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评价方法论文

评价方法论文

评价方法论文

评价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

1当前主要的评价方法及缺陷

针对论文质量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多依赖于文献计量学指标或专家的定性评价。总体上,分析方式方面可大致分为定性与定量2种;同时也可按照前后的不同时间节点进行质量评估。对于科技论文质量的刊前评价方法,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定性为主的同行评议模式。同行评议法制度始创于1752年的英国皇家学会资助的刊物PhilosophicalTransaction,并主要以单盲、双盲和公开评审3种形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法已广泛应用于对专利申请的审查,并具有易于操作、结论直观明确等优势[3]。但由于评价结果以文字表达为主,从而容易带来主观性强、缺少量化指标等缺点,同时也存在着过程历时长、工作量大等问题。近年来,有关评审意见公正性的争议愈演愈烈,评审过程中人为干扰因素的效应更容易通过同行定性为主的评议方法所放大。同时,评价结论模糊、不能做到对论文水平的准确定位,不利于将不同水平论文拉开档次[4]。对于后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一直是科研管理工作的热点。其中,基于单一被引指标及多项文献计量学指标综合的引文分析法均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及使用[5]。尤其是后者通过对各印证指标采用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建立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可以更为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出论文的学术价值与应用程度。有研究人员建议将引用频次、网页点击量、下载量以及引用率等文献利用数据共同引入对论文的评判中,从而形成论文本身利用价值更为客观的评估[6]。引文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文献被引用,即被引用是以其质量为基础。该方法虽然对科技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均可进行分析,但对于不同时间段发表的文献难以统一衡量,且未将引用质量的因素纳入考虑,因此也难免存在偏倚。虽然已有研究通过对论文-引文矩阵的推导,计算“历时影响因子”以消除对不同发表时间的论文引用报告中影响因子的偏倚[7]。但同时存在的包括学科间差异、引用质量等不同因素仍然影响着该方法对论文的评价质量。此外,h指数与Pagerank指数近年来也被认为是论文质量评价较为可靠的定量指标[8]。但该指标更适用于对个体研究人员绩效的评估。且进一步在对比两者适应范围时,Senanayake等[9]发现对于在大型组织从事研究而发表了影响力较低论文的人员使用h指数评价较好;而对于研究成果较少、针对交叉学科研究或就职于规模较小的研究团队人员评价使用Pagerank指数方法更为有效。利用Altmetric评价系统了解论文关注度的方法也逐渐受到关注,并已应用于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功能中。该法侧重于单篇论文或相关研究者的社会影响分析,通过对论文在不同社会化媒体中引用次数的统计评价其影响力水平,具有高灵活性、高关注度以及高社会认同度等优点。但该法当前只对英文文献具有指示作用,且结论的得出易在关注度和争议性之间混淆。此外,不同专业研究以及原文献在网络中的转移也会对分析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刊后的定性评价主要是按照论文载体的学术层次或间接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判断论文在引证关系图中的位置、被引次数的分布规律等方式定性判断论文质量。该法在操作上简单易行,已成为当前科研评价与管理的重要手段[10]。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即是通过掌握论文载体期刊的影响因子(核心分区)或数据库收录情况,从而间接评价论文自身价值质量。但显然,通过纳入期刊影响因子等级区域以及相应的收录权重赋值,暴露了“以刊代文”评价方法所存在的固有问题[11]。而当前出版行业所热议的“优秀论文不问出处”即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以刊代文”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与不合理性[12]。因此,客观上核心期刊对论文质量评价具有一定作用,但其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核心期刊衡量论文质量具有局限性。

