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目标与理想作文

目标与理想作文

目标与理想作文

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03-0007-06

教学的实效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标准乃不争之事,然而课程目标的内涵丰富,其表述又往往相对宏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将课程目标化解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依据循序渐进的设计原则,通过持续训练,使每一堂课所达成的教学目标最终能汇聚成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如果说前者是一个(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的)化整为零的过程,后者则指向(从教学目标到课程目标的)化零为整的效应。而这种“过程”的实施与“效应”的获得,固然必须遵循课程标准所秉承的理念与原则,但同时也一定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创新能力,这就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本文借助于近半年来两场以此为主题的上海市教研活动(下文用“初探”与“再探”区别之),谈一些初步实践的思考与体会,抛砖引玉,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研活动有目标,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活动也不例外。但从“初探”到“再探”,两场教研活动的目标还是有所变化。

(一)“初探”的目标

通过观摩、交流与研讨,进一步关注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将课程目标分解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中,准确拟定教学目标;树立以目标具体化而非形式化的方法、手段作为教学准绳的意识;探索全市中学历史各基地联合教研活动的模式。

(二)“再探”的目标

通过观摩、交流与研讨,树立基于标准的教学意识;提炼依据学生实际,针对课程内容,有机分解课程目标的基本路径;探索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为当下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积累实证。

两场活动的目标虽各有四条,但除却最后一条,“初探”的目标总体定位在目标分合观念意识的形成,“再探”则在进一步强化这种观念意识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方法及路径的探索。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基层教师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关注与理解程度不够。这表现在忽视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制约指导作用,教学无目标,或是抄袭他人的目标,抑或是有目标却缺乏梳理;尤其是对基于史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漠然无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史学研究、史学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混淆初高中教学目标的差异,无限拔高目标,致使初中教学高中化、高中教学大学化的现象甚嚣尘上,教学仅是传达史学研究结论、以卖弄新观点替代目标的倾向愈演愈烈。诸上种种,使得开展“初探”时必须首先在观念上作正本清源。自然在目标分合的方法路径上也开始作出思考实践,但仅是起步,尚不够圆满;至“再探”时,考虑到观念意识层面的转变已初见成效,故重点关注了目标分合的路径及其有效达成的方法。

两场教研活动探讨的主题均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但从目标来看,首先解决的是“分”,即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化整为零的细分,对于“合”的要求尚未涉及。实际上,基于样本的限制,仅靠两次教研活动的确也无法论证这种“合”的效应。当然,如果把“合”只是看作针对课程目标不同条目内容的整合,或是完整而非分解地达成某条课程目标的话,那么这种“合”的效应在两场教研活动中还是存在的。

思考这两场教研活动的路径固然先是从内容层面开始的,但对教研形式的考量也是早早就定下了,毕竟形式是一定内容的反映。

(一)形式

1.采用基地联合教研模式

两场活动均采用了历史学科基地的联合教研模式,有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建设基地、上海市普教系统历史名师培养基地、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上海市初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浦东新区历史教师培训基地共同组织参与,以确保资源的丰富与共享。因此,规模大、受众多、参与面广、分工合作、成为这两场教研活动的显性特点。

2.设计关联递进教研流程

两场活动均以课堂教学和专题报告为依托,以交流发言为主要研讨方式,以专家点评和教研员小结为方向引领,其基本流程总体可概括为:教学观摩――专题报告――研讨交流――总结提高。教学观摩仅是切入口,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形式熟悉,也易接受、易形成印象,为人所识;专题报告的跟进意图深入,寻找理论支撑也好,注重实践倡导迁移也罢,抑或是探讨教师个人或学校教研组开展类似教研的可能性,均在于强化印象,提供样板,进而寻求触类旁通。有了这两个环节的支撑,研讨交流方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由系统而至分列,由整体而至局部,由专攻而至常态,能基于主题拓展和深入,因而总结提高也就有了着落点。

(二)内容

这里仅就两场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和专题报告内容作重点探讨。

1.教学体现目标分合方式

两场教研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均是选择初高中都涉及的思想史课程内容:“初探”选择的是“启蒙运动”,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三年级各开一课;“再探”选择的是“新文化运动”,七年级、高二年级各开一课。

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课堂教学的设计路径首先是依据课程内容确立主旨立意;其次是针对思想史内容,对照课程目标后筛选出可尝试达成的目标条目;再次是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思考这些目标如何分解与整合;然后才是依据主旨及目标,思考结构、选材、设问、演示等方法手段问题,包括教学环节的导入、过渡、收尾等;当然最后还要考虑教学策略,以预估教学临场中的种种问题及应对预案。

