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神经物理治疗,临床双语教学

随着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壮大,各方面正逐渐与国际接轨,对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作为国际间学习交流的必要手段,也日显重要。而专业英语教学是提高国际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和必由之路[1]。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与多所医学院校合作,自2010年以来,针对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2]。

1第一次探索

2010年~2012年,临床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第一次探索[2],简述如下:①对当时的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汇总:大多数学校没有开展康复治疗专业英语学习;大学英语学习内容与今后实际应用需求不符;康复治疗师专业英语教学套用临床医学英语教材,缺少本专业特点。②对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PBL模式(临床实际案例分析,小组形式合作,公开英文讨论);基础专业英语学习(设定基本词汇);日常基础口语练习;临床工作中英语应用;与外国同行的直接交流。③效果:提高了专业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

2第二次探索

2012年~2014年,由于各个院校康复治疗专业逐渐出现专业分化趋势(PT、OT、ST),同时各类临床康复机构也出现了专业分化趋势(PT、OT、ST;)以及各亚专业的进一步分化趋势(如神经PT、骨科PT、心肺PT等)[3]。因此,临床专业英语教学也需要作相应的变化,与各类亚专业分化相匹配--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物理治疗部神经康复组在2012年~2014年期间进行了神经物理治疗临床双语教学的探索尝试。

下面就本次神经物理治疗临床双语教学探索进行总结分析:

2.1动机

2.1.1熟练掌握专业英语是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必要前提我国的康复事业发展迅速,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巨大,而解决语言问题是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先决条件[4]。英语是国际化的强势语言,应用范围广,程度深。因此,掌握英语是学习国外先进知识技术的前提。

2.1.2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而且要熟练掌握本领域的专业英语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有具体工作领域,这些工作领域平时应用最多最直接,因此本领域的专业英语是进行国际同行交流、提高本领域知识技能的关键。康复治疗专业英语可以细分为PT、OT、ST。就物理治疗领域而言又可分为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等。其本质是以某些疾病或问题为切入点的某一类产业,有着各自的市场需求与经济基础。如今的康复行业,各类需求陆续挖掘,工种细化是大势所趋,国外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5]。所以,我们今后不管是国际会议交流,科研,新知识新技术学习,都必然与更加细化的专业领域相关。这对于我们专业英语的掌握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2.1.3临床实习时的专业英语教学是学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延伸和强化,对于今后熟练掌握专业英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如今一些院校已经在大学课堂学习期间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和双语教学,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但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与工作实景结合,学习枯燥,学习动力不足,没有紧迫感。且由于所学英语专业性强,对于没有临床实践经历的同学而言,无法正确理解与记忆,学习效率不高[6]。因此,临床实践中的专业英语教学对于学校专业英语教学有着延伸和强化的重要意义。

2.2教学模式 在2010年~2012年临床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亚专业实习轮转为切入点,以8w为期,进一步进行专业英语亚专业分化教学。

2.2.1专业英语基础学习建立神经物理治疗英语基本词汇目录,在既往学校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复习强化和拓展,建立神经物理治疗常用英语词汇基础。

2.2.2临床口语练习在日常临床带教过程中进行双语带教,将枯燥冗长的专业英语与实践情景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与记忆参与度,强化英语记忆。

2.2.3案例设计与学习讨论带教老师以国外颅脑外伤康复科教片中的病例作为案例,结合临床具体病例,进行了情境案例设计与视听教材设计,阐明中枢神经康复基础理论及基本实践方法,突出了专业知识性,强调了专业英语的实际使用。同时要求学生以临床实际案例为基础,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组合作,制作英文PPT及英文讲稿,分别于第5w与第8w进行公开分享讨论。

2.3效果 就神经物理治疗领域而言,与教学前专业英语口语的表达困难、专业英语文献阅读恐惧、阅读困难相比,所有实习生第8w时均敢于表达,能熟练地利用电子字典进行专业英语资料阅读,专业英语文献阅读速度提高。

2.4难点

2.4.1学生基础差,学校专业英语教学缺乏普遍性与规范化标准及考核学校学习期间专业英语教学是临床实习专业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开展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的学校还不多,各个学校专业英语口语较好的康复专业教师有限,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合适的教材缺乏等[7]。这就导致了我国各个学校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英语教学更是缺乏普遍性与规范化标准及考核。这为临床实习期间的专业英语教学造成巨大阻碍。

