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所谓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就是在预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能够提供有用信息,从而指引货币当局进行政策操作的变量。通过对中介指标变动的分析,货币当局也可以了解到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以及其偏离调控目标的方向和程度,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指导。引入中介指标概念以后,货币政策实施过程就通常被划分为政策工具――中介指标――最终目标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对他们的选择正确与否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调节效果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通常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但货币供给量和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很不稳定,因此继续使用将存在诸多缺陷。

一般来讲,作为一个性能良好的货币政策指标,必须体现出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可测性和可控性,目前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指标的评价就是以此为基本依据,并且已经研究得较为成熟。而中介指标自身的影响因素也是左右其效果的重要方面。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很多,这其中又尤以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最大,接下来就将从这三个角度对货币供给量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陷进行分析。

一、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储备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它在创造过程中具有货币信贷倍数扩张能力的货币,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加上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的总和。流通中的通货及银行准备金与公众及银行的意愿有关,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不易于控制,但它们之和作为基础货币时,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正是由于这种稳定性,中央银行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方面通常把重点放在对基础货币的调控上。我国的基础货币具有以下的作用:一是基础货币中的存款准备金与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之和是金融机构流动性;二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共同决定货币供应量。

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三个主要渠道是外汇占款变动、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1994年以后,我国执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是执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大幅度的升值,国际资本纷纷以各种形式流入中国,给人民币造成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为保持外贸出口竞争优势,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外汇管理当局不得不通过在外汇市场上收购多余的外汇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由此增加了等额的基础货币投放。正是由于这种外汇收购的刚性,使央行难以实现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实际上,这一问题在现阶段并没有对货币当局调控货币供应量构成太大的压力。原因有三:第一,我国中央银行正逐步完成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由以直接调控工具为主向以间接调控工具为主的转变。但是作为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工具的短期利率本身也存在着作为中介指标不可回避的缺陷;第二,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过高的外汇储备会引发许多副作用。因此,从长期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政府决策部门,都不会允许外汇储备的增长率长时间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还是一个扩张型的货币政策。通过收购外汇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至少与当前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是相同的。但是,长期扩张型的货币政策本身就是不稳定的,会随着实体经济的转变而调整。

二、货币乘数

货币的供给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理论而言,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可以较准确地控制。但货币乘数取决于通货存款比率、定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不能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确定,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导致最终货币供给量的不确定。

货币乘数的常用公式为:

k=

其中,k为货币乘数,C/D为现金存款比,r为银行准备金比率,ER/D为银行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存款比率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资产偏好,同时社会的支付习惯、银行业的发达程度、信用工具的多寡、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性。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也会影响现金存款比率。经由货币乘数的扩张效应,流通中现金增加或减少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多倍地减少或增加。

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逐步完成,银行的盈利压力日益增大。而贷款业务所带来的利差收入仍然是我国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银行在利润指标压力下放贷冲动越来越明显。

此外,法定准备金率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也经常调整。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1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2006年底的8.5%上升到2007年底的13.5%。

综上所述,由于通货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率和法定准备金率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的货币乘数也不稳定,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三、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流通速度之积等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积(M•V=P•Y),货币供应量增长取决于名义经济增长和货币流通速度。只要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那么只需根据预期经济增长率就可预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莫测,就难以判断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中介指标的可测性就会下降,并影响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或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的上升或下降。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某种规律性,如果可以对这种变化进行事前量化判断,结合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就可以预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对货币数量模型进行微分处理,可以得到:

+=+

该式左边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之和实际上是指数化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右边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和实际上是名义产出增长率。该式表明,指数化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等于名义产出增长率并由其决定。对该式做等价变换,得到:

=+-

变换后的式子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等于名义产出增长率扣除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在名义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一定时,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程度,相对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有利于货币当局准确地预测和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效用程度就较高;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波动较大,则不利于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预测。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供应量都不能由政府政策完全控制,因此央行不能完全控制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因此,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对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必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中介指标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郭连鑫.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分析[J].辽宁经济,2009.5.

[2]李冬,谢敏.中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理论和实践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7.

[3]张明,盛军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分析―从货币供应量到其他目标的讨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

货币供给量范文第2篇

不过,基于近年来的分析经验,过度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M1、M2已经给央行宏观调控带来了一些压力,对经济和CPI的指示意义在下降。另外,金融市场对于M2的敏感度也在下降。盯住一个固定的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也不足以反映金融改革和实体经济变化带来的融资结构变化。

两会在即,政府工作报告按惯例将要公布的M2目标依然备受关注,但现在是时候给货币供应量指标减负了。

容易脱钩的M2目标

市场一直以来高度关注货币供应量,自然也对央行任何改变货币供应的举动非常敏感,这是因为过去货币供应以外汇占款为主,央行的操作简单,也能被市场主体准确解读。而现在外汇占款减少,流动性投放与回笼渠道更为多样化,增加了SLO、SLF、MLF、PSL,再贷款也在回归。

在货币供应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央行的单个操作很容易被放大甚至被误解。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取决于所有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结果,央行很难通过单个操作传达调控意图。

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调控难度实际上也相当大。自1999年开始为M2设立预期目标以来,年末的实际增长基本都是偏离目标值的,偏离程度还很惊人,从-2.4个百分点到10.7个百分点不等。M2作为一个中间目标,与经济增长、通胀、就业等最终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建立很明确的关系。随着2014年以来经济周期的缩短,边观察边执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难以提前一年盯住一个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货币供应量指标已经不能准确说明整体环境宽松与否,过去两年已经出现了似松实紧的情况。货币供应量的信息含量也在不断减少,之前的历史经验似乎不再适用。

