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青春作文

关于青春作文

关于青春作文

关于青春作文范文第1篇

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不敢去看他的模样,因为那个人就是自己。

我很有自知之明,我的缺点远远大于我的优点,我最大的缺点是意志不坚定。我的优点是爱运动,爱创造。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身体了有两个小人,一个勤奋小人,一个懒惰小人。它们常常打架,小学的时候,懒惰小人常常被勤奋小人打败,初中的时候它们打成平手,到了高中的时候,它们不打架了,因为勤奋小人被打死了。所以我现在的情况是,缺点把优点通通给淹没了,因为意志不坚定,所以我很懒,懒于思考,也就懒于创造。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看到自己形单影只地趴在栏杆上远望,看到自己在他们面前装疯卖傻,看到自己一脸茫然地对着课本,看到老妈的无奈、担忧的目光,看到一脸愤怒的老爸,看到那些对我寄予厚望的人,看到老师摇摇头从我身边走过……忧伤一点点漫上心头,泪水也弥漫了双眼,我知道我让很多人伤心了,我有心想依照他们的意愿上进,一次次拿起课本又一次次地放下,但我却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力不从心,并越来越痛苦。谁来解救我,谁能解救我,谁又会来解救我。

关于思想

值得别人另眼看待的人,是敢于说真话的人,我可能算一个吧!不知为什么,我看见那些高中的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当然了我也只是个孩子,只是年少的经历让我的思想变得成熟。看着他们不成熟的表现,我总想帮他们,解救他们。或许是我的言辞太过犀利了些,以至于他们不能接受,给他们讲道理的时候,他们说我像个唐僧,令他们厌烦。我想想却是也是这样,这样反而会起反作用,索性我也不说他们了,任他们自己撞的头破血流,他们总会懂得,路总应该由他们自己走。或许这样会令他们的印象更深。

我一直是一个感性的人,我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不要麻木、不要堕落。我一直梦想自己与众不同,但大多数时候我和别人没有区别。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去解释,对的永远是对的,错的永远是错的,它不是别人嘴里说出来的。一切就让时间去证明,时间是验证真理的最好的方法。

关于梦想

每个人都有他的梦想,但大多到最后都没有实现,不是没有能力去完成它,而是由于很多事情不得不放弃它。我始终是个怯弱的人,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心声,不敢挑战这个唯分是举的社会,不敢想象没有那张纸的人生。想做一个自由的人,又怕真正的自由,我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后悔。我很佩服我的上一个同桌,他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敢大声说出自己的心声,挑战这个社会,他说他这样只是不想被这个世界同化。可是,他这个有棱有角的人正在一点点被磨圆一步步被同化。

关于文学

文学和思想一样,是一种力量,我一直相信。

也许因年少轻狂而难免激起,也许因血气方刚而难免冲动,可是我真切的感受到,一步步走过来所经历的悲壮与繁华。

我不会忘记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文字。他们都在我的记忆中生长。一个人的时候会突然想起某句歌词,某段隐藏一段记忆的宋词。我相信这不是伤感,而是在乎。

16岁的夏天,学文科的我疯狂的爱上了宋词,那一句句温柔婉约的春花秋月里记录着我淡淡的忧伤,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因为什么。

关于我们的青春

青春是一出华丽的舞台剧,我们是演员,不在乎观众的欣羡、沉醉、不屑或厌恶,只在意自己的表演。

所有对90后的评价似乎都离不开“忧伤”“非主流”“萌”“寂寞”这些,大人们带着鄙夷的神色,说90后只懂电脑、QQ、火星文和blog。

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青春作文范文第2篇

我的剧本我自己写好,相信自己永远是主角!

我的魅力我自己知道,定会出乎每个人意料!

我的青春我自己照耀,每个明天,让我用青春和爱真心拥抱。

关于青春作文范文第3篇

90后,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了力量,蓬勃向上,浑身散发出青春的气息;

90后,就像长长的天梯,天梯上充满了艰辛、困难和挫折。

90后的我们人生还将经历许多的门槛、关卡。

14岁青涩单纯,

16岁成长烦恼,

18岁,青春的花儿绽放。

青春有欲说还休的秘密心事,更有这挥洒不尽的激情和力量。

我们是特别幸运的90后,也是肩负沉重压力的90后。

当80后还在为自己在网络占据的统治地位欣喜的时候,我们90后已经逐步成为网络世界势不可挡的一股新力量!

