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范文第1篇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意象一定是具体的形象,而意境是一种境界。有时,多个意象可以描绘出某种境界,从而构成诗的意境。如上文所举诗句中“青苔”“绿树”“南风”等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只能称之为意象,不能称之为意境。这三个意象组合起来,又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境界,这种清幽的境界又恰好与诗人轻闲畅快的心情和谐统一,因而成为诗歌的意境。

意象的终极作用是承载诗人的思想感情。意象起作用的途径有如下几种:

1.直接寄托。如姜夔《扬州慢》中的青青荠麦、回荡在空城上的凄清号角、无人欣赏的桥边红芍药、荡漾在波心的冷月,都寄托了词人面对国家遭战火洗劫后萧条破败之景象时的悲痛之情。

2.比喻。如杜牧《清明》中纷纷而下的“雨”隐喻了“路上行人”纷乱的思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落花”既隐喻了人生的失意又隐喻了国运的衰微。

3.象征。首先要将象征与比喻区别开来。比喻是以一种具体的事物来比另一种具体的事物,如上文所讲的“雨”与“思绪”“落花”与“人生”与“国运”都是比喻。而象征则不同,象征体是个别的、具体的、可感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意义是由象征体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内容。简言之,象征就是具体蕴涵抽象、个别显现一般。其次要弄清象征意义是如何产生的。某种具体意象产生了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一定与这种意象的某种特征直接关联。如“灯”可以照明,所以它成了黑暗社会中“光明”的象征; “月亮”有盈有虚,因而“满月”象征着“团聚”,“缺月”象征着“离别”。有些意象在某一首诗中可能是比喻,而这个比喻的方式一旦扩大到一个诗或众多诗人的诗歌中,它的喻义就固定下来了,具有普遍性,这个意象与这个普遍性的意义之间便构成了象征关系,如屈原诗歌中的禽鸟、香草等意象就起了象征作用。还有一些事物与我国古人的习俗、中国人特有的情感相关联,这些事物常被诗人写入诗中,借以抒情写意。久而久之,便具有固定的含义,这些意象便成了象征体。如“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俗,因而许多诗歌中的“柳”便有了惜别的象征意义,如“客舍青青柳色新”。

4.通感。所请通感,就是人的各种感觉间的相互沟通,看见颜色觉察到香味,听见声音感觉到厚度等等。在汉语中,有许多词本身就表现了汉民族文化对通感现象的理解。如:响亮:声音―光亮;圆润:触觉(形体)―干湿度。可是,通感作为生理、心理现象的存在,诗人的这种能力超乎寻常,所以他们能够用通感性意象写诗。

按以上所言意象起作用的途径,我们将这些意象分别称为直白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通感性意象。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意象,都有相当一些意象在一个民族的传统中反复出现。这些意象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之中。这种意象可以称之为原型意象。如白云:隐者的生活环境;鸿雁:坚贞的爱情和节操。此外,还有“龟”“鹤”“松柏”“竹”“梅”等等均为原型意象。

深悟我国传统文化的诗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利用这些意象来构架他们的作品,从而为中华文化的积淀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就像“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珠”就是龙的传人一样,一些意象的出现为我们中华文化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痕。当然,也为我们读诗、赏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空。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并列三个意象群,每群又并列出三个意象,从而形成了似无任何关联的复式并列结构,然后以“夕阳西下”这个动态的意象统摄前三个静态的意象群,最后出现“断肠人”的意象,并用“在天涯”加以限定,使所列的所有意象都染上了浓烈的情感色彩,从而构成了凄婉动人而又美丽精致的境界。这是一个来自特定意象的奇妙的组合,它组合出了中国文化中赏玩不够的精品。当然,这正是意象最令人惊喜的地方,是它让我们能够从极精练的语言中去挖掘出相当丰富的信息,即诗的蕴涵。

