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玻璃教案

新型玻璃教案

新型玻璃教案

新型玻璃教案范文第1篇

一、知“文路”――遵循说明性文章文体特点

说明性文章就是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某一科学知识及其应用的文章,一般以通俗的形式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等。它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和应用某项科学知识。《新型玻璃》一文即体现了这些特点。

从内容上看,课文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从形式上看,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前5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在介绍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富于变化。如,第2自然段用“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这句话来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

从写作手法上看,作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清楚地交代了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如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时,作者举了窃贼划玻璃被抓的事例,自然地引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是自动报警,作用是防盗。再如介绍“夹丝玻璃”的坚硬时,作者用了一个描写人物的词语――“安然无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夹丝玻璃”的特征。作者还把变色玻璃比作“自动窗帘”,把噪音比作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说到“吃音玻璃”时,作者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它说成是“消除噪音的能手”,并通过具体例子和数字来说明,使人清楚明白,印象深刻。

阅读本文,就是要引领学生欣赏这些写作特点,感悟其精妙,学习作者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写作方法。

二、循“编路”――把握课标要求、编者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新型玻璃》所在的第三单元“单元导语”对学习目标又作了这样的提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说明性文章。这些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编者选编本组课文的意图是: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读文,了解说明性文章写作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尝试着将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加以运用。

《新型玻璃》的“课后练习”将这些要求具体化了:“(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2)举例说一说,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

从这三道题中,我们可以提炼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自主设计表格进行梳理。

2.欣赏课文有特色的说明方法,体会其精妙并学习运用。

三、明“学路”――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看,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时,学习就发生了。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学习”,教学目标必须确定在“新的经验”的范围,而且必须是能让学生现有的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新的经验”。因此,在确定目标之前,应认真进行“学情摸底”,找准教学的起点,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

(一)根据课标、教材,确定逻辑起点,编写学案

通过分析文本特点,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笔者将《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认识“嫌、恙”等5个生字,会写“盗、夹”等8个生字。借助词典、结合语境,理解“急促、报警、盗窃、藕断丝连”等词语。

2.通读全文,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自主设计表格进行梳理。

3.欣赏课文有特色的说明方法,体会其精妙并学习运用。

由此,笔者编写了这一课的学案。

(二)依托学案,了解实际起点,确定合适目标

笔者请全班35名学生自学课文20分钟,并完成学案的第1、2两题。下面是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及学情诊断。

【第1题 】

答题情况:

说明:

(1)学生认为最难读、最难理解的词语是“藕断丝连”。

(2)通过自学,学生基本能理解的词语有“嫌疑”“盗窃”“安然无恙”这三个。

(3)很多学生对“分贝”一词的理解不到位,需要再进行讲解。

学情诊断: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工具书,凭借以往的生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所以,在确定本课字词教学目标时,像“嫌疑、安然无恙、急促、盗窃”等学生基本能理解正确的词语,教师不需要再讲解,只要求读正确即可;学生只知道“分贝”和声音有关,但由于平时没有接触过,所以不清楚这是一个声音单位,需要教师讲解;“藕断丝连”一词学生能通过查字典知道字面意思,但不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实际意义,所以这个词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夹丝玻璃的实例去理解。

【第2题】

学情诊断:

从表格设计情况来看,五年级学生已经能自己设计表格,出现错误的两名同学是因为没有看清题意。教学中,教师只要稍作提醒即可。

B.玻璃名称填写情况:

说明:

(1)其中有3位学生错了两个,把“夹丝网防盗玻璃”写成了“报警玻璃”,把“变色玻璃”写成了“自动窗帘”。

(2)错一个的那位学生把“夹丝网防盗玻璃”漏写了。

学情诊断:

填写玻璃名称的难度不大,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夹丝网防盗玻璃”和“报警玻璃”以及“变色玻璃”和“自动窗帘”哪一个表述更为科学、准确,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C.玻璃特点和作用填写情况:

学情诊断:

大部分学生容易把特点和作用搞混或不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文字。如“变色玻璃”这一栏,学生在文中找不出合适的语言,不会区分特点和作用。另外,表格填写得不够简洁,十分唆,如“吸热玻璃”的特点,学生会把一长串的句子都抄下来,缺少抓关键词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指导点落实在这里。

