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广告语

学校广告语

学校广告语

学校广告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校园公益广告 言语行为理论 关联理论 语用分析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72-02

一、公益广告简介

《中国广告词典》将公益广告解释为:为社会公众制作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它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关注社会性问题,以合乎社会公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公益广告隶属非商业性广告,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别的社会性。其主题内容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运用广告手段,用鲜明的立场和健康的方法引导全体社会大众,拥有最广泛的广告受众。

校园公益广告,就是流行在校园,面向广大师生的一种公益广告,其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值得我们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学习。

二、校园公益广告与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源于哲学家对语言意义的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J.Austin提出,他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更重要的是通过说话来实现某种目的,也就是以言行事。Austin提出了“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两类话语区分,在对其不断研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种行为”模式,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美国哲学家Searle继承了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间接的使用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个普遍现象,当说话人出于某种意图不愿意直接使用施为话语时,他就会采取间接言语手段来实现某种言语行为。Searle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的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1975:60)。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和非规约性两种:规约性言语行为是指按照语言使用者长期使用语言的习惯来推断间接的“言外之意”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主要依靠交际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特定语境来推断其“言外之意”。

(二)校园公益广告中的言语行为理论

和一般的言语行为相比,公益广告语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劝导性,目的鲜明。要实现这种极具劝说功能的言语交际行为,必须讲究策略,既可以是话语本身,也可以是话语之外的手段。

1、校园公益广告中的直接言语行为。

直接言语行为是指以言行事直接表达劝导主题。例如:

(1)人走灯熄。(关于教室灯)

(2)书本按序放,查阅有方向。(图书馆)

(3)足下留情,请绕道而行。(草坪)

这类广告的言外行为就在于劝导广大师生在这些地方遵守这些规则,文明自己的行为。在读到这类广告时,受众不用过多思考就能明白其宣传内容,理解其意,如果受众做到了“按时开关灯”、“按序放置书本”、“不踏草坪”等,那么这些广告的言后行为就能得以实现。

2、校园公益广告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上文提到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规约性言语行为是指按照语言使用者长期使用语言的习惯来推断间接的“言外之意”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主要依靠交际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特定语境来推断其“言外之意”。例如:

(4)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图书馆)

(5)做人讲德,用水思源。(水龙头)

(6)为什么我总是受伤?(草坪)

以上广告(4),字面上只是陈述,按照常规理解,其意在于指令,即保持图书馆安静,不要影响他人。这种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委婉客气的表达了意思。广告(5)通过一个“祈使”言语行为来间接是实施“规劝”言语行为。读到这则广告,受众会很容易联想到“饮水思源”的故事,意识到水的来之不易,从而节约用水。广告(6)则是利用“询问”来行使“批评”,运用拟人手法,以草坪怀疑的口吻来写,引人反思。解读这类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人们需要在互知的背景知识和语境里进行。上述3则广告就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解读这些广告的过程中受众需要调动自己对修辞的认知,结合语境,来真正体会理解这些广告的用意。而这样的广告既制造了轻松幽默的氛围,又起到了规劝作用,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三、校园公益广告与关联理论

(一)关联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论是对Grice的合作原则的修正和发展,并从认知的角度对明示推理交际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不需要遵循合作原则,而是以关联性为取向。

关联性是一个依赖认知语境的概念,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未必都是真实的。交际者的认知语境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的交际中会不断的得到扩展和补充。明示推理以明示性为向导,在新信息和旧信息之间进行;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建立关联性、寻求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话语的关联性受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话语处理所需的努力的共同制约,如果听话人能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那么该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性。

(二)校园公益广告中的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体现在校园公益广告中,主要是公益广告通过话语对某种观念进行宣传,向其受众传达一种新信息,受众以其所有的旧信息进行思考、推理,进而理解公益广告的真实含义。对于校园公益广告的理解也就成为了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例如:

(7)学陶潜,做隐居书海之士;比马丁,做畅所欲言之人。(教室)

