性呈现。

在文学文体的参照视域中,新闻文体与文学文体有明显不同。首先是在“风格”上的不同。钱钟书先生说,“‘心画心声’,本为成事之说,实先见之明。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11]这里的“格调”其实是作者的“本相”性素养在写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文本渗透。德国理论家威克纳格在《风格概说》中对风格形成过程涉及的因素阐述得更清晰,他说:“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态,一部分被表现者的心理特征所决定,一部分则被表现的内容和意图所决定。……倘用更简明的话来说,就是风格具有主观的方面和客观的方面。”[5]27从逻辑上分析,风格的表层结构是语言,中层表征是意图与内容,深层建构是作者的内在素养,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所构建的文本质态。其次是美学范式的不同。新闻文体属于实用文范畴,文学文体是审美文的典范。实用文与审美文之间有着质的不同,人们一般认为文学可以虚构,新闻报道须是可以检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这确可接受。问题的根本在于,新闻报道是运用新闻价值关系来审视现实中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信息,文学文体是运用审美价值关系来洞悉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思维是有着自身规定性的,相对而言,文学思维是非常开放的;新闻逻辑重在对当下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发现,文学逻辑意在对生命的审美体验与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新闻报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发现与客观性再现,文学创作重主体的独特体验与独创性表现,其写作过程中摄取的各种“原型”与运用的修辞只是审美表达的手段,终极价值是要表达审美体验或审美之“思”,即精神独创。在“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上,新闻再现的是大多数受众关心的新闻事实信息,力求新闻事实信息在叙述与再现中的逻辑统一,表达要简洁通俗;文学写作的题材极其广阔,表现手段丰富多彩,追求极其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极富个性的表现技巧。因此,文学文体所呈现的语体和风格更加独特鲜明,它更充分地融入了写作主体的精神气质,这种独特智慧的诗性表现恰是文学审美的重要因素。所以布封说,“风格就是人本身。”比较言之,新闻文体的语体和风格显得十分含蓄,其呈现质态是一种介质性、本相性、渗透性的文本美质蕴涵,当然,其语体与风格仍是富于个性化的。一方面,“个性与特色是报刊的生命力所在”[12]另一方面,“就新闻价值创造的个性化而言,事实本身是不能个性化的,但在观察、分析事实的角度、层次、方式方法上是完全可以个性化的,在再现事实形象和内容的方式方法和风格特色上是完全可以各显神通的”[13]214。

综上所论,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呈现。正确理解新闻体裁概念,对当下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全媒体流程再造”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当前,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络 正在实现互联互通,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正在寻求深度融合,社交媒体发展迅速,所有媒体都期冀自身传播特色化、新闻具有独家性。全媒体语境下的“即时、互动、聚合、体验”形成了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的新特点。以新闻体裁为视点,有助于塑造新闻权威[14];有助于传播者审度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信息、观点信息、审美信息,从容自觉地传递新闻事实信息,正确表达观点信息,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美质;有助于传播者自觉有效地打造新闻传播的独家特色。既遵循新闻传播的专业规范又展示媒体的独家智慧,正确审视事实与报道、信息与文本、客体与意义、框架与呈现,准确把握媒介定位,凸显不同文本信息传播力点,正视传受互动体验,恰如其分地传递新闻信息,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形成媒介自身独具特色的个性品格。

参考文献:

[1]石长顺,景义新.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历史演进[J].编辑之友,2013,(5).

[2]项德生,郑保卫.新闻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2.

[3]夏甄陶.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原理[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

[5]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童庆炳.谈文体创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7]王中.序《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

[8]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1.

[9]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K].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50.

[10]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2-163.

[12]曹鹏.国内报业市场形势分析与经济前景展望[J].当代传播,2000,(2).

新闻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新闻标题 认知机制

一、引言

一般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始于Lakoff & 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

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

纵观国内外的隐喻研究现状,多数学者对于体育比赛中隐喻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体育即战争“这一隐喻结构,而本研究则试图总结出更多潜在的概念隐喻结构,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分析,引导人们从全新的视角看待体育比赛,同时丰富了概念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运用。

二、语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本文涉及大量的体育隐喻语料,所用的中文语料选取于ESPNSTAR中文网,所用的英文语料选取于ESPNSTAR英文网。ESPN(Entertainment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体育电视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为亚洲地区的观众带来世界各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及重要的地区性体育活动。ESPNSTAR的中英文网站中所包含的体育新闻并非是对同一则新闻的简单对译,因此语料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具有分析价值。

本文以中英文网站中2010年5月1号至2010年5月6号的主要体育新闻报道为语料。按新闻更新的时间先后顺序取中英文体育新闻标题各50则,共计100则新闻标题。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以考察汉英体育隐喻在映像层面和文化认知层面的特点和差异。

