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国文化

英国文化

英国文化

英国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词汇;地理特征;历史;;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209-01

一、引言

英国英语是英国文化的载体,是英国文化的结晶。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作为英语国家要素基础的英语词汇,负载有丰富的英国文化内容,最能反映出英国文化的各个层面。

二、英语词汇与英国的地理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英国是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吉利海峡和多佛海峡把英国和欧洲大陆分开。“岛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长期游离于欧洲社会的主流之外。英国人的“岛性”极强,总是以老大自居,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英语中存在着许多习语,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比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英国四周环海,对大海的依赖与发展决定了航海民族事物必须使用大量与海有关的词汇。这种现象突出地反映在习语中,如sail before the wind(顺风行驶),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give up the ship(放弃),on the rocks(触礁),以及all at sea(全在海里)。船在海上失去控制,船上的人只知“在海上(all at sea)”,却不知身在何方,现在这一习语表示“不知所措”的意见,如“He is all at sea as to what to do next”。

三、英语词汇与英国的历史

英国历史上罗马人的占领从公元43年到公元449年长达400年之久。在这400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列颠拉丁文化,即便在今天的英语中仍然不难找到古罗马文化的痕迹。以Rome为例,翻开任何一本中型词典,都会在这个词条下找到几条与之相关的谚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All roads lead to Rome,由此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英国从16世纪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英国俗称The sun never sets on the British Empire(日不落帝国),The Mistress of the Seas(海上霸王)。英国统治者公开扬言:谁统治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英国海军歌曲中有这样一句Britannia ruled the waves(不列颠统治海洋)。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联邦),简称the British Commonwealth或the Commonwealth,原名就为the British Empire(英帝国),它由dependencies(附属国),dominions(自治领)、殖民地和其他一些独立的国家所组成。大英帝国在海外殖民一年比一年扩大,英语的使用范围从英伦三岛迅速扩大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由此滋生出American English, Canadian English, Australian English, South African English等英语变体。

四、英语词汇与大不列颠民族的

英语成语有许多反映出英国民族的。英国人多信奉基督教,因此许多成语与上帝、天使、魔鬼、教堂等有联系。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The devil knows many things because he is old(老马识途)等。

作为基督教神论经典的《圣经》更是为英语成语提供了无穷的文化源泉。因此透过剖析英语成语,我们也能认识到英国民族深受基督教影响的文化特点。如:成语the kiss of death(致命的东西)出自《圣经.新约.马可福音》中第14章犹大向官府出卖耶稣的一段有名的场面。对于耶稣来说,犹大的一吻乃是the kiss of death,即“致命的东西”。

五、英语词汇与英国的饮食文化

有人说西方的文化实际上就是面包文化。这或许多少带点幽默调侃的意味,但西方的面包与日常生活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民以食为天)。人们用bread and butter表示“生计”。客人给热心的主任写一封bread and butter,即表示自己对主人款待的感激。live on the bread line是指“难以糊口”。

六、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不可能脱离而单独存在,语言不仅反映文化同时也塑造文化;由于文化通常比语言的变化速度快,因而一个词语的意义的确定要取决与句法结构和文化背景两方面。这里所说的文化背景即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因素。既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那么学习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词汇的学习不应仅是语言学习,也是文化学习。

英国文化范文第2篇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首都:伦敦。

国花为玫瑰花,国鸟为红胸鸽,国石为钻石。

二、饮食渊源

英国的畜牧业较为发达,但由于地域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粮食和畜牧产品均需要进口,因此,外来饮食文化对英国饮食习俗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般认为,1066年诺曼人的到来给英国烹饪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前的罗马人虽然也给英国带来了新的烹饪知识,但在他们走后许多知识就失传了。诺曼人对饮食比较讲究,他们把法国、意大利的生活习惯、烹饪方法带到了英国。

在11~13世纪之间,“十字军”骑士们带回来的香料、无花果、杏仁、果子露等丰富和改进了英国食物的口味,使其具有了新的内容。1390年,英王查理二世时期的大厨们编写了一本烹饪书籍,名字叫《烹饪技术要素》。当时的甜食、布丁、馅饼、粉蒸等菜式的制作已有较高的水平,许多菜式一直流传至今。

20世纪,传统英国饮食文化受到了诸多因素的挑战,用莉齐・博里德的话来说,就是:“英国烹饪别具一格的民族特征虽然在19世纪受到严重的损害,但与在20世纪所遭受的损伤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两次世界大战使社会和经济陷入混乱,发展中的食品技术已彻底改变了饮食习惯,这都使民族传统遭到很大的损伤。长此以往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只有在几个世纪以后才能作出结论。”

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烹饪的名气一直不是很响,英国公众自己也认为其烹饪艺术的境界不高。2002年举办的,被誉为国际饮食界“奥斯卡金像奖”的第一届维奇伍德杯世界烹饪艺术大师赛,共有包括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7个国家/地区的一流烹饪高手参赛。在英国举行的选拔赛中,获得前3名的选手都是外来厨师。英国厨师感到愤愤不平,但是评委们则“无怨无悔”。公众虽然有些遗憾,但却表示完全可以理解。据说英国人到餐馆去吃饭,大多喜欢去法国、意大利或中国风味的餐厅。尽管如此,英国对自己的饮食传统还是偏爱有加。著名的天加利金酒公司曾举办过一个活动,让人们从100个闻名世界的英国“标志”中,选出最能代表英国的十大“特色”标志。结果吐司面包加烤牛排以及约克布丁以73%的得票率并列榜首,排在第5位的则是英式早餐,包括燕麦粥、蔬菜、水果、奶酪以及海鲜。

