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1篇

1 在选题中突出“趣”

对于同一种物理原理,可以用不同的实验来演示,但不是每个实验都具有良好的趣味性。因此,想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选题时对如何突出其中的“趣”加以考虑,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新奇的、不可思议的、匪夷所思的物理现象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选择趣味物理实验时,可以从新奇性着手,力求让大多数观众觉得新鲜、有趣、不可思议,最大限度地勾起他们的好奇心,达到以疑激“趣”的目的。比如对于静电感应现象,可以有如图l所示的两种方法。图1中(a)的方法是让一根带电的棒靠近验电器但不接触到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图1中(b)的方法是,把两块装有塑料柄的金属圆盘分别固定在铁架台上,相距10 cm左右。将一外表面涂以铅笔芯粉末乒乓球用细锦线悬挂在两金属圆盘之间,转动静电感应起电机使金属圆盘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只要乒乓球不在圆盘的对称中心,就会看到乒乓球在两圆盘之间左右摇摆,叮叮咚咚地撞击两金属圆盘。显然,图1中(a)的方法现象简单明了,作为课堂演示还好,但作为趣味物理则显不足。因为对于具备一定静电知识的学生来说,这种现象并不新奇,趣味性并不凸显,不足以勾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而图1中(b)的方法则不同,对于具备一定静电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见得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学生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朦胧感觉,甚至觉得匪夷所思,勾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再加上乒乓球叮叮咚咚地左右撞击两金属圆盘,动态感十足,实验的“趣”凸显无遗。

当然,选择课堂趣味实验还应从多种角度来考虑。如时间方面,一般不要太短也不要过长,时间太短的话,还没有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就做完了,这样达不到效果。时间过长的话,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课堂的教学进度就受到影响;从难易程度来说,难易程度应适中。难度过高,就算解释学生也未必能够明白,而过于容易的话,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讲述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时,可选择如图2所示的“拍管吸球”,让塑料软管下端开口处靠近桌面的用塑料泡沫做成的小球,用手拍打软管的上端,使其上端晃动,桌面上的塑料泡沫小球就会被吸入软管,从上端开口飞出。这个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又不失其新奇性,也能很好的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总之,不管如何选题,趣味物理实验必须突出其中的“趣”的原则不能改变。

2 在设计制作中突出“趣”

趣味物理实验不但要有好的选题,很多时候还需要一个好设计和制作。要设计制作一个好的趣味物理实验,首要满足的条件还是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趣味物理实验在设计制作时要做到新颖、出乎意料之外,才能凸显其“趣”。

如连通器的原理,直白的展示出连通器中液面相平的一般演示器材显然没有多少的趣味性可言。笔者设计制作出如图3所示的趣味物理实验装置,笔者称之为“小鬼撒尿”。

事先容积较大的瓶子里装入较多的水,但水面距离弯管处约0.5cm。演示时在瓶子外面用包装纸贴在瓶子的外面,不让学生看到里面的结构,然后在卡通头像后面的小孔往瓶子里注入一小杯水,接着就会在瓶子下方的出水口有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用原先注水的杯子去接,结果发现出水量有10多杯,远远超过注入的水量。这样的设计无疑更加新颖,特别是卡通形象更加吸引学生的目光,实验现象也出乎学生的意料,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笔者某校附属中学任课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在一个班演示的时候,实验装置是带有卡通头像且瓶子外面贴上包装纸,结果在学生发现在瓶子下方的出水口有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老师一杯又一杯的接水时,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纷纷对于其中的原理进行猜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还一致要求老师拆开瓶子外面的包装纸,要看看里面的结构;而在另外一个班级,笔者去掉了卡通头像和瓶子外面的包装纸,演示的时候,虽然学生也感觉挺新鲜的,但却没有一个学生鼓掌,更没有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与前面的班级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由此可见,趣味物理实验不但要在选题时突出“趣”,还需要设计和制作也要考虑如何突出其中的“趣”。

3 在实验表演中突出“趣”

