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歌秋天

诗歌秋天

诗歌秋天

诗歌秋天范文第1篇

赞美秋天的诗歌(一)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3、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4、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5、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8、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0、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1、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杨万里《初秋行圃》

1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1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5、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1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7、昨夜西风凋碧树。——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望野》

1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2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2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4、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6、仅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27、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林逋《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28、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29、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30、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31、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戎昱《戏题秋月》

3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33、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陶渊明《和郭主簿》

34、战地黄花分外香,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3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37、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8、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9、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施肩吾《秋夜山居》

40、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4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42、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43、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陆游《秋思》

4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山花子》

45、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6、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8、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49、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50、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陆游《秋雨渐凉有怀兴元》

5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52、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陆游《秋夜》

53、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7、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王士祯《江上》

5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59、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60、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6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2、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萧悫《秋思》

63、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里,过客感秋多。——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64、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65、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

66、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陆游《秋兴》

67、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陆游《秋夜》

68、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韩翃《题苏许公林亭》

69、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班婕妤《怨歌行》

70、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

7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7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74、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7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7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77、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78、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7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赞美秋天的诗歌(二):

《艳秋》

作者:凯歌

秋,禾火也。

乃燃烧之粟耳。

艳,丰色也。

实为丰满之美色耳。

艳秋者,

丰满灿烂之果实是也。

我仅有驻足田间,

眼见汗水填满衣食父母

那深褐色的皱纹,

才会有对秋的赞美。

五花山色之美,

无法比拟这丰硕的果实,

仅有这沉甸甸的果实,

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心中的醉美艳秋。

父母笑了,

我才会觉得

秋,是艳的,

是清清爽爽的艳秋!

《秋水》

作者:高万红

我们走后,

海浪河在边缘移动,

整个夜晚并不平静

阴暗的石头,敲打河床

在石头和水流之间,我选择沉默

有七只蝴蝶在黑暗中跳舞,

它们的翅膀呈现出光明的边缘。

我听到水流的声音

自天而降掉进角落,

在海浪河的一隅汇聚

经过躯体,穿透心脏,

模拟生命的植物,流向远方

五种花朵依然鲜艳,

玉兰醒得最迟,秋天来临

其实,秋天来临时,我站在山边

山影阴暗,树木延伸,

我和此时的太阳难以相见

它在山的另一边,我想我抛弃了睡眠

在另一个世界,它也孤独如我一样。

我明白躲在海浪河深渊里的羊群

尚未找到出口。

我走过一段石子路

已被冲洗成枯枝。

一夜之间,他们竟然衰老

同样,夜色笼罩的城市街头,

我觉得城市应当睡去

在海浪河边

我想到阅读,水光渐渐暗淡

我想到音乐,月光便渐渐明亮

我在静夜中采摘一枚落叶

随风飘动,遮蔽着通向山间的林路

紫色的花落在屋顶

一束束一簇簇如蛇对折的目光

蛇在丛林中穿行,我与他咫尺之遥

我们彼此安全也皆有危险。

我不会在丛林中微笑

也不会在丛林中死去,

丛林并不是我的归宿

我的归宿在远方。

我看见一道裂谷,

裂谷之外还是一道裂谷

昨夜我没有离开睡眠,

与陌生人在孤独中对望

我明白陌生人,

却并不明白陌生人来自何方

《赏秋》

作者:陈铠

就这样

悄无声息滴

给红尘的人间

带来魂萦梦牵的秋卷

也带着

一颗赤诚的心灵

怀揣着无限的憧憬

悄悄的走近你

谁的笔

把你描绘的姹紫嫣红

谁的诗

把你赞美的妩媚动人

如茶

芬芳馥郁

似酒

甘甜醉人

荷花的靓丽

枫林的热情

蝴蝶的舞蹈

黄鹂的情歌

看见你

牵挂油然而生

走近你

依恋魂萦梦牵

《赞牵牛花》

作者:扈秀英

我是一头老黄牛

只要给把青草

就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

埋头于田间

耕犁着沃野

埋头于泥泞的乡野小路

替人代步,运送货物

任劳任怨的美德

赢得人类的钦羡

非要学我

“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不敢骄傲

但上帝却为我的精神动容

把一种漂亮的鲜花冠以我的名字

如是

在阳光的照耀下

在雨露的洗礼下

在田野,在栅栏边

在草能生长的地方

就有我的身影

我攀爬,我蔓延

我追着蓝天

吹着喇叭来到你的面前

如老黄牛一般

不计报酬

只要有土壤

就会牵连出一串串的张张笑脸

绽放着五彩缤纷的光纤!

