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地安全员

建筑工地安全员

建筑工地安全员

建筑工地安全员范文第1篇

一、2019年主要工作内容 

按厦门公司要求,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指导下,在莆田事业部分管安全工作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杜绝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坚决惩治其他安全违规行为,使自己能够掌握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 

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做到安全工作心中有数。每月组织4次以上定期的安全文明生产周检及月检,从作业现场找出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现场教育员工,做到隐患问题及时整改,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现隐患及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做好夏季四防工作,制定并实施了详细的防汛、消防应急预案和消防应急预案演练内容,积极组织全体人员参与演习,在演习过程中找出不足,确保在发生意外事件中,将损失降到最低。

对项目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新入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通过入场安全教育使其初步的认识项目的安全概况及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源辨识、预防,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树立起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积极开展“行为安全之星”活动,工人通过规范自身安全行为、纠正他人不安全行为、指出项目安全隐患等获得行为安全表彰卡。活动开展以来,不仅减少了现场的安全隐患,工人的行为安全也得到了更好的规范,同时也增进了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极大的减少了管理人员的负担。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组织、沟通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和有经验的同事还有一定差距;应加强业务学习,解放思想,弥补差距。   

2、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特别是一些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比较突出。在这方面应加强监管力度,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对违章作业人员加强教育及加大处罚力度。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尽职、尽责的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2、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大型吊装、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高危作业的安全监察力度,确保作业安全。对作业现场违章现象、存在的隐患,要及时制止和整改。 

建筑工地安全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高空施工;安全事故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高危行业之一。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因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引发的伤亡事故,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统计发现,我国每年在建筑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占安全事故总数的17%,造成的直接损失和接损失达到了建筑施工总成本的8%左右。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不足,以期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

1建筑施工的特点

1.1难度大、危险性较高

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在我国,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可达到一年甚至几年。建筑施工包括地基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外部墙体施工等,且包括较多的高空施工作业。从现有的建筑分级情况看,有80%以上的施工项目都包含高空作业,其中,露天作业的比例占到了70%以上。目前,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结构和超高层结构的方向发展,导致建筑施工的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尽可能地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

1.2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建筑工程的投资主体呈现出个体投资、外商投资、股份制投资等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顺序发生了改变,很多投资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常躲避政府的监管,私自改变施工环节,使建筑施工的危险性不断提升。此外,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监理管理、总包管理、分包管理等多个管理系统,导致管理程序越来越复杂,常出现管理职责混乱的现象。

1.3建筑施工的密集性发展

目前,建筑施工呈现出劳动密集、专业密集、资金密集的发展态势。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比较多,且大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因此,易产生各种施工安全问题。此外,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电气、水暖、通信、给排水等多专业的合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建筑工程具有资金高密集性的特点。

2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未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与体系无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常出现管理与实际施工脱节的问题。此外,在施工现场常出现未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部门未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仅注重表面工作,未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导致安全监督管理存在漏洞。

2.2建筑工程的整体投资不足

近年来,虽然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建筑市场仍旧比较混乱,一些规模较小的施工企业和水平较低的施工队伍花费重金挂靠在大型施工企业下,进而获得了部分建筑项目的施工权。由于建筑项目在承揽阶段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导致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监督管理的经费不足。此外,还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私自改动建筑结构,甚至采用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施工,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3安全培训的力度较小

建筑施工人员具有流动性较大、综合素质较低的特点,因此,多数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有效开展岗前安全培训,则会提升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施工人员的频繁流动限制了安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安全培训工作无法按照计划进行。此外,建筑施工单位常雇佣临时工,而临时工常无法及时参加岗前培训,进而降低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4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混乱

多数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未细致划分安全监管人员的职责,存在安全建筑管理人员职责混乱的现象。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因不具备相关权利而无法纠正一些违规操作。此外,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因不了解自身的管理职责,忽略了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导致在安全事故发生时找不到相关负责人,使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形同虚设。

3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方法

3.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应根据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起到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作用,从而使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出现违法现象时能找到相关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3.2充分运用安全监督理念

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应贯彻安全监督理念,积极组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宣讲安全理论,从而增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划分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使所有安全监管人员都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此外,安全监管部门还应定期抽检建筑施工项目,并在发现安全问题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免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

3.3实施负责人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明确安全监管负责人的责任,确保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将自身的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划分所有监管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以免在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时找不到相关责任人。而实施负责人制可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更认真地对待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3.4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管理能力

安全监管人员是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基础。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升安全监管的质量和效率;为监管人员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加大培训力度,从而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的管理能力。在安全监管实施的过程中,所有监管人员都应持证上岗,且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后,才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使施工企业的所有人员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建筑业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应从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宗堂.论建筑安全监督科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门窗,2015(09).

[2]陈永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门窗,2015(04).