有了好的选题、好的设计和制造,趣味物理的“趣”未必能演绎到极致。就像电影,有了好的剧本和道具还不行,还得有好的演员、演技。因此,趣味物理的“趣”不单要在选题和设计制作时突显,更要在现场演示中将其中的“趣”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给观众一种艺术般的享受。因此,在进行趣味物理实验表演之前,要设计好台词、解说词,反复进行演练,尽量使得表演生动有趣,可以以小品、魔术的方式进行表演。

例如笔者就曾经指导过师范生进行过如图4所示的趣味物理实验表演:“隔空取物”,表演过程摘录如下:

首先,表演者一手持一个羽毛球简和一个羽毛球进场,并对观众说:

“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羽毛球筒和一个羽毛球,你们当中有谁能将羽毛球从筒的下方塞进去,然后从简的上方用手拿出来?”

当时旁边就有观众走出来,将羽毛球从筒的下方塞进去之后尝试着把手从上方伸进去把羽毛球拿出来,结果因为手太大,根本伸不进筒内,球也就无法拿出来。这时,有个女生从地上捡了根小木棍,冲进场内,接过羽毛球筒,将小木棍从筒的下方往上一捅,球就从上方出来了。观众哄然大笑,现场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这时,表演者一走上前说:“刚才我说的是将羽毛球从筒的下方塞进去,然后从简的上方用手拿出来”,“刚才那位女生用的是小木棍,不是用手拿,能不能不借助其他工具,直接用手把在筒的下方的羽毛球从简的上方拿出来呢?”

当时就有观众指出:“将羽毛球简倒过来,然后往地上磕,羽毛球就会掉下来。”

表演者一:“将羽毛球筒倒过来,上方就变成下方了,必须确保羽毛球从简的下方进去,然后不借助任何工具从简的上方用手拿出来才算数。”

周围观众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却没有人能提出更好地解决办法。表演者一:“看来,要想成功的解决这个难题,必须练就武侠小说里面的常说的‘吸星大法’之类的功夫才行。下面有请我们的气功大师×××,为我们表演隔空取物,有请!”

表演者二上场,经过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扎稳马步,吐气开声,一手拿着羽毛球筒,(此时羽毛球筒的下端没有支撑物),另外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然后手慢慢离开筒口,并作出用力拉扯的动作。表演者一则在其旁边为其摇旗呐喊,经过几次猛力拉扯之后,当表演者二用手捏着羽毛球的头部将羽毛球从筒的上方拉出来时,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其中的物理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惯性原理。当表演者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时,筒突然往下运动,而由于惯性,羽毛球还保留原来的静止状态,在筒中的相对位置就会上升,经过几次猛力击打之后,羽毛球就已经升到了筒的上方,表演者当然就可以用手将其从上方拿出。其中的用力拉扯只是一种迷惑性的动作。当表演者将里面的原理娓娓道来时,周围的观众才一副枉然大悟、如梦初醒的样子。

这个实验的原理和器材都很简单,但经过表演者出神入化、妙趣横生的表演,使得这个实验趣味性十足。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物理力学

G633.7

物理知识是高中学习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习,通过对其知识的学习,让我们对许多现象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高中生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通过亲自实验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让我们在一个更加辽阔的知识天地中翱翔。通过开展物理趣味小实验,可以培养我们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一、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需要与学习内容相联系

进行《物体的平衡》知识点学习时,如果只是单一性地听老师讲解,对于相关概念及知识点,我们都无法直观地对其进行理解。如果结合学习内容进行一些趣味性小实验,可以增强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并能够对力学概念有一个全面地了解。比如:可以在家中坐在椅子上,并将上身挺直保持两脚呈90度。如果在上身不能向着倾斜的情况下,我们尝试着是否能够从椅子上站起来。通过这样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可以C明在保证身体挺直与两脚位置的情况下,是无法从椅子上跳起来的。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实验,但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就可以引发我们对这种现象的思考。通过思考后发现,这与我们在学习中的力学物体平衡知识点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物体要实现站立,需要保证从重心处所引出的竖直线并没有超越其底面,否则无法实现物体的站立,也就是我们在学习中所学习到的平衡。有了这样的一个小实验,许多同学都会对物理现象产生极强的好奇心,从而提升了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二、合作完成物理趣味小实验