(三)课中观察,发现问题,随时调整目标

学案中的第3、4题是在课中达成前两个目标后完成的。因而,这两个目标的调整就放在了课内。这里,以第3题为例,谈如何在课中发现问题,调整目标。

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借助表格,尝试以某一种新型玻璃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第二步:小组合作,向其他组员介绍,组员间相互帮助学习。(教师巡视,继续发现问题)

第三步: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介绍,其他学生评价。

巡视时,发现学生在介绍时能说清五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但表达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人称的转换经常忘记。二是很少运用作者有特点的说明方法。

因此,在全班展示前,笔者要求学生着重从以下两点进行评价:

1.是否以“新型玻璃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

2.是否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文中所出现的说明方法。

通过这样的调整,这一环节的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综上所述,笔者将《新型玻璃》的教学目标最终确定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认识“嫌、恙”等5个生字,会写“盗、夹”等8个生字,会读“嫌疑、藕断丝连”等词语。通过查找资料,理解“分贝”。联系上下文理解“藕断丝连”。

2.通读全文,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自主设计表格,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进行梳理,重点指导“变色玻璃”“吸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概括。

新型玻璃教案范文第2篇

一、玻璃艺术贸易的萌芽时期

镶嵌玻璃珠俗称“蜻蜓眼”,是指在单色玻璃珠母体上嵌进另外一种或几种不同与母体颜色的玻璃,从而构成美丽的图案。镶嵌玻璃珠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即使在今天,仿制古代的镶嵌玻璃珠也很不容易,因此,在玻璃制造的初期阶段是很难达到的。与镶嵌玻璃珠的起源地西亚相比,中国镶嵌玻璃珠的出现非常突然。在西亚,单色玻璃珠出现约1000年后,才有了彩色玻璃珠,而镶嵌玻璃珠的出现则还需要几百年,可以说,单色玻璃珠经过漫长岁月后才发展成镶嵌玻璃珠。而在中国,镶嵌玻璃珠和单色玻璃珠同时出现在春秋末期。镶嵌玻璃珠的复杂工艺决定了它价格不菲,不仅拥有者将它视为稀世珍宝,而且拥有这些玻璃艺术品的人通常都是身份显赫的贵族。这样说来,镶嵌玻璃珠只有可能是进口玻璃艺术,那么,它所依附的贸易通道在哪里呢?我国新疆地区位于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交汇点,也是古代游牧民族最活跃的地区,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游牧民族生活迁徙无常、行踪不定,对史前人们的往来起了很大作用。这一地区发现的镶嵌玻璃珠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早期玻璃贸易的证据,其中一件带有梅花图案的镶嵌玻璃珠可以追溯到伊朗高原的史前时代。安吉尔(A•Engle)在《中国的玻璃制造》一文中提出,中国最初的玻璃制造可能和西亚的胡里安(Hurrian)民族有关,胡里安(Hurrian)民族的一支在亚述结束了乌拉尔图王朝后,有可能到达中国,并带来了镶嵌玻璃珠的制造技术。与北方丝绸之路相比,南方的贸易通道与玻璃艺术的传播更为密切,包括西南(佛教)丝绸之路和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即通过云南、两广等地或海路,经东南亚、南亚再通往西方。南道考古发现的古代玻璃艺术展现了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索,尽管这种交流是辗转式的,数量也很少,但它的存在与楚国玻璃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希腊等地的玻璃制造开始成倍增长,参与贸易的玻璃艺术品也有相应的增加,丝绸之路南道沿线均有当时的玻璃制品出土,今长沙地区不仅是楚国玻璃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今天考古挖掘出土玻璃艺术品最多的地区。楚国在中国玻璃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为了制造出类似玉的材料,创造了我国独有的铅钡玻璃;楚国人还将青铜的铸造工艺运用到玻璃产业,发明了模压工艺,生产出带有中国特色的玻璃璧、玻璃剑首等;模压工艺还为平板玻璃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在西汉早期的广州南越王墓中发现多块长方形的平板玻璃。春秋末战国初期到战国中晚期虽然时代相连,但镶嵌玻璃珠在图案纹饰和材料上有很大差别。初期,中原地区的镶嵌玻璃珠可以在西亚找到相似物,尤其材料是一致的,属于钠钙玻璃,战国中晚期的镶嵌玻璃珠则属于铅钡玻璃。在纹饰上,战国中晚期的镶嵌玻璃珠丰富多彩,不仅有单纯的同心圆,还出现了同心圆和几何纹的组合,弦纹、菱形纹和三角纹作为底纹,同心圆均匀地分布在底纹上,或是用点连成线,形成网纹,将图案分割成小的单元。伴随着镶嵌玻璃珠的演变,一些典型的中国风格的玻璃艺术品也开始出现,如玻璃壁、玻璃剑饰和玻璃印章。镶嵌玻璃珠在古代中国的出现和演变,不仅证明了丝绸之路上玻璃艺术的贸易交流,而且还刺激了新兴的玻璃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经过国产玻璃多年的发展以及对西方玻璃的引入,玻璃艺术具备了在中国发展的基础。

