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范文第1篇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1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2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3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4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5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的内容:读书伴我成长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位“无声”老师伴着我——书。

书,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物品,之所以使我喜欢,是因为它能“告诉”我许多道理,教会我怎样做人。我也特别喜欢读书,遇到有趣的书能逗得我哈哈大笑,遇到感动的书能使我泪流满面,遇到武打书能使我融入其中,总之,无论什么样的书,无一个我不爱读的,虽然有的书读不懂,但也能略知一二。

伊萨克。巴罗曾说过:“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伏婉的安慰者。”相信每个人都与朋友发生过矛盾吧,我与我的书也发生过“矛盾”:

那是四年级,我在家里拿着自己最爱读的《安徒生童话》,忽然听到一声“呼呼”的声音,我以为是鸟叫,没大理会,紧接着,妈妈那震天吼,吓了我一跳,原来是茶壶里的水没了,刚刚听到的“呼呼”声就是茶壶的声音,我因为没及时去关煤气水没了,害得我被妈妈批评了一顿,我也很生气,把气全撒在了书身上,几天都没有理它,后来才明白是自己的错,我们又重归于好,我又继续看起了书。

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我们要多读它。

读书伴我成长!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的资料:古人勤奋读书典故

1.一字千金

形 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 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 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2.洛阳纸贵

形 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 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 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三,与 《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3.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小学生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2.小学读书手抄报图画大全

3.小学生简单的读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范文第2篇

在“”时期,除了鲁迅作品、《金光大道》等极少数书籍外,其他的文学书籍都被当成大毒草给扫除了。文化成了一片沙漠,文化的荒芜,造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这就给手抄本的流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些大多以侦破和反特故事为主,连作者姓名都不清楚的手抄本,很快便占领了文化的阵地。一些先在城市流传,后又传人农村的手抄本,成了城乡青年争相阅读和传抄的对象。虽然,这些手抄本不能被公开,有的人还因为手抄本判了刑,坐了牢,但还是没有阻挡住人们冒着危险去传抄,这说明,在缺少文化生活的年代里,面对荒芜的文化,人们尤其是青年们是多么渴求文化和精神生活。

“”时期手抄本内容繁多,形形的手抄本有100多种,流传最广的有《第二次握手》、《绿色的尸体》、《梅花党》、《一只绣花鞋》、《余飞三下南京》(即《叶飞很三下南京》)等。这些被广为流传的手抄本如今大都已公开面世了。如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在20世纪70年代末便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公开出版了,之后还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成同名电影公开放映。80年代初,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雾都茫茫》,而该电影正是根据手抄本《一只绣花鞋》改编而成的,反映重庆解放前夕,我党地下工作者与潜伏特务作斗争的故事。2000年,署名张宝瑞著的《一只绣花鞋》也公开出版发行,还有《梅花党》也曾公开出版过。《绿色的尸体》、《叶飞三下南京》等手抄本也在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在出版社进行体制改革市场化之后,手抄本成为出版社喜欢的香饽饽。

张英回忆说,自己读初一的时候,曾加入了《第二次握手》的手抄行列。“当时不只是流通渠道的闭塞或是没有复印机的原因才手抄,而是抄的过程能注进一股感情,比如,在抄《第二次握手》的时候,我们能通过笔端注入对的一片思念之情,这种感情现在是很难被理解的。手抄本其实就是一种感情的载体。”

而他第二次接触《第二次握手》的时候,已经是几年后他上大学以后的事了,那时候已经有印刷品出来了。“在文学还是荒漠的年代,能读到苏冠兰和丁洁琼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对情窦初开的我们的吸引力,就像现在的网络游戏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一样,魔法无边呵,我只用了一天多就看完了这部25万字的曾经的‘手抄本’。”

由张扬创作的小说《第二次握手》1979年终于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累计发行量近430万册,它的出版唤起一代中国人对过去那段历史的复杂记忆与情感。

据媒体报道,在当年阅读过手抄本《第二次握手》的读者中,有国务院总理,有医学界权威人士吴阶平教授,还有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2006年4月6日,到湖南不久的张春贤便委托他人问候张扬,他回顾当年作为知青阅读手抄本《第二次握手》的情景,说“没有想到作者就在湖南,实属幸事”。

在所有当年流传的手抄本中,《第二次握手》最具有代表性,经历最曲折,曾给作者带来灭顶之灾。该书当时曾在社会上各阶层,特别是青年中广为传抄,这个著作原名《归来》,北京的读者在传抄的时候,把它命名为《第二次握手》。