秋花

《金秋的赞歌》

作者:荣明

总想把最美的词汇献给你,

却无法描绘你的湛蓝;

总想把最动听的歌声送给你,

让美妙的旋律飘荡在丰收的沃野里……

你在哪里啊?

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

在飘香的果园里,

在鱼肥虾美的池塘里,

在庄稼汉的笑容里……

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人们收获了甘甜硕果,

也收获了沉甸甸的稻穗,

还有莘莘学子的背包里;

我们赞美秋天,

讴歌秋日的盛景;

我们沉醉秋风,

吹走一身疲惫,

带来丝丝惬意;

岁月如梭季节更迭,

昆虫的轮回在此变换,

为丰收的礼赞,

为冬藏的储备,

啊!金秋时节!

闪亮不朽的画卷!

《梦和秋天》

作者:裴郁平

梦,一串串从清醒的影子里飞出

秋天的手很大,也很长,尤其是眼睛,很美

梦幻飞进了秋天的多变的灵魂里

想给自我的情书找一位读,从少女到老妇

影子把梦里的梦想颠覆着,神马一般没有了主见

秋风落叶的忧伤传染着空气,绿色的衣服都被替换

美和伤感唱起了哀婉的情歌

王子抓住公主的眼波

海浪在夜色里冲击着沙滩,

秋天在大海里也找不到家的遗迹

秋天有梦,梦里有秋天的影子,

影子里有看不清楚的影子

秋天和我,我和秋天,梦和秋天,秋天和梦,

沉默在影子里不愿说话

秋梦

赞美秋天的诗歌(三):

秋天的梦

我思考着

秋为何在收获丰硕的同时

轻叹离树的叶不该有的失落

不想猜测

秋欠缺风的又是什么

雨夹着淡淡的烦忧随时而下

凄鸣在晚秋夜的寒蝉

还许与泛白的孤灯能为伴

如打点滴的雾露

不,应当是淅沥的雨

不,不是,是离人泪

霓虹闪烁

那道貌岸然只是肃穆的伪装

夜夜笙箫时事唯变

心悲痛痛情何以堪

我企望莫失

秋天的梦在你我的心里

依然那么美

那么圆

赞美秋天的诗歌(四):

这个秋天,你来了!

也许这是秋天的高潮

枫叶所以也红了一地寂寞

用最暖的色调背起山峦

在冬的渡口移步

我一如秋天的叶子

夜霜湿漉漉,鞭打我的坚守

白雾尽染我的绿意

岁月错乱了经纬在深秋处

安泊一杯烈酒的马驹,四肢直奔山谷

满腔的红回荡一面旗帜

以秋的风标招摇

在野花繁荫下清清流水

浊洗尘世的浮澡

这个秋天你来了

一山的风情尽你拥抱

一棵山楂树流馋欲味

酸涩的流年在泪光中倒影

一只麻雀啄破了石榴

半边红将晶莹裸露一整个天空

我穿起那花边的裙

在秋波中与你同舞,将秋声淹没

赞美秋天的诗歌(五):

秋天的歌

从池塘里掬一捧清凉

从果园里捎一股醇香

秋来了,唱着一支金色的歌

来到城里,来到村庄

没有春风杨柳的得意

没有落红飘零的忧伤

没有如火骄阳的狂热

没有寒霜飞雪的冰凉

你唱远行的艰难和苦涩

但并没有失望和悲伤

你唱秋收的喜悦和满足

但并没有自负和狂妄

啊,应对遍地黄花

满园桂香,秋风啊

我想和你一齐唱

赞美秋天的诗歌(六):

1、《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

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

在那里低徊饮泣呢!

就是那:

无聊的云烟,

秋月的美满,

熏暖了飘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来参与这

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2、《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

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

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

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3、《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

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

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

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

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4、《写给秋天》

是默

一弯月色

少女的光眸

醉了江山

尽了人间

丰腴的谷穗上

尘封了时空的扉页

池菏的花瓣里

飘出了季节的丰歌

一缕清风

佳丽的心声

经天拂地

情溢四方

别在枝间的花果

聚结了温度与热情

挂在河边的烟柳

诉说着不谢的悠悠气息

一道秋水

艺人的甘露

长烟笛声

千转百回

拈朵微笑的花簪

轻抚真诚坦荡的笑容

任精挑选的脂粉

走近云裳为你助妆

穿尘而过,涉水而来

一次回眸,一声问候

如草儿载不动的玉露

拾起你斑驳游离的浮影

盘桓心间

聆听风雨呢喃

夜阑珊,人无眠

一醉千年

枫桦伴影

丹桂飘香

掬一棒水月盈眼眸

摘一枝月桂秀掌心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秋林映落日,天边酡红如醉

那一泓浓情

温柔了一世的清凉!