我们离不开网络,网络也离不开我们的创意和朝气。

我们用行动向大众说明:90后是网络的新新人类,是虚拟世界的胜者!

90后,就像暴风雨中的种子,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位置,就会将强的生长。

有人认为,90后是被网络所残害的一代,是我们盲目时尚,说我们被西方文化所误导。

有人一提到90后,就是火星文、非主流、脑残,似乎我们90后个个都是弱智、智障似的。

有人说我们90后不懂得感恩、没有责任感、自以为了不起 …… 可又有谁知道我们顶着重重压力迎难而上呢?

叛逆,每个人生命中都曾经经历过。在某种程度上,叛逆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反抗。

有时候,我们也会不经意间成为一个善于叛逆,叛逆使我们感到安全,使我们充分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但我们不能把叛逆定义为缺点。

叛逆是青春的标签,是90后的新鲜滋味!90后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90后的我们天真、单纯,相信美好的事物和传说;喜欢装帅耍酷、喜欢独一无二,讨厌重复,但很坚强、不轻易哭、不轻易放弃;心理成熟早,很早就懂得很多,很在就考虑诸如死亡、人生、爱情之类的问题;由于学习压力很重所以喜欢玩游戏、上网,很怕孤单,希望能过被别人承认自己的能力。

90后的代名词是什么?自我、不懂得感恩、没有责任感 …… 可又有谁知道我们90后顶着重重压力迎难而上呢?

我承认,我是一个很自我的人,我有着我自己的性格。

我虽然自我,但我也需要朋友,需要朋友在身边时的安全感。而事实不如我所愿,我的人缘并不是很好,但我不会奉承人也不会巴结人,如果你不喜欢我而我已经尽力啦,那就随你好啦!

我也有喜欢的男生,但我不会说出这种感觉,只会放在心里,因为我知道,时间不合适,偶尔幻想一下还可以啦,呵呵!

我的学习虽然不是很好,但我不喜欢别人低估我的实力,90后最讨厌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哪家的哪个孩子学习有多好,你看你呢。”父母们以为这是在激励我们,但我们很愤恨,所以我们会说:“人家的孩子好你要他去啊,有本事就别要我!”我就是这样,因为我不想学谁谁谁,父母们越是怀疑我的实力,我就越不展示给他们看,激将法对我没用。

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但那不代表我不懂得感恩,我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罢了。虽然有时嘴上会埋怨父母的不是,但我也会注意到父母因劳累而付出的一切,偶尔对他们说上一句听上去冷冷的关心的话,其实已经包含啦我所有的感恩,只是不知他们是否会懂,但那重要吗?只要自己懂就够啦。

一直以为我们都是忧伤的孩子,躲在阳光的阴暗角落里,蔓延忧伤。

90后的我们脆弱却又坚强,忧伤却有阳光。

我们不再像70后、80后那样,羞怯地发出:“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呀却飞也飞不高。”的无耐和困惑,我们沐浴着90后的阳光,大声歌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像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

我们90后天马行空,什么事情都敢去做!别看我们我行我素,其实,“理解”这个东西,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吗?

90后的我们只关心自己,不关心社会吗?广州某机构的“90后成长与责任”报告显示调查中,百分之八十三点九的90后认为成年意味着他们必须对家庭对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百分之七十五点二的90后认为成年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负责,百分之五十二点五的90后认为成年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必须要让自己竟快成熟起来。

汶川大地震期间,百分之九十二点五的90后愿意成为自愿者,在国家发生灾难时,百分之七十的90后愿意积极响应和支持赈灾活动,当知道有违法的事情发生时,有百分之八十七点二的人选择加以制止。

调查是真实的,结果是客观的。一项项数据了世人强加于90后身上冷漠、无情的帽子,真实地反映出了我们90后是善于沟通、富有情感等。我们90后是奋进的一代,请多给我们一些宽容吧!