三、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常见隐喻类型及出现频率对比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在保留了传统的竞技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等众多特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传媒也纷纷开设专栏,以或严肃、或轻松、或幽默的语言对各种体育赛事进行报道、分析或预测。体育报道中使用的许多表达方式都是从人类其他的认知领域映射而来,这些表达方式在展示体育活动的竞技性特征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用语的隐喻性特征。

笔者对所搜集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根据体育用语始源域的不同,存在隐喻现象的体育用语主要来自军事用语、生活领域用语、财经用语、自然现象用语等几个范畴,探索性地总结出了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并对其中所暗含的隐喻类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所总结出的隐喻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从表1和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东西方人在语言习惯方面并非是完全不同的,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正如表格中所呈现的,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习惯用战争、旅途、商贸等活动来比喻隐喻,而相似的隐喻类型也同时存在于英文中。除了这些相似的隐喻的类型,当然由于文化或认知等方面的不同,东西方人对于体育比赛的认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可以从表中所列举出的隐喻运用方面的不同得到体现。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在下面的章节中总结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各种隐喻出现频率的差异,并试图总结出导致这些相似性及差异性的原因所在。

四、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类型的异同性分析

从上节中可以看出,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索式的分析:

1.汉英体育新闻标题的相似性

上节中笔者已统计出了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通过观察发现,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着相同的隐喻类型,分别为战争隐喻、人类隐喻、商业交易隐喻及旅途隐喻。

此后,笔者对每种隐喻类型在各自语言环境下所占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如果对中文标题中的这四种隐喻类型按照出现频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那么得出的结果竟然与英文标题中隐喻类型按频率高低进行排序的结果一致,具体情况参加下表:

通过观察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汉英体育新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隐喻是战争隐喻。体育比赛是战争这个根隐喻从始至终都贯穿在体育新闻报道之中。体育比赛的整个过程被隐喻为战斗的过程,比赛的双方是战斗的双方,比赛的结果是战斗的结果。准备比赛叫做“备战”,迎接比赛叫做“应战”。比赛开始叫做“开战”、“交锋”等等。从汉英体育报道比赛的参与者来看,整支球队经常被冠以“某某军团”,的称号。球队的主教练称“主帅”,“掌门人”等;队员是“小将”、“老将”等等。通过这些战争隐喻的例子,我们可以说,战争隐喻是体育新闻语言的一个重要言特色。

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Deignan(2001)曾著有《隐喻7》一书,书中将人类赖以生存的隐喻分成了几大类,其中有一类可以说是沿袭了莱考夫对于隐喻的分类,即上文中提到的人类(或人体)隐喻。体育运动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人类活动,即便是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无法回避这种现实。因此,汉英体育中的人类隐喻都占有极大的比例这一现象就成为一种必然,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

商业交易隐喻(businessmetaphor)也是体育新闻语言中常出现的隐喻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体育比赛中,某些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体育比赛除了具有较强的对抗性、竞争性、观赏性、娱乐性外,还具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以篮球为例,球员被球队出售是篮球界极为常见的现象。如此一来,体育比赛中大量存在着商贸隐喻就不难理解了。

旅途隐喻也是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的一种常见的隐喻现象。在这一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旅程的起点对应着比赛的开始;旅程中遇到的阻碍对应着体育比赛中遭遇的劲敌或是失误;旅程中所巧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对应比赛中的应战技巧,最后旅程的终点就象征着比赛的结束。借助隐喻强大的认知功能使得人们对体育比赛的理解更加清晰。

2.汉英体育新闻标题的差异性

源域与目标域的概念并非被孤立的理解,而是被认为是处于“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之中。这样,隐喻所转移的就不只是各个概念内在的属性,而是整个认知模型的结构、内部关系或逻辑。这里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即文化模型。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运用于理解都不能脱离它特定的文化模型。

对比表1和表2,笔者发现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着一些各自特有的隐喻结构。例如,容器隐喻与自然隐喻是西方文化有的,而机器,机动车辆,动植物及鬼怪隐喻则是东方文化中所特有的,其中尤以鬼怪隐喻最为明显。

首先,笔者将阐述西方文化中所特有的容器隐喻。众所周知,中西方人是存在一定的思维差异的。西方人的思维比较注重事物的性质,进而上升为概念和范畴;而东方人的思维则更关注事物的环境背景以及注重事物和事物的之间的关联性。简言之,在一定程度上,西方人比较善于总结事物所分属的范畴,而东方人则更倾向于探究事物之间的深层次关联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如:

(1)Pakistan cricket needs to be in ICU?

(2)Vaughan digs deep for England.