在学习《反冲》知识点时,也许老师会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展示一段与反冲相关的视频。例如:火箭发射。并讲解火箭能够上升到太空中,克服地球引力,正是因为反冲的作用。虽然已经非常直观形象地解释了其力学的原理,但没有经过自身的实验,对于其相关知识是无法能够更好地理解。但如果想要通过火箭来完成实验,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一个与火箭相类似的物件来进行趣味小实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可以联合几名有同样兴趣的同学,一直收集多个饮料瓶,并将其中一个饮料以包装纸为界线裁剪为三个部分。然后将一个完整的饮料瓶倒置于裁剪下的中间部分,并用胶带将其进行固定。接着再将裁剪下的上半部分固定于倒立的完整饮料瓶底部,再利用一些卡纸来给“火箭”做一些火箭头、尾翼装饰。为了保证“火箭”在飞行中的稳定性,需要在进行尾翼装饰时,确保其与底座保持对齐。用同样的方法,为“火箭”装饰三个尾翼,并在“火箭”底部加上喷射动力控制塞。(如图1所示)

在完成了所有的制作工序后,在所制作的“火箭”中装入适量的水,并控制其水量为饮料瓶的1/4到2/5之间,然后利用打气筒对其进行打气并调整好其发射角度。完成10个大气压的打气之后,橡胶塞在气压的作用下会与饮料瓶脱离,然后获得反作用力射出。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对“反冲”知识点的理解,也增强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三、通过趣味小实验学会思考

日常生活中,每一名同学的身体素质及条件都有所差异。有的同学身材魁梧,有的同学则较为瘦小。如果让两者之间进行一次力量比赛,比赛结果可想而知。许多同学在回答这问题时,会不假思索的说出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身材料魁梧的同学力气大。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问题来探究取胜的原因。在这个小实验中,我们需要运用旱冰鞋,让身材魁梧的同学穿上,然后两者之间再来进行一次比赛。其结果会出人意料,身材瘦小的同学取得了胜利。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这问题就需要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大家一起的讨论与思考发现,当瘦小的同学的静摩擦力达到一个值时,身材魁梧的同学所受到的摩擦力会持续上升。对于两者之间所产生的合力方向则会会对身材魁梧的同学产生一定的加速度。因此,真正决定胜负的秘密在于瘦小的同学增大了摩擦力。通过这样的小实验,让我们树立起了在遇到一些物理现象时,应该运用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久而久之,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促进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

四、借助生活化情景开展趣味小实验加物理知识的印象

高中时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在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可以采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实验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一些可以独立完成后小实验,还能够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比如:在电视中我们会看到一些鸟类休息时,会以单脚站立的形式进行休息。在看到这样的生活化情景时,可以尝试着像鸟类一样单脚站立,还可以尝试着保持双脚站立姿势的情况下,调整为单脚站立。通过这个尝试会发现,要完成这个动作非常困难。如果我们侧身将一只手臂与腿与墙面进行接触,然后保持直立姿势,慢慢提起离墙较远的脚,争取用靠墙的脚进行单脚站立。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动作。我们可以通过所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来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因此,要实现站立必须要竖直向下通过重心的重力作用线通过了两脚围成的支面。如果我们采用了上面的方法来进行站立,支面会慢慢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然后重心的重力作用线则会影响我们的单脚站立。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际,我们可以再联想许多婴儿在学习走路时为何总是踉踉跄跄,正是因为这些小婴儿的两支脚呈现一种分开的状态,所以他们在学习走路时总是感觉要摔倒。还有在一个摇晃的物体上,如果想要站立,需要将双脚叉开。如果想要在这个物体上进行行走,最好的方式就是八字形。这些都是与支面大小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不仅让我们紧张的学习心情得到了缓解,同时还加深了我们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因此,我们在看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时,不妨可以运用物理知识来进行思考与探究,一定会让你对物理知识产生极强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废旧物品开展物理小实验