我是90后,

关于青春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春回想 重构的记忆 想象性补偿 情感消费

在当代流行文化中除了以青年人为主要人群的“青春”文化表征和文化消费之外,还存在着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的青春文化形态,它是中老年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进行的一次集体回忆,也给那些未曾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别样的青春”。

一、社会大众的怀旧情调与“青春还乡梦”

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当今的中国,在我们的文化情调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怀旧情调,并且它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具体而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悄然兴起了一股怀旧热,且愈演愈烈,到上世纪末,怀旧成为一道修辞性的文化景观,至今方兴未艾。各式各样的怀旧照片、怀旧文学、怀旧电影、怀旧酒吧、怀旧农家乐等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整个社会沉浸在怀旧修辞的袅袅感伤之中,怀旧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情绪。怀旧也成为文化产品的最大卖点和促销策略。所谓怀旧,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缅怀与向往,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对“过去”的“怀念”。按照美国学者詹姆逊对美国怀旧电影的分析,怀旧就其本质而言是作为“对于我们失去的历史性,以及我们生活过正在经验的历史的可能性,积极营造出来的一个症状,是力图重现‘失落掉的欲念对象’”[1]。因此,怀旧便带有想家、思乡的意味,它往往会被看作是一种时光倒流,过去发生的一切已经随着时光逝去,今天我们回顾过去感觉到旧日时光的美好,但是却又无法回到从前。在当代的文化生活及消费社会的文化怀旧情调中,“作为一种现代审美实践,怀旧正是如此,它展示了艺术创造或审美创造的实质。在重构或建构‘另一个现实’的审美活动中,怀旧主体不能‘摹仿’、‘再现’或‘表现’,而只能‘体验’,以想象和虚构连缀有关过去的丰盛的‘形式景观’,并得以宣泄和舒展我们的情绪”[2]。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它是某种朦胧的、有关过去的审美情愫,不仅象征了人类对那些美好的、但却一去不复返的过往的珍视和留恋,还隐含了人类的某种情感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怀旧景观中一个经典主题就是:青春回想,它是中老年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进行的一次集体回忆,也给那些未曾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别样的青春”,在观看中对那别样的青春岁月进行了一次想象中的回归体验。对于当前的“后青春一代”而言,对青春的怀念是与对家园、自然的怀念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他们的青春记忆常常伴随着对农业文明时代乡村自然生活的记忆。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主力军,他们的青春期正处在改革开放之前,当时主要是农业乡村模式,加之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城市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曾有过乡村生活的切身体验,曾徜徉在乡间的小路,曾看过田野的四季,他们的青春岁月都在乡村度过,对青春的岁月与自由宁静的乡村生活有着很深的记忆。因此,在身处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喧闹与浮华之中的他们,在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却常常向往着青春时代的自然、田园和儿时的故乡。也正是那一段自由而又轻狂的青春岁月,铸就了他对人生的美好回忆。

二、被改写的青春记忆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典型地表现出两种相反相成的情感活动:一种是对理想未来的憧憬,一种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这两极悖反的情感轨迹实际上指涉着同一个生命旨归:建构人生之完美,营造审美之人生。”[3]如果说青年人的情感倾向更多是一种对理想未来的憧憬的话,那么,中老年人的情感生活则更多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缅怀。但是,这种向过去岁月的回首与反复的回想,并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客观复述和真正返回的要求。如对青春的回想就是一种想象性加工,而经过主体加工的青春岁月,就具有了虚构性文本的特点。于是,从审美生成的角度看青春成长中的种种事迹,我们发现它已经不再是对过去历史客体原封不动地复制或反映,而是经过想象对它进行有意识地粉饰和美化,历史客体变成了审美对象,充溢着无以诉说的人生情怀。作为一种特定的精神体验,它借助想象的力量,“向我们保证隐蔽而遥远的事物的存在”,[4]并且告诉我们过去的美好生活与青春的美好记忆,从而使我们重新获得源自过去的力量和对未来的希望。按照雅克•拉康的说法:缺失产生需要,需要产生欲望。人总是因缺失而渴望,因渴望而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春回想”是对现实缺陷的想象性和修辞性补偿。它唤起了关于过去的遐想,它将现实的生命体验与过往的记忆碎片修辞化地缝合,既在现实的语境中注入对青春岁月的缅怀与青春年代轻狂潇洒的美好追忆,从而将“青春的岁月”融入到生命体验的审美观照之下,抚慰那已经不再年轻但渴望年轻的心灵。虽然,作为当代文化结构性存在的流行歌曲反反复复咏叹家乡、怀念青春岁月、追忆那个激情的年代,但是它仅仅是符号化的修辞操作,因为,这种“青春还乡梦”中弥漫着浓郁的商业化气息。