诗歌意象范文第2篇

一、诗歌意象的种类

诗歌借助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含义,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来探究诗歌的意象,融入到诗歌中,体会到诗人的处境,从而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本质。通过对于诗歌情感的划分,诗歌的意象一般可以分为送别类、思乡类、愁苦类、闲适类、送别类、爱情类、战争类等,他们分别表达了悲苦别离,想念家乡,愁闷心情,自由舒适,依依不舍,珍爱难舍,残忍破坏的情感。学生在阅读诗歌时要善于总结,探究他们属于哪一类的诗歌,科学地对他们分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

1.抒怀类,借助事物,抒感

抒怀类诗歌一般都是托物现实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诗人通常会借助一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诗人会采用与事物本身特征相同的事物来表达情感,最为常用的就是、梅花、松柏、竹等。这些事物往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是诗人所喜爱的,成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有效方法。诗人称赞事物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品质或者是自己向往的一种情感。如屈原《离骚》:“照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了“饮露餐花”的生活,实际上是在表达他自己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诗人描写景物是客观事实,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是很多文人墨客经常借以抒感的事物。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借助素养的品质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品质。自然界中的很多事物都会成为诗人表达情感,借以抒情的寄托,使诗人的情感得到展现和表达。

2.爱情类,寻找代表,体会爱情

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这类诗歌一般寄托着爱恋,相思之情,也是很多诗歌中所包含和表达的情感。诗人会在诗歌中展现出自己对爱情的渴望,或者是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或者是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在诗歌中通常以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为代表,这些事物往往是诗歌中表达爱情是最为经常出现的事物。红豆是诗歌中应该会使用到的表达爱情的词语。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家喻户晓的,其中就利用红豆表达了思乡之情。红豆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表达爱情或相思之情的事物,所有又称“相思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因为他们的彼此交错和成对出现,也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爱情的标志,为很多诗人所引用。学生要善于总结这类事物,透过事物看到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

3.战争类,融入其中,感受破坏

战争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破坏了和平的环境,是很多诗人所厌恶和憎恨的,他们在诗歌中往往也会有所表达。诗歌中的战争往往是借助投笔、长城、楼兰、柳营等来指代,用以表达诗人对待战争的情感。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其中的“投笔”指代的就是战争。诗歌中借助这些物象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诗歌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二、有效探究诗歌意象的方法

1.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在对诗歌意象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通过对作者生活的年代来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会融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息“人生如梦”,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学生了解了苏轼的写作背景,会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苏轼在写诗的时候是被贬黄州之后,游玩被当地人误以为是赤壁的地方后,通过所见所感受的情感,通过诗歌的方式进行了表达。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学生会更好地理解作者是通过感慨古人,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要主动地探究写作背景,通过对时代和背景的了解来探究诗歌的意象,促进学生融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深刻的理解。

2.整体感知,确定情感

在对于诗歌意境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从整体上感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阅读,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形成系统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对于诗歌的整体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全面地看诗歌,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要分清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事情主人公还是作者之外的形象。学生在阅读和探究的时候不要局限于具体的某一句话,而是要放眼全篇,否则会理解偏差或遗漏要点。通过全面地把握诗歌的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比如“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必须要立足全篇,才能认识到这两句与前两句形成先抑后扬的效果,并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铺垫。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才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产生深刻的影响,更深刻地体会诗歌意象。学生要关注细节,探究整体,从整体中找关键诗句,全面地理解问题,形成系统化的完整认识,如通过诗句“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学生应该能够看出流露的是伤春、惜春之情;“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现的是“见秋思乡”之情。学生全面地看问题会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句子,融入到诗歌中,形成整体感知,确定诗歌的情感,形成深刻的体会。

3.关注人物,分析形象

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学生要关注人物形象。透过人物形象来体会诗歌的意象。在表达诗歌形象反映意象时,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语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情、细节、侧面描写来完成。学生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语句,透过这些词语来分析人物形象,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从而更好地透过形象来体会意象。学生要学会透过人物形象来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体会诗歌的意象,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学生在阅读诗句的时候要关注描写人物的词语,因为很多诗句的意象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如宋代李纲《望江南》中“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删涞囊帐跣Ч主要靠“箬笠”“蓑衣”和“冰散响”来表现,“箬笠”“蓑衣”勾勒出渔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简单的画面。“冰散响”衬托出环境的寂静、渔翁的镇定。通过这些关键词的表达,诗人表达了环境的高远空旷,也写出了人物生活的安逸,用语言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从而在人物形象中流露出了诗歌的意象:作者在借诗歌的语言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进而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一种轻松和愉悦之情。

