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范文第1篇

虽然跟云南贫困地区儿童的通信联谊活动没开展起来,但是,这次活动却对我产生了一点启示。能不能把通信活动作为作文教学的一部分呢?

恰巧,在《中国少年报》上,我们又读到了一则新的消息:驻守在云南老山前线猫耳洞里的战士们,业余生活极为贫乏,他们连书包都没有的看,生活十分艰苦。 对了,能不能发起一个为战斗英雄们献书的活动呢?

我把这个想法跟班干部们说了,大家的热情非常高。于是,我让班委会起草了一个“倡议书”,然后,利用班会的时间,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为战斗英雄们献书,献最好的书,让战士们战余的生活丰富起来。

于是,一次献书活动开始了。丁立权不愧为班长——小学生报社讲里给他的精装图书《成语故事大全》被他拿出来了。两天的功夫,孩子们为战斗英雄们捐献了几百本课外书。尽管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并不一定适合于战士们阅读,但,那热情足以打动任何人。在给个学生自己的捐书中,都加了一封信。我告诉他们,想跟战斗英雄们说什么,就写什么。

当然,我没忘记以班主任的身份,写上一封慰问信,介绍办理开展活动的情况。信的最后,我重复了多数学生的要求:要他们写信给我班的学生讲战斗英雄的故事,只是,比学生提的要求苛刻一点——我要求他们定期写故事给我们。

东西寄出去了,带着我班学生的热情,带着我们对战斗英雄故事的期盼。 不久,云南老山三管地区某部的一个连队文书来信了。除了表达了对我班学生的感谢,镇地位我们将真实的战斗英雄故事了。

他给我班的学生讲了一位张性战斗英雄的故事。我利用品德课在班上读了这个故事。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不时,有人在擦拭泪水。故事读完了,正好,按照教学进度,我们该写读后感了。我心头呼的一亮:为什么不可以写读了这封信的感受呢?对。于是,那个单元的作文,我们就写了《读战斗英雄的故事》。我们反复读了故事,讨论人物的英雄品质,同时,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学生完成了读后感。虽然雷同了一点,但是,我还是让学生寄出去了。就这样,那位连队文书坚持每个月给我班的学生来一封信,讲一个战斗英雄的故事。我每次,都要学生写感受,写回信。

按理说,这样的做法概算挺好的了吧?

没想到。三次以后,又学生开始不耐烦了——不要它们讲故事了,还得天天写读后感、写信!有学生在背地里,偷偷地这样讲。

我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不仅通信、写读后感,学生写其他作文,也陷入了低潮——包括作文和日记,都没有了过去的热情。

真实怎么回事情呢?

反思:本来,即使按照现在的教学理念,“与热爱的人通信”本身,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通信,把学生作文变成了真实的交际。

但是,现在分析原因,那样的通信活动,虽然真实,却由于老师进行了“统一要求”——内容、形式、时间都有老师来掌握,来提出硬性的要求。这样一来,学生开始的热情而生成的主动交流需求,随着外在规定,逐渐消退了,甚至,随后部分学生主献了抵触的情绪。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范文第2篇

一、学雷锋事迹,了解雷锋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让学生了解雷锋的英雄事迹,充分认识雷锋,学习他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我校少先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学雷锋活动的动员、宣传、学习。首先,每名队员在辅导员老师的组织下认真收听了大队部《关于学雷锋的动员》讲话。然后,我们中队根据本中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学期学雷锋计划。接着,我们中队先后几次组织队员借阅图书、查找资料、走访,各小队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在两次学雷锋主题中队会上,以讲故事、快板书、三句半、小品、歌曲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表演出来,通过主题中队会,一方面发挥了我们队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队员们组织活动能力和表演水平。另一方面,使队员了解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及其高尚的品质。同时,充分利用教室的雏鹰园地,办好每期的雏鹰队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播放雷锋的故事、照片、日记等等。在活动中,注重"六个一",即从阅读一个雷锋故事,了解雷锋生平的一件事,讲一个雷锋的故事,学唱一首雷锋的歌曲,摘抄一则雷锋的日记,设一个学雷锋监督岗。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雷锋形象的伟大和精神的可。为了宣传学雷锋的意义,以及如何学雷锋,学雷锋的什么精神,大队部充分利用我校的“向阳花"小广播站来宣传雷锋精神;先后两次组织学生观看了《雷锋》、《少年雷锋》两部电影;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大型书画展",将纪念活动与学雷锋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举行了老干部报告会,老革命家用他们亲身经历为全体少先队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会上,大队辅导员提出:每名队员都要认识到,学雷锋重在体会一种心中永远有他人的意识,不要刻意地去模仿雷锋的事例,作为当代的少年儿童要养成好习惯,立志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这些话语激励着孩子们要从小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的愿望和决心,使他们树立起"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已背离人民为耻"的荣辱观,雷锋精神将永远在向阳校园中闪光。