三、“青春回想”的情感消费

波德里亚在分析消费文化时指出:“同样的事在历史中会发生两次:第一次,它们具有真实的历史意义,第二次,它们的意义则只在于一种夸张可笑的追忆、滑稽怪诞的变形――依赖某种传说性参照存在。因而文化消费可以被定义为那种夸张可笑的复兴、那种对已经不复存在之事物――对已被‘消费’(取这个词的本意:完成和结束)事物进行滑稽追忆的时间和场所。”[5]流行文化中的“青春怀旧”情调消费的正是这“第二次”经验,这种经验是出于特定修辞目的的修辞操作和修辞想象。由于符号化的修辞操作,“怀旧至多是对过往经验的殖民、改写和重构。”[6]因此,历史事件的重构与青春故事的怀旧意味着对物理时间观念的颠覆和对心灵时间价值的重估。怀旧虽然指向过去,但却形象化并审美化了过去,这一过去更准确地说,是并不存在的过去。它之所以引起怀旧者的留恋,是因为它已经永远逝去,如果它是现在的当下经历,也就不可能引起怀旧者的怀恋之情。更进一步讲,怀旧抹平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的时间界限,它重构了过去、超越了现在、幻化了未来,通过将“青春记忆”的凝晶化,“通过时间性的理想性,意识最终不再被关在现在中,”[7]而实际上,这种青春修辞徒具其表,最终只是一种臆想的符号现实,一种缺失状态下的想象性,以此获得一种不无虚妄的替代性满足。这种无意义的回归就是“青春的回想”与“梦回唐朝”的一次性情感消费,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没有改变,改变的仅仅是一些形式化的符号与消费欲望中那些奢望得到的“有意味的形式”。

事实上,在众多的现代青春怀旧事件与现象中,人们总会发现商业运作的身影,即它们总是在竭力迎合怀旧人的心理需求。“而在文化产业,像老歌重唱、历史电影复拍、复演,更是屡见不鲜。如在流行歌曲创作中,怀旧内容大多涉及难以忘记的室友、同桌、校园爱情、成长时的苦恼与迷惘,可以说无一不是在往事中打捞青涩的青春记忆的碎片,体验着一种久远的关于青春的故事。又如电影怀旧的内容,有的是以童年生活、青春期生活、纯真爱情为怀念对象的”[8];但它们都是对“岁月易逝”的反刍与生命激情年代的回想。在当代的怀旧消费中,对于逝去“青春”的一次次追忆与回想,其实是一种集体性的“青春”再消费。因为,在消费社会的文化中,各种关于“青春记忆”与“青春回想”的背后散发着更加浓郁的商业气息。在文化工业的符号拼贴与商业运作中,“青春”一词成为一个时尚的标签,各类文化产品纷纷打出“青春”牌,各类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大力挖掘此类资源,进行加工、包装,将其推向市场,在满足“后青春一代”的“青春回想”需求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于是,再造“青春岁月”的梦境与“青春年代”的事件,怀旧电影与怀旧小说及其它怀旧风格的文化产品,使处于现实迷失与生存焦虑中的“后青春一代”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相中得到暂时的释放与压力的缓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渴望“青春”的生命情怀。但是,在这样一个传统价值观念式微、自我迷失的消费时代,“青春还乡”的怀旧情调与集体性的“青春回想”仅仅弥漫在当代人的文化消费情调中,它实现的是一种关于“青”的情感消费。

从土地、乡村走向工业、后工业的人们,面对后工业时代的急速放纵与激情宣泄,文化工业的娱乐文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消费”的“情感场”,这里的情感以商品的方式上市、以换算为价格的方式出售,快餐式的急速消费与身体满足,可能为短暂休息马上又要继续工作的“后青春一代”提供了急速发泄的方式。然而,内心总有一些无法释怀的东西。即对土地的依恋,对大地的“回归冲动”,对家园的美好记忆,尽管家园也曾贫瘠。这种永不释怀的缺失与需要,幻化为都市里的“青春还乡梦”和深夜里的“乡愁”。深夜城市孤独怀念里的《梦驼铃》、童年记忆中《外婆的彭湖湾》和那个还在村头等待游子归来的《小芳》等等,成为这种情怀释放的当代表达方式和“还乡梦”的补偿。然而,消费之后,我们的“青春激情”依然回落到了冰冷的现实之中,已经苍老的心和疲惫的身躯无法安放“青春的梦”。