4探究语言,理解意象

诗歌意象范文第3篇

一、从意象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

有些诗歌形象经常出现在某位诗人的作品中,诗人赋予它独特内涵。鉴赏诗歌时,从意象的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诗歌的情感就不难把握了。如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二、从意象基本特点开始,解读诗歌意象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基本特点,是解读诗歌意象的好办法。因为意象往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诗人之所以反复吟咏春天和秋天,其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季节有着较多的富有诗意的属性。中国的和兰草,几乎成了万古常新的诗题,主要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浓厚的诗意内涵,能够触发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感慨。应当说,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思。诗要动人,自然要选取那些较多和较浓地浸染情思的意象。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代表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李贺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色彩艳丽;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色彩清丽;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色调残冷等等,无不折射着诗人的内在情绪。

三、从意象组合方式切入,理解诗歌意象

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这“如在目前”的便是实象,“见于言外”的便是虚象。虚实相生,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组合,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风静花犹落”是静中见动;“鸟鸣山更幽”是动中见静。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歌有时通过意象做时间上的延伸,移近就远,运古入今,今古对照,出发感慨。刘禹锡的《石头城》便是以月做时间上的延伸。淮水西边旧时月,是取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它照见过六朝腐败统治者在秦淮河上的游乐,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四、从意象构建模式深入,明确诗歌意象

诗人创作时,常要撷取与自我形象或思想情感在某方面有相似或相通之处的物象,构成内涵丰厚的意象,其中“意”为筋骨,“象”为血肉。或撷取相似之“象”表现“意”。客观物象能够被诗人摄入笔端构成意象,通常情况下因为客观之“象”在音、形、色等方面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意”有相似之处。如,“流莺”有飘荡流转、无所栖托的特点,所以漂泊、漫游、外宦的文人士子特别钟情“流莺”,借以抒写心曲。或塑造人化之“象”折射“意”。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塑造富有人格性情的意象,该意象呈现出的思想感情即是作者情思的折射。杜牧《齐安郡中偶题》,杜牧言“绿荷”含“恨”,其实是以“绿荷”之“恨”折射自己之恨,他把自己的情感灌注到了风荷之中;杜牧是个有政治抱负之人,但时运不济,他受排挤时常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外出为官,因而“多少绿荷相倚恨”折射了他伤感不平之意。或借助不变之“象”反照“意”。诗人借诗词中描述的长存不变这“象”来反观时代变迁、人事盛衰。刘禹锡的《石头城》正是借长存不变的山水明月俱在,让人于言外反思而得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之慨叹。

五、从诗人身世生平出发,挖掘诗歌对象

看到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应该想起作者,想起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精神,从诗人生平身世出发,挖掘诗歌意象,抓物与志的“契合点”。例如: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鉴赏诗歌时,先要抓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特点,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六、从诗人情感寄托思考,推敲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意象派、意象、绘画

意象派是继象征派之后,在20世纪初期兴起于美、英的一个诗派。意象派主张以简洁的意象取代一切,它反对古典主义的严谨,也反对浪漫主义的华丽,它弃绝描写和阐明而强调把诗人的感受和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意象后面。意象就是诗的本体和灵魂。1912年,诗人埃兹拉·庞德、托马斯·休姆、理查德·奥尔丁顿、希达尔·杜立特尔等人在伦敦发起意象诗运动,提出意象派诗歌创作的三原则:(1)直接描绘主观的或客观的“事物”;(2)决不使用无助于表达的任何词语;(3)关于节奏,依附于音乐性词语的顺序、而不是依照节拍的顺序进行写作。意象派反对19世纪“丁尼生式”诗歌中抽象的道德训诫与浮华之风,反对任何解释和说明,主张用鲜明的意象,直接表达诗人的感受与体验;反对矫揉造作、堆砌词藻、无病呻吟的风尚,主张言简意赅,剔除与意象无关的任何多余的成分,力求使诗具有艺术的凝炼和客观性。