二、走英雄道路,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

在充分感知雷锋先进事迹和精神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环境、学习态度等多方面与英雄作比较,进而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明确奋斗的切入点,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计划,形成自我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学习雷锋要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养成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中队提出了"学雷锋和养成教育相结合"的口号。在日常生活中,队员们按照榜样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已,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中队有一名队员,他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不把钱放在眼里,还经常摆阔,家长也没有办法。辅导员老师知道后对他说:"你是雷锋中队的队员,雷锋中队的队员首先要学习雷锋叔叔的品质,雷锋叔叔是怎样处理零花钱的?"他说:“雷锋叔叔艰苦朴,袜子破了补了一层又一层都合不得买双新的,除了买点儿日常必需品,剩下的就存进银行,哪里有困难,他就捐给哪里。""是啊,这就是雷锋叔叔,我们的榜样,如今你是雷锋中队的一员,应该怎样做呢?"辅导员老师问。

他回答说:"老师,我一定向雷锋叔叔学习,不乱花一分钱,我也要把钱攒起来做点儿有意义的事,给咱雷锋中队增光!"从此,他改掉了乱花零钱的坏毛病,不仅如此,他还极力宣扬雷锋艰苦朴素的作风。为了激励学生时时处处以雷锋英雄为榜样,规范自已的言行,除了充分结合学校的大队会、升旗仪式、祭扫烈士墓、观看电影、手拉手献爱心等活动外,在本中队还设立了学英雄书角、学英雄园地。在学英雄园地上有一颗象征着英雄光辉形象的大星星,学生们象征着小星星,每个队员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在大星星周围贴上自已的一颗小星星,队员们把自己的点滴成绩看成是英雄精神在闪光。在学期结束前举行"灿烂群星竞放光彩"主题中队会,各小队把好人好事编成说唱材料来赞扬,结束时,让所有的“文明星”、“好学星”、"勤巧星"等小星星在这颗英雄大星星前合影留念,永远记住走英雄道路的前进脚印,让孩子们在行动中全面深入理解英雄的精神实质;同时带领队员们重温毛主席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把题词印发给每个队员;重温雷锋原著,进一步了解雷锋的崇高思想境界;讲雷锋事迹。在学雷锋活动中,开展了“四个一”活动, 学雷锋,看一本好书,让精神世界更美好;学雷锋,做一件好事,做到心中有他人;学雷锋,树立一个小目标,使自己前进有方向;学雷锋,改正一个缺点,不断使自己奋发向上。至此,班级掀起学雷锋做雷锋高潮。“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一车满载的是为祖国为人民的好事,不正是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逐步积累起来的吗?在队员中提出倡议: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不随地吐一口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墙上乱涂乱画……在生活中,要像雷锋那样,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学习中,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有个干劲儿和专劲儿。我们班有一名队员平时学习上一点儿也不用心,家庭作业也不爱完成,特别贪玩,家长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老师也找他谈过,可只见几天效,过后还那样,真是令人头痛。可自从我们中队被命名为“雷锋中队”后,通过对雷锋的了解和学习,他彻底变了。在各小队的汇报会上,他激动地说:“我以前真是太傻了,每天就知道玩,不爱学习。现在我才意识到时间是多么宝贵呀,我一定要向雷锋叔叔那样,在学习上要有挤劲儿和专劲儿。同学们都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三、做英雄传人,弘扬雷锋精神。

