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歌体裁

诗歌体裁

诗歌体裁

诗歌体裁范文第1篇

2007年5月在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由五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一次“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涉及中国艺术歌曲界定的不同观点和理解,无疑会有力地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研究,展现中国艺术歌曲勃兴的未来前景。

纵观十多年来有关中国艺术歌曲界定争论的焦点,有两种观点值得商榷。其一出于狭义的民族的“全民”观念,将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传承看作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本源,中国艺术歌曲的价值在于其“民族性”和“人民性”,忽视或抹煞作曲家创作的独创性及个性化,混淆不同歌曲体裁形式的性质、特征和美学规范。

其二出于实用的市场传播的“功利”观念,将歌曲作品的市场传播看作是第一性的,审视艺术歌曲的价值在于其市场传播销售的度量,忽视或抹煞不同歌曲体裁形式所具有的不同审美内涵,混淆不同歌曲体裁形式的界定及其不同的审美价值。

各种歌曲体裁有不同的歌词结构,诗韵格律的内蕴,有不同的题材选择范围和不同的内容载体以及不同的情感表现特征,亦有不同形式美的音响织体形态,若按照不同特点的类别划分,中外歌曲体裁形式多达数百种,其各自表现的形式特点、风格特征、技巧运用等都充分地反映出不同国度、民族、地域音乐文化的不同发展。

艺术歌曲之称,取自于德文Kunstlied、英文Art song的直译,是指19世纪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产生的浪漫主义抒情歌曲形成,以抒情诗为题材而为独唱写的有伴奏的歌曲体裁。作为一种有审美共同特征的歌曲体裁,法国称Melodies,俄罗斯称Romance。萧友梅、青主、赵元任、黄自等前辈,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取材于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国艺术歌曲,采用钢琴伴奏的独唱形式,显然受到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力求借鉴西乐创立新乐,体现出一种弘扬自己母语文化的民族气质和复兴民族音乐文化的夙愿。

艺术歌曲作为一种以情感和想象为主要特征的歌曲体裁,包含有诗的文学成分,又具有音乐本体强烈的抒情性和歌唱性,是诗与乐高度整合的艺术载体。诗音乐化,音乐诗化是艺术歌曲最显著的审美特征,有别于其他所有的歌曲体裁形式。艺术歌曲创作要求构思的独创性,形式技巧的完美性,富于音乐表现力和艺术的感染力。一首好的艺术歌曲取决于作曲家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想象,有深厚的诗歌情趣和驾驭体裁形式的艺术功力,使诗与乐完美地融合。

艺术歌曲的形式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形式结构特点及重感情表现的音乐风格。其深层次的审美特征在于:

(一)艺术歌曲是一种个性化而精炼的声乐体裁,具有作曲家个人风骨的创作特点,侧重于作曲家自我主观体验和个人情怀抒发,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

(二)艺术歌曲是一种具有诗韵审美内涵而开拓艺术想象的音乐创作,其形式完全适应词的结构,有鲜明诗化的音乐形象和描绘意境的音乐内容,词、曲与伴奏融合为一体,使词的韵律、情调、气氛、意境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

(三)艺术歌曲是一种升华的民族语言与诗化的音乐语汇相融合而具有形式美的声乐演唱艺术。艺术歌曲的演唱讲究字正腔圆,要求声音美、韵律美,富于诗情画意的细致内在的艺术表现。

中国有着五千年古老音乐文化传统,周代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相和歌》直至唐代五言、七言格律诗和宋代长短句的词都是诗与乐融合而可以读、诵、吟、唱的体裁形式。唐代289年间,仅就清代康熙四十四至四十五年辑集的《全唐诗》有48900多首,诗人2200多名,诗歌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约有160位诗人写了600首咏乐诗和咏赞歌唱,歌唱家的诗百余首,生动地反映了唐代歌唱艺术兴盛的状况。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唐代敦煌曲子词590首,涉及曲调有80首左右,有整齐的句式。宋代319年盛行长短句的词体诗,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体裁形式。有名的词作家有200多人,其中使用歌唱词牌多达870种以上。南宋音乐理论家和词作家张炎(1248―1317后)通晓词韵与音律,晚年著《词源》二卷,是研究宋词音乐必不可少的文献。

