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生命价值;语文教育

一、认知生命:文本解读

中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作品都再现了“人”生命的积淀。古今中外人类知识体系、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是生命教育的资源库,是生命价值的丰富素材。人类的生命随处可见,但是人类生命又是自然界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命价值教育文本,凸显生命价值教育,汲取教材文本中生命价值教育的“营养”,正确认识生命价值,增强中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引导他们珍惜生命,树立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生命观,以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如,王家新《在山的那边》、曹文轩《孤独之旅》、黄蓓佳《心声》、鲁迅《故乡》、勃兰兑斯《人生》等,给予了人生深刻的启示;鲁迅《风筝》、莫怀戚《散步》、泰戈尔《金色花》、张之路《羚羊木雕》、朱自清《背影》、冰心《荷叶母亲》等,表现出亲情、友情;冰心《谈生命》直接阐述生命的价值;席慕容《贝壳》、小思《蝉》等,引人思考生命价值;何其芳《秋天》、宗璞《紫藤萝瀑布》、王鼎钧《那树》、朱自清《春》、梁衡《夏感》、老舍《济南的冬天》、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展示多彩生命,呼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杨降《老王》、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余秋雨《信客》、李森祥《台阶》等,以普通的人和事,呼唤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二、感悟生命:情感迁移

中学语文教材中,涵括很多生命意象,引领学生感受生命,欣赏生命形态,认识生命旺盛顽强的活力和价值,让学生通过欣赏生命,实现情感迁移,达成对生命的感悟,最终热爱生命。一个人只有学会热爱生命,从自我欣赏出发,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保持自信,不失热情,才能在跌倒后,再次爬起。当然,生命欣赏还在于发现他人的美,学会欣赏他人。中学生通过感悟生命,实现情感迁移,继而丰富自我生命的内涵、真谛。如,在《第一次真好》一课教学中,作者写到“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这样的三句话,让学生细细品味人生诸多第一次的体会,感受“我”的第一次体验和经历。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说一说自己第一次的感觉,和课文的第一次进行对比,并总结和升华自己对第一次的感悟。通过课堂教学感悟生命,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自我,认识生命,实现情感转移,全新感悟生命。

三、体验生命:实践活动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通过文本解读和情感迁移,让中学生认知生命,感悟生命,学习文本作品中蕴含的人性,认识真情的可贵和生命的重要性,继而关注生命,重视生命。然而,中学语文的生命价值教育,不仅仅是认知生命、感悟生命,更在于体验生命、提升生命,从而帮助中学生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的教育是对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中学生要将挫折、困难看作是生命价值提升的“人生老师”,当作是自我锻炼成长的机会,积极面对,勇敢克服,不断战胜自我,提升自我。如,在《散步》一文中,写了一家四口散步在春天的田野里,沉浸在“和美”的亲情世界里,感悟作者及家人美丽的心灵。笔者创设生命教育情境,让中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关爱亲人,理解生活,体会责任与爱的关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分享、感受、传递爱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爱,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发展。

四、结语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生命价值教育中的生命认知、感悟、体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命认知是基础,生命感悟是延伸,生命体验是完善。教师要将生命教育作为语文教育最高的价值追求,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笔者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以生命认知为出发点,指导学生感悟和体验生命,绽放中学语文课堂生命之花。

作者:崔旭春 单位:沂水第二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自觉与超越:语文学习的根本动力

语文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凡是活动,都必须有一定的动力。在教与学这一对关系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任何“教”都不能代替“学”。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动力系统”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是语文教学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来自哪里?要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必须从人生命本性与人言语现象的关系中寻求答案。