1963年2月,当时不满19岁的张扬写下短篇小说《第二次握手》。当他发现自己的小说受到人们的喜爱,手稿往往流传出去无法收回,便一遍又一遍地写,由短篇渐成中篇。这部小说赞美知识分子,鼓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歌颂总理,描绘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当时还很年轻的我顽强保持着独立思考,在跟甚嚣尘上的极左势力对着干。“”开场后,我仍在一遍又一遍地写《握手》,‘对着干’的色彩更加强烈。‘’造成的政治肃杀和文艺荒芜,也使人们更加欢迎《握手》所渲染的感情世界。”于是,“”高潮中写成的1970年稿开始在全国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后来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特殊的文学现象”。

1974年10月12日,“”成员从“内参”上看到《握手》传抄的反映。他要了一本看,并于10月14日“指示”:《握手》“是一本很坏的东西”,“不是一般的坏书”,“实际上是搞修正主义,反对的革命路线”,“要查一下作者是谁,是怎么搞出来的,必要时可以请公安部门帮助查”。

1975年1月7日,张扬在他“插队落户”的湖南省浏阳县大围山区被捕,当天即解至省会长沙的省“革委会”公安局看守所。7天后的1月14日第一次提审结束时,预审员宣布罪状是“利用小说进行活动”――这句黑话是指作品对的歌颂,说明他们对的旨意心领神会。罪恶如此严重,又“流毒全国”,张扬因此被“内定”死刑。

1976年7月,这个内定的“杀案”,到法院走“过场”。然而值此关键时刻,遇上了正直的承办法官李海初。他读手稿后深受感动,暗中决定保护这部作品及其作者。他不动声色地将案子扣在手中,拖延下来,直拖了两年多,拖到1978年……

《中国青年报》于1978年10月复刊,女编辑顾志成回报社文艺部工作。她从读者来信中发现很多团员和青年曾因阅读、传抄《握手》而挨批斗受处分,他们极力赞扬并要求正式出版这个手抄本。顾志成忆起“”期间北京勒令收缴的手抄本中确有一个《握手》。在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支持下,顾志成开始了对《握手》来龙去脉的调查,从北京市公安局得知作者还被关押在湖南。

于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顾志成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邝夏渝,她们两人一起到湖南做手抄本《归来》的新闻调查,紧张而艰难地工作了半个月。在张扬还在狱中的时候,顾志成写出调查报告,刊登在《中国青年报》1979年1月9日第三十六期内参《青运情况》,题为《(归来)是本好小说,作者张扬应出狱》,长篇报道了《归来》冤案的全过程。

令张扬难以置信的是,中共中央在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后开始大规模的拨乱反正,一系列重大的冤假错案被。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为和陶铸的昭雪,张扬是从《湖南日报》看到消息的,和陶铸的追悼会同时举行,这个消息让张扬泪流满面。

在中共领导人的直接关注下,张扬被。1979年1月18日,张扬满怀疑虑地走出被关押了4年的监狱。

张扬出狱的第三天,1979年1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发出题为《手抄本(第二次握手>是本好书》的读者来信,《中国青年报》为这封读者来信加了“编者按”:……据了解,把这部好书打成“反动小说”,是反动文痞制造的一大奇冤……妄图借这部书,攻击,打击、陷害一批老科学家和知识分子,致使写《第二次握手》的青年业余作者张扬同志受到严重迫害,并且株连了许多青年传抄者受到处分。对于“”造成的这场文字狱,必须全部。

《第二次握手》在军队、工厂、农村广泛流传,中国青年出版社还曾接到某地公安分局的一个电话,说是他们那里还关押着一个传抄《第二次握手》的人,问《第二次握手》是不是真的了,真了就放了他。

著名作家丁玲1979年8月11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说:“在‘’的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统治下,成千上万的热心读者们,曾经冒着被批判被斗争的危险,在暗淡的灯光下阅读这本书,传抄这本书,使这本书不胫而走,使有幸读到这本书的人,在冷漠的寒夜里,得到瞬刻的温暖。”

图书出版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青年报社不断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那些信来自全国各地,、海南岛、台湾、香港都有人来信,都是《第二次握手》的读者。人们翘首以待,希望看到正式出版的《第二次握手》,希望看到同名电影。中国青年报社还收到来自全国各地10多封自称“张扬”,自命《第二次握手》“真正作者”的信。