元、明、清640年三个不同民族传统的朝代,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特殊形态,唐宋660多年形成极其丰富的词曲歌唱传统,再也得不到发展。元杂剧、散曲和南戏的兴起,清代弋阳腔、徽调、二簧、秦腔为主体所形成的地方剧种的蓬勃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国歌唱艺术的走向,使中国古代艺术歌曲失掉其形成体系传统的根基。

诗歌体裁范文第2篇

文学体裁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对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也就不同。我国古代有人曾根据语句有否押韵,把文学作品分为韵文与散文两个大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一般采用“三分法”或“四分法”分类。

所谓“三分法”,就是依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它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大类。叙事文学包括神话、史诗、小说、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叙述故事,并塑造人物形象。抒情文学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它们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为主要特色。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它通过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

所谓“四分法”,就是根据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把文学作品分成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类。其中诗歌类包括抒情诗和叙事诗;散文类除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外,范围很广,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等,都归于此类;而小说则成为独立的一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是我国文学理论界较多采用的分类法。

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

诗歌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在欧洲,早在公元前9世纪时,古希腊就有了大诗人荷马,他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史诗。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大致是周朝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作品,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对后世文学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讲究音韵的和谐,饱含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感情,是诗歌的最基本特征。情感是诗的直接表现对象,也是诗的灵魂。想象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诗的感情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表现。

诗歌不像小说、戏剧那样要对生活作全面的、细致的、具体的描写,而只通过某个最富有特征意义的生活片断作集中、概括。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反映的是唐玄宗重色倾国的历史事实。它从杨贵妃在宫廷生活中的纵情声色,写到战火纷飞的动乱年月;从君王的无比宠爱,写到她的死无葬身之地;从皇上的崇高权威,写到唐玄宗救不了杨贵妃,这些复杂的内容,《长恨歌》只用了很少的篇幅就把它高度概括出来。

诗歌的语言比其他文体更精炼,甚至每一个字都必须反复推敲,才能最贴切、最充分地把思想感情和生活内容表现出来。有人讲,诗必须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足以表达内容的词句,也就是这个道理。诗歌要表现强烈的感情,还要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

诗歌分类如果是根据押韵,一般有有韵诗与无韵诗之分;根据语言格式,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别;根据表达内容的方式,又可以分为抒情与叙事两大类。有的诗如果兼有散文的特点,还可以叫作散文诗。

读者最多的文学体裁——小说

19世纪俄国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书传诵得最多,销得最广呢?”他认为是小说。小说是表现人的艺术,它竭力写出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是时代的画卷,能从各个方面反映社会面貌,成为生活的“百科全书”,因而拥有最多的读者。

小说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一是人物;二是故事情节;三是环境描写。人们通常把这些称为“小说三要素”。

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小说也要描绘人物形象,塑造典型人物。但它不像诗歌那样要讲究音节格律,也不像散文那样偏于抒写内心的感受,更不像戏剧那样受到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它可以通过人物对话、行动、外貌和心理活动,来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可以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揭示心灵的奥秘;也可以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来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有时还可以发挥想象、运用虚构,来揭示人物性格的发展或表现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多角度、多方面地来描写人物、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和典型形象。小说人物描写方法的多样性,是任何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

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所以能赢得最多的读者,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够表现复杂、完整的故事情节。人们常说小说的使命就是叙述人的故事。没有恰当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就难以得到充分而生动的显现。惊心动魄的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往往会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小说人物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进行艰苦的斗争,在人生道路上的兴衰际遇、悲欢离合,不仅令读者深感兴趣,而且能激起他们的同情和共鸣,有的还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小说是表现人的艺术。人离不开环境,小说在环境描写上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它更为自由、更为灵活。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都在描写的范围之内;社会的历史风貌,自然的奇丽景色等等都可以得到最充分、最具体的反映,都可以用来烘托人物性格,使环境描写真正为刻划人物形象服务。