不再是货币政策松紧的信号

过去两年的货币政策究竟是稳健的、宽松的,还是紧缩的?央行认为是稳健的,但有不少观点则将2014年底启动的降息降准周期定性为宽松。

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出发,在实际GDP增速只有7%左右、CPI不到2%的增长的情况下,M2余额超过12.2%(2014)和13.3%(2015)的年增长似乎是一个不低的数值。

但是,社会融资规模却是连续两年负增长。2014年同比下降4.97%,2015年降幅进一步扩大至6.37%。央行解释之所以启用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指标,正是因为“理论研究与政策操作都需要能全面、准确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更大口径统计指标”。我们虽然关注了早前M2放缓、社融扩张的情况,却似乎在M2增速还算不错的时候,忽视了社融减速的问题。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速度也在2014年开始下降,到2015年9月甚至出现负增长,基础货币余额到2015年二季度出现环比负增长,三季度时同比负增长。这都为数据以来首次出现。

基础货币减速甚至负增长的时候,货币乘数却在上升。2015年四季度时乘数已升至5.04的高位,与2006年年中时相当,乘数的历史低位是在2011年三季度、2008年四季度时的3.7。这种反差与当前经济持续下行的格局似乎与理论概念及历史经验相违背。一般而言,经济增速上升时,货币乘数上升,经济减速时,货币乘数下降。

考虑到货币乘数是由M2与基础货币倒算得来,它的这种异常应当并不是理论或历史经验出了问题。一方面,M2未能反映整体货币供应的状况。这两年金融体制改革持续进行,表外影子业务转向表内,进而带来流动性程度不等的货币在不同层次间转移,由M2以上进入M2。另一方面,以降准对冲外汇占款的下降,及存贷比的上升,提升了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2006年以来,货币乘数与存款准备金率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没有存准率工具的调控明显不同。

若是从利率看,在M2加速的同时,货币市场利率不降反升,2015年下半年隔夜拆借利率比2015年的底部高出70-100个基点。

与增长和通胀的相关度降低

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得M2对增长的指示意义正在削弱。

对比新增M2累计值同比增速与现价GDP累计同比增速,可以发现,2012年以前,二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当M2增速上升后的半年到一年,GDP也会随之加速增长,反之亦然。但是,2012年那一轮的“稳增长”则不然,M2的明显加速,并没有带来GDP增速的逆转。这一轮M2自2015年三季度加速,到2016年2月份,经济仍没有显示出企稳迹象,PMI还在继续向下。

对比新增M2累计值同比增速与CPI累计同比增速,也有相似的现象。M2作为CPI的先导指标,在2012年之前的调整中,正相关性表现明显,2012年那一轮的调整,M2的上升只产生了微弱的影响。德国商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指出,以前基本可以用M2判断通胀走势,目前也不行了。

换个角度,从M1和M2增速之差入手,也能看出货币指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弱化。此前多有研究表明,M1与M2差值的扩大表明存款活期化,意味着居民和企业交易活跃,经济景气度上升;反之,则表明资金更倾向于定期存款,多余资金从实体中沉淀,经济回落。“现在则很难从剪刀差中得出结论。”周浩表示。

M1增速与M2增速的剪刀差与GDP现价累计同比增速在2010年以前,不仅具有明确的正相关关系,甚至几乎同步,但2010年之后二者之间相关度减弱。在货币增速回升的基础上,2012年的稳增长和2015年年初开始的M1与M2剪刀差扩大,都未伴随着GDP的回升。

社科院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指出,如果从长期的历史经验来看,当M1相对M2上升较快时,物价也会随后上升;M1增速相对M2下降时,CPI也会随之下降,一般时滞在半年左右。从目前的M1与M2增速之差的变化看,2016年的CPI走势似乎应是上升。

不过近年来M1与M2的增速之差对通胀的指示作用却比较有限。2012年,货币政策稳增长降息降准,M1与M2增速出现明显回升,但CPI仅仅是企稳,没有形成持续上涨。

这种关系弱化有可能受到劳动力要素供给变化的影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在2012年首次净减少,到2015年已累计减少1500万人。当拉动经济的劳动力要素数量下降、质量也不足以弥补时,就会需要更多的资本支出才能实现同等规模的产出。

另一影响因素则是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削弱了货币供应量指标对经济的影响力。“新的融资方式并不一定会反映在M1、M2上。” 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徐跃红分析认为。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困境

在M2仍然受到很大关注的情况下,这两年货币政策尽量避免使用总量工具,更多地用定向工具投放流动性。如此操作自然可以减轻被舆论冠以“大水漫灌”的压力,但同时也更难对冲因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流动性缺口。

货币供应量指标的传统分析方法不再奏效、对宏观经济的指示作用弱化,也反映出了腾挪空间有限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数量扩张,尽管带来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却还没有带来总需求的扩张和经济增长回升。这或与融资结构变化有关。

第一,商业银行在2015年救股市放给非银行金融机构7000亿元贷款,置换地方债又增加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政府债权3万多亿元,但都很难带动新增投资。

第二,商品房销售与M1的增速回升高度一致。商业银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从2014年的1%暴涨至2015年的55%,但在去库存的背景下,这部分销售和信贷扩张尚未带来房地产投资的显著回升,更没能传导至中上游行业。

除了救市、地方债、房贷以外,2015年金融机构通过高货币乘数扩张的货币还去了哪里?

