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剧

儿童剧

儿童剧

儿童剧范文第1篇

一、儿童剧的现实题材

儿童剧创作要抓好现实题材及社会热点。笔者就近几年从我国的儿童剧展演了解到,我国儿童剧创作现状有一突出的特征:童话、神话、寓言和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等题材的儿童剧颇多。然而,与当代儿童观众生活同步的现实生活题材的原创儿童剧则相对较少。

(一)我认为儿童都是当代新人,他们的兴趣点多在当代,现实题材的原创儿童剧能真正体现当今儿童心灵成长和现实意义。用儿童剧的形式表现社会现实问题,让孩子们能在享受艺术多重审美的同时,荡涤心灵,震撼情感,引发思考,推动行为改善,关心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关注儿童青少年,6N健康必将会起到因势利导的积极作用。努力创作有现实意义的优秀儿童剧,也是身为戏剧人的根本责任。

(二)现实题材的儿童剧始终将发挥着巨大宣传教育作用。重视现实题材儿童剧的创作与发展是时代的特征和需要,也是艺术的教育作用、社会作用的最好体现。因为现实题材儿童剧更有力量。目前我国专为少年儿童提供的现代精品剧目实在偏少和贫乏,在之前和未来的很长年代,儿童剧始终将发挥着巨大宣传教育作用。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其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功能母容置疑,不仅是当今青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极佳载体和平台,更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新人的系统工程和百年大计。一部好的儿童剧,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将会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我们深信,现实题材的优秀儿童剧一定会成为对广大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要深入生活,到孩子们中间和孩子们交流,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才能创作出孩子们喜欢的作品。儿童剧《留守小孩》是一部现实题材中的农村题材,在一次次修改体验中,力求多侧面地展现当代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描写了他们在特殊的生存状态下对亲情的渴望,着重刻画了他们对大爱的理解,尤其突显了他们在磨砺中的成长与坚强。对生活中的幸与不幸都怀有感恩之心,能让孩子们在今天、在未来,不论遇到什么未知的困难,都能乐观面对,坦然面对。《留守小孩》除了立意,其中,关于同情、友情、善良、等情感,以及对亲情的强烈渴求、对感恩、对大爱的感悟,都深深地打动了当今青少年观众的心。这类现实题材儿童剧目更贴近生活,更温馨,有力量。孩子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感到快乐的同时,受到教育有所收获。

二、儿童剧的寓教于乐

儿童剧要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现代新生代的孩子从小见识多识广、眼界宽,大都反感直白的说教。

首先,要选择那些最有儿童生活气息的素材,把儿童最熟悉的生活,通过舞台形象再现出来。让儿童感到这些事情就发生在他们身边,戏中的人物仿佛就是他们中间的“这一个”、“那一个”,让他们感到很亲切,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留守小孩》认真研究现代儿童观众的审美取向,对表现手法作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展开剧情时充分考虑到少年儿童们的接受特点,采用了移动式场景和背景,灵活运用了音乐、舞蹈、灯光效果衔接过场,而交融在其中的木偶、动画、歌舞等表演新形式,更使得整场剧在动情之余色彩缤纷,节奏张弛有度,产生了时空交叉,相映成辉的艺术魅力,充满游戏感的情节更能让孩子们乐于接受。

其次,儿童剧应为儿童所喜爱。既要做到是和儿童的情趣易为儿童所接受,又要有益、有助于儿童的成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当代的儿童,孩子们是我们的观众,要真正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有什么困惑和难题。《留守小孩》运用多种艺术手段:音乐、歌舞、肢体等,刻画揭示当代青少年的心灵世界,尤其是情感世界,作出大胆的探索。

再是,儿童剧强调故事性和知识性。儿童剧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强调故事性,并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离奇,儿童剧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使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不论写人还是写其他东西,他们的思想、性格都要着重借助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不宜多用静止的冗长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儿童剧作品中还应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儿童剧的视角

一部好的儿童剧应该是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和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功能。

一是从关心儿童的内心世界出发,关注他们的成长。现代儿童剧的魅力在于让成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儿童剧所能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好玩,更是有情有景有爱有恨有声有色的情绪铺陈,是善与恶的呈现、好与坏的比较、对与错的甄别、美与丑的鉴赏。一部优秀的儿童剧,就是在轻松愉快地说笑中,要有趣味性,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回归儿童本体是对儿童真正的尊重,是儿童剧创作的主旨。