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为长、中、短三类。如果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小说和现代小说;按语言分类,有白话小说、文言小说。但最常见的是以篇幅长短来分类。

最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它与小说、戏剧相比,更能迅速、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而在写法上,有的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有的可以任意挥洒,轻快活泼。在篇幅上,它可长可短。长的数千字以上,读来不厌其长;短的百来个字,读后也不觉其短。用它写景状物、表情达意,都很相宜。

散文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把文学作品中除韵文以外的全部文章都称为散文。以后,比较明确地把文学作品中除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全部文体,都称作散文。如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

诗歌体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越南 20世纪 诗歌 诗人 流派

20世纪初,越南文学正朝着新的方向、新的形式转变。这种形式与越南国家革新这一必需的、客观的民族历史变化形势是密不可分的。从20世纪初开始,越南文学出现了新的体裁,体现了民主、唯理论思想,重视科学,提高了个人地位,鼓励一切创新才智,摆脱中代文学的陈规陋习。对于诗歌的传统体裁,如双七、唐律等一些古典体裁,束缚了民族诗歌、词曲的发展变化,甚至影响到自由诗歌的创作。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诗歌依然明显地带有中代诗歌的烙印。诗歌体裁上虽然已经进入到现代诗歌的轨道,但是,形式上依然没有多少更新。越南人还是喜欢欣赏民族传统体裁的诗歌。

1 20世纪前十年的越南诗歌

从意识、潜意识的情感当中,越南诗人已经突破陈旧的诗歌范围,在体现情感方面显得更加自由了。越南《六省新闻报》(1907年)刊登的新诗文,旧的诗歌格式已经开始“松动”,伞沱大约在1914年《儿女情深》一书中写了一首名为《花落》的诗:

?ang ? trên cành b?ng ch?c r?i 花儿忽然从枝上掉落

Nh? m?m cánh úa 花蕊柔软花瓣枯黄

H??ng nh?t màu phai 淡淡花香花色消退

S?ng ch?a bao l?u ?? h?t ??i 花开多日已到期

Th? mà hoa l?i s??ng h?n ng??i. 如此花朵比人爽

1917年,报刊上才出现了指责旧诗格律束缚、禁锢诗歌发展的言论。范琼在《论喃字诗》中,视“诗律亦酷似刑律”(《南风杂志》1917年第5期)。直至十年以后,郑庭余才开始在《妇女新闻》(1929年第26期)发表多篇文章,极力排斥唐诗:“唐诗格律难到了谁都怕写诗的地步。每当出现新的思想,就因为难寻对字,难寻韵律,所以,尽管思想再好,只得放弃。唐诗格律范围狭隘,规矩甚严。如果一味追求唐诗,我国的诗歌事业肯定不会如此发达。”

诗歌的革新,首先是革新感触、情感、思想等内容。潘佩珠、潘周贞、阮尚贤、黄叔抗等诗人从民族、民权的思想立场出发,他们创作的作品通俗易懂,非常大众化。他们常用的是民族、民间格律体裁,最普遍的是七言诗、六言诗、双七六八诗、歌筹、山歌等体裁。潘佩珠在《海外血书》中指出亡国的原因是:

M?t là vua s? d?n ch?ng bi?t,一是国事民不知,

Hai là quan ch?ng bi?t gì d?n. 二是官不晓民苦。

Ba là d?n ch? bi?t d?n, 三是民只晓民,

M?c qu?n v?i qu?c,m?c th?n v?i ai. 管他军队与国家,管他神与谁同在。

20世纪初几十年诗歌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潘佩珠、伞沱和陈俊凯等三位代表人物身上。在潘佩珠的作品中,人民为同胞、为祖国流血牺牲的信念,替代了为儒家忠孝献身的理念。潘佩珠以文学为武器,投身民族解放运动,他满怀爱国、救国、争取国家独立的热情,向往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他抨击科举文章,极力主张文学革新,他创作了许多震撼人心和适合民众阶层的作品,唤醒和敦促民众起来革命。潘佩珠《给青年拜年之歌》(1927年)的鼓动诗具有强烈的轰动和敦促效应:

D?y,D?y,D?y! 起来!起来!起来!

