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理图像;图像类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37-02

地理教科书中的图像系统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分类,根据地理图像的表现形式和性质,地理图像可包括:地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统计图、卡通图及漫画。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如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主要农作物分布图等。地理示意图按其表现形式分为地理剖面图、地理过程图、地理关联图和地理概念图。在地理教材中如:东西半球分界线、冷暖锋、褶皱、断层示意图等。地理景观图是按内容可分为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地理教材以各幅自然带景观图片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展现。地理统计图分为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等。地理统计图多出现在教材“活动”环节之中。地理教材中漫画表示某种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本质的认识,但地理教材中对漫画的使用越来越少。

一、地理图像系统在地理教材中的分布现状

俗话说“无图不成地理”,可见地理图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统计得出:该教材共103页,共5章16节内容,含有各类图像合计151幅,平均每章含有图幅31幅。各类图像的数量及分布见下表:

1.地图在本册书中的比重偏小,分布不均。从表1可以看出,地图在必修一中的比重偏小,共有21幅,只占全书图像总数的13.9%,其中21幅地图中有12幅出现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由于其他章节教学内容的不同,地图出现的次数较少。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表示全球气候分布规律及特点。专题地图一般反映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分布规律,以普通地图作为地理基础,突出表示某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

2.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数量多,分布广。表1中地理示意图的数量在地理图像的总数中最多,共有59幅,主要分布在“太阳系的层次”、“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示意”等内容,约占39%。地理示意图是用来说明某种地理原理或某种地理原理现象成因、发展演化过程及演化规律的比较简明形象的图形。“水循环示意”反映海洋水和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使用示意图代替文字阐述,使地理过程具体、形象、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地理景观图有56幅,主要分布在侵蚀地貌景观、堆积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景观图,约占37%。由于地理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不能直接观察到地理事物。地理景观图的使用把地理现象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地理统计图篇幅少,分布均匀。统计图表广泛应用于地理教学及地理考试中,认识和阅读统计图表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之一。在必修一教材中地理统计图共15幅,约占10%,较多出现在“活动”环节,几乎在各章中都有使用,地理统计图反映地理事物数量变化、地理事物间数量关系的各种抽象的地理数据。地理统计图反映的地理事物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的特点。地理统计图的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4.卡通图及漫画在本册书中未使用。根据初中生和高中生个性心理差异性,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卡通图及漫画没有使用。从感性地了解地理现象上升到理性地认识地理规律成因,所以较多出现地图、示意图及统计图表,更具有理性特点和地理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图像系统的发展趋势

地理知识的图像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经历三十年的发展,人教版地理教科书的图像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地理图像系统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1.地理图像由单幅地图向同一原理的多幅地图趋势发展,增大地理图像的图幅,丰富图像的类型,降低图片的难度,减少了单幅图载的信息量,突出了所要表达的地理信息。

2.在上世纪80年代的地理教材中图像色彩主体内容全是黑白色,从90年代到现在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图像全是彩色图像,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清晰、布局科学、美观,更加形象直观性。

3.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的使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已成为趋势,尤其是以GIS为技术的电子地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已经把地理信息技术纳入必修课程内容,并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以GIS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以GIS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地图,比传统的纸质地图有着更大的优势:GIS精确的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功能,灵活、方便的地图缩放和综合图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把GIS引入课堂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电子地图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展现地图空间思维认知过程,使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关系认识更加直观、具体,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

4.地理学具有空间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学生要学好地理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三维立体图就是培养这一能力的重要的方法。地理教科书的图像系统都是采用平面图的组合,缺乏与立体图的组合,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因此增设立体图与平面图组合或立体图的组合是地理教科书发展的必然趋势。

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不同于其他版的地理教科书,其新增了“阅读、活动、案例、读图思考”四个板块,地理图像贯穿于地理教材中的各个板块。图像功能加强,图文结合、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用图像分析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三、结语

地理图像是中学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图像系统在各章节的分布状况是由于各种地理图像的特点和功能决定。地理图像是传递知识和辅助理解教材的工具,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将地理图像与教学内容紧密配合,二者在教学中相辅相成,共同阐明地理特征、地理现象、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地理科学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

[2]王仕莲.试论新编初中地理图像系统[J].楚雄师专学报,1997,(03).

[3]刘枫.高中地理新教材图像系统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Z1).

[4]苏小兵.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唐根宝,骆菊玲.新课标下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政史地教学,2004,(12).

