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赤壁之战的故事

赤壁之战的故事

赤壁之战的故事

赤壁之战的故事范文第1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人道是:人们传说是。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苏轼谪居黄州,游黄冈赤壁矾,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赤壁雄伟壮丽的景色,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战功,并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全篇将写景、怀古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纵横古今,意境宽阔,是豪放词风代表作。起调将奔腾的长江与飞逝的历史相交织,造成宽阔邈远的抒情空间。然后联想自己壮志未酬、人生失意的际遇,感慨万端。全词的气氛是开朗、豪迈的,虽然露了一种低沉、消极的情绪,但不是主要的。全词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现实的责任感,是一支磅礴凝重、回肠荡气的悲壮乐章。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山崖。“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旧的。“垒[lěi]”,指营盘。“人道是”,据说是。“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片,就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乔”,周瑜的妻,是当时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词中提到他们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作者用“雄姿英发”来形容周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guān]巾),风度潇洒,从容指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樯[qiáng]”,帆船上的桅杆。这里用“樯橹”代表曹军的战船。“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神态。“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寥寥几笔,显示了作者艺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象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尊”,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爵[lèi]”,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构成了豪放的基调。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赤壁之战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赤壁》;电影;好莱坞;美术

电影《赤壁》是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史诗级巨片,该片自从2008年7月公映以来,一路飘红,票房一路飙升上涨不止,刷新了各项国产片的商业纪录。首映便达2 700万人民币,甚至打破了《变形金刚》创造的内地票房纪录。仅仅用4天的时间《赤壁》的票房突破了九位数大关,而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赤壁》就打破了华语片票房冠军《满城尽带黄金甲》创下的最高纪录,让导演吴宇森成为红极一时的吸金导演。这一连串的令人欣慰的成绩让许多学者将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传统历史与世界的融合,尤其是在好莱坞文化霸权主义下的世界电影文化中,这种涵括在商业电影中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从叙事性、营销还是美术文化的角度对往后的商业电影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借鉴作用和方向指导作用。导演吴宇森在执导《赤壁》以前,已经有大量的执导经验,他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那“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动作片在香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得到发展,于80年代开始复兴,然而真正的繁荣期却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其中以徐克的《蜀山》影响最为深远。纵观国产动作片几十年的变化,不难发现其在美术层面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理解为向世界文化靠边的“图解式”表现。这种由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作用下的影响力逐渐影响着国产电影的形成与发展,甚至引导着中国电影观影者的购买欲望和倾向。同时导演吴宇森在该片中吸引到了雄厚的投资资金,力图通过多文化背景的作用来打破国产片在国际舞台上的桎梏。这其中,电影《赤壁》吸收了不少好莱坞的美术文化特色、布景效果以及动作方面的视觉影像,并在银幕上顺利地实现了数码特效的绚丽,真正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一、电影《赤壁》中好莱坞美术文化的填补作用

(一)现实主义

电影《赤壁》改编自我国明清四大名著中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三国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作为权谋的代名词,更是名利的象征。大多数人一提到三国故事,率先想到的都是心忧天下的君主们与忠心耿耿的臣子,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地或运筹帷幄行军布战,或共聚一堂商讨大计。然则在电影《赤壁》中,导演借助了许多幽默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感受不同的文化并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刘备给各位大将亲手编织草鞋,这无疑是对历史的联系。历史上刘备就是编草鞋出身。吴宇森导演在采访中答道:“虽然我们拍的是历史故事,但也要跟生活联系,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乐观面对人生。”现实主义在这里的表现主要是对国家统一的向往。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是人们自小耳濡目染的史诗故事,至今不断有艺术家仍然孜孜不倦地想重现那段有波澜壮阔的气势和群星璀璨的画面。