在看到这一则用于教室的公益广告的时候,受众首先会调动自己脑海里已有的对陶潜和马丁的认知,即他们分别是古代中国隐居于山的诗人和近代美国鼓舞黑人争取自己权利的革命家。正是隐居于山,陶潜才得以做出流传千古的佳句;正是有着极好的演讲口才,马丁才能够引导受歧视的黑人最终夺得了与白人平等的权利。这样的原有认知结合教室这样一个语境,受众很容易得出这一广告的最佳关联,即教室里要认真读书,不打扰别人,同时,在班级讨论等活动中要踊跃发言,给出自己的见解。以下是一则关于地面的公益广告:

(8)如果想让我变漂亮,请不要给我送“美味”

读到这一公益广告,受众很容易联想到时下很流行的“减肥”、“骨感美人”这些概念。这一句话会被理解为“想要我变的漂亮,就要控制我的饮食”等等。结合“用于地面”这一语境,这一解读就会有所改变,即“如果想让我保持干净整洁,请不要乱扔垃圾”。理解到这里,这一广告的宣传效果就达到了。

再看下面一则关于课桌的公益广告:

(9)武术家松动了我的骨头,艺术家拧紧了我的眉头。

在看到这一则广告时,如果不知道是在描述课桌,很多人会不知所云,原有旧信息也不只能得出“武术家”动拳脚、“艺术家”动笔墨的结论。这时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来理解这一广告。只有知道课桌这一语境,才能得出最佳关联---这里的“武术家”、“艺术家”是说那些不爱惜课桌,拍打甚至踢课桌或者在课桌上乱刻乱画的学生。在想到这里的时候,受众会为之一笑,广告的幽默因素得到理解,同时那么广告的规劝效果也得以实现。

四、结语

校园公益广告运用诸多策略向师生等广大广告受众传达着一些健康理念和文明行为方式,对人们在学校的行为起着一定指导、规劝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其受众需要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以及对具体语境的认知对其做出正确解读。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等对于校园公益广告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人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多明等.中国广告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2] Searle. Indirect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学校广告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程序语言类课程;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现状调研

1 调查目的

广东省高等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7年1月至5月对省内高校的在校学生、一线教师、毕业生及企业进行了“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调查”,从不同角度为广东省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在此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确立了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为“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

自2009年起,我们在全省高校范围内开展“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当前,省内高校针对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即大学计算机基础),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并形成了行之有效地教学经验。

然而,程序语言类课程还存在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基础课教学特征、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现省内各高校程序语言类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形成指导性意见,广东省高等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11月至12月对省内10所院校进行了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现状调研。

2 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程序语言类课程教与学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信息。了解毕业生所在的学校层次、所就读专业及程序语言类课程开设时间。

2)教学现状。从授课课时、授课方式、考试方式、作业方式、教学方法、实验方式等多个方面了解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的现状。

3)学生的学习感受。收集学生对学习影响因素、后续课程设置的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调查的方式,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244人,共回收有效问卷2195份,有效率为97.82%。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分别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行政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学生占49.11%,高职院校学生占50.89%。

参与调查的学生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理科(26.61%)、工科(28.93%)、文科(14.67%)、经济类(25.83%)、医农类(2.96%)与音体美类(1.00%)。

3.2程序语言类课程开设与学时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省内高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有程序语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C++、C# 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VFP数据库应用技术、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与Java程序设计7门课程。其中,学习人数最多的课程分别为C语言程序设计(41.6%)、VB程序设计(33.5%)与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18.4%)。

63.33%的学生表示学校会在一年级开设程序语言类课程,而36.67%的学生则在二年级才学习程序语言类课程。

每门程序语言类课程在各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时存在差异,有的课程小于48学时,有的课程超过72学时。根据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程序语言类课程的实施课时数可为48~96学时。