B?n án m?t ti?ng gà v?a gáy 码头一声鸡打鸣

... ??ng ham ch?i,??ng ham m?c,??ng ham ?n 勿贪玩、贪吃、贪穿

D?ng gan góc lên ?ánh tan s?t l?a 建立大无畏精神打破枷锁

X?i máu nóng r?a v?t nh? n? l?. 倾注热血荡涤奴隶伤痕

2 从20世纪30年代到1945年8月革命的越南诗歌

2.1 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

越南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个人自由抒感,尽情吐露自己的心声,希望得到一种谅解和弥补,哀叹的情绪充斥诗文。那时候,小资产知识分子的哀叹在自我中徘徊,自己感到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哀叹恰好也是诗歌的一种题材,尤其是浪漫诗歌。

新诗潮流始于1932年,其代表人物有世旅、刘仲庐、辉通、阮若法、蔡乾、武庭联等。随后出现的代表人物有春妙、辉瑾、清净、韩墨子、制兰园、碧溪、武黄章、阮丙等。“它是诗歌正处于死亡边缘的警钟”(刘仲庐)。短短的三年时间,新诗派迅速得到普及。

2.2 40年代初期的诗歌

随着诗歌革命的发展,此时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思想和理想更加明确:鼓动团结,动员群众起来斗争,把政权夺回到人民手中。

诗人胡志明1941年2月回国后,立即创造了形式和体裁多样的许多宣传革命的诗歌。许多诗歌用简明、通俗、易懂的五言诗、七言诗创作,如《石头》《狐狸与蜂巢》《纺线之歌》等。1941年至1945年创作的抒情诗和汉字诗集《狱中日记》的出现,体现了民族最高领袖崇高的思想和情怀,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多样性的审美色彩。胡志明的诗歌体现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事革命几十年的一位共产主义战士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民族解放英雄人物渴望独立、自由的心声,体现了他对民众和生活博大的胸怀,体现了他对自然事物的抒发感触。

Hòn ?á to,Hòn ?á n?ng,Ch? m?t ng??i,Nh?c kh?ng ??ng.

大石头,石头重,一个人,搬不动。

Hòn ?á n?ng,Hòn ?á b?n,Ch? ít ng??i,Nh?c kh?ng lên.

石头重,石头牢,一个人,举不起。

Hòn ?á to,Hòn ?á n?ng,Nhi?u ng??i nh?c,Nh?c lên ??ng.

大石头,石头重,多人抬,能抬起。

Bi?t ??ng s?c,Bi?t ??ng lòng,Vi?c gì khó,Làm c?ng xong.

会协力,会同心,困难事,做得完。

?ánh Nh?t,Pháp,Giành t? do,Là vi?c khó,Là vi?c to.

打日法,争独立,是难事,是大事。

N?u chúng ta,Bi?t ??ng long,Thì vi?c ?ó,Quy?t thành c?ng.

如果咱,同协力,这件事,决成功。

诗歌现代化的倾向是一种积极的努力,是一种美好的意愿。但是,这些努力只能寻找到一些奇异的感觉、梦幻般的影子、模糊不清的表现形式,给读者带来了“过敏症”。这些诗歌没有多少读者,不可避免地遭到冷遇。

从总体上来看,20世纪前50年越南诗歌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形势相吻合。所有的这些诗歌却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和语言,那就是从越南正在致力于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文学、诗歌现代化的目标得到启迪的。

3 1945―1975年时期的越南诗歌

3.1 1945―1954 年时期

越南1945年“八月革命”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以新的质量迅速发展。内容与以往公开发表的诗歌相距甚远,形式之独特也是前所未有的。

抗击法国殖民者的战斗对诗人的思想转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革新了一批旧的诗人,同时造就了一批新诗人。出现了崔友、阮庭诗、黄忠通、洪原、明慧、春勉、贞棠、范虎等青年诗人。以往有名望的诗人如春妙、辉近、制兰园、济亨、刘重庐、深心、陈玄珍、云苔、英诗等都改变了形式和情感。