2.4.2临床专业英语带教师资不足,无规范化标准,无规范化考核,无资金支持有着专业英语学习背景的临床导师是临床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各学校对于临床实习期间的实习教学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对于临床实习教学期间的双语教学提出要求与建立规范,同时给予临床导师以足够的经济支持是临床双语教学健康发展和临床导师岗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仅仅是临床带教时双语教学,则只要老师专业英语较好,就能做到。如果仅仅是要求临床讲课时采用英文PPT,则只要老师拥有英语国家留学经历或全英文学习经历就可以做到。但是,如果要求临床带教老师把同学的专业英语带到一定的高度,则要求有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规范与考核标准;要求带教老师根据临床实际病例结合教学要求与学生情况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要求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与同学密切接触,得到及时的反馈,进行不断地调整。这些对于老师的能力与精力都是很高的要求[8]。香港、台湾、美国等国家对于治疗师临床带教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有一套与之相应的临床导师制度,包括经济支持,岗位准入要求,岗位教学规范与标准,考核规范与标准。而合格的临床导师是进行临床带教与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

2.5对策

2.5.1分专业教学在学校期间进行分专业教学,PT、OT、ST分开,各个专业分别选用各自的英文原版教材。

2.5.2基本词汇库建设与学习考核,部分选用英文原版教材考虑到应用原版英文教材后,虽然知识的全面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可以保证,但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显得难度偏大。可以考虑进行基本词汇库建设和学习考核,部分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2.5.3开展双语教学从单纯的汉语教学,过渡到专业基本词汇学习与考核,与中英文双语授课,再到全英文授课,不求一步到位。

2.5.4加强师资建设各个学校及教学医院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国际化人才建设,为治疗师教学积累师资基础,同时针对临床带教与临床专业英语教学,建立相应的规范化标准与考核制度

2.5.5建立有资金支持的临床导师制度治疗师的临床实践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香港、台湾、美国等国家对于治疗师临床带教师资有着严格的要求,合格的临床带教老师称之为临床导师,直接受聘于学校,学校对于临床导师有着相应的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同时也给予临床导师以适当的经济支持。国内实习则没有相应的临床导师岗位准入标准。而合格的临床导师是进行临床带教与临床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

3结论

专业英语学习要求将英语与专业相结合,而治疗师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行业。英语教学如果能结合到临床实践中去,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康复治疗实习单位有着丰富的患者资源,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结合专业英语教学有着学校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对于学生理解、表达、应用专业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则要求学校和教学医院培养和积累师资,学校开展专业英语基础教育,医院开展专业英语临床实习带教,并建立配套的规范标准,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多方配合才能达到提高我国治疗师专业英语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波,正确处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关系[J].天津航海,2005(3):48-51.

[2]刘华卫,孙奕,于美霞,等.PBL模式的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28:25-27.

[3]王尊,王磊,郭海英,等.康复治疗专业理疗学双语教学实践[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9):843-845.

[4]王于领,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8):743-746.

[5]吕晓,肖灵君,燕铁斌,康复治疗本科生《神经康复学》双语教学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4):369-370.

[6]陈琦,郑谦,石冰.医学教育双语教学模式语言学习环境的作用及其构建[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9,3(1):28-30.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康复医学包含的医学知识理论多,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要求高,涉及的疾病范围广,康复技术多样化以及实际操作较复杂等,致使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引导式教学法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结合广泛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具体而实际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已学临床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综合归纳演绎,例如,在讲述“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及课堂讲授内容,将此章节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怎样处理和改善”的递进关系,将知识点的重点难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并将授课内容和教学大纲提前发给学生预习此章。授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现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思考患儿出现临床症状的机理和方法处理。据此,教师提出小儿脑瘫康复的总思路:

①康复评定:包括小儿身体发育、躯体功能、平衡反应、协调能力、站立和步行能力、心理、智力及言语功能评定等;

②估计预后;

③确定康复治疗总目标;

④制定康复治疗的阶段计划与总体计划;

⑤实施具体的治疗计划以及处理这些症状的过程,并多媒体录像和图片演示Bobath法、作业治疗、认知、言语治疗等。通过问题引导,结合多媒体教学,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对小儿脑瘫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为了进一步说明引导式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的区别,笔者曾在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将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10级中医康复专业120名学生按照学号分为传统教学方法组(60名)和引导式教学方法组(60名),在进行言语疗法、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神经康复技术、肌力增强技术、关节活动技术这六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对比教学,最后对学生12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引导式教学方法组在概念原理的理解、基础知识掌握、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归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我院2011级中医康复本科两个班124名学生,在讲授“脑卒中的临床康复”一章中,按班级其中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另一个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讲授,将此章节按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以及“怎样处理”的递进关系,将知识点的重点难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并将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成多个问题让学生课前预习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查阅相关基础知识,授课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现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结果表明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及康复治疗技术的掌握运用方面与传统教学无显著差异(P>0.05)。在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分析归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引导式教学法能较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加强临床教学见习,引入临床先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临床先导教学法(observationteachingdiscussion,OTD)是以理论学习(teaching)、临床观察(observation)、病例讨论(discussion)为中心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临床思维是需要反复思考反复观察并进行必要验证的过程,临床思维在康复治疗的临床决策中意义重大,因此康复专业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医学专业课程量多知识抽象内容广,许多医学生不自觉地采用死记硬背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而课堂教学活动也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形成教师灌输式的教学,致使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脱节,临床思维能力较弱,笔者在09级康复专业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课程教学时,带领学生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观察典型临床病例表现以及康复治疗,并与患者进行交流以次获得临床信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主动学习以解决相关问题,理论教学后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法加强了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改进教学手段,加强网络教学

