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货币危机;经常账户;指标特征;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F8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6)04-0033-05

货币危机的产生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冲击,并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产生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频频发生,其范围不仅限于某一独立国家(墨西哥,1994),其带来的传染效应使得危机的辐射范围扩大至某一区域(欧洲,1992;亚洲,1997)。危机产生的原因也不再限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即使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的国家也有可能遭受突如其来的投机资本的攻击而产生货币危机,这就促使人们开始关注货币危机预警方面的研究,①试图通过建立某种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测和防范。

一、货币危机的定义

保罗・克鲁格曼(1979)对货币危机进行如下描述“一国实行钉住汇率制,同时为简便起见,钉住方法主要是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进行;在这一汇率基础上政府的外汇储备不断下降;某一时点上,由于突然性的投机性攻击,储备迅速耗尽,政府无法捍卫钉住汇率制度。”从已发生的货币危机来看,危机不仅仅造成国际储备迅速大幅下降,也往往伴随着货币的迅速大幅贬值和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急剧波动。本文以危机发生时的上述伴生状况为货币危机的定义。

二、危机前经常账户相关经济指标分析

之所以将经常账户作为分析的起点是因为:经常账户余额和国内主要经济变量如投资和储蓄(包括政府储蓄和私人储蓄)密切相关;同时经常账户的变动对于汇率会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出口竞争力,对于经常账户的观察可以反映整个宏观经济状况。

本文将从3次货币危机所涉及的7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这3次危机分别是1994年墨西哥货币危机,1997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货币危机,为了找出危机前可能存在的预警信息,研究了危机前几年各项指标的变动情况。

1. 经常账户余额

众多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前经历了出口下降,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资本的不断流入掩盖了出口下降隐含的经济失衡问题。从表1中可以看出,货币危机发生前几年大多数国家经常账户逆差基础在扩大。

1994年墨西哥货币危机后,IMF为预警经常账户失衡设计了一套预警体制,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根据对于历次危机的统计检验,IMF认为当该比例超过5%并且经常账户赤字是由不稳定的资本流入维持时,该国应当对此引起足够重视。表2显示泰国、马来西亚和墨西哥该项指标在危机前2年超过IMF设定的警戒线;韩国和菲律宾在危机前1年该比例也接近5%。

进一步分析经常账户的结构,可以知道危机前经常账户逆差基础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进口的增长快于出口的增长所致。在危机前,各国的进口一直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危机前两年,进口增长速度印度尼西亚为25%,马来西亚、泰国29%,韩国33%,但同期出口增长速度印度尼西亚为33%,马来西亚24%,泰国25%,韩国32%,并未出现大的差异。其后由于这些新兴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日本处于经济衰退而减少了进口需求,因此尽管危机年份各国均实行汇率贬值,其出口却未出现贬值所预期的增速。同时,危机国家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均出现了下跌(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出口商品价格分别下降了30%和26%),货币危机随之爆发。

2. 资本流入

危机前各国资本和金融账户普遍存在顺差,并且资本流入的数量都大于同期经常账户逆差的数量,正是大量的资本流入支撑了经常项目的逆差。进一步分析流入资本的构成,可以发现短期资本流入占了相当的比重,而长期资本的流入并不多。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Lawrence Summers在《经济学家》杂志上撰文所述:当一国经常账户赤字伴随着不稳定的、极易逆转的资本流入时,这样的赤字是不能长期维系的。以墨西哥为例,墨西哥的资本流入以证券投资为主,同时资本大量用于私人消费、大量流入非贸易商品领域如房产、土地,这种结构本身就存在出口能力难以增强的缺陷,同时也导致了非贸易商品价格的上升。

3. 外汇储备

资本的大量流入对所在国货币政策和汇率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资本流入带来名义汇率上升,中央银行不得不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冲销式干预大量买入外汇,从而使得该国外汇储备增加。而如果央行采取非冲销式的干预,将会使货币流通量增加并进而引发通货膨胀,这也会使实际汇率出现高估。以危机前泰国情况为例,尽管当时泰国出口大幅下降,贸易余额持续出现赤字,但资本的大量流入支撑了泰铢的汇率。从某种程度上看,大量的资本流入和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似乎能够长期维系经常账户的赤字,事实上这在短期内可以实现,但也阻碍了有利于增强出口竞争力的汇率调整(汇率贬值)。一旦投资者对于经常账户能否长期维系产生疑虑,资本流向便会迅速发生逆转,外汇储备突然下降,从而引发货币危机。实际上,危机前大多数国家外汇储备持续上升,而储备的突然下降均发生在危机年份,投机者的突然攻击导致了储备水平的突然下降。这与各国资本流动存在密切关系:大量的资本流动也发生在危机前,而在危机年份资本流向却出现了逆转。因此,储备持续增加并不意味着会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如果储备来源于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的流入,那么这种流入是不稳定的。

三、影响中国经常账户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

根据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发展中国家在货币危机之前往往存在财政、货币过度扩张、与国外利率价差扩大、实际汇率高估及经常项目失衡加剧等现象。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危机的发生不是由于经济基本面的恶化,而是由于公众对货币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所导致的。以后的危机理论则认为,外汇储备下降是产生货币危机的直接原因,但一国如果维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是否还会发生货币危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联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试图找出一国维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条件下产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GDP增长率居世界各国前列。同时,近年来外汇储备水平也逐年上升,有专家指出过高的外汇储备水平对宏观经济可能产生副作用,但对于未来产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和构建预警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1. 经常账户余额

1994年汇率改革以来,经常账户一直处于顺差,但是,进一步分析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出口产品主要是低成本、低价格、低品质的成本竞争型商品,而进口产品则包括资源性产品、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和一部分以高档产品为主的品质竞争型消费品。出口商品的竞争基础主要是产品成本相对较低,现阶段出口商品的成本基础中包含3种不可长期持续的因素:首先,由于国内部分产业产能过剩,而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供大于求的矛盾使产品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其次,汇率因素使出口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再次,国内对国际直接投资采用多种优惠措施,使企业的成本下降。当出口市场需求、汇率调整、贸易摩擦、其他国家产品替代等因素变化时,有可能导致出口数额急剧下降。反之,由于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强,而资源性产品、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等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使进口商品弹性较小,当汇率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进口需求下降会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重大冲击,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削减。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出口基础并不具有可持续性,而进口基础则有稳定的持续性,经常账户顺差的基础是不可持续的,进出口商品的弹性差异会使贸易很快走向逆差,最后导致汇率波动和货币危机的发生。