(本文为安康学院校级项目“当代青春审美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YQDRW201109。)

注释:

[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吴美真译:《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页。

[2]赵静蓉:《通向一种文化诗学――对怀旧之审美品质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第59页。

[3]:《论怀旧的审美意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110页。

[4][法]米・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下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页。

[5][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6]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69页。

[7][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19页。

关于青春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时代;青春;创作流变

2010年,43分钟的网络电影《老男孩》以病毒般的传播速度席卷网络,引发80后的集体怀旧。一年后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则以青春爱情的主题搭配上个人怀旧风格,再次让观众陷入感怀青春的涡流中。此后,青春题材影片继续发酵,以或泛黄或光鲜的模样占据大银幕。在这场青春的T台秀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小时代:青木时代》《青春派》等影片相继登场,并各自取得惊人的票房成绩,使青春片成为近两年不得不说的重要电影现象。

不过纵观大陆电影史,青春片似乎并没有成为好莱坞类型概念下的存在,大陆“没有一个像日本的‘青春片’那样的一个片种,也没有过韩国那样的青春片浪潮,自然也就没有青春片获青年电影之类的概念”①。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中国不存在青春片创作。随着时代的改变,自80年代开始受人瞩目的大陆青春影像一直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广义上看,凡是涉及青春题材的电影都可以被划归到青春片的范畴内。不过,我们也看到,1949年后“十七年电影”中出现的一批以青年人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诸如《青春之歌》《青春的脚步》《护士日记》等,实则是在以青春、青年人的故事编织革命叙事,个人、个体最终常常被集体所淹没。从狭义上看,青春片应当具备以下特征:首先,青春片应以处在青春期的人或青年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展现出他们的个性化的青春故事;同时,无论影片的基调是昂扬激情或是青春残酷,都需要在主题上反映出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或情感、精神上的成长状态;再有,青春片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应当是青年观众。从以上条件出发,本文认为大陆青春片真正形成并发展应当在80年代初,即第四代创作群体的青春片创作。因此,本文将以80年代为起点,探讨大陆青春片的发展流变,并从中找寻时代与青春的互动。

一、大时代里的青春祭

1979年后,思想解放成为新时期的时代主流,革命话语逐渐让位于人道主义和经济话语,“个人”重新被发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转变的社会语境中,第四代导演开始焕发青春,以一种自叙的形式,讲述人的故事,历史中的个体及其命运受到的空前关注。相比较于时代服务工农兵的“人民电影”,第四代导演的创作“与其说是一种先锋艺术式的反历史、反秩序、反大众式的决绝,不如说只是一种命运的尴尬与社会性的悬置”②。而青春正是尴尬命运最真实的写照,它也成为勾连历史与现实最重要的纽带。可以说,第四代的青春片创作正是在历史与青春的互动中方显其独特。

在第四代导演们的首个创作高潮中,诞生了《沙鸥》(1981)、《青春万岁》(1983)、《女大学生宿舍》(1983)、《青春祭》(1985)、《难忘的中学时光》(1986)、《失踪的女中学生》(1986)等一批青春题材影片,历史印记和个人情感成为它们最鲜明的特征。这些或伤感惆怅或激情昂扬的青春自叙,反复演绎着大时代里的小故事,并最终在对历史的追索和面对未来的激情中,为文化反思和人性诉求的书写提供了青春的注脚。