货币供给量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选取1994年至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机制,高额的外汇储备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 影响机制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07-02

一、研究背景

自1994年我国汇率改革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截止到2010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已增加至28473.38美元。我国已成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主要的储备资产是美元、日元、欧元等。

一国的外汇储备,对于调节经济增长和保持经济内外均衡有重要作用。外汇储备对于维护国家信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外汇储备规模不是越多越好。近年来,我国经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带来了诸如流动性过剩、持汇成本过高及储备资产多样化等诸多问题。首先,我国高额外汇储备资产投资结构单一,投资水平有限。将外汇资产用于持有美国国债等货币金融权,而不是用于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很大的机会成本。并且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构成中,70%左右是美元资产,随着美元贬值,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受到影响。这种双重的成本冲击,使外汇持汇成本很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央行大量购买外汇,投放基础货币,经过货币成数的放大效应,我国货币供应量也不断增加。截止2010年12月,我国M2为725851.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 M1为266621.54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M0为44628.1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我国也面临着很大的通胀压力。

货币政策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机制,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二、模型设定

(一)理论基础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方程为:MS=m*B,其中,m 为货币乘数,B 为基础货币。基础货币(B)是指能创造存款作用的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它包括创造存款的商业银行和金额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两者之和。前者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准备金,用BD 表示;后者用C 表示。那么,B=BD+C。下面我们利用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来说明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而分析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资产包括:国外净资产(NFA)、对金融机构信贷(BA)、对政府信贷(GA)、其他资产(OA;负债包括:流通中的现金(C)、存款准备金(BD)、政府存款(GL)、其他负债(含自有资本)(OL)。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原理:资产=负债,可得:

NFA+BA+GA+OA=C+BD+GL+OL

通过前面分析我们知道,基础货币B=C+BD,则B=NFA+BA+(GA-GL)+(OA-OL)。由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信贷,对政府信贷和其他净资产共同构成国内净资产(NDA),即是:NDA=BA+(GA-GL)+(OA-OL)。那么,基础货币=国外净资产+国内净资产,B=NFA+NDA。又因外汇储备(R)用外币计量,通过e(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折算成本币则:B=e*R+NDA。用增量法表示:B=e*R+NDA。从这些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基础货币是外汇储备的同项线性函数,即在其它前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

进一步分析,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B 在整个金融银行系统中还通过货币乘数m 放大。用公式表示为:MS=m*e*R+m*NDA。

(二)设定形式

本文用M2 作为货币供给量的代表值。理由有以下几点:其一,M2 与银行活动的联系比其它层次更紧密;其二,M2 具有易于控制和包括范围广的优点,可以更好的与外汇占款联系起来。

本文选择1994――2008 年共17个样本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之所以选择从1994 年开始,是考虑到1994 年我国外汇体制实行重大改革。所有数据均来自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年鉴》。基于尽量避免数据的波动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数据取其对数,即:货币供给量表示为LN(M2),外汇储备表示为LN(WH)。

模型的形式为:

三、模型估计

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以下结果

LNM2 = 1.56*LNWH -10.6

(0.07) (0.89)

21.13 12.12

R2=0.97 DW=0.26

四、模型检验与修正

根据残差图及DW值,我们发现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ARCH-LM检验,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不存在ARCH效应。

所以,最终的模型为:

LNM2 = 2.92*LNWH - 29.37+ [AR (1) =0.91]

(0.61) (9.12) (0.03)

4.75-3.22 27.83

R2=0.99 DW=1.91

五、结论

通过理论分析,我们知道: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应量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汇储备影响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首先,外汇储备增加,减少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的高额增长,迫使中央银行大量买进外汇,同时投放基础货币,经过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最终带来货币供给量的迅猛增长。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外,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影响,加剧了货币的内生性,即货币供给受制于经济因素影响,货币当局无法完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最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对外汇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产生影响。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外汇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及资本自由流动存在不可能三角。

在模型的实证分析中,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即货币供给量M2对外汇储备的弹性为2.92,这说明外汇储备每增加1个百分点,货币供给量M2就会增加2.92个百分点。货币供给量被动增加,使央行面临通胀压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

六 、政策建议

首先,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适度控制外汇储备规模。其一,改善我国现有的贸易制度,经济增量增长的同时,注重我国经济质量的增长。从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适度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其二,控制投机性资本流入,放松资本海外投资的限制。目前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加之国家可能完全放开资本账户,要防范投机性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与金融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除了设立国家主权基金进行海外投资以外,扩宽人民币国际化渠道,支持对外直接投资。

其次,减少外汇增长过快的制度性因素,进一步探索外汇体制改革。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建立多级外汇储备体系,发挥商业银行、企业在结售汇中的作用,减轻中央银行的压力。另外,在扩大外汇交易主体的同时,扩大外汇交易品种,开发避险交易工具,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深度。

最后,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公开市场业务在我国外汇体系中的作用。在发挥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时,要不断完善,使之与财政政策、外汇政策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匹配相协调。另外,发挥央行票据、国债在外汇调节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曙光,张斌.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经济后果.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18-29.