5、《这个秋天,你来了!》

紫藤晴儿

也许这是秋天的高潮

枫叶所以也红了一地寂寞

用最暖的色调背起山峦

在冬的渡口移步

我一如秋天的叶子

夜霜湿漉漉,鞭打我的坚守

白雾尽染我的绿意

岁月错乱了经纬在深秋处

安泊一杯烈酒的马驹,四肢直奔山谷

满腔的红回荡一面旗帜

以秋的风标招摇

在野花繁荫下清清流水

浊洗尘世的浮澡

这个秋天你来了

一山的风情尽你拥抱

一棵山楂树流馋欲味

酸涩的流年在泪光中倒影

一只麻雀啄破了石榴

半边红将晶莹裸露一整个天空

我穿起那花边的裙

在秋波中与你同舞,将秋声淹没

6、《秋天》

桑榆

一向以来很喜欢秋天,

喜欢它的不温不火,

喜欢它的宁静,它的缜密。

秋风起,河水起涟漪,

枯黄的落叶,一片一片摇曳而下。

秋雨绵绵,

五彩的伞群组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乡间的田野甚是壮观,

成片成片的包谷杆舞动着长长的衣袖在风中翩翩起舞,

庆贺着今年的好收成。

红红的苹果在枝头翘首以待,

摘果的大妈望着一个个硕大的苹果眉开眼笑。

7、《秋天的歌》

青城明姿

从池塘里掬一捧清凉

从果园里捎一股醇香

秋来了,唱着一支金色的歌

来到城里,来到村庄

没有春风杨柳的得意

没有落红飘零的忧伤

没有如火骄阳的狂热

没有寒霜飞雪的冰凉

你唱远行的艰难和苦涩

但并没有失望和悲伤

你唱秋收的喜悦和满足

但并没有自负和狂妄

啊,应对遍地黄花

满园桂香,秋风啊

我想和你一齐唱

8、《秋天来了》

小荷2009

想要寻觅

最妖娆的色彩

描绘你的华丽

涂鸦我的痴迷

想要找到

最深情的文字

记录你的柔情

倾诉我的衷情

想要用尽

最完美的时光

追随你的身影

铭刻我的记忆

还要守候

你的芬芳你的明媚

你的落寞你的枯萎

你的所有

是我看不倦的风景

我不知

怎样的欢欣

不负你的来临

我须用

怎样的珍惜

挽住你的手臂

我的爱恋

经年累月

在冬春夏背后沉寂

每次挥别

开始遥望

下一轮回与你相遇

9、《秋天》

竹观月

枫叶的叹息

在两场雨的相拥里

愈见深沉

一个深夜

白露挽着落英

悄然来临

悬崖上的木雕

躲在仲夏的残卷下

和海浪吻别

大雁飞过的

门前躺着一条

被岁月阻隔

残废的河

九月的松花香

被旧木窗娶回了家

10、《秋天来了》

竹观月

树叶黄了,秋天来了

天也旧了,梦也凉了

你在哪里,我在那里

风都哭了,弦都断了

月儿弯弯,水儿涓涓

白荻秋霜,一曲幽蓝

夜上阑干,花开半晚

心之所向,人之所往

11、《秋天的感慨》

好啊,

你最之后了!

我被你微笑拥抱,

你的热情,让我稍略有一丝寒冷。

或许我毫无准备,穿上秋衣的锦袍。

突然的一切,丝毫没有让我感到。

百年的树妖,

在风儿的倾诉下来晃的指点秋到。

小伙来的清早,

一堆堆刚过滤的沙子,

从他手里付出,

那副乐观的面孔,

传感着沉默--秋色大地一切安详完美。

玉米地披衣的骨子里,

闪烁着玉米金色的荣耀。

快要枯死的花丛中,

诱因着无数的麻雀,

挑逗着虫子,玩起了迷藏。

枝立的喜鹊幸福的高唱,

也许是想……

给世人传递什么吉祥。

习惯自由的孤鹰,

盘旋在高空,

猎视着敌向。

三间陈旧的瓦屋,

一位胡思的人,乱想的心--

拭目着天空,以待着花朵的白云,

生在他的眸子里。

等待着……

夏在秋消了度,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一阕都年迈已尽,

幸福迎接完美的夕阳红。

12、《那秋天的雨》

刘恒武

秋天的雨,

清凉的雨;

雨中跳起自由的舞。

秋天的雨,

有风的雨;

雨中飘起如丝的画。

秋天的雨,

深思的雨;

告别了夏日的风情。

秋天的雨,

热闹的雨;

雨中有那唱歌的鸟。

秋天的雨,

丰收的雨;

浇开了丰收的果实。

秋天的雨,

多情的雨;