思想转变的同时,题材也发生了改变。生活在旧时代的诗人,这一转变过程更加曲折、艰难、接着是诗人审美观的转变,这一观念的转变为诗人树立起新形象以及创作出完美的作品铺平了道路。

1945―1954年的诗歌稳步发展,出现一些新创作。此时的诗歌其显著特点为革命乐观精神,是部队战斗性和现实价值的诗歌潮流。革命与抗战时期的诗歌还略显得朴素、简单,但是,感情真实、热切。诗歌从考究、难理解变成简单、明白、真诚,从笼统到具体、生动,从旧的表现形式到丰富多样的形式。

3.2 1954―1964年时期

此时期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的战争结束,国家暂时划分成南北两方。北方着手开展恢复战争创伤的紧张劳动,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全国继续战斗,打击美帝国主义及其伪政权,解放南方,统一祖国。

从抗战转到和平,诗歌基于爱国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其表现形式、感彩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在诗中体现国家的方式有许多:向往大自然、仰慕、歌颂、回顾民族雄壮的历史,开拓人类心灵与性格,描述变化,渴望立刻显现在眼前,等等。

以“斗争统一国家”为主题的诗歌在越南南方人民拿起武器打击美国强盗的总奋起的时刻强烈爆发。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歌及时得到发表,对南方人民的斗争产生了巨大的鼓舞。

“凭借劳动来建设社会主义北方”是此时期诗歌涉及的一大题材。建设的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意义,把北方建设成为南北统一事业的坚强后盾,国家劳动建设的成就将会对正处于战争的南方同胞产生巨大激励和充满必胜信心。与敌人面对面英勇战斗的英雄榜样,已经巨大地鼓舞北方人民生产更多的物品。此刻,劳动成为一种责任、义务和快乐。

1954―1964年时期是越南诗歌成长的一个里程碑。这是十年革命当中一个积累转变的过程。这种成长也证明了诗人已经具备质的变化,具备高度的思想觉悟。一个包括诗人的革命队伍已经从1945年“八月革命”开始创作,年轻的诗人在抗法战斗中成长壮大。这些年轻人在全国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战争中成长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3 1964―1975年时期

1964年8月5日越南北方军队击落美国现代飞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接着胜利捷报频传,从戊申年春节(1968年)在南方的总进攻和总奋起到河内的“奠边府上空”战役,最后是“胡志明战役”取得历史性的胜利,越南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战争轰轰烈烈地结束,南方已经完全解放,国家已经完全统一。

可以说诗歌没有任何时候像此时如此高度发展,灿烂辉煌。诗人用笔杆进行战备值班,甚至包括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战事刚刚发生,素有就来到广平省,带回一些优美的诗歌;春妙深入第五战区,写作顺畅;春黄没离开过广平省,明慧和陈友椿紧盯着义安省,阮曰览在海防市,盘才团在太原地区等。此时,许多诗人前往岛礁,深入正在战斗的部队各军兵种收集素材。

“祖国”这个题材是抗美救国时期的中心题材。诗歌从不同的层面,有时候具体有时候概括,祖国越南在诗中已经成为一种神圣的标志。辉近的《祖国》,春妙的《强盛的越南万岁》,黄忠通的《咱们歌唱》,陈友椿的《越南――我的祖国》等,均描写了一个坚强的国家为上千年的建设和保卫祖国而感到无比自豪。在阮科恬的里,摆在年轻一代眼前的重大任务是为国战斗与保卫国家:

?i s?ng núi uy nghi ngàn d?m ??t 啊!山河逶迤千里地

Có ti?ng chúng con,xin có m?t 我们的声音:我在此

Nguy?n làm ng??i xung kích c?a quê h??ng! 愿做家乡的敢死队员!

制兰园在很多诗中,集中突出表现越南祖国形象:越南十万个日日夜夜的战火,使千年后的人类高昂着头。诗人为出生在战争时期而倍感荣耀,国家具有高大身躯和重大意义:我生活的今天,比日后千万年代的日子皆美好!