[2]高领军.外汇储备和M2相互关系各国比较分析及对我国启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货币供给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供给;货币缺口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3-0070-06

一、引 言

历史经验表明,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模式转变与金融体制变革阶段,都曾出现流动性过剩。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带来充足的资金供给,刺激需求,扩张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资产价格暴涨,证券市场过度繁荣与投机盛行等负面结果,增加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速经济泡沫积聚,并最终威胁宏观经济安全;另一方面,在金融体系结构转变与资本市场全面开放过程中,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如影随形,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投机冲击、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贸易恶化接踵而至,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经济的“间歇性休克”与持续衰退更是挥之不去。当前中国货币运行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流动性过剩[1]。央行连续加息、发行特别国债,财政部调高印花税、降低利息所得税等组合政策,表明政府正采取措施解决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冲击。

目前,国内外对“流动性”的讨论存在诸多分歧,可以综合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流动性层次的不同界定及其测量。二是不同交易成本对资产选择的影响。三是由此进一步讨论对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力度的冲击与抵消,以至于对一国产出的影响。一般来说,从流动性可测量、可统计的角度看,有三个层次的界定:一是将流动性界定在银行体系内,我国中央银行曾以此为角度进行描述,是指超额存款准备金。二是将与实体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货币供应量视同于流动性。三是将经济社会中一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金融资产视为流动性。

从微观角度探讨金融系统流动性问题,关注的是金融机构存贷差、银行间市场利率和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指标,并分析其给商业银行盈利状况造成的影响。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分析实际货币存量高、现实的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关系等指标,关注的是流动性带来的货币政策困境、潜在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问题。曾康霖认为流动性过剩是金融资产在市场中的交易状态,必须从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资产负债结构变动去考察,流动性过剩反映市场主体的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2]。任碧云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存贷差和外汇占款以及M2与M1差额的不断拉大等都不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成因,而是由于货币政策没有及时对经济发展出现的变化做出反应造成的[3]。路磊认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是影响当前货币政策的冲击因素,在承认高储蓄率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前提下,通过综合性的货币政策可以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4]。综上,流动性过剩的定义不同,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也不尽相同。各类定义描述的仅是流动性过剩部分特征,不能涵盖所有,且某些指标与衡量方法也并不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与制度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在金融体制变革和经济周期等诸多因素作用下,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导致需求不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加,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所吸纳的过剩资金滞留在资本市场,并通过各种传导路径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短期冲击和深远影响。

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从宏观调控角度看,以资产价格上升、经济活动货币充沛为典型现象的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流动性过剩度量可以从货币供给角度进行分析。

二、流动性过剩的均衡分析框架综述

古典经济学家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在探讨货币数量、价格及产出的均衡关系时,逐渐发展起来货币理论(Fisher 1911,Marshall 1923,Pigou 1917)。1911年,Irving Fisher首先以清晰交易方程式,表达了货币数量理论:

M•V=Y•P(1)

其中,M是货币存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Y是经济实际产出,P是价格水平。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应与通货膨胀和产出增长保持一致,因此,通过公式(1)的变形,可以用来计算货币供给,即通过对(1)求一阶导数有:

可以得出Δm的表达式:

根据方程(2),货币供给Δm的增长率等于产出增长率Δy加上价格的增长率Δp,即通货膨胀率再减去Δv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

大部分货币数量的分析模型都采取对数模型Darrat(1986),即采取固定的弹性形式定义货币供给函数,即:

其中,Y是某种规模的变量,R是机会成本变量,E是误差项。如果我们用对数形式重写上式,用小写字母代表对数就可以得到简单的线性模型,令β0=lnk,M表示货币需求,Y为GDP,R为利率,P为价格水平,那么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价格、产出基本关系如下:

m为货币存量的对数,p是价格水平的对数,y是实际GDP的对数,i是无风险利率,ε是随机误差项。

Hallman,Porter and Small[5]对流动性度量方法进行了较早讨论,他们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价格缺口(The Price Gap)”。Hallman首先假定市场中存在两个均衡价格:一个长期均衡价格,一个短期均衡价格,表达式如下:

其中,pt表示长期均衡价格,p*t表示短期均衡价格,二者的差称为“价格缺口”。

p*t-pt=(vtrendt-vt)+(yt-ypotentialt)(5)

方程(5)表明,如果实际的价格低于(高于)长期均衡价格,未来的价格将会具有向上(向下)的预期。根据该式,价格缺口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vtrendt-vt)“流动性缺口(liquidity gap)”,二是(yt-ypotentialt)“产出缺口(output gap)”。

进一步假设,在现有货币总量mt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市场出清,此时的均衡价格如下:

“价格缺口”才等于零。但这三个条件同时成立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就意味着长期价格与价格之间永远存在一个“价格缺口”。

基于Hallman等人的成果,Gerlach[6]对“价格缺口”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货币缺口(real money gap)”的概念,他认为当前已有的货币存量如果低于现行的价格水平,货币供给就会出现缺口。假定货币供给存在长期和短期两个货币缺口,表达式如下:

短期货币缺口与长期货币缺口的差即是真实的“货币缺口”。与“价格缺口”相比,其实是表示了同一概念,只是参数不同且符号相反,即:

那么,在给定的价格水平pt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市场出清,现有的货币需求mt和均衡货币需求m*t的差(m

方程(9)同方程(7)不谋而合,“货币缺口”为零的存在条件也是苛刻的,即(yt-ypotentialt),(it-i*t),εt三者同时为零,货币缺口才会消失。Gerlach认为“货币缺口”的变化可以度量流动性过剩,前期的货币扩张必然带来价格上涨与增加潜在通货膨胀,这也是衡量货币政策的依据。