宛如那多情的少女。

秋天的雨,

生命的雨;

滋润了大地和万物。

秋天的雨,

清新的雨;

清新了如画的世界。

秋天的雨,

真诚的雨;

没有那虚假的情爱。

秋天的雨,

感悟的雨;

笑着看那冬的到来。

秋天的雨,

人生的雨;

雨中升起喜庆的红。

秋天的雨,

苍天的雨;

苍天张开美丽的脸。

秋天的雨,

平凡的雨;

献给百姓热情的心。

秋天的雨,

如诗的雨;

雨中绘出如诗的画。

秋天的雨,

播种的雨;

播种起那春的期望。

13、《走进秋天》

悠悠对小河

我行走在秋天的原野上

农民老大爷黝黑的脸

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红彤彤的高粱穗

黄灿灿的玉米棒

稻谷满园香啊

同伴们

快过来看呀

田地里

那劳动的姑娘小伙子

汗流浃背飞舞的场面

还幸福的放声歌唱哩

此时

我多想呀

拿出纸张

用七彩笔

写下这五彩斑斓的诗章

农民们的欢笑啊

才是这个世界上头

最温暖的景象

这个秋天

我走进了期望里

14、《那个秋天》

流纨

寻不回

只当梦成真--题记

那是一个安静的秋天

阳光伸长手臂,抚摸着我的思绪

我风尘仆仆,从远处来

你用一行行诗歌列队

迎我。还有柔软漂亮的词语

围绕上下翻飞

天空很蓝很蓝

蒲苇大片大片地摇曳

坚韧和温暖缓缓升腾

你告诉我时光能够驻足

我自然明白。我确信此时的光阴

应当叫做永恒

好想,能在许许多多的时光里

读你。看经年的岁月

沉淀在你身上,不是沧桑的粗犷

而是蕴藉丰厚的温良

好想,能在许许多多的时光里

陪你。两个人穿一样的棉布衣

坐在石阶上晒着暖阳。就这样背靠着

日复一日

思念的时候,你就是所有的意象

那个秋天,被你带走了灵魂

只留下一颗心沦陷在诗行

也许有一天,她会从你吟哦的唇边

飞出,你蓦然惊醒听

一个名字翩然落地

15、《秋天的颂歌》

刘恒武

秋天,

果实的秋天;

收获着那丰硕的果实。

秋天,

清爽的秋天;

经历了那春夏的洗礼。

秋天,

靓妆的秋天;

有美丽的蓝天和白云。

秋天,

欢乐的秋天;

唱起了那欢乐地歌谣。

秋天,

灵感的秋天;

激发了那创作的热情。

秋天,

感悟的秋天;

迎之后那冬天的到来。

秋天,

多情的秋天;

像那温柔多情的少女。

秋天,

期望的秋天;

响起了那期望的号角。

秋天,

豪迈的秋天;

荡漾起那豪迈的活力。

秋天,

知识的秋天;

宛如那碧蓝色的大海。

秋天,

感动的秋天;

洗刷了那愚钝的心灵。

秋天,

努力的秋天;

迈开了那拼搏的步伐。

秋天,

有爱的秋天;

像那奔向大海的黄河。

秋天,

幸福的秋天;

迎来了那秋天的喜雨。

秋天,

奋进的秋天;

