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新闻报道工作经验总结

学校新闻报道工作经验总结

学校新闻报道工作经验总结

学校新闻报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国报刊;报纸新闻函授;经验成效;现实意义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月10日,《新天津报》在第五张第四版上刊登了新天津报附设新闻函授学校的招生广告后,提出了“要造开发新闻界的工具,要垫未来新闻界的基石”。一些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知识青年开始陆续报名。

当时,国内新闻专门学校不多,修业时间较长,上学的费用较高,这让很多有志于新闻事业的寒门子弟望洋兴叹。这时的新天津报社已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不仅拥有了现代化的新闻出版管理经验和技术资源,同时也网罗了一批新闻行业的精英。为培养新闻人才,新天津报社以资源优势组织开办了函授职校。于是,新天津报社附设新闻函授学校以较短的学业时间,较少的学习费用,能接触知名新闻工作者,还能获得就业机会等诸多条件吸引了一批失学、失业以及有志于研究新闻基本学术的青年、中青年前来学习。

1937年2月1日,新天津报社宣布附设新闻函授学校正式开校。

函授学校办公地点设在新天津报社。新天津报社社长刘髯公任新闻函授学校的董事长,函授学校的主要职员有:;董事张士骏(大律师,河北省立法政学院毕业);董事韩馨岩(会计师,河北省立法政学院毕业);董事陈菱君(兼教务主任,日本新闻协会附属新闻学院毕业);董事姚一达(兼总务主任,河北省高等师范毕业);董事王夫(兼文书主任,北平铁路大学毕业);董事张翕如(日本水产学校毕业),以上人员均兼讲师职。

函授学校设课程15门,学期一年,学额不限,随时可报名。毕业考试后授予证书。成绩优良的,一半由学校负责介绍职业,一半由新天津报社优先录用。录用后起步待遇是二十元至四十元,次优的学员可以聘为通讯员,也给予津贴补助。

函授学校的讲师均为新闻专门学者,有几位是留学日本东京新闻学校毕业的,有几位是国内大学毕业的,还有几位是资深从业者,具有实践经验和社会人脉。

函授学校对社会承诺:只收讲义费,全年40元,生活条件不好的,可分三期交款。学员可获精致的校徽,还可享受八折购买新天津报社出版的各种旧报。函授学校的讲义由报社每周寄发学员。

自1937年1月10日始,新天津报在每星期日出刊的第五张第二版(后在四版上)刊登函授学员的照片,后又增加了学员年龄和学历或经历情况。至1937年6月30日,共刊登了50名学员的照片和信息;自1937年1月31日始,新天津报在其第五张第四版上开设了“新闻学”专栏,刊登讲师的讲义、学员作品还有学校的消息,直至1937年6月30日,专栏结束。时任新天津报社画报主编的王夫,董事陈菱君等都多次撰写讲义或论文。时在日本东京学习新闻的刘髯公长子刘承年也快寄新闻学稿件,专门介绍近代新闻通信的新工具及在列强中的运用情况。刘承年是刘髯公的接班人,承年关心办学、撰写新闻学讲义曾让髯公十分高兴。

1937年7月,新天津报社社长刘髯公拒绝替日寇宣传而登报声明自行停刊。8月,刘髯公被捕入狱,10月,被保出狱后不久在其家中被日本特务暗杀,之后,新天津报社开办的这所新闻函授学校,随着天津沦陷、刘髯公的去世,草草结束了。

今天看来,新天津报社利用较大版面开辟新闻学专栏,刊登讲义、论文、学员感受、组织讨论,在短期内迅速向社会推广了新闻学知识、从业职业道德、提升了民众对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同时,在报纸上刊登学员照片和个人简历,从侧面扶助了失业学生就业。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天利用报纸本身开展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写作培训,多角度服务受众群体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

(1)刘髯公故居(新天津报社),建于民国时期,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意式建筑风格。总面积2330.16平方米,共36个房间。前楼是住所,后楼是报馆。刘髯公故居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学校新闻报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不足和问题

新闻的“二多二少”,即:内部会议多、实际工作报道少;一般化报道多、典型深度报道少。”问题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一方面需要领导作出表率,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决定;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本化”思想,进行艺术地报道。程序化报道,校园电视台的新闻宣传也应多一些泥土的芳香,用创新的面孔来吸引观众,以更多的有用的节目来服务受众,以更好的精神产品来满足观众

2010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今年我台人员变动较大,新调入人员业务不熟,导致在电视台播出的稿件数量总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

二是存在等新闻和新闻围绕会议、活动转的现象,没有积极主动的深入到个班教室和学校里去挖掘和寻找新闻线索;

