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经济学专业

医学经济学专业

医学经济学专业

医学经济学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PBL Seminar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封二-01

卫生经济学是中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理论体系庞大,涉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在卫生领域内的实际运用[1]。课程对数理统计基础要求较高,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传统的卫生经济学教学方法过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充分;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浓;考核方式不科学,学生自主学习受限,创新能力没有发挥空间[2],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新的政策环境对卫生经济教学产生了较深影响。一方面,各地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卫生改革案例频现,为卫生经济教学提供了大量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卫生政策频率激增,改革方式各不相同,不同地区改革思路大相径庭,这些复杂的新医改措施给学生提供了运用卫生经济学深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契机。

笔者利用新医改契机,在卫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引入PBL和Seminar教学法,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性改革探索。

一、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运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首创的,有效的改变了“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积极性差、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足等教学弊端[3]。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第一,在绪论部分结合新医改最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出“看病难在哪里?贵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并以此为主题展开各章节内容;第二,在各章节授课前提出问题,问题主要来源于历次考试中学生易答错的问题,报刊、杂志、网络中与卫生经济相关的新医改热点问题等;第三,由学生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第四,在章节授课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第五,由学生自由发言形成活跃的课堂讨论;最后,教师对各问题进行精讲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4],95%的同学同意这一新型教学法,认为可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等;约5%的学生不适应,主要是不习惯、没预习、不懂等。

二、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施运用

Seminar研讨式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就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即“关注点”,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讨论,具有鲜明的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学术性[5]。

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第一,在绪论部分结合新医改最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出“看病难在哪里?贵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学生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数据库、图书馆等资源收集资料并解决问题;第三,根据班级人数分成学习小组,每组由组长带领进行小组讨论并制作PPT;第四,各组在最后一次课进行主题报告,学生和老师均可向报告人提问,由报告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和学生形成民主研讨氛围;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研究文献显示[6],修课学生普遍认为Seminar教学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式;90%的学生对Seminar课程有较高学习兴趣,且认为Seminar课程对能力培养有突出效果;84%的学生认为Seminar课程的教学效果优良,表示有兴趣再次选修Seminar课程。

三、PBL和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运用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PBL和Seminar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具体实施步骤:第一,在各章节授课前以新医改案例提出问题,由学生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在章节授课完成后积极发言探讨,教师进行总结;第二,在期中教师提出与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改革、药品供应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等新医改相关热点话题为主题,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选题进行讨论,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制作PPT;最后,在期末由小组代表报告展示成果,教师和学生相互提问,共同讨论,形成互动式学术交流效果。

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PBL和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发放问卷108份,有效回收108份,有效回收率100%。由表1可见,学生对PBL和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总体感受比较满意,认知优良率达到86.11%,其中对教学质量和课堂氛围的认知优良率达到90%以上;学生反映新教学模式的受益情况也较好,特别是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识(93.52%),激发了学习兴趣(91.67%)。

四、小结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法,重在启发、促进自学、调动积极性,逐步培养其主动分工协作、全面考虑、查找相关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对于“教”与“学”的促进都大有裨益[3]。Seminar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民主平等的交流模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7]。PBL和Seminar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但并非完美,在实际运用中还需注意一些问题,如提高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避免课堂讨论流于形式;教学内容要选择适当,最好能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到单位参观实践的机会,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保证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曼莉,黄明安,王慧.新医改背景下卫生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J].科教导刊,2013(1):90-91.

[2]吴焕.卫生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8):170-171.

[3]刘建军,项莉,李道苹等.PBL教学法在卫生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社会,2008,21(10):55-57.

[4]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104-105.

[5]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14):57-59.

[6]刘劲聪.日本大学本科Seminar课程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9(5):105-108.