英雄中队和英雄精神能为学生树立一个清晰的人生坐标,并激励他们为此而不懈努力。学英雄、敬英雄、不忘英雄,队员们以雷锋为榜样,开展节假日他们以集体或个人的形式深入社区,为社区奉献爱心,自觉地为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或到公共场所做好事;到敬老院去慰问,打扫卫生、为老人梳头,为老人表演节目,并用自己的零用钱给老人买了蛋糕、果品等。同时他们大力宣扬雷锋精神,利用班队会时间组成报告团到低年级去演讲或是讲故事或是演唱,使雷锋精神深入人们心中。我们班的任卫营同学,带领本队队员,经常为她们家楼上的老人拎垃圾,并帮助他们打扫楼道,全楼的人都说他们是“活雷锋”,还写来感谢信,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在我校与两家子小学"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中,我们中队共捐献图书一百五十册。在向学校救困基金会捐款时,队员们把自己的零用钱拿了出来,他们说宁愿自已少花点,也要让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们像他们一样在学校里读书。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范文第3篇

但是,本文想追问的是,当木兰故事的意义空间在当代社会得到认可,被“合理地”以各种表现方式反复抛光涂抹时,我们是否能够借此一窥隐藏在这一悉心构筑的性别话语背后的焦虑与期待?而木兰故事本身的意义结构又是如何推进或是制约着人们掂量性别、定位个体、遥想家国?当性别被当作是最具释放性的叙述口径,自以为缝合了个体与国家,日常生活和宏大叙事间裂缝时,我们却在这样一系列“女英雄”的故事中,看到了性别被中介化、工具化后的尴尬不安与重重危机。

花木兰的形象史,在各种文体的共同书写之下,历时漫长,并且早已牢牢地生长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之中。北朝民歌《木兰诗》是这一形象的起点。数百字间,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过程一气呵成,充满了传奇和荡气回肠的气息。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其他描写战争的诗歌,《木兰诗》中对战争过程的省略是相当明显的。十年从戎的死里逃生、血雨腥风,浓缩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30个字中。而木兰从军前后,跨越身份与性别的非凡行为才是整个故事的传奇性之所在。正如《木兰诗》结尾处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来为全诗奠定意义,此处,展示成功的“越界”和“扮演”才是讲述这一征战故事的意义之所在。因此,残酷的战争像模糊的幕布一样摇晃在我们意识地平线的深处,它在为“代父从军”和“女扮男装”这两个支配性行动奠定了合理性的基础之后,就对故事的意义起不了任何推动作用了。而“代父从军”和“男扮女装”之所以不会触犯当时社会意识环境中的性别等级秩序,原因在于它服从了另一重更具压迫性和覆盖力的价值秩序,那就是“忠”与“孝”。

和通常表现女性的文本一样,木兰的女性特质必须要在和家庭的联系中表现出来。因此,木兰从军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越界”的故事,更是一个“回归”的故事。在毫不旁逸斜出的“离家―归家”的情节线索中,木兰以生命和年华为代价换来的“壮士”身份,在回家以后隐退得彻彻底底。也就是说,木兰从军这一故事的价值,不在于她的建功立业,不在于她的勇武奉献,而在于木兰在成功越界后仍然对于性别归属的认同和服从。《木兰诗》中的传奇性同样也牢固地建筑在这一认同基础上。于是,在木兰这个英勇的“女英雄”身上,不是以一种性别特质覆盖另一种性别特质,而是通过这一性别越界和回归的故事,将女性身份暗含的精神品质补充进男性身份所具备的能力之中,从而把“忠”与“孝”的神话推到了极致。