二是要带给孩子们对真善美的持久信仰和向往,儿童戏剧应更多地承担一种社会责任。《留守小孩》的创作上既没有过多地迎合和迁就,也没有摆出舞台的居高临下,而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准确进行观众群体的定位,合理把握艺术的尺度,在把教育意义和思想导向放在首位的同时,根据儿童的欣赏水平和精神需求,大胆进行艺术探索、创新。选择那些最能打动心灵的情节和细节,并力求既能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童趣,又具备深入浅出的舞台叙述功力。通过思想和情感的拉近让剧目站立了起来。

三是儿童剧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儿童的特征和儿童的审美需求。要从儿童的角度去写儿童剧,将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使其成为开启儿童心智的一扇窗。我们有必要将视角放低,懂得从儿童的角度去看待孩子们,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他们缺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贴近时代、贴近孩子们。

四是因为舞台上的一切是展示给孩子们看的,思考和判断要尽可能地留给孩子自己。儿童知识、生活经验不丰富,理解力薄弱,对那些复杂的真理不易理解,对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难以体会。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内容就不喜欢看,甚至不看。《留守小孩》虽然取材于农村,却连很多都市里的孩子也产生了共鸣。比如看了戏他们才知道――在农村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伙伴,光着脚不穿袜,作业写完没人查,流着眼泪等爹妈。他们比我们更加自立、坚强,因而从剧中也懂得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珍惜,懂得了感恩和亲情的给予。该剧在各地的演出中不管是孩子还有成人们,都能被剧中真情所感动的流泪。

儿童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剧;排演技巧;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66-01

“谋定而后动”,只有做好周密的准备,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工作,儿童剧表演也不例外,儿童剧排演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剧的排演实际上就是儿童剧正式表演前的准备工作,其直接决定着后续儿童剧表演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对儿童的表演进行科学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理选择剧本

儿童年龄比较小,他们的认知、思维和心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且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教师所选的儿童剧排演剧本过于复杂,缺乏新颖性,那么儿童很容易失去排演的热情,进而影响排演的质量,所以必须要为他们合理选择剧本。首先,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实际的学习特点来选择剧本,比如针对中班年龄段的儿童,《幼儿园里朋友多》作为《学习活动4-5岁》这本教材中的一个主要主题,尤其是其中的《金色的房子》这个剧本的教材内容,在教师开展每日故事和故事教学的活动过程中,班级儿童大都已经掌握了该系列主题活动,所以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于故事的情节以及教材中各相关人物角色等均有了详细的了解,从而为后续正式的儿童剧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确保儿童剧本所选内容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孩子的世界大都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所以必须要选择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内容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使儿童在想象创造、同伴合作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获得正能量。例如,《三只蝴蝶》就是讲述三个好朋友互相帮助、有难同当、不愿分离的故事,可以使儿童在排演过程中树立互相帮助、即便在困难时刻也不可抛弃朋友的坚定信念,这不仅有利于儿童剧排演的开展,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二、科学改编剧本

在合理选择剧本之后,还必须对剧本进行科学的改编,尤其是那些不适合儿童理解的部分剧本内容,包括剧本中人物角色的类型定型、剧本的情节以及剧本内容的衔接性等等,从而使剧本内容更加适合儿童剧的排演,确保儿童剧排演的顺利开展。另外,儿童的年纪比较小,他们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如果直接按照所选儿童剧剧本来进行表演,那么儿童将无法有效地开展儿童剧表演,所以必须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对所选儿童剧剧本的内容进行科学的改编。

例如,在儿童剧剧本中有很多童话故事中常有的一些较为复杂的描述性语句,如在《金色房子》的后半部分剧本中有关小姑娘独自在家的歌舞表演情节描述,主要简单描述了小姑娘独自在家表演这一活动过程,但是由于叙述过程缺乏表演性,过于简单,所以儿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儿童剧的表演效果,可以为儿童设计两个表演场景来同时进行歌曲和舞蹈的表演:一个是表现小姑娘独自在家唱歌跳舞的场景;一个是动物们在草地上快乐跳舞的场景,从而借助动物们一起快乐玩耍与小姑娘的独自玩耍进行对比来增强该儿童剧剧情的表演性,丰富剧本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

