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国劳动节的由来

我国劳动节的由来

我国劳动节的由来

我国劳动节的由来范文第1篇

2、劳动之最:最本份-劳心劳力,最气愤-劳民伤财,最适宜-劳逸结合,最幸福-劳动模范,最幸运-不劳而获,最不幸-劳燕分飞!祝:劳动节快乐!

3、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月月涨工资,周周中,天天好心情,日日好运到,白天遇财神,晚上数钞票。五一劳动节快乐!

4、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那你知道20xx年五一劳动节搞笑祝福语都有哪些呢?关于五一劳动节你了解多少呢?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是什么呢?短信祝福绕,愿你事事顺,生活步步高,身体永康健,青春永不变,友情爱情甜,幸福到永远,祝五一劳动节里,开心快乐!

5、五一短信祝福来传递,一祝平安健康身体好,二祝无忧无虑烦恼抛,三祝辉煌事业步步高,四祝财源滚滚满腰包,五祝万事吉祥随百年,祝五一劳动节快乐!

6、劳动节还是继续劳动,是无视国家法令!不是我威胁你,赶快请我吃饭!要不然我把你手机号贴大街上:一夜情热线!而且管饭!

7、因为梦想,天空才会蔚蓝;因为爱情,玫瑰才会鲜艳;因为朋友,惦念才会无限;因为劳动,心情才会舒展。祝你1劳动节梦想成真,爱情甜蜜,朋友永远!

8、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我的视线;走过城市乡村,走不出我的思念;走过天涯海角,走不出我的心间;无论在哪里,我的祝福都要追着你,劳动节快乐!

我国劳动节的由来范文第2篇

是啊,劳动,这是世界上最最朴实的一个词汇了。

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是人类本身及自然界与社会关系的积极改造。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它既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标志。

亿万年来,从人类的始祖发展到高科技的今天,劳动者,总是美丽的,总是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当我们的祖先还是一群毛猴子的时候,便以采集野果和狩猎为生。当然,那是最原始的劳动。到后来他们在磨削尖木射猎时发现了火――也就是钻木取火,人类才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日子。及至他们的思维开始形成,知道了羞耻,便开始以树叶遮体;再后来,我们的祖先又从树皮秸秆的纤维和蚕茧剥丝开始纺麻织布,并在漫长的原始劳动里,学会了耕种,学会了驯养家畜,开始了以繁衍子孙为己任的荣耀生涯。之后,又在日渐进步的劳动生活实践中,开始了发明,他们发明了火药和电。就是这两样东西,使人类逐步走上了现代的高科技,而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又使人类逐渐步入了现代文明的顶端。

人类的一切进步活动,都是劳动带来的成果,都论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劳动创造了这个世界。

人类发展到今天,没有一刻脱离了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你是从工从农从商还是从政,你的付出――只要是真诚的付出,便会在创造历史的劳动过程中,绽放出绚烂的花朵,闪耀出一种独特的光芒。

从有人类开始延续至今,劳动着,始终都是美丽的。

肯定劳动并将劳动定为节日,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那是一次为劳动者谋求生存权利和幸福自由的工人运动,这次运动对全欧美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纪念它,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者节日,简称“五一”。

而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始于1920年5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驱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倡导引领并得以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逢节日全国放假一天。1999年我国又将五一假期定为3天,连接上下两个双休日,形成了长达7天的五一黄金周。每年的这个节日,全国各地各级都会有一批“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受到表彰和奖励,因为他们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做出特殊贡献的人们。

用双手创造生活,用劳动美丽人生。

劳动是付出,付出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拥有丰富美好的生活。李大钊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一个人,如果不尊重劳动、不以劳动为生存之本、不以劳动为精神支柱,那么,他的人生必定充满悲哀。因为那些不劳而获者,他们获取的大都是不义之财,即使有短暂的享乐,他们人生的结局也大多会是惨不忍睹的。

我国劳动节的由来范文第3篇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五一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关于“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是这样的: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2、五一劳动节的意义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所以,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

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者是一切文明和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总结了体力劳动的经验,体力劳动者实现了脑力劳动者的设想。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应该让人民认识到这一点。尤其脑力劳动者更应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历史上,体力劳动者【即无产者】用生命和鲜血与脑力劳动者【即资产占有者】的斗争的意义,两者不应该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人类的私欲制造了无数的矛盾,结下了穷与福的恩怨,如今,脑力劳动者【即资产占有者】应该为体力劳动者【即无产者】服务,体力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应与大家共享。两者是一个整体,离开谁都无法发展人类文明。劳动的光荣在于科学的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根本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的结果。