有了这一支撑,木兰的故事一经讲出,便成为一个内涵强大、易于扩展的典故,与中国古典诗词的书写传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典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点,文言本身就是一种富于典故的语言。“木兰从军”一词进入到古代汉语之中,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表述的利器和修辞的手段,而且从更重要的方面来讲,“在艺术家手中,它可以使情感、想象和回忆熔合在一起,使古代和现代衔接起来,将现实引入历史、神话、诗歌等丰富的源流之中,……为语言提供了想象的源泉”[2]。木兰从军的典故,在古典中国漫长的诗歌历史中铺展开来,被用来符号性地展示诗人一时间的感念与想象。然而,从功能上,也就是以组织诗歌情绪的能力而言,与其他的典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并且,这个故事在长时间的被书写的过程之中,本身未被添注任何新的内涵,个中的价值落脚点略有差别,或是赞赏“女郎”英勇,或是感慨巾帼气节,但是依旧不能逃脱被想象性征用的符号命运。

木兰形象周围所凝结的集体无意识在各个时代的关头交替释放。当历史迈进“现代”的门槛,“花木兰”这一原型以其特殊的性别形象,又开始构筑新一轮的话语空间。上世纪20年代,在妇女和人被重新命名和定义的思想背景下,梅兰芳改编的京剧《木兰从军》表现的是反对封建礼教束缚,要求妇女抗争求解放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周贻白改编的话剧《花木兰》则又将反对侵略战争的民族主义思想注入木兰的故事之中。解放战争初期,林岩改编的《花木兰》面对战争,强调自我保卫奋身抗敌。抗美援朝时期,言慧殊改编演出的京剧《花木兰》和陈、王景中改编、常香玉演出的豫剧《花木兰》等,也都突出了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随着影音技术成为讲述故事的最强势手段,花木兰的故事也进入了电影制作的视野之中。1998年迪斯尼的动画版《花木兰》成功地在跨文化语境中为木兰的形象找到一个最具认同度的框架。这个黄皮白心其貌不扬的动画木兰,将女性意识和认识自我的本能交织在一起。于是性别与战争的抵牾被化解在“寻找自我”的精神之途中。只是这样的个人主义的英雄,性别不是要义。只要足够好消化,来自传统中国的木兰同样能够跻身迪斯尼浩瀚的动画画廊,同样能够比肩超人、蜘蛛侠和蝙蝠侠。作为2009岁末登场的大片之一,由香港导演马楚成指导,内地红星联袂演出的电影版《花木兰》加入了这一改编序列中。摄影机帮助我们看到的“女英雄”在荧幕上既金戈铁马又儿女情长,这一形象明显和以往的木兰大不相同。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讨论这个形象是否有历史的依据,不在于勘查这个故事是否在历史细节的再现上万无一失,作为社会表意机制的一部分,电影《花木兰》选择以“女英雄”形象作为表意范畴本身就值得回味。可以看到,《花木兰》一片采取了悉心建构的叙述方式来制造安置性别特征,花木兰性别身份和英雄身份同样也是通过特定的思想和行动的逻辑结合在一起。由此制造出来性别话语、家国想象围绕在花木兰这一形象周围,既是对已有文化符号的使用,又是对其进行再生产的过程。

如何在一个去英雄化的时代讲述英雄,而且是这样一位女性英雄。《花木兰》一片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短短数百字的《木兰诗》投射到宽大的电影屏幕上。原著简单的故事框架虽然设定了基本的意义关系(如同我们在上文所说的“越界―回归”的基本结构),但情节的留白也为电影改编版重新添补阐释这一形象留下巨大的空间。于是,战争过程和战争过程中的女英雄便成了电影版《花木兰》的讲述中心。