当前的社会非常重视环保,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同样应该以环保理念来制作一些能够让我们开展实验的小道具。比如:可以收集一些废旧的易拉罐、金属罐头盒或饮料瓶等。然后在其接近底部侧面的位置用工具钻出一个小孔。用手指去按住钻出的小孔并往里面注入相等容积的水量。当我们将按住小孔的手指打开时,水自然会从小孔中流出。但我们让饮料瓶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在其下落过程中,小孔中并不会有水流出。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实验,让我们可以应用失重现象来进行解释。不仅利用了废旧物品,同时还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同一个饮料瓶,在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钻三个小孔。然后用手指分别按住三个小孔,向瓶内注满水。然后同时打开按住小孔的手指,观察每一个小孔中所流出的水平射程各有不同。位置越高的小孔的水平射程较小,位置越低的则越大。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用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来进行解释。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可以健全我们的物理知识结构。虽然学校并没有开展相类似的实验课程。但我们可以结合自身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进行联想,并结合学习内容开展趣味小实验。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压力,同时还可以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了物理学习兴趣,让我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杜纵秋.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物理课--对推行高效课堂的反思和总结[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6).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趣味性 应用性

我们知道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而构成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系统”,则需要教师、教材、学生、媒体和实验环境五个有机联系的基本要素,对于这样五个基本要素我们必须把它们的关系处理好。一般来讲,教材、学生、媒体和实验环境都是预先设置好的,只要我们合理地利用就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我国农村中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实验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这除了与实验室的物质建设有关外,与教师实验教学的素质和提高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有密切的关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设计的内容就是走进实验室,引入的实验有:(1)光的色散实验;(2)声音的共鸣;(3)“魔镜”实验。(4)人工降雨实验。这些实验直观贴近生活,实验现象引起学生持久而稳定的注意,使学生的感知清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这时学生会提出问题,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趁机告诉学生: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如果只凭感觉想象,会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结果。

由于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实验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惯性,惯性现象”一节中“用尺子打棋子”和“拉小车,木板倾倒”的实验;又如,“大气压强”一节中“覆杯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空气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另外,还有“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实验”等都是非常富有新鲜感和趣味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

中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富有上进心和探索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竞争趋于激烈,要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知识时,布置学生自制“水气压计”,用来观察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同时改作爬山用的“高度计”。在讲《电路》时,布置学生仿照小实验利用一个电池组、一个小灯泡、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和一些导线设计一个楼梯开关电路,使行人上下楼都能控制电灯的开和关。通过这样的实验能提供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基本仪器的操作和使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学的开展,可引导学生了解、体会、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充分感知实验操作的过程,利用多种感官感受实验中的各种刺激,激起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探究自然奥秘的意识,为他们的成材和攀登科学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深化理解课本知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单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物理的,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才能灵活运用。很多物理规律需要在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理解,所以一些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及演算推理得出的结论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并观察实验想象令人信服,“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而一些课后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例如,“组成串、并联电路”实验中,两灯泡串联时发现一只灯泡亮,另一只灯泡暗,学生提出疑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两灯泡应同样亮,怎么会一只亮一只暗呢?”为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决定灯泡亮暗的是灯泡的实际功率。根据P=I2R,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功率的大小取决于灯泡电阻的大小。一亮一暗是因为两只灯泡的电阻不同,亮的灯泡电阻大,暗的灯泡电阻小。如果其中一个灯泡电阻很小,实际功率就很小,达不到亮的程度,则会出现一亮一灭的现象,使学生理解了决定灯泡亮暗的是实际功率,而不单是电流或电阻的大小。然后再引导学生探讨家庭照明电路中电灯亮暗为何不同?通过对知识的延伸,加深了对实际功率的理解。另外,串联和并联电路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再好,学生练习机会少也不易掌握,因此可让学生课后自制电路元件模型(电路元件用硬纸板剪成,在棉线两端系上回形针做导线)互相检查,加强练习,效果不错。这样的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脑,不知不觉中就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4篇