《第二次握手》的最新版本于2005年再次出版,张扬在新版的书中又增加了30万字,还有数十家公司表示欲把此书改编成电视剧。

改革开放30年,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我国的出版事业蓬勃发展,“手抄本”这个名词却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阅读记忆,图书出版的管理和审查制度也更加透明。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二00六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报告所显示:2006年我国共出版图书233971种,其中新版图书130264种,重版、重印图书103707种。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出版图书总印数64.08亿册(张),总印张511.396亿印张,折合用纸量120.37万吨,定价总金额649.13亿元。

对于老百姓来说,“手抄本”和当年穿过的服装、朗诵过的语录、呼喊过的口号一样,成为一个巨大的怀旧符号。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范文第3篇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面临信息化的挑战,知识、科技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人们的阅读必须快速、高效和广泛。然而在小学阶段的课本中共有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如何培养学生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呢?于是大纲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了如下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并且对各年级也相应地做出量的规定。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个性发展之作用不可低估。站此高度审视农村学校,我们找不出乐观的理由,小学生要完成大纲中的量化目标存在较大因难。“两基”检查期间建立起的图书室,多年来由于缺经费仍保持“历史本色”——室还是那个室,书还是那些书。再者受传统教育影响,“不专心读课本,想读课外书的学生不是好孩子”的观点不但还存在,而且在学生家长中尤为突出。现在,老师观念虽转变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外,相对而言,农村孩子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比城里学生要弱。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条件虽然差,但我们能放弃吗?不,我们只能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地寻找对策。一年来我按着提供书籍、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来实践,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激活了,课堂不再冷场,学生发言积极而生动,习作水平显著提高。

一、提供课外阅读书籍

首先与家长多交流,通过致家长的信、家访或家长会等形式,阐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改变家长偏见。再根据学生特点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目,请家长与孩子一同选购,或经家长同意老师帮着购买。另外在班级中开展捐借课外书活动,要求每位同学每学期捐出一本书(期末可以带回),放入班级图书角,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学生当图书管理员,让学生借阅方便。这样捐出一本便可借阅多本,保证了学生有课外书读。

二、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努力并认真进行阅读。激发兴趣我从三方面着手。

1.介绍读物引趣。教学课文时介绍文中人物、内容梗概、精彩片断或文章作者,引发“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蝙蝠和雷达》,介绍仿生学知识,推荐仿生学书籍;教《亡羊补牢》,推荐《中国古代寓言选》让学生阅读。特别要结合课文介绍并推荐文学名著简明本和著名作家优秀作品、科普读物等。

2.开展活动诱趣。通过开展故事会、读书交流会、科普知识竞赛、办手抄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诱发学生多读、多搜集资料。

3.借助评价生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突出的予以表扬和奖励,如读书笔记做得好的,故事多且讲得生动的……手抄报办得有特色还放在学校展览。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肯定,课外阅读的热情更高涨。

三、教给课外阅读方法

1.浏览法。要求学生读某些文章时只要了解大概内容便可。如新闻资料,不需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把握大意,得其要领,但需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防止走马观花,漫不经心。训练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某篇文章,说出主要内容。

2.选读法。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课外活动或日常生活中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选读要与浏览相配合,在浏览中选读。此法指导时,我主要让学生办手抄报,先确定适当的主题,学生根据其主题选择相关资料读、抄。

3.精读法。此法主要在讲读课上训练。对某些重点文章、重点部分,集中精力精研细读。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口、眼、脑、手并用,做到边读边想边记。以求“得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按此法阅读能促进知识牢固掌握,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做笔记读法。即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记录。要求学生都备有摘抄本,阅读时发现文中值得采摘的词句、观点或在自己脑中闪现的灵感智慧,对文章的体会感想,即刻存储于摘抄本中。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一是开展诵读交流会和读书汇报会。各班每月举行一次读书班会,内容有国学诵读比赛、推荐一本好书、古诗词总动员、三国演义交流会、西游记人物大讨论、故事会等。尤其是张鸣璐老师在二年级开展的百家姓诵读活动课《中华姓氏知多少》和卢会军老师在六年级开展的《诵读经典 走进名著》读书展示活动影响较大,受到肯定。

二是开展国学诵读、课外阅读手抄报评比活动。上学期开展国学诵读手抄报评比,这学期各班根据阅读内容自定主题办手抄报。活动要求开展全员参与,统一配发纸张,语文教师指导内容,美术教师指导版面设计。手抄报征集数量多,质量高,同时上报参加省级评选。