二、玻璃吹制技术的传入

吹制技术的诞生源于玻璃吹管,何时采用玻璃吹管有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是公元前40年,最早在叙利亚诞生,以后在罗马帝国流传;另一种说法是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发明了吹管。除了玻璃制造本身的发明,玻璃制造史上最有意义的发明就是吹制技术,这项先进技术使玻璃业发生了重大转折,吹制技术的采用简化了生产过程、降低了成本,使得玻璃制品进入一般市场,玻璃艺术也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不再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罗马帝国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开始了一段和平时期,为玻璃吹制技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时机。西北(沙漠)丝绸之路是人们所熟知的汉通西域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其主要通行区域在新疆境内。可分为南、北和新道三条路线,其中的南路是从敦煌经鄯善(今新疆若羌东北)、于阗(今新疆和田)、莎车等地,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中部,主要在阿富汗境内)、安息(波斯,今伊朗),再往西,达条支(今波斯湾)、大秦(今地中海东部,即罗马帝国)等国。沿沙漠丝绸之路的南路,古代玻璃的出土地点是连续的而且分部较密,同时,西方的玻璃制造技术也随之传入。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社会处于动荡时期,战争不断,分裂割据。另一方面,思想活跃,文化碰撞,民族融合,为隋代统一、唐代辉煌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上流社会荒淫奢侈,彼此较量物质生活的高低。伴随着上流社会对奢侈生活的追求,西方的玻璃艺术成为他们彼此“斗富”的宝物,进口的罗马和萨珊玻璃开始增多。虽然吹制玻璃容器在公元2世纪即进口到我国,但技术的传播还有赖于工匠的迁移,因此比商品流通要慢得多。在战国两汉时期流行的铅钡玻璃由于没有固定的发展条件而逐渐衰落,受到西方玻璃制品和技术的影响,最晚在北魏时期,中国已经采用玻璃吹制技术。据《魏书•大月氏传》记载大月氏国人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瑠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世祖时西域商人不仅将玻璃吹制技术引入我国,而且在北魏京师平城(今大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玻璃吹制工厂。这是中国玻璃艺术史上的重要转折,北魏以后的玻璃生产,广泛采用了吹制技术,并开始了玻璃制造的中兴。

三、玻璃制造的中兴

新型玻璃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挡风玻璃;防飞溅膜;粘接胶;密封胶;型材框;表干;固化

概述或引言

目前高速动车组的前挡风玻璃安装结构为玻璃由聚氨酯胶[1]直接粘接到车体上,玻璃、车体之间形成弹性连接,用于缓解列车出入隧道会车时面临的较大空气压力。挡风玻璃[2]完全靠胶粘接来满足安装要求,安装过程需要先将玻璃粘接到车体上,粘接后至少24小时进行密封,密封操作完成后至少在相同环境下12小时后才能移动车辆,但不允许车辆运行。这种安装方式受胶粘剂的限制较大,且安装过程较耗时。随着列车速度的增高,加之运行线路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砾石、飞禽类等飞行物,小的飞行异物撞击到高速运行列车的挡风玻璃上,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挡风玻璃不可避免的会被撞坏。对于该类情况急需寻求解决办法,能否研制一种玻璃能提示信息或发射某种生物信号使飞禽类较早避开飞驰的列车,但该种方案对砾石等飞行物起不到提示作用;既然不能避免飞行物的撞击,能否研制一种装置在飞行物撞击的瞬间捕捉到温度场或气流场的微妙变化,激发气囊缓冲飞行物能量或直接将飞行物捕捉,但列车高速飞驰,温度场气流场的微妙变化很难捕捉,该方向有待于进一步深层次的研究;既然很难将飞行物捕捉,不防研究一种撞击后的补救措施,目前的挡风玻璃均带防飞溅膜,即使玻璃破碎也不会伤及司机,这样玻璃破碎后如何快速的更换玻璃,保证路局列车的正常调度运行成为问题的焦点。