(3)Messi facing six weeks out.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西方人往往重视事物所属的范畴,换言之,西方人倾向于用较为具体和形象的概念来使抽象概念清晰化。这一点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三个例句加以解释。例(1)中的容器隐喻主要体现在词汇ICU(重症监护室),这个词向我们传达中这样一个信息,即巴基斯坦的板球出境艰险。至于其艰险的程度本是一个很难定于的概念,而这则消息的记者采用了几位巧妙的叙述方式,用ICU这一普通大众都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报道,使得报道更加形象,达意更为清晰。同时,ICU、deep包括例(3)中的out都是较为抽象的概念,但是如果将其视为一个容器,那么它们自身指代的内容则更加清晰明了了,这也正是善用语言的妙处。

其次,多数欧美人相较于东方人更加崇尚自然。以美国的住宅为例,美国人往往要求自己的住宅不仅具有现代城市的一切方便,更要求住宅与环境具有返璞归真的自然景色,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正是由于西方人对自然的尊崇,因此,面对体育比赛这种竞技活动时,他们较容易借助于一些传达自然信息的词汇来描述体育赛事,正如例(4)和例(5)中所呈现出的:

(4)Ferguson hails Fletcher

(5)Molinari set to shine at St Andrews

再次,针对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中所出现的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类型,机器与动植物类隐喻的存在是必然的。体育比赛是充满对抗性,体现力量的活动,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象征力量的隐喻结构。如例(6)所示,这种类型的隐喻无论是在英文还是中文体育报道中都有存在的可能性。此外,动植物类隐喻在中文体育报道中大量出现,主要是与中国长期的国情有关。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牧业的支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国情直接决定了中国人的认知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比赛中出现大量的动植物隐喻类型也便是偶然中的必然现象了。不仅如此,动植物类隐喻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新闻语言,为其带来一定的生机,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例(7)例(8)来得到证实。

例如:

(6)维特尔错失夺冠良机 爆胎乃是小汉所为?

(7)半年休眠内毒蛇复苏,大因扎吉亮出场上毒牙

(8)玻璃人梅开二度 荷兰2∶1击退墨西哥

最后,笔者通过对搜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之后发现,在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一定的带鬼神色彩的隐喻结构,例如“欧洲列强紧盯巴西妖人红魔亦欲争新卡卡”。鬼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演化发展的同时,鬼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入其中并随之发展。在中国远古,因为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无法理解和生老病死的无法制控,以及人死后所归之处的迷茫无知,认为人死后,将处在另一个超越的境界,并由此幻化产生出鬼崇拜和鬼畏惧。在先秦典籍《春秋》、《左传》、中,都有关于“鬼”的记载;到了明代神魔小说盛行,主要有《封神传》、《西游记》等;到清朝,鬼文化的记载更是林林总总,不下数百种之多,其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五种》可作代表作品。在以上关于鬼文化的典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以民为本、人定胜天的古朴思想。可以说,这种鬼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体现了人们对超灵异力量的尊崇和向往,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它在体育新闻语言中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

五、结语

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其研究已经从语言层面步入了认知领域。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更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它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推理、想象、创造等诸多活动中,其认知性在于它能够组织人们的思想,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针对先前人们对于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分析都是集中一个侧面,如单一的对战争隐喻结构的分析,笔者试图突破这种研究定式,通过收集大量的语料总结出了其它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统计它们各自在使用频率上的情况,并分析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源。当然,本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权且作为探路之作,望今后学者不断丰富这一领域的隐喻研究。

参考文献:

[1]Deignan,A.Metapho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2]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2).

[4]胡壮麟.认知语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

[5]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肖鸿波.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J].新闻知识,2006,(3).

[7]杨菲菲.体育新闻语言军事化的认知基础[J].修辞研究,2005,(6).

新闻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视 民生新闻 概念 重新 定位

一、电视民生新闻概念列举

1、表现形式说

从表现形式上界定民生新闻是最具代表性的。赞成此种说法的人较多。“表现形式说”认为:“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2、新闻题材说

“新闻题材说”是从电视新闻的题材来界定其概念。其中又包括“软性表达说”和“社会新闻说”。“软性表达说”认为:民生新闻是从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大板块中各划出一部分合成的,内容上与社会新闻相近,表达上基调与一般的市民新闻或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类似,采取“软性表达”。而方永明则在《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分析》中说:“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3、城市范围说

“城市范围说”则是从受众对象和题材两方面来界定电视民生新闻的,认为“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题材。”

4、大众新闻说

“大众新闻说”认为“民生新闻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大众化新闻。”

5、节目形态说

目前较为有名的电视新闻类栏目,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天津电视台的《都市报道60分》等都是以独立的栏目形态出现在电视荧屏上。“节目形态说”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