意象派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自己的理论基石。这种哲学认为理性只能看到事物的实用性,而听凭直觉便可洞悉事物的独特性。艺术家表现事物的独特性,必须使用直觉的语言手段。在这种理论指引下,意象派诗歌在主题的表现上强调用有质感、凝练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对象,不把意象当作装饰,而把意象本身视为语言,与诗人的情思融为一体,因此意象派诗歌短小、简练、形象鲜明,往往一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或几个意象,但是,视觉效果强烈,阅读意象派诗歌,便有如欣赏一幅幅风格各异的画作。

一、《在地铁站里》与重影画

庞德的《在地铁站里》是意象派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来自于庞德在地铁站里偶然得到的灵感。1913年的某天,庞德从巴黎的协约车站走出潮湿、阴暗的地铁。在忽明忽暗、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几个女人和儿童美丽的面孔给庞德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他无法用文字表达自己在当时的感受。后来,几经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恰当的表达方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小斑点组成了一首“意象的诗”。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出现,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阴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全诗只有两句话,14个单词, 创造了四个两两相对的意象:面孔(faces)、花瓣(Petals)、人(crowd)、树枝(bough)。在这首诗中庞德以语言为颜料勾画出两幅以黑色为基调的重影画。黑色的火车、黑色的铁轨、黑色的柱子、地铁站内黯淡的光线、站上拥挤的人群、模糊的面孔都被幻化成为黝黑的树枝,一个“黑”(black)字便渲染出两幅画的背景色。“wet”一词不仅描绘出树枝被雨水冲洗后的潮湿,也进一步深化了地铁里潮湿、阴暗的感觉。而几个女人和儿童美丽的面孔(faces)的突然出现,正如树枝上的花朵一般,为压抑的底色中注入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红润和鲜亮”的色彩,作者利用色彩的反差,把几张漂亮的面孔从光线黯淡的地铁站里突显出来。在色彩渲染的基础上,庞德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叠加的形式,将面孔(faces)与花瓣(Petals)相叠加;人(crowd)与树枝(bough)相叠加,了了数语便勾画出气氛融洽、意象鲜明的重叠画面,即我们看到的是黝黑树枝上的几朵花瓣,脑海中浮现的确是阴暗、潮湿的地铁站口几张天使般美丽的脸庞。两幅画面交替、重叠,不分彼此,融为一幅重影画,虽然没有明显的动态景物,但静态的画面经过读者的联想使人过目难忘。

二、《红色的手推车》与意象派油画

如果说《在地铁站里》这首诗以凝重的冷色调展现了庞德敏锐的洞察现实的能力与超强的灵感捕捉力,那么意象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威廉威廉姆斯的《红色的手推车》则以简洁、温馨的画面,从另一角度向我们诠释了意象派创作的奇特与经典。与庞德的旁征博引不同,威廉威廉姆斯认为诗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必须根植于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是一切艺术的基础;现实生活是诗人创作的起点和终点。他宣扬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和感官经验的诗歌观,一生主张写实,反对抽象的逻辑,周密的叙述,认为客观事物本身就寓有诗意。他的诗歌意象鲜明,感情藏而不露,非常注重感官感受,读来颇有中国诗歌“诗中有画”的意味,他的诗着力于生动准确地描绘事物,使具体事物成为特定思想的象征,使其中的义理或思想自然流露。在《红色的手推车》这首诗中威廉姆斯将其所倡导的“客观主义”诗歌理论“凡理皆寓于物”(No ideas but in things)表现的淋漓尽致。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全诗只有16个字,无一字多余。在诗中,诗人将一个简单句断成四个诗节,在句法上,每一个诗节的第一行都不完整,仅由三个词构成,第二行仅由一个词构成,第一行必须依靠第二行才能完成一个意义群,这样的结构拙中见巧,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upon”, ”barrow”, ”water”, and “chickens” 这几个单独成行的词,其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诗中的重要性。在这四个词中,后三个构成了诗中的三个意象—手推车、雨水和小鸡,几个简单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其中在画面占主导地位的是红色手推车,它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基调。使红色手推车成为全诗听觉及视觉的中心。所以,当读者阅读这首诗并自然地将语言信号转换为清晰的画面时,总是从手推车开始,然后涉及它的四周,形成了完整的图画。雨水与白色小鸡对红色手推车的衬托作用体现了威廉姆斯瞬间的灵感。而“upon”一词则体现了威廉姆斯对于诗歌的本质和诗人的作用的独特见解。

