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整改落实

整改落实

整改落实

整改落实范文第1篇

拷问――整改落实的难点在哪

审计机关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下达审计决定,要求被审计单位限时进行整改,是其职责所系。现实当中,审计整改不彻底、屡审屡犯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整改落实难的原因主要见于以下几点:

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实质性的支持力度。有的认为审计结论出具了,审计工作也就完成了;有的认为审计查出的一些问题属于历史遗留的,彻底整改会触动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不好改;有的认为是属于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产生问题的根源不在自己,难以改。等等,这是导致审计整改效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

机制不健全。2012年以前,由于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没有有关审计整改工作的具体条款规定,审计部门也没有关于整改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从一级政府的层面来说,审计整改由哪个部门来督促落实,落实到何种程度,缺乏评判的标准和依据。此外,对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缺乏组织监督和整改机制约束,使得被审计单位愿不愿意整改、怎么整改、整改到什么程度,具有较大的弹性。

督办不严厉。对被审计单位不及时整改、选择性整改、一般性整改等现象督促不到位、监督无问责,从而造成 “重审计、轻整改”。这方面,被审计单位的主要领导、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和领导、审计机关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破冰――让整改制度先行

针对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省审计厅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调整工作方式,完善相关制度,多措并举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2010年初,省审计厅在其官方网站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第一次向社会公开2008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整改结果,开门接受社会公众对审计整改情况的监督,引来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广泛好评。至此,我省审计整改工作由幕后走向台前,全面公开透明。

为了进一步明确整改责任、强化整改措施、提高整改效率、确保整改落实到位,2012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审计整改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确定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该“办法”明确了审计整改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突出了审计整改落实问题的解决,即规定由审计机关每年汇总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向本级政府报送整改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工作和整改落实情况,审计机关要将被审计单位及相关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告。

“办法”从制度上、源头上落实整改工作,对整改工作的具体操作、评判的标准和依据进行了规范,使审计整改更加彻底,增强了审计整改制度的法律效力。

联动――合力推进整改

2013年作为《陕西省审计整改工作暂行办法》实施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的行政问责机制。

2013年7月,娄勤俭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8月,娄省长在省审计厅调研时再次要求审计机关认真抓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加大跟踪督促审计整改的力度,进一步明确整改标准、落实整改责任、严肃整改纪律,充分发挥审计的警示作用。

全省“三公经费”及会议费专项审计结束后,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高度重视审计揭示的问题,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单位全面整改并处理存在问题,安排省审计厅、监察厅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通报,并将“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列入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五个方面专项治理工作之一。

2013年10月,娄勤俭省长在省政府党组会、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再次要求,对“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审计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要进一步督促检查,确保审计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在省审计厅积极跟踪督办、省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下,各部门单位认真按照审计结论揭示的问题进行整改,其中大多数问题整改到位,相关制度也已经完善,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审计协调、部门配合、社会推动、各方联动的审计整改工作格局。

探索――审计整改落实的未来之路

审计整改是审计成效的最终体现,也是对审计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大考验。在现已形成的审计整改落实体系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整改和审计工作的成效,需要各级审计机关不断探索创新,形成浓厚氛围,建立长效机制。

要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及时请示汇报审计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政策、立法、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督促落实审计决定、加强审计整改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建立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参加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协调,共同促进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要进一步深化对屡查屡犯问题产生根源的研究,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提出审计整改纠正错弊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从问题源头落实整改”。要严格审计整改问责制度,对不认真落实审计整改单位的情况通报有关部门,追究审计整改领导责任,以推动整改落实。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能公开的审计事项尽量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整改落实范文第2篇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是确保审计监督实效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审计监督权威,回应社会公众关切的重要保障。《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虽然近几年在各级审计机关的努力下,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和办法,逐渐形成了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整改的局面,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存在审计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审计机关内部存在制约整改的原因

审计建议质量不高影响整改程度。目前,我国审计工作普遍面临着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审计人员在一个审计项目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时间的限制导致审计人员在完成现场审计后,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认真思考、剖析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审计中发现的财政、财务收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没有从源头上去查找,而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或肤浅的认知上,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提出的一些建议空洞或不具操作性,就会导致被审计单位难以采纳和落实审计建议。