我国劳动节的由来范文第4篇

劳动节演讲稿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

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应该怎样纪念和庆祝这一伟大光辉的节日呢?1886年的5月1日,美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出动大批和警察,残酷地镇压了芝加哥工人因要求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集会斗争。这说明,工人阶级不要说争取主人的地位,就是要求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也会遭受到血腥的镇压。

把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就是旨在动员并团结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为争取自身的自由、解放,为最终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不懈斗争。我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当家作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权利,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正呈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旺盛活动力,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迈向二十一世纪。 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责无旁贷地挑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担,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作为一名中学生,从小就应该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关心国家大事,热爱自己的家园,树立远大的志向,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有高尚品质的人。我们要培养劳动感情,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积极参加社会实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把我国建设繁荣富强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对“五·一”国际劳动节最好的的纪念。

劳动节演讲稿

五月的风吹绿了杨柳,吹红了桃花,吹出了一片花茂草盛、生机盎然的醉人景色。在这阵沁人心脾的熏风里,我们迎来了“五一”劳动节。

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的共同节日。是劳动,使我们过上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劳动,使我们的家园更加温馨美丽;是劳动,创造了这丰富多彩的世界。“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这首脍炙人口的《劳动最光荣》正是劳动之崇高的真实写照。

瑞士作曲家奥涅格说过一句话:“劳动与人类正如树干和树枝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这句话告诉我们,劳动与人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没有劳动也不可能有人类的未来。试想,如果没有清洁工的劳动,怎能有这一尘不染的街道;如果没有建筑工人的劳动,怎能有这拔地而起的高楼;如果没有人民教师的劳动,又怎能有我们这一代代祖国的花朵?可见,劳动是极为重要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劳动更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历史赋予我们重要的使命。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关心国家大事,热爱自己的家园,树立远大的志向,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负、有高尚

品质的人。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更是一个人良好德行和品质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培养劳动感情,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每一次值日、大扫除,都要积极参与,认真、仔细完成。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做简单家务开始,如刷碗、洗衣服、拖地等,多参加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发散自己的思维,做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从而更加完善和发展自己,使我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古语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劳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词汇,它更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牢记 “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发扬勤劳勇敢的高尚品德,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劳动节演讲稿

春风送爽,万象更新。沐浴在党的xx大的春风下,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光辉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每次过“五一”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篇杨朔的《荔枝蜜》:“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1“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我们讴歌劳动,是为了记取过去,我们崇尚劳动,是为了开创未来。我们讴歌劳动,歌唱祖国的美丽河山,展示劳动者的风采。祖国的大花园中到处都是我们勤劳的蜜蜂.

近年来“劳动光荣”价值观受到挑战。一些人由此变得很浮躁,一直在寻求机会“搏一搏”,痴想哪天一觉醒来就变为富翁。“一夜暴富”确实存在,但概率极校人活着不能“守株待兔”,而是要奋斗。从人类社会来说,不管什么制度,基础还是劳动创造世界。有了人们的体力脑力支出,才有财富产生的可能。无论什么情况,无论哪个年月,我们都要坚信“劳动光荣”。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财富。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本身。当今时代,既重视创造性的复杂的智力劳动,又重视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劳动。

让我们都来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为真理我们团结斗争,经风雨意志坚韧。辛勤劳动建设自己的国家,我们的力量无穷会像海涛奔腾,祝愿我们得祖国永远光辉灿烂,永远繁荣昌盛!

劳动节演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诚信至上,大爱无疆》。

徐xx院长是我国著名消化病专家,也是有4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XX年,他以花甲之岁到xx筹建复大肿瘤医院。他带领他的团队,坚持“科技兴院、诚信立院、博爱办院”的办院宗旨,珍爱生命,注重惠民,热心公益,获得较高的社会信任度。

XX年,初创阶段的复大医院迎来一位特殊的小患者——肇庆市怀集县贫困患儿陈植铭。铭仔刚来医院时,肿瘤已经向上破坏、侵蚀牙床和口腔底部,向内又压迫气管和食管,呼吸非常困难。

因为病情复杂,国内外都没有治愈案例,复大专家会诊后反复研究,创新性地对铭仔进行了冷冻消融等综合治疗。治疗很成功,但是,铭仔一家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徐院长开会讨论决定:筹集善款不足部分,全部由医院承担。

