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动能对等;英译策略;有效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49-01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本论文试图从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翻译中国饮食文化英译的有效策略。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饮食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风味多样;第二,四季有别;第三,讲究美感;第四,注重情趣,讲究寓意;第五,食医结合。而在西方的烹饪书中介绍的菜都是以材料和烹饪的方法来命名的,所以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要从中国的特色入手,同时考虑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西方人在对待饮食文化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不同的,他们考虑的是食物是否有营养,是否健康。

二、文化差异在饮食文化上的不同表现

(一)词汇空缺

文化当中独有的事物(物态的或精神的、具象的或抽象的)在译语文化当中缺乏对应的词汇来予以表达,从而造成“词汇缺项”(lexical gap)的现象。如中国饮食文化中所独有的“包子”“汤圆”“米线”等,在英语中就无法找到与其所指意义相同的单词。而有些中国菜又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东坡肉”和“龙须面”;如果西方人不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就不会明白这两道菜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找不到相对等的词来翻译这两道菜。所以对于西方人来说只能根据字面意思的“肉”和“面”来理解这两道菜。

(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是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在习语中也有一些表达和饮食有关。“吃……饭”在英语中翻译过来就是“making a living”,但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这个翻译另当别论。比如“吃政治饭”对等的翻译就是“to make a living by going in forpolitics”,而“吃算盘子”就是“to make a living bydoing business”(兰保荣,1985)

三、饮食文化的英译策略

有时候文化信息的翻译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去,其结果就是对等的标准不能完全做到了。文化差异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1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2.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汉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或罕见或被忽视。3.原语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例如,英语的green-eyed,翻译成汉语是“眼红”或者是“妒忌”而不是“眼绿”。由于在中西文化中的巨大差异,所以会造成在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由此会导致原文读者的反应与译文读者的反应不对等。例如,将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照发音译为“DuKang”英语国家读者看到英语商标“DuKang”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在一起,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的酿酒高手“杜康”,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与好酒联系起来,所以,“杜康”作为商标,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

为了达到功能对等翻译,译者必须:1.权衡在交际中涉及地所有因素;2.显现出各种选择余地的描写,尤其是在复杂的章节中;3.尝试一些可接受和易理解地描写(Jin,and Nida90),因此功能对等翻译被看作是许多译者的翻译方法。

当意译为了译文优美而忽略了译文的忠实时,功能对等翻译能够产生最接近原文的对等。一些译者在意译中,觉得有义务改正出现在译出语境中的错误,还有一些译者碰到他们不喜欢或不赞成的语句时,会毫不犹豫地删掉。这些译者的这种做法是修改文章,而不是翻译。因此意译中改正错误或删掉文中的内容会导致正确的表达意思,即原文中的意思表达错误,由此就缩小了功能对等翻译,功能对等翻译目的就是产生最接近原文的对等。

意译的翻译者为了达到译文的优美,便倾向于夸大翻译或缩小翻译。另一方面,功能对等翻译目的是尽可能产生翻译准确。这两种方法虽然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是将导致两种理解意思。在翻译中,当处理文化内容时,过多地扭曲文化意思或过度地解释文化特点。意译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功能对等翻译也就不同。

四、结束语

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及其翻译的情况,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相关文化知识的培养,这非一朝一夕之功。读者应该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样,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饮食文化被介绍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都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7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文化差异;文化交际能力

《荀子・大略》中说:“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蜉蝣也。”我国历来把餐饮称作饮食,由于中西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在中国,最著名的饮食观点是“民以食为天”;在西方,也有类似的饮食观点:“世界上没有生命,便没有一切,而所有的生命都需要营养。”由此可见,饮食对于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饮食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中国饮食文化悠久,在五千年的积淀中逐渐形成了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食治养生的营养观念与五味调和的美食观念,强调饮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食用养生与审美欣赏的和谐统一。从这些饮食观念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结构,即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这个饮食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完善发展。西方的饮食内容也十分丰富,但由于中西思想文化不同,其形成了天人相分的生态观、合理均衡的营养观、个性突出的美食观,并因此形成了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的饮食结构。

中西的用餐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用餐时通常使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结、礼貌的氛围。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展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中华传统美德。在西方,大多使用方桌,主人坐在主位,客人分坐两边。西方人一人一盘,各吃各的,互不相扰,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却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在用餐工具方面中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用餐使用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喜欢使用刀叉与盘子,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一、多媒体技术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学习的辅助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密切。中西方出国留学大学生、交换生的数量日益增多。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学习成了中西方大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不同,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以后在对外交流时因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近年来,随着我校外教、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在生活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入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特别强,也喜欢追逐新意。在饮食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中西饮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为改善该现状并促进中西方大学生更好地交流与融合,中国计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特地开展了相关课程。外国语学院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设有86个座位,现已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我们在此设置了一周一次的中外学生互动学习课程。该课程以学生交流互动为主,老师教学为辅。老师上课先给学生播放有关饮食的视频,然后由学生自由分组讨论,网络形式交流,并共同作出总结,上台呈现小组总结。或者老师给出一个话题、场景,由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对话,以此加深中外学生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了解,以及提高对语言现象的理解与领悟。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调研课程的实践

