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讲故事;文体;传统叙事;文化身份

汤婷婷无疑是自70年代后期以来华裔美国作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位。她的《女勇士》、《中国佬》和《孙行者》荣获美国各类文学大奖,使其在美国作家中享有盛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她通过运用多种文体、讲故事、中国传统叙事手法,将现代西方叙事策略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手法兼收并蓄,将寓言故事与通俗故事揉为一体,互为言说,自由转换,并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寓言化,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一 传统中国小说的叙述结构

虽然生长在美国,汤亭亭不可能摆脱从父母那里承继来的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化传统。她对中国的了解和体验,建立在母亲给她讲的中国故事传说之上。此外,汤亭亭还曾读过英语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中国神话故事、李白、杜甫诗选等。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汤亭亭在作品中也借用了传统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来描述华裔在美国的生活,抒写华人的英雄业绩,重建华裔历史,追寻美国华裔的身份和位置。

《中国佬》巧妙地戏仿中国小说的特殊结构模式,质疑和颠覆了貌似客观的官方历史的权威,从而实现了对华裔历史的重构。此书共有六个主体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小标题1,“中国来的父亲”;2,“檀香山的曾祖父”;3,“内华达山脉中的祖父”;4,“造就更多的美国人”;5,“美国父亲”;6“在越南的弟弟”。在这六个主体故事之间,还穿插了十二个轶闻插曲式的小故事。有的来自中西文学作品,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新闻报道,有的是史实,也有作者自撰的故事。她有意将典故、历史、轶事、新闻等传说故事与主体部分的现实故事并置在一起,书写出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代又一代华裔移民的事迹。她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叙事结构,把情节不相联系的几个故事排列在一起,在叙述中颠覆华裔男性在美国主流社会的负面形象,重塑美国华裔历史,重拾美国华裔破

碎、丢失的文化身份。

二 讲故事

口头文学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因其表演性和社会性,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在影响人的行为与文化传播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代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移民妇女移民美国后,她们对自我的认同面临重重危机。为缓解移民生活的压力,一些中国移民妇女会以保持中国文化习惯的方式,如品尝中国美食、讲故事等,在精神上安慰自己。她们希望通过“讲故事” 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灌输给孩子。“讲故事”是第一代华裔美国妇女的生存策略,她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给自己建立一个精神的家园,想象中国,也构筑梦想。

在创作中,汤亭亭有意识地在她的作品中使用“讲故事”的叙述策略,借以表达自己双重文化背景中华裔文化之本。她的作品注重语言的表演性打破了西方文学传统中体裁与叙事媒介的界限。正如她在其访谈录中所说的那样,汤亭亭煞费苦心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为了在肯定多元文化的同时,不断追溯过去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努力缓和两种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与对立。“这些是讲故事者的故事…是华裔美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位作家,我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我的书中真正的人,我尽力准确地去叙述他们,我讲述他们对自己的虚构。”【1】

立足于多元文化的同时,汤亭亭从女性视角出发,试图溶解两性的不和谐因素,肯定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在她的成名作—《女勇士》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交替出现却又相互对立的叙述者。母亲与女儿以“讲故事”为武器进行斗争,母亲要用故事来教育女儿成长。母亲是一个派生出来的叙述者,她讲的故事千奇百怪;无名姑姑的故事、花木兰的传说、自己求学的经历、各种鬼怪故事……女儿边听,边重述,母亲讲的故事变得面目全非。“白虎山学道”中。母亲叙述的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是,母亲讲述中国的神话和传说故事;而“我”叙述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则是:身处现实世界的“我”讲述神话或传说世界中的“我”的故事,即虚构自己的故事。显然“我”在虚构姑姑故事时,渗透了现代女性的经验,与母亲讲述的故事相抗衡,从而消解了母亲故事中传递男权话语的功能,构建了华裔女性的自我话语权和文化身份。

三 糅合多种文体

汤亭亭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在备受推崇的同时也引来了多方面的争议。而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其体裁,主要围绕它是自传,神话改写还是小说体展开。实际上,汤亭亭作品体裁杂糅了各种文体,她的作品融汇神话、传奇、历史、自传等多种体裁,贯穿着作者与叙事者交叉而又分离的沉思、回忆和想象,无论在表现内容或形式方面都显现出对文类的跨越性。汤亭亭正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这种杂化叙述,既在读者那里复活自己祖先辉煌的过去和失却的记忆,从而也为个人和她所属群体的新身份证实。