医学经济学专业范文第2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我国医院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成功应对环境的变化,必须提升医院管理水平。该文首先分析医院管理人才的现状,即传统观念对医院管理“经济贡献”的轻视、医院管理人员落后的选拔机制、医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缺陷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观念,重视医院管理经济效益;建立标准化的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增加医院管理专业数量,提升医院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面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实行针对性目标化培养等四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医院管理人员;医院管理;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市场的开放程度日渐增加,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而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局势,如投资集团控股医院、医院品牌导入、医院集团化等[1]。中国医院想要在如此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医院管理者必须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型。对于卫生事业管理干部的相关要求,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作出了明确指导:“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趋势和医学科学基本规律,具有较广泛的医学社会学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及卫生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事业专业化管理人才”。由此可见,传统的医疗技术型管理者已经不能适应大环境的变化,医院管理专业化势在必行。

1医院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1.1传统观念对医院管理“经济贡献”的轻视

医院的管理层基本上都是因为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而被提拔到管理岗位的,他们大多是临床专家或技术骨干。传统观念认为,专业技术人才才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知名度、品牌和经济利益的直接保证。而管理工作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可替代性很强,很多人都可以做,差别不大;并且管理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这种观点是偏颇的,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所具备的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技术技能是最重要的;但管理层次越高,对技术技能的要求越低。这种过于偏重医疗专业技术而忽视管理技术的传统观念是不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对管理经济价值的轻视必然导致医院对管理人才培养的忽视,以及对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培训的忽视。

1.2医院管理人员落后的选拔机制

在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例,医院高层,特别是院长、副院长还有各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大多为非医学专业出身。一般而言,大部分是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出身,而且多数人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或医院管理硕士(MHA)学位[2]。欧美国家医院高层的非医学背景,与西方的一种被称之为“领导无能论”观点的是一致的。这种观点的基本意思是,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如果太懂专业,有时反而不利于经济运行效率。例如,若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是搞营销出身的,他会对营销最敏感,认为营销部门最重要,往往会专注于营销,而忽视其他职能。同理,若总经理是搞财务、生产或研发的,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专业人士很可能专注(陶醉)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却打乱了整个公司的秩序,而非专业人士却很少犯这种错误,因而管理(领导)得以成为一类专门的职业。所以,在美国,医院的院长可以是非医学专业出身,可以不拿听诊器,不诊治患者。中国的近邻日本,情况有所不同。只有高级医师才有资格担任医院院长,但同时规定院长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医院管理培训。即院长不仅要精通医学知识,还得精通管理学知识并掌握医院的运营规律[2]。纵观我国医院的管理层,绝大多数来自于医(护)学专业技术岗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或培训,基本上依赖于经验管理,在管理知识、管理理念及管理视野等方面非常不足[3]。这种其实属于最低层次的领导(管理者),被称为“精英型领导”:具有浓厚的精英特质,表现为虽然身在领导(管理)岗位,仍然从事着临床专业工作,仍旧是专业业务的主要承担者,是解决“疑难杂症”的关键人物。医院的专业业务和医院经济运作一起抓,由于管理者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两手都抓的结果就是医院的管理效率受影响、医院的发展受限。对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这种医疗技术型管理者已经落伍。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医院运营效率的改善成为现阶段医院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

1.3医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缺陷

我国医院管理相关学科起步晚,医院管理专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医院管理专业的并不多,除综合性大学外,部分医科类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方向)等本科专业。在硕士层面有医院管理专业。但总体上,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专业医院管理毕业生还比较少;大部分的医院管理者只是进行了短期的岗前、在岗培训或根据经验来实行管理。而这些培训不规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往往属于自发、无序状态,各家医院各行其是。短期培训的微弱效果当然和正规、系统的专业教育相差甚远。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对医院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美国推行医院职业管理的时间较长,开展卫生管理教育已超过50年,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还是在教育层次规划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整的教育体系,有能力为各级医院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医院管理专业人才[2]。

2培养高素质医院管理人才的对策

2.1转变观念,重视医院管理的经济效益

根据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观点:管理可以给企业和其他组织带来价值,同时,作为资源又具有稀缺性。研究表明,在结构、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企业50%的效益[5]。所以,必须改变“医疗技术是医院效益的直接保障”的传统观念。要明确的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是增强医院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流的管理就没有一流的医院效益。医院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活动,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手段或途径;提高经济效益是管理的动力和目标。