但44.05%的学生认为在学时数内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学习内容,22.32%的学生认为在学时数内能掌握课程学习内容,认为学时数刚好的学生比例占33.6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丰富课后自主学习资源,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及实验课的有效学习时间内。

3.3 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基本情况

3.3.1 课程教授方式与效果

统计结果表明,目前讲授程序语言类课程讲课形式多为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上机演示讲授课程内容(63.19%),而且在讲授过程中也注意结合案例讲授相关知识内容(61.46%),并结合实用的小程序设计启发学生的学习(35.85%)。但同时有学生反映(25.92%)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照着多媒体课件念,而缺乏必要的启发式提问与讨论:更有学生反映(12.94%)部分教师只会照本宣科,重复讲解书上的例子。

从整体教学效果看,31.4%的学生认为,他们之所以对本课程感兴趣,是因为教师可以将案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24.6%的学生则认为其原因在于教师的讲解清晰。

程序语言类课程中包含大量程序设计抽象知识,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多媒体课件配合上机演示讲解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而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通过具体的实例(最理想是结合不同专业使用程序语言解决专业问题的实例),由问题引出概念,并展示使用程序设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3.3.2 作业与考试的方式

统计结果表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程序设计能力,教师所采用的作业形式主要有书面作业(30.75%)和上机编写程序作业(69.25%)两种。而在完成作业的方式上,布置小组协同完成作业占18.68%,而81.32%的学生作业完成方式还是单独完成。程序设计课程应以上机作业为主,而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一个编程任务,有利于学生互相促进学习,

在考试形式上,“笔试+机试”的方式最为普遍,占45.28%;只采用“笔试”形式的占28.47%,只采用机试形式的占“26.24%”。

3.3.3 实验教学与效果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编程训练,才能理解理论课所教授的知识点。但调查结果表明,41.78%的学生认为实验课程并没有配备实验讲义和实验指导用书,认为在实验课程中没有得到教师指导的学生占4.74%,偶尔获得老师的帮助与指导的学生占50.43%。由于缺乏老师的帮助与指导,43.33%的学生在实验课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实验操作目标是否与教师的要求一致。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实验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虽然受到授课班级人数多的客观条件限制,但授课教师还是必须先保证学生的实验课有指引性强的实验指导用书或实验讲义,各校可进一步制作配有教师讲解的实验指导视频,在学生进行实验前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实验制作的要求,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开展实验。

此外,教师还要很好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基础验证型实验可逐步通过具有自动评价学生程序功能 的计算机辅助测评软件或通过实验指导录制视频让学生边练边获得指导,从而减轻教师的辅导压力。而对于综合设计型实验,我们可尝试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完成,让学生通过相互帮助解决常见的问题。

3.4 程序语言类课程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情况

为了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了解程序语言类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教材、学习态度、协同学习氛围、机房条件及网络学习资源等教学要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问卷中设计了态度量表让学生进行选择,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认为在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的各要素中,个人的学习态度很重要,同时,老师清晰的授课与实验指导也很重要。此外,通俗易懂的教材与配套可扩展学习空间的学习资源,它们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因素。

而在学习程序语言课程过程中,44.87%的学生准备在今后专业学习或工作中应用所掌握知识,55.13%的学生认为从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来看,很难把知识迁移到专业学习中。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认为程序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为“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与技能,初步具备利用程序设计技术求解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调查结果来看,各校程序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结合性,结合不同专业,使用程序语言解决专业问题的实例讲授课程,或在资源建设上,把一些专业应用的案例作为扩展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抽象专业问题、设计与选择解决方案的能力。

3.5 后续课程的学习期待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1+X”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体系,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多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呢?哪些课程是学生喜欢选读的呢?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在问卷中也设计过相应的题目。