在康复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与手段展开积极的改进,可提高教学质量,场景式教学、形象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会诊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学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将现代化技术下的高效教学手段予以充分利用。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网络教学日益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教学传递模式。国家教育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力求为学生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关键是发展和采用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笔者在康复专业的教学中,加强网络教学的运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重庆医科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上和康复教研组教师们将康复医学基础、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学、中医康复学等康复专业的必修课程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教学网站,网络教学为师生互动提供交流平台,教师在网站上公布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习题、课程讨论、拓展阅读、课程答疑、师生互动、视频等相关内容,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学生可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自我表达、主动学习、利用信息资源和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利用幻灯片、教学视频等相关影像资料等在课堂上展开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1.1对象

对24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交大)和61名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医学院(南医大)的五年制医学本科生进行康复知识调查,均为临床医学系三年级学生,处于临床见习阶段。交大学生中男性10名,女性14名;大学前居住地属于直辖市13名,省会1名,二线城市5名,小城镇4名,农村1名;南医大学生中男性24名,女性37名;大学前居住地属于直辖市1名,省会5名,二线城市18名,小城镇17名,农村18名,贫困地区2名。

1.2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法,参考国内有关康复医学知识调查问卷,并结合临床医学生特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涉及相关政策、康复医学基础及临床康复知识和职业志向等18个问题。问卷调查表按班级统一发放,填写,独立答题。

2结果

两校中90%以上医学生自认对康复医学有所了解,约90%医学生认为康复医学学习很重要,90%以上医学生表示想多学些康复医学知识,认为康复医学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80%以上医学生知道有残疾人保障法,但只有约10%医学生认为2015年能做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40%以上医学生表示可以考虑做康复医师。约80%医学生认为大部分患者都需要康复服务,碰到类似情况可以转介到康复专门部门或机构。实际上真正接触过康复治疗的医学生仅占极少数,对于康复医学相关知识相对匮乏,尽管已经完成内外科理论课教学,但对相关疾病的康复缺乏基本的认识,对于老年人、慢性病可能造成残疾基本没有概念。

3讨论

目前我国现有各类残疾人约8300万,还不包括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和急性病恢复期患者,真正得到康复服务的人不足10%。由此可见社会对康复的需求量之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伤员的康复工作突显成效,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暴露出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滞后,与我国经济发展、其他临床学科的发展明显不匹配。卫生部提出,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充分发挥康复医学早期介入、扶助临床的作用,为伤病急性期、恢复期存在躯体或内脏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早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2008年3月国家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些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动力,也预示着康复医学发展的广阔前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现代康复医学以来,康复医学事业发展迅速,康复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迅速增加,各有关院校纷纷开设“康复”专业。在经历初期的无序之后,康复技术人才的培养已逐步走向规范化。这也对我国康复医学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我国本科康复专业总的招生规模小,康复医疗学专业基本空白。从调查结果看尽管有40%左右的学生可以考虑做康复医师,但是医疗人才紧缺使得康复医师需大于供的矛盾在短时间难以缓解。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就目前而言,在培养康复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在临床医学生中普及康复知识,提高康复医学必修课的教学效果,转变医学生对康复医学认识的局限性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康复护理课程 现状 存在问题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65-01

1我校康复护理课程开展现状

1.1准备工作

1.1.1教学目标

通过康复护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专业康复护理知识,掌握与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技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的早期恢复;能够运用康复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提高护理水平,并运用康复护理理念,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1.1.2课程设置

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社石凤英主编的《康复护理学》一书为教材。第四学期开课,总学时为30 学时,其中理论课18学时、试验课10 学时、考试2学时。内容包括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的一般评定方法;康复治疗方法;常用康复护理技术;脑卒中、脊髓损伤、脑瘫等常见伤病的康复护理。

1.1.3实验室建设

设置三个实验室,分成康复功能评定、物理治疗( PT) 、作业治疗(OT) 、言语治疗(ST)等四大块内容。实验项目包括:康复评定;物理因子治疗、言语治疗;运动疗法2学时;作业疗法;良肢位摆放、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体疗手法。实验设备包括:多功能关节活动测量表、角度尺;上肢运动治疗器械(墙拉力器、手支撑器、关节练习器等);下肢运动治疗器械(悬吊牵引架、平衡杠、坐式踏步器等);沙磨板及附件(可调式)、可调式OT桌、木插板等作业用具;PT训练床、PT椅等体疗用具。操作示教课均在多媒体示教室完成 ,学生分组练习操作在实验室进行。