2. 资本流入

国外直接投资(FDI)的迅速增加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分析FDI大量进入中国的原因,可以发现产生货币危机的重要基础,第一,相当部分的投资进入是由于实际存在的超国民待遇(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开发区引资等多种优惠政策)的诱导,随着公平的市场环境的建设和吸引投资政策的变动,这些投资自然消失;第二,国内外销售市场的巨大空间、廉价劳动力使用产生的投资收益率会由于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饱和及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而下降,外资进入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第三,国际投资带动了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投资流入期结束后,会产生国际支出的巨大压力;第四,外资进入投资回收期后,利润的汇出必然带动资本流出。由资本流入所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同样具有不可持续性。

3. 外汇储备

产生近年外汇储备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对外贸易顺差、外国对华投资增长、国际投机性资本进入等。从资本项目中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看,尽管国际市场的金融投资收益(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高于国内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但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并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一般企业和居民尚不具备到国际金融市场投资的条件,而去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后,由于银行信贷政策的收紧,民间融资市场的利率水平急剧上升,促使国外资金通过贸易合同作假、直接投资合同、商业信用等各种途径流入国内,进一步促成外汇储备的增长,另外,由于国内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强烈预期,也导致了外汇以不同方式流入中国。国际投机性资本的进入成为外汇储备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从2004年的数据看,贸易顺差310亿多、国际直接投资增长690亿多,而实际外汇储备上升2 000多亿美元,差额部分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为国际投机性资金,除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国际热钱外,冷钱(准备在国内投资市场停留多年以等待人民币升值的资金)的进入也不容忽视,投资性资金流入主要是由于市场上逃离基础的存在,等人民币汇率升值基础不再存在,升值预期转变为贬值预期时,投机性资金会纷纷逃离,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四、政 策 建 议

目前,宏观经济管理层把内外均衡政策重心放在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和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运作上,对于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和外汇储备超速增长条件下,对于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和外汇储备超速增长的可持续性的关注远远不够。事实上,只要国际收支顺差的基础是不可持续的,当国际收支的顺差转化为逆差基础,货币升值预期变成贬值预期时,货币危机的发生概率大大提高。因此,有必要关注影响经常账户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通过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可能带来的或累积的货币风险。

在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的同时,调整相应的政策手段,消除产生近期顺差、远期大规模逆差的经济基础,以防止货币危机的发生和影响程度。从经常账户余额看,应该注意经常账户顺差基础的脆弱性,改变传统的出口贸易模式,从单纯追求出口数量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转变为追求出口效益和品质,特别应注意出口产业对进口的依赖性;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对进口的依存度,对主要依靠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和高档消费品进行进口替代;降低对资源性产品的依赖,严格控制资源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树立科学的节约观,防止以消费低质廉价产品的节约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建立经常账户余额的结构性监控指标,以防范和监督经常账户顺差掩盖下的逆差基础。

在资本流入方面,境内外投资者的差别待遇(超国民待遇)一直是FDI快速进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差别待遇不仅导致国际收支长期顺差,也是民族工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正常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我国经济体系的对外依赖性,特别是对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进口的依赖。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只有总额限制,而没有项目、技术指标的限制,外资大量流入,增加资金流入,掩盖了国际收支的逆差基础,也使将来的国际收支的逆差基础放大。现在,外商资金每年有大量进来,而国内却有大量外汇资源闲置,不利于资源的合理使用。应把境内投资政策拉平,不应该再给外资企业优惠,特别是要加强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发展民族经济。同时,应当鼓励国内企业到海外参与直接投资,从单向的对外开放走向双向的对外开放,从根本上消除国内外短期撤退所导致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面对外界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同时,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本币升值压力。在目前国际收支存在大量顺差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十分慎重,如果马上走向自由浮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人民币汇率,必然导致国际投机性资金更多地进入,要解决外汇储备超速增长的问题,还得从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根源入手,从外源性资金进入的源头控制,只要我国现有对外经济政策不调整,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还会出现大量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还会不断增长,迫使人民币总是处于升值压力下,热钱还会不断涌进我国,国内房地产泡沫和投资泡沫就会越吹越大,经济风险得不到释放。要摆脱现在高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和经济泡沫化的困境,短期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使其能逐步反映市场均衡水平,长期要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使宏观经济由内外失衡调整为内外平衡,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防止由外部因素导致的货币危机的出现。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货币危机范文第2篇

本币升值引起货币危机的机制浅谈

一、本币升值引发货币危机的机制

根据货币主义的国际收支分析法,构建本币升值引发货币危机的分析框架。

(一)基本假设

1.A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2.在不假定A国资本开放的情况下,国外资本仍可以从各种渠道(包括虚假贸易、虚假外国投资等不合法渠道)进入A国市场。逐利的国际资本对一国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远大于进出口变动的影响。

(二)基本方程式

1.MD= P·L(Y, i)

MD代表国内货币总需求,是国内物价水平P与总收入Y和利率i的函数,Md与P和Y正相关,与i反相关。

2.MS= k(D+R)

MS代表货币总供给,是基础货币国内信贷D(包括政府信用DG和商业银行信用DB)、国际储备R和货币乘数K的函数。

3.MS= MD

货币市场供求均衡。

4.FS = X +CIF(ΔEe, i)

FS外汇供给,由出口X和资本流入CIF构成。CIF是汇率预期变动率ΔEe和利率i的函数,与ΔEe反相关,与i正相关。

5.FD = M+COF(ΔEe, i)

FD代表外汇需求,由进口M和资本流出COF构成。COF与ΔEe正相关,与i反相关。

6.E = f(FS, FD)

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是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的函数,与外汇需求反相关,与外汇需求正相关。