2.2建立标准化的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基地

建议由中央财政为培训基地提供专项资金资助,省级财政联合出资。可以由卫生部牵头再联合教育部等统一整合优势资源,以省为单位建立标准化的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以达到医院管理人才培训规范化的目的[6]。培训基地主要是针对医学专业出身的医院管理人员,使之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学培训,旨在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向省内各级医院培养、输送优秀的管理人员。当然,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很多重点、难点需要攻克,如培训基地准入和评估指标的建立,对培训学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评估反馈机制,科学设置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管理资历及不同管理层次学员的培训目标、方法、期限、内容、培训项目及考核办法等[7]。

2.3增加医院管理专业数量,提升医院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

鉴于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专业医院管理毕业生还比较少,还不能满足各级医院的需求,建议更多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医科院校设置医院管理专业,增加专业管理人才的供给。在增加供给数量的同时,质量提升更为重要,必须在确保毕业生质量上下功夫。目前,我国的卫生管理教育培养对象定位不精准,人才培养方案比较落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培养模式还不能满足医院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所以,需要进一步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卫生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7];尤其应注重高校与医院以“校企联合”的方式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特别要充分利用医科院校附属医院的优势。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管理本科、研究生培养计划,以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2.4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实行针对性目标培养

2.4.1对于基层医院管理人员,由于对其技术技能的要求较高,最好从医疗技术人员中选拔。再参加短期或不定期的管理学培训,主要目标是掌握基本管理知识和方法,熟悉医院基本面和整体运营状况。

2.4.2对于中层医院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出身或医学专业出身均可。若是管理专业出身,可以参照临床住院医师培训方法进行轮岗,时间不能过短,每个职能科室大概三四个月。完成整个轮岗过程大约需要2年左右时间,确保能够全面了解医院各方面的业务,学习医院管理工作的主体把握与细节处理,尤其是各类管理流程中的实时处理技巧,为从事医院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8]。若是医学专业出身,可以参加以高校管理专业授课为主的培训。

2.4.3对于高层医院管理人员,如果为非管理学专业出身,可以参加类似于医院管理硕士的研修班,并获取相关学位。主要培养目标为:优化知识结构,吸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重点掌握医院绩效管理、医疗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及最新动态;了解医院产业发展趋势,能够深度分析医药、医保、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最终增强宏观分析、战略决策的能力[9]。

3小结

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正逐步深入,外资医院、民营医院的竞争愈演愈烈;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些都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既熟悉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又精通管理科学,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现代医院管理人才是医院面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任泽娟 单位:四川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宝林,张鑫.院长职业化是管办分离模式下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3):7-8.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03-404.

[3]赵丽霞.关于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1):1-3.

[4]李广良.必须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J].企业技术开发:下,2011,30(2):57.

[5]张丽娟.如何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151-152.

[6]孙涛,王克霞,文晓初,等.北京市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现状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2):59-61.

[7]袁青,黄淇敏.中国医院管理者职业化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医院,2008,12(5):29-31.

医学经济学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0-03

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岗位,但因其专业性不强,还有文秘、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外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抢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岗位,并且他们在自身的岗位上做得还不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医疗单位行政领导干部大多没有受过专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不少打着各种旗号的“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咨询师”等已涉足医院管理、卫生管理行业的各个领域,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和决策支持[1]。

以上现象一方面说明卫生医疗机构缺乏公共事业管理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说明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尚未被认可,说明目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一、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本文以海南医学院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正式回收34份,问卷回收率97.14%。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实践能力需求、对学校的基本评价、专业课程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2]。问卷调查结果采用Epidata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在34份有效问卷中,有76.47%的毕业生在生源地就业,66.67%的在事业单位就业,88.24%的从事于公共管理类或相近的工作,这三项数据说明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布在生源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符合专业的办学特色。

(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三)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 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 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四)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 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 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 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 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 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

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专业基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基础课程类、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类和法学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建议开设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类课程建议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论性和技能性课程;法学类课程开设法学概论、卫生法学、经济法、行政法等课程。同时,为了体现 “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可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选修课,如开设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政与金融、民商法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有挑选性地进行选修。