首先,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是人言语现象发生的根源。一方面,人的生命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另一方面人还是超越性的存在。人是不确定的、是可能的存在,生活在希望之中。自由自觉和超越是人作为人存在的基本规定性。存在的言说,是人的确证。人的上述本性使人创造了语言,与此同时,语言也发展了人、创造了人。由古猿向人长期演进的过程中,人逐步生成了先天的获得语言的秉赋,又在后天为了生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主动学习和掌握语言语言。尽管人的语言学习也有外在的诱因,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其次,人生命的自觉性和超越性是推进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从人的阅读来看,“语文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制激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加工过程”。[1]接受理论认为,阅读是在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召唤的互动中完成的;读者和文本的对话即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视野的碰撞,在交汇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视野融合,意义随之而生。“期待视野”是个体进行有效阅读的前提。没有“阅读期待”产生和参与,读者和文本不可能产生“对话”关系。从个体的表达来看,写作是“作者根据题目的要求,主动从记忆中提取关于文章的体裁和主题内容信息,并把这些知识能进行合理的组织”[2]。作者具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和热情,才能获得创作灵感,并经过积极主动的写作活动,最终写出好的作品。总之,无论什么有价值的知识或教学要求,如果没有唤起主体内在的语文学习需求与欲望,如果没有主体的能动性,都将是无效的。从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看,唤醒学习者的生命自觉是一条根本性的和十分有效的途径。例如,当代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培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和建立三个系统(计划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等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之所以富有成效,换言之,正是依凭、激活和发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超越性。

可见,唤醒、激活、发展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对于培养人的语文自学能力,开发其生命潜能,实现全面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还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和超越意识具有潜在性,而且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和超越意识进行唤醒和激活;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超越性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实现机制,还应当把促进其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自觉性和超越性是人的类特征,它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人的求知欲、兴趣及探索性、创造性有着内在的正相关,它是人性的精华,是人素质中的核心部分。一个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三是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其构成来看,参与和支配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动机情感(语文情趣)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由此可知,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超越性是多种心理的、文化的因素有机构成的复合体。认识这几点,既有助于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自觉性和超越性”这个根本,激活动力,又可避免对此作简单化和过于功利化的处置。

二、内化与外化:语文素养生成的心理方式

复杂性科学认为,生命“自组织的核心是由两个不可分割的原理之间的对话构成的,一个是(基因的、种类的)生成的原理,一个是(此时此地生命存在)现象原理”[3]。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原理之间的对话”,一是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营养,二是结构自身吐故纳新,从而,完成与外界交换能量的过程。人不仅具有生理的、物质的自组织系统,还具有心理的、文化的、精神的自组织系统。在此视域中,人类的学习,其实质是依凭其特有的精神性的自组织机制即上文中所述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哲学上的表述),借助人类特有的符号,吸收和使用文化,积累经验,创造新的经验,不断丰富、建构和发展自己。

人是怎样进行“吐故纳新”、完成与外界交换能量的呢?内化和外化是人类的文化传递、生成机制,是个体进行“吐故纳新”,实现精神建构的基本形式,当然也是个体获得和生成语言能力以及创造语言产品的基本形式。正是在内化和外化的作用下,我们创造了语言,语言创造了我们。

语言知识的内化,是指外部的语言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主体头脑内的语言认知结构(或称“图式”),即学习主体对语文知识、技能及内在意义、精神、情感的吸纳――通过听、读,“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吸取语言营养。个体吸纳外部语言营养生成语文素质,建构精神世界,是自身的先天遗传的语言获得和生成机制在外部环境的语言信息刺激下,经由“内化”来完成的。

学生把获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欲求,便是外化,即学习主体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及意义表达自己的需求、欲望,其主要形式是说、写。外化的意义在于,不只是对这“知识”的复制,而是生成语言能力、发展全面素质的过程。具体地讲,说话、写作等表达形式,是学生主动从事语言学习,从事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的外化形态,它不仅生成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学生释放激情、展示生成智慧的重要方式,从而实现了人的完整个性的统一。

语言的内化和外化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没有语言内化更不会有优质的外化,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揭示了内化对外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外化可以使内化成果得以巩固与加深,激发“内化”主体产生新的阅读需求和冲动,同时外化所生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又丰富了主体解读文本的认知结构。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是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统一,即听、说、读、写紧密结合,互为促进。正如张蛩言:“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这就是语文教学之所以要求听说读写必须整体安排、紧密结合的根本原因,即这一要求体现了生命吐故纳新、交换能量、建构自身的规律。

三、感悟与对话:教学效应发生的实践样态

个体生命与外界交换“语言能量”,生成语文素质,实现精神建构,是经由“内化和外化”来完成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实践样态”主要表现为感悟与对话。