统计结果表明,有18.2%的学生学习完程序语言设计课程后不想再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而有72.8%的学生表示愿意继续学习。而在愿意继续学习的学生群体中,期待学习的课程有: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54.7%)、与专业相关的工具软件(45.9%)、Flas设计(42%)、网页设计技术(39.9%)、多媒体技术及应用(33.4%)及三维动画设计(30.1%)。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学生更乐于学习贴近他们专业或者个人学习生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积极探索,并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应是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方向。同时,程序类课程的开设时间、开设专业也应该因专业而异,对部分专业学生来说,我们可考虑优先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然后,再为有能力、有需要的学生开设程序类课程。

4 结语

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广东省高校在实施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基本达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9年版)》中对程序语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能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上机演示讲授课程内容(63.19%),而且在讲授过程中也注意结合案例讲授相关知识内容(61.46%),并结合实用的小程序设计启发学生的学习(35.85%)。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包括书面作业(30.75%)和上机编写程序作业(69.25%)等帮助学和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待日后的教学工作完善。

4.1 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课程是目前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学生掌握程序语言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实践教学。为了培训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各校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需确保学生的实验课有指引性强的实验指导用书或实验讲义,在学生进行实验前必须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实验制作的要求,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开展实验。

此外,教师要设计好实验教学内容,基础验证型实验要通过具有自动评价学生程序功能的计算机辅助测评软件,以及通过实验指导录制视频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获得指导,从而减轻教师的辅导压力。而对于综合设计型实验,可尝试采用小组协作完成的方式完成,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解决常见问题。

4.2 根据学校的特点构建“1+X”课程体系

广东省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6年提出了适合广东省高校实际情况的“三层次”课程体系教学建议,如表2所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程序语言课程大多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有些专业学生的学习必须掌握编程方法,对他们来说,程序语言是工具;而其他很多专业的学生只需要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并使用可视化编程工具形成专业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案,对这部分学生来说,程序语言是一种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构建各校“1+X”课程体系时,可以先为学生开设与其专业学习相关的专业工具或学生感兴趣的应用软件课程,之后,再让有能力的学生在后续的选修课程中继续学习计算机语言课程,这更有利于培训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广告语范文第3篇

1.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商务英语翻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商务英语翻译具有相当专业性,日常英语翻译中常用单词、短语,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通常进行简写,将其改变为缩略词,很大程度增加了商务英语翻译活动的难度,对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高度要求。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学习,同样需有相当强的专业性基本特点,一些专业词汇,在日常英语翻译中不常用,却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常用词汇,此外,商务英语中还存在许多普通英语中不存在的专业新兴词汇,多为经济发展过程衍生而来。

2.具有相对特殊的文体特点。商务英语因其使用场合与众不同,应就不同场合的具体需求使用相应商务英语文体,将所需交流信息完整无误的进行传递。商务英语涉及的文体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商务往来信函、商业推广广告、政府相关文件、各类企业介绍、产品商品说明等多方面文体,每种文体所注重的翻译重心各不相同,在高校具体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学习需首先了解每种文体具体翻译规则,以及所要达到翻译目的,才能更好的将其功能进行完美体现,与此同时,商务英语翻译还需将商务英语中语言使用独特性进行融会贯通。力求严谨不出现不同语言体系表达误差。

3.翻译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商务英语所使用翻译方式分为很多种类,可按日常英语翻译方式进行相关翻译,也可使用意译方式或音译方式进行具体翻译活动,翻译过程需遵循相应翻译规则,需使用母语语言逻辑。

二、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难点

1.多义词。商务英语使用涉及多种多样语言环境,不同语言环境下词汇所表达含义也不尽相同,极大的提高了商务英语学习难度,成为高校内商务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题。商务英语的具体翻译需注重翻译译文的表达准确与格式规范,还需重视翻译用词专业,然而实际翻译环境中,一词多义会为翻译者造成很大程度的困难和误导,只看单词表面的意思,或常用延伸意义,无法保证翻译译文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2.大量专业术语。商务英语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是高校商务英语学习主要难题。商务英语涉及领域广泛,专业性相当强,多数情况中,商务英语翻译多用于各类说明、商务信件、交易合同等商务形式中,此类形式不注重过多修辞、修饰,多为内容简洁、语言准确,因此需使用大量专业词汇。商务英语的使用中一旦发生某词汇或句子的翻译偏差,会扰乱翻译进程,出现译文偏离原文意思的现象。