唱起了那奋进的歌谣。

16、《如果这是秋天》

陈哲夜

以往,我们是天堂飘来的枫叶。

以往,我们是一些跑动的脚印,

但这种跑动终止于我们出生那天。

拧紧树根的水龙头,

那些流往北极星的溪水传达着我们的善意。

他躺进坟墓,

他死去,不是因为疾病和衰老,

而是因为干枯。

一种没有表情的情绪在雨中徘徊,

当你仰起头的时候,你的脸庞便往下滴落,

当一切过去,天空只留下一双灰色的翅膀。

歌声作为一个结果而呈现,

我们用蘑菇的耳朵探听它的调性。

如果这是秋天,

每个人都应释放出那些五光十色的囚徒。

17、《遐想秋天》

竹籽籽

当炎炎夏日伫立窗前

我如期开始遐想秋天

秋天它原先一向

是个懵懵懂懂的季节

我还未曾把双手来伸

它已裹住了我的全身

夏天的风吹去了秋天

撩着朦胧的睡意垂帘

足迹偷偷游走我的梦匣

笑容悄悄逗留我的脸颊

冬天过去春天依然料峭

夏天垂暮秋天别样清高

我开始遐想秋天

想它枫叶如霞的红艳

想它稻田如辉的金姸

想它炎夏后的深沉积淀

想它风华中的如梦幻变

落叶使它豪情飘逸

落叶又使它沉思伏地

原先秋天

它让我思潮涌动浮想翩翩

我对它情有独钟依依念念

如果渴求它不再走

是否四季一样如秋

18、《秋天的声音》

相拥取暖

凝望秋天

摘一片

北京香山的

红枫

别在

秋意渐浓的

胸襟

绽放

一朵

没有花香的

感觉

谛听

夏日

生机盎然的

余温

传递

着一个季节的

智慧

关于

你的

毋须诠释

落英纷纷

重新

抒写大地的

个性与风格

于是

试着起草

怡然自得的

诗句

那是

和着秋天的

声音

· ·

· ·

· ·

· ·

· ·

· ·

· ·

· ·

诗歌秋天范文第2篇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歌秋天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诵读;新诗;诗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45

一位教师执教何其芳的《秋天》,这节课由四个部分组成:读秋、赏秋、品秋、绘秋,重点放在赏秋和品秋两个环节,即诗歌的语言美。最后运用诗人描绘秋天的手法写出学生自己眼中的秋天。整堂课四个环节看似进展顺利,却美中不足。第一个环节梳理字词后,教师要求学生“读秋”。不错,“秋”是读完了,从头至尾,学生声音洪亮,读得很准确。可是入耳的“读书声”中无法听到诗歌的“节奏美”,也无法感受到秋的“诗意美”。此“读书声”虽“入耳”,却未“入心、入情”。

刘占泉教授曾说:“诗歌教学目前存在着只讲不读的反常现象,这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祸患。”简单的字词梳理怎能让学生感受秋之“美”呢,既然感受不到,那又如何有兴趣“赏”、“品”秋之美呢?学生只是被教师迫不及待地拉着去“赏秋”罢了。因而,笔者认为执教教师在诗歌教学的首要环节――“读诗”这一环节做得不踏实、不透彻。那么,新诗如何读,才能让学生想读、读准、读懂、读出韵味,进而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情趣呢?

一、把握基调,感受节奏之美――“一读”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性,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支悦耳动听的乐曲。郭玲教师指出:“启发学生进行富有节奏和感彩的美读是提高学生审美层次、增强教学境界美的有效方法。”因此,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读好轻重快慢,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激发学生对节奏韵律的敏感度,进而形成所谓的语感。

教学《秋天》时,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感知整首诗。教师再请一位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接下来教师再示范朗读、,教师读时须做到语气平和舒缓、节奏缓慢、融入情感,学生听的同时要从字里行间感受诗人对秋天是怎样的情感。这样下来学生便受到“齐读、个别读、教师示范读”三次“读”的洗礼,对整首诗感情基调也有了一定的敏感度,他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进而就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这也是诗歌的灵魂。

教师继而可问:“读这样的诗,语气是激昂一点还是舒缓一点?”很明显,极具诗意的一首小诗要舒缓一点。再问:“节奏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凭借语感领会到要慢一点。教师可再问:“是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要读轻一点呢?”通过分析甄别,学生应该能找到“饱食、肥硕”这一类体现秋天丰收喜悦的词语须重读。

通过这次学习,学生再碰到类似节奏韵律的诗歌语言材料时,便可凭借音乐感产生直觉,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把诗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储备,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想象绘画,感受直观意象――“二读”

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把诗人的情感和深微的情绪串联起来,组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因此诗歌里绝不会没有画面。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即使学生对该诗作者和写作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也能对该诗的情感产生感应。特别是那些诗人精心筛选的一些意象,诵读时执教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极富农家特色的景物,以便建立起学生对这首诗美的感受,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一个秋天,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笔下“农家丰收喜悦、渔夫惬意归泊”“少女思恋图”的画面。

如诗歌第二小节,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如下意象:冷雾、芦蓬、白霜、小桨、渔网、青鳊鱼等。“象”是直观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而“意”则是含蓄、蕴藉的。“冷雾”“白霜”渲染了冷寂、凄凉、迷蒙的气氛。清晨,渔夫摇着小桨,撒网、收鱼。渔人看见水中鱼影浮动,赶紧收网,一看,空空如也,收起的是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可是渔夫并没有恼怒,恍然大悟,是乌桕叶的影子和渔夫开玩笑,原来秋天在和渔夫做游戏。渔人也并没有因为打不到鱼感到失望,而是轻轻地摇着归泊的小桨,悠闲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秋天是多么宁静、惬意与悠然!

