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天古诗

春天古诗

春天古诗

春天古诗范文第1篇

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春天古诗范文第2篇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新雷》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谢眺《王孙游》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春天古诗范文第3篇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天古诗范文第4篇

在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中《江南春》和《春日偶成》这两首春景诗时,我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尝试,效果颇佳。看着学生们在古诗的意韵中徜徉、流连,我的一颗心也不禁雀跃起来。

一、 歌唱

众所周知,古诗很美,最突出的就是它的音韵美。古诗是人类最早的歌唱,无论是“哎哟、哎哟”的号子声,还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吟咏,都是歌词,所以但凡是诗,读来都是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如果投入其间,自由哼唱,更会感受到顺畅悦耳的音韵美。

在教学《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时,诗歌中一二四句的“红、风、中”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中平仄相对,无不充分体现出音韵美。学生初次接触古诗,我没有讲解,没有分析,只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反复诵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有的学生在吟诵“千里莺啼”时将“啼”音延长,宛如小鸟鸣啾;有的将“风”字低吟,宛如清风拂面;有的将“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唱三回,似乎真的感受到王朝更替、物是人非的愁绪。

二、 想象

想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有人曾大胆断言:“没有想象就没有人类的进步。”而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往往一个字里就有一个春秋,一个感叹就是一世的情愁,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比《诗经》更古远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短短八个字就生动反映了当时部落人群狩猎生活的全部,作为中国古代最具艺术价值的文字,古诗可以说在锤炼语言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仍以《江南春》为例,其间第一、二句,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我就“绿映红”三个字让学生发挥想象,问:“读到这里,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说,桃红柳绿是春天;有的说水映天,天映阳,美不胜收;有的说万紫千红春烂漫;有的说姑娘们穿红戴绿在春日里郊游;有的说水是古人的一块碧玉,日是古人的一片红巾……我不禁为他们精妙绝伦的想象而惊叹。

三、 体验

我一直以为“天人合一”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世间一个自然,心中一个自然,只有达到情景交融,才能体验到物我两忘的诗意人生。诗画是相通的,所以苏轼评王维诗画时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是交融的,所以才有了传世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古诗教授的第三个方法就是走进诗人的当时的情境,随着他的诗文,抬着他的双脚,用上他的眼睛,去观望那个世界,这可能就是席勒所说的“审美移情”。此刻的学生就是晚唐的杜牧,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楼里享受春日美景,浮想前朝往事;就是宋朝大理学家程颢,埋首研读之余,受春光吸引,“傍花随柳过前川”。

正如一首现代歌曲中所唱“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读一首诗,就是和诗人作一次深情对望,悟一首诗,就是和诗人的一次感情交融。

四、 享用

很多成年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大汗淋漓地爬上泰山之巅,便会有吟诵“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晚间过渡口,一轮明月在江畔升起,不由感慨“海上明月共潮生”;初春的早晨,百无聊赖倚在窗前,一阵轻风拂过,门前的池水微波荡漾,你才明白“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意韵。

学习古诗到一定程度往往会改变人的性情,你会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成为一个天才诗人,你也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唐人,这一切都是“诗”给你带来的。就我班学生而言,他们对诗歌的享用常常是不经意间的。当有同学转学时,他们会劝慰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他们孤独地过中秋节时,会举起水杯叹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他们游览狼山,坐卧天下第一望江楼时,会感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他们在年岁大了之后,又童心未泯,会不会吟一句“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呢?

学习诗歌最大的享受就是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五、 表达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当我和学生徜徉在“绿映红“的春景诗中时,他们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我带领他们到蕊春园游春。我们来到了蕊春园,孩子栽下的香樟树已经返青了,桃花的枝丫上星星点点满洒着珍珠一样大小的花蕾,淡淡的粉色,我坐在石凳上看着学生说笑、玩乐……多美的生活啊!“杨老师,我们要写诗!”三个小女孩捧着一朵掉落的梅花欢喜地说。我微笑着点点头:“好,想写的都可以写!”我的心也被打动了,于是师生提笔共同赋诗,现摘录几首,与读者共享:

探春

张宏帅

葱绿掩月亭,

枯枝架晚阁。

儿童池边戏,

思绪荡悠长。

望春

瞿烨

桃红映柳绿,

莺啼花草香。

林间儿童戏,

笑启心自闲。

喜春

杨霞

枝头喜鹊来,

池底艳阳开。

群童林间戏,

笑揽春满怀。

春天古诗范文第5篇

1 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古诗背景,理清“情源”

由于古诗的创作时间相隔久远,诗人当时生活的情形现今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有些古诗涉及一定的社会史实,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独特情感,学生很难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下面以教学杜牧的《江南春》为例,利用信息技术从三方面了解相关内容,帮助学生领会古诗的思想内容,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学习。

1.1 收集诗人资料

《江南春》描写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慨南朝的覆亡,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但是学生有限的阅历和体验,造成他们理解上的困难。于是,笔者利用学校语文资源网,在“拓展阅读”栏目里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文章,包含杜牧的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作品等,要求学生预习。学生读完以后对杜牧有了更多的了解,为更好地理解诗好准备。

1.2 收集同类古诗

作者在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笔者要求学生搜寻情、景与之吻合的诗歌,学生查到丘逢甲的《春愁》、杜甫的《春望》、贺知章的《咏柳》、寇准词作《江南春》等。他们在朗朗的朗读中加深对《江南春》的理解,更按各自能力积累了相关的诗歌,充实了自己。

1.3 收集相关图片、散文

笔者要求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图片、散文。学生在交流中出示了五彩缤纷的春景图,诵读了朱自清的《春》。在大量信息的渲染下,学生很受春天特有的生气,对诗中语言文字的把握起到特定的铺垫作用,使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开放的、鲜活的系列,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2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古诗意境,激引“情趣”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邃,字里行间常常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通过信息技术展现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既训练了学生品诗赏画的能力,又引发他们心中的情感,激引学生的审美情趣。

2.1 画面展示,感受意境

古诗的语言极其凝练含蓄又生动形象,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信息技术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符号,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杜牧的《山行》教学中,“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叠,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课件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诗的意境之中。

2.2 音乐渲染、感悟意境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曲曲生情,由曲引情。在教学中因诗而异,借助信息技术为豪放诗配上高昂激越的曲子,为沉郁的诗就配上悲凉凄清的曲子,为清丽的诗就配上清新明快的曲子,来引发学生的情感。

如学习《江南春》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首先播放一段《春芽》乐曲,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春景,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学完全诗后,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学生必然浮想联翩……

2.3 熟读成诵、体验意境

古诗节奏明快,格律严整,充满韵律和节奏美。因此教学时,采用形象直观的画面,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则能帮助学生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先请学生观看录像,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感受到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来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最后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很快就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3 利用信息技术唤醒美感,领悟“情理”

3.1 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形象的品味

古诗语言凝练而意味深长,诗人往往在“情动而辞发”后还要反复推敲,将丰富的情感融入每一个字。可是,学生与诗人存在相当大的时空距离,加上缺少对生活的认识,要使他们从字里行间清晰地感悟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悟透某个含义深刻的字,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如果运用多媒体将诗人所描绘的场景逼真再现,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从而产生共鸣。

例如教学《小池》一课时,教师出示课件,清澈的泉水、茂密的树阴、晴朗的天空、美丽的荷花、可爱的蜻蜓,这些唯美的画面把学生带进一个美丽真实的世界中。欣赏后笔者请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赞美夏天。画面中夏天的景色勾起他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当笔者问学生:诗中写了哪些夏天的景色?他们都抢着回答,积极性特别高涨。电脑屏幕上随即出现色彩缤纷、活泼美丽的相关画面,教室里不断地传出学生高兴的赞叹声,加上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很快古诗的意思就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展示。

3.2 运用信息技术,形成丰富的想象

小学生面对具体的事物、鲜活的形象、真实的情景,他们的思维就变得活泼、敏锐,呈现兴奋状态。要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师需要通过事物、形象、情景在特定的时空中有机组合,引发学生敞开思维之门,启发学生想象,由表及里,因景析情,展示诗的意境,从而准确地领会诗的思想内容。

如在教学《池上》一课“小娃偷采莲”时,教师让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画面,同时结合教师的配乐,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接着教师组织交流“看”到的画面,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进而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再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思考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