(二)浪漫主义

电影《赤壁》理应是一部泛着深刻现实主义精神的传奇历史,而它却花了大量笔触描写浪漫的爱情故事。著名导演吕克·贝松说:“当我们意志消沉时,这些轻松的电影就像是治病解忧用的消炎药,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好莱坞影片中对浪漫主义的追求对电影《赤壁》影响深远。温情脉脉抚琴的周瑜和恩爱翩跹的三国美女小乔,还有对小乔倾慕渴望着乃至于为此发动赤壁之战的一代枭雄曹操。蓄着小小胡须的仁政君主刘备,红脸美髯手舞青龙偃月刀的关云长,风度翩翩冷静睿智却不失几许谦恭羽扇纶巾的诸葛亮等。这些温暖的人物形象塑造,让一部史诗追求的超级巨片中多了几许温暖的色彩,这是时代的追求,也是观众的追求。通过温情为人们取走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不快和压抑,也是商业片吸金的理由之一。

(三)英雄主义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要说三国中的英雄人物,必然不能忽略周瑜和诸葛亮。电影《赤壁》中通过大量的场面描述周瑜的专注与诸葛亮的多才多艺。比如周瑜将箭羽投进小小的箭壶中,周瑜跟众将士分汤圆,周瑜在结尾为美人不顾一切地挺身而出;周瑜爱民,爱将,温柔善良,精通音律,智勇双全;诸葛亮给母马接生,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依据天文知识推测天气等。这都是经典三国著作中的常见画面。然而电影《赤壁》中更是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群众英雄和女性英雄,这些都是好莱坞式电影所追求的群众效应。电影中仔细描述了赵云的忠心与勇敢,孙权的高贵气质,桃园三兄弟的生死相依,这里不得不说的还有孙尚香的“天下兴亡,匹女有责”。孙尚香身上脱下的内衣和曹操大军作战地图之间,若不是导演刻意所为,很难让人联系起来,这些都是崛起的现代英雄主义和商业电影必然因素在作祟,另外曹操的个人欲望甚至将《三国》的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一部《特洛伊》式的关于个人欲望改变历史的西方史诗,这种美好感情的追求,也是好莱坞式的西方常用情感手法。

二、电影《赤壁》中好莱坞美术文化在布景方面的体现

(一)真实性与观众需求在《赤壁》中对人物造型的刻画的体现

电影《赤壁》在大量资金的支持下,聘请了许多重量级的华语影坛明星,比如梁朝伟、金城武、林志玲、张丰毅、赵薇、佟大为等。这些璀璨的明星本身就是一幅艺术品。林志玲饰演的小乔,在电影中成为欲望和视觉的载体,甚至直接关系到剧情的发展,成为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引子。这种美女与野兽题材的爱情故事,一直是好莱坞的惯用手法。

而三国题材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桃园三兄弟形象,在出于对西方观众的接受力和审美能力的考虑下,回避了刘备摔阿斗的严父形象的出现,而倾向于人权的追求,单方面地塑造出一个充满仁爱、凡事亲力亲为的仁君形象。最让观众不能理解的是,在蜀国虎将出战的场面,竟然看不到那脍炙人口的成名兵器和胯下宝马,且不说众将士脚着草鞋这种衬托仁主的刻意行为,单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和有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的宝马坐骑在电影中的缺失又从另一个角度衬托出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的滥用情况。一众三国猛将纷纷下马徒手杀敌,与狡猾的敌人进行蛮力的肉搏战,这是史书上从来见不到的情景。因为在本土文化中,英雄应该是人格魅力与宝刀、宝马三位一体的美好形象。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是关云长人格的延伸,也是关云长战斗力的象征;丈八蛇矛与乌骓则是张飞的名片效应。而片中对于汉服的打造颇下了一番工夫。史书上记载汉服应该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书上还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因此在片中,曹操头戴高冠,身着广袖,且行且吟,慷慨激昂。