对审计整改工作认识不足。审计实践中,各级审计机关都存在比较重视审计结果,多关注发现问题,少反映整改情况,重审轻改的现象。从审计人员看,存在低头不见抬头见、怕激化矛盾得罪人。上述现象影响到审计整改的功能发挥。

被审计单位存在整改态度不到位的现象

认识不到位。从地方政府方面看,主要是担心因为审计整改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被审计单位层面看,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消极应对、敷衍应付以图蒙混过关的心理,开展实质性整改的愿望不强,不肯举一反三从源头上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甚至部分被审计单位认为审计监督就是“挑刺、找茬”,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拖延或者听之任之的态度,甚至抱着“不理旧账”的观念,消极对待审计整改,影响整改效果。

屡整屡犯。部分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往往就事论事,同一不规范事项,此次审计整改好了,下次审计中又会发生。没有堵住产生问题的根源,也没有形成控制机制,审计整改效果就难以体现。

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整改不力

我国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虽然对审计整改作了些规定,但这些规定比较原则化、框架化,基本上是调查和了解、定期审计、跟踪审计等“以审计促整改”之类的手段,未就整改措施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审计部门也没有制定整改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这易导致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审计整改检查落实不到位,审计机关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充分,难以形成合力

审计整改监督合作机制尚未建立,没有行之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导致审计整改工作经常由审计机关唱“独角戏”,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出现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监管缺位的现象,致使审计整改工作无法彻底的完成。另外审计报告中涉及体制机制性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及一些宏观层面的,有关建章立制的建议,都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完成,被审计单位无法单独完成整改。

笔者认为,要做好当前审计整改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宣传工作,提升审计整改地位。审计监督已成为监督之一。要进一步深化对审计监督职能的认识,切实强化审计整改在审计监督中的作用,形成“审计整改是审计监督职能落到实处的保障,审计整改是审计质量提升的关键”的共识,在整个审计系统乃至全社会营造抓好审计整改工作的浓厚氛围。另外要加强对《审计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度的宣传,特别是加强对审计整改重要性的宣传,使审计人员懂得抓好审计整改是本职,不抓审计整改是失职;可以考虑在审计机关内部,设置专门科室或者明确专人,主要负责审计整改的监督检查工作,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建立审计整改情况检查跟踪机制奠定基础。

发挥各方监督作用。一是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整改,将审计情况定期向社会通报,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二是发挥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的监督和督办力量。党委、政府要联合下文,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将审计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向“两办”和审计机关报告。三是建立健全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纳席会议成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审计结果落实和整改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避免审计整改出现“中梗阻”。四是对于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特别是涉嫌贪污受贿、损失浪费、失职渎职等经济犯罪的,要及时向纪委、监察、公安、检察等部门移送案件线索,增强审计的威慑力。

整改落实范文第3篇

为了查找问题、改进工作,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采取横向互查、纵向抽查等有效形式,重点围绕履行职责、服务质量、依法行政等三个方面,在县委县政府要求的五查五看的基础上,认真搞好我局的六查六看。即: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情况,看有无、以药谋私、贪污受贿和吃、拿、卡、要行为;二查执法、办事行为是否规范,看有无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三查政令是否畅通,看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四查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看有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五查办事效率,看有无推、拖、拉和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六查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执行情况,看有无不按时办结、不兑现承诺、不热情接待等现象。

一、存在的问题

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汇总、梳理,共整理出我局主要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

1、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有些干部职工思想观念陈旧,总是跟不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感到困难重重,存在能力恐慌。有的存在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透彻,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不熟悉,钻的不深,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精,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

2、服务不够主动。在服务工作中往往被动服务为主,主动服务欠佳,跟踪服务不能完全到位。

3、 药械执法力度不够强。主要是通过药品市场整治之后,药品市场秩序没有根本好转,虽然药品市场监管是个长时期的工作,但是,药品经营企业不规范经营的现象仍有发生。

4、机关作风不够扎实。少数人员存在办事拖沓、有令不行、不遵守作息时间的问题。

5、食药监部门职能工作宣传不够,社会上有些人不知道具体职责,并将药价问题、保健品问题转嫁到食药监部门。

二、整改措施

针对征求意见和自查出的问题,我们采取五定的措施即定出现的问题、定负责整改的领导、定具体整改的专班、定问题的整改措施、定问题整改的时限积极进行整改。具体整改情况是:

1、加强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勤政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和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重新修订《廉政制度》、《机关学习计划》、《考勤制度》、《车辆管理》、《文明办公制度》等,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发生。此项由周杨同志负责,办公室具体落实,已经于11月初完成整改。

2、加强局机关的制度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紧紧抓住企业和单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规范办事程序,改进工作作风,以文明机关的良好形象发挥模范作用。此项整改要求在11月初完成,由周杨同志负责,办公室具体落实。目前,已完成《公示栏》制作,明确了《申办药品零售企业程序》和《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程序图》。

4、加强与报刊、电视台等媒体的联系,广泛宣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责,及时报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动态、新举措、新成效;要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此项由冯俊才同志负责,办公室、法制办具体落实,要求在12月初完成,目前已与县电视台共同制订了宣传计划,在《玉沙视点》开辟专栏宣传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工作动态、专项整治情况、打假治劣典型案件曝光等。

等乡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和真假药品真伪识别展》。此项整改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由何祖国同志负责,综合科具体落实。

整改落实范文第4篇

一、总体要求

整改落实阶段是最终体现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整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规划、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科学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把学习培训成果转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工商事业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时间安排

整改落实阶段从2011年1月20日开始,到2011年2月28日结束。

三、活动内容

(一)制定整改落实方案(2011年1月20日至31日)。

局党组要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一要继续深入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联系我局的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xx同志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为做好整改实阶段的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制定整改方案。要梳理整改落实项目,要针对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各个层面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在民主决策、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在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归类、认真研究,制定好整改方案,提出整改落实措施。制定整改方案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二是坚持便于落实原则;三是坚持不回避矛盾原则;四是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要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措施目标化、具体化,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地提出整改落实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和时限要求。同时,在制定整改方案时要切实做到“四明确”。一要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任务;二要明确整改落实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三要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四要明确整改落实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解决的问题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要提出明确的具体步骤和整改时限; 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和完成的,也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分解到分管领导成员和分管部门,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责任人。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要明确主要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出来的整改落实方案,要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干部群众公布,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对整改落实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整改落实方案,并于2月1日前报市学习实践办公室和指导检查组。

三要实行公开承诺。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办实事好事为载体,以建立完善制度为保障,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公开承诺要做到“制定一个方案,抓好五个环节、实行五个公开”。

1、制定一个方案。要结合本局实际,认真制定公开承诺的实施方案。要组织开展好“科学发展承诺行”为主题的落实整改公开承诺活动和以“党员惠民承诺行”为主题的为民办实事公开承诺活动。“科学发展承诺行”活动要围绕促进科学发展,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落实整改的事项。局领导班子要公开承诺完成整改落实方案的重要事项;领导班子成员要公开承诺完成所分管工作的落实整改事项;责任部门要公开承诺完成所负责的落实整改任务,同时要公开承诺帮助基层单位解决一个以上的突出问题,办成一件以上好事实事;党员干部要公开承诺群众办成一件好事。

2、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找准问题,科学定诺。在落实整改和办实事好事两方面,制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群众意愿的承诺事项,作出书面承诺;二是广泛宣传,公开承诺。通过公告栏、单位网站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公布整改落实方案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强化责任,认真践诺。要建立整改承诺制度、整改责任人制度、整改时间进度限期制度、整改承诺事项台帐与销号制度、整改整改承诺监督检查制度、整改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六项制度”,确保切实履行承诺,整改落实工作和为民办实事做到真抓、真管、真负责、真落实;四是通报情况,跟踪问诺。把情况通报与学习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相结合,以测评会或书面测评等方式进行通报;五是群众监督,民主评诺。要通过设置意见箱、发放测评表等形式组织党员群众对公开承诺进行评议。

3、实行五个公开。即公开单位或承诺人、公开承诺事项、公开工作职责、公开保障措施、公开完成时限。

(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2011年2月1日至15日)