这首简短的小诗为读者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读完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后,一幅静物画跃然纸上。雨后一辆手推车被冲洗得异常干净,车身明亮的红色熠熠生辉,几只可爱的白色小鸡蹲在车旁,叽叽喳喳地在泥里啄食。一红一白,一静一动,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用清新、鲜明的色调,简单、明快的构图,浅白、自然的语言代替浪漫主义后期诗歌的陈词滥调,使人获得朴素的审美愉悦。诗中“glaze”一词对画面的构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整幅画面镀上了一层釉质,赋予红色的手推车与白色的小鸡以柔和的光泽,同时也使它们成为本诗构图的高光点,将一幅简单的静物画变成了一幅色彩明快、轮廓清晰的意象派油画。诗人正是通过对光与影、色彩与线条的刻意选择,使得诗中意象彼此关联,相互映照,赋予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一种清新的感觉。

正如其他意象派画家一样,威廉姆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平凡题材的挖掘,以独特的视角透露出其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也充分体现出他积极的处世态度。威廉斯自己谈到这首诗时,就曾说过,“其节奏不过是个片段,却表现出一种无法扑灭的欣喜激情。”

三、《中年》与抽象画

与庞德一样,艾米·洛威尔是意象派的另一主要代表人物,生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古英格兰世家,父母都是当地有名望的贵族,洛威尔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世与教育背景造就了她热情、自信的个性。她早期继承了英国浪漫派诗人的风格,和意象派并无关联,后来接触到意象派和自由诗的概念,并深受影响,开始投身于意象诗的创作,并成为了意象派运动的新代言人。她奔波整个美国宣传意象派,终于使“意象派”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话题。作为意象派运动的新代言人,洛威尔在吸收各家之长的同时,不断打破意象诗的规则,对诗歌进行实验性的改革。她奔放的性格不允许她固守意象派的规则,洛威尔的倾向是要脱离硬朗诗,倾向自由诗的形式。如果说《在地铁站里》的创作显示出庞德采用了如同中国古诗词那样的精雕细琢,深思熟虑的写作方式,有中国古代诗人的推敲之功,洛威尔的创作则在保持意象派提倡的含蓄、精炼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显得更为自由、灵活。作为女性诗人,她着重于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个人的瞬间感受。她的诗《中年》便是典型例子。

“仿佛是黑冰 / 被一个无知的溜冰者 / 划满了不可解的旋涡纹 / 这就是我的心磨钝了的表面。”

诗歌中的“黑冰” 、“无知的溜冰者”、“漩涡纹” 、“磨钝了的表面”等意象,乍一看似乎是在描写一个使用多年的溜冰场,与诗的主题没有任何关系。但仔细一琢磨,作者用划满旋涡纹磨钝的黑冰做表征物来点出中年这一主题,既形象又意味深长。中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随着岁月的流逝,经年的历练已经无情地磨去了青春时期的纯真与美丽,虽然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但这些经验却是无数次身心磨躏的结果,就像在光滑的冰面上划出的漩涡纹。洛威尔以“黑冰”喻人心,“漩涡纹”喻人生的磨难,“无知的溜冰者”喻悄然流逝的时光,“磨钝了的表面”喻面对岁月流逝时人的无助。整首诗语言简洁且客观,没有滥用形容词,也没有沉闷而冗长的煽情,诗人的感触,思想全部隐藏到具体意象的背后。诗歌也没有固定的诗律和节奏形式,在描绘事物的同时,唤起意象,有一种在具体中捕捉住抽象的强烈感觉。