三、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模型

流动性过剩的度量会遇到诸多复杂因素,这些因素既包括规范方面的,也包括实证方面的,目前仍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方法来测度流动性过剩。根据对流动性过剩的不同理解,选择不同的分析路径与实证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依据本文的观点,流动性过剩既然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那么流动性过剩的度量可以从传统的均衡模型进行分析,探讨货币供给与产出、价格以及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进而测量流动性过剩并探讨货币政策等相关问题。本文对货币需求进行估计基于均衡假设,也就是说假定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而对货币供求互动的原因与机制不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了分析的简便而参照了国际通行对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即货币供求相等的均衡假设,因此在本文中货币需求量、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总量在数值方面是相等的。

基于经典均衡理论,在稳定发展的经济体中,一国的产出、价格与利率基本相对稳定,因此可以设定一个基于产出、价格和利率的货币供给参考值――均衡货币供给Mequilibrium,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量Mreal与参考值的关系,进而分析流动性问题。具体设计如下:

1.均衡货币供给

根据均衡方程,市场存在一个均衡的货币供给量Mequilibrium,它由产出、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如果实际产出、价格和流通速度一定,则货币供给也会稳定。将其转换为对数形式如下:

lnMequilibrium+lnV=lnY+lnP(10)

方程(10)的经济涵义与方程(2)一致,即均衡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等于产出的增长加上价格的增长再减去货币流通速度。用小写字母代替上式,均衡的货币供给可以表示为:

mE=y+p-v(11)

2.实际货币供给

均衡货币供给是一个经测算的货币供给,但现实市场中的确存在一个实际的货币供应量,衡量指标为M1和M2,狭义货币M1是研究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主要变量,广义货币M2定义更加广泛,能满足研究微观经济主体预防性和资产性货币需求的需要。本文将其定义为实际货币供给mreal。

3.参考货币供给

通过对方程(3)求一阶导数得公式(12):

(m-p)′=(β0+βyy+γi+ε)′Δm=Δp+βyΔy(12)

方程(12)表明,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下,货币需求应与价格、产出相一致。这里将公式(12)中价格Δp以稳定的通货膨胀πenvisaged代替,产出Δy以潜在产出Δypotentialt代替,可以得到货币供给的参考值,本文将其定义为潜在货币供给Δmpotentialt,即:

Δmreferencet=πenvisaged+βyΔypotentialt(13)

4.流动性度量指标――实际货币缺口与名义货币缺口

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的差,表明了现行的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的差距,当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的时候,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反之就会出现流动性不足,本文将二者的差定义为实际货币缺口mgap,即:

mgap=mr-me(14)

其中,mR,mE分别为实际货币供给和均衡货币供给,mGap为实际货币缺口。

利用方程(13)可以计算出潜在的货币供给,同样可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mr与潜在货币供给mpotential的差距,来衡量流动性过剩,此处将实际货币供给与潜在货币供给的差定义为名义货币缺口mnominal gop,即:

mnominal gap=mr-mpotential(15)

综上,无论是实际货币缺口或是名义货币缺口都表明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或潜在货币供给的差距,当货币缺口持续扩大,证明存在超额的货币供给量。因此,货币缺口反映出货币总量与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是衡量流动性及货币扩张与货币政策效果的依据。

四、模型检验与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按照货币经济理论,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一般包括价格水平、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等变量。本文选择GDP为规模变量,先用GDP平减指数将名义GDP调整为实际GDP,再取其对数形式,令产出y=log(GDP/P);货币总量的选择依据中国人民银行1994年10月公布的货币量统计标准,选择广义货币M2为货币总量变量,令mr=log(mt/),mt为货币总量,为价格平减指数;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通货膨胀的变量,令p=log(CPI);根据货币流通速度定义,令vy=log(GDP/M2)为年度货币流通速度,令vs=log(M2/M1)普遍认为M2与M1的背离程度衡量了金融活动中“松货币,紧信贷”的现象。为季度货币流通速度。

本文研究的样本期间为1991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二季度,变量采用的各项指标为年度数据和季度数据,且变量序列均采用X-11方法进行季节调整。GDP及其平减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实证检验

根据方程(11)和方程(14)及本文定义,得到me为均衡货币供给序列,mr为实际货币供给序列和mgap实际货币缺口序列。根据生产函数、HP滤波及状态空间方法得到潜在产出的增长率为8.5%[7]。理论上讲,在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时,通胀率的理想值应为零,但由于存在工资的向下刚性,因此通胀率不可能达到零,确定通胀率的理想值为2.1%,根据方程(13)和方程(15)我们可以得到mreference潜在货币供给序列和mnominal名义货币缺口。

首先,通过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各序列平稳性,判断其单整阶数;其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判断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缺口关系。篇幅所限,季度数据的检验结果省略。

本文利用Eviews5.0软件对各变量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进行ADF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上述变量均为平稳序列,且均为一阶单整过程I(1)。对于由上述变量构成的模型,经一阶差分后构成平稳时间序列。

由于上述变量均为一阶单整过程I(1),为避免“伪回归”问题,本文用Johanson协整检验对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缺口、均衡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缺口进行了协整分析,检验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上述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说明实际货币供给对货币缺口、实际货币供给和名义货币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为进一步验证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之间的稳定关系,本文基于VEC误差修正模型对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缺口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缺口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实际货币缺口与均衡货币供给也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实际货币供给和均衡货币供给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货币供给并没有参照均衡货币供给进行,货币供给过量造成了货币缺口,形成了流动性过剩。