2刊前定量评价方法的构建思路

上述3种方法均以在科研评价管理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同与应用,而将定量评价方法引入审稿阶段的论文评价方法则鲜有报道。在宏观评价的方法学运用方面,有研究基于知识库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价,使用测试语料,分别从格式、一致性、逻辑性以及参考文献的近期率等方面进行智能审核,旨在提高编辑部对于稿件初筛的工作效率[13]。作为编辑工作主要的环节之一,审稿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出版方针和原则对稿件进行评价和选择,以促进优秀作品的出版以及防止低劣作品流入社会。审稿工作的开展主要从内容质量以及形式质量2部分进行。其中对于科技论文的审稿工作,内容审定主要从科学性、创新性、知识性等方面进行,而对于形式质量的辨别则要通过结构架构、行文格式以及表述形式等方面开展。论文刊前质量定量评价方法建立的关键在于对于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系数的配比,从而搭建起多维度、多层级的系统评价体系。在指标选择上需保证科学性与客观性、系统性与全面性以及可测性与可操作性的兼顾,同时通过权重系数反映各指标间的内涵关联[14]。为保证指标纳入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对于评价指标的遴选往往基于文献调研或结合专家咨询法进行。有研究较为全面地将论文评估指标分为了内在指标、外部指标以及统计指标3个方面。内在指标指论文本身的质量,包括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语言的准确性、要素的完整性以及规范性等;外部指标是指论文的外部特征,包括论文类型、基金资助情况、发表期刊、收录的检索机构等;统计指标指后的影响和反应,包括被引情况以及下载浏览数量[14]。作为专家意见信息的主要获取手段,德尔菲又名专家意见法或专家函询调查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得出具有较高准确率的集体预测结论[15]。在论文质量评价体现的建立过程中,各因子的权重赋值主要通过征求专家意见的方法获得,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对德尔菲法中多层迭代法进行数据信息的收敛和归纳。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为了对被评价事物做出一项全面合理的整体性评价,需要把该事物的各方面指标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指标。由于事物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评价目标值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指标在综合评价值形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加权处理。目前关于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方法众多,根据计算权系数时原始数据来源以及计算过程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以及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AHP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法主要步骤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和计算组合权重和组合一致性检验[16]。首先建立层次结构图如下。最高层为目标层(O):问题决策的目标或理想结果,只有一个元素;中间层为准则层(C):包括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各因素,每一因素为一准则,当准则多于9个时可分为若干个子层;最低层为方案层(P):方案层是为实现目标而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即为决策方案。比较n个因素C1,C2,…,Cn对上一层(如目标层)O的影响程度,即要确定它在O中所占的比重。对任意两个因素Ci和Cj,用aij表示Ci和Cj对O的影响程度之比,按1~9的比例标度来度量aij(i,j=1,2,…,n)。于是,可得到两两成对比较矩阵A=(aij)n×n,又称为判断矩阵,显然,因此,又称判断矩阵为正互反矩阵。比例标度的确定:aij取1~9的9个等级,aji取aij的倒数,1~9标度确定如下:aij=1,元素i与元素j对上一层次因素的重要性相同;aij=3,元素i比元素j略重要;aij=5,元素i比元素j重要;aij=7,元素i比元素j重要得多;aij=9,元素i比元素i的极其重要;aij=2n,n=1,2,3,4…元素i与j的重要性介于aij=2n-1与aij=2n+1之间;,n=1,2,…9当且仅当aij=n。由正互反矩阵的性质可知,只要确定A的上(或下)三角的个元素即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判断矩阵A的元素具有传递性,即满足aikakj=aij(i,j,k=1,2,…,n)。该法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别程度。为消除各项评价指标量纲不同的影响,需要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项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如下:式中:Vi是第i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是第i项指标的标准差;是第i项指标的平均数。各项指标的权重为:采用系统性的指标分析体系,对论文质量进行多维度评价,从而有效克服单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使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但同时,这也带来了如何汇总和处理不同性质评价指标统计数据的难题。在形成模型的过程中可主要采用以下2种方法。多元回归分析旨在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该法虽然是一种较为通用的方法,但大多只用于少因素、线性的定量资料,对于多因素以及非线性的资料则难以处理。因此,考虑到论文质量评价因素间复杂的内在关系以及不确定性,利用简单的多元回归的方法确定评价模型难以建立准确的评估体系。考虑到回归方法的弊端与不足,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评价系统,关联度分析实质上是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论文质量定量评价方法的准确性难以把握,因此可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数学模式,并借助计算机完成复杂的数学运算,从而将其转化为一项包含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综合评价问题。吕志军等[17]在将学术论文以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工作基础、科研水平、创新成果以及重要意义等6个部分设立为准则层,以论文的水平评价作为总目标层,进而构建评价指标集、评语集和指标权重集,得出隶属度评判矩阵,最终获得模糊综合评判的结论。

3刊前定量评价方法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评价方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企业价值评估是将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并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诸因素,对企业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