生产劳动、建设国家的题材与战斗紧密相连。在战争年代,用战争才能换来安稳的生产劳动,有时候为了生产劳动会造成流血牺牲。诗歌反映出越南人民在劳动生产方面热情高涨的气氛和英勇精神。

4 1975―2000年时期的诗歌

1975年是越南国家与民族历史的转折点。越南国家已经统一,民族融合到一种新气氛和新条件当中。文学也在新要求中运动。这种运动出现了两个阶段:1975―1985年和1986年往后。然而,1975年以后的文学依然延续一种流派和特点:带有民主化倾向的运动,带有人文精神即涵盖灵感、多元化和复杂化发展。

1975年之后的越南诗歌,特别是1986年以后明显暴露出“自我意识”。关于自己的“自我意识”,关于人生各种问题的“自我意识”。自此,引发人格结构理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人变得复杂,许多层面被曝光。1975年之后的诗歌显著的特点是肯定个性的人。

革新开放时期,国家在生活方面发生了显著转变。在出现好的方面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不少蜕化、消极现象。在某一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生活。诗人已经关注并毫不犹豫地提出:

Th?i m? c?a,c?a các nhà khép kín v?i nhau h?n 开放时期,家家门户更加封闭

?t ch?y sang xin l?a hàng xóm 极少有人到别家求火

Ch? có các c?a hàng là m? r?ng. 只有商店门口大开 (裴越峰《革新时期》)

1975年以后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现实主义倾向诗歌的出现。一些诗集的出现,比如黎达、杨翔的《多首情歌》,黄兴的《海马》与《寻找脸面的人》,邓庭兴的《陌生的码头》与《乌梅》,黎达的《字影》等,引起了轩然大波,争论非常激烈,意见不统一。

1975―2000年少数民族作者的诗,除了一些前辈作者,还可以看到增加了许多新作者如依芳(岱族)、罗银笋(热依族)、杨盾(岱族)、麻长原(岱族)、林贵(高朗族)、马阿令(蒙族)、白少民(布依族)、梅柳(岱族)、S庭贵(蒙族)、赵金纹(瑶族)、罗高熊(泰族)、郭玉善(芒族)、梁定(岱族)、英拉沙拉(占婆族)、诃威(赫雷族)、清奔(高棉族)等。“少数民族的作者从未像20世纪如此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以一种新时代催人奋进的动力,创作关于自己家乡和本民族的诗歌。”

5 结语

这一时期的诗歌摒弃了老旧的思想,潘佩珠、潘周贞、阮尚贤、黄叔抗等诗人从民族、民权的思想立场出发,创作通俗易懂、大众化的作品。他们常用的是民族、民间格律体裁,最普遍的是双七六八诗、歌筹、山歌等体裁。胡志明的诗歌体现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事革命几十年的一位共产主义战士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民族解放英雄人物渴望独立、自由的心声,体现了他对民众和生活博大的胸怀,体现了他对自然事物的抒发感触。诗歌从考究、难理解变成简单、明白、真诚,从笼统到具体、生动,从旧的表现形式到丰富多样的形式。诗人在努力创作富有现实性的诗歌,创作更接近生活的诗歌。

参考文献:

[1]〔越〕潘巨第.20世纪越南文学[M].河内:教育出版社,2004.

[2]〔越〕马江林.越南现代文学作者与问题[M].河内:教育出版社,2005.

[3]〔越〕阮文龙,马仁辰.1975年之后的越南文学研究与教学问题[M].河内:教育出版社,2006.

[4]〔越〕武俊英.越南现代文学认识与审定[M].河内:科学与社会出版社,2001.