电影一开场,柔然部落的大举兴兵掠夺,门独王子虐杀战俘的嗜血残暴立即把观众带进战争势不可挡的情境之中。战火燎原,打破了木兰和老病的父亲清贫而平静的日常生活。在“兵户出兵”的军令下,木兰设计将父亲灌醉,偷着男装,挂甲配剑,骑马直赴兵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木兰诗》中由“爷娘”、“阿姊”、“小弟”所构成的家庭环境,在影片中被简化为与父亲的相依为命,由此设定出木兰自小坚强独立、正义善良的性格基础。尽管在一个没有女性的环境中长大,以一身戎装走进军营的木兰在这里才在真正意义上进入男人的符号世界。军营毫无疑问充斥了男性能指,女儿身的花木兰是怎样安身于其中的呢?木兰和费小虎的“兄弟情”的确认是她立足男性世界的第一步。小虎不仅为她提供了起居军营的基本便利,也使得木兰间接而稳固地和其他男性成员建立了以“兄弟情”为基础的基本认同。随后,木兰的身份危机由其破敌立功而化解。木兰封将带兵,开始了她起步成长为英雄的漫长历程。

木兰从第一次杀敌,到成为英雄,并非是一个自动选择的过程,而是经历了心灵的痛苦挣扎和退缩游移。通常,“女英雄形象的第一个而又最明显的特征是‘像男人’,因此,塑造这类形象的基本修辞策略是‘雄化’。‘雄化’是突出女性人物‘雄’的一面,即让她们在外貌、言行举止和工作表现上贴近男性和模仿男性,并进一步引导她们加入男性的世界、认同她们的价值观直至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接受,最终成为‘英雄’人物。”[4]这种塑造女英雄形象的“雄化”修辞,在很多十七年小说中可以看到。而在电影《花木兰》中,这种雄化修辞,由于木兰本身的女扮男装,有了更隐曲的表述。当身份危机被解除之后,身居将位,而惟一知道木兰女郎身份的小虎和文泰都为她特意掩盖,使木兰始终以“男人”的身份驰骋沙场。当然,这都是木兰具备武艺超群、谋略过人的男性特质的前提下。与电影中的反面人物柔然王子门独相比,同样是沙场上的战将,木兰虽然事事身先士卒骁勇善战,但对于“只有死人和疯子”的战场,女英雄本身充满了厌恶和排斥。尽管白天扮演雄武的将军,每到夜晚便临风凭吊死去战士,木兰在战场的每一天都在男人的身体和女人的心灵之间来回挣扎。仿佛脱下戎装才能显现真我,影片反复暗示,在武艺高强的木兰和敏感多情的木兰之间,后者才是木兰的真身,才是木兰的自我。而这里的“情”,正好成为了木兰成长为英雄的最大障碍。

到这里,我们便可以分辨,在电影中,什么样的特质才能使木兰能够“像男人”“像一个将领”。木兰虽然武艺超群,但没有野心,只有情义。因为情义她才被押上了这辆战车,但从未想要建功立业,而是想用情义来拯救自己,拯救身边的人。这情义包括对父亲尽孝,包括对兄弟的爱护,包括对“知己”的拳拳爱意。木兰身上的女儿性就被定义在这种个人化的、私人化的“情”上。电影似乎想在这里还原一个具有情感深度的女性个体在面对战争时所应具备的“内在”。这样的还原仍然遵循了女性感性的、柔软的性别位置。重情重义使得木兰能在战场上聚集人心、所向披靡,同样也使得她容易受情感支配落入敌人圈套。木兰要想真正地成为英雄,她的整个成长过程便是对“情”的克服的过程。