“初探”选择了“启蒙运动”,三堂课最终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八年级《启蒙运动》教学目标:

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好了舆论宣传和思想准备;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理解油画等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写实反映历史的价值,更能折射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历史观点,培养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高一年级《启蒙运动》教学目标:

通过表格分类整理知识的方式,大致知道启蒙运动的经过、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式教学,进一步培养从多种历史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尝试从多视角解释启蒙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初步感悟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高三年级《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教学目标:

从思想家的著作中理解法国启蒙思想的内容及其差异;结合时代特征,分析理解思想的流变;体会“自由”、“平等”的原则如何成为人类的共同价值和精神财富,感悟“启蒙”的深刻涵义。

三堂课在教学目标设定及目标分合意识的达成上力图体现如下特点:

(1)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上,由同一课程目标作出分合处理

初高中都想通过教学达成“解放思想,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按客观规律办事;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的课程目标。①但分野在于初中偏重“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高一侧重后半句,高三强调整句。

(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不同年级选取了不同的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为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多以人物及其故事切入,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掌握“运用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认识等具体处境的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高一年级的教学则更多地把启蒙思想作为一种优秀文明成果,以成果带出历史人物与事件,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从“运用基本特征、主要贡献、创新意义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解释与评价优秀文明成果的主要特点与贡献、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的课程目标中抽离出可行部分。

高三年级的教学追求高屋建瓴和前后通达,以事带人,又凸显思想的流变及个性,突出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对思想形成、承继与发展的影响力,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掌握“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有重点地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的联系、特征、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从目标的表述来看,第一条特征体现得还比较明显,但第二条特征体现的力度与清晰度均不够。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两堂课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上也不乏亮点,但教学实效与设计之间确有不小距离。如不少教师反映关于过程与目标的设定上,不同年级选取不同的课程目标显得“各说各的话”,看不出分合关系,没有借鉴价值。基于此,“再探”时进行了重大调整。

“再探”时,继承和发展了“初探”处理目标分合关系的做法,即对同一课程目标作分解与整合,且以目标的行为动词作出要求上的程度区分。“再探”所选择的“新文化运动”,两堂课最终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七年级《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感受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懂得文献、著作、回忆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赞赏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初步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观点。

高二年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等重大史实;理解文献、著作、回忆等资料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以“变”字为主线,学会从基本特征、联系比较、创新意义等视角解释与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方法;体认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的思考与抉择,感悟其对民族未来敢于担当和探索求真的精神,认同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先导的历史观点。

较之“初探”,“再探”分合同一课程目标且要求程度化的意图明显。如在“懂得文献、著作、回忆资料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以及这些史料不同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这一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分合关系处理上,初中强调“懂得文献、著作、回忆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高中则是“理解文献、著作、回忆等资料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行为动词的差异已明确了目标达成的程度。同样,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课程目标的分合关系处理上,初中提出“感受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赞赏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高中则是“认同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先导的历史观点”“体认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的思考与抉择,感悟其对民族未来敢于担当和探索求真的精神”。不同的行为动词及其内容清晰地界定了达成目标的不同水平,其分中有合的关系是明确的。在后续的研讨交流环节中,多数教师也对这两堂课教学目标分合课程目标的方式及效果表示认同。

当然,“再探”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多少留有取向不一致的痕迹,如初中提出“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高中提出“学会从基本特征、联系比较、创新意义等视角解释与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方法”。即初中仍是突出以人带事,高中仍是强化以文明成果带人与事,这种不一致的依据仍是不同学段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学习方式的差异。这个问题在后续的研讨交流环节中也有争议,有老师责疑仍是“自说自话”,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立论者则认为前者还在固守着“教条化”。这个现象非常有趣,“初探”时这种责疑的观点几乎占尽上风,但到“再探”时已有不少教师开始对这种“责疑”表示怀疑,进而有了责疑的责疑。固然,初高中相近课程内容的教学是否允许课程目标的取向不一致,对其尚需作进一步研究,当下似乎也难有定论。只是,围绕这一问题的探讨,在两次教研活动中教师所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思维火花却是值得肯定的。