1、无框式安装结构

现有动车组挡风玻璃安装结构为玻璃和铝合金车体型材框之间由高强度胶实现粘接和密封,胶24小时固化后,实行密封操作,密封胶24小时固化后,玻璃与铝合金车体间固接连接成一体,列车可运行,玻璃与车体间靠胶连接实现弹性减振缓冲功能。无框式挡风玻璃结构简单,安装难度小,其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

挡风玻璃与铝合金车体型材框之间靠胶粘接,胶固化后不能实现随时拆卸,如果玻璃破裂只能进行破坏性拆除,拆卸困难耗时耗力,并拆卸时需拆卸内部的装饰罩板,工序较多,需多种工种配合,且再次安装挡风玻璃需要清洁活化等一系列操作,粘接胶固化对作业环境、温湿度要求较高,且等候胶固化后密封,3天内车辆不能移动运行,这一拆一装过程耗费较长周期,严重影响动车组的可用性,造成资源浪费。

2、压板式安装结构

压板式挡风玻璃整个安装过程不采用胶粘接,不受胶固化特性的影响,大大缩短了安装及拆卸[3]时间,其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挡风玻璃带框和弹性密封胶条,窗框由螺栓连接到车体型材框上,挡风玻璃通过压板固定在车体上,压板和窗框通过螺栓连接,为足够的安全系数,螺栓可通过窗框直接连接到车体型材框上,挡风玻璃和窗框通过弹性密封结构进行密封,具有较好的减震和密封性能,压板通过紧固件与框和车体连接固定,安全性好。缺点是挡风玻璃为三维曲面结构,由于误差调节能力不足,压板与车体、玻璃在安装后,接缝处不平整,不美观,压板受力情况复杂,存在局部变形的风险,且不适合用于复杂曲面的安装结构。压板和玻璃、玻璃和窗框、窗框和压板、窗框和车体型材框、压板和车体型材框之间要合理匹配,保证安装及密封要求,多个件之间的匹配增加了制造精度即难度,这一方案的实现有待于制造加工工艺的进步。压板式结构更换时只需要更换挡风玻璃,随换随走,对材料及时间、成本均不会造成无谓的浪费。

3、双框式安装结构

双框式挡风玻璃的设计思路源于创新设计的分离原理,基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不能阻止异物对玻璃的破坏性撞击,只能从预补偿的角度提高玻璃破坏后的补救措施,玻璃破坏只能更换,而更换周期的长短是问题的焦点。双框式挡风玻璃将影响更换速度的粘接胶分离出去,其安装结构如图3所示。采用两框式结构,先将外框粘接到车体型材上,再将内框组件用螺栓连接到外框上,内框与玻璃是提前粘接的整体式结构,外框与内框连接间设置密封胶条实现密封减振功能,内框螺栓孔上设置扣盖,外框与车体间填充泡沫材料后用少许密封胶密封,整个安装结构外观既平滑美观又能实现减振密封功能。当挡风玻璃遭异物撞击破坏后,拆除密封胶,拧下连接螺栓,整体更换内框组件,打少许密封胶即可。由于挡风玻璃整体为机械式连接结构,不受粘接胶的固化特性影响,更换玻璃后稍微停留,密封胶表干即可运行。拆卸的内框组件将破损玻璃拆除后重新粘接新玻璃以备用,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4、总结

本文针对动车组挡风玻璃的安装结构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方案,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可供不同速度等级的列车设计参考。低速动车可考虑安装方便的结构,高速且运营环境恶劣的列车可考虑快速更换结构。对于不同的安装方式可以经详细设计及安全性计算后,考虑试装,针对试装中出现的问题对结构进一步优化,本文只提供设计思路及连接方式,详细结构需根据具体车型优化,如玻璃厚度,螺栓数量等并未给出,玻璃厚度需根据列车速度及运营环境等进行设计,螺栓数量需根据玻璃面积及螺栓大小计算。挡风玻璃是列车重要部件,其安全设计至关重要,连接结构需稳妥可靠,玻璃结构需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如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等。另外玻璃的设计还需考虑不同的线路环境,如多隧道环境、高寒、高风沙环境等,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孙明辉,钟汉荣,薛继东.高强度聚氨酯挡风玻璃胶力学性能研究[J].粘接.2012(3):048-051.