诗歌体裁范文第4篇

在我国目前的音乐史书中,以作家作品为纬线、以历史发展为经线的通史可谓是独霸天下,其中自然不乏上乘之作;而“人惟求旧、物惟求新”,这对于学术著作来说尤甚,一部卓尔不群的史书总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将音乐体裁纳入到历史发展的轨迹之中,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翻开《演进》一书,“目录”及正文第2―3页的表格按断代条分缕析的体裁种类立刻就能使我们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裁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但是作者却并不就此罢休,而是跟踪追击,进一步探明此种体裁在其后的历史阶段中以及在不同国家中的流变。比如在对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托卡塔”的叙述中,作者就历数了这一体裁在17世纪之后的发展,并且指出了17世纪时意大利和德国“托卡塔”的演变形式。

为各种音乐体裁正本清源是本书的又一个特色,这种历史发覆式的写作在本书中贯穿始终。我们从《演进》一书中了解到早期的托卡塔“运用在礼拜中,目的是为了确定跟随其后的赞美歌的调性”;德国艺术歌曲(Lied)“是伴随着古高地德语脱离其它日耳曼方言,成为独立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的,约在8世纪后半叶”;以及“受难曲(Passion)”的源头是“欧洲古老的神秘剧和教堂仪式,公元4世纪即已存在”,等等。这些都是在一般的史书或是词典中难得一见的内容。

而笔者最为感兴趣的是,本书的内容不仅仅只是一种介绍或是梳理,而是尽可能地加入作者自己的分析,呈给我们一种融入了人文关怀的“音乐体裁史”;而在这些分析中,将诗歌与音乐结合,则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音乐之外的另一种“声音”对音乐的影响。“破晓歌”(Alba)的叙述尤为引人入胜:

(破晓歌是)普罗旺斯抒情诗歌中最著名者,又名晨叹曲、清晨骊歌。

诗歌内容总是一对情人在夜晚幽会,朋友充当守夜人,为他们望风。眼见天将破晓,贵妇的丈夫即将归来,守夜人心急如焚,连连催促情郎赶快启程脱身,而这对情人却仍在依依惜别。这一场景的原型是12世纪在欧洲广为传播的骑士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一景:情人在花园幽会,宫女布兰加涅在塔楼上望风,在破晓之前是提出警告的呼声。瓦格纳同名歌剧第二幕中伊索尔德的咏叹调,便是这一古老歌曲的复活版本。

作者在列举了现存的三首带有乐谱的破晓歌之后,对其中的第一首――吉罗・德・博奈特的《Reis glorios》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列出了它的诗-音乐结构图:

对于一些大型体裁,作者尽其所能理清了它们的发展轨迹。比如在许多音乐通史中,对于“牧歌”(Madrigal)的介绍往往限于16世纪这一时期,令人难识全豹;而仅从《演进》一书的几个小标题中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握住这一体裁的历史脉络:“牧歌一词的释义与起源”、“14世纪意大利诗中的牧歌”、“14世纪意大利音乐中的牧歌”、“牧歌在16世纪重又出现”、“16世纪末的意大利牧歌”、“牧歌流传到英国和德国”。其他如“经文歌”(Motet)、康塔塔(Cantata)等皆如是。

对于一些罕为人知的体裁,作者也是尽情收录。比如中世纪的西尔旺特(Sirventes)、田园恋歌(Pastourella)、对话歌/辩论歌(Tenso)、挽歌(Planh)、加普(Gap)、打呃歌(hocket)、追唱歌(Catch)、埃斯坦比耶(Estampie);文艺复兴时期的维拉内拉(Villanella);古典时期的遣兴曲(Cassation);舞曲体裁中的库亚维亚克(Kujawiak)、奥别列克(Oberek)、克拉克维亚克(Kvakowiak)、斯科契那(Skocna)、列斯津卡(Lezghinka)、哈林(Halling)、维尔本科斯(Verbunkos)……

此外,本书的作者还把一些原为四线谱的谱例译成了今谱,方便了阅读。

这是一本既可以作为音乐史书又可以作为音乐工具书来读的书。随便翻开一页,细细品味,你就会如同漫步花园一般,新鲜的事物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映入你的眼帘。

诗歌体裁范文第5篇

一、命题基本形式和特点

纵观2012年高考16套试卷(不含)海卷),共鉴赏评价古诗词17首(浙江卷考查了2首诗),设题数目以2个小题为主,赋分基本保持稳定,分值在8分左右。题型设置以问答为主,兼顾选择、填空。具体分析命题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主要是鉴赏一首诗,两首诗比较鉴赏仅为点缀