2.报告强化目标分合行为

两场活动在课堂教学后均分别跟进两个基层教师的专题报告。

“首探”的两个专题报告,一为《多维与贯通》,教师在分析初中、高一和高三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差异的基础上,引出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不同。然后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用教学目标分类表格将这三课的目标逐一细化,使大家对教学目标分合关系的理性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初步体会了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论意义。二为《分・合・效――以历史人物的教学为例》,教师以中学历史人物教学为例,进一步阐述基于课程目标、不同学段的学习如何分解与整合教学目标,从而凸显认知规律;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隐性信息,源中有高地把握课程内容,从而取得教学实效等。这两个报告,前一个偏重理论,后一个侧重实践中的迁移,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地看这两个报告,因其独有的操作性、启发性,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教师们的思维空间。

“再探”的两个专题报告,一为《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对主题阐发了自己的认识,并提出了两个基本做法:(1)“分层设定教学目标、有合有分的意识”,即关注同一课程目标的分合问题;(2)“创新学习方式”,以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问题设计,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已知中发掘未知,通过思考探究获得新知。二为《积跬步,致千里》,教师结合实例,重点介绍如何以学校历史教研组为单位,从内容主旨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有效等视角深化对初高中教学目标分合教研主题的认识,并介绍了经初步实践探索所获得的若干经验。这两个报告,前一个偏重个体教研,后一个倡导集体(教研组)教研,所谈经验与问题均比较实在,走的都是“怎么做”的路子,即实践操作及方法建模,其内容背后所蕴含的示范引领意义不言而喻。

(一)追求系列研究以结构化

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活动有待持续、深入,从系列化到达成系统化。两场主题教研,在目标分解的路径研究上,“再探”比“初探”有所进步;在目标“合”的结构研究上,进步有限。无疑,系列化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研的品质,至少,有足够的样本积累,也有助于发现典型问题,破解疑难症结,总结点滴经验。当然,系统化的研究必须基于一定数量的实证,其有助于通盘设计目标分合的整体结构。

(二)倡导主旨先行以明晰化

不应把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同课异构”,从本质上讲,该教研是基于相同的课程目标和相近的课程内容,基于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达成应有的教学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其前提有三:一为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中“课程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规定;二为对学生群体的历史学习水平作出基本判断;三为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主旨。而在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主旨方面,对教科书文本表述作深入理解必不可少。①

在教学理念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时代背景下,倡导对教科书文本表述作深入理解大概会被不少人诟病。但是,平心而论,教师真的能够挖掘、把握教材文本结构及其表述背后的思想观念了吗?(这是不是属于“教教材”?)真的能敏感地捕捉到教材文本对课程标准的贯彻意图了吗?(这又是不是属于“教教材”?)比如说,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启蒙运动》一课,②全以人物(启蒙思想家)立目;高中历史基础型课程教材中的《启蒙运动》一课,③把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人物生平均置于小字,却以启蒙思想的共性――“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和平等”――立目,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句关键话:“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忽视或无力窥破初高中教科书对同一课程内容表述方式的这种差异,也就无法把握课程内容的主旨所在,也就易于无限拔高教学目标,背离基于标准开展教学的原则。

主旨明确是准确分合、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因为主旨在把握过程中,既从教材文本表述角度探寻其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紧密程度,又考虑了史学因素,更顾及了学生的认知因素,因而实际已蕴含了对目标分合关系的初步思考。在这方面,“再探”时由于较为明晰地先行确定内容主旨,其与教学目标的呼应程度、对整体把握目标分合的意图贯彻大为提高,较之“初探”有不小进步。大家可以对照“再探”时两堂课的内容主旨,不难窥破个中的关联。

七年级《新文化运动》内容主旨:

20世纪早期,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运用新的语言形式,倡导新文学,宣传新思想,寄望以新文化培育新青年,开始了救国道路的新探索。

高二年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主旨: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激变”和历史“渐变”下的产物;它“改变”了当时的中国,也推动之后中国的“巨变”。

(三)谨慎分合目标以精准化

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涉及教学目标制订的精准化问题,教学目标的分合也自然为这种精准的把握提供了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是史学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学习历史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安排。刚刚接触历史学习的七年级学生,上到第7节课就“被要求”全面评价秦始皇,这种荒谬尚易被人看破,但高中讲启蒙运动,明明尚未学到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凭什么说启蒙运动对他们有深刻影响?明明还未学到《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凭什么说启蒙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明明还没学到雅各宾,凭什么说卢梭的启蒙思想也有负面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历史事件、文明成果的影响时,常常不自觉地会犯观念先行的毛病,其实这就是片面追求史学认识要完整和系统化所带来的问题。但若采用“学到呼应到”的顺势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历史认识规律来说,未尝不是有效的方式。而且,因为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必面面俱到,教学时间就会相对富余,教学内容也就相应集中,提高教学实效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目标管理;作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3-038-2