新型玻璃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装饰 教学 材料 工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34-01

装饰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旧石器时期峙峪人制作的一件椭圆形中央有穿孔的石墨装饰品。伴随着器物的发展,人类的装饰意识也由不自觉走向审美化。人们常把装饰理解为一种修饰,一种表面附属的为了美观而存在的艺术形式。比如装饰图案、装饰纹样、装饰符号、装饰色彩等等。

在多少年岁月的流逝中装饰通过人的视觉方式感知美的造型、美的色彩、美的形式、用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调和的手法形成古朴、典雅、生动、稚拙、浪漫等等鲜明的装饰风格。也将装饰艺术由饰物的从属地位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形式。

装饰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单独的专业学科在我院开设有装饰基础、立体造型、装饰品创意设计、装饰画、陶瓷工艺、装饰雕塑、纤维艺术、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手绘表现技法等等专业主干课程。是通过材质、肌理、声光、色彩以及运动等综合手段传递信息,对所装饰物进行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审美创造活动。装饰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语言中的形态表现。

在教学中装饰艺术每个课程对装饰的基本概括、思维观念、形式与法则、色彩设计都基本相同。对于这种实用的艺术形式装饰设计工艺的意义就在于利用各种工艺材料的自身特征表现装饰的内容。也就是说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内容应该协调一致。

从造型艺术的角度,装饰可以分为平面装饰和立体装饰两大类。平面装饰是以装饰图案为基础在平面物上所作的装饰设计,立体装饰是器物造型与表面装饰并重有明显的凹凸结构。

从工艺角度看,装饰分为传统装饰和现代装饰。传统装饰是手工制作为主的装饰艺术品,现代装饰是融合机器加工和科技手段制作的装饰艺术品。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也在装饰艺术上有了长远的发展,并且新材料更新速度很快,如何在装饰教学中更好的运用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给我们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装饰艺术教学中用于平面材料制作有很多。比如,拼贴画,是用卡纸、彩色布等等作为创作材料运用装饰手法拼贴而成的有装饰意味的作品。装饰风格的水墨画是将装饰构图,肌理表现,装饰色彩等等用宣纸和墨、中国颜料等材料绘制。装饰风格的版画是制作木刻,铜版,石板,丝网等手法以平面做媒介雕刻后印刷而成的装饰作品。装饰风格的水粉、水彩画是用水粉或水彩作为材料绘制而成的。

还有几种中国传统装饰材料在教学中也是教授重点。比如装饰剪纸,它是中国民间流传很广的艺术形式,一般民间用作窗花装饰以起稿、剪刻、揭离、粘贴、修改等步骤制作出来的,在装饰教学中将这种传统技法运用后通过现代审美观设计制作出现代装饰剪纸作品。既可以在中国风格软装运用也可以加入其它元素用于平面装饰。现代装饰作品剪纸的材料还可以是纸杯等材料。也可以将剪纸剪好以后放在平面上喷出剪纸的外形等等很多延伸的作品。传统刺绣也是装饰教学中常用到的技法,在设计好作品以后以丝线、毛线、尼龙线再麻布、绒布、牛仔布、编织袋等上面进行缝制制作出刺绣作品。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做刺绣画也可以做壁毯等等延伸作品。

对于新型的平面材料装饰在教学中一般会用到的有装饰沥粉画,以新兴材料沥粉和白乳胶调和后在板上制作可以用挤、压、印、等手法制作出肌理效果,最后用丙烯上色可以制作出来半透明的装饰画。在室内装饰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装饰纸浆画将纸弄碎加入白乳胶颜料以后做成各色纸浆,在将纸浆根据设计图案要求一点一点平铺在板上使最后呈现出来浅浮雕形式的纸浆装饰作品,颜色鲜艳、黑白分明用在儿童空间装饰很受小朋友喜欢。景泰蓝金丝沙画,是根据中国传统景泰蓝制作演变而来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以木板或石膏板做底,将图案用金丝、银丝或铜丝粘贴轮廓在用白乳胶加水平铺在板上,根据创意贴上各色彩沙形成精美的金丝沙画。还有玻璃彩绘是在玻璃上用专用玻璃颜料绘制创意图案,因为以玻璃为底绘制出来的图案多以半透明图案为主,在中间贴上玻璃专用的贴片可以形成浅浮雕绘画作品。一般使用在玻璃橱窗或玻璃门窗的设计上,但是玻璃专用颜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一般不要求学生制作。