高中地理必修一范文第2篇

【摘 要】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也以此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地理;新课改;思考

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浅谈几点思考。

一、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材处理的方式上应注意的内容

1.创设课堂探究情境,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积极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首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例如,在学习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热力环流时,可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有风,你想知道风是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吗?通过切身体会,合作探讨,了解其中的奥妙;(2)提出问题,指导自学:①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如何运动?②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是怎样形成的?③热力环流是由于什么而形成的空气环流?④什么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⑤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⑥高空大气中的风、近地面的风是怎样流动的?(3)指导学生绘热力环流图;(4)分组讨论:海陆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5)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城市热岛环流有何意义?指导学生写作小论文等。

二、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地理必修一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正确处理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生成”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其次,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地理大纲高度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

1.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建构掌握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

例如,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的读图思考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从以下二个方面提问来点拨学生的思维:①《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子的问题是: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太阳大;第二个小孩子的问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时冷,而中午的时候热。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子的问题,我们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回答上面的问题,请思考讨论。②引申问题:为什么在远日点北半球却是夏至日,而在近日点北半球是冬至日,从这样来设计地理问题来展开思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性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

第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四、总结

总之,以上是本人的几点思考。希望广大地理老师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方敏.浅议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9期

高中地理必修一范文第3篇

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毕业,有资格参加高考。

点击进入:2018年新乡会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必修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学科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思想政治: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2.2017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高中地理必修一范文第4篇

    在新课程实施中,各方专家与教师对此课程设计提出了一些质疑,如:为何必修学分中对应了选修模块的学习?为何设计三个系列?.?…下面,扼要谈谈课标组在设计上述课程结构时的一些思考。其一,为何必修课程侧重要求力学和电磁学内容?在只有6个必修学分的前提下,是让学生较全面地先学力、电、热、光、原然后再选修,还是让学生先学力与电后再选修?课标组经过反复研讨及调查咨询后,最后选择了后者。因为前者与20世纪90年代早期实施的“必修”、“选修”课程类似,在当年的“二一分段”2模式中,教师不习惯“话到嘴边留半句”,多数学校都把必修和选修内容“打通”了让学生学习I2]。在我国教育仍受考试制约的情况下,若在必修课程中纳人初步而较全面的物理内容,实际教学将像“二一分段”模式的课程实践那样很难真正推进,加之仅有的6个必修学分也为学生在必修课程中较全面地了解物理学内容增加了教学难度。为此,课标组选择了将部分内容(如力学、电磁学以及相对论量子论初步)作为必修课程,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感受物理学科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选修后续系列的物理课程。其二,为何必修学分对应选修模块的内容?本次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规定,物理学科必修学分为6学分,每学完一模块可获2学分。为此,高中学生必须首先学习物理l、物理2,获得4学分,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可通过学习选修1一1、2一1或3一1获得,这为学生能真正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提供了机会。

    可预测大多数文科生学完必修内容后不会再选修专为其设计的1系列的物理课程,因其已穷于应付政、史、地的学习,而无暇顾及物理课程了。因此,若文、理科生的必修学分对应的必修内容一样,为文科生设计的物理课程将名存实亡;若文、理科生的必修内容不完全一样,为了学完必修学分的课程,文科生必然会选择专为其设计的1系列的课程学习。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已证明,文科生几乎都选学了选修1一1,这说明在必修学分中对应选修模块的设计是有意义的,它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空间。其三,为何选修课程有三个系列?各系列课程的功能如何?为了让具有不同学习兴趣、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学到适合其发展需求的课程,分门别类地设计高中选修课程,已经是一个国际大趋势。有的国家高中物理课程全为选修,选学比较自由,如美国有些学校开设了四类物理选修课程,分别为文、理科生等开设了选修课程,并且还为学有所长的学生开设了定位于大学物理难度的高等位课程,既注重了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又为特别擅长理科的学生提供了比较高端的平台。l3]有的国家为高中物理设计了必修(科学或物理)和选修课程,如韩国、日本、加拿大等;14一7]有的国家则设置了不同的学习系列,一旦选择某系列后就须学完该系列的所有内容,如瑞典、荷兰等。[8一9]在我国的“两省一市”课程中,物理课由“二一分段”改为“两类物理课”,已含有“分类别”、“有选择性”的思想。其中,I类课提出了全体学生要达到的要求,是高中毕业会考的依据,H类课要求较高,是理工科大学人学考试的依据。两类课在高一时的内容相同,高二开始区分。“两省一市”方案在强调基础的同时,也体现了分类别给学生提供课程选择的思想。但在实施中,为了“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必修课(l类)内容过于饱和,内容与学时的矛盾突出,数理能力较差的学生感觉负担过重,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01本次课改中,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顺应国际中学物理课程发展大势,为高中生开设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为有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空间。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总有一些衰减与调整。本次构建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衰减,如选择性的模块课程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课程的整体性受到影响等。无疑,影响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对物理课程功能的理解、教师教学的追求以及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等。

    除必人文倾向、喜欢动手或者喜欢理科的学生分别开设选修1系列、2系列或3系列,以便在注重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基础上能根据其学习兴趣、职业需求以及个性特点等,为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一2和3一3’,l,1]。由上可见,物理考试大纲规定了必考模块:物理1,物理2,选修3一l和3一2,也规定了选考模块:在选修3一3、3一4、3一5和2一2中选考2个。根据这些规定,各省又出台了相关的考试说明。在各省的考试说明中,对于必考模块的要求没有变化,但是对于选考模块则出现了不少的具体选择规定。从表2可见,目前对于选考模块,有3选1、3选2、2选1及指定选考等模式,其中采用3选1模式的省市最多,这主要因为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采用了3选1模式。

高中地理必修一范文第5篇

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毕业,有资格参加高考。

点击进入:2018年南阳会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必修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学科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思想政治: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2.2017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