建筑工地安全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更是发展得非常迅速,房地产行业已经逐渐开始繁荣与成熟。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所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结构设计人员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2结构设计及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2.1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差

我们国家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当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抗震性能差,这个问题在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地震当中有所体现。地震一旦发生,就会对既有建筑造成严重的损害,并加大了人们的财产损失。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其抗震性能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国家关于建筑的抗震性能的规定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样的设计理念就为结构设计人员的结构设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指导。但在这个过程中,抗震设计很大程度上属于概念设计,很多设计人员不能有效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忽视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工作,建筑工程不能满足良好的抗震要求,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地震,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过,我们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不一样,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2.2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不合理

结构设计不仅是简单的数据计算分析,还有很多概念性、功能性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当中,部分结构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足,且理论知识比较匮乏,使得其设计结果极为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结构设计人员的结构设计工作是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的。很多结构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差,他们通常只按照建筑专业的意图重视建筑外观,而并不重视建筑结构的布置和选型。有些设计公司领导提出的结构设计理念不合理,结构设计人员盲目听从,只考虑到了公司的近期利益,而没有重视公众的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造成结构设计工作非常不合理,这样会使得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导致结构的安全性能差,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2.3建筑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目前,建筑工程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成熟,一些施工人员也利用自己的“经验”开始投机取巧,在结构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很多施工人员会利用劣质的钢筋来代替合格的钢筋,或者是相应的减少钢筋的使用量,这样做的结果就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埋下隐患。同时,很多建筑公司和业主为了节约工程开支,降低建筑成本,在楼板配筋中使用冷轧带肋钢筋,这种钢筋虽然强度比较高,但是其韧性却比较小,脆性大,同时也不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一旦发生地震,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些做法极为不负责任,造成的后果会很严重,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3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3.1提高结构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想要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就需要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这项工作的更好开展,需要结构设计人员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有效的重视结构设计工作,且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在这个过程中,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结构整体的概念设计,并重视每个基本构件的设计,不断学习结构设计中的相关规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及时更新结构设计理念,深刻认识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设计的重要性,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进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工作监督

在造成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当中,建筑施工人员的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行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应该加强对建筑结构施工工作的规范,有效避免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针对此,建筑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开展结构施工工作,在满足国家的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对结构的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对施工中遇到的一些不合理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避免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建筑施工队伍还应不断提升整体素质,从而推进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3.3提高科研创新力度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需要不断提升结构设计人员的技术手段。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部分设计人员使用的工作硬件和软件已经不能满足结构设计人员的相关设计要求,这样就会导致结构设计的计算结果不够精确,为结构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整体水平,各个设计单位应及时更新结构设计软件和设计手段,有效地提高结构设计人员设计工作的准确性。那么,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科技投入,加大对结构设计程序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结构的安全性,只有这要才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研究,不断利用新的技术来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进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曾凡林.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6(8):71~72.

[2]何萌萌.试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江西建材,2015(4):18~19.

[3]章晓波.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江西建材,2014(20):29.

[4]刘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223.

建筑工地安全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因素分析;措施;对策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方面建筑工程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周边环境因素、施工要求因素、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管理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而为工程的建立埋藏下安全事故的隐患。随着建筑业不断地发展,建筑的结构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本身的多样性,需要更高的技术来进行支撑,这样就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在进行安全的管理上任务也就更为的艰巨。安全管理的方面其具有很强的多角度性,主要的从施工、人员保障和相关制度上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二、安全管理的特点

(一)建筑施工现场的范围比较小(二)安全管理人员机制上设立不完善(三)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比较多

三、现阶段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现阶段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建筑的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获得收益,将工程的不同部分在进行外包,这样就造成了整体的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国目前应对这种现状没有出台具体的管理机制,导致进行管理时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支撑。如果出现问题,责任无法进行落实,如果只是追究总体建筑工程的承包商,但是施工操作又不是这个承包商进行建设的,这样划分起来也比较麻烦。

(二)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但是很多的建筑施工人员都是一些农村的务农人员,或者是一些综合的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员,对建筑安全的意识不强。施工人员在进行相关的施工设备使用,或者进行新型材料的使用时,由于粗心或对设备的材料的认知不强,导致出现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来进行使用的情况发生。例如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没有佩戴安全帽,这样如果发生高空物品掉落的现象就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的管理者也是监督者,但是很多的建筑管理人员是因为施工单位的裙带关系来对工程进行管理,或者直接是施工人员在进行管理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管理没有得到重视。

(三)管理流程不完善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要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对其管理的程序进行制定的,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流程或者即使制定了流程没有严格地按照流程进行执行,也是会存在着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要想更好地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其中重要的环境就是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机制,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内容。首先要做的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设置,不同的阶段和区域由特定的人员进行管理,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其次是在对国家建筑方面的法律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将此制度的条例进行不断的完善,认真的落实执行工作。最后要设立安全的监督和评价的相关制度,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监督。