高中生物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它的趣味因素很多。生物教学比较重视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对一些理论、公式、概念等涉及很少,常常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相比较之下,它比理化的难度要小了很多,原因在于它有很多有趣的图表、插图,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经验,对创新趣味性课堂教学的方法有一些浅见。

一、注重导入艺术,增强整堂课的趣味性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是决定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就要用好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需要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经验前提下,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并联系教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构建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有机融合的课堂。比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会对第一节课的理论知识感到厌倦,原理性的知识不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倘若新课的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好,会对以后课程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实验操作也不能掌握有关的技能。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导入:上课铃响后,教师可以拿着一盆绿叶植物缓缓走进教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室,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示,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此时教师要提问:“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那么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看到实物后,学生就会怀着极大的兴致去探索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活跃的氛围中积极寻找答案。有的学生会答出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水源、土壤、空气、阳光、温度等。再通过教师的讲解,总结出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12h2o=6o2+6h2o+c6h12o6,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听得乐此不疲,教师也可以兴致高涨,全身心投入到讲课中去。

二、强调实验课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比较重视实验,趣味性的实验教学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1)实验的提问环节。问题设置是否具有趣味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验效果。对此,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可以提出一个趣味性很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一些猜测。当然,这些问题要源于生活,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教师应对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多加赞成,进一步培养学生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整理出合理的实验结论。比如对“青蛙效应”的教学,教师先讲一段有关的故事,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青蛙在沸水中毫无反应呢?”这时,同学们通过实验会发现适应外界能力的强弱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可见,趣味性的设问是实验教学的基础。

(2)实验的设计环节。第一,要建立趣味实验的框架,使学生了解此次实验的最终目的。比如在“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查找有关的资料,设想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第二,要抓住重点。在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法参照其他实验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利用生物实验材料和道具,设计出合理、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5篇

一、做好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常识整合,增强物理教学内容趣味性。

物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是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一旦将它们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就会使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意识到学习的责任和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强化学习效果。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教材一些内容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例如:在给学生第一次上苏科版物理八上序言课时,我尽量把书本上的小实验都做给学生看,其实这些实验充满了趣味性,学生非常感兴趣,在装水的烧瓶底部放了两条美丽的金鱼,用酒精灯给烧瓶口加热,问学生:鱼会立即死亡吗?学生事先猜想的答案是很快会死,实验实际操作下来,烧瓶口的水都快沸腾了,但底部的两条鲸鱼却自由自在地游弋,顿时学生都傻眼了,鱼居然没有死,太不可思议了,什么原因?这种实验既具趣味性,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还有很多,这些小活动、小实验把课堂扩大,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老师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课外亲身实践,在更开放的空间内自由探索,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际的能力。

二、利用形象化和幽默的教学语言,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想你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重要的创造工具。”教师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能把沉寂的教室变成欢乐的海洋,还具有把抽象的书本知识化繁为简、化枯燥为有趣的神奇。教师的说服力和强大的惑召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身的语言魅力。观察身边那些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往往具有鲜明简练的特色,或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或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或睿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或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风格虽各不相同,但都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应用现代教学设施,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计算机及网络的日益普及,作为青少年学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为什么?你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设计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具有趣味性。这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逐步走进了农村中学课堂。学校目前每个教室全都配装了教学多媒体,每位教师都配了电脑,如果物理教师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多媒体技术教学,一些视频、音频、动画、图片、仿真实验将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将会极大地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这方面我们的软件设计师尚须努力,各位教育工作者还得继续学习。

四、将物理实验游戏化、增强物理教学趣味性

“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开始的。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这样,突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从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