当电影用感性柔软来体现木兰作为女性的美好,但又与战争的环境、与逻辑相抵牾的时候,木兰的成长该如何实现呢?从道德和情的角度可以塑造木兰美好的女性形象,但同时对她的英雄形象又是种消解的时候,女英雄身边的男英雄便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引导的职能。木兰与文泰的情感纠葛一直贯穿电影始终。他们既是战友,又是知己。木兰对文泰的牵挂使她暴露出不适于在战场上生存的“情”的一面。木兰在中计兵败之后的颓废退缩,丧失了战斗的勇力与果敢:“为什么爹谈到打仗会兴奋,我打了一仗又一仗,兄弟走了一个又一个,我真的不想再打仗了。……我不要当个将军,我要做一个普通人。”文泰从旁鼓励,效果不佳,只能果断地谎称战死,希望木兰能斩断情丝,重拾勇气,真正成为一个“好的将领”。木兰在这一番生死考验中,情感与观念成功蜕变:“你们眼中的花将军,其实是一个最怕打仗的人,我一直在害怕,一直在逃避。没想到,我的害怕和逃避,让我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他的离开,让我明白到,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能让我们失去更多。从今以后,我会变得更加强大,保护你们每一个人,而你们也要变得更加强大,保护起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一番鼓舞军威的告白标志着木兰经过克制和选择,已经成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领。那就是心怀大局,勇于承担。在这里,导演拓宽了木兰所能感知的“情”的范畴,从而用一种家国之爱覆盖囊括了木兰基于女性的善良对个体生命的感喟珍惜。要超越以往女英雄“双性人”或是“中性人”形象定势,唯有让木兰从个体角度审视战争,这时候女性身份才能“合理”地被展示从而被克服。正像我们上文提到,女英雄的化茧成蝶来自于男英雄的推动与刺激,男英雄不仅促成女英雄转换身份,在关键时刻拯救女英雄的生命,而且在最后以一个形象的力量拯救了女英雄的灵魂。片终木兰和文泰告别,画外音独白:“有人说,离家太远,就会忘记故乡,杀人太多,就会忘记自己。在战场上死去,生命像雨水落入大地,毫无痕迹。如果那时候,你爱上了一个人,希望会从泥土中重新绽放,热烈地拥抱生命。文泰,谢谢你。”女英雄对男英雄的感谢是因为男英雄以自己的象征性位置,激发起女英雄的“情”,挽救了女英雄的“情”,从而使女英雄能够确立自我,坚持到战争的结束。我们看到女英雄的自我在被填充丰富的过程当中,“情”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但是当“自我”和“情”成为构筑木兰这一新式女英雄形象的两大要素时,成为女英雄行动和思考的支配性逻辑时,无论是战场歼敌还是灵魂获救,女英雄都无法独立胜任。这一部号称用“女性的视角来看待战争”,并集“爱情、友情、亲情、家国情”于一身的大片,在将花木兰这一古老的形象重新书写的同时,仍旧是在男性所能控制范围里,摆放花木兰情感与内心的丰富。花木兰的形象无论怎样重塑,展示的依旧是男性的命名权。

在男性控制的社会符号生产体系里,“女英雄”的形象一直持续地被生产着。在中国古代传奇中,我们看到的女英雄有:樊梨花、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秦良玉等,他们都武艺高超智勇双全,服从在“精忠报国”的符号框架里,成为了男性进行自我想象的补充。进入现代之后,在对“人”重新定义的过程中,“女英雄”的故事又发生了新的改写,从“新女性”到“女强人”,这一系列能指的改变,都因为缺乏自我阐释的向度,而成为男性叙述话语的产品,成为各种民族国家话语的组成部分。

作为被男性话语反复书写的形象符号之一,花木兰这一形象性别越界的部分其实最具有改写的空间。但是,性别越界在古典忠义的符号体系中不得不以性别回归来化解其中奇诡的破坏性。而忠义的符号体系失效之后,民族国家话语成功取代这一位置,继续行使着对花木兰的性别整合。所有的改编都无意冲破性别指认的桎梏,男性叙述话语为花木兰安排的结局最能显示这一性别话语背后的性别等级,“在文学中,也是在现实中,女性们只有两条出路,那便是花木兰的两条出路。要么,她披挂上阵、杀敌立功、请赏封爵――冒充男性角色进入秩序。……要么解甲归田,穿我旧时裙,着我旧时裳,成为某人妻……一如杨门女将的雌伏。这也许正是女性的永恒处境。”[5]

注释

[1] [美]伊瓦・戴维斯:《妇女、族裔身份和赋权》,陈顺馨、戴锦华编选,《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2][美]夏济安:《鲁作品的黑暗面》,《外国鲁迅研究论集194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8页。

[3] “木兰从军”的故事进入到中国古典诗歌表述中的例子不胜枚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白居易《戏题木兰花》:“紫房日超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等。

[4]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道德培养;历史事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35-02