三、开展技巧指导

儿童剧是一种表演活动,它要用变化语言语调、表情神态、肢体动作等技巧来表现角色,为了更好地展现儿童剧中各人物角色内心的情感,就必须要帮助儿童掌握必要的表演技巧,比如夸张的语调、丰富的表情以及生动形象的动作等等。另外,为了更好地使儿童掌握必须的儿童剧表演技巧,就必须要增加儿童排演的次数,使儿童在反复的训练中掌握必要的技巧,同时将所学到的表演技巧熟练地应用到儿童剧的排演工作中来。

例如,在《三只蝴蝶》这个儿童剧的排演过程中,三只蝴蝶之间的对话不仅可以借助儿童的口述来进行,也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更好地表现对话的效果,如在说“大雨淋湿了我们的翅膀”的时候,儿童在解说的过程中可以用双手垂在身体两侧这个肢体动作来展示蝴蝶翅膀因被雨水打湿而无法飞起的情景,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表演的效果。又如,在《金色的房子》这一儿童剧的排演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述小姑娘看到花儿后的高兴感觉,可以用转个圆圈跳舞这个肢体动作来更加形象地展示小姑娘的心情。另外,当动物们进屋的请求被拒绝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动物们的失望感,儿童可以用皱眉或者撅嘴等表情来进一步凸显动物们的失望感,以提高儿童剧排演的质量,增强儿童剧排演的效果。

总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儿童剧排演是儿童剧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剧表演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后续儿童剧表演的整体质量。本文就儿童剧排演的实践进行了详细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儿童剧排演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斐.排演儿童剧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3,15(9):167-168.

儿童剧范文第3篇

2013年12月1日,是王洛宾诞生一百周年,全国人民和世界华人正在用各种形式来纪念这位成就伟大、命途多舛的作曲家。我的这篇文章,从人们不太熟悉的一个角度来追溯和观望他,即以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西部草原上的一支儿童救亡宣传队――“青海儿童抗战剧团”为视角,讲述他们演出王洛宾创作的歌剧《沙漠之歌》。在王洛宾等人的努力之下,“青海儿童抗战剧团”成了一支富有个性和独具贡献的儿童剧团。

一、“青海儿童抗战剧团”的成立

“青海儿童抗战剧团”的建立和成长,与1939年初从兰州来到西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王洛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1939年,在王洛宾的影响之下,西宁成立了“青海儿童抗战剧团”,由王洛宾、赵永鉴和周宜逵等西宁文教界人士负责。王洛宾任教员,其他二人是他的助手。团员是以西宁中心小学(原为西宁简师)为主的小学生,共有初小、高小学生约30名,包括杨生仓、罗积庆、邓光远、袁秉钧等。

青海儿童抗战剧团以歌咏、戏剧为主,在王洛宾、周宜逵等人的指导下,剧团很快就学会了《松花江上》、《新编“九・一八”小调》、《长城谣》、《保家乡》、《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等一批抗日救亡歌曲,也演唱了王洛宾在此前谱写的《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抗战歌曲。排练了一批歌曲、戏剧之后,他们先在西宁小教场、山陕会馆等地演出、宣传。

这时王洛宾正埋头于向西宁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商人、歌手学习、记录、译配少数民族歌曲,并开始出现了他译配少数民族歌曲的第一个高潮,以此形成了王洛宾音乐生活中一次灿烂的创造性爆发。王洛宾将刚刚整理成形的少数民族歌曲,像《青春舞曲》、《喀什噶尔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依拉拉》等,立即教给儿童抗战剧团演唱。王洛宾、赵永鉴还帮助孩子们编排了舞蹈,他们在演唱这些少数民族歌曲时载歌载舞,特别富有少数民族的情趣。当“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到草原上演出时,这批节目受到了少数民族观众的喜爱。这些作品是王洛宾凭着兴趣和热情,在草原、沙漠上采撷到的一批艺术珍珠,都是能够展现人的生命之美的音乐。其纯朴、凝练、带有舞蹈性的曲调,都是能够深入人心的旋律。王洛宾好像将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当成了他译配少数民族民歌的一块“试验田”,许多刚译配出来的歌曲,立即就由青海儿童抗战剧团演唱并传播出去了。