7.ΔR = FS - FD

ΔR代表国际储备的变动,货币当局为维持固定汇率,需动用国际储备在公开市场买卖外汇,实现对外汇供求不平衡的调节。

(三)作用机制

A国存在货币升值预期,ΔEe为负,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A国,导致FS增加,本币存在升值压力。A国当局为维持E的固定汇率,卖出国债买入外汇,ΔR为正,R增加,MS增加,并直接反应为物价水平P的上升。

货币危机范文第3篇

解读1

美国量化货币政策的影响

2011年中国面对的国际金融形势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个是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个是欧元国家债务危机的不断加深,它们使得中国的市场变成大量国际游资的投机首选,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将不得不面对大量国际游资的冲击和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挑战。

2009年应对汹涌而来的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投入措施,挽救陷入严重困境的金融机构和大企业。2010年美国退出财政手段的政策运用,改由中央银行实施量化货币的政策选择,意在积极促进国内投资和增加就业,加快经济的复苏。美国的量化货币政策,有三个基本的内容,一是继续坚持低利率的政策,保持0.25%以下的联邦基金低利率水平不变,同时发行与通货膨胀挂钩利率为负的长期国债,压低长期市场利率;二是增加央行(美联储)的信贷供给,促进商业银行扩张信贷,增加投资,改善收入;三是实行美元持续贬值,刺激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美国选择量化货币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虽然都是服务本国经济目标的需要,但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充当国际贸易主要结算工具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对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美元贬值,导致国际黄金价格、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给主要依赖国际原油进口和需要大宗商品进口的国家,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压力。其次,美国银行扩大信贷,导致热钱大量涌出,进入新兴发展中国家,会冲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造成剧烈的市场动荡。第三,美元贬值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发生混乱,引发一系列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并给以美元充当外汇储备的国家造成外汇贬值的巨额损失。2010年伴随美元和欧元的大幅度贬值,日元也做了贬值的调整,估计2011年还会有更多的国家也要做出货币贬值的调整。

中国是世界最领先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进口有日益增大的需求,中国也是世界上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美元资产是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构成。过去的两年,中国的香港和内地证券市场,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国际热钱的冲击。大量套汇、套息和套利资金,透过商业银行和民间投资机构,进入香港、上海和深圳的股市,进入大中城市的房地产,进行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操作,获取投机利润。2011年美国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更大的影响。首先是国际热钱的冲击,数量规模还会超过以往。热钱大量涌进之后,人民币升值压力超过以往。一方面是美元、日元和欧元一起贬值,迫使人民币被动升值;一方面是更多的国际贸易争端和国际政治压力,对中国提出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要求。其次是国际原油和资源类产品的价格飙升,给中国带来输入型的通货膨胀。现代大工业、大农业和服务业对交通运输都有很大的依赖,国际原油价格飙升首先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构成,其中运输成本和化肥农药的成本最大,对国际燃油价格的变化最敏感,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不足40美元飙升到2010年的超过80美元,中国农副产品的价格水平也是一年高过一年。运输成本和农产品的价格一起飙升,直接导致生活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透过工资影响其他产业,特别是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成本,产生连锁反应,造成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国外热钱大量涌入,加上市场投机的博弈,在给中国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的同时,也给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造成了无法克服的困难。

首先是利率政策的选择陷于两难。为了克服国内投资过度引发通货膨胀和投机过度拉高房地产价格,中国需要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但在美国量化货币政策导致银行流动性泛滥和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条件下,提高中国市场的利率水平,就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即只能吸引更多的热钱涌入,迫使人民银行为了稳定汇率而不得不买入更多的外汇,被迫通过外汇占款的渠道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货币,为物价上涨和低水平投资扩张继续助力。因为美国和日本都是零利率的政策,外国银行和机构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借到低成本的资金,变成热钱进入中国,只要兑换成人民币存入中国境内银行,就可以很安稳地赚取息差了。而且中国的利率水平越高,与美国和日本的利差越大,吸引流入的热钱也就越多。

其次是人民币的汇率决策更加困难。一方面是出口商品的利润已经摊得很薄,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很多出口商的破产,为了保护出口,需要放弃人民币升值的选择。但是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为了降低进口成本和克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需要加快人民币的对外升值,两个方面难以权衡。与此同时,外汇储备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外汇储备的盘子不断膨胀,外汇资产的货币风险和汇率风险,以及外汇管理的道德风险都会随之加大,超过目前政府监管体系的风险防范技术力量。此外,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美元贬值带动其他国家储备货币的相继贬值,中国外汇储备的折价损失也在不断增大。

第三是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变得越来越短暂。从2008年开始,人民银行应对国际游资的冲击,主要都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债券的对冲措施,以此消除外汇占款渠道投放过度的流动性。但是2011年继续提高准备金的政策空间已经很少了,因为经过持续多次的提高,现在已经接近20%的极限水平,而长期维持很高的准备金率,必然削弱本国银行业的投资贷款能力,而把越来越多的市场空间拱手让给外国银行。外国银行可以更多地从国际金融市场融入低成本的资金,更方便地扩大在中国的投资,支持中国境内的商业投机拉高大城市的房价,或者制造股市的剧烈波动,在期货市场兴风作浪,从中赚取息差、汇差和利差,完全不受人民银行紧缩货币供给的政策约束。

货币政策的选择陷于两难,政策效果背离初衷,明智的宏观经济调控就应该转向财政手段和非货币的经济政策运用。包括以紧缩财政的办法应对通货膨胀,以税收调节应对国际热钱的攻击,包括用改革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的办法,加快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减少对长距离运输农产品的依赖,包括加快能源战略的调整,节约能源消耗,增加自给供应,加快低碳新能源的发展等,也包括城市人口规划的科学引导,通过搬迁大学和科研机构,减少大城市的人口集中,鼓励和帮助高层次人才到边远的新兴城市谋求发展,扩大那里的市场,吸引人口流入,为他们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解决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果断选择了扩大财政开支支持商业银行改革的措施,取得了十分积极的社会效果。但是现在面对国际热钱的冲击和输入型的通货膨胀,选择同样的政策措施,只能加剧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当时没有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当时的欧洲国家正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经济繁荣,毫无政府债务危机的影子。当时中国的房地产还没有兴起,金融市场也没有对外开放,公路上飞跑的汽车屈指可数。中国当时的问题是流动性严重短缺,扩大财政开支的钱只要存入银行,就足以解决银行的流动性短缺问题,但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所有过去的这些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够阻挡国际游资的冲击和克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而不是银行的流动性短缺问题,财政手段的政策运用要贯彻公正、公平、公开和有效的基本原则,不能还是依靠计划体制的权力进行暗箱操作的办法。