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就彻底打破了时空顺序和线形叙事模式。小说中有两位叙述者和两种叙事视角:一个是“母亲”,另一个是“我”。因此可以说,母女俩是这部作品的共同完成者。虽然一部自传必然要涉及到作者之外的人物,但是从其结构和内容上看,必须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此外,《女勇士》一书展现给读者的完全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虽然有许多史的成分,从中可以考证一些确实发生过的事实和历史人物,但在“我”的外部世界中,只有少数的公共场所和历史事件是从汤亭亭的生平中可以辨认得出的。

其次,《女勇士》还可以被看作是汤亭亭的自传。《女勇士》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别人为叙述中心展开叙述,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成功地描写“我”作为一个美国华裔女性,在中美文化夹缝中艰辛的成长过程。小说中的五个故事虽然各有自己的叙述重心,但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对作者的成长经历起着重要影响。女性主题成为联结五个不同故事的主线。每一个故事都为成长过程中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女性角色模式,从整体来看,真正的中心还是作者自己,表现了作者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缝隙中挣扎、质疑、寻找自身位置的奋斗过程。

结语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汤亭亭作品的叙事策略呈现出多种特点,而且受到越来越多批评家和华裔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汤亭亭运用多种叙述策略,试图通过追溯华裔文学叙事方式的根源,突显华裔族性,表述华裔情感,构建华裔多元文化身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华裔作家叙事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当今全球文化的并存与逐步融合中真正在美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领域中去提升华裔文学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kay bonetti.an interview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 conversations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 mississippi: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37.

[2] 汤亭亭.女勇士.李建波.陆承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性;策略;文化共享

在本世纪初的几年里,《大明宫词》、《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以及《似水年华》等一批颇具艺术才情与个性而又不乏观赏性的电视剧相继出现。尽管它们只是为数不多的一部分,但由于在视听语言、艺术风格等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这些作品对中国电视剧的观念和形态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在这一批电视剧中,由黄磊执导的《似水年华》颇为引人注目,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以处女作的身份而携裹的较浓的个性化色彩,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表现出来的商业缝合的取向以及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趋势中表达出的文化共享的愿望。这一切都使世纪初的这部作品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文本。

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电影最明显的影响可能就是在这个世纪初为中国电影造就了一批身世暖昧的作品。由于融资渠道、制作班底以及演艺人员的国际化,人们已经很难按照传统的观念把《大腕》、《英雄》、《赤壁》这些电影简单地划分为中国电影或外国电影。实际上,资金、制作人和演员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的不仅是如何划分电影产地这样的小问题,甚至还决定了影片的总体风貌、票房收入和文化走向。当然,中国的电视剧在国际化方面还没有中国电影走得那么远,但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就是,中国内地、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甚至整个华语文化圈之间在电视剧领域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从《还珠格格》到《橘子红了》、从《情深深雨蒙蒙》到《男才女貌》,人们已经慢慢习惯于欣赏由的资金、制作人、演员共同调配出来的文化产品,也有越来越多身份暖昧的连续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应该说, 《似水年华》也是一部身份暖昧的作品。虽然我们不清楚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投资背景,但是由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策划人共同策划、由大陆、台湾和马来西亚的演员共同出演、由大陆导演执导的这部连续剧,从一开始便是以暖昧的身份进入人们视野的。

如果说难以确定的身份只是《似水年华》的外部特征的话,那么,难以确定的类型则是这部连续剧的内在特征。中国电视连续剧历经上个世纪90年代的迅速发展后,已经形成了历史剧、武侠剧等独具特色的各种类型。虽然我们没有给这些类型一个十分具体的限定,但是其明白无误的内涵很容易让大多数连续剧对号入座。然而《似水年华》却和这些类型相去甚远。这部被称为“新人文剧”的作品显然缺少历史剧中历史人物的纵横捭阖、武侠剧中武侠人物的写意人生等标志性元素。即使是和日韩偶像剧相比,在形态上比较接近的《似水年华》却把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置换为一个发生在“人生的定局之后”的相见恨晚的故事。