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培养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在社会事件处理中应用历史事件的实际教训,以及怎样应用历史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只是单一的讲历史知识,完全不考虑在学生学习后怎么去运用,在日常生活里如何实践。由于缺乏授课老师的引导,很多学生对历史产生了误解,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更有学生表示:历史既然已经过去,就没有意义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历史?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了首要问题。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适当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现在的初中生可以通过很多种渠道接触外界,喜欢新奇事物,不喜欢陈旧的古板式教学,在多方面改变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1.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现在很多学校都会安装多媒体设备,在多媒体讲课可以添加动画、图片、声音等,更加生动的向学生展示。学生也会更乐于去接受新颖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2.结合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历史故事讲给学生,故事最好用白话方式更能增加效果,也更容易理解。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印象还能更加深刻。

3.结合影视资料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印象

在历史课堂上,免不了会出现学生们感兴趣的朝代、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很多都被翻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符合历史的影视片段,学生也会产生共鸣,与老师互动。

二、当前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当前社会责任感逐渐下降,初中生作为未来的主力军,社会责任感意识薄弱,个人利益优先,在社会中缺乏担当。如:“扶老人”事件,初中生扶老人被指认是肇事者。这件事成为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话题,“扶不扶”也成为新一代社会问题,之后遇到老人摔倒的初中生就算有想扶的心,也不会做出行动,不单单是初中生,就连成年人也会反复思考扶不扶。而一部分初中生也因为家庭的影响,初中生本身缺乏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家长不正确的指引,导致对社会责任感的误解,认为自己还不需要对社会负责任。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和正确的引导,以及及时的辅助改正。

三、如何通过历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因材施教,带动课堂氛围

历史课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历史老师要在讲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充分的利用资源,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老师结合一些例子去讲给学生,例如:抗日战争。如果抗日英雄没有牺牲小我的精神,那么战争怎么会胜利呢?英雄的不畏,英勇作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拼命,只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比较已自我为中心,凡事优先考虑自己。家庭条件优越,也没吃过苦,遇到事情比较依赖父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战争历史的学习,也正教育了他们,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1]。初中生处于叛逆期,如果采用填鸭式或是说教式,可能会适得其反,可以顺应初中生的英雄崇拜感来讲述英雄的故事,来让同学们向英雄学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岳飞与秦桧”,岳飞作为一代英雄,忠心报国、为国效力。而秦桧作为一名奸臣,不知悔改,杀害忠良。要在这个故事中教会学生明辨是非。

2.结合时事,归纳正确价值观

当然,还可以引用中外两国同时期的不同的故事作比较,归纳出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印象会更加的深刻。也可以通过讲述祖国有多么伟大来唤起学生的自豪感,通过祖国的五千年的历史,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通过历史让学生了解到知道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有多么的不容易。因为现在我们离历史距离时间越来越久远,学生难以理解那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也给学生理解历史带来了一系列的难度。所以,老师需要结合现在的例子向学生讲述历史,会产生一定的代入感和时代感,加强历史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在历史事件中关注社会,以树立社会责任感。通过前人留下来的历史经验来给后人以指导[2]。在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同时,可以结合时下热点,来理解历史,二者相互变通,相互渗透,使学生了解的更加透彻。例如:事件,在历史上属于中国的领土,神圣而不可侵犯。老师要加强引导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分析研究事情的本质,对于这类问题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以及如何正确的看待中日两国关系问题。维护和平,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3]。

3.潜移默化,正确引导

老师也要多向学生讲述,要学生培养“我就是社会的一份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不断的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紧跟潮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在一件历史事件中,结合一两个时下的流行话题。从而达到“教”和“育”的效果。

4.建立图书角

如果只是靠老师讲述书本上的知识可能认识的还不够深刻,老师可以组织同学,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同学有关于正确历史故事的书籍都可以在图书角进行交流,扩大了同学的知识面,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程度,有疑问找老师询问,老师做出解答,自己找出的问题印象会更加的深刻[4]。总之,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职责,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历史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在历史事件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历史老师应当注重的事,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正确对待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向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

参考文献:

[1]张万翠.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系[J].学园,2014,25:119+122.