美国实施量化的货币政策,要达到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的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获得突破性的科技创新进展,并且这样的进展能够持续吸引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投资之前,美国只能不断采取量化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和应对失业问题。在美国经济难以复苏的条件下,美国量化货币政策产生的大量流动性,除了购买美国国债以外,都要选择国外的投资渠道,而欧洲国家的经济持续恶化,国际热钱又必然选择新兴发展中国家。长期大量的国际热钱涌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股市的波动和物价的上涨,而且还有通货膨胀背后存在的问题,包括收入分配关系的不断恶化,随时可能引发的严重股灾,公众日益增长的恐慌和不满,以及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它们对政府的决策能力构成严峻的挑战。政府应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措施,就会逐渐瓦解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能力的信心,直至最终动摇我们共和国的根基。

运用货币政策抵御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只能产生短暂的效果。要解决长期的社会经济问题,充分提高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政府决策能力,则唯有采取政府改革一个办法。因为在目前的条件下,中国运用紧缩财政的方法克服货币政策的不足,没有政府改革的配套,不仅可能毫无效果,而且还会导致不断增加的社会矛盾。现在政府和事业单位的行政经费和人头经费,已经占据了财政预算开支的大头。长期以来他们的干部人事路线和机构编制工作都是不受外部监督的特权,只能膨胀不能压缩,实行紧缩财政的措施,给国企的投资补贴也不能减少,剩下就只有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保、环保和扶贫项目了,而减少这些方面的财政投入,无异于放弃所有长期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导致越来越多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但是如果政府改革只能始终停留在问题讨论和文件传达宣传的阶段,没有政府决策咨询和对口研究机构的换脑换人彻底改革作为突破口,没有对领导干部提出维护国家宪法和履行社会分工责任的职业道德要求,没有对一把手提出履行岗位责任的专业能力要求和职业道德监督,要求他们积极组织和依靠负责任的专家队伍为解决各种不断涌现的社会经济问题出谋划策,把政府改革的任务真正落实到中央政府的具体决策行动上,则当前的中央政府决策必将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两难选择的境地。

解读2

欧元区的财政危机和改革出路

美国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国际舆论都在期盼经济复苏的日子尽快到来。但是人们看到欧洲经济的板块还处在继续衰弱的进程,先是希腊、接着爱尔兰、现在又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在排队陷入严重的政府财政危机,法国民众则在频频抗议政府削减财政开支的经济政策,这些变化给全球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造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巨大冲击。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欧元国家的危机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延续,很多金融资产的问题暴露要在债务到期之后。这些问题资产的期限可能超过10年甚至更久,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国际货币改革措施,欧元国家的危机必然还会持续恶化,把全球经济拖入黑暗的深渊。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剧烈变动,同样会给中国的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危及中国的经济安全。2008年的欧元突然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曾经遭受了大约1000亿美元的估值损失,因此从中国自身的利益出发,关注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趋势也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欧元区是指流通欧洲货币的国家,开始有11个欧洲国家组成,3亿多人口,现在则有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等13个国家,包括了除去英国和瑞典以外欧洲全部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国家。他们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政治同盟基础上,互相签署共同条约,组织货币联盟,成立欧洲中央银行,建立统一的货币储备,发行统一流通的货币――欧元,取代本国原来流通的货币,2002年7月欧元开始彻底取代所有成员国家的货币结算和流通。参加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在签署的共同条约中承诺五项条件:1、本国通货膨胀不超过3个通胀最低国家平均数的1.5个百分点;2、财政预算的赤字不超过当年国内总产值的3%;3、国债累计余额不超过当年国内总产值的60%;4、长期利率不超过欧元区3个物价最稳定国家平均利率的2个百分点;5、在正式成为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之前,要保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在规定的浮动区间。这些承诺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现在已经大部分无法继续坚持了。

欧元区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是大量境外投资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市场一直是欧洲资本最主要的投资选择,大量的欧洲资本通过各类证券投资和实体投资,流入美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各类投资机构,现在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必然重创欧元国家的金融投资,造成欧元区的金融机构蒙受大量亏损,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逐渐暴露出来,引发一次次的金融恐慌。其次是在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本土的投资减少和失业高居不下,经济恢复十分缓慢,又必然减少欧元国家的出口,进一步给欧元国家造成投资下降、失业扩大、贸易赤字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和财政开支压力剧增的影响,而且影响的时间可能很长。再次是遭遇打击的欧洲银行业很难得到及时的救助。欧元国家的银行业遭遇金融危机的打击,很需要中央银行和国家财政的救助,但是欧洲央行和欧元国家的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无力挽救陷入困境的商业银行。

欧元国家普遍存在大银行小财政的问题阻碍危机救助。他们的商业银行多是跨国银行,境外资产和海外投资的资产规模甚至超过本国境内的投资,而每个欧元国家的经济体和财政规模都很有限,一旦银行陷入支付危机,本国财政的任何援助都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即使救助,摆脱危机的银行也并不一定能够改善本国经济的状况。二战之后,发达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一般都是中央银行出手救助,降低贴现利率和提供准备金贷款,国家财政的力量仅仅充当央行的后盾和维护公众信心的作用,但是因为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太严重,超过了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能够担当的力量,所以美国就只好国家财政直接出手救助了。但是欧元国家面对危机的巨大冲击,无法采取相同的财政救助措施,只能等待欧洲央行的救助。缺乏救助的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在有毒资产即将到期的时候,只能收缩信贷和抛售持有的政府债务,造成投资规模持续收缩、失业高居不下、财政赤字不断增大和政府债务的价格暴跌等问题。