在理解《似水年华》的类型不确定之前,考察黄磊这部处女作在文化意义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必要的。作为一名在电影专业院校接受教育,并曾经出演《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等几部“文人新剧”的演员,黄磊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注定了会是以个性化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在《似水年华》中,可以判定导演从一开始就在尝试着独特的呈现画面和讲述故事的方式。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看到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乌镇与清新伤感的爱情故事。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似水年华》区别于独具中国特色的历史剧或武侠剧,并且和按照流行文化配方炮制出的通俗剧、偶像剧判然有别。但是,联系到这部作品的合作背景,再联系到电视剧的商业性诉求,它也注定了不能够成为一个绝对个人性的文本。所以,人们在《似水年华》中仍然可以看到各种大众商业化的流行配方:一见钟情式的男女主人公邂逅;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青春时尚的人物造型;精心设计的布景……不过,处于个人性与商业性之间的这部作品并没有完全遵守类型化和商业文化的规则,而是对其进行了改装。于是,在导演称为“纪念即将失去的青春岁月”的这部作品中,本来应该是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却被改装为一个相见恨晚的故事;本来应该是男女主人公花前月下的故事却被改装为二人相隔两地徒有相思的故事;本来应该是大团圆式的爱情结局却在《重庆森林》式的错位中收场。这样,通过作者对类型因素和流行配方的仿制与改装,《似水年华》在中国电视剧中所扮演的独特的角色得以确定。

应该说,《似水年华》在个人性与商业性的双重诉求之间对类型因素和流行配方的仿制和改装是比较成功的。作为后现代艺术文化的策略之一,仿制、改装与类型混杂策略往往意味着以经典为依据,在各个层面对这一经典类型进行解构。它通常借鉴经典中的元素,将其复制到新的文本之中,并有意识地进行改装。经过这种改装,个性化文本和类型化文本之间的区别已经缩小,艺术性文本和商业性文本之间的差异可以得到有效地缝合,而经典则被解构。这种常常被运用到电影中的策略在《似水年华》中得到运用。正是这样,《似水年华》才变成一种蕴涵着新鲜文化气息的“新人文剧”。通过仿制和改装,《似水年华》绕过了已经形成模式的老路而又把流行元素和个人理想融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个人书写和商业诉求的缝合。所以,《似水年华》以一个偶像剧和爱情故事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最后却以一个包含了作者成长、回忆的个人性作品的面貌结束。在各种电视连续剧泛滥的今天,这种尝试无疑为电视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中国的影视作品从来都不缺少都市的意象,从早期中国电影中都市作为一个巨大的异己而存在,到后来的对都市生活温情脉脉的表现,都市的形象在中国影视作品中是丰富而又复杂的。而农村和小镇作为电影意象的一部分,大多数时候都是作为都市形象的反衬而存在。因而,农村和小镇便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获得了比都市更加理想化与诗意化的表达。在《似水年华》中,作为故事发生地的江南小镇乌镇再次以这种诗意化的形象出现,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它承载了更多的文化符码,它不仅仅是一个被继续诗意化的形象,它也成为无可规避的现代化中人们对传统文化乡愁的寄托。

在《似水年华》中,乌镇作为男主人公文出生、成长和读完大学后工作与生活的地方,无疑是非常美丽的。男主人公文和女主人公英邂逅的这个小镇,不仅有几百年都未曾改变过多少的古朴建筑,而且还有着淳朴的民风――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融洽和睦的邻里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在故事中随处可见。如果不是男女主人公青春时尚的造型,这会让人们感觉到又回到了与现代文明绝缘的古典社会。小镇作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诗意化表达,它不仅具有一切古典社会所具有的优点,它还在和以背景的形式出现的现代文明相比较中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在故事中,不仅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谋生的齐叔在多年以前选择了回到乌镇,而且年轻的一代,文和默默,都放弃了到大城市就业的机会而到自己的家乡生活,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年 轻人的皈依中昭然若摇。

《似水年华》对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乌镇进行诗意化表达是有时代根据的。任何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都充斥着旧事物的消逝和新事物的出现,在以现代化/全球化为标志的这个时代,新老交替的现象表现得尤为迅速和明显。大多数时候,代表着现代文明的新事物出现,会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但伴随着这个过程的往往是人们生活的剧烈变化。在更多时候,新事物的出现甚至是以对传统生活方式或文化的破坏为代价的。正如电影 《饮食男女》所表现的那样,一个本来可以共享天伦之乐的传统家庭,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分崩离析,家庭成员也在新的生活方式中逐渐迷失自我。因此,仿佛世外桃源的乌镇在电视剧中出现,实际上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策略性拒斥,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想象性挽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对被破坏的传统文化的修补。