所谓“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本文指个体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会和体验。人们理解和真正获得知识,能够进行阅读、作文以至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所依靠的内在的核心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传授的这些条文,而在于我们的言词难于抵达之处,比如说,在于情感和悟感。”[4]这种底蕴(情感和悟感)产生于主体的感悟活动。在言语实践过程中,当言语主体面对言语对象,“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时候,产生的那种兴奋、激动、陶醉、沉思、敞亮、豁然开朗等情感状态,就是言语实践中的感悟。朱光潜先生对人朗读时的感悟状态有精彩描述,他说:“朗读时的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胸热血都沸腾起来了……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感慨,大有低徊往复,依依不舍之意。”[5]此时,言语主体的生命融入语言所展现的意义世界,同时,语言所包容着的那个世界也融入言语主体的生命体验之中,便出现了“意义瞬间生成”,即或系统某个参量的累积性变化(同化性内化),或系统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该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顺应性内化),也就是阅读者正在发生着的语文素养的建构。读、听是吸收,写、说是倾吐。读和听如果不发生深切的“感悟”,而这种读和听是没有意义的。说和写也必须在个体对人生、对社会、对表达方式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才可能是有质量的和精彩的。学生如果对所表达之物和语言、构思缺乏一定的感悟,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可见,主体语文学习的“跃迁”发生于他在文本解读或表达过程中的“感悟”,这种“感悟”是认知、情感和知识、经验、能力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它往往始发于“某一端”,或在形式方面或在内容方面品出了“语文味”,并进而产生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主体对语言的“感悟”是在“对话”中发生的。《语文课标》中之所以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为“对话”意味着主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意味着主体在与外界交换能量,即他们在一个语言的世界里展开心灵对话,在语言的沟通、融合中扩充着自己的视野,生成语文素养,提升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阅读文本,只有对文本有所“感悟”,才能产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听了别人的发言,只有对他人的见解有所“感悟”,也才能产生与他人之间的有效“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写的过程也是主体与人生、与社会、与自身语文素养的“对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同一平面上的“对话”只是量的补充,不可能实现质的跃迁,“如果有一方超越对方水平的认知和理解的水准,则对话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6]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展开有深度的对话,引导和鼓励他们说出对文本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感悟与对话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个体感悟是对话的基础。对话的主体必须对文本具有一定的“感悟”,否则,主体之间就不存在一个“问题视域”,对话也就无从谈起,或者不存在有深度、有新意的内容,对话便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在“对话”中,个体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发生并丰富、深化。如果个体不阅读文本不发生与文本的对话,不倾听他人对文本见解,那么,他就不可能对外部的语言营养有所“感悟”,也就不可能实现对外部语言营养和精神价值的内化。“对话”的过程,应当是“感悟”发生、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2]彭聃龄,谭力海.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41/239.

[3]谢光前,袁正辉.自组织形态的复杂性演化与主体的发生发展[J].哲学研究,2008(6).

[4]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2).

[5]朱光潜.艺术杂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89.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生命 人生 苏霍姆林斯基 新课标 天地宇宙 本质

2011年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制定并发行。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益之举。在文中《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了本学科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现在的中国生活在地球村里,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经济文化错综复杂。而自近代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断层。这些都造成我国今天的道德迷失。许博渊2010年《重建道德靠什么》一文中写到:“我国社会道德的滑坡是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但滑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重建道德,却人言人殊。”对于生命与人生,我们都想把握住属于本体的东西。然而这又是一个全世界没有定论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留住时间的量去求索生命;同时感悟生命,以提升生命的质。没有对生命的热爱,生命之火会随时熄灭;没有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空间将万古漆黑!

萨特说过,物的本质先于存在,而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有创造生命的可能,正是这种可能给予了人生命的意义。

身为农村中学的一名思想品德课程教师,我应该给偏僻闭塞冷寂单调的农村中学的孩子打开一扇人生与世界的窗,把他们从电视、游戏、和懵懂的消磨时光中带入生命的大世界。

热爱生命与感悟人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对人生的感悟,就没有对生命的热爱。所以热爱生命就需要对人生的不断感悟。所以,一个老师特别是一个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应该有相应的人生生命的哲学素养。并且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经常增加自己这方面的学养。古今中外的都看看都了解,就会发现生命形态的呈现千差万别。但是,人最初最基本的目的仍然是生存。关于生存的哲学就千差万别。就古代讲,古希腊以美为目的,这是我们中国人难以想象的。一场连绵十年惊天动地的特洛伊战争的唯一原因竟然是为了一个叫海伦的美女。而中国的类似的战争只有为争夺鸠摩罗什而由苻坚的派大将吕光出西域伐龟兹这场战争,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学术之战。中国的哲学源头是巫。这是鲁迅先生的观点。后来由巫衍生出道。然后在战国形成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百家争鸣”的形势。后来秦时的法家,汉初的道家,汉武后的儒家,以及汉末进来的佛家,最终中国在宋形成各家的汇流。直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西方思潮两大阵营的涌入。由此,形成对学生全身心的引导。