1.2教学方法

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示范教学、回示范、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理论讲授要求学生掌握康复护理基本知识,示教演示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康复护理操作的基本要领,实验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康复护理操作技能。

1.3考核办法

学生评价方法多元化:(1)考核方式为考查。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2)结合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出勤情况等方面的考察,综合评定成绩占30%。(3)理论考核:占总成绩70%。

1.4教学成果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康复医学有了初步了解,而且基本树立了康复的观念,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康复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2康复护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

康复护理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虽有很多护理院校将康复护理设为选修课程,但学生多认为对以后的护理工作没有多大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2教师

我院康复课程授课老师为护理专业毕业教师,上岗前自学康复护理理论内容,在康复护理中心接受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在上课过程中,对部分康复专业知识的讲授感觉力不从心。

2.3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能够满足教学一般需求,但与学生互动较少,教学方法灵活性待加强。实验课均为实验室练习,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场所收到限制。

2.4实验课

我院康复护理的实验室面积较小,实验设备不足,学生实验无法系统展开。实验课程设计单调,无法联系临床病例,见习基地还未建立,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动手机会。

3对康复护理教学的建议

3.1 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

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医学模式转变及全球老龄化的挑战, 康复医学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与保健、预防、临床并列的现代医学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康复护理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

3.2师资队伍建设

选送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康复护理相关课程,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及学术会议,定期下临床进修康复护理临床技术。制定教师考评方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监督、促进,并制定激励制度促进教师学习新理论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3教学方法

康复护理课程实践性强,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如采用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病例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等。

3.4加强康复护理实训,建立康复护理社区见习基地

加强康复护理技能实训,为护生提供见习场地,有利于护生今后的康复护理工作。基本的康复技能应由教师在课堂示教后,让护生在实验室练习,并及时在医院接触临床实际病例,巩固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社区有很多康复护理对象人群,建立社区见习基地,增加护生实训机会。

参考文献: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课程

授课类型

学时

任课教师

内科护理

理论

2

专业班级

授课日期、节次

一、教学课题:

第1章 绪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目标:

1.解释内科护理的基本概念。

2.描述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3. 掌握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能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整体护理。

(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期望通过本次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标地完成整理护理学习。同时认识到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是从爱与关怀开始的,进而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的品德。教会病人自我日常护理。树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

三、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科学出版社《内科护理》教材紧扣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针对当前初中起点学生的生源状况和身心特点。①突出“三基”, 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②体现“三性”,即针对性、适用性、实用性。表现形式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章节前有典型病例,文中有重点提示,章后有复习思考题,以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本校本护班三年级的学生,该批学生对学习医学知识兴趣浓厚,求知欲强,此前她们已经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课,也已经接触了部分诊断学以及基础护理学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很难将各门课联系起来,存在脱节现象,知识融合的能力有待提高,还未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

四、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护理、内科护理概念、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

难点: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

五、设计思想(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探究教学法

学法:理解记忆法

六、教学资源:

病例,图片,多媒体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复习旧课】

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例举医院现状,学生自身就诊经历,来引出临床、临床护理、内科护理等概念,提出重要性

【讲授新课】

一、内科护理学范围、内容

内科护理是认识和研究内科疾病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按照护理程序,实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二、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安置新病人

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

实施整体护理

密切观察病期变化

注重生活护理

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

积极对症护理

配合各种检查及特殊治疗的护理

避免院内感染

正确进行健康指导

三、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疾病的分期护理

急性病期

慢性病期

康复期

疾病的分级护理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四、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n 多观察

n 勤思考

n 多请教

n 重理解

n 积极讨论

n 做好笔记

【小结】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回忆前期学科所讲的健康概念

启发学生回忆自身就医经历,引出临床及临床内科等概念

进行目标展示

讲解概念

归纳总结,介绍内科护理学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学科所学范围

精选病例,激发兴趣

精讲点拨,举例说明

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

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护理常见问题

归纳总结:

组织学生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归纳总结重点:

再次返回病例:

解决病人的问题

提出学习本学科的期许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制定护理措施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应答。

预习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回忆、回答健康的概念

回忆自身就医过程,理解内科护理的重要地位

理解

记忆

整体把握学习梗概

进入情境,体会内科护理的每一步骤的护理要点,掌握重要内容

讨论热点问题及个人困惑

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以病例说明的方式总结本节要点

回答问题

5

5

10

15

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