大部分欧元国家存在财政收不抵支的问题,每年要靠发行政府债务才能弥补当年的财政收支缺口,遇上金融危机,投资下降,失业扩大,财政开支压力倍增,更加依赖债务的发行,此外还有历年积累的大量政府债务,要靠不断地借新还旧才能维持。但是遇上银行收缩信贷,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这些债务的发行就很困难了。新债发行受阻,老债到期偿还就没了资金来源,越是无法偿还,就越是发行困难,财政危机和政府债务危机就爆发了。爆发财政危机和政府债务危机的国家,政府只能求助外援,否则就不再可能维持政府的正常功能了。去年希腊和爱尔兰已经发出求助,市场传言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会很快发出同样的求救信号。当前美国正在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欧洲央行,让欧洲央行和德国一起购买这些困难国家的政府债务,否则这些国家的政府将难以正常运转,甚至无法抵挡国际恐怖组织的渗透。不仅如此,欧洲商业银行还是大量政府债务的投资人,政府爆发债务危机,对这些银行构成新的打击,如果没有及时的救助,足以引发新的国际金融危机。

欧洲央行赋有维护欧元区经济和金融稳定的任务,但是它的地位只有名义上超越各国政府,实际上却是没有独立财政力量做后盾的货币发行银行。它的货币发行储备十分有限。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资料,它只有767吨黄金储备,只能维护正常的欧元货币流通,不可能挽救成员国的财政危机,过度的欧元发行会给它自己造成严重的支付危机。欧元的地位并不稳定,越来越多的成员国被迫退出五项承诺,将导致欧元面对严重贬值的压力。支持欧元流通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没有统一的中央财政,要靠13个成员国家通过政治程序修改协议对市场变化作出紧急反应几乎没有可能,一旦遭遇欧元抛售,只能大幅度贬值,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市场恐慌。此外,欧洲央行的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运用,也要受到成员国经济发展差距太大的牵制,增加信贷只对金融市场比较发达和获得财政救助的国家有利,提高利率则会加重一些国家的财政负担,加快高负债国家的政府破产。美国采取量化货币政策之后,欧洲央行采取提高利率克服通胀和吸引外资流入的政策,事实证明是一个十分错误的选择。

欧洲央行的货币发行准备,是黄金外汇储备和成员国缴纳的份额,解决希腊和爱尔兰危机的办法,是向美国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入美元资金增加外汇储备,同时购买求助国家发行的欧元国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流通欧元的初衷,是德法联手统一欧洲市场,与强大的美元市场相抗衡,但是遇到美国金融危机,反而透过欧洲央行增强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如果金融危机能够很快结束,依靠国际融资和欧洲央行的紧急贷款,以及大量收购困难国家的政府债务,或许欧元也能度过难关,但从目前的形势看,危机还远没有到达结束的时候,甚至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因为金融机构存在的大量有毒资产并没有完全消除,欧元大幅度贬值之后,接受欧元充当外汇储备的国家减少,欧洲央行通过自身的债务发行增加储备的困难加大,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恢复十分缓慢,欧元国家还可能爆发更多的债务危机,这些都是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国家不断增多,能够支持欧洲央行的欧元国家就越少,最后可能只剩下实力最强的德国和少数几个国家,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在担心德国有没有这样的力量了。

人类工业化社会的历史上,因为缺乏技术进步动力而导致的经济危机,最后的结果都只有战争和重大技术突破两种解决办法。重大技术突破包括科技,也包括重大的社会改革,现在没有人会希望通过战争途径解决问题,但是重大技术突破或者社会改革同样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人们现在能够想到的可能解决办法,一是放弃欧元,恢复欧元之前的欧洲货币体系,二是恢复金本位,建立与黄金储备重新挂钩的国际货币制度。但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这些想法无法付诸实践。宣布财政破产的欧元国家,已经不可能再履行欧洲货币联盟的五项承诺了,但是他们不可能退出欧元的流通。因为他们原来的货币已经不存在了,要想恢复原来的货币,必须重建货币发行准备,但是他们的国家财政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力量了。而把货币发行的数量与黄金储备挂起钩来,即便是非常间接的挂钩,都无疑于引发一场争夺黄金储备的新的国际货币战争。美国当前采取的零利率政策和一波又一波量化货币的政策,对欧洲的影响,并没有任何缓解危机的迹象,只有人们对欧洲央行继续提高利率和德国经济继续支持欧元的担心。

德国和法国是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也是欧元区最有经济实力的国家。2003年的统计表明,它们的黄金储备分别为3439吨和3025吨,仅次于美国的8149吨,排名世界第二和第三位,2007年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0665亿和15006亿美元,人口8214万人和6205万人。其中德国经济的制造业构成比较大,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打击比较小,加上东部并入地区的发展潜力比较大,现在的经济恢复也是欧元国家最好的。但是法国的情况就很难让人乐观了。法国的投资下降失业扩大,社会救济和人口老龄化的财政开支负担很大,金融危机迫使财政紧缩,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各种社会矛盾。人们现在十分担心,一是欧元国家的债务危机还会蔓延到更多国家,导致无法履约和需要救助的国家名单越来越长,直到最终只剩下德国。二是德国的经济实力和财政能力是否能够足以支持欧洲央行,不断买入爆发债务危机的国家发行的政府债务,直到全球金融危机终于过去,新的长期增长终于到来。

欧元国家现在只有发行统一货币的中央银行,没有统一的国家财政,要在欧元区建立一个权力充分的联邦中央财政,支持欧洲央行的货币发行,首先要面对欧洲的政治分裂局面。世界历史上,英国曾经是一个日不落的国家,依靠移民和强权建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英镑全球流通,跨国银行业高度发达,但是它的财政制度还是停留在岛国的阶段,最后就只能眼看着殖民地纷纷独立和最终脱离英联邦的结局。社会主义的前苏联,曾经依靠政治强权和建立计划经济制度来克服财政分配制度的缺陷,但是最终也免不了长期的供给短缺和最终的政治解体。只有美国在结束南北战争之后,先后致力于财政体制和货币银行制度的创新改革,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联邦财政制度和联邦储备银行体系的建设,从此才彻底摆脱了地方割据和地方银行滥发银行券的局面。现在欧洲议会正在酝酿发行欧元债券和建立欧元基金的议案,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它们将是建立欧洲统一财政迈出的第一步。但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走下去,随着更多欧元国家爆发债务危机,欧洲统一财政的力量逐步加强,现在的欧元国家都会最终沦落到像美国州政府一样的地位,即没有军队、没有货币、没有财政自给,只有表面的政府选举权力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各种社会责任。