今年夏天学生淹死的现象层出不穷。从百度中我选了一例:

红网新化站8月2日讯(分站记者 新轩) 8月1日下午3点30分左右,新化县温塘镇晏家中学5名学生结伴到车田江水库大寨桥码头附近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获知信息后,新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指示进行全力搜救,确认溺水身亡后,迅速组织温塘镇党委政府、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部门赶赴现场调查和处理有关事宜。县委书记胡忠威、县长邓光吕迅速组织在家的全体县委常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安排部署相关事项的处理工作。

事情的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这个例子(其实远不止这例)我们自身有对人生的感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个感悟是相同的:热爱生命。马上就要开学了,我现在就在准备以这些新闻为背景的主题研讨:珍爱生命。同时,假期也进行了家访。学生们至少可以感悟到毕淑敏的那句话:“生命有不堪一击的脆弱!”。人要生存,但是生存是有危险的。有那些危险,感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会让我们的学生打开保护生命的知识之海。也会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哲学思维好的学生,还会激发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层次思考,增加生命的质感。

面对生命的脆弱,人生应该如何度过?这个问题的提出,会引出许多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会让学生主动地触及课程,触动生命。譬如:生命如此不堪一击,我们是不是该及时享乐?繁重的学习还有没有必要?如此勤苦的学习,能获得生命的永恒么?学习好和学习差真的很重要吗?怎样的学习能让我们获得生命的乐趣?生的乐趣究竟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我们要如何面对我们身边的人?人生的过程会遇到许多的道理,到底听从于谁?标准何在?老师要引导,并且老师还要给学生做榜样。供给学生进行人生思考的活的样本。

生存下来后,我们也要感悟人生。只有感悟人生,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就要考虑人与家庭,社会,世界,天地,宇宙的关系了。这个范围更大,老师的人生经验也有限。各自的人生定然有各自的领悟。但是,老师可以引领方向的。正是在这样的方向上,才体现出老师的价值。老师以自己的生活模式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的方向,这是很不容易的。在今天功利化的大环境,老师要做到这些更不容易。老师要把学生带入宇宙人生的大景观中去观察。苏霍姆林斯基在《教给学生观察》中写道:“应当指出,在一些学校里,并没有把观察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作是发展智力的途径,而且把它看作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当自然界那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在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

生命现象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我们要从万物的生命中去观察,这样才能真正的感悟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的不断感悟,才能不断地接近生命的本质。人生才会展现出绚烂的美景,人生的意义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科学教育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给教师的建议》;

2. 中学学科网2011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

3. 萨特著艾珉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萨特读本》2012年北京第一版;

4. 刘再复著三联书店出版《红楼哲学笔记》2009年7月北京第一版。

姓名:胡兴伟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第4篇

首先,要经常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常普通的小事,大事我们要关注,小事我们更要留意。比如说一家人散步这一极平常的小事,《散步》的作者莫怀戚却从中感悟到了家庭伦理;作家张晓风看见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满天飞舞”,她想到生命的代价,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敬畏生命》),生命值得敬畏。如果作家不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怎能有此独特的发现?考场佳作《窗外》写道:“从我居室的窗外望出去,可以看见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牵动着我的文思。”可是一个早晨,“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这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慨系之”。过了些日子,也就淡忘了。一次从乡下回来,不经意打开窗户,顿觉眼前一亮:“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作者审视窗外自然风景,从变换更替中悟到一个哲理:“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而又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看,小作者这一深刻感悟,不就是来自于多次细致全面的观察吗?