3.专业主干课及特色选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一定要体现其专业特色,完成其培养目标,这部分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反映学科体系基本规格的标志。建议开设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医患沟通学、医疗保险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其专业方向特色,开设一些特色性的专业选修课,如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监督实务、基层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卫生服务评价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安排在选修课,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休戚相关,这也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建议作为专业限选课,只是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注重技能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医学经济学专业范文第4篇

管理学院中开设西方经济学或微观经济学课程。可以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初步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增进对市场经济制度和运行方式的理解。由于我国政府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已经基本上采用了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将有助于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对学生今后把握自己的工作、生活有重要帮助。但这门经济学基础课程只针对管理学院的学生开设的,学时也比较少,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比较窄,造成了其他学院如临床学院、药学院的医学专业的学生不能结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调整自己的专攻方向,使一些学生在进校时选择了热门专业,毕业时却找不到工作。笔者认为在中医院校各专业开设经济学基础课程可以很好地培养一批既懂医,又有经营理念的学生。

1 中医院校普及经济学基础的重要性

40余年来,高等中医教育造就了大批高级中医人才,为中医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对中医人才知识结构及专业设置提出的更高要求,按传统的纯医学课程培养出的高级中医人才,已暴露出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弱点。这些只学好所谓技术知识的学生毕业后并不能适应社会。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在提高,中医院校应该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战略,面向国际市场调整人才设置,增加国际经贸知识等课程,让各学院的学生都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医药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具有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学习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对了解到另外一个领域的知识有所帮助,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另外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学校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广泛的知识,培养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研究生阶段应培养精英人才,在自己的专业上下功夫。因此,在本科阶段接触到另一个领域的知识也是有益处的。

2 中医院校普及经济学基础的途径

2.1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采用比较浅显易懂的初级教材。教学的重点是已经发展成熟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于各种流派和分支、前沿问题,可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做简单介绍,有正确的理解,能够对基本概念做出正确解释,并能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社会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和政府政策。

2.2 考虑到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较大差别,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接受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采用实例教学。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运用生活中的、身边发生的现象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加以说明,并根据专业不同,调整课时数。

2.3 培训教师,至少每年1次让讲授经济学的教师参加经济方面和医药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这让老师在授课时更有针对性。

2.4 面向全校的学生开设经济方面的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结合时事,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医学经济学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医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一、医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1999年以来的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2004年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扩招后毕业的第一年,之后医学生以大致20%~30%的速度递增。据福瑞医生网统计,2009年医学类毕业生数量达到108万人左右,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1 供需矛盾紧张

总体供需状况: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城市的医疗人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很多医疗机构正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调整,用人指标有限,难以大量接受毕业生。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普遍认为:数量趋于饱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质量。所以,提高门槛是大医院的用人取向。

地区供需状况: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

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本科医学生不愿意去这些医院,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

2 学历要求提高

进大医院困难,学历要求普遍提高,能够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是绝大多数医学生所渴望的。但是目前大部分三甲医院人员已经超编,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应届毕业生要想进入比较困难。由于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较多,许多医院都相应提高了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较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

3 考研人数上涨

随着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以及医疗单位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考研人数大幅度上升。考研似乎已经成为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最佳选择,普遍认为这个行业本科学历很难立足,期望通过考研提高身价,同时也避过就业高峰。

二、经济危机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

1 正面影响

爆发于2008年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受危机影响,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动力不足,中国经济面临转轨期,国家不得不把经济增长点从出口型转移到内需消费,开始着力解决住房、医疗、教育三个问题,以扩大内需市场医疗就是其中之一。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相对减弱,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国要想保证自己稳定发展,就必须考虑内需,其中人人必须的医疗就占有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这对于医学行业来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因此,经济危机给医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2 负面影响