1983年,黄蜀芹将王蒙的同名小说《青春万岁》搬上银幕,“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起30年的光阴。历史勾连中仍显示着叙事的合法性,也直白地暴露了第四代导演无法轻易摆脱的历史记忆。“类似受阻的生命经验造成了第四代导演心理上的‘青春情感的固置’”③,受阻的生命体验所带来的既有对历史的伤感,还有共和国之子们因袭的理想主义色彩。作为80年代青春片的代表性作品,《青春万岁》便用鲜活的女中学生群像表达此时青春片重要的气质――理想主义年代的昂扬精神。影片气质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四代导演的创作心理,正如吴贻弓所说:“我们这批导演有很浓郁的理想色彩。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乃至自己的青春年华总不会轻易忘却,常常在创作过程中闪现。……尽管我们也尝到了‘十年浩劫’的腥风血雨,但50年代留给我们的理想、信心、人与人的关系、诚挚的追求、生活价值的赢取、青年浪漫主义的色彩等,这种‘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积极向上的参照体系,总不肯在心里泯灭。”④共和国情结以及理想主义色彩,使得青春在第四代导演的创作表述中常常呈现为昂扬的状态,使得“那过去了的,将变成美好的记忆”。

当然,历史的幽魂也总以独特的方式出现在彼时的青春故事中。《女大学生宿舍》中,匡亚兰总会被闪回拉入“反右”的历史,那里搬演着下放改造的故事,其中年幼的匡亚兰帮助父亲推车的镜头,复述了谢晋在1980年《天云山传奇》时冯晴岚风雪中拉板车的经典场景。反思主题和人情人性的表达在此得以确认。但是,历史的幽魂并没有显形为暴力和残酷,与1980年的《枫》(张一导演、郑义编剧)相比,第四代的青春故事显然放弃了以残暴情景再现历史的方式,转而寻求诗性的表达,这与当时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不无关系,但更显示了第四代处理历史的态度。

《青春祭》便以主观性的视角和散文化的气质祭奠“失落的一代”⑤。影片对人情、人性的关注远远大于叙事表象,同时,个人化的视角中也巧妙地蕴涵了社会、时代以及地域的烙印。云南傣寨成为青春的坟茔,埋葬了知青一代的情愫、迷惘,同时也留给他们以觉醒的女性意识、复苏的审美意识以及人群之间的关怀。历史的幽魂最终转化为指向现实社会的姿态,成为人物得以升华的动力,并最终表现为对未来的渴望,对生活的积极追求。第四代的创作“不仅以对个人悲剧的关注规避了对历史悲剧的质问与反思,而且以剥夺、毁灭力量的缺席与超人化推卸了经历过浩劫的每个人都无法推卸的灵魂拷问与忏悔”⑥。当这种诗化历史的主体意识与积极向上的创作态度亦即主流意识形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所期盼的进取姿态达成一致之时,第四代导演自然成为这个时期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的影像代言人。对于历史,第四代“决不申诉”,他们“个人的不幸,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⑦,统统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所埋葬,但仍能留下心甘情愿的美好。

80年代以“万岁”开场的青春书写,如同激情的诗篇,在青春感怀中错落了历史的词汇。此后,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剧变,80年代的青春片迅速进入了对现实变革的书写,在不变的青春激情下,显示了青春面对现实的压力和不堪时顽强的生命力。《女大学生宿舍》可以看做是一部过渡性的作品,一场旨在探讨大学生在社会中担当何种角色的讨论会凸显了80年代青年人面对校园和社会的迷惘。《难忘的中学时光》里中学生关注着自己的未来,但未来暴露了当时社会中诸多不公平现象,比如走后门、高考、早恋。以上问题的出现,反映了80年代在经济发展的参与下,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的现实。对现实问题的提出和关注,旨在为青年人的自立自强精神提供展示的舞台,以此确认一种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二、第六代的残酷青春

第四代的青春祭不仅是一种“真实”的,同时也是对“真实”的消解与遮蔽。⑧戴锦华提醒我们注意到掩饰在青春姣好面容下的冷漠、愤怒和狂躁。20世纪的中国历史舞台,不断为青春的表演提供“游乐场”,却并没有注意到历史、时代对青春的挤压,以及青春躁动中所充斥的暴力因子。⑨对于残酷青春的关注和书写,在发轫于90年代的第六代的青春片创作中显得尤为突出。他们以个性化的镜头语言,讲述自身的成长烦恼和青春感悟。