货币危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债务危机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成因分析 共性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经济局势一致处于动荡状态。在2000年至2014年间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频频爆发,而这些爆发危机的国家涵盖了新兴经济和发达经济体。学者在这些危机爆发的原因、救助以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导致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否存在相同之处,这都是本文将要研究的内容。本文首先对21世纪以后已经发生的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做了简要回顾,然后根据学者的研究归纳这些危机之间存在的共性。

二、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成因分析

在分析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成因的共同点之前,首先要对这几年来已经爆发了危机的国家或地区,引发这些国家或地区发生危机的原因进行简要的文献回顾。

2002年阿根廷再次爆发了危机,其影响不亚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波及货币、银行以及债务。是什么导致这个能源和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拉丁美洲粮仓”的国家发生危机,学者对此进行的探究。郎晓龙(2002)认为阿根廷发生的是货币危机,他在研究中发现,造成阿根廷货币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大量短期资本流入;实际工资下降;债务结构不合理。不仅如此,阿根廷货币危机的爆发也其实施的金融自由化政策息息相关,杨斌(2003)指出全球化、金融领域开放与资本外逃失控加剧了阿根廷的金融风险,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对此,江学时(2002)从深层次对阿根廷这次危机进行的研究,他认为阿根廷2002年发生的是债务危机,而非货币危机或是金融危机。

继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再次饱受货币危机的困扰。2008年5月货币危机在越南率先发生,蔡则祥、林峰(2008)对越南货币危机的成因作了分析,发现政府财政赤字高、信贷投资过多以及高物价水平等是造成越南货币危机的根源。复旦大学985课题组(2008)通过与发生危机的其他新兴经济体比较,他们发现越南货币危机有其独特的形成机理:来自外部的货币与价格冲击和存在于内部微观结构的问题。实际上,越南货币危机爆发只是东南亚地区新兴经济体现状的一个缩影。孙兆东(2008)指出高外汇导致金融系统脆弱,高外资利用加剧通货膨胀,资本账户开放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承受力不匹配,这都是越南发生货币危机的原因。而这也是新兴经济体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现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最初由美国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发酵,首先在美国华尔街引发世人瞩目的金融风暴,进而在全球蔓延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之后,一系列的危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爆发。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由希腊扩散到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拉开了危机爆发的序幕。导致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研究方面,罗雄杰(2013)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投资银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掩盖财政状况等是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外部原因,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欧元区危机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等是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王辉(2010)、陈西果(2010)和邓小华(2011)等众多学者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作了分析。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后续发生的危机,如2013年爆发的塞浦路斯银行危机,被认为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延续。郭春松、侯哲(2013)指出塞浦路斯由于对希腊危机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银行业监管方面的警惕性不高导致了银行危机的发生。丁程道金、刘晓燕(2013)认为塞浦路斯银行危机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历史原因、希腊债务危机的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局势的恶化。另外,塞浦路斯对银行业依赖程度较高,缺少实体产业的支撑,也是导致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货币危机其成因是怎样的,徐小茗、赵一朗(2013)对白俄罗斯货币危机研究发现,经常项目赤字、外汇储备聚降、货币贬值与通胀聚升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白俄罗斯爆发货币危机。马宇(2011)认为严峻的国际环境和不当的国内政策导致了白俄罗斯的货币危机爆发。作者认为从白俄罗斯货币危机发生的时间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014年的最后几天,卢布大幅跳水,俄罗斯发生货币危机。许树泽(2015)指出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对石油出口具有较高的依赖,国际油价下挫严重影响的俄罗斯的经济,导致汇率下跌和资本外逃,继而爆发卢布危机。董光耀(2015)认为卢布危机爆发有深层次的原因:国际矛盾碰撞后的结果。

三、债务危机、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成因共性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债务危机、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成因差别是主要方面的,但是共同点也是存在的。新兴经济体发生危机的共性更多,2002年阿根廷债务危机和2008年越南货币危机都收到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以及国外资本流入的影响。从2002年阿根债务危机和2011年白俄罗斯危机来看,新兴经济体经常项目赤字增加也会导致危机爆发。从近几年欧洲地区发生的危机来看,产业结构单一是众多欧洲国家面临的现状之一,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2013年塞浦路斯银行危机、2014年俄罗斯货币危机都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引起的,虽然仅有几个国家爆发的危机,但提高警惕性是非常必要的。总体看来,无论是债务危机、货币危机还是银行危机,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国际环境变化是以上所有危机的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2008年以后的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来看,首先全球金额危机爆发引致全球经济低迷,而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希腊等国爆发债务危机,继而塞浦路斯银行外汇资产受债务危机影响大幅缩水爆发银行危机。2014年底受国际石油下挫影响,俄罗斯汇率下跌,卢布贬值,发生货币危机。除此之外,这些危机之间还存在哪些关系,是否存在共生性,又是怎样进行传导的,对此,笔者之后将进一步做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邓小华,王宝宝,李颖.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模式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177-181.

[2]程道金,刘晓燕.塞浦路斯银行危机极其引发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3(05):27-32.