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范文第5篇

一、主流叙事下的题材选取

1. 社会热点的关注与再现

主流叙事下的电视电影在题材选择与创新上要以现实生活为主。反映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突出题材的"新闻性”、"时代感”。以迅速、快捷地反映人们关心的问题,将新闻热点通过电视电影讲述的形式反映出来。从而使人们在观看的同时能够产生反馈,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这也是新闻时效性的另类反映。如在中国抗击"非典”时期,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以此为题材的电视电影《微笑》;在中国足球第一次进入世界杯的前夕,电影频道播出了以世界杯为题材的影片《世界杯"V”计划》。这对于增强社会效益,实现电视主旋律的传播效应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 曰常生活画面的截取与重拾

中国电视电影要严格遵守"三贴近”创作原则,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题。这与电视电影的特性有直接关系,也是主流媒体的要求体现。加之电视的受众是由不同层次的观众组成的,在选题上要具有一定的"亲和性”,故事讲述也要有"亲和性”。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贴近百姓生活。几年来,中国电视电影的现实创作包含了社会改革与时代进步的宏观、微观领域,主要以突出和谐社会的面貌为主流。其中以展现改革开放以来衣村新面貌和城市化进程的作品比较多。可以说,衣村片是电视电影创作的沃土,在现实题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反映我国新衣村建设的《幸福的小河》、《阿桃》;表现衣村法制的《法官张轶事之串牛记》;反映新衣村矛盾的《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等影片,都是反映衣村现实题材出色的影片,都是以曰常画面为原型展现的优秀的衣村题材作品。

3. 革命历史的回眸与重现

革命历史题材一直都是中国影视剧取之不竭的宝库。一来能教育观众,使人们了解、熟悉那段历史,时刻提醒人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来可以宣扬和传承那种革命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曾经饱受战争灾难的民族,迎来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多么的不易,是多少仁人志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管何时我们都要牢记那段历史,弘扬那种精神。电视电影选取这样的题材,正符合自身的宣传使命。一提到革命历史题材,我们就会想到壮观的战争场景。但那种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的传统制作不适合电视电影的播出特点。电视电影选取的角度与院线电影是有所区别的,它撷取大时代的小浪花,以大背景下的一点来进行叙事,展现某个英雄人物或一些小战役。以"以小见大”的方式表现革命历史精神。着重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和故事性的情节。

4.与文化遗产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口号不断叫响,中国电视电影的题材越来越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题材选择上开始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态,作为影片的叙事背景。一方面,能唤起人们关注、了解、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热爰并传承,使得我们的文化遗产长盛不衰。如影片《变脸》就是一部表现"川剧变脸”的影片,一经播出,"变脸”的绝技名声大震。2007年创作的以梨园生活为背景的电视电影《名媛名票》和获得"第五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的戏曲片《对花枪》,都赢得了很高的赞誉。2008年第15届大学生电影节上有一部反映西北民间文化的作品《驴皮影》,给众多的电影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就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影视相结合。

二、主流叙事下的人物设置

1.百姓身边的"小”人物

主流叙事下的电视电影在讲述故事时,其主人公要更多地选择贴近曰常生活的小人物、普通人。一是由于电视电影的制作成本低。但主要的还是由于它能满足当下观众的心理需求,以贴近现实生活的人物来传达主流价值观念,维系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这些人物质朴、真实,仿佛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亲人或是自己。他们被塑造的可爰、有魅力、有生活、有个性,他们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性格,其心理变化及情绪表达趋于日常化。这些"小”人物将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在某些情节中细致入微的营造情景,表达出人物的悲欢离合,抒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经意的深入人心触动观众感性的神经。影片所讲述的故事背景一般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它将一些世俗长情、情感关系展现出来。受众在一种生活经验基础上来观看,更增加了许多感悟,使得观众能一直观看影片直到结束。以这样的"小”人物来演绎我们生活,既实现了电视电影的艺术价值及主流思想传播,同时也提高了收视率,正所谓一举两得。

2.平民化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