当然,电视剧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乌镇只是作为爱情故事的背景而出现,文和英的爱情故事因为在乌镇展开而多了几分浪漫色彩与古典气质。在这个意义上说,乌镇和书院在剧中只是一个美丽的场景和点缀气氛的因素。但是,就像《似水年华》在类型上的混杂一样,乌镇和千年书院作为文化符码的意义也是多重的,它不仅是一个奇观与浪漫的场景,它也是对海峡两岸都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象――北京大学毕业的文回到书院从事修补善本的工作,而来自台湾的英第一次来到乌镇后就再也忘不了这个小镇和在书院工作的文。于是,来自台湾的英与大陆土生土长的文在千年书院中邂逅,与此同时,《似水年华》也完成了一次海峡两岸的文化共享。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从清新质朴的校园民谣,到凄切婉转的琼瑶小说,台湾的通俗文化产品以其对流行文化的准确把握而一直保持着对大陆地区的影响。虽然台湾的电视连续剧在大陆地区播放是较晚才出现的事,但是因为海峡两岸同宗同源的文化、相同的语言等原因,包括《星星知我心》、《昨夜星辰》、《婉君》在内的一大批电视剧很快就受到大陆观众的喜爱。因此,在电视剧方面,台湾一直保持着对内地的强势地位。到了21世纪,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随着《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宅门》等连续剧在台湾的热播,内地连续剧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作为一种策略,受到海峡两岸的观众共同喜爱的作品,大多都是从历史中寻找资源、去意识形态化,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点。但由海峡两岸的策划人共同策划的《似水年华》在叙事策略上和它们有所区别,这部以当下的生活为叙述背景、以爱情故事为表现内容的电视剧,流露出来的两岸文化共享的愿望无疑是强烈的。正如美丽的乌镇可以吸引所有的观众一样,乌镇承载的传统文化的符码意义也可以得到两岸观众的共同认同。实际上,无论是内地还是台湾,都正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大潮中经历着剧烈而又迅速的变化,乌镇作为一个温情脉脉的传统文化意象,对于海峡两岸的人们都是有意义的。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3篇

一、寻找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生命力

中国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通过阅读经典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优良品质,启发他们对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而积极的态度。可是传统虽有陈韵,但也要有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安徒生的《丑小鸭》总是被老酒新瓶重新出版,格林兄弟的《小红帽》不光有动画片还有电影为其做新衣,外国的故事在中国为我们所津津乐道,可是我们自己的很多传统故事却毫无创新和变化地存在着,甚至为我们大家所遗忘。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三皇五帝,不清楚八仙姓氏名谁,这不是孩子的遗忘,而是集体的遗忘,社会的遗忘。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如何保持民族鲜明的特色,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让我们的文化焕发出生命力,这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努力的。钱文忠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薄弱,再富也不会强,当前能做的,是抢救并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大。

二、以爱育爱,引领阅读

儿童的行为意识,多数是模仿习得的,特别是对自己的老师,学生都会由喜爱发展到模仿其一言一行。因此,教师要让孩子喜欢阅读中国传统故事,乐于了解中国文化,教师自身首先就要做一个热爱祖国文化的人,言能引经据典,说能谈古论今,把中华传统故事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渗透,从而激发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如讲到《长城》,老师能为学生讲一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提到民俗能为学生介绍年的由来,说到《古朗月行》就能想到嫦娥奔月。教师有心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学生也自然会水到渠成地主动去关注和了解。

三、巧妙设计,培养兴趣

(一)在阅读鉴赏中走入中国传统故事神奇世界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鉴赏,不能贪多求广,应该以点带面,有统领、有辐射。如为学生设计一个成语积累板块,通过每天一个成语故事,让学生在讲成语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情感和智慧,如杯弓蛇影、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等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可以给学生一定启迪,还能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分主题引领学生鉴赏。如以“你知道的中国神话传说人物”为主题,让学生在搜集整理故事的过程中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如沉香劈山救母,、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传统故事中的人物都有克服困难,不为艰难险阻的反抗精神;曾子杀猪中讲信用的父亲形象,孟母三迁中用心良苦的母亲,还有卧冰求鲤中孝子的感天动地……很多传统故事中的人和事都是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

(二)在多媒体展示中感受中国传统神话的精彩

教育形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展示,一方面可以将声音、画面统一呈现,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能更充分地把故事完整展示给学生,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在鉴赏课上可以为学生播放《九色鹿》《人参娃》《田螺姑娘》等动画片,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天仙配》《女驸马》《花木兰》等戏曲选段,让学生多角度感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多才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三)在表演中走进故事,贴近人物,感受魅力