(二)气势恢宏的场景描写

中国大片中都不乏场景描写,无论是风笛声里一望无垠的平原,还是万里长风中飞奔的战士染血的旌旗,俯拍拉伸的镜头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战斗场景。在《赤壁》上部中的八卦阵尤其让观众拍掌叫好。通过俯拍拉伸镜头的反复出现,让观众从画面阵势中感受战争的激烈。在漫天的黄沙中,刀光剑影下,战场阵容却依旧井然有序,气势更是震撼人心。镜头注焦于《赤壁》中的英雄们。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张飞拿着丈八蛇矛,个个杀气逼人而又英气十足。

吴宇森说:“外国人不懂中国历史,他们也没听过《三国》,所以我们在剧本上、在设计上都有一番调整和设计”,而他的《赤壁》拍摄不仅将中国人作为观众,甚至想让三国走向世界,因而在创作时,他尽可能淡化了文化门槛,用通俗的情节与波澜壮阔的画面塑造出电影的影视效果,让观众体验视觉。

影片还着重进行了人物人性化、生活化等细节场面表现。在影片中,诸葛亮不仅延续了“传统”孔明沉稳、睿智,还具有常人的一面:“略懂”是他的口头禅,会接生,给鸽子洗澡扇风……颠覆了以往的老谋深算而具有天真、善良、谦虚的形象。刘备编织草鞋、关云长讲解读书等场面,将英雄化为凡人,体现出人性和现代感。在服饰、兵器、汉简以及恰如东汉碑刻般的书法等方面,《赤壁》重视实现历史真实。古希腊希罗多德认为,历史是指真实发生的故事,从追求历史真实出发,形成历史科学;从叙述历史故事出发,可以诉诸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赤壁》取材于历史,但又突破了历史事实的局限,从画面、音效、人物等方面进行再创造。将场面设计得气势磅礴而又美轮美奂。

三、电影《赤壁》中好莱坞美术文化在动作及音乐方面的体现

《赤壁》除了对美学和观众心理学层面有所研究,其技术运用则更增添了影片的视觉和表现效果。影片利用威亚技术,使演员拥有飘逸的舞蹈美。翻转腾挪、飞檐走壁等动作让人物更加具有英雄气度。数码特效让威亚技术在突破前期极限的同时,不加限制地使用于影片动作场面,也因此给《赤壁》带来动作美学上的突破。比较而言,《赤壁》的威亚技术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心理上,都能让观众感觉得出它的存在,然而从视觉上却无法分辨。

《赤壁》注重写实。而作为写实的战争片,当然要气势磅礴。岩代太郎在电影中,既再现战争的气势与场面,又为展现人物角色的性格和心理,除了在影片中常规运用交响乐和电子合成器,还为不同角色设计了一些短暂但却深刻的音乐场面的刻画。单纯的运动而没有呼吸的电影是一部死的电影,这些小小细节刻画,不只是为剧情做铺垫,它们更像是影片呼吸,使得各色人物形象具有各自特色,让影片变成艺术,《赤壁》角色变成艺术真实的人。诸葛亮求见周瑜时,在等待中,响起一串宛如天籁之音的箫声,稚气却又富含勇气,覆盖了响彻云霄的操练声,众将士们都急切地寻找声音的出处,那声音却是家乡随处可闻的天籁,顿时,这短暂的音乐,让每位战士都具有自己的感情。

四、结 语

华丽恢弘的战斗场面,璀璨夺目的国际明星,温情脉脉的佳人才子与国破山河的悲壮气氛,已经成为我国国产电影对好莱坞电影的完美搬迁。立体化的人物以及对英雄主义的阐释,已经透过好莱坞美术文化向世人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物风情,随着电影《赤壁》在票房上的成功,相信我国国产史诗片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创造一个美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赤壁之战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吴宇森《赤壁》周瑜诸葛亮