三是我台个别新闻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技能不完善,

1、与学院主网站的链接仍没有实现,仍需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

2、师生对高质量节目的需求与落后的制作水平之间的矛盾将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节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仍需培养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广播、电视栏目;

4、台里一些设备陈旧,机器老化,影响了工作开展。

电视报道的具体思路:在电视新闻报道上,结合电视台的实际状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要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立足于创新,取得最大的工作成绩。在电视新闻报道上,努力作好“三个结合”。三个结合即:一是要把在电视台的上稿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就是在保证把学校内良好的学习范围、各位同学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良好的形象等有较大影响的新闻报道出去之外,增强上稿数量的意识。二是要把本台采访的新闻和电视台记者的报道结合起来。就是在一些重大、较有影响的报道题材上,为了不牵涉现有台内记者的工作精力,影响整个上稿数量,我们要同电视台记者采取合作报道的办法。三是要把内宣和对外宣结合起来。就是首先立足于电视台的电视报道,然后再把为电视台提供的稿件用于学校内的自办新闻中,这样可以解决台内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校园电视台在2010年的春学期,共开展了三次大型的集体报道活动(国庆演讲,校运会系列活动报道和元旦晚会报道),并且组织大家拍摄了台里的宣传片,在完成系列报道任务的同时,内部感情建设也得到了发展。现在具体总结如下:

一、成员情况

由于上学期招入的同学电视台实践经验较少,对于电视仍有许多不熟悉的地方,再加上本身留在台里的老团员,其中,由老队员及经验丰富的同学做师傅,负责协助和指导新人完成电视台的工作

另外,电视台本学期由陈鹏担任台长,张扬担任副台长。

从本学期所取得的成果看来,这样的分工是有成效的,大家在保证所出片子数量和质量的同时,也能很团结地在一起开展活动。

学校新闻报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创特色、创省级示范民办初中为目标,面向教育、服务教学、促进教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发展校园电视台,使之成为我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宣传阵地和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和丰富校园文化的新阵地。

组织机构:校园电视台受学校办公室领导,学校电教员具体负责,由各处室、分校协办,电视台台长、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字、图象)等工作人员主要由初一、初二的学生组成。

电视台名称:“金海校园电视台”“JHTV”

主要栏目设置:

1、新闻(国内外重大新闻回顾,校园新闻);

2、专题节目(含教育、教学、后勤、英语特色等专题节目);

3、影视(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经典影片片断,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或故事片)。

播出时间:

1、周日晚7:00——7:30

2、周日下午1:00——4:00(影视类,视情况定播放次数)

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或主要专题节目安排 责任人

份 1、制定工作计划 办公室

2、开学工作报道 办公室

3、选聘电视台工作人员 各班级

4、工作人员培训 龙 凤

5、入学教育 政教处

6、学生军训报道 政教处

7、开学典礼报道 教导处

8、“三优班级”创建活动 教导处

9、“闪光在金海”文艺晚会 团委

月 1、德育常规落实情况抽查 政教处

2、学校卫生执法大检查 政教处

3、初三学生演讲比赛 教导处

4、初二、初三数学、物理竞赛 教导处

5、学生发明设计方案征集 教导处

6、书法现场赛 教导处

7、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 团委

8、“三优”班级典型事例报道(一) 教导处

9、校体育节 教导处

月 1、德育新举措及效果跟踪报道(一、二) 政教处

2、优秀作业展播 教导处

3、期中考试及总结 教导处

4、英语实验班英语口语电视大赛 教导处

5、英语实验班特色展示(一、二) 教导处

6、期中德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政教处

7、德育标兵事迹 政教处

8、后勤优质服务展示 后勤

9、期中考试典型学生报道 教导处

10、“三优”班级典型事例报道(二) 教导处

月 1、学生学习方法介绍团巡回演讲 教导处

2、英语实验班特色展示(三——五) 教导处

3、全校创新作文大赛 教导处

4、校园第三届艺术节 教导处

5、德育典型班级事迹报道(一、二) 政教处

6、分校典型经验介绍(一、二、三) 各分校

月 1、期末考试及总结 教导处

2、庆祝“元旦” 团委

3、法制教育报告会 政教处

4、各项评优、总结表彰 教导处

政教处

工作措施:

1、电视台所有工作人员要重视学习培训,加强日常管理,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星期日集中活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

2、各班收视情况要检查计分,纳入班级日常评比;

3、加强英语特色建设,尽量推行中英双语播放;

学校新闻报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新闻受众;心理需求;传授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6-0020-02

1高校新闻受众的结构分析与群体定位

受众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受”的一端的所有人,包括文字传播对象的读者,音响传播对象的听众,画面传播对象的观众等。高校新闻受众是受众的一部分,指的是通过校园新闻媒介获取新闻信息的人。