3.专业性过强问题。商务英语涉及内容广泛,不同语境翻译要求也不尽相同,需商务英语翻译者对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如英语广告的翻译,英语广告翻译工作需一定的灵活性,翻译结构更为复杂,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过程里,相对难以掌握,需根据广告内容和特点,大量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吸引广告受众注意力提高广告效果,所以,英语广告翻译多需使用大量修辞手法,丰富广告内容,加强广告表现力。翻译英语广告时,翻译者在保证表达广告具体内容的同时,还需将广告的独特构思和风格进行完好展示,兼顾广告创意与投放背景及文化环境。

三、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针对以上问题,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技巧,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主要涉及到的技巧有以下几方面:

1.加深对词汇含义的掌握。针对多义词的翻译难题,高校学习中需了解词汇多个含义,区分词汇在特殊语境中所表达含义。翻译者需大致了解原文内容,将原文语言环境进行大体划分和理解。保证单词的具体含义被准确翻译,保障译文前后一致、文意流畅、语法准确。特殊情况下翻译者可根据原文前后内容,对词汇含义进行合理深化,保持原文整体意思的完整和译文文意流畅,使之更为符合商务具体情境场合的特殊要求。

2.文句表达清晰准确。商务英语语言简洁,力求高效率,目的明确。商务文件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同样需使用简洁语言,文句表述意思清晰,尽量避免过长句型的使用。当出现大量专业术语组成的长句,需翻译者在不改动愿意的基础上,将长句分为多个短句,力求表达内容清晰明确。

学校广告语范文第4篇

一、广告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广告发展的市场现实告诉我们,对于即将进入广告领域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拥有精湛的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充斥中国市场的大型广告公司绝大多数是外资或中外合资的跨国公司,也就是广告界通常说的国际4A广告公司。国际4A广告公司占有市场巨大份额,通常跨国公司的广告业务,凡是我们能想到的国际品牌,如:可口可乐、麦当劳、IBM……,全都是他们的客户。这样就导致国际4A广告公司不管是在公司内部交流,还是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英语都是他们的唯一语言。因此,如果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不过关就根本无法工作于这些跨国广告公司。很多专业功底深厚的优秀生就因为英语这一道门槛而无法进入国际4A广告。而4A广告也为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而头疼。所以,专业英语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跨国广告公司,也为他们进入其他外资企业带来了机遇。

二、广告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对广告专业开设英语授课或双语授课的大学寥寥无几。这说明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对广告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有个别学校开设了双语授课,但存在诸多问题,效果并不理想。调查发现,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几种现实状况。首先大部分学校因人设课,但并没有很好的系统规划。因为某位老师英语较好,就将其所教授的某门课程开设为双语授课。这样,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中,可能就只有一门课程接触到了专业英语,没有连续性和全面性,即横向纵向都不够。也正是因为学生只是零星的在某一门课上接触专业英语,再加上学生本身英语水平有限,对语言理解有障碍,因此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解释某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甚至怎么用,此种授课方式已经完全倒向了大学英语的教学,失去了专业课教学的本质。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天生惰性还致使很多老师在学期初还尽量使用英语讲述,但随着课程的推进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使用第一语言。调查发现有的双语教学最终只是多媒体课件中的重点词用了英语,老师的课堂授课基本上是汉语。这样的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又有多大帮助呢?