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田忌赛马》的智慧对决,《草船借箭》的运筹帷幄,《武松打虎》的英雄豪迈都是学生乐于表现的故事内容,通过亲身表演,揣摩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语言,学生对作品会有进一步的理解,也愿意去更多地了解相关的故事,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动力。

(四)写画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如在学习了《快乐的节日》这一板块后,让学生将搜集整理的资料绘制成一张手抄报;在学习完古诗后,让学生制作一张古诗配画作品。多种形式的结合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活化了阅读的形式,学生完成起来情趣盎然,阅读的主动性也提高了。

中华传统故事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语文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担当着育人的重任,更要在教学中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一代新人。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13-01

思想品德的教学指向思想与品德的提升,当思想与生活、社会对接时,意味着思想品德的教学需要植根学生的生活或社会。在这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在小学阶段,生活与社会不能成为一个空洞、虚无的概念,教学中有意无意出现此类情形者不在少数。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以为借力传统文化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成为国人成长的基因,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具有为小学生的成长奠定文化底色的作用,传统文化不可或缺。

一、小学思品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现状

传统文化在当前小学教育中还是受到重视的,但更多的是以一种外显文化(墙面文化或条幅文化)存在,与课程结合起来尤其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结合起来且具有持久效果的传统文化教育,还是比较少见的。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传统文化还没有成为知识的灵魂或者说思想品德知识的教学很是缺少传统文化的支撑。

以《让我们来寻根》(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一节较大规模的公开课上看到了华丽的视频,看到了活泼的学生,看到了热情似火的教师,但就是几乎没有看到传统文化的存在。教师在向学生呈现“寻根的故事”时,只将故事当作了故事,故事的精彩甚至是煽情成为一种基调;在探究“我们的根有多深时”也没有从时间这条主线上追溯传统文化,看到的仅仅是一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这种辞藻上的空洞。这就使这节课看上去很美,但也正如评课时有人提出的那样――“似乎缺少一种灵魂”。笔者以为本课的灵魂之一,应当是传统文化,一种叶落归根的文化。

多少汇聚了一定范围内教师智慧且不必考虑考试评价的公开课尚且如此,日常课堂就可想而知了。客观公允地说,小学思想品德原本就有一定程度上边缘化的倾向,致力于本课程高效实施的研究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形下,传统文化的缺失、传统文化营养的流失是一种普遍状况。

二、基于传统文化实施思品有效教学

那么,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提升角度出发,又如何基于传统文化实施有效教学呢?笔者谈谈自己在《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教学中的尝试。

本课内容较多,但两个知识点,即“寻根的故事”与“我们的根有多深”对本课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需要着力设计。同时,这两个内容也与中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可以以此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教学中,针对这两个环节,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首先,研究华人寻根史,组织材料并创设教学情境。教材列举出的三个寻根故事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并不罕见,而这样的材料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认知程度。笔者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及网络资源,向学生呈现了陈U将军的故事及其后裔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游子在外生活质量再高,但心总与祖先的根相连……

这种文化来源于哪里?恰恰是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入下一个环节,即探究“我们的根有多深”。在这里,笔者以为需要向学生呈现的不是历史,一个氏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刻骨铭心的认识,一个以开天辟地为主题的小舞蹈只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刺激,而不能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寻根文化的根系有多深。在笔者看来,只有从寻根文化这一概念去探究,才有可能让学生紧紧抓住寻根这个概念,到历史长河中寻找寻根故事,才有可能让学生在故事的阅读与审视中,形成关于根的认识。于是,课堂上学生与网络的互动成为主要风景之一(在这里不得不承认网络进课堂会给课堂上的生成带来极大的便利),在网上看到了中国领袖大陆寻祖,看到了陈嘉庚大陆寻根,再往历史中走去,还看到了古诗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看到了“父母在,不远游”……现代的,历史的;显性的,隐性的……学生读这些,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寻根文化以不同方式存在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将祖国、故乡那块土地,视作是自己心灵的归宿。否则,就是背叛。

三、寻找文化基因是思品教学的重点

寻根文化只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部分,但由此折射出的教学理念需要高度重视。小学思品教育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基,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将来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积淀,更是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命脉,从这个角度讲,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怎么强调传统文化都不为过。