这批歌曲,成为了青海儿童抗战剧团特有的节目。这使得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在全国所有的儿童剧团中具有了独特的个性。

二、“青海儿童抗战剧团”曾被摄入电影

1939年秋冬时节,电影艺术家郑君里来到青海,和王洛宾在西宁相遇。当时郑君里正率领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的一个摄制组,到西部各地拍摄一部大型艺术纪录片《民族万岁》。他在来到青海之前,率领摄制组已经在宁夏拍摄了回族的生活镜头,又到内蒙古河套地区拍摄了蒙古族的生活场景,再到兰州拍摄了黄河边上的大水车、黄河里的羊皮筏子等。电影《民族万岁》的主题是反映全国各民族团结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郑君里从王洛宾那里得知西宁有一个以演唱抗日歌曲主的儿童抗战剧团,就热情地邀请这个剧团的孩子们和他们摄制组一道去塔尔寺,为电影《民族万岁》增加些有意义的抗日文艺宣传镜头。塔尔寺位于西宁西南50里的湟中县,它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该寺于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四次大型法会,称之为“四大观经”。届时,各地信众云集,规模盛大,特别是藏族同胞对塔尔寺的法会最为热情。郑君里非常希望能够将塔尔寺法会的盛况摄入电影,也希望这一盛会中有抗日宣传的新内容。

1g40年初的农历元宵节前夕,摄影组和儿童剧团一行30余人,乘着马拉大车,冒着凛冽的寒风从西宁出发。一路上大家兴致勃勃,郑君里有时还和大车上的孩子们一起唱歌。到了塔尔寺之后,儿童抗战剧团在广场为群众演出各种抗日宣传节目,郑君里和摄影师立即投入紧张的拍摄工作。整整三天时间,儿童抗战剧团的孩子们连续演出十多场,这些演出活动被摄影组摄入电影镜头,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抗日战争时期儿童文艺宣传的真实场景。

在塔尔寺拍摄完毕之后,郑君里一行赶回重庆,经过剪辑、整理,电影《民族万岁》制作完成,其中就有一群头戴黑皮帽、腰束皮带、胸佩团章的小学生在热情地演唱抗战歌曲,小指挥在有力地挥舞着双臂的生动形象。

下面的两幅照片,就是从电影《民族万岁》中翻拍下来的:照片一是儿童抗战剧团在塔尔寺庙会上演唱抗战歌曲,四周都是各族观众;照片二是几位小演员热情高歌的特写镜头,他们的身后,就是塔尔寺白塔的顶部。

由于电影《民族万岁》中有领导中国抗战的镜头,有各族民众“服从蒋委员长领导抗战”的内容,还有表现青海的“马家军”参加抗日活动的镜头,这些都与当代的宣传口径相违背,因此《民族万岁》这部电影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就完全被封闭、雪藏了,从此,了解这部电影情况的人已经极少,在大陆甚至连一个《民族万岁》的电影拷贝都找不到了。直到新世纪初,郑君里的儿子郑大里应邀到台湾访问时,从台湾获得一份特别赠送的《民族万岁》的录像带,带回来之后他又翻录成光盘分送给有关朋友,电影资料馆的朱天玮又将光盘转赠给我,这才使我们能够看到《民族万岁》的原貌。本文所附的照片,就是从光盘中转拍下来的。正是由于《民族万岁》留下了许多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生活的真实的镜头,全面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的真实风貌,因而,它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的儿童剧团多至千百个,都处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能够有机会留下电影影像的,却是少而又少。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借助于郑君里到西宁拍摄电影纪录片的这一特殊机会,为我们留下了一组极其难得的历史镜头。

三、演出歌剧《沙漠之歌》

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另一个特别的贡献,是他们演出了王洛宾创作的歌剧《沙漠之歌》。这部歌剧的剧本和音乐都出自王洛宾之手,1939年下半年就有了初稿,部分插曲也已经先行在剧团中传唱。约从1940年4月起,王洛宾和周宜逵每天早晨都带着剧团的团员去郊外练声,加强孩子们的声乐训练。从这一年的暑假开始,剧团就全力投入了排练工作。因为这是一部反映哈萨克族生活的歌剧,学生们对于哈萨克族的音乐、风俗、礼节等都很不熟悉,因此王洛宾还专门邀请了新疆少数民族歌手来剧团,给学生们讲述少数民族的礼节、习俗、服饰等内容,并为他们作舞蹈示范,解决了排练中的这一难题。当时剧团的经费特别困难,许多道具和服装,都需要自己制作或借用,王洛宾还带头亲手制作道具。