企业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的目的是衡量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起的效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并为实现这个指标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下,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努力按照其自身的科学规律来办事,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采油一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建立了“二三四五”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的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就是确定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对照目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考察。具体而言,这种目标管理,是单位根据形势、任务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尽可能实现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育对象努力的方向,又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总体评价和考核的依据。实行目标管理,能够克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目标的不确定性、运作的随意性和效果评价不科学等,对规范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行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和发展服务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目标的具体性

根据文明建设总的目标、任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对各阶段的重点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作出安排,目标该量化的量化,该综合评价的综合评价,做到方向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大家都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工作。

1.2 运作的规范性

由于目标明确、具体,克服了工作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规范走向规范,按照所制订的计划、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1.3 能较好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包括其工作的效果和效率。目标管理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因此,做与不做,做好做坏,做多做少都能够通过与目标任务的对比,进行科学、严格的考核,得出结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得到真实的反映。

2 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

思想政治工作脱离本单位的任务去进行目标管理,就会使思想政治工作脱离实际而失去生命力。因此,在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本单位要完成的工作目标任务,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课题,推动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采油一矿结合单位实际,从夯实素质基础、管理基础、作风基础出发,建立了“二三四五”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任务的有机融合,切实为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1 以素质提升为目标,开展“双知双百”活动

为加强班组建设,提升全员素质,采油一矿在班组中开展了“知井如知己,百问不倒,知站如知家,百炼成金”活动,积极倡导职工树立“熟悉油井就像熟悉自己一样,关心井站就像关心自己家一样”的班组建设理念,引导职工不断提升学习力,激发创造力,用爱家的情怀感知小站,用建家的感情温暖小站,用管家的责任经营小站。为确保“双知双百”活动有序推进,这个矿建立了活动定期汇报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完善了活动过程的监督考核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通过在班组中推行了“双知双百单井管理卡片”,搭建“四个一”素质提升平台,开展“应知应会”台阶式素质登高活动、实施“训、赛、果”链条式提升计划,在全矿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推进“双知双百”活动向深入开展,促进素质升级目标的实现。

2.2以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展“三争一创”活动

采油一矿通过开展以“人人争标兵、井井争样板、站站争标杆、队队创品牌”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一创”活动,使基层管理有目标,执行有标准,干活有动力,充分激活了岗位细胞的活力,实现了基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运行过程中,这个矿将“三争一创”活动与基础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了“三争一创”考评机制,实行月度检查、季度考评、年终总结。评比过程中,实行动态考评管理,由矿上组织人员对基层申报的井站和个人进行考评,对已经评上的标杆站、样板井进行不定期抽查,对管理水平下降的班组进行淘汰,重新申报参评,增强了班组职工的紧迫感,形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局面。检查过程中,这个矿挑选部分基层井站班组长担任评委,确保了考评公平、公正、合理。同时,通过加强各班组之间的交流学习,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3 以培养典型为目标,推行“四策管理法”

“四策”管理法,是以“一层一策抓稳升井组,一井一策抓长寿井培养,一人一策抓个人典型,一队一策抓品牌队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典型培养方法。通过“一层一策、一井一策”加强地面、井筒、地下三位一体的维护和管理,通过“一人一策、一队一策”加强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管理机制创新,实现从地面设备到地层管理,从个人素质到团队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实施“四策”精细管理的关键是强调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就是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诊断,评价出不同油田、不同层系、不同油水井、基层队、班组、岗位职工的工作运行状况。实施过程中,按照“抓一点促一片,抓两头促中间,抓先进促后进”的工作思路,以培养长寿井、稳升区块为重点,以培养典型人和队为重点,分层次深度挖掘,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并通过网上平台,实现互动交流,以便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及时调整管理对策,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2.4 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目标,开展“五做五承诺”活动

五做:即做促进发展的先锋,做营造和谐的先锋,做敬业精业的先锋,做夺油上产的先锋,做油区稳定的先锋。五承诺:即不让工作失误在我这里发生,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出现,不让群众的利益因我受到侵害,不让任何一项工作因我而落后,不让有损党员干部的形象的事情在我身上发生。活动中,采油一矿按照每一名党员的职务、岗位、身体和文化素质等情况,确定每一个党员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标,并以责任制的形式进行管理和考核,把党组织的约束性与党员的自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励党员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立诺、践诺、述诺、评诺四个环节,使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由“要求”变为“自觉”。