货币危机范文第5篇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鲍尔?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罗伯特?弗勒德(Robert P.Flood)和彼得?M.加伯(Peter M.Garber)。Krugman在其1979年发表的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s Crises一文中所构造的模型是关于货币危机的最早的理论模型,贝Flood和Garber则在1984年发表Collapsing Exchange-Rate Regimes,Some Linear Examples一文,对Krugman提出的模型加以扩展与简化。这两篇文献是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代表作品。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假定政府为解决赤字问题会不顾外汇储备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制会无限制抛出外汇直至消耗殆尽。该理论的基础在于当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采取的特定政策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丧失,这一丧失的累积将持续消耗政府外汇,在临界点时,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

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基本面(economic fundamentals)决定了货币对外价值稳定与否,决定了货币危机是否会爆发、何时爆发。当一国的外汇储备不足以支撑其固定汇率长期稳定时,该国储备是可耗尽的,政府在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干预外汇市场的必然结果是外汇影子汇率与目标汇率发生持续的偏差,而这为外汇投机者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即一国固定汇率制面临的问题源于为弥补政府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而过度扩张的国内信贷。公共部门的赤字持续“货币化”,利息平价条件会诱使资本流出,导致本国外汇储备不断减少。在储备减少到某一个临界点,投资者出于规避资本损失(或是获得资本收益)的考虑,会向该国货币发起投机冲击。由于一国的外汇储备是可耗尽的,政府所剩余的外汇储备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将被投机者全部购入,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货币危机就此爆发。事实上,由于投机者的冲击,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的时间将早于政府主动放弃的时间,因此,社会成本会更大。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表明,投机冲击和汇率崩溃是微观投资者在经济基本面和汇率制度间存在矛盾下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并非所谓的非道德行为,因而这类模型也被称为理性冲击模型(ration attack model)。

从该理论的模型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些政策主张。例如,通过监测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可以对货币危机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经济运行,避免货币危机的爆发或减轻其冲击强度。避免货币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实施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基本面健康运行,从而维持民众对固定汇率制的信心。否则,投机活动将迫使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调整政策,市场借此起到“惩罚”先前错误决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资本管制将扭曲市场信号,应该予以放弃。

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主流代表人物是Maurice Obstfeld、Gerardo Esquivel和Felipe larrain。

第一代货币危机的缺陷在于其理论假定与实际偏离太大,对政府在内、外均衡的取舍与政策制定问题论述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而且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可能并不是维持汇率稳定的充分条件,单纯依靠基本经济变量来预测与解释危机,显得单薄。80年代中后期,经济学家开始从经济基本面没有出现持续恶化这一角度解释危机,并探讨货币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这就是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这一论有两个重要的假定:

1.在该捻论中,政府是主动的行为主体,最大化其目标函数,汇率制度的放弃是央行在“维持”和“放弃”之间权衡之后作出的选择,不一定是储备耗尽之后的结果。政府出于一定的原因需要保卫固定汇率制,也会因某种原因弃守固定汇率制。当公众预期或怀疑政府将弃守固定汇率制时,保卫固定汇率制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2.引入博弈。在动态博奔过程中,央行和市场投资者的收益函数相互包合,双方均根据对方的行为或有关对方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选择,而自身的这种修正又将影响对方的行为,因此经济可能存在一个循环过程,出现“多重均衡”。其特点在于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危机存在的可能性,即一国经济基本面可能比较好,但是其中某些经济变量并不是很理想,由于种种原因,公众发生观点、理念、信心上的偏差,公众信心不足通过市场机制扩散,导致市场共振,危机自动实现。所以,这类理论模型也被称为“自我实现式”危机模型。这个典型代表是Obstfeld。在其Models of Currrency Crises with Self-Fulfilling Features一文中设计了一个博弈模型,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展示了动态博奔下自我实现危机模型的特点,并表现出其“多重均衡”性质。

以0bstfeld为首的一些学者在模型中仍然注重经济基本面,在其理论论述中勾勒出基本经济变量的中间地带。他们认为,在经济未进入该地带时,经济基本面决定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此时,危机完全不可能发生或必然发生;而当经济处于这一中间地带时,主导因素就变成投资者的主观预期,危机是否爆发就不是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所能解释的。该理论认为问题主要仍然在于内外均衡的矛盾,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是有可能的,但是成本可能会很高,政府的愿望与公众的预期偏离越大,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越高。因此,当公众产生不利于政府的预期时,投机者的行为将导致公众丧失信心从而使政府对固定汇率制的保卫失败,危机将提前到来。该理论认为,从这一角度而言,投机者的行为是不公正的,特别是对东道国的公众来说,是不公正的、不道德的。

除了这类主流理论外,另有少数学者认为货币危机可能根本不受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受冲击国家所出现的宏观经济的种种问题是投机行为带来的结果而非投机行为的原因。总的说来,这类文献对危机的解释一般从两个角度出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羊群行为和传染效应。

1.羊群行为(herding behavior)提出由于市场参与者在信息不对称下行为的非理性而使金融市场不完全有效(这是该理论与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以及第二代货币危机的主流理论的区别所在,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与第二代货币危机的主流理论均假定市场参与者拥有完全信息,从而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花车效应(bandwagon effect)和市场的收益与惩罚的不对称容易造成羊群行为。由于存在信息成本,投资者的行为建立在有限的信息基础上,投资者各有其信息优势,投资者对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包括谣言)的敏感度极高,任何一个信号的出现都可能改变投资者的预期。花车效应会导致经济基本面可能并没有问题的经济遭受突然的货币冲击;同时,花车效应会人为地创造出热钱(hot money),加剧危机。另外,市场收益和惩罚的不对称会造成投资基金人消权规避风险,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会导致羊群行为。政府在考虑是否保卫固定汇率制时应充分估计到这一点。

2.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主要从国家间的关联角度出发解释危机。由于全球一体化以及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加强,特别是后者,因此区域内国家之间经济依存度逐渐增高,危机将首先在经济依存度高的国家之间扩散。一国发生货币危机会给出一定的市场信号,改变投资者对与其经济依存度高或者与其经济特征相类似国家的货币的信心,加大这些国家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甚至导致完全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式危机的发生。

经济学家认为,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市场操纵(market manipulation)。不论是在由理性预期导致的自我实现的危机或非理性的羊群行为造成的危机中,都存在着大投机者操纵市场从而获利的可能,大投机者利用羊群行为使热钱剧增,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与危害。