三、心悟口诵,感受诗歌意境――“三读”

心未悟,口怎能诵?王家新教授曾说:“搞好新诗教学的关键是要懂诗、爱诗。”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爱诗、读不懂诗,那又如何与学生分享呢?因而读懂诗才能融入情感,继而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第三小节这一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对学生作如下引导:这句话调整一下语序――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就像一场梦。梦是虚幻缥缈的,那么牧羊女在秋天这个季节想到什么才会产生虚无缥缈的感觉呢?学生自然能找到牧羊女想的句子:“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香与热的笛孔”?教师继续引导:“难道牧羊女想到的仅仅是笛声吗?”学生恍然大悟,还有“吹笛子的人”。教师投影出示戴望舒《秋天的梦》:“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这位教师循循善诱、以诗解诗,学生才能真正领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再作补充:“诗人何其芳19岁那年经历了一场爱情风暴,20岁那年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原来牧女怅然若失、朦胧的情愫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反应,于是一幅“牧女思恋”图深刻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此时学生”心能悟,必然口能诵”。此时,再让学生齐读第三小节,学生必然能读出牧女朦胧怅然的情思,必然能感受到牧女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境。

诗歌秋天范文第4篇

流程之一:变构重组,感知意象

诗是一门“吟咏性情”的个人化的艺术,闻一多曾形象地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汽之凝结。”诗歌的语言、句式常常是陌生化的非常态的,而陌生化的非常态的语言、句式恰恰是诗人一种个性化的表达,诗歌之情恰恰存乎其中。在何其芳的诗中,非常态的句式也就是句子的变构现象是很多的,例如《季候病》中“我郁郁的梦魂日夜萦系?谁的流盼的黑睛像牧女的铃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我可怜的心?”的诗句,《感叹》中“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他们常态的表述应该是:“我日夜萦系的郁郁的梦魂?谁的像牧女的铃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的流盼的黑睛,我可怜的心?”、“不管外面像草一样青青蔓延的呼唤,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如何让学生从这种反常态的表达中领悟到诗意,走进诗人的诗意情怀?

笔者认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种比较巧妙的解读诗歌的策略,也就是对原诗的句子进行变构重组。笔者在执教何其芳的《秋天》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原诗进行变构重组:

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诗中的农民、渔夫、牧羊女眼中秋天的景色有何不同?请仿照例句说说他们对秋天景色的印象。提示:把景物放在句末。例如:

农民说:秋天是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渔夫说:秋天是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

牧羊女说:秋天是在蟋蟀声中更寥阔的草野

然后笔者出示学生变构重组的诗作,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秋天

农民说:

秋天是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秋天是飘出幽谷的伐木声。

秋天是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秋天是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是栖息的农家。

渔夫说:

秋天是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

秋天是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秋天是芦蓬上满载着的白霜,

秋天是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是游戏的渔船。

牧羊女说:

秋天是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的草野。

秋天是更清洌了的溪水。

秋天是何处去了的牛背上的笛声,

秋天是何处去了的满留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是牧羊女梦寐的眼神。

该问题设计既让学生感知了诗中的意象之美,又让他们体验到诗歌再创作的快乐。这种再创作的过程就是变构重组的过程。这过程中,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词会被学生删去,看似可前可后的词语的顺序会被重新调整,学生尚不知在重构中诗的经脉俱损,诗的情趣已索然无味了。

流程之二:变构重组后句子对照,感悟意境

王荣生教授非常强调让诗歌阅读回归到“诗性阅读”,他认为“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他道破了解读诗歌的玄机,我们可以把诗歌的构成要素当成是解读诗歌的解剖刀。而诗歌语言、句式的陌生化非常态化的变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特质。抓住这一特质,笔者让学生把诗变构重组前后句子进行对照,感悟诗歌的意境。

先感受那些被他们删去了的看似可有可无的字词:例如震落、丁丁、用背篓来装、因枯涸见石。显然诗句“震落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中的“震落”、“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中的“丁丁”是不可以删去的,联系上下文得知这里的震动来自空谷间伐木声强有力的回响,“震落”二字在这里有以动写静之妙,写出秋晨在滴落的露珠中醒来时静谧的氛围。“丁丁”二字与“震落”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有声来衬无声,写出秋天“空山不见人,但闻伐木声”的宁静。再看“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句中“用背篓来装”这组词语,他极富表现力和画面感。看到“用背篓来装”脑海里会浮现喜庆的丰收场景,富有动感。他写出了收获之盛,收获之喜悦,收获之满足,也写出了收获之忙碌。还有“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的溪水”中“因枯涸见石”字面上是说水少,其实以水之少来衬托周边的宁静,连溪水也停止了吟唱。总之这些词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充溢着喜悦、静谧、幽远之美。