3 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机制的完善

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既定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就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机制,促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1 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要减少反复,取得实效,必须注意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实现良性循环,这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采油一矿先后就干部职工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机关作风建设、职业行为规范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在干部职工的理论和业务学习方面,制订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学习讲座制度、自学制度、督促检查制度等。在机关工作效能方面,建立了首问负责制、机关下基层等制度,通过落实“一线工作法”,大大提升了机关工作执行力和服务水平。这些制度出台后,通过坚持不懈抓落实,将目标管理溶于制度建设中,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规范、有序,成效显著,开拓了政工工作的新局面。

3.2 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

采油一矿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精干、高效的考核组织,细化考核目标,坚持“责、权、利”对应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目标得分减分标准,使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有依据,打分有标准。变过去的单一考核为多途径、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立体考核,力求考核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一是定期检查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合。这是使目标管理落到实处的一项必要的工作。采油一矿对干部职工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等,都能够结合岗位责任制的考核,进行季度考评和年终考核。但仅是进行定期检查考核是不够的,还必须与动态管理相结合,根据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及时解决。这是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手段,是落实目标管理的关键措施。二是量化考核与综合性考核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实行量化考核,有利于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任务,克服效果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但量化考核不能机械化,不能简单地一加一等于二,它必须与综合性考核相结合,才能准确地反映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采油一矿开展考核的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如党建工作有一个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但在执行过程中,把量化考核指标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从而更准确地评价党建工作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有力地推动了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采取了调查了解、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等多种形式,增强考核的可行性。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增强考核的可靠性。

3.3 建立目标管理激励机制

目标管理不仅反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总方针、总目标的总体利益,也要反映目标工作者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目标管理要采用一定的方式,使人产生或者增强其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而目标工作者既要明确自己对目标的关系,也要明确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及效果。从而使每个目标工作者都要受到激励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每个目标工作者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责任感。一是用共同的目标来激励。在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把自上而下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目标期望结合起来,激发目标工作者热情。二是用共同的利益来激励。将目标的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使责任和利益协调一致,激励目标工作者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三是用集体的荣誉来激励。当一个大的工作目标过小工作目标的一个循环周期完成以后,都要进行总结和表彰奖励,并作为评先树优的主要考核指标,以激励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下一个目标中更加努力搞好工作。

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区别和差异

一是性质、指导思想上的差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生存环境变化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根本目的是为实现本企业经营目标服务。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为社会总体目标服务的。

二是地位上的差异。企业文化建设反映的是企业自我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是一种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整体意识的体现,制约和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三是内容和范围上的差异。企业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管理方法、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方面,是一种企业管理的高级形式,其约束力只体现在企业内部。而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党和国家以及企业员工利益的一致性,维护的是国家、集体、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重在精神文明的建设,它不仅使企业行为具有约束力,而且对整个社会还具有导向作用。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统一性

1.工作目标的一致性。企业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经营管理为目的,以人的管理为主体,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企业实际相结合,指导企业发展生产力。而这二者都将工作目标定位于增强企业实力,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

2.工作对象上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重视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目的。企业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逐步形成全体员工的共同群体意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员工队伍,并把“关心人、培育人、激励人”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两者的着眼点都是以人为本,以研究人的思想、意识、观念、行为等为内容。

3.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突出的是培育企业精神,培养员工开拓创新的精神,进步的价值观念、高度的责任心,把这种共同的信念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围绕党的方针政策,用优良传统和共同的理想来教育员工。两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其一致性。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极好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政策导向。

三、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国有企业现代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做法的同时,一方面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借助企业文化新载体,努力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渠道和空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的目标、精神、理念、使命和宗旨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们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即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发展为出发点。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更接近于企业经营生产。具体而现实的企业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感到只有企业的价值实现了,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二是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文化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造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群体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凝炼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变成企业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的头脑里,融化到每个员工的血液里。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塑造企业,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员工,使思想政治工作变“无形”为“有形”,扎实有效深入人心,为企业经营生产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目标激励;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文)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方针,文件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明确了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激励理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目标设定理论的内涵

目标设定理论是过程型激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1954年,彼得・德鲁克(Peter F.Drncker)在《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内涵为“通过设置目标激励、指导人的行为,将个人的需要、期望与目标糅合在一起,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1967年,彼得・德鲁克提出“目标设定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他通过研究发现,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所以囊欢ǔ潭壬辖玻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的作用,而且能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与既定的目标进行对照,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实现既定目标。这种由需要转化为动机,再由动机影响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目标激励。