6、人文关怀说

“人文关怀说”是这样理解的,电视民生新闻是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播报反映百姓欲望、情感和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

7、价值取向说

“价值取向说”从电视新闻价值取向的视角看待这一概念。“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个关于新闻题材样式的专业性概念,毋宁说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其中,民生新闻的核心是媒介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是报道者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定位,并且这一定位决定了他们采取何种立场,选择什么事件以及运用何种形式进行报道。”

二、电视民生新闻概念阐释

以上七种概念界定均从不同角度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了定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合理或可取之处。但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

“新闻题材说”从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失偏颇。从理论上看。无论是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它们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这方面讲它们便都属于民生新闻;从实践上说,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既有社会新闻,也有舆论监督,还有生活资讯,甚至时政新闻。反映的都是平民百姓日常状态下的衣食住行,所以用任何一种传统的新闻题材分类来概括都是片面和不合适的。因此,从报道题材上说,电视民生新闻很难成为一个独立内涵的电视新闻学概念。

“软性表达说”强调了表述色彩而忽略了内容规定性。“社会新闻说”对内容规定性的强调很有意义,但其分类界定却有待讨论。将民生新闻做这样的分类和界定,总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印象。既不易把握民生新闻的特性,同时又不容易与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区分开来。

早在2003年6月的《当代传播》中,那长春的《城市电视民生新闻浮出水面――兼论等栏目的题材意义和传播价值》一文便提出了“城市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此说将城市居民作为传播对象,将受众范围缩小,剥夺了农民的话语权,忽视了民生新闻中对农村新闻报道的缺失,这样有失新闻媒体的传播目的大众性。

“大众新闻说”用大众化新闻来诠释民生新闻并不是科学的界定,但却强调了本土特色还是值得肯定的。民生新闻根本的思想渊源是与中国传统的民本观念和近现代以及当代先进的民生观念密切联系的。民生新闻是当代的、中国的这一特殊时代特定空域的新闻观念。随着社会转型,民众的公共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媒体逐渐由“意识形态”范畴向“公共事务”范畴转化,民生新闻在此历史流变中脱颖而出。

“节目形态说”只抓住了节目形态的表面,而忽视了内容,有点本末倒置。本质上说。假使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电视新闻节目,只是加上了“民生”这一定语,但“民生”限定的是内容而非节目形态。从节目形态划分,电视民生新闻与新闻消息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也不能构成同一逻辑层次,不可能与新闻消息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等并列成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

“人文关怀说”对传播者的立场和内容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界定所叙述的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目的,而非概念。此说虽然指出了民生新闻的某些特性,但没有概括其本质特征,没有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应有的政治特色。

“价值取向说”更多的是从新闻媒介、新闻工作者实践活动上的价值取向上定义的,强调了电视媒体和媒体工作人员从民本的立场、观点出发,对民众生活进行报道。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在此得到外延,电视民生新闻既可以是一个栏目。也可以只是一条新闻。从理论上,此说值得肯定;但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意义不大。并且,此说受传统的传者本位的新闻价值观影响较深。对民生新闻本质有所误读。

相比以上六种界定,个人比较赞同“表现形式说”,此说展现了民生新闻的思想渊源,叙述了民生新闻报道的角度和方式。更清晰的对“民生”二字做出简单明了的阐述。

三、电视民生新闻概念的新定位

《南京零距离》的创始人景志刚最早提出“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在他看来,民生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它体现了这个平民时代新闻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他将此归结为“平民视角、民本内容和民本取向”三个方面,即始终用平民化的眼光看待生活,以平民化的心态来体味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针对这些理论的累积以及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笔者觉得从传者和受众双方面加以考虑,并将此概念置于中国社会这一大环境更妥帖,姑且将其称作“综合说”――电视民生新闻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多更深入地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电视媒体和工作人员以民本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闻资源,具有历史新形态的新概念新闻。

“综合说”从内容、形态、政治特色等多方面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了阐释:在报道内容上显示其民本特色:从形态上讲,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新形态,而非一条新闻:从政治角度看,它符合历史潮流的变迁,与党的路线一致。“综合说”提取了“节目形态说”、“价值取向说”、“人文关怀说”和“大众新闻说”等的可取之处,弥补了“表达形式说”、“城市范围说”的不足,使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更加明确、完整、清晰。

电视民生新闻的基本定位是“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综合说”以民众、民意、民间为关注重心,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原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在新闻宣传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并且通过电视这一视听媒体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监督功能和中介作用。