三个月后,小铭仔恢复了原先的活泼可爱。考虑到他家的实际困难,为孩子的前途着想,徐院长承诺由复大资助铭仔从小学到大学的读书费用。有一次徐院长到怀集,看到铭仔又黑又瘦,了解到其母亲为了生计,在外打工,无暇照顾孩子。徐院长又承诺,每月由复大另外资助铭仔家庭300元的生活费,让母亲全身心照顾铭仔。

XX年春节前夕,徐院长驱车300公里去看望读初中二年级的铭仔。一进家门,徐院长看到铭仔正在阅读《肿瘤治疗》的书籍,桌旁还放着一本《肿瘤知识》的书。铭仔稚气的眼睛里放着光,腼腆地说:“徐爷爷,我长大了要像您那样,当一名好医生。”一同前往的同事感慨地说“徐院长行的是医,厚的是德,送的是爱,守的是信,让我们看到的是美”。

XX年11月,媒体报道黑龙江大庆市一位身患癌症没钱治病的妻子,担心自己走后双目失明的丈夫无人照顾,悄悄地为丈夫刊登征婚启事;而丈夫则背着妻子托人找报社记者,希望卖肾救妻。

徐院长看完这个报道,心立刻揪了起来,他按着报纸提供的电话打了过去,只听到对方没好气地冒出一句“又是一个骗子”,“啪”地挂了电话。徐院长拨通电话,抢先说明情况,对方半信半疑地答话:“你要真帮,就来大庆吧!”随即挂了电话。

第二天,徐院长直飞大庆,表明来意时,夫妻两惊呆了,他们没想到,自己把对方当成骗子,那么不礼貌,他还会来;他们还没想到,对方竟然千里迢迢来免费接送他们治病;他们更没想到,来接他们的竟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在登机的时候,空姐看到一位长者搀着两个病弱之人,又是引路又是帮助擦鼻涕,便好奇地打听情况,夫妻俩动情地叙述着,空姐听后激动地说:“大爷,我是大庆人,我代表大庆父老谢谢您啦!”说着,呜呜哭起来。

后来那位妻子在复大治疗三个月,效果很好。出院前,丈夫梗咽地对徐院长说:“院长,我看不见,但我能感受到你的大慈大悲。请让我用手摸摸你的脸吧,好让我记住你这位大好人呀!”

正当徐院长一心扑在工作上,医院步入发展轨道时,XX年初的一次体检,他被查出罹患肝癌。

消息传来,不少医护人员心疼得掉泪,可徐院长手术后伤口拆线第5天,从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上得知,当地19岁高中女生洪秀慧面部长巨瘤,通过媒体向全世界的医院求救。徐院长不顾家人和大家的劝阻,立刻飞往马来西亚,在了解病人的情况后,他邀请秀慧到复大治疗。4个月后,秀慧脸部的巨瘤被卸掉了!少女激动得泪水长流,徐院长欣慰地笑了。他说:现在时间对于我已经成为“奢侈品”,我要珍惜每一分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贡献给社会,贡献给癌症患者。

劳动节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

《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在此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大家有幸聚在了一起,我赞美劳动,劳动者是最光荣的!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会了一首《劳动最光荣》的歌曲,最喜欢其中的那句“幸福的生活在哪里?要靠劳动来创造”。那时候只把劳动简单的理解为“劳作”,局限于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多年以后,成长为了千万劳动者中的一员,才深深体会到生活的多味,劳动的艰辛。劳动是汗水,是欢笑;是苦涩,是甜蜜;是给予,更是幸福。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你给生活付出了多少耕耘,生活就会回报你多少果实,你就会拥有多少快乐与幸福,对于企业也是如此。

双手是用来劳动的,劳动帮我们创造幸福的生活。有很多人们默默无闻的靠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拼搏、去进取、去创造,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他们同样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甚至还要充实,因为幸福不仅仅只与物质有关!

我国劳动节的由来范文第5篇

一、初次分配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现有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概念的理解主要存在三个不同的角度:

一是从收入分配的顺序考察,认为初次分配是个人收入的第一次分配。这种观点把个人通过自己的工作取得收入的过程称为“初次分配”,因为这是收入第一次分配到个人手中;相应地把政府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活动称为“再分配”,把“再分配”理解为收入到个人手中后再从个人手中流出、转移的过程。沿着这一思路,又进一步把通过慈善机构募集资金资助困难群体的活动称为“三次分配”。