在设定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明确和难度的适中。一方面,明确的目标可以使人们更清楚要如何做才能达到目标,提高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而模糊的目标不利于引导个体的行为和评价他(她)的成绩。另一方面,目标的难易程度依赖于人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同样的目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难易程度不一样,这就需要设定合适的目标,特别是需要设定一个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能实现的激励目标,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

将目标设定理论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操作的激励方法。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可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有难度并可实现的目标,特别是要把学生远大的理想与现实的具体目标相结合,促使他们分阶段地完成并形成反馈和总结,最后根据反馈和总结的结果来督促和调整他们的行为以更好地完成目标。

二、目标设定理论的应用原则

1.人本性原则

目标设定理论遵循管理学的一般原则,管理学的基本前提假设就是人性论的性质断定和评价,而激励的对象和落脚点终究也是要落实到人这个主体上。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目标设定理论首先要遵循人本性的原则。坚持人本性的原则主要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贴近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条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激励目标、内容的设定上,要重视大学生自身的需要,遵循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

2.差异性原则

一方面,差异性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文化底蕴、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区别,体现在对目标价值的理解的区别,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的接受程度的区别。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从个体的特点出发,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设置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目标,力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差异性体现在设置的目标难度要适中。

3.及时反馈原则

目标与反馈相结合更能提高绩效。目标给人们指出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结果,同时它也是个体评价自己绩效的标准。反馈则告诉人们这些标准满足得怎么样,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及时与受教育者沟通,根据他们在不同阶段设定的不同目标,及时对其行为进行反馈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目标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更好地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三、目标设定理论在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与传统的本科院校相比较,新建本科院校存在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挑战,其中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普遍较低的情况,以及学生受社会思潮、价值取向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合理采用各种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且紧迫的任务,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目标设定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定合理的目标

目标激励是一种将组织目标与个人需求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遵循这样的思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应该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育德、全面发展、开放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大学生个人成才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类型的目标体系。大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设定目标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总是由尚未满足的需要中的最强烈、最重要的需要所支配、决定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激励的效果,了解大学生的需求是激励的基础。只有当激励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相匹配时,才能充分引发其行为转变的动机。

第二,根据大学生的性别、年龄、学业层次和阶段等特点,制订不同类型的目标,主要有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单项目标和综合目标。三大类型的目标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

2.科学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实现目标

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具体来说,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要科学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

一是引导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引导激励主要是通过目标设置引发教育对象行为的生成,即目标激励法。过程激励旨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进行持续调控,教育者运用榜样、奖惩、情感、情景等多种方式对教育对象的行为进行强化,使之保持一致性。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客观需要,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运用榜样激励、奖惩激励、情感激励、情景激励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行为较持久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引导激励和过程激励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激励的过程处于良性循环中。

二是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结合。个体的概念是相对于群体而言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的P系。个体在群体中,能够直接参照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不断获得社会的支持和反馈,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与群体保持一致。从群体的角度说,它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况与特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重视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周围学生、集体共同进步,也要表彰优秀集体,进一步增强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群体激励和个体激励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对目标成果进行反馈和总结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反馈是组织里常用的激励策略和行为矫正手段。反馈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指个体达到了某项标准而得到的反馈,而负反馈是个体没有达到某项标准而得到的反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大学生阶段性的目标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并根据目标成果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以此作为修正和调整下一阶段目标的依据。在进行目标检查时,要按照既定的目标要求、内容和标准来检查,以保证其公平性。在必要时要及时调整、更新和完善指标体系,以适应目标的设定。在进行目标评价时,要用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发展的长远眼光进行评价,并坚持目标成果的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也就是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教育与批评相结合。

在实际工作中,正强化强调对受教育者思想行为中积极的因素进行肯定和表扬,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方式,如各类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来激励学生继续奋发向上。而负强化强调对受教育者不良的思想行为进行说服教育,通过惩罚包括批评、处分等方式,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最后,在进行目标成果反馈时,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结合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科学、合理地运用目标设定理论,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热情,挖掘他们的潜能,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向,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朱 岩,那广利.论目标激励理论在大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李 奇,姚孟帆.德鲁克目标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4).

[4]赵 怡.刍议目标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辅导员项目)(14FDY025)的成果。

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第5篇

闻乾

(杭州市第二中学 闻乾(特级教师))

说到语文教学效率,可以从《风景谈》的教学讲起。

《风景谈》是《白杨礼赞》的“姐妹篇”,它们被分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和初中语文第四册的 散文单元。这两个单元都以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为教学要求。《白杨礼赞》的教学除了要“理解象征手法 ”外,还涉及“烘托”、“对比”这些手法;《风景谈》的教学也要讲“烘托”、“对照”。如果再按老例介 绍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则又可能出现更多的重复。

高初中语文教学要求之间的这一类重复,恐怕远不止这一对“姐妹”。如果处理不当,高中三年的语文教 学,就有可能出现不少低层次的重复。这也许就是效率问题!