如果说80年代第四代导演们镜头下的青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的话,那么新世纪以来的青春则在现实与未来两维时空中无处可逃、寂寞愤懑。第六代踏入影坛,正值中国电影市场的转型期,“面对现有的体制资源,一方面他们尚且不具备直接攻掠商业片与民营市场的文化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又自动疏离了新主流电影的乐观主义询唤”⑩。可以说,边缘化的创作身份不可避免地促成了他们作品中躁动不安的感觉,青春故事中的激烈冲撞也成为他们现实创作焦虑的宣泄途径。游走在他们作品中的边缘人物诸如小偷、摇滚歌手、民工、外乡人,与性、暴力、等残酷物语纠合起来,形成了此时青春片对主流社会的拒绝和反叛姿态。

同时,第六代的电影创作通常只能依靠海外融资、民间筹资的方式进行,因而,以一种背离官方主流的地下姿态去赢得国际认可,成为第六代最初获取再创作资本的最佳途径。在这样的再生产机制的催促下,对残酷青春的极力书写便成为一种“类型”的选择,驱动了此时青春片义无反顾地走向反叛和残酷。当马小军的书包被抛上天空后,散落一地的是板砖、刀子、烟酒,残酷、暴力、成为此时青春片的主题,成为《长大成人》(1997)、《站台》(2000)、《十七岁的单车》(2001)、《青红》(2005)、《爱情的牙齿》(2007)、《十三棵泡桐》(2007)等影片中青春的外在符号。

戴锦华论及青春片特有的残酷性时提到“所谓青春片的基本性,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的神话的颠覆”。第六代的青春片创作中,随处可见青春的痛苦、尴尬以及成长中的挫败和伤痛。《十七岁的单车》通过一辆自行车,将城市少年小坚与打工者郭连贵联系起来,自行车对两人而言均是身份的象征,代表着相似的梦,载着对未来爱情或是生活的憧憬。但是美好的梦最终被暴力的追逐战所终结,十七岁的青春的梦想中留下惨痛的记忆。与《十七岁的单车》相比,《青红》中的青春更加压抑。《青红》诉说了两代人的青春故事,父辈的青春在缓滞的异乡生活中消耗殆尽,他们却仍然幻想回到原乡上海;而对于青红而言,上海却是未知的异乡,归去便意味着现有生活和爱情的终结。父辈的管教和周遭灰色基调的环境,带给青春以莫大的压抑,青红的生活中充满了无奈和被动的顺从。《青红》以个体青春的悲剧,审视知青一代的群体命运,凸显了历史、文化的悲剧意味。与青红的沉默相比,《十三棵泡桐》中的风子像是一个横冲直撞的唐・吉诃德,手握刀子作勇士状。刀子和勇士构成她内心的叛逆和理想,也构成了对青春懵懂、冲动和单纯的写照。同时,家庭和学校,家长和师长再一次站在青春的反面,成为残酷的促成者。

第六代的青春故事所面对的语境更加复杂,既因袭了历史的重担,同时还有现实中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级差距,青春不再充满多种美好的可能性,家庭、校园以及个人心理等多方力量的撕扯,使得青春开始变得血肉模糊。边缘化的题材、个人化的记忆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造就了残酷青春的艺术震撼力,也使它无法轻易地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更多的市场回报。但是,第六代对青春的残酷揭示,却丰富了青春的维度,填补了中国电影史上残酷青春创作的空白。

三、资本化青春

上文提到的两种青春片的创作语境存在很大差异,电影在当下已经完全成为资本的赛场,资本推动着电影的引擎飞速转动。速度与激情中,眼前的青春风景如影片般稍纵即逝,青春开始成为怀旧里的词汇。《老男孩》《那些年》《致青春》《中国合伙人》无一不是在怀旧中期待青春的驻足。

青春片在当下成为一种突出的电影创作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诸多青春片在票房上实现了令人惊讶的成绩,《致青春》71887亿元,《中国合伙人》53857亿元,《小时代》48807亿元,《小时代:青木时代》297亿元。市场显示了此类电影在观众中的受欢迎度。时过境迁,以票房论英雄的现状与80年代、90年代艺术至上的电影创作观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加之社会环境、观影群体构成以及审查制度等因素的合力,促成了青春片在主题表达、时空表现上的改变。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统计,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由2009年的257降至2012年的215,与此同时,二、三线城市影院建设逐渐铺开,截止2013年11月25日,全国银幕总数超过17600块,新增银幕绝大多数都在二三四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在2013年贡献了近7成票房。电影市场格局的改变,令高票房变得不再新鲜,同时也促使青春片中的青春故事能够为各线城市青年所共享,以此缝合成长环境差异所带来的认同裂隙。