经济危机下,公司要求裁减人员,医院同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样,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同时,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国内的多个行业的消停,给医学生带来的恐惧心理不可忽视,许多学生表现得不自信,甚至消极地对待就业,过分降低就业期望值。经济危机给各个行业特别是进出口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政府对此进行宏观调控,使得政府在医疗行业的投入大大缩减,一些投资商在公立医院、医疗器械、医用药材等医疗相关企业的投资也大大减少,甚至不投资,导致医疗人才的需求减少,从而影响到医学生的正常就业。

三、经济危机形势下医学生的就业策略

1 学校方面

(1)合理设置专业。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导致医学毕业生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普遍存在,学校应当合理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来促进大学生就业。首先,要协调好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关系,结合冷门学科和热门学科建设边缘学科,对于一些的确没有任何就业价值,又不能进行改造的专业,则限期取消招生。其次,要侧重于解决专科医学生的就业问题,再次,鉴于目前我国医学人才市场的总体状况,应当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就业、到农村就业。

(2)加强对医学生就业的指导。在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市场与社会劳动力就业市场交织竞争的新形势下,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是解决“医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很多学校对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的特点和难点认识不足,缺乏有力的就业指导措施,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滞后。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学校应把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中,教育毕业生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把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

其次,指导学生拓宽就业思路,调整期望值。医学毕业生要学会降低就业层次,到基层单位做基础的工作;拓宽就业地域,不必太拘泥于专业对口,要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

再次,提高学生的求职应聘技巧,增大就业机会。比如可以通过开办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讲授毕业生择业前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撰写简历、应对面试和笔试的技巧以及党政机关人才选拔中的注意事项等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辅导。

(3)提高教育质量。随着现代医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医学院校应不断从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自我学习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等方面着手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应积极探索教学内容的改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整体质量,增强就业的竞争力。现代社会就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大学毕业生要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掌握新的技术技能。

(4)加强学校和政府及用人单位的合作。医院对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医院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学生,从而挑选到将来中意的员工,节省招聘成本,同时也可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学校由此还能初步了解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为合理控制招生提供依据。政府为学生就业可作宏观调控,加强同政府的合作,可让政府更好地了解医学生的就业情况,以便制定相关就业政策。

2 政府方面

(1)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就业制度和人事、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对我国医学教育提出了近远期的发展改革目标。在宏观上加强了对医学人才的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指导了医学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高质量医学毕业生。政府还要在医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建立更加开放的医学人才市场。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医学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和边远地区、艰苦地区就业。

(2)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等

改革的严重滞后,也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与高等教育相关领域制度的改革步伐有待加快加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要求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做到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市场的需要。根据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确定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做到超前预测、超前设计、超前培养。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医学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政府应从企业人手,优化产业结构,以创造更多与医学相关的就业岗位。

3 学生方面

(1)调整心态。目前医学生就业难,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自己对就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①功利思想。就业时看重用人单位的地理位置、工资待遇,功利思想较为明显,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淡漠社会责任。②自负与自卑心理。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加之耗时长、成本高,家庭和社会对医学生有很高的期望,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好高骛远。同时,医学生的出口面相对较窄,加上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③消极依赖心理。随着近年来各高校连续扩招,医学类毕业生增长很快,社会对医学类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下降。医学生若不积极主动地去推销自己,参与竞争,往往会坐失良机。④焦虑心理。绝大多数医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经济危机的影响又使之加剧。如果焦虑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就有可能向病态发展,成为择业的绊脚石。因此,必须正确认识这些心理误区并加以调整,这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2)转变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许多与人的生命、健康、体育等有关的预防、保健、咨询、经营、推销、审核等单位将蓬勃兴起。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医学与其它学科产生了交叉和融合。整个社会对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医学经济学、医学美学、医学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人才需求量将大大增加。这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懂得医学的高级人才,而医学毕业生自然是首选对象。因此,医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新的就业机会。

(3)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较高就业期望与综合素质较低的矛盾,许多大学生期望值非常高,而其综合素质又难以令用人单位满意。

大学生应从社会要求和自身生存、发展、就业需要的角度自觉陶冶自己的情操、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学会做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充分发展个性特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只有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把握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实现人生价值。

4 医院及相关企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