应该注意的是,现在的英国烹饪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餐、印度餐、意大利餐和法国餐已对传统的英国饮食习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无论是到英国的游客,还是英国本土居民,都有了对美食的更多的选择。英国超市里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特色蔬菜、水果、香料、调味品。

三、烹饪技术

(一)原料

英国烹饪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其烹饪加工技术中仍有值得借鉴之处。一般认为,简单而有效地使用优质原料,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质地和滋味,是17世纪以来英国烹饪的重要特点。用牛肉做菜,就要把牛肉原有的品质完美地体现出来,因此,在原料的加热过程中,大多是单独烹制,一般不会将几种原料混在一起,以力求原料应有滋味的充分展示。

英国烹饪植根于家常菜肴,在原料的选用上强调家生、家养、家制。英国人认为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菜肴的“家乡风味”或“家庭特色”。因此,地道的英国菜总是与地道的乡土原料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这些地道的原料,英国菜将不成其味。

(二)烹法

英国常用的烹制方法是烤、烘、煎、烧、煮、蒸、烩、炖等,其中又以烤、烩、煎、炸居多。在英国菜的烹制中,厨师们比较重视原料与烹调方法之间的相互适应,或者说注意以适当的烹调方法来烹制适当的原料。这种观点与他们重视菜肴的“原汁原味”,或充分体现原料自身滋味特点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下面是一些烹饪原料与烹调方法的基本对应关系:

鸡蛋――在英国烹饪中,鸡蛋常用来做汤、汁和烩菜的稠化剂,也用作布丁、蛋糕、点心、面包、甜菜的凝固剂。既用作主料,也是配料。其常用的烹制方法有:煮、汆、炒、煎。

鱼――无论何种鱼,都要在购买的当天烹制。鱼的初加工必须根据鱼种和烹制的要求进行。鱼类常用的烹制方法是:煮、汆、蒸、铁扒、炸、烤。

猪肉――猪肉是英国人常吃的肉食,烤、铁扒、炸、炖、煮、罐烧是常用的烹制方法。传统的英国烤肉是在明火上进行的,现在大多在烤炉中进行,不过风味特色并没有大的变化。罐烧是比较有特色的烹制方法,主要用于质地较老的肉块的烹制。方法是:将肉块在油中煎成褐色,然后放入罐中,加入原肉汁,密闭后上火烧至成熟。

牛肉――英国人烹制牛肉,常根据部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①烤。适用部位是牛柳、牛脊、肋条、前肋或中肋。②铁扒。适用部位是臀肉、牛柳、牛脊、无骨排骨肉。③煎。适用部位是牛柳、牛脊、肋条肉。④焖、烧。适用的部位是臀尖、上臀肉、厚腩、臀肉、中肋、颈肋等。⑤烩。适用部位是胫肉、前胫肉、臀尖、上臀肉、瘦腩、颈肉、平肋及脖子等。⑥煮。适用的部位是大块胫肉、前胫肉、上臀肉、瘦腩、胸肉等。

小牛肉(牛犊)――①烤。适用部位是牛腿、腰肉、前排。②煎。小牛肉很少用铁扒的方法烹制,腿肉、腰排骨和前排适宜于煎。③烧、焖。适用部位是腿肉、腰肉、前肋、前排、脖和肩。④烩。适用部位是胸肉、脖和肩。⑤煮。适用部位是膝胫、脖子、胸肉。

羊羔和羊肉――①烤。适用部位是腿肉、臀尖、脊肉、前排、胸脯、肩肉等。②铁扒、煎。适用部位是臀肉、脊肉、前肋取下的肉排和肉块。③烩。除前肋之外,其他部位均可用来烩制。④煮。煮羊肉更多一些,腿肉、胸脯、肩肉和颈根最适于煮。

烟肉与腊腿――①铁扒、煎。烟肉的各个部位都适宜于铁扒和煎。②烩。去骨的前腿肉和颈根肉可以整块烩制,也可像五花肉、腹肉切成小块烩制,五花肉和腹肉还可以切成薄片烩制。③煮。整腊腿、腊腿肘、整块的上脊和肋骨,以及去骨的前肘、上颈和颈根都适宜于煮。

蔬菜――①煮。适用于根茎类蔬菜,绿叶类蔬菜只能“焯”一下。②蒸。适用于根茎类蔬菜,绿叶类蔬菜从来不蒸。③煎、炸。除土豆、洋葱、蘑菇和番茄,大多数的蔬菜都可以煎。蔬菜在煎之前一般已烹熟,煎的时候还要裹上鸡蛋、面包屑再下锅煎或炸。④。大多数蔬菜都可以此法烹制。方法是:蔬菜放入铁盘,加少许盐和化开的肉油,在中等温度的炉火上加热至熟。⑤烩。适用于根茎类蔬菜,不适于绿叶类蔬菜。⑥铁扒。适用于蘑菇和番茄,不适于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如萝卜、胡萝卜等。