三是开展“我和书的故事”“读书有感”征文活动。五年级和六年级根据推荐书目有计划组织阅读,为检验阅读效果,提高写作水平,分别开展“我和书的故事”“读书有感”征文活动。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在训练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范文第4篇

(一)通过办英语手抄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有谁能在不喜欢的方面有所发展和造就?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兴趣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英语教学一般认为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习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下只是抄课文,写单词。为了巩固所学的单词、句子,不知要抄写多少遍,这样的机械重复,枯燥呆板,学生越学越没兴趣,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今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要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不仅在英语课堂上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大胆地走向课外。我们可以利用 “手抄报”让他们去设计、刊登,促使着他们去学习,去想,去观察思考。

(二) 通过英语手抄报学习单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单词教学过程中总能遇到一些较难记忆的单词,不管教师怎样提醒,总有学生记不住。反复地朗读又太机械、枯燥,会使学生渐渐失去读的兴趣;反复地写,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小学生都喜欢涂涂画画,小学阶段学习的单词,大约有一半是可以用简单的图画表示的,这时,我们让学生在手抄报上画上这个单词的图片,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使学生边听、边想、边画,在兴高采烈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加深了理解和印象,然后在图片的旁边写上这个单词。这样,学生就能够牢固地记住这个单词。

在小学英语三年级教学Animals这一模块时,我就安排学生画一张有关动物的手抄报,再让学生们发挥想象,自己动手画,动手写。学生兴致高涨,在愉快的气氛中很快把单词学会了,而且印象深刻,不易遗忘。看到学生们一张张不同形状的动物手抄报,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学生也深刻地记住了这些单词。

(三)通过办手抄报这一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手抄报”的内容哪里来?我们安排学生们广泛地阅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读,而且在课间、饭前、饭后读,在节假日也要读。英语方面的读,天文、地理方面的也读,大量地阅读,不断积累,他们获得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综合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

例如: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英语的基础浅,我们把学过的英语单词让他们进行分类,水果类的单词,apple,orange,pear……,而有的学生通过查资料,把没学过的watermelon,mango_……都找到了一起。这样,既复习了课本知识,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

(四)通过办手抄报,既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外知识,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材中经常涉及到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有些知识距离我们很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此,我们就想办法,让孩子们办手抄报,把抽象的东西明朗化,更易于学生理解。例如:四年级学习课文“Halloween”(万圣节)时,我们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关于万圣节的知识,万圣节的来历,万圣节时英国的孩子们怎么过?杰克灯的制作等等,把这些资料汇编成小报,使之加深印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俗话说,“要在游泳中学游泳”,要想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老师在校期间的指导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倡导学生们在课外的时间多涉猎些和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关的书籍,经常看一些英文音像制品等等。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显现,师生沉浸其中不仅能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而且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把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开展此项活动。

二、创建目标

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

三、创建口号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午间阅读、每周一节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ji发兴趣 ②读物介绍 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书名、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三~六年级学生每个月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低年级讲故事、朗读比赛,中、高年级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 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①各班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

②各班学生结合每个月的读书主题办好读书手抄报(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4份手抄报)。

③继续开展好每学期一次的校级优秀诗文背诵活动。

④各班鼓励学生去图书室借书,并开展借书评比活动。

⑤各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书籍告诉我”读书知识竞赛。

⑥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建立年段、班级文学社团,使其成为宣传学校的一支生力军。

⑦开展好每学期一届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建议: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春季的读书节;每年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为秋季的读书节)。

⑧开展“每月一星”推荐、表彰活动。原则上每班每月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彰,并请一名学生进行事迹介绍。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并作为评选“每月一星”和上“书香荣誉榜”的依据之一。

⑨各年段每期开展一次“书香班级”或“书香中队”评选活动,并为选上的班级或中队挂牌。

(2)家庭读书系列活动

①印发《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

③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④开展“亲子读书――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五、具体安排

2011年:搞好基础建设,形成精神合力,营造书香氛围

教师:进行主题研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知识积累;

学生:博览群书,知书识礼,积淀人文传统。

2011年: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师生在阅读中成长。

2012年:总结与提炼,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2011年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6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少先队、各班级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启动仪式。

(2)做好整体规划,成立“书香校园组织委员会”。

(3)设计行动标识、行动口号、阅读宣言。

(4)做好以突出书香特色的环境布置,添置图书,可采用学生志愿捐书等形式充实班级图书架。

(5)各班级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在黑板报中设立班级“书香荣誉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