换一个角度说,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初中阶段也应该有可能基本过关。如果初中阶段真能“基本 过关”,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做些什么、怎样做,倒是值得注意的了。

为了了解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程度上的差别,笔者利用当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本校初三毕业 上了重点中学分数线的学生中抽了一个班规模的学生,外加本校高一、二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同时测试,并将 测试结果与本校当年参加高考的文科班学生的语文高考估分结果作比较,还与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统计分析与科 研处的《一九九五年全国普通高考抽样报告》所列的数据作了比较。

第一个印象是,这些初中毕业程度的学生其语文成绩与那些高中毕业程度的高考学生的差距,不如想象的 那样明显,有些方面还略超全国抽样的平均分值。(见下表)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满分 30 20 10 18 12 全国(文) 16.58 10.06 6.07 6.22 6.81 全国(理) 16.49 9.93 6.56 5.94 6.76 本校初三 12.86 9.82 6.17 4.51 4.20

第二个印象是,高中三个年级的语文程度与学习的年限没有呈明显的正相关状态。(见下表)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初三 12.86 9.82 6.17 4.51 4.20 高一 14.24 9.05 6.60 5.90 6.26 高二 17.64 11.21 7.36 5.09 6.47 高三(估分) 20.08 11.80 7.24 4.35 5.88

这些数据不一定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引起我们对目前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些思考。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谈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状况时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 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一批评,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推动了广大语 文教育工作者的改革、实验。十多年过去了,应该说有了不少进步,但是问题依然存在。1993年10月26日,著 名的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写给特级教师林炜彤先生的信中认为,“效率太低”,还是我们语文教学一直存 在的“一个大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已经从语文教学的任务、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及师资队伍素质等不 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想从“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课堂教学质量”,是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诸要素的体现程度。

在布卢姆(B·S·Bloom)看来,决定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是:第一,认识的前提能力;第二,情感的前 提特性;第三,教学的质。(钟启泉《布卢姆的教学论及其现实意义》,《教育研究》1986年第9期)本文表述 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从属于“教学的质”这一变量又限定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范围内的一个概念,不包括各 种“课外”的教学活动。

哪些是体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一般以为至少有这样三个:一是目标达成度的增量最大。即教 学目标课前达成度为0(全员未达标),课后的目标达成度为100%(全员达标)。二是全体学生以最大深度参与 教学过程。三是以最少的时间完成确定的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高效化。

依据这三个必要条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模型”。模型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状态 ,我们也许永远达不到这一理想状态,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地逼近这一状态。因而,建立这样一个模型具有强化 必要条件的意义,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目标的达成度

语文教师难当,相当程度上就是难在目标不甚分明。如前所述,初中讲散文,高中也讲散文,处理不好, 学生就会觉得你不教我也知道一点,你教了我也不见得懂得更多。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突出存在的目标达成度问 题。要使每一堂课都有一定的达成度,就要注意目标设计的科学性。

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注意目标内容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三个“有机结合”,即认知目标(知识、能力 )和情感目标(态度、兴趣、意志、品格等)的有机结合;智育目标与其它各育目标的有机结合;达成性目标 (课内可达成)和方向性目标(带有指向性、较长时间才能达成)的有机结合。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情感目标”,二是“达成性目标”。

关于“情感目标”。

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传统的教学只注重理智的发展, 而忽视人的情感学习。他说,“没有情感的知识不是知识”!因而强调“要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协同起来” ,以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既能用情感的方式,又能用理智的方式来行事的人”。有许多事实证明,一些 “智商”很高的儿童,长大后并不出色;那些“智商”一般,然而“情感智力”高的儿童,却能有所作为。著 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最近在《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对话》(《文汇报》1996.4.15)中提出了“语文学科作为一 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文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这一命题。她在阐述“人文教育”(即从知、情、 意、人格、情感、性格、心理品质等方面入手的教育)的意义时,注意到了语文教学片面强调“认知目标”、 忽视“情感目标”这一应试教育的弊端,很有见地,值得一读。