事实上,目前双语教学本身就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不同专家学者对双语教学的概念、目的和操作方法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1]。香港浸会大学语言中心博士卢丹怀则认为,双语教育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2]。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中外两种语言讲授国外原版教材,并在答疑解惑、作业、试验、考试等个教学环境中均采用外文(通常指英语)的一种教学形式。不难看出,对于双语教学到底应该用哪种语言的教材,课堂上讲哪种语言还有很大的争议。

应该肯定的是,把英语引入专业课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从国外教授英语的经验来看,应该尽量给学生创造英语环境,尽量使他们听说读写都能用英语。同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至于因学生感觉太难而失去兴趣。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研究出了一套较为适合中国高校状况广告专业英语教学法。

三、广告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1.模式一:全面英语教学

在中东很多国家里,都有双语教学。但他们并不是一门课既用第一语言又用第二语言教授,也不是只有一门课开设双语教学,而是某几门课程完全使用英语教学,即使用英文课本、英语授课、英语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可以有一个较为连贯的英语思维和英语环境,不至于每周只在特定的某门课上和英语见一次面。语言的学习,最终要上升到思维的转化上,只有长时间的不间断的运用某一语言才有可能领会其思维习惯。

香港对英语的教学一直很重视也很成功,而他们对语言环境的打造就更为严格。在香港EMI(English as Medium Instruction,英语作为教学媒介)学校,学校要求学生在教室里必须讲英语,中文交流只限于在走廊和操场。这样学生说英语的时间就更多,英语的氛围就更浓。

对于任何一门语言来说,只有不断的练习和反复的运用才有可能掌握。我们的学生在非英语国家中学习英语,那么“自然”的练习机会就少,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的去创造语言环境,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不间断的接触英语,运用英语,才能学好英语。所以我们采取多门专业课英语教学,且规定在英语授课的课程里,听说读写全部必须用英文,即:老师全英授课,学生全英回答问题、讨论问题,阅读全英课本,听取全英授课。这样才能形成连续的、多角度的专业英语学习氛围。

2.模式二:递进式英语教学

近年来新闻传播、法律、市场营销等很多专业都开设了专业英语。开设这些课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英语知识,甚至可以在专业领域里灵活运用英语。但调查发现,学生很难从一学期三十六节课就彻底掌握本专业的英语,更不用说运用自如了。同时学生又反映,他们在这些专业英语课上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一些最基本的专业词汇。因此对于普通高校可以在第一学期先开设广告专业英语,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先掌握有关广告和营销的一些最基本词汇和日常用语。从第二学期开始,采取与模式一同样的全面英语教学。

3.模式三:英语教学实训模式

学校广告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广告学 师资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dvertising Teaching Reform Analysis

――Base on the Thinking of Advertising Course of Shangqiu Demonstration College

WANG Hong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Advertising as a new discipline,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love of students. For not opening advertising professionals. But for those department which only offer advertising program(such as radio and television journalism's advertising program), lasting train the student to the advertising interest, in oder to improve their employment ability, it is the key point of advertising teaching for non-advertisement major, it need both the effort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Key wordsadvertising; teachers resources; students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在组织对“文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时,接受专家的建议,在新闻大类下增加了广告专业,为广告专业教育走上规范化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已经开设广告专业的院系来讲,其课程体系相对完善、系统,通过对广告历史的梳理、广告创意策划能力的锻炼、营销传播及心理学课程等的学习和专业实践,广告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对专业全貌的把握,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巧,以胜任今后的工作,成为较为专业的广告人才,而此类人才在当代传播环境下,由于具备包括新闻、传播、文学、市场营销、管理学、艺术学、规划和设计等多学科背景,在现代社会发展潜力大,前景广。

然而,国内部分院校新闻系并未开设广告专业,对于没有开设广告专业的院系,广告学课程现已成为新闻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以地处中原的商丘师范学院新闻系为例:新闻系有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三个专业,三个专业均开设有广告学课程,包括: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广告创意和策划。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通过总结自己在商丘师范学院广告学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1 师资方面