(三)调味

以汤料、沙司、香料、葡萄酒为特征的一般意义上的西式调味法,在英国烹饪的调味中有充分的体现。野味是英国饮食的特色之一,在烹制野味菜肴时,英国人喜欢用味浓的杜松子或浆果与酒来调味,以去除原料的腥膻之味。下面对具有英国特色的汤料、沙司和五香碎肉馅料作简要介绍。

1.汤料。汤料,在西式烹调中是作为增鲜、提香、去腥的液体调味料来使用的。与中式烹调不同的是,西式烹调中的汤料更讲究“专一”,没有一种或一些可以适用于多种原料的汤料。英国烹调的常用汤料主要有红汤料、白汤料、鱼汤、野味汤料、白鱼汤料、海鲜汤料(用于龙虾、贝、鳟鱼、鲑鱼等)和蔬菜汤料等。

2.沙司。英国的沙司基于开味的褐色沙司、白色沙司、黄油沙司、白甜沙司以及“肉卤”。

(1)褐色沙司。以骨头、咸猪肉、胡萝卜、洋葱、蘑菇、番茄酱、红汤料、盐、胡椒及面粉等原料制成,是一种运用广泛的沙司。

(2)白色沙司。以香草、月桂叶、洋葱(嵌有丁香)、牛奶、黄油、面粉、盐和胡椒等制成,使用时需要过滤,并另加佐料。

(3)黄油沙司。以黄油、面粉、柠檬汁等制成,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佐料。

(4)白甜沙司。以牛奶、月桂叶、黄油、面粉和糖等制成,主要作为甜点沙司使用。

(5)肉卤。任何一种烤肉的滴汁、肉渣用汤料稀释后,即成肉卤。稀释的肉卤有时需要“勾芡”。肉卤作为蘸料与烤肉一起上桌。

3.五香碎肉馅料。西式烹调在烹制禽(肉)类菜肴,尤其是烤制时,经常使用填馅,其目的一是防止肉在烤制过程中被烤干,二是利用五香馅料来增加滋味。制成后的五香碎肉馅料也可作为调味料直接用于蛋、鱼、家禽、野味、肉和蔬菜的烹制,并非只能作为馅料使用。大多数的填馅都要用肥肉,所有的配料通常要切碎或 打成茸状,然后加面包屑、鸡蛋搅拌均匀。五香碎牛肉、五香碎猪肉和山艾、洋葱填馅是英国常用的五香碎肉馅料。

(四)烤牛肉和布丁

1.烤牛肉。

(1)炉烤。将牛肉放在烤炉中进行烤制是现在常用的烤肉法,其步骤一般包括整形、上料、烤制、制卤和配菜等。所谓的上料,是指将拌好的胡椒粉、英国芥末粉或者是拌好的面包屑与面粉撒在牛肉上;所谓制卤,是指将烤盘中的肉汁倒入平底锅,加入红汤料,用文火慢慢将汤收浓、调味、过滤,撇去浮沫后与烤肉一起上桌。烤肉的配菜一般是约克郡布丁、辣根沙司、芥末、烤土豆、欧洲防风根等。

(2)铁扒。即将肉放在铁栅格上烤制。烤之前,肉上要刷上肉油,再用胡椒调味,铁栅格也要预热。烤制时要不断翻动肉块、刷油,以控制成熟度。成熟度一般分为:半熟、刚熟和全熟。烤肋骨肉时,在烤前和烤的过程中,可以刷用芥末粉、辣椒粉、盐、醋和辣沙司调和成的“烤汁”。铁扒牛肉的传统配食是原汤汁和小块黄油或欧芹黄油,焙蘑菇也是常用的配菜。

2.布丁。

最初的布丁是把多种原料混合起来填入动物的胃或胴体中,放入水中煮熟的咸味食物,现在,凡是几种原料混在一起煮、蒸、 、煎制而熟的都可叫做布丁。

甜布丁原先只是一种开胃的点心,现在已成为了有固定品种的主要食品。在 布丁出现之前,有些甜布丁是裹在布丁布里煮制或放在布丁盆里蒸制的,与传统的方法基本相同。现在一些甜布丁的做法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牛奶、奶油成为了主要的材料,并用淀粉、鸡蛋,或者加动物胶、凝乳、乳脂冷冻使其凝固。

现在常见的布丁品种有:

煮或蒸布丁――用动物的胃或胴体做“口袋”的为煮布丁,用布丁碗、盆制作的是蒸布丁,味道可咸、可甜。

牛奶布丁――用牛奶、谷物制成的布丁。谷物可以是整粒的,也可以是磨碎的,也可以是粉状的。鸡蛋是牛奶布丁的增稠剂。牛奶布丁可以是咸的,也可以是甜的。牛奶布丁一般要经过两次加热,先煮后烤。

牛奶蛋糊布丁――用牛奶、鸡蛋、糖、奶油制成的布丁,甜味。

冻胶布丁――用一些过滤过的水果或水果汁在冻胶中冻制而成的布丁。

四、苏格兰威士忌

威士忌(Whisky)是一种由大麦等谷物酿制,在橡木桶中陈酿而成的烈性蒸馏酒,其酒精成份大约在40~60%之间,最高的浓度可高达70度。出产威士忌的国家很多,在英语拼法上亦有小小的区别;在苏格兰,威士忌被拼为Whisky;在美国则被拼为Whiskey。有趣的是,在加拿大,其拼音是追随苏格兰的,而爱尔兰的拼音则与美国的相同。