立体材料装饰在教学中一般以装饰雕塑和陶瓷工艺为主要内容。装饰雕塑主要是通过教会学生创作富有寓意或者独特的形体语言塑造空间,以浮雕和圆雕的形式创作立体装饰作品灵活运用夸张的手法设计自然的形态。制作的成品一般翻制成石膏或者是玻璃钢。石膏可以更好的体现雕塑的纯粹感,玻璃钢因为可塑性很强常常用来仿制金属、木材、石材等等材料。在我们的教学中将装饰雕塑的材料加以变化作品以纸为材料,制作出来的纸艺雕塑作品。纸这种材料相对于石膏或玻璃钢来说更常见,造型更容易掌握。陶瓷虽然是一种传统材料,但是运用传统泥、创作出来的现代装饰作品有一定偶然性,所以教学作品也很不错。还有就是装饰镶嵌工艺,装饰镶嵌工艺一般用装饰玻璃镶嵌制作。

装饰艺术教学中学生除了掌握材料的技术运用,其设计还要有一定的实用性,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创作中多考虑色彩搭配,构图的完整、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夸张手法等等。因此,装饰材料的合理使用,装饰法则的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媒介的合理利用对装饰艺术教学来说是重要的。而传统意义上的装饰绘画、装饰雕塑都已经不再是装饰的唯一载体,而成为众多装饰艺术设计的分子之一,在此基础上,人类的视野已经大范围扩展,在当今视觉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媒介,将为装饰艺术设计描绘更广阔的空间。根据创作方法材料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材料运用的同时学会设计装饰作品,并学会装饰品的配搭,材料的搭配。通过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有一定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装饰作品和饰品配搭,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因该重点探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美的历程》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新型玻璃教案范文第5篇

室内空间是人们居住、交流与活动的地方,它所使用装饰材质是塑造感性与理性空间的载体,人与之师直接亲近的。现今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涌现,人们的需求也不只是停留在功能要求和审美的普遍性上,玻璃是当前材料中的一种非常重要材料,玻璃的表面和内在质地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能够给人们视觉上带来的美感受,给予了室内设计新的内容。

1.玻璃的分类

1.1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是指未经其他加工的平板状玻璃制品,主要用于门窗,起采光围护、保温、隔声等作用,也是进一步加工成其他技术玻璃的原片。

1.2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是指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力学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的玻璃。其主要品种有:钢化玻璃、夹丝玻璃、夹层玻璃和钛化玻璃等。1)钢化玻璃。这种玻璃处于内部受拉,外部受压的应力状态,一旦局部发生破损,便会发生应力释放,玻璃被破碎成无数小块,这些小的碎片没有尖锐棱角,不易伤人;2)夹丝玻璃。特点是安全性和防火性好。当玻璃受到冲击或温度骤变而破坏时,碎片也不会飞散,避免了碎片对人的伤害。在出现火情时,玻璃仍能保持固定,隔绝火焰,故又称为防火玻璃;3)夹层玻璃。夹层玻璃是在两片或多片玻璃原片之间,用PVB树脂胶片复合玻璃制品,最多可达9层,夹层玻璃有着较高的安全性;4)钛化玻璃。具有高抗碎能力,高防热及防紫外线等功能。

1.3节能型玻璃

建筑上常用的节能装饰玻璃有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和中空玻璃等。吸热玻璃是能吸收大量红外线辐射能、并保持较高可见光透过率的平板玻璃。热反射玻璃的热反射率高,因而常用它制成中空玻璃或夹层玻璃,以增加其绝热性能。镀金属膜的热反射玻璃还有单向透像的作用,即白天能在室内看到室外景物,而室外看不到室内的景像。