2008年7月10日,著名导演吴宇森花巨资打造的历史题材影片。《赤壁》(上)终于公映了,首映四天票房即收1.08亿,突破了中外大片的最高纪录。《赤壁》中那气势恢宏的古代战争场面令人震撼不已,超过以往任何一部古代战争片,不愧为一部鸿篇巨制。很值得一看。笔者认为,影片主要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一、以东吴为主的叙述视角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代最有名的一场战争,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格局。描述三国这段历史最有影响力的两部著作,《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因为晋承魏而有天下,胜者王侯败者寇:而《三国演义》则以蜀为正统,因为蜀有汉室之后刘皇叔,依托刘、关、张之间亦兄弟亦君臣的忠与义,演绎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三国故事。而吴越之地向来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族,所以史籍文学中东吴一贯被矮化,给人的印象基本上是为保守江东军阀割据。但事实上孙吴政治稳定,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虽逊于曹魏,却远远超过蜀汉。在三国的形成、兴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吴存在的时间比魏蜀都长。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的说法,“孙权具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赤壁之战时,孙权有江东六郡十万精兵,而刘备只有一郡两万人马。吴宇森放弃传统正统价值观,通过东吴视角重新诠释了三国这段历史。可以说恢复了历史本来面目。

《三国演义》里把周瑜描写成了一个极度褊狭,忌才妒能的人物,被诸葛亮气死了,甚至临死还说出“既生瑜,何生亮”的话,让一代名将声誉蒙冤。著名学者易中天认为,这是三国时代的第一冤案。历史上周瑜是一个儒雅风流、气度轩昂。很有大将风度的人物。赤壁之战中。联军统帅周瑜是主角,诸葛亮是配角。周瑜是孙吴集团主战派的中坚,孙刘联合,是周瑜的一席透彻明晰的敌情分析,给孙权吃了定心丸。在刘备走投无路的时候,周瑜以少胜众,打败了足智多谋的曹操,挽救了刘备集团,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赤壁之战周瑜建大功,引起了曹操和刘备的忌惮,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赤壁之战后曹操曾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用以贬损周瑜。刘备则干脆向孙权进言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幸好孙权不为所动。在坡的《赤壁怀古》里,“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盛赞的也是周瑜而非诸葛亮。电影《赤壁》忠于史实,把周瑜塑造成一个心胸宽广、文韬武略的一代儒将,更贴近周瑜的历史原型。他爱民、爱兵、爱小乔,善良、温柔:他精通音律。知性、感性:他以杀虎激孙权出兵,运筹帷幄,杀敌神勇,智勇双全。他和诸葛亮的关系也由嫉贤妒能变成英雄惺惺相惜了《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虚的部分,诸葛亮一人就占了约三分之一《三国演义》描写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群儒,除了人名,故事全为虚构:火烧赤壁是黄盖的计谋而非诸葛亮。电影《赤壁》打破了《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的写法,把诸葛亮还妖于人。影片里没有传说中的经典“三气周瑜”“舌战群儒”等片断,展现的是孙权和刘备两大集团精诚团结,合谱了一首惊天动地的《赤壁》曲。

二、吴宇森心中的三国

西方有句俗话,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套用这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三国。三国的故事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电影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想法都表现出来,我们从《赤壁》中看到的是吴宇森心中的三国。换句话说,观众如果抱着《三国演义》的成见来看《赤壁》,可能会很失望。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看下来,只觉得气势恢弘、惊心动魄。吴宇森在影片中呈现出一个充满豪情壮志的三国。一个充满男人血性的三国。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宫廷秽乱,我们看不到刘玄德摔阿斗时的伪善,也看不到诸葛亮舌战群儒时的放旷,更看不到周公瑾对永远的敌人诸葛孔明的处处提防。有的只是各路英雄豪杰的运筹帷幄、气吞山河。那是吴宇森心中的浪漫时代,充满人性冲突的时代,那是一个对人的价值勤于探索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建功立业。都觉得自己是天下的担当。单说核心人物周瑜,他既要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又要解决孙权的犹疑不决,更要对赤壁之战过后。三足鼎立的局势深谋远虑,这是一个在多重夹缝中仍能羽扇纶巾的周郎形象。这其中的家国情怀、乡愁别恨、儿女情长。不能不令观众为之动容。