约在1940年的8月间,《沙漠之歌》先在省政府礼堂举行招待演出,由省政府“邀请青海省牧区藏、哈、蒙、回各族首领和西宁当地少数民族代表及西宁各校师生到场观看。由于剧情简明生动,歌曲富有民族特色,观众兴趣浓烈。特别是哈族观众兴奋不已,当场在台下随着演出唱了起来,群情激奋,效果甚好”。

二幕歌剧《沙漠之歌》演出的时间共约40分钟,每场演出还需要其他的歌舞、戏剧节目的补充,每次演出时大致的节目安排如下:“1,抗日独幕话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2,歌咏队演唱抗日歌曲10首;3,二幕歌剧《沙漠之歌》。”

在西宁演出之后,“儿童抗战剧团先后赴湟中、大通、互助、海晏等地去演出,交通工具是马拉大车。沿途中多日遇到阴雨,因而备受艰辛,但每到一县,均会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附近群众也会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这样的剧团,这样的演出,格外新奇引人,爱国抗日的热情,在少数民族群众中迅速燃烧起来。有人径直来到剧团,要求报名参军抗日;有人来剧团捐款献物”。在少数民族地区演出时,演员的服装经常是向当地民众借用的。“巡回演出月余,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演出歌剧《沙漠之歌》的时候,应该是青海儿童抗战剧团活动最为兴盛的时期。1941年3月,王洛宾离开西宁到兰州处理私人事务,不久后即被兰州的特务以“共党嫌疑”投入监狱,入狱三年。由于王洛宾离开了西宁,青海儿童抗战剧团的活动也就逐步走向了沉寂。

儿童剧范文第4篇

而如今,我们正走在积累梦想石的路上。2010年春花烂漫的日子,拉萨路小学成为南京市“歌舞剧进校园”的试点学校,就此开始,我们踏上了寻梦之路,慢慢揭开了儿童歌舞剧那神秘而又迷人的面纱……

儿童歌舞剧精彩的背后是复杂庞大的准备过程:剧本创编、歌曲创编、舞蹈编排、音乐制作等等,很少有学校花费心力涉足这块未知领域。但儿童歌舞剧是对传统音乐课堂的一种补充和延伸,更是艺术到达孩子心灵的高速通道。抱着对儿童天然本性的了解,知道孩子们与歌舞剧结缘,我们自然而然地真切渴望着、“与歌舞剧亲密接触”的这份美好到来。

如何通过歌舞剧这种丰富的艺术表演形式让孩子们动起来?

如何在儿童歌舞剧中锻炼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我们默默追问,苦苦求索。

一、对话歌舞剧

“儿童歌舞剧”是一门糅合了歌、舞、表演的综合艺术,我们是几条腿走路,还是各个击破?百老汇歌舞剧《猫》是完美经典,我们是单纯模仿,还是自我创作?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如何呈现?

在“以孩子为本”的课程理念下,我们尝试着寻找突破口。黎锦晖先生是开创儿童歌舞剧先河的前辈音乐家,我们从他那里寻找到儿童歌舞剧的踪迹,进而通过录像如饥似渴地学习他的作品,对歌舞剧开始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和接触,黎老先生的《麻雀与小孩》作为蓝本成就了我们第一部歌舞剧《童心和小鸟》;不仅如此,音乐老师们在“聊”式沙龙中不断碰撞,从歌舞剧的由来、背景到歌舞剧的基本特点,抓住音乐、舞蹈、剧情三者的联系,从而抓住儿童歌舞剧的脉息。

要想让儿童歌舞剧不在云端舞蹈,必须“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在对孩子们的问卷调查中,喜欢童话式歌舞剧的占据了大部分,这最终决定了《童心与小鸟》的童话主题色彩。