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威士忌是苏格兰威士忌。苏格兰在英伦三岛的北部,其地理位置使得威士忌的原料能够生长在优越气候环境里,而这些环境以及当地的水源恰可使这些原料最适合于制作威士忌。

苏格兰人掌握威士忌的秘诀大约是在15世纪的时候,1494年,修道士约翰・科尔获得1吨多大麦芽,他把这些大麦芽酿成了1400瓶琥珀色烈性酒。当时,这种酒被称做“生命之水”,苏格兰的凯尔特人用它提神、治疗感冒和丰富生活,后来,这种“生命之水”又被人们称为“威士忌”。大约在16~17世纪,随着苏格兰修道院被宣布解散,威士忌酒来到了民间,那些失业的修道士开始用他们的学识造福于他们的教民。到17世纪,当时独立的苏格兰议会进行了第一次尝试:不仅对大麦芽征税,而且还对威士忌征了税。1707年苏格兰和英国合并后,英国提高了威士忌的税率,这是为控制反叛的苏格兰民族所采取的一项措施。随后的150年中,苏格兰人为逃避税收,用尽了各种手段。1823年,英国政府通过了批准威士忌酒生产的法律,但生产者必须花10英镑办理一个生产许可证,每加仑酒还需交纳一定的税金。

19世纪末,法国葡萄种植园遭受了一场灾害。苏格兰人趁虚而入,将威士忌打入法国。结果是,法国人一个月消耗的威士忌,比他们一年消耗的白兰地还多。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起了长达12年的禁酒活动,这期间苏格兰威士忌却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1933年,当美国取消这一禁酒令时,威士忌已占据了美国生产者的地盘。

今天,苏格兰已有100家酿制威士忌酒的企业,且年产量的50%销往欧洲;亚洲近几年也大量进口威士忌酒,进口量占总产量的15%;其次是美国和拉美,分别为14%和9%。如今,苏格兰的“生命之水”已畅销世界190个国家,销量达10.55亿瓶。

世界上只有在苏格兰境内蒸馏和醇化的威士忌酒才能称“苏格兰威士忌”。所有苏格兰威士忌均以三种天然原料酿制而成:谷物、水和醇母,需经历最少3年的醇化过程。实际上,大部分苏格兰威士忌均较其所示年份被醇化了更长的时间。熟练的调酒师能够把50多种不同风味、不同年期的威士忌混和得恰到好处,令每种威士忌的独特长处极大发挥,幻化出酒质完美的苏格兰威士忌。

威士忌有两种:一种是大麦威士忌,例如仅以大麦芽酿成的格兰威特;另一种是混合威士忌,例如芝华士,它是以各种大麦和谷物威士忌混合调配而成,酒味独特。单独的谷物威士忌一般不在市场上出现,主要用于生产配制(混合)威士忌。

五、饮食习俗

(一)日常食俗

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或地区相比,英国的饮食相对比较简单。动物性原料以牛肉、羊肉、猪肉、禽类和肉制品为主,野味也是传统的食物来源,但现在的鱼类和海鲜反而较少。对于历史上曾经规定过“吃鱼日”,四周是海的英国来说(英国大部分的领土距离海洋最远的都不会超过60千米),确实比较奇怪。其实原因很简单,过去英国沿岸的海域捕捞过度,使海产品数量越来越少,高昂的价格使许多人只有到餐馆里才能一饱口福。但大多数英国人并不太喜欢到餐馆用餐。土豆在英国人的日常饮食中常与牛肉一起作为主食,常见的形式是炸薯条和土豆泥。

传统英国烹饪使用的蔬菜较多,有时作主料,有时作为配料来使用。常见的蔬菜包括:四季豆、红花菜豆、蚕豆、红菜头、甘蓝花、椰菜仔、卷心菜、胡萝卜、块根芹、芹菜、球洋蓟、黄瓜、紫菜、青蒜、葫芦、蘑菇、洋葱、莴苣、菠菜等等。

英国人爱吃甜,而且常常是与奶油或蛋奶沙司一块吃。

英国人喜欢喝酒是出了名的,首先英国是一个盛产酒的国家,出产世界知名的苏格兰威士忌酒;其次,大概与英国的气候和文化传统有关。英国的酒馆无所不在,英国人一般喜欢喝啤酒、苏格兰威士忌,对鸡尾酒之类不感兴趣,啤酒有淡、苦、黑之分。炭烤鲑鱼、薯条是传统的下酒小菜,酒馆从早到晚营业,并提供午餐及晚餐。除了喝酒,英国人还喜欢喝茶,并有起床之前喝“被窝茶”的习惯,这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并不多见。

总的来说,冷鸡、冷肉、火腿、肠子、鱼子、沙丁鱼、奶酪、煎鱼、烤鸡、西红柿、各种小吃、生菜,煎牛扒、猪肉扒、烤羊肉、牛肉洋葱、青椒、牛肉丝、鸡汤、杂拌汤、素菜汤、瓜菜汤、清面条、布丁、麦片、面包、冰冻甜食、甜点心、甜馅饼等是英国常见的食物品种。英国人还喜欢吃各种水果冻、冰淇淋,爱喝桔子汁、汽水、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

传统的英国正餐一般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道上汤,第二道上鱼,第三道上肉,第四道是有甜食、布丁等组成的拼盘,最后是甜菜和冰淇淋。