概括起来,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注重危机的“自我实现”性质,该理论认为仅仅依靠稳健的国内经济政策是不足以抵御货币危机的,固定汇率制的先天不足使其易受投机冲击,选择固定汇率制,必须配之以资本管制或限制资本市场交易。

三、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Kaminsky认为就其本质而言,这并非一场“新”危机,原有的理论成果具有说服力。而另一些学者,例如克鲁格曼(Krugman)则认为这次货币危机在传染的广度与深度、转移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与以往的货币危机均有显著的区别,原有的货币理论解释力不足,应有所突破。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因此产生。

克鲁格曼认为,这次货币危机对于远在千里之外、彼此联系很少的经济都造成影响,因此多重均衡是存在的,某些经济对于公众的信心的敏感度很高,这些经济的货币危机可能由外部的与自己关联并不大的经济中发生的货币危机所带来的公众信心问题而诱发。东南亚经济经常账户逆转的原因主要在于危机中货币大幅度贬值和严重的经济衰退所带来的进口大量减少,因此,存在一个转移问题,这是为以往的货币危机理论所忽略的。在以往的货币危机理论中,模型的构造者将注意力放在投资行为而非实际经济上,单商品的假定中忽视了贸易和实际汇率变动的影响。因此,货币理论模型的中心应该讨论由于实际贬值或者是经济衰退所带来的经常账户逆转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资本流动逆转的需求问题。他认为,这场货币危机的关健问题并不是银行,而在于企业,本币贬值、高利率以及销售的下降恶化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削弱了企业财务状况,这一问题并非银行本身的问题。即使银行重组对金融状况大大恶化了的公司来说也是于事无补的。克鲁格曼在单商品的假定之下,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小国经济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克鲁格曼增加了商品对进口商品的不完全替代性,分析了贸易及实际汇率汇率变动的影响与效应。总的说来,克鲁格曼在他的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中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克鲁格曼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提出了金融过度的概念(financial excess),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金融中介机构而言的。在金融机构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时,过度的投资需求并不导致大规模的过度投资,而是市场利率的升高。当金融机构可以自由进出国际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的道德冒险会转化成为证券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过度积累,这就是金融过度。金融过度加剧了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外部条件合适时,将导致泡沫破裂,发生危机。

2.亲缘政治的存在增加了金融过度的程度。这些国家表面上健康的财政状况实际上有大量的隐合赤字存在:政府对与政客们有裙带关系的银行、企业提供各种隐性担保,增加了金融中介机构和企业道德冒险的可能性,它们的不良资产就反映政府的隐性财政赤字。东南亚国家持续了几十年的亲缘政治使国家经济在90年代大规模的对外借款中处于一种金融崩溃的风险之中,这种风险来自于他们采用的准固定汇率贬值的可能性。

3.类似于东南亚的货币危机其关键在于企业,由于销售疲软、利息升高和本币贬值,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现财务困难,这种困难限制了企业的投资行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现的财务困难还包括了由前期资本流入所带来的实际汇率变化的影响。这一分析表面看是论述货币贬值对企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的影响,实际上,在危机爆发前投资者的行为函数里可能已经包含了对这种变化的预期,这就加强了他们抛售本币的决心,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现象。

4.克鲁格曼理论模型表明存在三个均衡,中间均衡是不稳定的,可以不用考虑另外两个均衡是本国回报率等于外国回报率的高水平均衡及低水平均衡。在这种低水平均衡上,贷款者不相信本国企业有任何担保,对它们不提供贷款,这一行为意味着实际汇率将可能贬值,实际汇率的不利影响意味着企业的破产,而这又从实际中对先前的悲观态度作出了佐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克鲁格曼认为,金融体系在货币危机中发生崩溃并非是由于先前投资行为失误,而是由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导致金融体系可能发生崩溃的因素有:高债务因素,低边际进口倾向和相对出口而言大规模的外币债务。

5.保持汇率的稳定实际上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保持汇率的稳定是在关闭一条潜在的引发金融崩溃的渠道的同时打开了另外一个。如果债务较大,杠杆效应较明显,维持实际汇率的成本就是产出的下降,而且这种下降是自我加强的。这对企业而言,仍然会带来相同的不良后果。

6.克鲁格曼的理论模型分析所蕴合的政策建议有三部分:

(1)预防措施。克鲁格曼认为银行的道德冒险并不足以解释危机,一个谨慎的银行体系并不足以保持开放经济不受自我加强式金融崩溃的风险的威胁。而当一国的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时,对短期债务加以限制的作用是不大的,因为短期债务只是众多的资本外逃方式下的一种。即使外债全是长期的,如果公众预期将发生货币危机,国内的短期债务的债权人拒绝将信贷延期也会导致汇率贬值,带来企业破产。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企业不持有任何期限的外币债务,因为对于与金融体系不完善的国家来说,国际融资存在着外部不经济,它会放大实际汇率变动的负面冲击影响,从而导致经济衰退。

(2)对付危机。克鲁格曼认为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紧急贷款条款,紧急贷款的额度必须要足够大以加强投资者的信心;另一种是实施紧急资本管制,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本外逃。

(3)危机后重建经济。克鲁格曼认为关键在于恢复企业和企业家的投资能力。可以在私人部门实施一定的计划,以帮助本国的企业家或者培养新的企业家,或者两者同时实施。培养新的企业家有一个迅速有效的办法,这就是通过引进FDI引进企业家。

四、三代货币理论的比较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都是在单商品的假定下展开的,研究的侧重面各有不同。

第一代着重讨论经济基本面,第二代的重点放在危机本身的性质、信息与公众的信心上,而到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焦点则是金融体系与私人部门,特别是企业。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货币和汇率制度的崩溃使由于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冲突造成的,这一论解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拉美”式货币危机最有说服力,对1998年以来俄罗斯与巴西由财政问题引发的货币波动同样适用。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政府在固定汇率制上始终存在动机冲突,公众认识到政府的摇摆不定,如果公众丧失信心,金融市场并非天生有效的,存在种种缺陷;这时,市场投机以及羊群行为会使固定汇率制崩溃,政府保卫固定汇率制的代价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第二论应用于实践的最好的例证是1992年英镑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