和社会传媒受众的零散无序、层次不一、缺乏共同文化背景的特征相比,高校新闻受众这一群体数量相对固定、层次较为清晰,主要包括:教师、在校学生、在校学生家长、校友、管理和教辅人员、校际交流单位、高考学生及家长等几个层次,并且每个层次的文化背景基本相同。其中,在校学生是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学生家长是重要的外部目标公众和学校形象的重要评价者、宣传者;校友是外部目标公众中的优势资源,是具有权威和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受众群体。

西方的“受众本位论”学说,注重受众的需求和传播效果,但是一味以受众为中心可能导致文化品位的降低,以媚俗来满足受众的低级趣味,扭曲了新闻价值。高校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是已经接受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思路开阔、思想活跃,知识结构、政治素质、文化水准、鉴赏水平较高,思辨能力强,因而对高校新闻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希望从校园媒体中获得的信息富于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因此在编辑高校新闻时,不存在“受众本位论”的负面影响,相反,高校新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恰恰是因为不能满足受众心理所导致的。因此,高校传媒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工作。

2高校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1新闻的时效性和受众的求快心理

先知为快,无疑是受众接受新闻传播时的共同心理。在信息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更加突出。新闻工作者报道的新事物、新问题、新人物、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是受众想要了解未知、应知、欲知事物的共同需要。从心理学上讲,新事物更易激发大脑的注意神经元与其发生反映,因此人们对新鲜事物较为容易产生注意力的集中指向。由于抓住了“先入为主”的心理因素,简洁明快,先发制人,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就能赢得广大受众的关注。

2新闻的价值性和受众的得益心理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受众接受新闻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对信息的渴求,希望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知晓信息的需求,从而了解自身周围事物的变动。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需要人们不断加以学习和掌握,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空前提高。有史以来,人们从未像当今社会这样与信息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没有丰富的信息支持,要想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就能得到人际传播的主动权,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3新闻的循环性和受众的求变心理

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新异性能够唤起更长时间和更强烈的视觉注意以及更大的好奇心。由此可见,追求变化是人们接受与欣赏过程中的固有心理。但是,校园生活归根结底还是不同于社会生活的,它多以学年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的周期性循环特点显著。[1]面对重复性题材,编辑往往套用以往报道的写作模式,只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变更活动的时间、地点、受访人物姓名等,内容则大同小异。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报道处理方式使得校园新闻失去新鲜感,毫无变化,必将失去受众的关注。

4新闻的接近性和受众的求近心理

受众的求近心理是说“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新闻容易产生亲切感,并给予更多的关注。”[2]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心理接近(新闻事件与受众利害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和地理接近(新闻发生的地点与受众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接近对新闻关注度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心理越接近,新闻越受关注;地理接近对新闻价值量的大小起限制作用,地理距离越接近,新闻越受关注。

受众之所以有求近心理,从完形心理学上讲,是因为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趋向于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归并在一起。因而,被受众所熟悉的事情总是更容易把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使人感到亲切、可信,而且理解起来也更为快捷、深入,从情感上更容易引起共鸣。

5新闻的审美性和受众的求美心理

心理学把求美视为创造心理之一,认为人们对美好事物有着特定的心理指向,在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过程中人们能够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并产生愉悦和欢乐的情感。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们倾心向往,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因此,受众在接受信息时,目光往往会注意那些优美动人的表现形式。审美心理学认为“美感有种种特征,但其最终的结局或效果却是一种特殊的快乐。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或某种自然美时,并不是为了满足一种基本生理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从而沉浸到一种无比快乐的精神境界中去”。因此,对于接触高校新闻的受众来说,在满足信息需求的同时,也会进一步产生满足自身审美的需求,力图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对高校新闻编辑进行创新

1增加新闻的时新性,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

新闻的事实越新,越能引起受众注意。对于广播、网站、电视等更新周期较短的校园媒体来说,时新性表现在新闻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相差的时间越短,新闻越有价值。但高校新闻受众与社会新闻受众相比,绝大多数时间或在上课、自习、实验、实践,或在授课、备课,能做到即时浏览新闻的人数十分有限,因而新闻也可以此为依据呈阶段性,除了重大要闻应在第一时间更新外,其他在时间上有一定适应性的新闻可在上午下班或下午下班前,从而有更多时间精心制作,提升新闻稿件质量。

对于出版周期较长的校报、校刊等而言,应在新闻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运用专题、特写、调研、评论等题材,弥补出版周期长的局限。

2降低新闻的宣传性,满足受众的得益心理

高校媒体大多受各高校党委直接领导,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党政的“喉舌”,新闻报道往往就是学校决策层工作活动的情景再现,会议类报道占据了高校新闻的半壁江山,不少稿件都含有未经加工过的一些工作总结、经验介绍、领导讲话等内容,新闻报道的宣传性强于价值性。