1.4结构玻璃

玻璃可用于建筑物的各主要部位,如门窗、内外墙、透光屋面、顶棚材料以及地坪等,是现代建筑的一种围护结构材料,这种围护材料不仅具有特定的功能作用,而且能使建筑物多姿多彩。结构玻璃主要品种有:玻璃幕墙、玻璃砖、异形玻璃、仿石玻璃等。玻璃幕墙建筑是用一种薄而轻的建筑材料把建筑物的四周围起来代替墙壁。玻璃砖主要用作建筑物的透光墙体。

1.5饰面玻璃

饰面玻璃的种类就更加繁多了,它分为:彩色平板玻璃、釉面玻璃、压花玻璃、玻璃锦砖、喷花玻璃、乳花玻璃、刻花玻璃、冰花玻璃、镜面玻璃、磨(喷)砂玻璃、镭射玻璃等。

2.玻璃营造出的氛围

玻璃是家装中所必须的重要材料。玻璃的采光性能好,可以用于对整体空间的改造,能够提高空间的延伸感,使房间的空间感和视野增大。具有特殊效果的门窗玻璃,在满足了透光、透视、隔热、隔音的基本功能之余,还可以给您的居室增添光线与色彩的特殊效果,起到极佳的点缀效果,平添室内的情趣,营造温馨活泼的气氛。而且玻璃的视觉特征,晶莹剔透,五光十色,容易诱人。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出异样的视觉形态。

举例子来说,使用高档镜片玻璃制成的镜画、屏风镜等,雍容华贵,也会给居室平添高雅气氛。如果房间有了玻璃玄关,让人一踏进房门就似进入一个梦幻的境地。也可以在走廊的尽头贴上一块玻璃,绘上很酷的图案,模仿“灯箱”效果,这样就可以打破了空间的局促,带来微微的神秘感。

3.玻璃的运用举例

室内设计要借助玻璃体现自身的灵魂,首先玻璃要满足人们对其众多的功能性要求。室内设计的灵魂由玻璃体现在其内在和外在形态中,用于不同功能的空间设计,对玻璃功能性的要求也不同。 以下简要叙述几种玻璃在装饰工程运用的效果。

3.1镜子

镜子,放在在房间里装饰曾经是流行一时的时尚,镜子有肯呢个是房间里浪漫情调的主角。而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扩大空间及镜子的实用性被视为是镜子的主要功能。镜子的特点是能够映照、反射物体,造成一种扩大空间的错觉,可以使空间仿佛无限地延伸了。但是镜子也能使人迷惑,它制造了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表象。

3.2玻璃家具

玻璃家具以其典雅、冷艳、脱俗而进入寻常百姓家,现代风格的玻璃家具,轻巧、可人,极具浪漫气息,若与居室气氛浑然一体,更显得色彩绚丽,满室生辉。

3.3彩绘玻璃

以玻璃为画布,以特殊材料为颜料,便诞生了彩绘玻璃这种奇妙的产品。当你面对那种无可比拟的灿烂时,你会不仅仅把它当做装饰材料,还会把它当做绘画艺术品。它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彩绘玻璃上的图案不会掉色,不怕酸碱的腐蚀,并易于清洁。同时根据工艺的不同把质感、色彩及图案都融入现代装饰玻璃中,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新感觉。

4.玻璃的家居风水学

玻璃,在家居装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风水学上,玻璃又具有怎样的讲究值得我们参考的呢?有些住房把卧室和客厅之间的间墙打掉,用上了玻璃墙,在视觉上这样有利于扩大空间感。从风水上来讲,客厅是宾客活动的区域,属于阳,而卧室是主人休息的地方,属于阴,如果是使用玻璃墙,变成一眼望通的格局,厅房内主客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毫无私隐,就形成了阴阳失衡,令人情绪不稳,精神恍惚。另外,在一些豪华洋房或复式别墅的设计中,有些会采用玻璃地砖作为装饰,就是在厅或房中的地上铺设玻璃地砖,并在其中做出图案以作装饰。因为玻璃通透,不能给人‘脚踏实地’的感觉,所以会让人欠缺安全感。而家居的厅或房中的地面则必须要稳,所以玻璃地砖并不合适在家里使用。玻璃墙饰也是近来人们喜欢用的装饰手法,可以拉大房子的空间感,并且富于变化。但是有一个原则是不宜对床。总之,玻璃的使用要得当,不能过多,要适当。具体如何运用,不同的房间则有不同的说法

参考文献

[1] 潘鲁生. 设计教育.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