感悟需要联想、想象和善于思考。学会感悟就要学会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象,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因此,我们不但要用心观察生活,而且要善于思考生活,对生活中某一类物,某一件事,某一个现象都不要轻易放过,要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考场佳作《风的记忆》的作者就很会联想,他写小时候举着小红旗不飘,在父亲的启发下举着红旗跑,旗便“呼啦啦”地飘起来了,感悟到:成长的过程中不能懈怠脚步,只有奔跑才能高扬人生之旗;一次龙卷风刮倒烟囱、刮没屋顶,“我”和姐姐十分惊恐,而爷爷像没事似的,慈祥地笑着给我们讲龙卷风的成因,并安慰我们不要害怕,作者感悟到:只有笑对风雨才能迎来生命朗朗的晴天;作者由看小树在风中“唱歌”“跳舞”,即使被刮得东倒西歪也一如既往,又感悟到:人应像小树一样,风越大就唱得越响,舞得越欢。于是每有打击来临,都要准备好自己的“歌”。作者通过与风有关的一些小事,联想到生活,感悟到生活的智慧。我们还要善于对观察到的生活细节进行想象。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合情合理又符合科学的想象是有利于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的。有篇佳作《坎坷也美丽》,作者通过对波浪曲线的想象而产生了“坎坷也美丽”的人生感悟,作者写道:“波浪形的曲线真美,它是人生的脚印,波峰上闪烁的是金光闪闪的奖杯,波谷中盛满的是自强者的汗水。”这个想象生动形象而又合乎实际,作者由此得到启示并悟出人生真谛:“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线那样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虽然走起来辛苦,但它却通向幸福。只有攀过那座座高峰,越过那条条深谷,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幸福。”“假如人生之路是坎坷的,也许我们会拥有更多的美丽。走在波浪似的人生道路上,最可宝贵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些话充满智慧和哲理,如果我们平时注重想象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不难找到这样深刻的感悟的。

感悟还来自于对生活的亲身感受和深入体验。我们要有意识地参与一些各种各样的活动,直接感受生活、体验情感,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人生,这样才能触发灵感,作品才能产生撼人心魄的魅力。佳作《感悟生命》,作者写一次生物解剖课,同学们把带的鱼都包在报纸里,鱼拼命地甩动身子。有的同学狠狠地往桌上一掼,它还是不停地扭动身子,甩着尾巴,眼睛睁得大大的。同学们又用报纸将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了起来,估计鱼是窒息了,同学们继续听课而忽略了那个不安分的生命。接着作者又写道:“不知过了多久,‘呀!’同桌叫了一声。我一看,顿时目瞪口呆:煞费苦心折叠好的报纸,已被那小机灵顶开,它的尾巴已甩出来了!只见报纸遮盖的部分还在微微起伏,我想象着它生命的蠕动。正惊叹间,老师要求大家动手杀鱼。掀开报纸,天!它还在一上一下地跳,腮帮鼓得更急促了,像在大口喘气。同桌把菜刀架在它脖子上,仿佛出于一种求生的本能,蓦地,它急剧地挣扎起来,甩得尾巴‘叭叭’直响,同学近乎无可奈何了。它挣扎得太久了,只能睁大愤怒的眼睛,喘着粗气,任身上的鳞甲一片片被刀刮去。等到内脏全部被掏出,只剩下一具躯壳了,眼睛还睁得大大的,流露出一种异样的神采,就在这一瞬间,我清晰地看见,它用尽最后的力量,扭动空空荡荡的躯壳,尾巴摆了一下。啊,多么持久的生命!多么顽强的斗志!生命的精髓在于躯体中的灵魂,而不在于没有灵魂的躯体;躯体消逝,灵魂仍在,这就是生命。”这是叙写的一次杀鱼的亲身经历,作者心入生活,并带着充沛感情,因而体验很深,感悟也极为细腻深刻,提炼出有关生命哲学的含义,着实令人叹“鱼”观止。

写作实践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善于体味、思考生活,提炼生活。另外,还要广阅读,多揣摩、借鉴他人作品表现出的感悟生活的经验。这样,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逐渐加强,自然也会写出立意深刻、新颖的文章来。

说食终不饱

说衣不免寒

[出处]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饱吃须是饭,着衣方免寒。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范文第5篇