1.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

形成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不同之处,跨越文化交流障碍,培养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饮食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会。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的优点,吸收并运用到中国饮食文化中,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进一步促进中外联系与交流。

在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在饮食方面进一步消除中西方人们的交流障碍,实现中国与西方更好地交流。在整个课程进行中,中外学生一起探讨饮食文化差异及现代社会中两种不同文化融合下新兴的饮食形式,促进了相互的理解,也大大帮助了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

2.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学习可以增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增加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机与动力

中国对英语学习的教育大多偏向于英语语法与词汇的练习。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其实就是英语学习的题海战术。但是,这种方法只会让学生厌恶英语学习。在校大学生很多也会对英语学习感到痛苦。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学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具体可观,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知识的丰富,从更深的角度来说更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学习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可以增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加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提高动力,从而有利于大学生英语的学习,这是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学习对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之一。

在课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饮食文化的兴趣浓厚,留学生对中国的特色菜肴文化以及餐桌礼仪非常感兴趣,中国学生带领留学生在杭州进行了实地考察,大大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留学生也分享了自己所在国家部分特色菜肴文化以及餐桌礼仪,并进行了演示说明,课程气氛非常融洽。网络形式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这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学习与调查可以增强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时代,中西方的文化冲击越来越多,但是也有好多差异正在融合。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虽然存在种种差异,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不在大,而变成“地球村”,饮食文化也不断融合,如中国的餐馆开到全世界,而西方的快餐店在中国也到处可见,饮食文化从而成为世界交流的桥梁,研究饮食文化差异将使大学生增加对英美国家的了解,以及了解不同饮食带来的感受。

课程还涉猎了对文化夹缝中中西饮食文化融合菜肴的调研。由中方学生和留学生合作分组,共同去找寻、发现体现两种不同饮食文化的案例,并进行了课堂的陈述和分析。许多案例在分享过程中都非常有意思,由于观察角度的差异,在这些案例中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文化因素,如肯德基中的粥品、鲜蔬芙蓉汤,新推出的中餐系列;中式面馆中推出的意面系列;国外改良后西餐味儿十足的中式菜肴;早餐铺里的手抓饼;改良版本的中式牛排西餐吃法等等。在分享过程中,学生都饶有兴趣地讨论了这种因地制宜、入乡随俗的菜肴变化,从中深刻体会出文化的融合。

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网络以及本地的文化资源,通过充分地交流来共同探讨饮食文化的差异,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有非常直观的效果。绝大部分的课程参与者都反映通过这样生动鲜活的学习方式更能有效地获得资讯和知识,并能更深刻地烙印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学习材料的趣味性也大大增添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让课程成为学生自主、自愿参与的一种介质,开阔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黄成柱.文化翻译视域下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19).

[2]赵阳.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西方“食”文化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52-54.

[3]周正履.从电影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10):234-235.

[4]王国锋.从影片《推手》和《喜宴》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作家,2010(12):200-201.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冀菜菜单英译;异化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自古源远流长。菜品样式繁多,烹饪技巧丰富,菜品命名考究且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已将中国文化全面推向世界,中国饮食文化也成为文化交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现今中式菜名翻译尚欠规范,给中国饮食文化的发扬光大和中外交流带来了一定障碍。因此,规范菜单翻译以及对翻译方法的探究是极其重要的。

一、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界70年代,以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一书为标志。书中首次把“功能类型”概念引入翻译理论,认为文本功能是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翻译应该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赖斯认为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此后,赖斯的学生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进一步打破对等理论的局限,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的第一准则,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随后被认为是功能派的奠基理论。费米尔的目的论核心概念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他认为单靠语言学是解决不了翻译问题的。他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杨琼、贾德江,2010)针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不足,诺德首次提出了“功能加忠诚”概念,作为对目的论的补充。“功能加忠诚”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

总之,功能翻译理论者认为在实际翻译中是无法完全做到等值理论的,而且在许多情形下也是没有必要的。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译文功能论,指出翻译的过程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应该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功能翻译理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与内容上是否对等,而是就文本功能强调译文应该在不偏离原语文本的基础上,以译入语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不同语境因素,选择灵活的翻译方法,使原语与目的语发挥同样的传意效果。

二、冀菜菜单翻译现状

冀菜中不得不提的是直隶官府菜。古城保定作为直隶省内最大的城府,城内食肆林立,各地菜品极为丰富,天下美食荟萃于此。同时,直隶总督的封建特权,使其网罗技艺高超的厨师,荟萃珍惜原料,把中华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融会贯通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直隶官府菜。

直隶官府菜的两大特色在于甜面酱和套汤,这两大秘诀使得直隶官府菜色泽鲜亮,口味浓郁鲜香。所以,在翻译直隶官府菜时,多数菜名应该译出甜面酱这一主料;其次,套汤的菜应该将其爽口鲜香的特点译出。然而传统的冀菜菜单翻译中,令人费解的翻译比比皆是。例如将保定名吃“驴肉火烧”译为“donkey hamburger”(驴肉汉堡包)。如此翻译必然会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所以对菜单准确且不失文化内涵的翻译成为饮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首要任务。