二是从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理论出发,认为初次分配等同于功能性分配。经济学理论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遵循两条线索:一条起源于古典经济学派,讨论了劳动、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收入分配,即功能性收入分配。它旨在说明各种要素的价格形成,各个要素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目的在于如何确定要素收入份额以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另一条来自于帕累托,分析某一类阶层的人口或家庭的比重与其所得的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研究每一经济单位所得到的收入,着重于经济单位在分配后的相对地位的研究,旨在解释微观经济单位中的收入分配形成的特征和与此相关的收入不平等的测量,称之为规模性收入分配。由于功能分配决定和影响着规模分配的结果,任何强化功能分配的措施都会恶化规模分配,功能分配在整个总分配结构中处于基础、首要地位,初次分配是奠定分配格局的基础,因此,国民收入的功能分配就是初次分配。

三是从分配的主体出发,认为初次分配是企业内部分配,政府参与的分配是再分配。这种观点认为,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在整个总分配结构中处于基础、首要地位,并不是指“第一次”,但客观上看,“第一次”分配又是决定收入分配结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上述第一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却不能用它来界定初次分配概念。对于第三种观点,政府参与的分配并非都是再分配,也不能用于界定初次分配。第二种观点明确了要素分配的基础性地位,是界定初次分配概念可取的观点。

二、要素收入份额长期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首次对国民收入功能分配的理论做了实证分析,得出了Y=ALaK1-a公式,并根据美国1899―1922年的统计资料,得出工资和利润各占国民收入的75%和25%,两者之比为3∶1。只要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型,则工资(利润)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是恒定的,劳动报酬份额作为CD函数中的参数将不随时间变化。Barro对1890―1913年期间英国功能分配进行了经验分析,认为劳动份额不变,这就是所谓的“博尔雷法则”(Barrorule)。Kaldor(1961)通过对发达国家自工业化开始的数据考察,得出关于经济增长的一些基本事实,其中之一是,各种要素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是长期平稳的。由此,要素收入分配比重保持不变被认为是一个“典型化事实”,此观点在相当长时间内被新古典经济学家们认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与这一判断高度一致,导致要素分配份额问题在20世纪70和80年代的研究中一直乏人问津。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些国家要素收入分配比重的变化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兴趣。Harrison(2002)发现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呈现截然不同的变化规律:工资份额在发展中国家下降而在发达国家上升。Guscina(2006)的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劳动报酬份额从1975年的57%下降至2000年的52%。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的劳动报酬份额也呈显著下降趋势,其由1995年的51.9%下降到2007年的39.7%。一些研究指出,劳动份额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同向变动趋势(Elias,1992;Young,1995);Gollin(2002)对上述针对“收入份额空间稳定性”的质疑予以回应,认为导致结论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质量问题。尽管在常用计算方法之下,Gollin所用跨国数据显示各国劳动份额在约0.05―0.8的巨大范围内变动,但对各国收人数据做深入考察和重新计算后,绝大多数国家的劳动份额都落入0.65―0.8的范围之内。Bernanke和Gurkaynak(2002)使用扩大的跨国样本,再次确认了Gollin的发现。作为最主要的发达国家,美国的初次分配结构代表了发达国家的一般特征。利用Mitehell(1988)和BEA(1986,1990)的数据,Gollin(2002)表明英国的初次分配结构和长期趋势与美国高度一致。Jeandro和Joan(2003)也表明,其他一些具有长期历史数据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荷兰,其初次分配也体现出与美国类似的规律。

综上所述,在劳动份额空间稳定性争议中,对“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一致且长期稳定的初次分配结构”是有共识的,发达国家初次分配结构的长期演进规律可作为我国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前车之鉴,发达国家初次分配结构也能进一步用作评价发展中国家初次分配问题的经验标准。

三、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及其原因分析

(一)劳动报酬份额变动的实证研究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劳动要素以外的生产要素绝大部分归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生产要素价格和要素收入份额都通过计划手段来确定,因此,在讨论收入分配时往往关注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大收入主体之间的分配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一直都是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问题以及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宏观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居民间收入分配问题两方面,而对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要素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

随着我国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形成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体制。在此过程中,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资本收益不断增加,部分学者开始关注要素收入分配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后,关注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不断增加。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选取的研究年份、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从中仍可以看出,2003年以后的研究大都认为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二)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的原因分析

关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有一种解释认为是因为统计口径差异和统计核算办法调整导致的(白重恩、钱震杰,2009),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结论。张璐琴(2011)对不同数据来源的优缺点,及其与国际标准的统计口径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包括农户收入在内的劳动报酬比重不断降低,说明了我国非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比重下降幅度更大。

对劳动报酬份额变动背后原因的分析,已有两种观点为:

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市场自发作用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率低、产业结构和企业性质结构变动因素等。如汪涛(2010)认为: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分配比例主要是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各占多大比例来决定。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分析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劳动报酬占比来说明,产业结构逐渐从劳动收入份额较高的农业部门转向较低的非农部门,使得全国劳动收入份额在1995―2003年间降低了3.36个百分点。持不同性质企业变动因素主导的观点认为:劳动报酬比重变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提高,而私营企业劳动报酬比重较低,同时,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使劳动报酬比重有所下降。例如,李韬葵(2007)指出GDP中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并指出服务业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技术的使用和国有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是可能的解释。李稻葵(2009)也以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为背景,建立了一个二元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数理模型,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时,由于面临的摩擦力大于资本运动所面临的阻力,因而劳动力转移速度低于资本的转移速度,所以劳动力份额在经济发展初期是下降的,当劳动力转移逐步完成,劳动份额开始上升,呈现出所谓的U型规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政府不需要对劳动报酬比重进行干预,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劳动报酬比重会自发提高。现阶段政府在初次分配中可以做的是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扩大就业。

二是深层体制机制和立法执法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不健全、集体谈判机制缺乏、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垄断、户籍制度制约、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等。如宋晓梧(2010)指出,我国劳动报酬比重的下降虽然受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产业结构变动等上述因素的影响,但劳动报酬过低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劳动力资源配置转型不到位,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合理发挥作用的结果。光(2010)劳动者工资的增加不仅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还取决于劳资谈判,而要进行劳资谈判,工人就需要组织权,但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之下,劳资谈判作用发挥非常有限。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劳动报酬比重的调节应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入手,尤其是要打破不合理的行政和资源垄断,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破除户籍制度阻碍,完善相关劳动保障法规,健全集体谈判制度。

在我国整体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结果是工资水平的下降,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然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不能成为劳动报酬比重低的充分理由。由于市场完善程度不同,劳动报酬比重下降并非都由单一的供求关系决定。已有实践证明,即使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收入分配也是向劳动者倾斜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进程的高峰时期,大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在当时的劳动力市场上,资本占强势地位,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这一时期美国劳动报酬比重虽然达到了历史最低点55%左右,但即使是这一最低点水平也远高于我国现有水平。劳动报酬比重并非与劳动要素的贡献直接对应,技术进步创造的新价值实质是人的进步,是劳动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因此,仅通过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来决定要素收入的分配显然也缺乏依据。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这与政府对初次分配的直接干预有很大关系。

四、政府调节初次分配的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初次分配重效率,再分配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而把重效率简单地认为是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不干预。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认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主要是调节再分配。2007年,党的十七大之后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政府调节初次分配的职责。

许多学者也认同调节初次分配的重要性,但却认为政府在调节初次分配中缺乏有效的抓手和有力的措施,而只能通过调节再分配来实现。这种观点突出表现在:认为对不合理行政垄断行业劳动报酬的调节应主要靠财税制度。诚然,不合理行政垄断产生的暴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税收机制进行调节,然而,既然承认是不合理的垄断,为什么不改革造成不合理垄断的制度基础,而是反过来去调节已经产生的暴利?而且税收对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有限。若对暴利进行高税率调节,在现有体制机制不变的环境下,是否又会使暴利进一步增加,从而强化已有的垄断和既得利益?

强调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其前提是在尊重、不破坏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找到着力点。政府是否可以直接干预企业的工资发放?有学者提出:使企业工资与利润挂钩,认为这是劳动者分享利润、提高劳动报酬的重要举措。还有学者借鉴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经验,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希望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针对以上建议,不少学者表示担忧。宋晓梧(2010)指出,这些建议如果形成行政指令,将使政府完全界入企业内部分配,在短期内劳动报酬可能会提高,但这将是对市场机制的严重损害。我国的收入差距之所以大,不是市场之过,恰恰是市场不规范的结果。我们不能一方面给正常的市场博弈设限,另一方面又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进行各种各样的微观干预,妨碍市场的良性运行。余斌(2010)指出,强调初次分配的重要性,是需要政府打破阻碍市场有效运行的各种体制和政策障碍,推动市场整合,而不是直接干预市场运行甚至直接管制要素、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强调政府调节初次分配的重要性,并不否认或忽视政府在再分配领域的作用,而是在充分发挥政府税收、社保等再分配调节手段的同时,进一步明确现阶段合理定位政府职能、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调节初次分配中的基础性、紧迫性和重要性。那么在初次分配环节,政府的职责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