那么,《赤壁》的文化内涵或者说灵魂何在?吴宇森说,影片宣传的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重情重义,其利断金”的“中国人的精神”。影片中的周瑜、孙权等皆一反其在《三国演义》里的自私、自大乃至阴损奸诈,皆情深意重、虚怀若谷、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和平为追求。在不违背大的历史史实的原则下。吴宇森不拘泥于小的历史史实,塑造出崭新的人物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历史意味着一种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事件联系和‘作用联系’”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是在于与现实生命的思维性沟通。黑格尔指出,一切历史都具有当代性。久远而厚重的历史沉淀着丰富而宝贵的人类的族群经验和集体智慧。人们为求得现实的诗意的生存和祈盼美好的未来,总会以史为师,向历史老人请教,或以古鉴今,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电影《赤壁》起到了借古喻今的作用。团结和双赢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词,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三、打造三国故事的视听盛宴

《赤壁》让笔者惊喜连连,如《指环王》一样反复出现的俯拍拉伸镜头呈现出来的画面令人激情澎湃,壮观的场景设计实在不比好莱坞大片差。尤其是那场“八卦阵”的戏,可以说是冷兵器战争场面的经典之作,画面阵势庞大,在漫天黄沙之中,万人井然有序,几个来回的鸟瞰镜头更是震撼人心。关羽、张飞、赵云、甘宁轮流上阵。各有所长,让人热血喷涌,目不暇接。

首次从好莱坞回国拍片的吴宇森说。拍《赤壁》的初衷不是只给中国人看的。他要给全世界讲三国的故事。他说,“外国人不懂中国历史。他们也没听逊《三国》,所以我们在剧本上、在设计上都有一番调整和设计”。《赤壁》尽可能淡化文化门槛,从通俗的情节与波澜壮阔的画面中让观众得到视觉,从放映效果看吴宇森基本实现了他的目标。

影片把现代人的精神融入古代人物角色中,表演人性化、生活化。拉近了古代英雄和现代观众的距离。诸葛亮不仅擅用兵法。延续了“传统”孔明沉稳、睿智的一面:又以“略懂”为口头禅,懂接生,还给鸽子洗澡扇风,以天真、善良、谦虚的形象取代以往老谋深算的诸葛孔明(恢复了诸葛亮原来27岁的青春形象)。还有刘备给兄弟们编织行军打仗用的草鞋:关云长给娃娃们讲解读书为了将来有饭吃的道理等细节描写,把英雄还原为凡人,现代感很强。影片中多处有意为之的幽默对话也给观众带来了轻松的笑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情节设计体现了电影的娱乐特质。此外。电影中服饰、兵器、汉简以及恰如东汉碑刻般的书法等,都比较真实考究,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赤壁之战的故事范文第4篇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 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 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赤壁之战的故事范文第5篇

没有规模,缺乏设备,更谈不上管理的山寨厂,见证了香港人成长,挣扎生存,从无到有,山寨厂原本是狮子山下依山而建的小木屋里面的那些小作坊,上世纪60年代政府发展工业,建造了大量的工厂大厦,这些山寨厂搬进了厂房,不过他们还是把自己称为山寨厂,走在现在的土瓜湾,石峡尾,那些旧工厂大厦,会提醒大家那段岁月,告诉香港人要努力,要捱世界。即使到了物质富裕的现在,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这首歌总是能够唤起大家同舟共济,共渡时艰的决心。

当人们回忆香港那段穷苦岁月,自豪港人勤奋,拼搏和求变精神的时候,常常会提起山寨这个词。最近这个词在内地异常流行,但是要理解山寨这个现象和意义有很困难,有些人把山寨等同于仿冒抄袭,有些则认为体现了草根精神。

炒得热闹的山寨春晚,有人愿意做,有人愿意看,叫不叫板央视,不是重点,看的人自然自己会决定是否做个比较。不管中断和电视台的合作是不愿意招安,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不明白为何要惯上山寨两个字。另类模仿春晚?还是只是网络版春晚?如果是后者,06年就已经有不少版本,大家也已经讨论过了。如果是前者,已经有胡戈的恶搞,也算不上新现象。