三、冀菜菜单英译策略

鉴于诺德的“功能加忠诚”概念,我们在菜单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差异。为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译者在英译中国菜名时,力求简明扼要以适应英语的语言习惯,同时也在译文中保留原语的文化意向。所以在英译冀菜菜单时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法,试图保持原语文化风格,同时也将丰富译语极其文化。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异化翻译方法。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保定名吃“驴肉火烧”,根据异化翻译法,我们大可译为“donkey Huoshao”。因为“hamburger”和“火烧”并非同一种东西,前者指的是面包夹牛肉的食物,而后者并非面包,而是中国北方饮食文化有的一种用火烤过的面饼。可见传统译法“donkey hamburger”并不能准确体现出冀菜饮食文化,所以“donkey Huoshao”成为忠实于原文化的更好的翻译。再如保定另一道著名菜“总督豆腐”,传统译法将其译为“Governor Tofu braised with Shrimp Roe and brown sauce”,若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上的如此翻译一定会费解“governor”和“Tofu”有何关系,这无疑给跨文化交际制造了无形的障碍。针对这样的保定特色菜,我们可将其直接翻译成“Zongdu Tofu braised with Shrimp Roe and brown sauce”。这样的翻译既体现了菜品的烹饪材料及方法,也巧妙的跟原语文化联系在一起,想必在跨文化交际中也会更容易被人接受。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渗透;交融;翻译

一、西餐在中国的兴起

饮食是文化的先躯,是文化必然就会有传播和交流。因此,英美等国的饮食菜肴就传人了中国,西餐成为了中国人常常可以品尝到的另一种口味。西餐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是比较久远的。早在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旅行时,就将某些欧洲菜点的制作方法传人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各港口城市开放及各个租界的出现,西餐馆随之在中国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初,在中国的中上层各界人士中掀起了吃西餐的热潮,中国西餐行业开始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西餐业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陆续出现一些中外合资的旅游饭店,引进了先进的西餐设备及先进加工方法,提高了西餐的烹饪水平,由此也更确定了西餐在中国饮食行业的重要地位。

二、西方菜名的翻译方法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食物的时候,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事物的。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譬如,色拉其制作方法大都是由蔬菜,水果等混合而成。所以我们在看到色拉时对于其所含的原料,配料就一目了然了。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是直截了当,清清楚楚呈现在读者面前。如: sunshine salad胡萝卜色拉; home-made vegetable salad家常蔬菜色拉; fruit salad水果色拉。

当然,理论总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特定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是实践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的概括。因此,理论一旦提出,便成为“传统”或“历史”。就是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实践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时空与认识条件的变化,其实践的对象发生变化,行为主体的目的性及需求性也发生变化,必然会对实践对象产生新的认识和要求,新的方法论也就随之而出,人们也就必然要赋予某些传统理论以新的内涵。我们也应纵向考察翻译理论,认识到其历史性与发展性。中国菜肴的英译不可能不受时代的认识因素的制约,其建立与发展需要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的发生与解决,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而且永无止境。

三、中餐对西方的影响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就有中国餐馆,可以说是“食”遍天下。当初,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而中国餐馆则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之普遍。

世界上多种文化并存,这是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优胜劣汰”是一种规律,“协同进化”也是一种规律。应该说,“协同进化”的观点比“优胜劣汰”的观点在反映自然界进化是上全面、更准确。伴随着中西方文化趋同的同时,世界文化正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迈进。 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随着社会的演变发展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这种不断的变化促进民族文化的趋同。同时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语言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趋同与语言文化差异必将同时存在,在趋同中发展,在差异中共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碰撞中必将出现新的特色、新的发展。中国菜色种类派系繁多,菜品命名多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风情和历代名人相联系,带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色彩。翻译的行为是跨越文化障碍,使人们能自如地交际。这就要求翻译时要对汉语原文及其文化了解透彻的同时,还要对英语运用自如,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翻译时,我们要考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尊重各自的饮食文化,熟悉中西菜名翻译方法的不同点,根据不同的菜名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让外国人不仅能品尝到中国的特色美食,还能了解到中国的特色文化,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少游著,《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2005(9):74- 78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 饮食文化 传播文化 翻译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 water boils the shan 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 steamed 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 dumpling, ball 

把“粥”译成:gruel, soft rice, 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 Bao Chicken; 

Sauteed Chicken Cube with Peanuts;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in Chili 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 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 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 white radish patty’和‘Taro 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五、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 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 Jiaozi, 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 meat 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 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 Bao Diced 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 Po Beancurd 或Ma Po Tofu (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 Po Stewed 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红烧牛肉 

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 stweed fish水煮嫩鱼 

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 Slice Mutton with 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 Lamb Leg烤羊腿 

Fried Eggs with 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 Assorted Sweets Beijing 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