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

(一)客观公正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在选择价值评估方法的时候应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态度,尽量避免用个人主观臆断来代替客观实际,尽可能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摆脱利益冲突的影响,依据客观的资料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选择合理的方法。公正性原则要求评估人员客观的阐明意见,不偏不倚的对待各利益主体。客观、公正这一原则不仅具有方法选择上的指导意义,而且从评估人员素质的角度对方法选择做了要求。

(二)成本效率的原则

评估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之一,也需要获取利润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因而在评估方法选择时,要考虑各种评估方法耗用的物质资源、时间资源及人力资源,在法律、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及满足委托企业评估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委托企业和评估机构互动发展的双赢模式,更有利于评估机构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水平。

(三)风险防范的原则

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可以界定为:“由于评估人员或者机构在企业价值评估的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价值作了不当或错误的意见而产生的风险”,根据这一定义,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是指评估机构的外部因素客观上阻碍和干扰评估人员对被评估企业实施必要的和正常的评估过程而产生的风险。内部风险是指由于评估机构的内部因素导致评估人员对拟评估企业的价值作了不当或错误的意见而产生的风险。显然,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作为价值评估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会由于方法选择的不当带来评估风险。基于此,在选择评估方法的时候要有强的风险防范意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可能产生的评估风险,做出客观、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运用的条件

(一)运用成本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条件

一是进行价值评估时目标企业的表外项目价值,如管理效率、自创商誉、销售网络等,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二是资产负债表中单项资产的市场价值能够公允客观反映所评估资产的价值;三是投资者购置一项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具有相同用途所需的替代品所需的成本。

(二)选择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条件

一是投资主体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应超过目标企业按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所得的现值;二是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够合理地预测,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可以客观地进行估算,也就是说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能合理的予以量化;三是被评估企业应具持续的盈利能力。

(三)采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条件

一是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公开市场指的是有多个交易主体自愿参与且他们之间能进行平等交易的市场,这个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交易资产的行情,即可认为是市场的公允价格;二是在这个市场上要有与评估对象相同或者相似的参考企业或者交易案例;三是能够收集到与评估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这些信息资料应具有代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运用

(一)成本法的运用

成本法是指在评估一个企业价值时,把这个企业的全部资产按评估时的现时重置资本扣减各项损耗来计算企业价值的方法。成本法评估企业价值,实际上就是在资产清查和审计的基础上将企业整体资产化整为零,以单项资产的评估为起点,对各项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分别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使用状况,用重置资本减去贬值来确定各组成要素资产的个别价值,最后将全部资产进行加和。一个企业的整体价值并不等于企业各单项资产的价值之和,单项资产组合需要组织成本,组合后的资产整体价值还会发生增值。对一个企业的价值评估,主要是对发生了增值的资产整体进行评估,是对其未来服务潜能产生的收益评估。换言之,价值评估应该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经济价值的评估,着眼于未来。而成本法着眼于现在资产的重置价值,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成本法并不是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当然,成本法非常适合每一单项资产的单独评估,我国目前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市场经济不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大量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要进行改制重组、拍卖兼并,没有交易活跃的市场作比较,只能对企业实有资产进行客观的评估。

(二)收益法的运用

收益法通常又被称作收益现值法。我们在进行资产评估时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在未来尚可使用年限内的预期收益,并采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成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出被评估资产的评估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资产评估时,是以该资产投入使用后连续获利为基础的。另外,投资者投资购买该项资产时,一般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其预计的内部回报率只有在超过评估时的折现率时才肯支付相应货币额来购买该项资产。收益法通常被认为比成本法和市场法更适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特别是在涉及为企业并购服务时。收购者投资于目标企业是预期能获取未来收益,但是这种预期的未来收益因具有不确定性而蕴含着风险。收益法为量化影响企业价值的这些关键变量提供了路径。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价值评估均适用收益法。在运用收益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必要的前提是判断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且能够被合理的计量。只有当企业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且能够被合理的计量时,运用收益法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才具有意义。

(三)市场法的运用

经济理论和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类似的资产应该有类似的价格,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上,购买一项资产的价格,不会高于有相同效用的替代品的价格。我们对一个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通过比较市场上相似或相近的可比企业公允交易价格,经过类比分析,适当修正后得到目标企业的价值,这就是市场法。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交易市场活跃,人们对企业价值的判断更信赖于市场的眼光。市场交易的价格更具有说服力,它是被交易企业对于购买者的内在经济价值,投资者购买了它,说明它能够为购买者带来现金流量。而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计算企业的价值,当这个企业一直亏损时,无法预测其现金流量,但假若这个企业有很大的改造潜力,或其自身存在多年已具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和销售市场,投资人购买这个企业后进行重整,完全可以使其变为盈利企业,为投资者带来滚滚财源。所以用市场法可以评估企业的真实内在价值,因基于市场导向,接近现实,故容易为当事各方所接受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成京联,阮梓坪.论企业价值理论与企业价值评估[J].求索,2005,(10).