由此,与经典对话、撞击思维、向孩子提问成为我们敲开“儿童歌舞剧”大门的金砖。

2012年,歌舞剧《童心和小鸟》在区里文艺汇演中一炮打响,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欣喜中我们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儿童歌舞剧”的第一块梦想石。

二、升级做导演

要实现儿童歌舞剧进课堂的梦想,在传统课堂的情况下肯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新的秩序的建立势在必行。儿童歌舞剧进课堂必然得突破传统,建立属于自己的课堂模式。如何打破?张文丹老师最终从“演员升级做导演”这个角度找到了方向。在南京市艺术教育现场会上,她驾轻就熟地丰富了一台课堂小型歌舞剧《猫和老鼠》,凭着对孩子们的了解和信任,针对各种各样的动物角色,课堂上她没有做任何规定,让孩子们自己做主,自由选择想要扮演的动物,只是要求用动作告诉大家所扮演的是什么动物。孩子们自己给自己安排角色,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开始孩子们还有点不相信老师真的会这么做,但很快大家就活跃起来了。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有小猴、小鸡、小鸭、狮子、大象、袋鼠……五花八门,而他们模仿的动物动作几乎个个都有模有样,只要稍稍指导一下音乐节奏感和动作美感即可,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到森林里去参加选举大会的情景轻而易举地就表现出来了。这种课堂不仅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更打开了善良的童心。“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当你给了他色彩,他会把世界涂抹得绚丽多姿。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的智慧开始产生,在别开生面的“歌舞剧,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沙龙会上,老师们争先恐后地表达了对儿童歌舞剧艺术形式的美好感情和喜爱,大家对歌舞剧的认识逐渐清晰,而针对课堂的有效性,大家从“基于生活、基于孩子、基于音乐”等角度总结并阐述了“儿童歌舞剧进课堂”的要素,这次活动将歌舞剧的探讨真正推上了一个新的征程。梦想石被我们轻轻盈握在手。

艺术终究贴近心灵。随着对歌舞剧进课堂的逐步完善,我们又从“简单”、“欣赏”、“整合”、“参与”、“生活”等角度对“歌舞剧进校园的实践”进一步进行了拓展和提升,拓宽了歌舞剧进课堂的灵动空间。如今,“歌舞剧进课堂”的实践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孩子们表演不再羞涩,歌唱水平不断提升,舞台表现力也渐入佳境。《猫和老鼠》、《童心和小鸟》、《大扫除》、《窗边的小豆豆》、《小稻秧脱险记》……这些歌舞剧在编排样式上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师生们早已耳熟能详,大家非常喜爱。歌舞剧在课堂中无声地渗透,已经成为艺术进入童心的窗口。

三、享受不完美

在江苏省“大家一起学”的试验课活动中,姚莹老师在《三个好朋友》一课上大胆地尝试了学生现场创编小型歌舞剧的做法,将不可能的事情终究变成了可能。

姚老师的课堂仿佛变成了一个歌舞剧的研讨会,孩子们对剧本进行了分析,边实践边分工合作,课堂糅进了孩子们自编歌词、自创舞蹈、自选音乐素材等诸多环节,孩子们思维灵动、创意多多,具有领袖才能、表演特长、创编才干的学生纷纷脱颖而出,所有的孩子都尽情地投入到儿童歌舞剧的表演和创作中,潜能和智慧被激发出来,在临下课前5分钟,孩子们成功地打造出一台小型歌舞剧!

有老师好奇地问,为何能做到如此?姚老师说:“也许课堂里孩子们不完美的表现是种遗憾,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儿童歌舞剧创编的最初,必须接受这种‘不完美’,因为这是一种能量的释放也是一个能量积累过程。在这个磨砺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技巧才能得到完善、得到巩固,‘成功’也就会变成顺理成章的事情。”艺术教育,最终是孩子们的舞台!所以,当“简单化、生动化、生活化、巧妙整合、时尚化”等歌舞剧理念融入人心那一刻,便是到了把歌舞剧的灵魂还给孩子的时候了,歌舞剧的艺术魅力最终需要孩子们去领悟,去体验,去创造。怀揣着这份情怀,“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将儿童歌舞剧的研究又推向了新的方向。