高校新闻受众,特别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们总是厌恶枯燥、刻板的信息,对于正面的宣传有着本能的排斥和反感。因而,高校新闻既要有政治的严肃性,又要不失都市报的生活气息;“既要成为师生们的良师益友完成育人功能,又要做师生员工的知心人以传递信息”[3];既要重点宣传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度,又要大力追求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合理把握稿件的软硬程度,既不能粗糙、生硬,又不能从整体上降低高度,应从各种会议和活动中筛选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如学习安排、教学改革、后勤服务等。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报道师生最关心的事情,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他们真心实意地去关注校园新闻。

3变换新闻切入点,满足受众的求变心理

弥补校园新闻的周期循环性特点,应做到政治性、文化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高度统一,体现正确的导向,彰显鲜明的特色,紧紧抓住学校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抓住典型的、有价值的活动,从宏观起步、从局部入手、找准切入点,进行具体、深入的采访。

校园生活虽然有着自己独立的生存法则和运行体系,但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许多看似平常或重复发生的事件,却蕴含着不同的特点和意义,要结合校内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新闻变得鲜活起来,形成鲜明的新闻风格,提升新闻的可读性。

4贴近校园生活,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就是基于受众的求近心理。高校应打造朴实的传媒特质,使广大受众感受到报道的内容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首先,要从报道角度入手,把镜头对准广大师生员工,而不仅仅是学校的领导或部门身上,要多报道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事情,让他们读到更多存在于身边的新闻元素。其次,要注重语言的平实,不要刻意追求华丽的修辞与新闻专业用语,力争让受众们能够轻松理解、一目了然。

5注重图文并茂,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

高校传媒中报纸、网站的传阅率、点击率相对较高,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些载体更容易体现“形式美”。传播趋向表明,受众的接受观念经历了从文字报道中获取信息从文字与图片中获取信息从独立的新闻图片报道中获取信息的变化,“读图时代”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来临。图片强化了新闻与生俱来的“真实美”,对于一些来不及详细采访但又要及时满足受众知情权的新闻事件,就可以用现场感很强的图片来表述,同时注意字体、标题的大小间隔和色彩的运用,就能使受众在浏览中产生分明、舒畅的视觉效果。〖HJ*3/4〖HJ

参考文献:

[1]沈芸试论高校校报的周期特征及传播对策[J].新闻知识,2010(11):110

学校新闻报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一,积极组织参与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大讨论和学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按照省委高校工委和泰安市委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大讨论和学习教育活动动要求,积极组织参与,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起草文件,撰写总结和汇报材料等三万多字,保证了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了省委高校工委和泰安市委的充分肯定.通过学习,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也进一步的得到提升.

二,坚持以教学评建为重点,认真贯彻学校工作会议精神,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是学校教学评建年,新闻宣传工作中,围绕教学评建和贯彻落实学校工作会议精神,广泛营造氛围,凝心聚力,通过重点加大对教学评建和特色发展,服务地方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强势营造氛围,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紧紧围绕教学质量344规范化管理机制建设,强化对内对外宣传密度,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影响.

三,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取得了良好效果.

负责策划,编辑出版了《泰山学院》画册,参与了校史馆50年办学成就展的文字,图片收集整理工作,策划,组织,编辑出版了32版校报校庆特刊.通过这些校园文化建设阵地,集中总结报道了学校的校园精神,优良校风,规范管理,服务地方等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对凝聚师生力量,鼓舞师生士气,调动师生积极性,加强师生责任心,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校庆期间,对宣传学校,加强与校友之间的联系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反响强烈.

四,发挥自身优势,广泛联系媒体,围绕工作中心,加大外宣力度,凸现新的亮点.

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教学评建年,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校庆50周年,贯彻学校工作会议精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重点,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联系,外宣密度大,层次高,对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广大校友的认同感,提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泰安日报》头版到头条分别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反响;《大众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分别对我校教学质量344规范化管理机制建设进行了强势报道,《中国高等教育》,《山东高教》等都对学校整体形象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校庆期间,对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进行了集中强势宣传,《泰安日报》先后发表两个头版头条,两个整版,8条相关消息,泰安电视台编发了3集系列新闻报道,相关新闻报道10多条.此外,中国新闻网,山东新闻网,大众网,中华泰山网,《齐鲁晚报》,山东电视台,山东电台,泰安电台等新闻媒体对我校校庆以及教育教学和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先后发表各类新闻150余条.有1件作品荣获山东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二等奖.

五,其它方面的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统战理论和政策,注意发挥派参政议政作用,注意加强和派负责人的联系与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派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