英国现在的正餐一般比较简单,通常是头盘、主食和甜品,头盘有时就是汤。甜品之后,有时会上一些奶酪、饼干,再佐以咖啡、白兰地或葡萄酒,作为结束。

(二)节庆与信仰食俗

复活节遗留下来的风俗是食用一种印有十字凹纹的小圆面包。复活节的当天,教徒们还要到教堂去做礼拜,领“圣餐”。

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必须瓶中有酒,柜中有肉,他们认为除夕没有余留下来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英国的主要宗教是新教和罗马天主教,圣公会为英国国教会,教徒占全国人口的近半数。他们忌讳把食盐碰洒,哪怕你是不小心的,也会使人非常懊丧的,认为这是引发口角或与朋友断交的一种预兆。他们忌讳在餐桌上使水杯任意作响,或无意碰响水杯而又不去中止它作响,认为这样既有失观瞻,又会给人招来不测。万一碰了杯子发出小铃般的响声时,也要赶快用手按一下叫它停止作响,以免主人介意。他们在饮食上不愿意吃带粘汁和过辣的菜肴,忌用味精调味,也不吃狗肉。吸烟的友人遇到一起,请不要一次点3支烟,据说这样也会给3个人中的某人招来不幸。

(三)特殊食俗

英国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国;酒吧文化

在英国,酒吧随处可见,不管是身居闹市还是处于穷乡僻壤,在不足5min的行程内肯定可以看到一处酒吧。酒吧是英国人日常活动与休息的主要场所,酒吧文化已经渗透到英国人的思想与生活中。英国酒吧文化的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从11世纪的“济贫院”到如今的“大众之家”,酒吧的种类与形式不断改变,虽然今天的酒吧同昔日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然而几乎现在的所有酒吧都有意识的表现出一种古香古色,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一、英国酒吧受欢迎的原因

首先,英国人生活习惯与性格。英国人通常非常保守,很少如中国人一般时常走亲访友,因此,日常的朋友聚会或邻里交往均需要在某个场所中进行,酒吧不失为一个良好选择。其次,伦敦有“雾都”之称,英国天气多变,而且娱乐设施相对较少,加上英国人酷爱足球,特别是有英超联赛或者欧洲杯时,人们喜欢欢聚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看球,酒吧就是这样一个承载喜悦的地方。具体来说,酒吧之于英国人,相当于欧美的咖啡馆与中国的茶社,早已成为英国人难以割舍的一种生活习惯。酒吧融入到英国人的生活中,男女老少在每天闲暇时都会去酒吧小坐,男男女女,三五成群,畅饮侃谈,因此说酒吧承载的是英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丝毫不为过[1]。

二、英国酒吧酒的供应种类

一般的英国酒吧都会提供烈酒、葡萄酒、啤酒与各种软饮料。英国人在酒吧中最常点的就是啤酒,要想迅速的融入到一个氛围中,喝啤酒是最简单的方式,啤酒仿若催化剂,能够帮助人们缩短心理距离。英国酒吧中虽然销售的啤酒种类多样,但是总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最为常见、具有代表性且最为传统的苦啤,苦啤一般呈琥珀色或红色,上面浮有白沫,口感较干,酒劲儿强,喝下一口会感觉齿间残留苦味。二是淡啤酒。口感清爽,颜色较浅,酒花轻盈,类似于国内啤酒,每个酒吧几乎都会供应。三是黑啤,这种啤酒最黑最烈,是将大量酒花加入到麦芽中制成。另外还有一种特色酒名为果酒,它是利用水果制成,味道甜美。若不想喝酒,也可以点柠檬水、果汁或可乐等不含酒精的饮品。倘若肚子饿,酒吧中还有提供一些简单可口的食物,但是英国人不像中国人一般喜欢“下酒菜”,他们一般都是直接喝酒,在英国酒吧,你很少会看到边吃边喝的人。啤酒在酒吧中的计量单位是品脱,酒吧使用的啤酒杯通常非常高大,一杯大约就是一品脱。许多酒吧还会根据客人性别采用不同酒杯,男士酒杯往往简单厚实,女士酒杯则是上宽下窄,整体呈细腰形,这样即使开怀畅饮也不会失去女性韵味[2]。