正如上文所说,面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思品教学中更多需要的是“接地气”的传统文化教学,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词藻或情境。让学生走入历史,借助思品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并发掘其中的文化基因,应当成为小学思品教师的职业自觉。一旦如此,传统文化在小学思品课堂上扎根就非难事了。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第5篇

让人心悦诚服地去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其有持久的生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以来,多次谈到“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带到了会议现场。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

文化自信怎么来?除了参加文化活动的体验以外,就是读书。读书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基础性的事情。它是人的内心通过阅读体验出来的,而不是别人教的,个人的体验、总结非常重要。

文化自信,首先要认识文化、了解文化,自信就是对文化的认同,对文化价值的认同,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认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作家都认同,祖国就是他们内心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他一生的灵魂。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长远的、持久的、永恒的。你在一种文化中生存、长大,你受了这种文化熏陶,你的立场、观点、方法都会始终打上这个文化的印记。

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首先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至少要有所了解;对我们的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新文化,要很好地认识、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赵季平:

陕西这块土地的艺术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学艺术为人民。陕西的文学号称作“文学陕军”,美术有长安画派,他们的最大优势在于扎根在这片土地。陕西的长安画派有一句名言叫“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陕西在音乐方面,它的红色基因,像当年的鲁艺,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其中有陕西西安籍的优秀作曲家刘炽,他写了一老歌,就是我们常唱的《我的祖国》。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宗旨就是一手伸向生活,他们都是在生活中间。

有这样的基因,我作为作曲家来讲,我们陕西如何去把我们陕西的文化发展,我们的基本功不能丢,我们的红色基因不能丢,我们这块伸向民间的基本功不能丢,要继续深入下去。

我对我们的文化充满了自信,我相信陕西文学上得去,美术的长安画派、音乐的陕西群体作曲家和艺术家正在兴起,而且必将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他们的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

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廉政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包括廉、俭、勤等,这是中国古代对一个正人君子的基本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倡廉的进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营造氛围、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让更多干部群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了解廉政文化的精髓,这是最好的文化传承和传播。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发言人王国庆:

《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体现了中国诗词是浩若烟海。你看“飞花令”,多少啊,一首一首的。中华文脉绵延相传,牢牢扎根于民间,再次验证了关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自信的重要判断。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人民政协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国政协已经安排围绕“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调研,还会召开专题协商会。

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

讲好中国故事,说老实话,是件很难的事。中国的变化确实太快。究竟世界上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我也想试着用讲故事的方式回答一下。

一个是关于《茉莉花》。《茉莉花》这个民间小调当年传入西方时,是由乾隆时代的英国公使秘书巴罗用五线谱的方式,用英文记录了乐谱,然后传到西方。乾隆三十三年,即1768年,那时候卢梭在《音乐词典》中收录了这首歌。到1924年时,意大利最有名的歌剧大师普契尼创作了著名歌剧《图兰朵》,歌剧的主要音乐素材就来自于《茉莉花》,现在已经脍炙人口。《茉莉花》这个曲调加入歌剧后,1926年在意大利演出,一时间一鸣惊人,造成了非常强烈的“中国震撼”。这首曲子直到现在大家都难以忘怀,也成为了有人口中的中国的第二“国歌”。《茉莉花》的故事说明了民族的东西是中国自己的特色,说明了美好的东西是全世界受众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第二个是关于《草房子》的故事。《草房子》是曹文轩老师写的一个儿童文学作品。2016年4月4号,曹文轩老师获得了安徒生国际文学大奖,这是儿童文学领域的奥斯卡奖,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曹文轩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他讲了一个叫桑桑的孩子经历苦难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出了曹文轩老师作品里有非常多的悲悯情怀,这个悲悯情怀讲的是从苦难中奋发图强。这说明世界上需要什么样的题材呢?就是真实的中国题材,多元的中国题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融入民族血脉,历经岁月仍散发光彩。今天我们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唤醒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瞩望文化复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海霞:

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大宝库、是一个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诗词大会》就是源于我们中国人从小背的唐诗宋词;《汉字听写大会》也是中国人都要写的汉字;新闻里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他们温情的表白,即代表了中国人的爱情观――套又手,与子偕老;春节过年的时候一家人照一张全家福,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过年的时候阖家团圆,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

记得当年冯友兰先生谈到中国的文化有一句话,他说“盖举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这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在全世界文明当中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基因非常强大、非常优秀,所以才会不断地选择和传承。有一句话,“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我觉得说得特别好,所以,我们的中华文化就是一个大富矿,我们需要不断地从中挖掘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去传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