今年只有浙江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2011年只有湖北卷,2010年只有天津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由此可知:两首诗的比较鉴赏题已不再流行,仅仅是一种点缀。一套试卷只鉴赏一首诗又将独步天下。

2 注重衔接所学诗词,比较鉴赏,拓展延伸

这种衔接在设题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把考查的诗词与教材中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鉴赏。比如今年江西卷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二是从考查的诗词中的某一知识点(或思想内容或表现手法)延伸到所学的诗词,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今年北京卷第3小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可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3 题目设问大都指向明确,又适度开放

绝大多数的题目设问指向明确,要求考生就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知识点进行作答。比如:全国课标卷的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这种限制性的明确设问,既可消除问题的模糊性,又能免除答题的非指向性,更能避免学生漫无边际作答现象的出现,实为一种充分为学生考虑的体贴式设问。

在限制性设问的主导下,也有一些题目设问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例如:①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广东卷)。②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江苏卷)。③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四川卷)。这种适度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的创新解答和多种解答提供了可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不过,今年安徽卷的题目设问方式却与去年完全相反。2011年的设问要求是“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可谓当年最创新的设题方式:不仅只出了一道题,而且设问完全开放。然而2012年的设题方式则变成了两个题,而且设问明确限制一一“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由安徽卷的颠覆性变化,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启示:设问方式不能完全开放,而应像今年的3套题那样适度开放,可能更符合高考命题的科学性。

二、诗歌选材特点及其亮点

1 宋代诗词仍备受青睐,金代诗词悄然登场。

与近年试题相比较,2012年诗歌从朝代上看有以下特点:

宋代诗词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考查了9首和10首,独占了半边天,今年虽有所下降但也考查了7首,占了41%,仍是最多的。另外,唐诗近三年都在3首或4首,基本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查了晚唐时期温庭筠的一首词。

在突破唐宋诗词一统天下的格局后,前两年元诗明诗异军突起,今年则继续并加大了考查力度。元诗2首,明诗1首。在前两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从未出现过的“名不见经传”的金代诗词,却在今年的浙江卷和安徽卷悄然登场。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用的一段空白被填补。

金代诗词的十肖然登场,选入了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元好问,其意义不可低估。有力地拓宽了诗词鉴赏的领域,又次打破了考查格局,应是今年诗歌鉴赏最大的一个拐点和亮点,更是今年最突出的变化和创新之处。

这也启示我们:中国每个朝代(即使是少数民族的)都有其优秀的文化,精彩的诗词。这些诗词可以并且应该成为高考诗歌题选择的范围,更应该成为中学生平时学习和鉴赏的对象。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诗歌鉴赏训练中必须拓宽学习和训练的领域。

2 作者均非流诗人

(1)著名诗人完全退出,避免了猜题押题。

17首诗词涉及作者16位(杨万里有两首诗入选)。一流诗人全部缺席,我们在教材中非常熟悉的,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著名诗人一个没有。

比较熟悉的作者有8位,他们分别是贾岛、温庭筠、秦观、杨万里、晏几道、晁补之、张耒、元好问。学生根本没听说过(甚至老师都十分陌生)的作者也有8位,他们分别是中唐的李益、晚唐的修睦和钱、宋朝的李纲、金朝的王寂、元朝的白埏和曹伯启、明朝的金銮。

(2)作者作品“陌生化”成共识,体现了公正公平。

大量选择陌生作者以及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应该是高考命题人的有意为之。“陌生化”,

已成为命题人今年和今后作者作品选择的一个基本标准。同时,选材的陌生化,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高考的公平公正。

3 体裁以律诗最多,绝句、词次之

今年的诗歌在体裁上非常集中,除了律诗、绝句和词外,没有涉及其他体裁。2010年和2011年这三类体裁所占比率也不低,分别为76%和88%。可见,这三种体裁最受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者的青睐。

另外,前两年曾考查的乐府诗,今年没有出现;2010年曾考查的五言古诗和散曲,2011年和2012年均未考查。这说明,这些非主流的体裁也许只是偶然为之,或者说是一种点缀。

在平常备考时,广大师生还是应重点加强律诗(尤其是五言律诗)、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词等体裁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