三、英国酒吧的规则与礼节

酒吧是英国人社交与休闲的主要场所,体现着英国的传统与特性。因文化上存在一定差异,与国内酒吧不同,英国酒吧不会有侍应生专门端酒,顾客需要自行到吧台买酒。乍看此种做法可能造成不便,但是事实上该做法蕴藏着深刻内涵。英国人性格冷漠保守,不喜与人主动接近,而这种酒吧礼仪恰恰可以有效改变此类状况,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交往。排队买酒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与周围人随意交谈而不需刻意的将自己介绍给别人,聊点轻松话题,如啤酒、天气等均是和陌生人交流的良好话题,然后邀请新朋友坐下来喝一杯,此种方法能够帮助自己迅速的融入到酒吧整体氛围中。如果你与客户到酒吧洽谈工作,注意应是提议人请第一轮的酒,之后为了感谢,你需要迅速回请,最佳的回请时间为对方的酒仅存1/4时。若与一帮朋友共同去往酒吧,买酒的人最好只派其中的一两个,这是因为酒保通常最讨厌一大伙人边讨论买什么样的酒好,边堵住吧台前面的路。英国人非常遵守秩序,在英国你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干什么,所有人都会自觉的排队,但是这种规矩在酒吧例外。来吧台买酒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正规队形,所有人都挤到吧台前,但是酒保却非常神奇的清楚该轮到谁,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凭着个人记忆在脑海中将每个人排好了号。买酒过程中应注意某些细节,因为某些行为会引起酒保的厌恶。“请”需要挂在嘴边,这样能够体现出对服务人员的尊重;当遇到许多人等待买酒时,不要在吧台旁边闲站着;点酒时不要犹豫不决而让酒吧在一旁等着;不要最后才说想要爱尔兰黑啤,因为这种酒相较于其他的酒准备的时间明显较长。说到“小费”,大家通常认为是指现金,但在英国酒吧里,千万不要把现金作为酒保的小费,因为现金会让人认为这是对服务人员的不尊重,以一杯酒回赠酒保会让他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平等相待。令人称奇的是,英国人这般嗜酒,但酒吧的关门时间却很早,所有酒吧都严格恪守晚上11点的打烊时间,通常10:50的时候店老板就会摇响打烊铃,示意大家尽快解决完手中剩余的啤酒,待11点整,酒吧就会停止酒水供应,即使客人的兴致再高也要离开酒吧[3]。

结束语:

对于英国人来说,酒吧在日常生活与生命中无法取代也不可或缺,酒吧文化是英国的一个缩影,体现着独特、鲜明的英伦文化,同时也反映着英国人的特质,研究英国的酒吧文化对深入了解英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新敏.英国酒吧文化评析[J].文化研究.2010,09(04):66-67.

英国文化范文第4篇

英国作为历史悠久的非常典型的君主立宪国家,设置议会,采取内阁制,政党轮流执政,国王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但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现在的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就是这样。尽管如此,女王毕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象征意义的话语权,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毫无疑问还是国家最大的贵族,掌握别人难以企及的庞大的财产,因此受到社会各方极大的尊重和关注。还有,皇室的所有成员几乎都受过极为优越的教育,其中一些人甚至经历不凡,他们长期浸淫于优渥的氛围,皇家派头十足,与普通社会保持较大距离,很自然,他们天生就是引起广大民众好奇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活动、家庭情况、个人行止,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人们的不倦的话题。这方方面面,综合起来姑且称为英国皇室文化吧,它源远流长,驳杂纷繁,这自不用说,本文只想着重谈一下这种文化在当今的情况。

纵观现今英国皇室文化,你会发现它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我将之大体归纳作四个方面:

首先是“垄断”性。虽然不能把皇室文化与英国总体文化等同起来,但前者在后者中占居相当大的比重,或者说,前者的社会影响相当之大,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到英国不久,就会发现“皇家”这个英文单词广泛使用,几乎到处可见。从皇家海军、皇家空军到皇家海关、皇家邮政、皇家法院、皇家医院,以及皇家歌剧院、皇家国立大剧院、皇家美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皇家医学院、皇家植物圆……“皇家”的字眼满天飞。我在英国工作时,离我住处不远有个四星级皇家兰卡斯特饭店,其实它与皇家未必有什么关系,却冠上“皇家”,大概显得高贵吧。伦敦有五大风光秀丽的公园,即海德公园、肯辛顿公园、摄政公园、圣・詹姆斯公园、格林公园,早先都是皇家的财产,只不过以后免费对外开放罢了。说到垄断,还有件事颇为滑稽:英国所有的天鹅都归女皇私有,谁也不能冒犯它们,否则,要作为刑事犯罪论处;而且,皇室设专职人员,每年7月在泰晤士河上清点一次天鹅的数目,每数一只,在天鹅的嘴部作一个记号。

其次是华贵性。白金汉宫和温莎古堡作为英国的国宝级建筑,是女王轮流的住所及办公地点,虽然古旧却豪华不减。这两处每年的维修费就高达2000万英镑。白金汉宫的豪华庞大,仅举几个数字足以说明:宫内有一个警察局,两个邮局,一所医院;地上铺的红地毯达3英里长;有700多个工作人员,其中有俩人全日制地负责管理300座时钟,女王每年在这里举办100多场宴会……皇室讲究排场是无与伦比的:2006年,为庆祝女王80寿辰,皇家炮兵鸣放41响礼炮,举行盛大阅兵式,1100多名士兵头戴熊皮帽子参加,49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飞过白金汉宫的上空;2007年,为庆祝女王和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60周年的钻石婚,白金汉宫举办庆典,有2300多名来宾参加。还有,按照英国历史上的老规矩,外国驻英大使一到任,首先要乘坐皇室派来的高大的古风盎然的马车,由两辆豪华的劳思莱斯轿车陪同,一路惹人注目地来到白金汉宫,向女王递交国书。这一方面体现驻在国对外国使节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重要的方面――显示皇室在一些礼节上是如何的讲究。