接着来感受那些变构重组后的句子:把原句“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与改句“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进行比较。孤立静态地看这两个句子,这两句子是不分伯仲的,江面都给人一种烟笼雾罩的迷蒙之感,但是文字是活在情境里的,脱离情境的文字是不具言说的能力。结合诗的语境,我们发现两句话中的叙事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农民,与下面文脉是相通的;而后者是冷雾。而且前者农民视线中的景富有动态的变化之美,轻摇小桨的渔夫迎着一江的寂静和冷雾,把网抛撒了出去,那网如花般绽放在水气氤氲、朦胧的江面上,接着慢慢地消失在轻波微澜的江面上。他收起的网里没有鱼儿,有的是游戏的心情。这样的劳作是闲适的,充满诗意的。而后者就没有这种传情达意的效果。另一句是“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改成了“何处去了牛背上的笛声”,显然前一句“何处去了”放句末,语气弱化了,是一种充满思念深情的、源自心灵深处的寻问,而后者“何处去了”放句首,语气语调强化的变成了一种充满敌意的盘问,显然和诗中这位有着梦寐般眼神的牧羊女是不符合的,秋在牧羊女的眼里是恬静、甜蜜的。

流程三:变构重组后结构对照,体会诗性

诗乐是同质的。诗歌重章叠句的结构有一唱三叹绕梁之美,音乐也有一种回环往复、余音绕梁之美。诗的节奏是音乐的,也是语言的,她有传情达意的效果。这首诗歌变构重组后结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重组了以后每节诗下面都少了一句类似的话: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种叠式的复沓歌咏结构很显然是不能消失也不能调换的。这三句话类似音乐中一唱三叹,而且前两次的咏叹是为迎接抒情主人公牧羊女的到来,让她在一片恬静、闲适和欣悦中悄然而至,静静地追忆那一段笛声相伴的日子。这首诗其实言说的就是诗人20岁那年某一天的心境,是他经历了爱情风暴之后,一切痛苦和烦恼都化为了最甜美的回忆的时候从心灵里静静地流出来的。他在《梦中的路》中说这是“最后给我留下一片凄清又艳丽的秋光”。朱光潜曾说:“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何其芳让瞬间的情感成为了一首永不凋零的最美的诗。这种连续反复的句法结构在为我们演奏着一曲脉脉深情的歌。这种诗歌结构其实由来已久,早在《诗经》里就已经成形。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他有很强的秩序感和韵律感,而且能强化抒情效果。

诗歌秋天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徽因;诗歌;情感;风格

相信许多人对江南水乡都有一份难舍的情结。无论是身处江南的,还是不曾涉足过江南的,对江南的风物人情都有着几乎宿命般的眷念。时间久了,江南就成了许多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常常想起却又不敢触碰的梦。

她就是林徽因,出生于杭州,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现代著名的女诗人,有着一副倾国倾城的容颜,这样的近乎完美的女性,几乎是民国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的女神。她爱过三个男子,爱的清醒,也爱的平静。梁思成,见她第一眼,就视她为生命中的女人;徐志摩,与林徽因在康桥上的那一次美丽邂逅,便成了他心中永远的挚爱;金岳霖,心甘情愿为林徽因终身不娶,守护一辈子。可让我震撼的是,这样的三段感情,林徽因处理的从容不迫,恰到好处,没有让自己沦陷下去一丝一毫。是该有怎样的坚韧,才能让自己华丽的转身,不断地历练自己,最后成为光辉耀眼的绝代才女?

一、 康桥下绽放诗意之花

正因为有了林徽因与徐志摩在康桥的那一次美丽邂逅,才成就了后来林徽因在文学上的造诣,尤其是诗歌方面的成就。甚至可以说,徐志摩就是开启了林徽因诗歌之路的第一人,他在诗歌领域的天赋异禀,给了林徽因很大的启发。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也可以说是林徽因和徐志摩人生的转折地。康桥,给过他们美好的相拥,留下他们华丽转身的背影,也记住他们多情的回眸。“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如果没有这段相恋,也就不会有流芳一世的《再别康桥》。而徐志摩和林徽因或许同样是文坛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却未必会有这一段家喻户晓的浪漫故事。爱到难舍难分之时,谁也不会相信,有一天彼此要伫立在别离的路口,平静的道声珍重。早已痛彻心扉,却依旧掩饰心中的悲伤,假装真的很淡然。

三十岁的林徽因经历了人生的变迁,她不再是康桥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守着壁炉,隔窗听着细雨,寂寞时,期待有一个温和诗意的男子可以陪她一起喝茶读书。此时的林徽因已经为人妻,为人母,生活中太多的琐碎让她不能沉浸在文字里与诗书做知己,再加上她对建筑事业的一片热忱,更无许多空闲时光来做梦。可林徽因却没有成为一个凡妇,亦没有成为一个一心钻研学术的女学者。她的心中始终充满盎然的诗词,充满了爱与暖。