经济动力和文化机制共同约束成型的青春片创作,“既要争取最大量的未成年观众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又不能为迎合他们而完全不顾及社会的伦理规范和文化规约”,审查规避了青春片中的残酷物语,促使创作者顺服地选择无危险性的青春表达方式。资本要求利润回报,更需创作上的稳妥。由此促成当下青春片创作中的保守倾向:既消解历史及现实所带来的残酷因素,同时又浅尝辄止,专注于表面的情感诉说。于是,青春在影像上极尽精致、绚烂,建构出消费主义的审美趣味,正如《小时代》系列里豪华的大学宿舍、奢华的生日派对和服装秀,然而与青春有关的意义被消解,其多义性却变得愈发粗糙、萎缩、空洞、浮华,成长的主题也在纸醉金迷中耽搁。“历史景象的多元性及开放性,也因为电影与观者之间的距离增加而显得似假还真,构成一幕幕海市蜃楼的美感景象”,“这种崭新美感模式的产生,正是历史特性在我们这个时代逐渐消退的最大症状”。前文所述的青春片创作群列中存在着的时代意义、成长主题和青春感受多已被消解,青春被狭窄化为偶像剧般的爱情,裹满了泛黄的影调或陆离的光彩,既合法又兼具商业性。

《致青春》中,爱情成为主线,郑微、林孝正、林静们的青春经历过“笑了,叫了,走了”之后,只剩下阮莞墓碑所象征的青春不朽。青春不再是此时此地此人的独特青春,而成为可以跨地域跨人群的大众消费品。以《致青春》为代表的青春片与80年代、90年代以来的同类型创作所显示出的时间性和空间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致青春》中,时代背景几乎被抽离殆尽,消费性的记忆符号,比如《红日》,仍然不能明确地指示时间。《中国合伙人》中的80年代,在香港导演的视角下被严重简化为充斥着理想的出国热时代,其时代背景仍然可以说是抽象的。当时间与个体不再发生联系,青春便不独属于某个群体,而成为适合更广泛观影人群的消费品。同时,青春片也失去了独特的地域性,青春的栖息地可以随意置换。《致青春》《青春派》中没有鲜明的地域标识,而《小时代》里极尽涂抹繁华的上海可以置换为任何现代都市。

人物设定、故事情节以及环境造型等方面都清晰地折射出资本操控下青春电影的形态:无时间,无空间,但却可以自恋的怀旧甚至顾影自怜的炫耀。抛开了历史的包袱和道德压力,青春片变得格局狭小,缺乏厚度。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时空的变迁促成了青春片跨地域、跨代群消费的可能。日益扩大化的跨地合作,以及观众经由台湾、韩国、泰国等地青春片培养的观影口味,更加推动了跨地、跨代群的传播和接受。

虽然青春片在当下有了可喜的市场表现,但是高票房的背后过多地受到偶像化创作团队粉丝效应的影响,同时与美国、日韩、泰国、台湾等地的青春片对性、社会的关注或者小清新风格相比,中国的青春片还远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更值得注意的是,青春片类型中重要的成长主题,在《小时代》《青春派》等影片中是相对缺失的。回首80年代至新世纪初的青春片创作,当下的青春片创作在人文性、批判性上仍需要走很长的路。

注释:

① 陈墨:《当代中国青年电影发展初探》,《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②③⑥⑧ 戴锦华:《斜塔t望: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远流电影公司,1999年版,第15页,第23页,第24页,第24页。

④ 吴贻弓、汪天云:《承上启下的群落――关于“第四代”电影导演的对话》,《电影艺术》,1990年第4期。

⑤ 法国学者潘鸣啸将知青一代称为“失落的一代”。参考[法]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⑦ 舒婷:《一代人的呼声》,《致橡树》第1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⑨ 钱理群:《拒绝遗忘》,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⑩ 聂伟:《当代都市电影与民间欲望漂流――王小帅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于帆:《中国电影,如何面对“小”时代》,《文汇报》,2013年8月16日。

数据来自艺恩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