洛威尔在写诗的同时,也在读者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抽象画,一幅舍弃了事物表象因素,抽取本质因素的抽象画。画面中没有具象,如一张愁苦、无奈的中年人的脸孔。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无规则的几何图形,在黑色画布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线条,除了线条,别无其他,更没有具象的东西。黑、白两种冷色调的对比,与简单线条的运用,使整个画面形成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洛威尔以抽象画这种虚构的模型,阐明了一种真实,一种我们无法看见、不能描述但可以被感知的真实。抽象画是对传统绘画的解放,使其脱离轶事般的世俗成分,代表了一种不可控制的反抗。这种艺术形式无疑是对洛威尔自由、叛逆创作风格的最佳表现形式。

由于意象派诗歌在主题的表现上强调用有质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对象,因此必然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者在阅读意象派诗歌时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幅风格各异的画作,而这些画作的风格反过来又能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主题。由此看来,各种形式的艺术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影响的。这些彼此关联的艺术形式殊途同归,都表达了创作者对于生命、自然的种种体验。

参考文献

[1]Lowell, Amy tendencies in Modern American Portry, [M]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17

[2]彼得·琼斯. 意象派诗选[Z].裘小龙译. 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诗歌意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化意象诗歌翻译《天净沙・秋思》

一、引言

任何语言中都包含着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但是文化意象在以翻译的形式从一国语言中转换到另一国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传递既是难题,又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全球化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探讨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文化意象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

何谓意象?《文心雕龙・神思》里的“窥意象而运斤”,是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里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20世纪的庞德则给出了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谢天振先生则给出了更为具体而详细的解释: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文化意象表现形式多样,它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一句成语、谚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词性中的形象或喻体等,悠久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等的积淀,都是构成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原因。

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是诗的灵魂,诗歌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大量地使用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如酒、月、柳、松、竹、梅、水、芙蓉、梅、大雁等。诗歌意象的组合和表达各有千秋。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的意合特点,意象与意象之间亦可以直接拼合,这与西方电影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如出一辙,观众根据自身的感觉、经验和审美能力去补充完善。

三、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描写羁旅游子思乡的佳作,作者以巧妙的构思摩画出了一幅萧瑟、苍凉的秋郊夕照图,将人在天涯的乡愁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十二个意象都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平凡朴实之物,作者将这些精选出来的孤立的景物用蒙太奇手法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派萧瑟而黯淡的画面便随之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意境悠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的译文:

TUNE: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Schlepp的译文:

TUNE TO“Sky-clear Sand”AUTUMN THOUGHT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好或坏、对或错评判上文的两种翻译,我们只能说哪一种翻译更合适。任何译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译者对他所面向的译语读者的文化心态、接受习惯、阅读情趣、文学水平等进行假设后才创作出来的。对于诗词而言,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跨越字面义才能抵其达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字面义,又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实现跨越。首先看“枯藤”一词,两个译者分别用了“withered vines”和“dry vine”,因为withered有枯萎、萎缩的意思,因此笔者认为withered的用词更能表示出秋冬季节树木凋零的意味。“小桥”一词,丁译的“narrow bridge”基本传达出了原诗的意义,但没有达到相同的审美效果,因为narrow在英语中是狭窄的意思,用在这儿给人狭窄急促的感觉。再如“人家”一词,丁译译成“a few houses”,显得有些僵硬,倒不如cottages更有诗意,更加能融入原诗的语境。再如“古道”和“断肠人”,这类词都是古汉语有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等的概念,“古道”用“ancient road”给人一种宏大史诗的感觉,用在这儿不是很合适,因为此诗描述的是一副古朴的、萧瑟的乡村画面,因此worn path更合适,也更具体化。再看“瘦马”,英语中表示马的词很多,horse是最普通、最没有特性的一个,nag意为老马,所以更贴近原文。再看“断肠”一词,lovesick意为害了相思病,通常是指情人之间的相思,而此诗此处并没有这种意思,原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情怀,因此用“breaking heart”更好。“天涯”的译文,丁译为“at the end of the world”,Schlepp译为“at sky’s edge”,丁译的用词表示在世界的末端,而Schlepp用的edge“边缘”一词更能表示人心理情感上的距离。