二、 哀怨中抒写真性情

在正确的视角下,我们对一个诗人的倾爱来自于看待和懂得她的诗歌。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我们尽可能不去了解她的处境和心绪,只要去细细体味她诗歌中的一丝丝一缕缕细腻的味,那才是我们的必需。不去看她的衣着和装饰、生活琐碎的事例,我们仅仅在诗中去读她,品味她,欣赏她。在日常的体悟中,我们尽可能的不要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更情愿要的是一个与我们相知相亲的充满着人情味的心灵。一个美丽而轻盈的精灵,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遍尝尘世酸甜苦涩之后选择的生活方式和表述方式。《深夜里听到乐声的结尾》“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情愿》的开始句“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雨打到飘零处”,《莲灯》“这飘忽的旅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无不体现了她的愁情和灵动。对于有才情的女子来说,她们大多时候言行一致,淡定的看透;冷静的体悟和表述,让诗人更加人性和富于人情味道。“对生命之美,林徽因诗中所体悟的不是闻一多的红烛,也不是徐志摩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水莲花,而是弱小者所放射的一剪玲珑的光华”。[1]而一个女性的独特身份和视角,总是让这种说法和方式值得期待和珍重。而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一个,有哀愁,有幽怨,有不平的鸣声,也有恨与憎,但是她永远保持着健康的正面,值得读也经得起检验。

《秋天,这秋天》一诗写于1933年,是诗人林徽因的诗歌由前期转向中期的一个分界线。1937年7月倭寇入侵中国,诗人林徽因被迫离开当时的北平,她的诗歌风格又开始转变,1947年的《给秋天》便是她后期诗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同是咏叹“秋天”,同是深深地思念着徐志摩,但风格回异,所呈现的内心世界也截然不同。

济慈美妙的《给秋天》分别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初的两位诗人,美国的史蒂文斯与中国的林徽因。

无独有偶,中国诗人林徽因,在她前期诗作《秋天,这秋天》、中期诗作《红叶里的信念》与后期诗作《给秋天》,分别回应了济慈这首名诗《给秋天》,并且有自己的深层解读。《红叶里的信念》是这三首秋诗里最好的一首,除了是诗人林徽因的长诗里最好的一首之外,它同时也是现代诗歌中最好的一首秋诗之一。 《秋天,这秋天》一诗最值得注意的是,林徽因也效仿济慈一样,把“秋天”拟人化,但是,济慈让“秋天”变成了“你”,而林徽因让“秋天”变成了“他”。林徽因在这首诗中的“你”却是专指诗人徐志摩,而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先明白这一要点就能明白全诗要义,也能明白为什么“秋天”的“他”与“徐志摩”的“你”,到了1947年《给秋天》一诗“他”和“你”合二为一,“秋天”就与“徐志摩”完全等同。“秋天”、“徐志摩”和“我”这个三角形是他们悲伤的故事,这个悲伤的故事开始于1920年11月19日伦敦的深秋,而终结于1931年11月19日济南开山的另一个深秋。

三、 哀愁不断,但诗风中流露的是坚韧

她踏实而认真,真真正正地从生活之中得到人性的体味。真正的经历生活,确实的刻骨铭心。只有真实的生活着的人才能感到人格的真正可贵,她在周遭感受到了人间的许多痛楚和难处,许多的无可奈何。她从许多个侧面感受到了人世的忧伤和苦恼、无助,她的身上有云的留痕,风的轻歌。她用真实的言语展示人类心灵中共有的忧愁和无措,富含了忧愁的许多种情态。“强劲的捕捉细微感受情绪的能力成就了林徽因的独特的唯真唯美诗风。”[2]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生格调,我们需要懂得,需要理解,需要支持,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感觉到她的坚实和可靠。“从林徽因的诗行中,我们能直接感受到诗人生命所承受的寂寞和清静。”[3]林徽因对于人世的一切过往多有她的忧心,因为不能拯救和承担太多的缘故,她选择了轻歌生活,描摹生活的经过,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丝毫的强迫读者去品味她的述说。

结 语

如前所述,才女林徽因的人生是短暂的。1955 年 4 月 1 日,林徽因在北京逝世,她的挚友金岳霖和邓以蛰联名给她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真实的热爱生活、能够懂得诗歌价值的真正有才情的女性,她并没有在生活的担负和周遭过往中消磨自身的品味和独特个性。她心智轻灵,思路敏捷,时时刻刻总能动人心弦。即使仅就现代文学史来说,林徽因的创作时间也并不长,但她那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和她留给人们的常读常新的作品,却使得历史永远无法忽视她的存在。(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钟纪新.林徽因诗歌情感历程浅析[J].河池师专学报,199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