解决突出问题是学习实践活动实践特色的集中体现,是真正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也是赢得群众满意的必然要求。一要结合民主生活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努力促进xx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主题,选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切实解决查找出来的、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局党组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我局在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化建设、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二要联系当前形势解决问题。要将整改的成效体现在推动当前工作上。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合起来,与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谋划好明年的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搞好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三要多措并举解决问题。(一)在整改落实阶段,我局要抓实三项措施,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领导包案。对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度,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包干负责一个项目。2、挂牌督办。对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实行公开挂牌督办,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基层群众代表等作为督察员,对挂牌项目进行视察和评议,督促问题限期解决,取得实效。3、项目推进。对涉及面广、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要立项加强协调管理,建立领导挂钩联项制度,成立专项小组,采取有效措施,协调推进,全力破解。(二)要建立实行解决问题公示制、目标承诺制、进度限期制、限时办结制、效果督察制、定期通报制、责任追究制等解决问题的责任制度。(三)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把解决发展问题与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四)要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对经过努力近期能够解决的问题,应集中精力立即予以解决;对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短期时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通报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并制度解决问题的专项方案,提出阶段性整改措施,努力创造条件加快解决;对需要一段时间努力解决的问题,要跟踪问效,逐步予以落实;对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重新整改。四是开展帮扶慰问主题实践活动。要结合春节慰问活动,开展“三慰问、三征求”等走访慰问送温暖主题实践活动。“三慰问”:一是慰问特困户、五保户、受灾群众;二是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特困党员;三是慰问弱势群众、重点优抚对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过冬过节生活问题。“三征求”:即征求对领导班子落实整改的意见建议;征求领导班子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项目;征求解决问题促科学发展的建议。

(三)完善体制机制(2011年2月15日至2月22日)

体制机制建设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关系到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局领导班子要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一要重点抓好工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在全面分析市情和制约我局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使形成的体制机制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1月底到2月中旬,要提出制度创新的阶段性目标和意向性文件总体安排,对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和措施,按照成熟一个、研究一个、出台一个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二要建立和完善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着眼于将学习实践成果向实际工作转化,使形成的体制机制既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又具有实现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的可持续性。要本着“精而管用”的原则,选择几项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比较好的制度,抓紧时间,注重质量,尽快修改完善。三要增强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的操作性。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成果,主动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听取利益相关群体、广大党员干部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四)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2011年2月22日至28日)

要在对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进行小结的基础上,要对整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参加测评人员的范围原则上参照第二阶段分析检查报告的评议对象范围确定,并以适当方式广泛发动群众进行评议。评议的内容主要是让群众对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解决本单位民生民计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作出测评。测评可采取座谈会、定向发放测评表、单位网站公告等形式进行。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并于2月底将测评情况上报市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和指导检查组。

三、工作要求

(一)落实领导责任。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体现整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关键环节,局党组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监督指导、强化整改监督、强化舆论宣传,确保整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

整改落实范文第5篇

扎实开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规范活动

××镇共有××个村,农村“两委”干部××名,××名农村党员。一类村××个,二类村××个,三类村××个。县开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规范活动以来,××镇把农村规范化建设活动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主管副职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认真部署,扎实推进,力求实效。

一、完善培训机制,提高镇村干部思想素质

1、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大力实施素质工程。

在镇规范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全镇的培训学习牢牢抓住“规范化教育”这条主线,分层次、分批次进行,使培训范围扩大延伸。

(1)镇直干部及农村“双委”成员共540人,是培训学习的重点,培训地点设在镇党校,由镇党委直接抓,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集中学习。镇党委书记亲自上党课3次。

(2)全体农村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列入第二批培训范围,培训点设在村支部会议室,由包村干部主抓。

(3)村民代表及致富带头人列入第三批培训范围,培训学习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村发展这一主题,由村支书、村主任主抓。通过扩大延伸培训范围,干部、党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镇形成了强大的规范化舆论氛围。

2、以规范教育为中心,重视培训学习内容。

镇党委本着“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印发了《××镇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规范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及有关的学习材料,镇直及农村“双委”干部人手一册,要求所有参加培训人员有笔记,有心得体会,参加镇组织的统一考试,确保学有所成,确保培训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紧紧围绕“基层民主政治规范建设”这一中心,及时调整充实培训学习内容,针对三个层次的人群,因人制宜,因人施教。