3.结果分析

从年度数据分析,实际货币供给量始终与均衡货币供给、潜在货币供给存在一个货币缺口。实际货币缺口在1991―1997年表现特别明显,这与当时我国的经济高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与高货币投放等经济状况相一致,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造成了当时过剩流动性泛滥,最直接的指标就是通货膨胀率最高达24%。为控制通货膨胀,央行在1995―1997年连续采取了组合政策,紧缩银根、控制投资等,我国经济在1997年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平滑曲线图1显示出了实际货币缺口的变化,在1993年的时候达到了最高,随后持续下滑。原因是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货币供给与扩张并不能及时反映在经济领域。

1995―1997年间我国的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相接近,货币缺口接近0。这充分表明央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经济实现了稳步增长,货币供给与现实需求基本平衡,流动性过剩问题消失。1997年以后,由于多种因素,货币政策又逐渐放松,实际货币供给始终超过均衡货币供给,特别是2003年达到了最大。随着经济增长的稳定,2003年至今的实际货币供给始终与均衡货币供给保持较小的差距,这也符合2004年以来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货币缺口逐步降低。通过比较实际货币缺口与名义货币缺口,发现虽然二者在数值上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因为潜在的货币增长与均衡的货币增长有一定差距,但其变化趋势与方向基本一致,这也可以说明从潜在货币需求和货币缺口角度分析流动性过剩同样具有说服力。从数据分析来看,由于我国GDP的增长季节性因素较为明显,货币供给及相关政策又相对稳定,因此从每个季度分析来看,实际货币缺口始终存在,且波动较大。由于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的时滞性问题,2003年以来积累的流动性过剩正逐步释放,通过各种方式对宏观经济产生冲击。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货币需求理论对流动性过剩展开讨论,基于均衡分析给出货币缺口模型,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由于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和产出、价格与货币流通速度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度量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讨论和度量流动性过剩。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缺口与实际货币供给、货币缺口与均衡货币供给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第二,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由于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缺口波动较大,长期积累的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第三,虽然当前我国货币缺口没有持续扩大,但流动性过剩已经在消费领域有所表现,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和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正预示着过剩流动性的冲击正在加剧,央行必须以控制流动性过剩为政策基调,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流动性过剩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已经表现出由潜在的通货膨胀逐渐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状态。当前,要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通过调整金融与信贷政策,引导资金合理配置,及时疏导使资金流向资本不足的产业与部门,缓解资本市场的压力。同时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立多种投资渠道,吸引过剩流动性转化为投资与消费,纠正经济发展模式,继续维持央行的对冲操作,维护稳定的宏观环境,为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赢得时间。

第一,确定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任何经济增长波动带来货币供给政策的滞后都会影响货币币值稳定。因此,长期来看,制定合理的增长目标与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控制流动性的基本思路。第二,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设定稳定的物价水平作为调控指标,根据我国的通货膨胀指标构成分析,目前CPI统计指标存在偏差,住房权重较低,并未反映实际的市场价格波动,相反食品权重较高,这些又放大了食品价格受季节影响的作用。因此,合理地计算与设定CPI将是货币政策控制目标合理性的关键。一般认为2.8%―3.2%的CPI是可以接受的。第三,运用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央行运用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要调控手段已经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该类手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而且危害也很大,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央行通过商业银行进行金融调控,而一旦外资流入缓慢,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降低存款准备金带来的二次流动冲击不可小视。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流动性问题复杂而且多变,任何单一的理论与政策都不能完全地解析与解决流动性过剩的表象与根源。要采用多种政策,从治理流动性过剩冲击与解决流动性产生根源两方面入手,标本兼治地解决流动性过剩难题。结合宏观政策与发挥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共同治理流动性过剩矛盾,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过剩流动性冲击:当前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6,(5).

[2] 曾康霖.“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7,(1).

[3] 任碧云,王越凤.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辨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

[4] 路磊.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J].金融研究,2007,(1).

[5] Hallman, J. J., Porter, R. D., Small, D. H.Is the Price Level Tied to the M2 Monetary Aggregate in the Long Ru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1,(4):841-858.

[6] Gerlach, S., Svensson, L.E.O.Money and Inflation in the Euro Area: A Case for Monetary Indicator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3,(50):1649-72.

[7] 刘斌.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7).

Empirical compare analysis on the money supply and money gap

DU Xiao-yu, LI Xiao-zhou, JIN Yan

(School of Busines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

Through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money supply and equilibrium of money supp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measuring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and concludes that Excess Liquidity can be defined as the deviation of real money aggregated from expected equilibrium level. Our empirical conclusions indicate that there have long-term and stead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real money supply, equilibrium of money supply and money gap in China. The money gap is close to zero in certain time, and the real money supply excesses the equilibrium of money supply in most times. The Excess Liquidity is the inevitable phenomenon resulting from the wealth effect and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the result of misplay of economic policy. At present, Excess Liquidity is releasing by various means and influences the macro-economics. It accords with the money policy of central bank of China which takes the quantity of money as the goal of agency to view the money gap as the measure of Excess Liquidity.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 Liquidity is to optimiz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increase the ways of investing and develop the capital markets.