新闻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报纸标题;隐喻;认知语言学;关联理论

1.引言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履行着其主要的功能:吸引潜在的读者买报纸、引起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注意力、用尽可能少的词描述一个故事等。鉴于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独特的作用,语言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纸标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新闻标题是一种特定的语篇类型,有其自身的形式、内容和结构。目前关于新闻报纸标题的文献主要关注语言特征和文体特征,彭朝丞的《标题的艺术》和《新闻标题制作》,胡永林的《新闻标题制作技巧》,张志君、徐建华合著的《 新闻标题的艺术》和Bell(1991)。关于新闻报纸标题中隐喻研究,曹进、马冬梅(2008)以中国日报为例分析了英语标题制作中的隐喻现象,重点揭示了英语新闻标题中使用隐喻的特点及其传播功能。张一宁(2009)分析隐喻在英语新闻标题出现时所遵循的一些原则,进而讨论了隐喻的重要性。侯慧(2004)以言语行为研究范式为前提,关联理论为核心框架探索英文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的语用功能。朱潇潇(2007)和李洁、蒋莹(2008)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探索其语用功能。宋荣超(2010)以Lakoff 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体育新闻隐喻的认知角度,强调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然而,这些研究单从认知语言学或关联理论解读隐喻,存在不足之处,对言语交际中新闻报纸隐喻词语理解的认知语用机理少有研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读者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如何确定英文新闻报纸标题隐喻特定词语的所指信息并理解其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

2.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读

2.1 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读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隐喻解读的生成和其他解读方式没有什么区别,隐喻的理解并没有特殊的机制,也不存在仅仅适用于隐喻的有趣法则(Sperber& Wilson,2008: 84)。关联理论提出了两条关联原则:最大关联原则和交际原则又叫最佳关联原则。前一原则是指人类认知通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也就是说人类的认知是以关联为取向的,话语理解过程是由单一的关联原则支配的 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程度地寻求关联,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Sperber &Wilson,2001)。新近的关联理论引入了特定概念“ad hoc concepts”,将隐喻等词语的关联理论将隐喻等词语的松散用法视为特定概念建构的语用扩充过程,所以隐喻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是以关联为导向,通过语义扩充和缩小来确定话语中某词的特定概念。

新闻报纸标题是一种明示刺激,发话者为记者,受话者指所有报纸新闻的潜在读者。记者根据新闻的内容和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合适的刺激信号来激发读者进行恰当的语用推理。记者不仅向目标读者传递了信息,同时读者须根据现时语境推导出记者的交际意图。读者在看到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后,假定记者所写的新闻标题具备最佳关联,在关联原则的支配下,构建特定概念,付出努力完成语境效果。

例如:

1)Steel makers mired in red ink (April 7, 2012, China Daily)

将记者的话语作为一次明示交际行为,并引起读者的关联期待,假定记者的话语与读者有最佳关联。根据关联理论的理解程序, 话语的解读始于语言解码,听话人利用已有的百科知识形成语境假设,并在新旧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语用推理,建构特定概念,获取话语的明说和隐含内容,满足对关联的期待。特定概念“red ink”是编码概念的外延扩展,a)一种红颜色的墨水;b)装有红墨水的笔;c) 在财务上,负数用红字来表现(也可以写成“-”)。 如果收支相抵后结余数为负数,就叫做“赤字”。但在此例中满足话语关联性期待只能是c),是其编码概念的扩展。对“red ink”的这一解读,是因为记者的话语与语境密切相关,由于钢铁需求量的下降和持续的高铁矿石价格,国内的钢铁制造商未来的几个月可能陷入亏损的泥潭中。正是在寻求这个关联性解读过程中,读者通过语境构建“red ink”特定概念,“mired in red ink”更形象地传达了钢铁制造商面临的困境。

然而,只要求与关联一致并不能解释明说和隐含的产生过程是否包括其他概念机制,关

联理论规定了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语用制约原则,却忽视了其概念运作机制(江晓红,2011)

2)Obama slams Romney for changing tune on raid targeting bin laden (May 2nd, 2012, China Daily)

奥巴马总统为了寻求在11月份选举中政治优势严厉抨击他的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几年前发表有关通缉本拉登的言论,指责其态度冷淡,不够热心。读者根据这一语境,构建了“slam”的特定概念(严厉抨击)。“slam”原意是指“砰地关门”,“严厉抨击”和“砰地关门”两者以相似性为基础,slam 不仅指关门这一动作,还可指像砰地关门产生愤怒情绪的动作,属于slam 外延的扩展。“slam”一词生动的想向读者呈现奥巴马斥责罗姆尼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

2.2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Lakoff 把隐喻看作是一种理想认知模型:一个意象图式或命题模型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相应的结构上,该模型可用于对更多事件,特别是对抽象事体的概念化、推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扩大认知范围。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Lakoff & Johnson,2003:9) 因此,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知世界的方式。

He is a mule.