《可以预约的雪》是台湾现代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是“情”与“理”相融的经典美文。文章取名“可以预约的雪”,是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台湾特有的菅芒花比作北国冬天的雪,由朋友相约看菅芒花,回想起两年前看花的情景,感慨万千。怎样面对生命中的“常”与“变”?怎样突破人生的困局?这就必需怀揣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全文善用对比。

学习目标可以定位如下:知识与能力:诵读文章,梳理文脉,学习作者“一花一世界”的构思技巧;过程与方法:相互交流探讨,能够领悟作者对人生“常”与“变”的理性思考和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品析作者流露于文本中的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学习重点应该确定为:1.能够领悟作者对人生“常”与“变”的理性思考和感悟;2.品析作者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本文“情”与“理”兼美,重在感悟与品析,因此要注重情景问题的预设和问题情景的创设。围绕题目“可以预约的雪”,预设三个问题:1.为什么不用“可以预约的菅芒花”为题?2.你能品析“可以预约”的言外之意吗?3.既然生命的大部分都不可预约,那为什么要用“可以预约的雪”为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说的大概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树。也就是说每一个细小的物体中,都包含着宇宙的秘密。今天我们就将走进这样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事物,去联想,去体察,去感悟,从而衍生出人生的哲理。这位作家叫做林清玄。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疏通难解的生字词。学生个读,同学互评,教师再范读,提示情感的把握。

2.学生再读课文,师生互动,理解如下问题:

问题情景(一):题目是“可以预约的雪”,文章与雪景有关吗?与什么景有关?

明确:与雪无关,与菅芒花有关。“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暗喻手法,二者有何相似之处?明确:色彩(形似)、可以预约(主观愿望、期许相似)

问题情景(二):可不可以把题目改为《可以预约的菅芒花》呢?哪一个题目更好呢?

明确:应该说也可以,但是哪一个题目更好呢?雪是普遍的景物,菅芒花比较稀有,是台湾一种特有的植物,只有在阳金公路才能看到,所以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它的色彩和可以预约的花期,当然原题好。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便在于,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于浅显,变特殊为一般。

问题情景(三):通过比喻的方式,由雪及花,文章主体就是写菅芒花吗?

(学生思考、交流、探讨)明确:文章主体并非写菅芒花,而是写看菅芒花的人。

问题情景(四):作者思维由花及人,由菅芒花可以预约的特点联想到人生怎样的情形?

(学生思考、交流、探讨)明确:经过两年时间的流逝,菅芒花又到了开放的秋季,可是看花的人却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而面目全非了,由看花人又延伸到所有的人,外在经历在变,内心体验在变。深深思索至此,一个沉重的疑问压在作者心头——“在我们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还是不变是正常的?”

三、研读讨论

问题情景(五):面对生命的“常”与“变”,到底哪一个才是生命的常态?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①(13段)自然的景每一刻都在变化,人生也如此,而我们都希望并习惯于“不变”,这就造成人生的困局。

②(14段)其实生命的“常”是人生的面具,生命的“变”才是人生的眼睛,生命的大部分不可预约。

③(15、16、17、18、19段)列举生命的“常”与“变”:菅芒花(常)——看花人生(变);预约来生(常)——前世精魂(变);同学会(常)——同学(变);岁月定影,时空定格(常)——完全不可能(变)。总结:用众多事例,从自然、人生、佛教、生活等方面论述了生命中“变”是常态的感悟和道理。

问题情景(六):面对生命的“常”与“变”,作者提倡怎样的人生态度?

①(破):对自身因缘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缘无怨无尤——人生课题;②(立):对“常”祝福,对“变”宽容;总结:懂得欣赏——美好的心、欣赏的心——保持预约的希望。

四、总结反思,形成积淀

问题情景(七):品析作者积极的心态!

①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只要心里充满乡音亲情,浪迹天涯、作客他乡又何妨?

②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历经病患折磨,才更加懂得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③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来回走了三趟——穿越生死不死,就更应该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④我呢?最慈爱的妈妈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妈妈的病故,倍感亲情无价,中年添子,人生幸福。

总结:懂得欣赏才会幸福!拥有一颗美好的心、欣赏的心,永远保持预约的希望,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重新审视人生的变故无常,却发现,人生绚丽多彩,生命缤纷灿烂!而作者的心境也由原来的感伤转变为豁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