1.1 借调相关院系优秀师资,提升课程质量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初广告专业教育在我国起步,因此,广告专业的师资不可能也并非全为科班出身,且多数是从中文、历史、经管、新闻专业跨入。因此,未开设广告学专业的新闻系,如商丘师范学院,更应该利用学生有限的接触广告学的时间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师资。通过借调相关院系职称和学历相对较高、或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以保证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课程内容、深入的讲解及精辟的论断,以提升课程质量。

1.2 以科研带动教学,科研要有针对性

上面提到的外系优秀师资力量,正因为他们职称和学历相对较高,可以承担的部级或是省部级课题和项目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院系广告方向科研能力弱的劣势。借调来的师资,将广告学的研究与之前学科背景的研究交叉融合,进而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和项目,与本系现有的广告学专业教师组成科研团队。新鲜力量的注入,势必能给广告这一注重创意和创新的行业带来新鲜的血液,进而促进其发展。

非广告专业的广告学教师科研要有针对性,才能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学的目的。正是由于要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让学生对广告业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具备相应的技能,教师的科研定位不可过于局限。广告学教师在针对自己目前开设的课程思考问题的同时,更要把握学科的整体性,如:讲广告史的教师要将策划、创意和营销融入到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中,在把握学科精髓的情况下,达到学科间的融会贯通,用整合的视角,而非广告的视角思考问题。

2 学生方面

2.1 模拟广告业务走上课堂

对于非广告专业的广告课程,往往因为不是专业课程,而被边缘化,通常是仅仅有课堂教学,而忽视专业实践。广告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了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纸上谈兵。学校和院系应当出面为学生解(下转第183页)(上接第132页)决这一问题,笔者的建议是与当地企业合作,学生通过广告提案来选拔广告方案,让模拟广告业务走上课堂。当地企业作为主要的广告主,是非常希望能够有一支广告团队胜任推介自己公司和产品的职能,而通过如此低价、而又简单易行的与学习广告学的学生合作的方式,企业可以对广告策划案有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学生通过长此以往此类的训练,也定能不断提升广告业的从业技能,从而形成一只专业的队伍,从更好地服务于本地企业做起,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企业达成双赢的局面。

2.2 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的必要性

以五大广告集团为代表的跨国广告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进驻中国市场,它们在推动着中国本土广告业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同时,也引领着我国广告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广告专业毕业生向往的就业之路。而随着商品销售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于我国本土的广告公司来说,除了要本土的品牌,同时也为进驻中国市场的国外商品提供服务。

因此,广告学无疑又是一门国际化程度很强的专业,学生毕业后所处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广告专业的毕业生要具有优秀的英文口语和写作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在大学期间做好充足的储备。鉴于此,学校和院系要为开设广告学课程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外语机会,除了对学校开设的公共外语课严格要求外,可以通过举行院系内部外语言演讲比赛、场景模拟练习等语言训练模式,全面提高学生英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2.3 在校期间,尽量多触业界实际

南京师范大学在2008年10月进行的一次“广告学理论与实践互动教学法研究”课题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学习广告的学生在与老师的日常交流中,提及最多的问题,是关于业界情况的迷茫,在250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提出这一问题的占到207人,占所有被调查学生的80.2%。①而非广告专业的学生,即便是通过广告学相关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理论有所掌握有着浓厚的兴趣,却对广告业界认识不足。

而要消除学生对业界情况的迷茫感,学校起到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院系领导做好充足的工作准备,动用社会关系为学生提供与业界接触的机会,保持学生对广告业的热情。商丘师范学院新闻系从2009年起,要求全系所有专业的学生要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分别进行不少于4周的实习,每个学生都有校内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成果进行汇总、打分和奖励。在2009年寒假,就做到了全系868名学生中,740名参与实习,占到总人数的85.3%,这种有组织的校外实习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现实的有益尝试,极大提高了学生在校内外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②商丘师院新闻系鼓励喜欢广告业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到专业广告公司去实习,学生在切身接触业界的同时,亲身体验广告创意的神奇和魅力,同时了解广告创作和品牌营销的整体过程,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或是考研选择喜欢的方向提供前期准备。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