四、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规约性

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文化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生活需要和社会组织服务的特性,这种特性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时代而有所区别,因此,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维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虽然语言不同,但各民族所面对的世界大部分是一致或相似的,那么各民族对客观世界所反映出的思维内容主题应该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文化的共性。也就是说,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价值尺度,如真、善、美、假、恶、丑等标准对各个民族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人类思维的超时空特性同样决定了文化的普遍性。统一于客观世界的文化普遍性是跨语言、跨文化翻译活动的基础和根源。

再来看民族规约性,人类既有共性的主流文化,更存在千差万别的次文化。文化的民族规约性使翻译成为一种必需。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西方人则直接明了;中国思维呈螺旋型,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型,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强调合作,讲究集体主义,西方人则注重竞争,讲究个人主义。中国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中国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comprehensive),而西方则是分析的(analytical)。汉文化的这种特征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性质是分不开的。汉文化发祥于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大陆农耕文化具有固守本土、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稳定而颇具内倾性的文化特征。西方文化可被归纳为外倾性的海洋文化。英语民族的祖先生存的环境变幻不定,非常恶劣,除了与自然的斗争以外,他们还须不断地向外探索、扩张,以满足其生存的需求与内在的不足。

五、诗歌中文化意象翻译的三种处理方法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语际之间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使语言翻译成为可能。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意象表现为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文化意象空缺,对他们恰当地处理可以保证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奈达曾提出“功能对等”的语言转换翻译模式,强调译文“不但信息内容对等,且尽可能形式对等”。鉴于此笔者总结了文化意象的三种处理方式。

1.直译加注解

这是诗歌翻译中对文化意象处理的最常见方式。这既实现了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需要,又完成了传达文化信息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处理那些文化色彩浓重、对解读诗歌有重要作用的意象。比如裴迪的《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花里。”这其中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注解才能使读者理解。关于加注,有人认为会造成译文的冗长,因此不太提倡,但也有译者认为这种方法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必要的辅助手段,因此是必要的。

2.意象的替换

谢天振在《译介学》中提到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问题,并提出要尽量保持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但是有些诗歌中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是空缺的,并且它所传递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有着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文化意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完成诗歌的翻译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的传递,我们便会使用意象的替换这种方法。文化意象替换也有它的缺点,读者会因此了解不到源语言中的文化意象及其引申意,但是如果意象替换得恰当,我们便能找到目的语中读者熟悉的意象传达原诗歌意象的含义,读者也许更容易感悟和体会诗歌中抽象而深刻的内涵。

3.不译或减译

当汉语中某些意象在形式上重复且不那么重要时,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和语言的简洁,译者也可适当省略其中一些意象的翻译。例如“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一句,如果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全部翻译过来,译文必然显得拖沓冗长,反而会使译文读者觉得模糊不解,因此译者可以只翻译句中中外读者都能理解的“羞花”一词就可以了。另外,当一些文化意象的传达可能需要大量的文字来解释说明时,并且所解释的文化意象又并非那么重要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不译或减译的方法来处理。

六、结语

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义”。绝对的等值翻译是不可能的,所以译者在诗歌翻译中要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所蕴涵的异域文化特色,传达原作和源语国的文化意象。翻译好一首诗绝非易事,处理好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更是难上加难,如能在翻译中达到最佳近似度,就可以说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交流,读者对文化之间交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我们要在对西方文化及文化意象深刻全面了解的同时做好诗歌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建中.翻译与文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谢天振.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周方珠.翻译多元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