[2]李海舰,冯丽.企业价值来源及其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3).

评价方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指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并通车运营2年- 3年后,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公路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各阶段工作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变化的原因,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计算和评价。旨在总结已经建成公路项目的经验教训,促使公路项目运营状况的正常化,提高未来公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提高公路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并为国家公路项目投资计划、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一、国内外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现状 国外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几乎与项目前评价同时产生。最早开始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6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各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发达国家的后评价主要用于评价使用国家预算的国内公共部门大中型投资项日,并有明确的后评价法律依据、系统的机构和评价程序与方法。国外建设项目后评价多采用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和逻辑框架法,相应的指标体系也比较健全和完善。 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起步工作也是在80年代开始的,在原国家计委的指导下,交通部进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制定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详细规定了公路建设后评估工作重点、必备条件和组织管理方式及后评估报告的文件格式及内容。这标志着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已经开始进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与其它国家比起来还是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较少,仍使用传统的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 2、在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上,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标准,影响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效果; 3、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方面的改进研究较少。 4、我国的路网建设涉及区域较多、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地区统计资料不完整,使评估测算愈加困难。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现有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计算方法已无法满足公路项目后评估工作的需要。本文在现有的 “前后对比法”和“有无评价法” 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引入“逻辑框架法”,以健全公路项目后评价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目标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价。 二、我国现阶段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 (一)前后对比法 “前后对比法”是指将公路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预测结论以及技术经济指标与项目实际运营结果及后评价时所作的新的预测进行比较和分析,鉴别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程度,用以发现变化和分析原因,以便为今后加强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和进一步改进项目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前后对比法”多运用于公路项目的过程评价,通过对公路建成通车后的有关实际数据的观测调查,对比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前期预测情况差距的大小,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改善运营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过程评价应涵盖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并能反映各阶段主要环节的特征。一般包括前期工作情况和评价、项目实施评价(主要包括执行情况评价及项目实施结果评价等)、营运情况评价、项目管理、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和评价。运用“前后对比法”,通过对全过程各个阶段的比较分析,可以寻找到项目效果好坏的原因,指出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差异,总结出项目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使以后项目的实际计划和目标制定更加切合实际。 (二)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是指将公路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该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的作用和影响,与项目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对比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也是后评价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后的效果不仅