关于“达成性目标”。

我们语文教学目前所多的是“方向性目标”。由于高考这一“指挥棒”的作用,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所编的 “考试说明”受到大家重视,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考试说明”跟“教学大纲”的出发点不同,“教学是学生 从不知或知之较少到知或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而考试只检验学生学习的结果。”(“考 试说明”序)“教学大纲”指导我们的教学过程,而“考试说明”只实行终端管理。尽管“考试说明”中具体 规定了“考试内容”的五大方面共30条“目标”,但终究只是些“方向性目标”。这些目标不是30堂课可以一 一达成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实现“方向性目标”与“达成性目标”的有机结合。结合得好,这些“方向性目 标”能产生正效应;结合得不好,就产生负效应。大量的重复的高考模拟训练就是片面强调“方向性目标”所 带来的负效应。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达成性目标”,是实现第二个“有机结合”的关键。当然,要做好这一件事,很不 容易!但是今年的《人民教育》第2期刊出了报导“汩罗教育现象”的长篇通讯,其中介绍了汩罗市一个通过“ 组织行为”大面积推广的“目标教学”教改项目,就是成功的例子。

以上说的是,目标设计要注意目标内容的和谐性。此外,目标设计还要注意目标水平层次的合理性,即目 标层次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目标的设计也要注意表述的明晰化,即尽可能用学生的外显行为表述目标,做到 达成目标可检测。其理自明,这里不一一阐述。

二、学生的参与度

全体学生以最大深度参与教学过程,这是学生参与度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

首先,所有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达到高度同步、和谐。这是参与的广度。

(德)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会学生去发现真理。”如果在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处在消极地接受“奉送”的地位,就谈不上“参与”!这就是说,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 系,相信学生的参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去发现。有一种叫做“头脑风暴法”的教学方法,是美国 教育家奥斯本首创的,他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强调要设置这样一种氛围,那就是:“只求创见,不作 评价!”据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比常规的多两倍。湖南汩罗市的老师们从1991年开 始,在课堂上开展了“问号行动”。他们认为,一堂课上得好不好,重要标志之一就看课堂上产生了多少“问 号”,以及这些“问号”的质量高不高。这也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明之举。

其次,从参与的深度来说,理想的状态是要让学生智力活动达到最高层次,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学生的参与,不是单纯地追求课堂教学活动的表面热闹,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作心智上的积极参与。布鲁纳 (Bruner)主张“通过发现来学习”,就是鼓励学生心智上的积极参与。这种心智上的参与,才是更高程度上的 参与,是本质上的参与。要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这样的高层次,需要设计好引导学生参与的问题,这些问题 应该是“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不是“披着问题外衣的假问题”。因为“挑战性的问题”能使学生注意事物 各个有关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因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有了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第三点,就是这种参与应能产生一种全体学生想继续学习,想深入一步学 习的效果。这是讲参与的后效。

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之后,适时地给他们加一点“困惑”,让他们觉得山外有山,还有新的不懂。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例子”,我们就可以运用类比法,让学生由这一个“例子”推 进到另一个“例子”;可以运用归纳法,由多个“例子”推进到一般规律的把握;可以运用演绎法,由已经掌 握的一般规律推进到新的“例子”……由此产生的“困惑”,就可能成为刺激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因素。比如 ,在学完《风景谈》之后,再学《天山景物记》,不妨运用类比法,比较一下两文的异同,体会一下“形散而 神不散”在特定散文中的个性表现,使学生觉得旧知识在新课文中有另一种面貌,因而产生“想继续学习”的 愿望。

三、教学过程高效化

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完成确定的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高效化,是我们追求的又一种理想的境界。这种理想 境界的实现,有赖于三个问题的解决,

一是时间的利用率为100%。

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性学习策略强调时间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每一 个学生的学习都能达到精熟的水平。根据布氏的理论,时间与学习程度成正比。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如此,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用了“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为什么还是学不好本 国语文?问题在于这“2700多课时”是否都是“有效时间”!

因此,提高时间利用率的关键是要去掉“无关时间”和“无效时间”。

“无关时间”,是指与达成教学目标无直接关系的时间。而“有关”的时间处理不好,也不一定就是“有 效时间”,例如,低层次的机械重复、过于显形化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在未把握学生程度的情况下,学生已懂 的,还讲;学生实在难懂的,也讲。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恐怕这“无效时间”特别表现在这几个“多”:教师 自己分析过多、自问自答的问题过多、按教材原结构原顺序原样式作程式化教学处理的过多、板书过多、给学 生以统配作业多……

二是选择最适合学生智力活动水平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的包办性、划一性,只能压抑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只能吃“大锅菜”,没有选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