货币供给量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供给;需求;购买力;价格水平;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5-0026-05

一、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的购买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货币的产生则规避了以物易物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促进了商品的交换[1]。特定的商品生产者只生产单一或者种类非常有限的商品,因此在交换过程中,卖的目的是买。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角度来看待商品价格的概念,若猪肉的价格是20元/公斤,意味着一公斤猪肉的购买力是20元。商品的价格代表其购买力。

在以物易物的过程中,用于交换的两种商品的地位是对等的。在交换过程中引入货币并不改变这一性质。例如猪肉、鸡蛋和土豆的价格分别为20元/公斤、10元/公斤和5元/公斤,那么货币(这里的货币是人民币)的购买力是每一个价格的倒数所组成的序列。1元的购买力是:1两猪肉或2两鸡蛋或4两土豆。

这一点在外汇市场上得到充分体现。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外汇市场的交易是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名义)汇率就是以另外一种货币衡量的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方式。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汇货币。

考虑到计量货币价格是非常困难和抽象的。货币的引入使得国民收入核算成为可能,即直接以货币金额表示各种商品的组合。在国民收入核算的过程中,价格变化所带来的问题被提出来了,价格指数也被创造出来了。一国的价格水平以一个基准的商品和服务“篮子”的价格来表示,它反映的是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我们将货币的价格,即货币的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定义为价格水平的倒数。用公式表示为:PPM=1/P,其中PPM表示货币的购买力,P表示价格水平。反映一国价格水平的指数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二、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现在,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图来说明价格水平的决定过程。在图1中,用Y轴表示货币的购买力PPM,X轴表示货币数量。采用供给需求分析,用一条垂直线表示在任意给定的时点上的货币供给M(这里我们采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习惯,分别使用M和L来表示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而不使用微观经济学中代表供给的S和代表需求的D),用向右下倾斜的斜线表示货币需求L[2],则两线的交点表示任意给定时点上市场达到均衡时的PPM,同时得出均衡价格水平。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货币购买力越强,价格水平越低,对应图的上部;货币购买力越弱,价格水平越高,对应图的下部。

图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从概念上很容易辨明,货币供应量M就是任何给定时点上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现金+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额×货币乘数。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是准备金总额和准备金率。虽然公众或者市场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应量,但货币供应量主要还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和控制准备金率和(或)准备金总额来决定。。类似于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我们在图1中设定了一条涉及PPM的货币需求曲线,它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所表达的含义乍看起来很奇怪。货币的需求难道不是无限的吗?人们难道不会想要得到尽可能多的货币吗?但这忽视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和普通商品的需求类似[3],人们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有意愿并且有能力持有货币的需求。也就是说,货币需求的概念隐含人们为了得到货币愿意付出多大的成本,即他们会愿意选择保留多少货币而不是花掉,这时,他们对货币的需求不可能是无限的。如果某人得到了货币,他会用它做两件事:要么用于消费或投资;要么留着,增加持有的货币余额。他愿意保留多少货币就是他对货币的需求。

让我们看看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人们愿意保留的货币数量是价格水平的函数。例如,假定价格水平突然下跌到现在的二分之一,人们的钱包和银行账户中为日常交易或紧急情况准备的货币将大幅减少,每一个人只需要携带或者准备好之前持有货币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即可,而其余可以花掉或者进行投资。因此,如果价格水平比现在低很多,人们持有的货币总额将会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价格水平是现在的两倍,人们钱包和银行账户中就需要两倍的货币去应付日常交易和紧急情况。如果价格水平上升,购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就需要更多的货币。如图1所示,当PPM处在高点(价格水平较低)时,如PPM1时,货币需求就少;但当PPM处在低点(价格水平较高)时,如PPM2时,货币需求就多。

我们现在看看,货币供给曲线与向下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如何决定均衡PPM或价格水平。相对于给定的货币供应量M,假设PPM突然升高,也就是价格水平猛然降低,于是货币供应量M大于货币需求,两者之间就是过剩的货币。人们发现自己正遭受着货币失衡之苦:手中的货币比按当前价格水平所需要持有的更多,因此,人们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试图花掉多余的货币。尽管就个体而言,人们可以通过购买将手中的货币花掉,但从总体来看,这些被花掉的货币并没有消失。既定的货币供应量M始终存在,不发生任何变化。随着支出的增加,大多数甚至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价格水平不断上升,使得PPM开始下降,如图1中向右下的箭头所示。随着PPM的下降,货币过剩情况逐渐消失,直到它完全消除人们花钱的动力。在更高的物价水平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需求和既定的货币供给不多不少正好相等,市场最终出清。人们不能够改变货币供应量,但是可以通过提高物价水平来消除货币过剩现象。[4]

相反,假设物价水平突然上升到现在的两倍,PPM因而降得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支持日常消费。货币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现金余额出现短缺。人们将会试着通过增加货币余额来缓解货币短缺。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支出、增加储蓄。这导致大多数甚至所有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价格水平下降,PPM上升,如图1中向左上的箭头所示。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物价下降得足够多,PPM上升,在更低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需求和既定的货币供给不多不少正好相等,市场最终出清。市场行为再一次使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货币总需求会根据货币总供给相应调整。

因此,价格水平即货币购买力的供求决定机理与普通商品价格的供求决定机制没什么不同。物价水平将会趋向于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使处于失衡状态,市场力量还是会促使其回到均衡点。此外,与某个特定的商品市场一样,货币市场的均衡价格即货币的购买力与货币需求正相关,与货币供给负相关。同样地也可以说,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正相关,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三、价格水平的变化

为什么价格水平会一直变动呢?如果说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决定价格水平,那么原因就很明了了:当且仅当这两个基本因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同时变化的时候,价格水平才会发生变化。我们先来考察货币供给变化的情况,此处货币供给是指名义货币单位(如美元、人民币)的供应量发生变化(限于篇幅,本文不考虑新增加或减少的货币从何而来,也不考虑货币是如何注入或撤出经济领域的)。