再就是亲和性。这好像有矛盾,其实不然。皇室一方面超过常人许多倍的奢华,但另一方面又往往要尽量顾及自己的形象,努力做出亲民姿态。每逢圣诞节,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要发表两次广播讲话,一次是在圣诞节前夕向全体民众致以节日问候,一次是在圣诞节早晨专门向军队官兵及其家人表示亲切慰问。这些年来,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维修不断,英政府拨款严重不足,白金汉宫每年对外开放63天,温莎堡则几乎全年开放,收取参观门票,补贴修缮所需,实际上皇室也有借此拉近和民众距离的考虑。从1993年开始,女王还主动和普通英国人一样缴税。女王力图树立一个生活节俭的形象,甚至要求白金汉宫宴会剩余饭菜不能倒掉,应重新烹调食用;还告诫两个孙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要注意生活作风,尤其在当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不应挥霍。前几年,皇室还先后将这两个王子送到桑赫斯特陆军学院接受培训,他们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照顾,宿舍里没有专门的洗漱间,要和别的学员一样使用公共洗漱间。他们甚至于连蓄发都不可以。从历史上看,皇家人员一直有上军校接受一定时间严格军事训练的传统。

另外是“花边”性。这恐怕也是英国皇室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当然君主制国家都如此,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只是当今英国尤为突出。英皇室人员的大事小事,尤其是种种生活繁琐细节,摆不到桌面上的家庭私事,个人习惯嗜好,十分隐密性的绯闻轶事,无不是小报争抢独家报到的绝佳新闻。有的小报甚至趁白金汉宫对外招工之机,派记者乔装打扮混进皇室,成为卧底的角色,了解内幕秘闻,爆料于报端。自然这只是一锤子买卖,最后遭到严惩乃必然之事。可以说,越是俗不可耐的新闻,这类小报越感兴趣。连2006年女皇的丈夫在一次典礼上放了个响屁,都被登在报纸上。英国社会下层的许多民众,尤其文化层次不高的打工仔很爱看这种新闻,甚至还添油加醋,随意发挥,津津乐道。一次,我在伦敦打的,和司机瞎聊天,记不清当时怎么谈到皇室的绯闻很多,这位司机接过话茬,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个故事:戴安娜在世时,查尔斯王子在外面与卡米拉之外的又一个女人鬼混,被戴安娜察觉,她醋劲大发,一怒之下,拿起刀子对着壁画上一匹马的,三下两下就剜了下来。那司机绘声绘色,笑得我流出眼泪。他还补充一句:剜去的地方已经被补上了!

英国皇室文化无疑要对英国社会多个方面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对国家对皇室来说,可以带来益处,自然是好事。负面的则如前文所说的那种“花边性”轶闻,不择手段地窥探,天马行空地编造,乐此不疲地炒作与传播,只会污染社会风气。这显而易见,无需赘言。笔者只想就皇室文化对英国的正面作用作些归纳,择其要者有三:

一是政治上,可以凝聚内部人心。英国人适应并崇尚皇室文化,这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传统。英国人根深蒂固的一个观点:皇室是国家的象征,是权力的来源。当今的女王在英国人甚至在许多英联邦国家人民的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最高地位。正如英国国歌中所唱的:让我们齐仰望,天佑女皇,祝她万寿无疆!有个近乎笑话的现象很能说明问题:英国人普遍反对加入欧元区,据称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适应也不情愿看到欧元货币上没有女王的头像。是的,守旧的往往喜欢向后看的英国人对君主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认为没有女王还算什么英国呢!特别是当今女王仪态雍容华贵,平易近人,其形象与口碑相当不错。女王拥有特权,但并不滥用,甚至于在很多情况下注意自律。不妨举一例说明。笔者在英国时多次陪同国内代表团去温莎参观,发现有一事很令我不解:每次在温莎,我几乎都能听到上空飞机的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原来是希思罗机场有一条航线恰好经过温莎古堡的上空。显然,这对女王的生活形成极大的困扰。女王如果,我想,要求航线改道,大概不是不可以的。但她并未这样做。这对树立女王较好形象,争取社会好感,无疑是有利的。

二是经济上,可以驱动旅游业发展。英国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充满魅力的皇室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皇家文化是英国的摇钱树。与皇室相关联的,或历史上的,或当今的,诸如建筑、园林、广场、雕塑、博物馆,以及种种事件的遗址胜地、沿袭而不间断的礼仪习俗、富有传奇色彩的轶闻掌故,等等,等等,五光十色,不胜枚举,几乎随处可见可闻。你在英国行走,很容易感受到的,就是那种浓稠得化不开的皇家氛围与气息。从远方第一次来到伦敦,你不会不去白金汉宫门前的广场或者白厅大街,观看一下皇室卫队的换岗仪式,卫兵穿着给人视觉强烈冲击的上红下黑的服装,戴着高长硕大得几乎遮住双眼的黑色熊皮帽子,骑着G悍的透着英飒之气的良骏名马,无疑让你印象深刻。你不会不去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伦敦塔,一赏那无数缀金镶玉的王冠皇服以及其它种种奇珍异宝,一睹昔日囚禁皇室那些叛逆者或权力争夺对手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幽室牢笼,一观那至今仍精心饲养的被认为与王室兴衰相关的神鸟渡鸦。你不会不去圣保罗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或者戴安娜王妃的寝宫――肯辛顿宫等等,参观一下这些和皇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当然,更不用说在八九月期间,赶上白金汉宫对外开放,进去饱览一番。那里,陈列的珍贵艺术品就多达50万件!