这个隐喻是基于人和动物的相似性,“human is an animal”。将mule的属性映射到人的身上。“mule”有很多属性,这里仅将喻体中的一个属性“倔强性”映射到了本体“他”上,而排斥了许多其他属性和特点:动物、长耳朵、吃草、抬头拉磨、笨蛋、蠢货等。但是他们的理论中并没有提到:人们是如何限制“mule”的其他属性和特征,而仅将“倔强性”挑选出来的?其挑选的依据是什么?又如:

3) US may be set to turn over leaf (March 27th, 2012, China Daily )

4) Farmers set to turn leaf as they shun tobacco (April 16th, 2012, China Daily )

5)One leaf is not the whole forest (May 4th, 2012, China Daily)

这两则新闻标题中都有“leaf”,但是在不同语境所指的对象却完全不同,例3)中“leaf”指书中的“一页”,翻开新的一页喻指新的开始,这则新闻在讲中国茶农对推进茶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期盼在美国茶叶的种植量大量增加;而例4)中则指植物的“叶子”,用部分代替整体,喻指其他庄稼。由于种植烟草的成本的提高,58岁的农民改种其他植物。 例5)中同样指植物的“叶子”。读者看过这则新闻的话,就会发现记者在评论“陈光诚”事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美国只是从个别事件大肆渲染中国侵犯人权,却忽略了我国在保护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见,读者对标题中隐喻的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决定了概念映现,决定了哪一个概念映现首先被激活。

3.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

许多研究隐喻的学者认为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它们的理论目标和理论假设有很大不同,很少有学者系统地比较这两个理论。但是近来有学者开始思考,鉴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处理隐喻的方面各自存在缺陷,它们有些方面可能是互补的,致力于发展一个全面的隐喻理论(Tendahl & Gibbs,2008:1824)。基于两理论对隐喻的研究,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可以为特定语境条件下隐喻词语的理解提供有力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都关注语言理解中推理机制的作用和性质,但它们侧重点有所不同(张辉和蔡辉,2005)。认知语言学从概念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强调在激活概念结构的过程中认知机制的研究和认知机制在语言理解中的主导作用,认为认知语境是人们在经验认识基础上对某一概念的心理认知构造网络,与长时记忆中的概念结构有关,未对语境依赖性和语用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江晓红,2011);关联理论强调关联原则和语境在隐喻解读中的作用,并将隐喻看作是特定概念建构的语用扩充或缩小过程,只要求与关联一致不能解释明确义和隐含义形成过程是否包含其他概念机制,还应该进一步说明理解过程中概念结构的具体认知操作,进而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特定概念,获得认知效果。

隐喻的关键是确定喻体和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在一定语境动态生成的。把关联看作常项,语境看作是变项,受话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积极选择和构建动态语境假设确定隐喻两域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取信息及其认知效果。即时性话语中的隐喻特别强调对语境的依赖性,影响听话人话语理解的正是动态推理过程中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这些语境假设主要有三个来源:话语的上下文、认知背景和现时情景。因此在英文新闻报纸标题隐喻的解读中,读者在关联的引导下,积极构建语境假设,确定隐喻词语的特定概念进而确定隐喻两域之间的关系,理解记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例如:

6)Green light for Chinese mainland wives (April 26th, 2012,China Daily)

读者将这一话语作为一种明示交际行为,引起读者的关联期待。Green light 作为语用信息处理的起始点,引发了该概念下的百科知识。读者根据现时语境,排除green light作为交通信号灯的外延意义,听话人关注的是词语的内涵意义。因此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读者可构建的语境假设是“交通信号的绿灯指示车辆的通行”,从而建立“香港增加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名额”这一政策和“绿灯指示通行”的相似性,结合人们的社会文化等认知背景,确定特定概念green light,即香港卫生署对内地孕妇实行的宽松政策。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读者遵循省力原则,获得隐喻的认知效果。大量内地孕妇涌港产子,使得香港妇科服务已不胜负荷,香港特区政府叫停产子预约。2012年实行的新政策4所私营医院增加了内地孕妇产子名额,因此会有更多的内地孕妇争相预约。

7)Bumpy road ahead for electric autos (April 24th, 2012, China Daily)

Smooth road ahead for luxury vehicles (April 24th, 2012, China Daily)

Car?sales?stay?on?road?to?recovery (May 10th, 2012, China Daily)

Jilin walking road to prosperity (May 16th, 2012, China Daily)

这四则商业新闻都用到了隐喻词语“road”,读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构建语境假设“development is a journey”,建立商业发展和旅程的相似性,并经由“an object is a human/ life is a journey/ goals are destinations”隐喻模式进行推导,构建在不同语境下特定概念road,从而记者向读者传达信息和认知效果。