评价方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AHP、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法具体评价过程的分析,来说明该五种方法实证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评价方法的选择给出了建议。关键词:评价方法 实证分析 过程分析 自20世纪初杜邦公司运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以来,绩效评价已从单指标评价发展成多指标综合评价。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评价方法的恰当选择对评价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拟对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及TOPSIS五种方法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中进行实证比较,并通过对各种评价方法具体评价过程的差异分析,试图对实证比较结果的差异作出解释,以期为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一、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本文重点是探讨评价方法的比较,故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作深入探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是在考虑上市公司特点的基础上,参照《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其细则来构建的,如图1所示。 二、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沪市八家高速公路运营公司作分析样本,分别运用上述五种评价方法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原始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http://gsgg.cninfo.com.cn),对原始数据的预处理原则为:(1)对于极小型指标,取其倒数使用转化为极大型指标;(2)对适度型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按公式xij=1/转换,其中k为原始数据xij’的均值,xij为处理后的数据;(3)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是均值化方法。1.运用AHP进行经营绩效评价 层次分析结构的构建按图1的模式构建,通过咨询专家,在各层元素中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所有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并运酶扑愕贸龈髦副甑娜ㄖ兀荽巳ㄖ囟愿髦副杲屑尤ㄗ酆希醋酆辖峁园思腋咚俟吩擞镜木ㄐЫ信判颍峁绫?所示:表2评价对象 皖通高速 东北高速 中原高速 福建高速 楚天高速 赣粤高速 宁沪高速 深高速绩效得分 1.3214 0.0671 1.4672 1.4733 1.3131 1.5139 1.0635 1.1020排名 4 8 3 2 5 1 7 62.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经营绩效评价 取八家公司各指标的最大值所构成的序列作为最优指标集,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时取ξ=0.5,计算加权关联度时,权重取上述AHP法所得到的权重。按计算出的灰色加权关联度,上述八家公司的经营绩效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表3评价对象 皖通高速 东北高速 中原高速 福建高速 楚天高速 赣粤高速 宁沪高速 深高速绩效得分 0.9244 0.8516 0.9413 0.9394 0.9279 0.9439 0.9010 0.9066排名 5 8 2 3 4 1 7 6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经营绩效评价在这里,评判因素集为图1所示14个指标,即:U={X1 ,X2,X3 ,X4,X5, X6, X7, X8,X9, X10,X11, X12,X13, X14} 评价集为V={经营绩效高V1,经营绩效中V2,经营绩效低V3}; 评价因素集中的所有指标均为定量指标,故采用梯形隶属度函数建立指标值与评价等级间的隶属关系(如图2所示)。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带入隶属度函数,可得到三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向量R1,R2,R3,对三个等级取权重(本文取(0.5,0.3,0.2))计算评判矩阵R,故评判矩阵R=0.5R1+0.3R2+0.2R3。本例在建立模糊评价模型时,各评判因素权重A的确定采用上述AHP法所确定的权重,评判模型为:B=A*R,其中合成运算采用普通矩阵乘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上述八家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表4评价对象 皖通高速 东北高速 中原高速 福建高速 楚天高速 赣粤高速 宁沪高速 深高速绩效得分 0.4635 0.2421 0.5964 0.5000 0.5982 0.5179 0.3566 0.3911 排名 5 8 2 4 1 3 7 64. 运用TOPSIS法进行经营绩效评价 运用TOPSIS法时,取八家公司各指标的最大值所构成的序列作为最优向量,最小值所构成的序列作为

评价方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评价现状;评价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237

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历届“两会”上,人大代表多次提出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要重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有助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使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可以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提升。

但目前实践教学评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评价方法相对单一,还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使实践教学质量得到科学的评价,我们有必要关注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1实践教学评价现状

11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逐年增强,但相对实践教学研究比较薄弱截至2014年年底,在中国知网上按主题“实践教学评价”进行查询,发现共有32条博硕士论文,607条期刊论文;不管是博硕士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和表2)。在期刊论文中,2005年前年均数量低于10篇,2005―2014年每年的篇幅在16~107之间。越来越多的期刊论文是依托部级或省部级课题展开的研究,606篇期刊论文中,以部级课题为基金的论文9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省级为基金的论文为187篇。

虽然近年来实践教学评价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和实践教学相比较,还显得比较薄弱。在博硕士论文中,关于实践教学的博硕士论文在2000年就已开始,但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到2005年才有人研究,对实践教学研究的博硕士论文(2543篇)比对实践教学评价(32篇)也要多很多;期刊论文中,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论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但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到2000年左右才有人研究,对实践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77683篇)比对实践教学评价(607篇)也要多很多。

橹魈獾钠诳论文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篇数4461617184445737392107107

12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多集中在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探讨从现有文献数量看,学者们对实践教学评价给予更多的关注,从文献的内容看,目前学者们对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在32篇博硕士论文有关实践教学评价的论文中,有15篇是关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在607篇以实践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中,以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主题为270篇,以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为主题为75篇,以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主题为46篇。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包含实践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质量等方面。重视评价指标的完整性、过程性、系统性,如比较典型的运用CIPP模型,这种模式由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duct)评价四种评价指标所组成。这种评价模型是基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性质、特征考虑。首先,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的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但目前缺乏十分有效和客观的考核方式,因此仅仅用目标的达成和效果的程度作为评价指标难免有所缺陷。其次,实践教学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许多重大战略决定都是持续发挥作用的,无法对阶段性成果进行真正意义评价。CIPP 模型比较重视形成性评价,比较注重为决策提供信息,使评价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成为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工具,CIPP 模型的这些优点对实践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黄华在“浙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利用CIPP模型设计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问卷,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二级指标因子,在可行性、科学性、完整性、导向性原则的基础上,拟订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内容有四个方面: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金亚飞在“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研究型大学为例”的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评价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主要采用CIPP评价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在某研究型大学调查问卷的发放,通过统计和数据分析,总结了当前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但是这些学者都只对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他,如企业、社会、家长、学校也应作为调查对象,多方调查对象如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文献中至今没有学者进行研究。