儿童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剧,发展困境,措施

中图分类号:J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033-01

儿童剧是以儿童为主要受众,旨在对儿童产生教育和指导意义,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和情感能力提高,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剧目。近年来,儿童剧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以其精彩的内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为其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儿童剧在我国的发展仍然遭遇着一些困境,给其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制约,所以,我们需要对儿童剧的发展困境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从而探讨出帮助儿童剧走出困境的措施。

一、儿童剧发展的困境

(一)儿童剧的剧本过时,当代优秀的剧本很少。通过我们对当代儿童剧的现状进行调查发展,现代演出的儿童剧大多数都是根据一些优秀的童话剧改编而成的。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鲜少有创作较好,受到广大儿童普遍欢迎的儿童剧创作出来。这导致儿童剧不符合现当代儿童的认知状况,在儿童剧观看的过程中觉得剧中发生的过时与自己生活的时代较远,因而难以理解,难以感同身受等,这使得儿童剧在儿童中的受众较少,制约了儿童剧的扩大发展。而当代题材的儿童剧作家也因为儿童剧受众较窄,儿童剧的创作需要对儿童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习惯、语言特点、思维特点等进行研究,比较费事,同时优秀剧目的创作又需要时间同时赚的钱又较少等,所以很多儿童剧作家转向电视剧写作,造成了儿童剧作家缺失,优秀儿童剧本缺乏。

(二)教育意义缺乏。儿童剧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儿童受到教育,从而使其人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现代的创作出来的一些儿童剧却表现出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没有让儿童在儿童剧的观看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使得儿童剧退化成为了一个娱乐产品,而非教育产品,丢失了儿童剧存在最根本的意义。

(三)儿童剧的营销机制落后,造成儿童剧发展不景气。营销机制落后也是造成儿童剧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我们对一些国营的儿童剧院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剧院在儿童剧的推广过程中较为被动,没有充分地利用现代的营销手段来扩大宣传,来获得人们对儿童剧的认知,所以导致了儿童剧不被儿童和家长了解,因而卖不出去的状况。同时,很多国营儿童剧院专业营销团队缺乏,这导致剧院在现代电影、电视剧等的竞争之下难以找到出路,发展缓慢。

二、促使儿童剧走出发展困境的措施

(一)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能写当代儿童剧的作家。优秀儿童剧剧本缺乏是导致当代儿童剧遭遇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需要一批优秀的,能写当代儿童剧的作家。首先,对年轻的、有创作潜能的儿童剧作家予以资助和鼓励,使其能够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写出优秀儿童剧,促进儿童剧发展的愿望。其次,对有潜力的儿童剧作家进行培训。使其能从而能够以儿童的视角出发,根据儿童的生活背景创造出优秀的儿童剧。

(二)增加儿童剧对儿童的教育意义。儿童剧的教育意义虽然不是儿童剧演出的唯一目的,但是却是儿童剧演出的重要目的,离开了教育意义,儿童剧的发展就丧失了其本质,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要必须要增加儿童剧的教育意义。首先,将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剧本当中,这样,通过话剧演员的表演,儿童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在儿童剧演出的过程中与儿童展开互动,让儿童在剧情的带动下依靠自己的判断力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在儿童剧剧本的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能够对儿童产生教育作为中心来开展写作,剧本的情节等以促使儿童受到教育为目的展开,促使剧本教育意义的提升。

(三)建立营销团队对儿童剧进行科学营销。现代营销团队以及营销手段的缺乏是儿童剧发展遇到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营销团队通过现代营销手段来对儿童剧进行科学营销,促进儿童剧的科学良好发展。首先,选拔营销人才来构建儿童剧营销团队。通过吸纳高素质的营销人才进行儿童剧院,扩大儿童剧的社会认知程度,促进人们对播出的儿童剧目以及其意义进行认可,从而促进儿童剧的发展。其次,运用现代的营销手段来对儿童剧进行营销。通过发行年卡、进行团购、推出系列套票以及在各大媒体和网站进行平面和影响宣传等,能够有效地扩大儿童剧的影响,促进儿童剧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对儿童剧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症下药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儿童剧走出发展困境,使广大儿童能够真正地从儿童剧中收益。我们认为,只用从儿童剧作家,儿童剧的剧本内容以及儿童剧的营销方式着手,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儿童剧走出发展困境,促进儿童剧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儿童剧应像童话般美妙[J].上海戏剧,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