英国文化范文第5篇

英王室不可或缺

当年英王查理一世想要搞独裁统治,并组织军队企图、解散议会,结果战争爆发了。在具有转折意义的马其顿战役中,国王军队被打败了,正义战胜了邪恶,民主战胜了专制。几年后,查理一世也被捉回了伦敦,并被愤怒的群众送上了断头台。由于这场战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于是很自然的被归到了资产阶级革命当中。经此一役,英国让全世界人民刮目相看。在很多人看来,英国人的革命行为实在是可经称道,可供借鉴的。

那么英国人真是这样吗?英国文化真是一种革命文化吗?实则不然。就在查理一世被处死的十几年后,英王查理二世返英即位。二十几年后,当英王詹姆士二世又要搞独裁时,只是将处于不合作态度的国王驱逐,从荷兰迎来了他的愿意与议会合作的女儿、女婿来当国王。这一次,英王在英国一呆就是几百年。直到今天,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自己的国王抬进了历史博物馆的时候,英国――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却依旧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女王,英国王室也成了英国自由的人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切确实是有点矛盾,有点不可思议,可这一切又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君主立宪制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要想实现公民的民主和自由,就必须实行三权分立。如果三权不能实现分立,那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合而为一,那么法官既是立法者又是司法者,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将被专断的权力所控制;如果司法权与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就会变成压迫者;而如果由一个人或同一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那么那个人就是一个独裁者,那个机构就是一个独裁机构,那么一切也就都完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对世界上第一个取得司法独立的国家――英国的君主立体的研究思考。

而英国之所以在封建君主统治下的中世纪就形成了司法独立的法治传统,则是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早在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并开始创建自己的国家。那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刚刚走到了原始社会的末期,身上那种日耳曼人的民主遗风尚存。他们在建国时,很自然的就把这种原始的习惯奉为经典,来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于是英国早期的习惯法就产生了。到了7世纪,英国的习惯法久而久之就转变成了国家法。这时的国王们权力很大,享有最高的统治权,但并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国王必须按照古代的习惯和法律的要求行使自己的统治权。如果国王违反了这些习惯和法律,就会受到惩罚。

后来,诺曼人入侵不列颠并统一英格兰,英国的王权空前强大。然而,国王的权力仍然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为了减弱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反抗,诺曼王朝全面继承了英国的法律习惯和法治传统,同时又把更成熟的封建法带进了英国。所谓封建法,故名思义,就是规范、调整封主与封臣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其基本的特征是“契约性、互惠性”。简单来说,就是封建法规定了封主与封臣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在此规范下,每个君主都是一个权力有限的君主。

王在法下

在这个时代,有个很有意思而又很著名的“失地王”――英王约翰。此王特别喜好征战,但不幸的是此王能力有限,运气也不佳,几乎是每战必败,丢失了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大片领地。然而此王却依旧不吸取教训,于1213年向贵族们勒索兵役免除税,终于引发了反抗。反抗的贵族们组织军队与王军开战,并且获胜。就在反抗的军队取胜的同时,国王约翰与贵族代表却坐在了谈判桌前,并最终于1215年6月15日签署了著名的、以保护贵族、自由民传统权利和自由为基本内容的《大》。《大》第一次以宪法性文件的形式使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开启了“王在法下”的英国社会的法治传统。

自始至终,英王的权力一直在各阶层的监督之下,受到法律的限制。其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英国人民。大多数的英国人认为国王处于上帝和法律之下,并不是国王在创制法律,而是法律在造就国王。这也就是前几年英国人民投票公决是否还保留王室的原因。此外,英国议会的创立,进一步缩小了王权控制的范围,使“王在法下”的原则具体的表现为“王在议会”。司法独立正是在这种传统的背景下得以生存、发展起来的。

其后,随着统一专职法庭的建立、职业法官群体的形成和法律人、辩护人的产生,理性执着的法律职业阶层兴起。此时,源远流长的法治思想为司法独立原则准备了产生的思想基础;分权制衡的体制为司法独立原则的形成提供了政治前提;而专职法庭的建立和理性执着的法律职业阶层的兴起则为司法独立传统确立了现实条件。英国的司法独立原则最终形成了。

共议国事

就是在这种司法独立原则的前提下,英国人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无论什么事,都要像解决法律纠纷一样,组成相应的“陪审团”,来进行讨论,以期取得解决的方案。

这也就是英王约翰能在丢土失地、丧权辱国之后,仍能向贵族们要求赋税的原因;也是英王约翰能在贵族军队大胜的情况下,能够和贵族们坐下来“共议国事”的原因。在英国,国王和贵族之间、贵族和贵族之间、贵族和平民之间、平民和平民之间,如果发生了什么纠纷,最好是通过组织谈判的方式,达成一定的协议,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如果一旦发生战争,并最终将敌人杀死,那么战争的领导者就会转变成其他人的“新敌人”。而这个“新敌人”还是必须通过和其他人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否则战争不就白打了么?战争中的人不就白死了么?既然都要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只要是能够达到谈判的目的,只要是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也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将战争进行到底,死更多人、花更多钱、造成更大损失才罢休呢?

所以,在英国的文化中,改革才是主流。政治出现问题,我们就到议会上去辩论,以求找出解决的办法来,这是一条改革的路子;经济出现问题,我们还是组织讨论,或刺激生产、或加大出口,也是一条改革的路子;人们的生活出现问题,我们就通过讨论的方式,建立慈善机构,还是一条改革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