13研究方法有所增多

从文献的方法看,主要以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因子综合评价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可拓学评价、增值性评价法、自诊断监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方法和CIPP评价模式等方法进行分析;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实践教学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再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从注重结果评价到注重过程过程评价,从单一评价到多元性评价,从注重学校、专家的评价到注重企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综合评价。突破了定点的思考,树立“跨界”思维,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融合、整合。

如杨乐芳(2006)在“基于可拓学的高职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研究”中,把可拓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到研究中,构建了实践教学的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十四个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又如王春媛(2008)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中,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引入了模糊因子综合评价法,再用EM迭代算法计算评估数据,不仅对被评院校的综合值进行排序,并且可以分析出综合分值接近的被评院校在特定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使评估结果具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系统需求分析中,需求建模中采用了UML的Rational Rose 2002工具。系统的实现中借助了ASPNET开发工具。

博硕士代表性论文的研究方法方法名称题名作者学位授予单位、时间可拓学基于可拓学的高职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研究杨乐芳同济大学(2006)CIPP评价模式浙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黄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模糊因子综合评价法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王春媛电子科技大学(2008)哲学基础和教学论基础理论为依据的定性研究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李增平南昌大学(2010)定性和数理统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实施黄晓兰电子科技大学(2011)CIPP评价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研究型大学为例金亚飞华南理工大学(2012)因子分析和权值因子判别表法的方法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王惠西南财经大学(2012)权值因子分析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张桥影河南大W(2013)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中职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 ――以烟台市某中职学校为例赵丽丽鲁东大学(2014)CIPP模式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综合实践教学评价葛高丰教育与职业(2014)

表4中国知网2002―2014年以 “实践教学评价” 为主题的期刊代表性论文的研究方法方法名称题名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层次分析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宋成鑫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以“学生”为中心的增值性评价法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成因与对策周文清,肖化移职教论坛(2014)评价方案的评价标准由校企行三方共同制定,评价主体多元化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马玉蓉,刘玉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多方评价、循环反馈的评价方法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田恬教育与职业(2014)续表方法名称题名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多元性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高继国,张春和,

吴仁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AHP打分评估方法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姚旭,荣红霞教育探索(2014)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AHP模糊综合评价刘永,梁巧荣;

韦寿莲,董基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自诊断监控评价高职实践教学“自诊断”过程监控评价研究与实践贺天柱;黎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过程性评价基于过程性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学生成绩评价林松池财会通讯(2012)基于过程评价的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合作学习法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评价问题杨建新;余志兵;

王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AHP方法关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管理类专业为例于兆吉;苏长海现代教育管理(2010)表现性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杨延职教论坛(2010)

2我国目前高职实践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有资料来看,对实践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实践教学评价观念存在不足

观念上不重视实践评价,只注重理论教学的评价,忽视实践教学的评价;或者有实践教学评价,但评价流于形式,评价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和严格性。

22评价内容不全,太笼统

不能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首先,指标体系不完整;其次,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不明确,最后,更多只评价学生,不评价教师。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不注重,评价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尤其不注重操作步骤的教学过程。

23评价主体单一

以校内评价、指导教师为主,评价主体太窄,企业评价、同事评价和主管领导相对缺乏,同时,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由于反馈与申述环节缺乏,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

24评价方法单一,考核方式单一

大多采用实习报告的形式,对实践过程的评价不够充分,成绩的可信度及全面度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25评价结果缺乏反馈

实践教学评价反馈机制落后,甚至缺少评价结果的反馈,实践教学评价处于局部被动、静态的监督层面,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以奖惩为目的,而不是以促进实践教学为目的。考评结果不及时,结论太笼统、模糊,评价不客观性,从而使实践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学的改进,并且还引起教师的消极反应。

参考文献:

[1]金亚飞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性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大学,2012.

[2]杨乐芳基于可拓学的高职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5.

[3]王媛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8(10)

[4]仇雅莉浅谈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湘潮,2009(7):101

[5]陈宝春高职实践教学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函授学报,2010(1):27

[6]仇雅莉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J].教育管理,2009(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