从例6)、7)隐喻的解读过程中,关联理论的关联原则不足以解释隐喻理解的全过程,因为关联理论未涉及概念之间的相似关系。隐喻的关键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读者构建语境假设确定概念之间的相似关系,进而确定隐喻词语的特定概念,获得认知效果。

4.结语

本文在对新闻报纸标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性讨论标题中隐喻的理解。新闻报纸标题是一种明示交际行为,记者意在向读者传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隐喻的完整理解一般涉及两个层面:词语的特定概念识别喻体所指称的本体;获得认知效果。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隐喻的解读过程并不是不可相互借鉴的,他们各自强调的重点能有效地弥补两个框架理论的缺陷。隐喻作为一种概念提示,人类主要的一种认知方式,在话语解释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激活各种各样与之相关的百科知识,为语用推理提供了必要的桥梁;关联理论提出的关联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又规约着隐喻中两个认知域之间所激活的概念映现,在构建特定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说话人意义的明说和隐含内容,增强其认知效果。因此,读者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构建语境假设,确定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并结合隐喻认知模式,确定隐喻词语的特定概念,以付出最少的认知努力获得认知效果。总之,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在语用推理上的这一互补性进一步拓展了新闻标题中隐喻话语理解研究的范围。

[参考文献]

[1]Bell, A.. The Language of the News Media.. Oxford: Blackwell, 1991.

[2]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3]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2001.

[4]Sperber, D. & Wilson, D. A deflationary account of metaphors . In R. Gibbs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84-105.

[5]Tendahl, M & Gibbs, R. Complementary perspectives on metaph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Elsevier B.V, 2008.

[6]曹进, 马冬梅.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传播功能. 新闻界, 2008 (4).

[7]江晓红. 转喻的认知语用分析模式. 现代外语, 2011 (1).

[8]李洁, 蒋莹.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中的隐喻. 时代教育, 2008.

[9]宋荣超. 体育新闻标题隐喻热认知语言学分析. 新闻爱好者, 2010.

[10]王寅. 认知语言学.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1]张辉, 蔡辉. 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 外国语, 2005(3).

[12]张一宁. 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作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3).

新闻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娱乐新闻 概念泛化

目前,业界比较认同狭义的娱乐新闻定义是:娱乐新闻是关于影、视、歌等大众文化的娱乐作品或明星人物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而广义的娱乐新闻则是指报道娱乐行业的新闻,涉及影、视、歌领域。

实际上,娱乐新闻在我国产生之初的实际形态已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娱乐新闻“概念泛化”现象。本文主要结合理论上新闻的定义和实践中媒体的惯常做法,旨在针对新闻实务中的这一现象进行剖析与研究。

一、娱乐新闻“概念泛化”的主要表现

娱乐新闻“概念泛化”是指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娱乐新闻超越了原有的理论界定,即实践范围大于理论范围。这一现象应区别于“泛娱乐化”,因为“泛娱乐化”的主体是非娱乐新闻,如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泛娱乐化”主要是指非娱乐新闻借鉴娱乐新闻的形式,对非娱乐人物或事件进行娱乐化的处理。

娱乐新闻“概念泛化”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娱乐新闻的报道领域拓宽

依据上述定义,娱乐新闻局限于影、视、歌等大众文化领域的人物或事件,也就是说,仅涉及娱乐行业。但就目前的媒体实情来看,体育明星、文化名流、媒体专业人士等也逐渐出现在报纸的娱乐版上、广播电视的娱乐栏目中、新闻网站的娱乐频道里。中国娱乐网是一家专门提供娱乐资讯的网站,它的栏目设置中专辟“体育花边”一栏,可见娱乐新闻对体育明星关注之深。文化名流出现在娱乐新闻之中也屡见不鲜,如杨振宁与翁帆的忘年婚恋,王朔屡传绯闻,易中天开“百家骂坛”,于丹遭追拍冷对记者等。媒体专业人士专指与娱乐行业无关的媒体从业者,如非娱乐新闻的主播、严肃访谈节目的主持人等。近年来关于主持人的绯闻不少,而这些往往被列入娱乐新闻进行报道。

2、娱乐新闻报道内容的重点偏离定义本身

按照娱乐新闻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形态来看,“娱乐行业中有关娱乐产品包括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等的制作、完成、流通消费等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娱乐潮流、娱乐事件、娱乐人物的动态等等”是娱乐新闻报道的重点。但是目前的娱乐新闻却并非如此,娱乐人物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占据了大半江山,“隐私八卦”正成为娱乐新闻的主体部分。以2009年11月17日人民网的娱乐专区为例,其显著位置共18个新闻标题链接,其中仅7条属于原有定义中的娱乐新闻,而且全被放在第9条以后。这也是对娱乐新闻“概念泛化”现象的印证。