图2货币供给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首先我们考虑货币供给增加的情况。图2中,初始的货币供给曲线M0与货币需求曲线L相交,确定了初始货币购买力PPM0和初始物价水平(即PPM0的倒数)。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供给曲线M0向右移动到M2。现在人们手中的货币就有了盈余,此时货币供给超过了在初始价格水平上的货币需求。人们口袋里钱多了,迫切需要花出去,于是每种商品的需求曲线都向上移动,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不一定要求同时和同幅度)。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发现需要更多的货币来适应更高的物价,原来增加的货币总量不再那么富余了。最后,货币购买力从PPM0下降到PPM2,价格水平从1/PPM0上升到1/PPM2。在新的、更高的价格水平上,新的货币总量不再过剩。或者说,在市场的作用下,货币需求L和新的货币供给M2再次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在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处再次出清了。

换句话说,当人们发现手头货币余额过剩,他们会花掉这些钱,但从总体来看货币总会流到另外的某人手上,因而新增的货币供给并不因为个人消费增加而消失。然而通过促使价格水平上升,货币的需求量也发生了变动,并和新的供给实现了均衡。这个道理与猪肉市场上的道理是相通的,当猪肉的供应量增加时,猪肉价格下降,从而吸引人们去买这些新供给的猪肉,而在货币市场上,增加的货币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并一直持续到人们愿意持有所有新供给的货币为止。

货币供给减少会发生什么呢?在货币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从M0降到M1。当这个变化发生时,人们发现在过去的均衡价格水平1/PPM0上,货币总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就是说,他们正面临货币短缺。为了增加货币余额,每个人都减少支出并进行储蓄,以积累更多的货币。随着这一行为的发生,多数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商品价格随之下降。伴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货币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直到商品价格下降到产生一个新的更低的均衡价格水平,或者说,货币购买力到达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PPM1,这时货币需求和减少后的供应量M1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再次出清。在新的均衡点上,虽然货币供给减少了,但是通过价格水平的降低,市场再次满足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当然,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中极少发生。

换句话说,面对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人们力求增加货币余额,但货币供给是确定的,无法随意增减,因此货币余额的供给总量无法增加。不过,通过减少支出,促使价格水平下降,提升了每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使实际货币余额(经购买力修正后的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从而抵消了名义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即,虽然M降了,但由于现在每一单位货币实际上变得更有价值、购买力更强,M1与之前的货币供应量M0具有相同的购买力。

图3货币需求的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物价水平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货币需求。图3描述了货币需求的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货币需求因为某种原因从L0增加到L2。这意味着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将会增加。在原来的均衡价格水平1/PPM0处,货币需求已经超出货币供给。由于货币供给是固定的,造成了货币余额短缺现象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减少支出、增加储蓄以提高货币持有量。支出的减少带来价格水平的下降,这将会缓解货币的短缺问题。最终,货币购买力从PPM0上升到PPM2,相应地价格水平从1/PPM0下降到1/PPM2。在这个新的均衡价格1/PPM2处,货币不再短缺。由于货币购买力上升,原来的货币供应量M0现在足以满足增加的货币需求。尽管货币余额总量的名义值保持不变,但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同样的货币供应量现在价值更高,能够履行更多的货币余额的职能。此时,市场再次出清,货币供给和需求再一次达到均衡状态。

当货币需求从L0下降到L1,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只愿意保留比原来更少的货币余额。在原来的均衡价格水平1/PPM0处,人们发现自己持有的货币有盈余,并开始努力把这些盈余花出去,这就造成各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促使价格水平上升。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愿意保留的货币余额开始增加。最终,当货币购买力下降到PPM1处时,货币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因此,相对于之前的情况,虽然现在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的货币需求减少了,但由于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得人们仍然需要数量为M0的货币余额。

综上所述,价格水平只会因为两个因素而变动: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如果货币供应量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果货币需求量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如果货币需求量下降,价格水平上升。货币购买力与货币的供应量呈反向变动,与货币的需求量呈正向变动。与我们所熟悉的决定单个商品价格的供求机制一样,货币的购买力也由这种供求机制决定。而且供求机制决定货币购买力的同时也决定了价格水平。

四、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水平持续快速上涨的现象,那么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著名论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这一论断同时也为如何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或结束通货膨胀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答案,即只要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我们就能够避免或制止通货膨胀。。图4货币供应量的连续增加导致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我们首先来考察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会造成什么后果。[5]如图4所示,假设初始的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0在价格水平为1/PPM0处达到均衡。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给从M0向右移动到M1,人们手中的货币有了盈余,此时货币供给超过了在初始价格水平上的货币需求。人们在调节手中的货币余额的时候将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适应更高的价格水平。最终当货币购买力从PPM0下降到PPM1(同时价格水平从1/PPM0上升到1/PPM1)时,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1达到均衡。货币供给再次增加,从M1增加到M2,人们再次发现手中的货币又有盈余了,又开始调节手中的货币余额,价格水平又一次上升。在更高的价格水平1/PPM2上,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2达到均衡。从图4中很容易看出,随着货币供给从M0增加到M1,再从M1增加到M2,价格水平从1/PPM0上升到1/PPM1,再从1/PPM1上升到1/PPM2,即货币供给量的连续增加导致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从我国实践看,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段高通胀时期,1994-1996年我国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24.1%、17.1%和8.3%,与之相应的是,1994-1996年我国M2分别增长34.5%、29.5%和25.3%。这表明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上升是造成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即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因素。[6]

参考文献:

[1]默里・罗斯巴德.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7-40.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00-216.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18.

[4]罗伯特・H・弗兰克,本・S・伯南克.微观经济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1-88.

[5]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32-65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主要指标诠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