查找了一下,山寨这个词来自于山寨手机,其实这才是需要好好探讨的问题。看看这些山寨手机,有些就是仿冒,如果真的侵权,可以走法律途径,就像打击A货那样,不明白出了怎样的新问题。至于有些,则颇有创意,甚至是技术创新,看了报道,之所以称为山寨,因为销售渠道不正规。但是如果走正规渠道,消费者不可能有这样的价格,山寨厂本身也负担不起各种费用。

如果来看香港的山寨,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点点抄袭的成本,有的只是在有限资源里面的埋头苦干,但是正是这种山寨,成就了今天的香港,李嘉诚就是从当年的山寨塑料花厂开始。而现在内地流行的山寨,因为被滥用了,也有无所指了,各人可以有各自的诠释和理解,也可以依据不同的理解来进行一场口水仗。

从积极的角度看:消费产品的代表,山寨手机里面蕴藏的创意和市场触觉,如果撇开人为的市场障碍和垄断,说不定会因此诞生不少盼了好久的自主品牌。文化产品方面,其实山寨本来就存在呀。(作者系凤凰卫视著名记者、本刊主笔)

吴宇森:历史是快乐的(1P)

吴宇森的三国梦已经做了近20年,涉足历史题材念头的萌芽甚至早过他去好莱坞闯荡。《变脸》、《碟中碟2》、《风语者》……这些影片在好莱坞挥下了只属于华人导演的浓重笔墨。20年后,吴宇森终于带着他的三国梦回归了。经历了无数国产“大片”的轰炸后,观众对于吴宇森的《赤壁》期待颇高。就连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都曾说:“赤壁败,中国电影败;赤壁成,中国电影成。”如今,《赤壁Ⅰ》的票房已经证明了吴宇森在商业上的成功,而作为一部宣扬“以战止战、以少胜多”的中国式励志电影,才刚刚要展开而已。

耗时一年,打造充满人情味的三国

如果吴宇森的这部《赤壁》拍摄于20年前,那毫无疑问会是一部充斥着“英雄主义”的纯战争影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赤壁》仍然有豪华的战斗场面,却不是为战而战。抛弃历史的沉重,吴宇森重现了一个充满了人性和温情的“三国”。吴宇森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可谓细致,改编工程可谓浩大。人物不再停留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既定印象上,对白设计也往白话靠拢。改编期间也曾引起过编剧们的激烈辩论,以致剧本创作达一年之久。“有编剧跟我说,如果这样改编的话一定会被人骂的。我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新的观点去拍,我不是在拍一个历史片,我在拍一个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吴宇森对《赤壁》的定位,是一部能让没有三国故事背景的西方观众也能看懂的独立故事。所以,何不让历史简单一点?

有得有舍,导演收益全垫进影片

《赤壁Ⅰ》固然成功,也非无瑕。过于白话的对白可以忽略,可关羽无马却让熟知三国典故的观众无法接受。“第一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马,第二训练和拍摄的预算只有3天,结果拍了15天。”吴宇森不是没有尝试,只是纵观全局,不得不舍。

在国内拍摄《赤壁》,吴宇森启用的却是好莱坞的结算制度。没想到美方制片、副导演会计的介入却让整个成本控制更加混乱。中国人讲究人情和变通,西方人则一切按规矩办事。某些场景的拍摄遭遇变故需要延长拍摄时间,制片方却不愿意在资金上松口。无奈之下,吴宇森只得自己垫钱。“真正(赤壁之战)的历史在陆上也有打斗,我本来想拍一个像海盗这样的水战。水上摆阵法的成本太大了,最后就只留火烧连环船了。”《赤壁Ⅰ》的票房成绩相当漂亮,作为导演的吴宇森却没有赚到钱。“我拍这个戏所赚的就是每天两顿饭,我一毛钱都没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