(二)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在进行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对安全施工没有重视起来,那么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是很大的,所以建筑工程的所有人员都要建立起对工程进行安全施工的重视。定时对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内容向工程的建设人员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实时的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操作的监督,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提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提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保护的意识,从而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考虑:首先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人员的培训上主要的就是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施工人员的培训,另一点就是管理人员的培训。施工人员是工程的第一接触人,所以要定期的加强对于施工规范的培训,对建筑使用的新型材料,工程所用的施工设备进行讲解。在管理人员的储备上要提高人才的吸收,任用建筑专业的高水平人才进行工程的管理,或者在进行管理的人群中进行严格的培训;其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绩效考核,对安全施工做得比较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安全知识的讲座和知识问答的活动,增加人员安全施工的意识。

(四)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

针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要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首先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为工程的安全管理做好法律规则的支撑。其次建筑施工的单位要对相关法律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并做好落实工作。最后要建立安全制度的落实监督工作,责任到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施工人员安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比较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做好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随着需要进行建设的项目逐渐地增多,建筑工程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提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做好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守坤.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的管理措施分析[A].“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C].北京,2015.

建筑工地安全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一、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问题分析

建筑企业施工具有复杂性、工程量大等特点, 施工过程易出现安全问题,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管理者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导致施工流程不符合相关规定。在我国, 建筑企业施工技术更新明显慢于经济市场的发展, 导致建筑施工标准存在偏差,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较多。要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应明确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因素, 并针对其存在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 确保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 一) 现场施工安全准则不规范

建筑施工多为阶段性工程, 虽采用统一的管理准则, 但由于不同的施工之间具有差异, 因此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管理纪律涣散。并且多数建筑项目并未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与惩罚, 对于表现良好的员工也不能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极大的降低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在安全规范体制上, 出现重复责任认定的现象, 一定出现问题无人愿意承担, 建筑项目管理者和员工至上而下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等特点。内部责任划分不明确, 项目经理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过分追求工程进度, 但却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返修等现象, 一些工程施工不久就出现安全问题。安全隐患巨大, 管理方案缺乏系统性。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根据施工特点制定合理的安全准则。

( 二) 安全管理机构、基层人员素质之间无法及时协调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与基层人员之间存在矛盾, 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将任务下发给施工人员, 导致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不规范,使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现场安全人员的设置明显不足, 对于现场的问题不能处理。另一方面,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安全维护人员的相关权利较小, 在出现冲突时不能完全以企业利益为主, 因此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 三)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力度不足

由于建筑施工人员较为复杂, 其素质上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施工前教育。但目前的建筑施工为了赶进度, 并未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并且受到施工性质和管理人员思想的影响, 许多员工接受的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 且与现实不符, 使从业危机时刻存在。另一方面, 对于员工的专业素质教育也是建筑企业的必要项目之一, 标准化操作是降低施工事故的主要方法之一。员工为了经济收入,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是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

( 一) 严格控制建筑工程原材料审核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降低安全隐患的主要方式。要提高原材料的质量, 要求采购者严格把控采购关, 确保购进材料的高质量。另外, 管理者要严于律己, 并对原材料进行正确审核, 防止原材料私用现象。

( 二) 确保施工建设流程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工程技术的合理性。另外, 由于建筑施工复杂, 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 要控制这一问题,就要执行和执行安全可靠的标准体系, 规范建筑施工流程。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甚至无法避免, 但对于管理人员来说, 要不断确保施工建设流程的完善, 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维持企业长期发展, 也需要其指定相关流程, 减少施工返工和施工故障。建筑施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意义, 其安全规划和监管对于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 需要管理人员给与高度重视。

( 三) 及时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技术更新

科技的发展为建筑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管理效率。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防止其出现经济失调。成本控制也是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但降低成本要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进行,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的完善自身技术, 只有在先进技术的指导下才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并且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效率。目前, 我国现有的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这一点, 适当引进先进的管理标准, 促进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维持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需要管理者努力, 还需要施工人员不断书序流程, 提高自身素质。

( 四) 对建筑人员实施必要的安全教育

施工企业应进一步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对企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针对建筑企业人员施工素质低下的问题, 应在现场进行指导,并通过必要的培训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企业管理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保证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为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提供保障。目前, 国家相关法律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规范缺失做出了明确规定, 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 并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 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还应构建统一、完善的安全监管标准, 并确保其顺利实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考核, 并及时对于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 做到相关问题有法可依, 执行正确的管理标准。

(五)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控制和管理

建筑工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如果施工前未能提前预测和深入分析,找到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那么当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就会使得施工团队无计可施。其中公认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源头主要有坍塌,高空坠落,触电等,对于这些及其危险的安全隐患除了一定的安全管理规定之外还必须要有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前对有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认真检查和核实,预防因为器械的原因发生安全事故,对于一些过期的或者落后的机器设备要及时更新换代,其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不定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地核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实时跟踪,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效率,保障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结语

筑施工以其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 同时存在大量的施工隐患。目前, 我国建筑施工规范实施过程中, 由于不能及时更新, 无法与施工现象现状相吻合。加之管理人员经验缺失等问题, 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问题, 需要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相互配合,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企业施工安全, 并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