镇村干部重点学习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县委书记××同志《农村班子建设》及2004年三干会讲话,县委、县政府《关于2004年-2007年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规范和深化农村党务村务公开,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

农村党员重点学习了《》和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村民代表和致富带头人重点学习了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创新培训方式。

镇党委在保证集中培训质量的前提下,按照“请进来,走出起”的思路,培训学习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一是走出起学。××、××村组织两委干部到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再次学习体会了西柏坡精神,使干部思想得到了升华。

二是请进来讲。除县委规范教育领导小组组织的现身说法宣讲团来我镇进行宣讲外,我镇还组织了××、××、××等先进村的双委干部到××、××、××等村搞讲座,介绍先进经验,进行“手拉手”,“传、帮、带”。

三是镇主要领导包大村、包难村。针对××、××、××等村双委关系不协调现象,镇主要领导给他们开小灶,吃偏饭。不仅让他们参加集体培训,还与他们“双委”干部个别谈话,人人把脉,了解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二、对症下药,提高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1、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为使农村干部能够开诚布公的交流感情,沟通思想,××镇实行党委书记负总责、副职干部包办事处,包村干部包村的逐级责任追究制,组织各村召开两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各村支书、村主任都以书面形式写出了总结反思材料,并作了述职报告,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座谈会的形式征集党员、群众意见380条,并将意见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总结,村两委干部结合自身实际,查找根源,研究解决办法。

2、对症下药,分类指导。镇党委把全镇××个村进行分类,按农村政治经济发展分为优、中、差三类村。指导××个一类村进行思想再解放,思路再拓宽,重点抓发展,更上一层楼。××个二类村健全和完善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巩固提高,上档升级创一流。针对××个三类村遗留问题多,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没有建立和健全,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工作不力,不规范,班子两张皮严重的特点,重点加强三类村的团结、稳定和思想转化工作。镇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三类村任挂职副书记,当好三员(指导员、协调员、督导员),做好三剂(催化剂、粘合剂、剂),对两委班子工作进行全方位指导把关,当好中间人,协调两委关系和各方面关系,督导落实各项工作,催化“两张皮”化合成“哥俩好”,粘合“两张皮”拧成“一股绳”,磨合期的两委班子,使其同步合拍,正常运转。同时,镇主要领导亲自和两委班子成员一个一个地进行“背靠背”了解,“面对面”谈心,深入了解两张皮形成的原因,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3、典型带动,整体推进。镇党委、政府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把发展快的××、××村和转变迅速的××、××、××作为典型,组成宣讲团,介绍先进经验,在全镇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表扬,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全镇形成了团结向上光荣、不团结闹矛盾可耻的浓厚氛围。

三、建章立制,建立农村民主规范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1、建立和完善“两委”工作协调制度,大力推行“一制三化”。镇党委向各村印发了关于农村两委班子运行的九项规章制度,重点抓了职权明确的两委分工负责制度、村委会向党支部定期报告工作制度、重大事项提前向党支部请示报告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的落实,从体制和制度上理顺村“两委”关系,解决“两张皮”问题,确保“两委”关系协调运行和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

2、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提高村务工作的管理水平。按照民主管理程序,规范村级决策程序,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职能和议事规则、村级代表会议职能和议事规则。通过建立民主决策体系,防止和克服“一言堂”、以党代政或以政代党的问题发生。

3、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约束村干部施政行为。积极督导落实农村党务、村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两会一组”(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财务政务监督组)作用,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增强村务运作透明度,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4、建立和推行干部回避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诫勉和罢免制度、印章备案和审批制度等。用机制给干部定位,靠机制给干部队伍导航。

到目前,全镇两委班子基本上都能够牢固树立全村工作一盘棋思想,拧成一股劲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7个有“两张皮”现象的班子已解决了6个,其中“两张皮”现象最严重的××、××、××、××四个村两委班子,由“冤家”变成了“哥俩好”。18个村班子上档升级。农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团结意识、宗旨观念明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初步形成一种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机制,为全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组织基础。

通过开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教育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仅仅是开始,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干部思想观念保守、发展思路不清等痼疾,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把这次活动当作起点,继续完善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把我镇的农村班子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