3、娱乐新闻的报道手法向非新闻写作的“主观写作”发展

娱乐新闻从属于“新闻”这一大类,因此,它应该遵循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真实、客观。换句话说,也就是娱乐记者应保持中立,不发表偏向于任何一方的评论,只提供客观、平衡的信息,在写作中消除“存在感”。但事实上,娱乐新闻却并非如此,娱乐记者本人在新闻中随处可见,口述一般娓娓道来,间或发表感慨。这种写法偏离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使娱乐新闻作为新闻的特性被削弱,可以说,这也是娱乐新闻“概念泛化”的表现之一。

二、娱乐新闻“概念泛化”的原因分析

1、解读“娱乐新闻的报道领域拓宽”

很多人在提及娱乐新闻涉足体育、文化等领域时,都持负面评价,将其与“泛娱乐化”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娱乐新闻魔爪伸得过长的表现。其实,这一现象自有其合理性。有一句俗语叫做“文体不分家”,在新闻行业,此语经常用来暗指“文艺和体育水融,难以明分”。许多报社设立“文体中心”采写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网站开设“文体”专区囊括文化、娱乐、体育等内容。应该说,学界和业界在探讨“娱乐新闻的报道领域拓宽”这一问题时,所持的立场是不同的。学界多将“娱乐”视为名词,即上文所述的狭义;而业界则是从娱乐新闻的广义出发,即“娱乐”是动词,“使人轻松、快乐,供人休闲、消遣的,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都是娱乐新闻。根据这一定义,娱乐新闻与体育新闻、文化新闻乃至社会新闻都产生交集,它们中能供人消遣、使人愉悦的软新闻稍经修饰便足以成为娱乐新闻。因此,体育明星、文化名人、媒体专业人士等见诸娱乐新闻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2、解读“娱乐新闻报道内容的重点偏离定义本身”

这一现象的出现应归因于“消费主义”在我国的出现。我国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在其著作《消费文化学》中这样定义“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在西方国家曾经流行过的一种消费思潮,极力追求炫耀性、奢侈性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所在。”

在新闻学的研究语境之下,消费主义对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闻消费取向的转变上,即受众的喜好由“硬新闻”向“软新闻”过渡。“软新闻”在满足受众的如窥私、探密等某些欲望上比“硬新闻”更有优势。同时,受众在“软新闻”中可以获取炫耀性的符号价值,如时尚、潮流等,享乐亦包含在这一过程之中。具体到娱乐新闻,受众倾向于获取明星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形式通俗、趣味性浓厚的信息,而并非娱乐产品、人物、事件的专业性强的新闻。可以说,前者是受众在消费主义影响下的自然选择。

消费主义对媒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媒体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使其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及日常消费。二是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围绕自身产品(传播内容)的“可消费性”来组织生产。毫无疑问,明星的私人生活是传播消费主义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们甚至引领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向。同时,明星的私人生活也具有相当的“可消费性”,是大众所期待的内容。所以,“娱乐新闻报道内容的重点偏离定义本身”的现象,可以说是大众与媒体在消费主义时代合谋的产物。

3、解读“娱乐新闻的报道手法向‘主观写作’发展”

对这一现象的解读可以有两种方式:

(1)娱乐新闻的自我澄清或曰自我纠正。娱乐新闻最大的问题在于真实性。目前许多受众读娱乐新闻纯粹是为了用笑料来愉悦心情、用审丑来平衡落差,至于其真实与否,受众要么不闻不问,要么在心底承认其虚假。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娱乐新闻的公信力十分低下。这与娱乐新闻普遍缺乏新闻来源、广泛运用猜测有关。譬如娱乐记者常用“传”、“曝”等字眼,但究竟谁“传”、谁“曝”往往没有交代,而紧接着,却有绘声绘色的现场描述。而当前娱乐新闻出于本能的自我澄清或自我纠正,刻意在新闻文本中出现“我”(记者本人)的身影,以此强调新闻来源的可靠、相关见闻的真实、后续推测的正确。但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其可行性值得探讨。

(2)娱乐记者对“娱乐新闻”与“八卦”的理解有偏差。当前娱乐记者很少严格区分这两个概念。在娱乐圈中,八卦是指非正式的小道消息或者新闻,通常是某个明星的隐私等。娱乐新闻目前已经有很大部分成为“八卦”,娱乐记者本人在文本中絮絮叨叨,对明星隐私如数家珍,同时不遗余力发表看法、做出预见,都是“八卦”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