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

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20万人,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中国的软件产业正遭遇着人才悖论的尴尬:软件工程人才过剩。深层次分析表明,软件工程仅仅多的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掌握层次低、缺乏诚信的人员。事实上,中国软件工程人才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新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我国软件产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2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层次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

4我院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及特点

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依托计算机类专业优秀的军工特色力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中外教学资源,于2002年建立起来的一个面向IT领域的全新的特色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在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从最初的两个专业方向,到目前拥有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资源信息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等六个专业方向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学的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框架体系如图一所示:

整个课程培养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核心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培养四个方面构成: 公共基础:主要从学生整体知识需求出发,按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及高校教学整体框架需求设置,包括语言基础、体育类基础、数学基础、工程基础、经济类基础等课程;核心专业基础:按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需求,重点加强学生在操作系统类、软件方法类、数据结构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按按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按照当前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侧重于培养学生工程管理、程序开发、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四大方面的技能,在程序开发技能侧重于系统开发级、应用开发级和网络开发级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技能是与专业教学体系同步,更侧重于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培养的过程性。

作为新型IT类专业,在办学上有如下特点:

(1) 双语教学:采用美国电脑行业软件人员最新教学方法和原版教材,大部分专业课程由美国莫斯理工学院派遣专业教师进行中、英双语执教,并配有东华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参与教学与辅导,同时大量增加英文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

(2) 职业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参照美国莫斯理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莫斯软件学院将实行学历教育与国外权威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合格毕业生须拿到两个以上权威软件专业证书,如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中级)、思科的CCNA、微软的MCP或甲骨文的OCP等认证证书;同时获得东华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3) 工程化与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和工程方面的课程,结合最新软件发展潮流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重视案例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加强CMM、ISO9000等工程管理以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建立多样化教学体系与模式,使学生熟悉现代软件生产的流程,建立起符合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生产工厂化要求的培养体系。

(4) 双毕业证书:当莫斯软件学院的学生通过了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与学分后,可取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证书,与此同时还可获得美国莫斯理工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5) 产学研结合。将与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途径和条件优越的软件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允许用高水平的开发成果和管理成就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用研发来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密切教学与软件产业的联系,并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

5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探索

自我院软件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一直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尝试:

(1) 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自2002年来,双语教学一直是本专业坚持卓有成效的一个特色。在聘请师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少尝试,曾聘请过欧美外教、印度外教、海归留学人员,现有外教5人,在各年级中共开设了近20门专业双语课程,并先后尝试过中外双师同步授课、中外双师异步授课、外教授课等多种模式,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资源。

(2) 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在专业教学中,即坚持专业主线一致性原则,对于重要专业课程要求统一要求,又针对学生兴趣,广泛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成多模块、多方向教学。在06级教学计划中,分为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种进行教学,同时,还设置了信息科学、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嵌入系统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②在实践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特性进行个性化引导,并通过教师导师制工作模式,将不同兴趣的学生纳入不同的工作小组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小组为中心辐射扩大影响,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3)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单项技能水平。课程实验中普通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与检查中,特别强调学生过程管理及协作精神培养;其次,坚持与企业相结合,将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企校联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校期间直接参与到企业实际的项目中去,现已与北京文思合作成为了联合实验室;再次,在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践环节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分散模式管理,即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生实习,也将一部分同学送到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去。软件工程专业02、03级的生产实习,都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部分进行,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除了将一部分同学直接送到软通等大型软件企业之外,还先后从文思、软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携带公司实际分解项目,来校指导学生的实习,模拟公司化的生产与管理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技术人才;计算机系统;发展动态

一、计算机技术的现状

计算机技术专业在诸多方面就业前景都比较好,例如:(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2)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分析

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曾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而且数控人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不仅如此,近年来电信业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软件人才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短期内社会需求仍然很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从中国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达到 180多万,印度达到90万,而中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不足40万。这就说明,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这将严重束缚中国IT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出现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2003年,计算机专业在校学生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加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在校生达到63万人。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这样势必导致计算机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因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可以作为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发展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件蓝领;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

中国的软件业正遭遇着人才瓶颈。据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卫生部等6个部门的调查研究.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技能型人才严重紧缺问题,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尤为突出。调查表明,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中,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需增加百万人左右.在数控应用技术领域。需培训和造就数十万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护人员。这些人员被业界人土称之为实用型、技能型“软件蓝领”。

一、软件业的现状及其“软件蓝领”需求趋势

在世界软件业进入工业化生产的今天,中国的软件业已初具产业规模,与国际软件业领先水平相比,全球软件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阶段,而中国的软件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中国软件市场正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在计世资讯的年度报告中,其研究分析表明了中国软件产业规模现状,2004年产值规模达682亿元,比2003年增长30%,其中国内用户的软件投资总量达539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 2005年增长速度将为28.1%,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将达907亿元,增长率将达33%。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1]据湖北省软件培养基地的求职信息表明,全国已建成“国家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重点软件园”,基地与园内至少已培育出上万家软件企业,仅湖北省软件产业基地就有600多家软件企业。[2]我国上千人的软件企业已有北大方正、中软总公司、东大软件集团、用友软件集团等等。而异军突起的印度软件业.因培养出了庞大的软件产业工人群.促成其号称世界软件业第二大国。印度的软件公司,动辄上千人,其中超过5000人的企业就有18家,企业中除少数的高级开发、项目分析人员外.其余的人都是从事基础编程的“软件蓝领”,软件生产如同传统产业的流水线作业,而每个基础编程人员则按规定加工整个工程中的某个标准件,从而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中国软件业要形成规模化经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软件人才匮乏与改进人才结构是首先要打破的瓶颈。从美国、印度等国的经验来看,软件企业需要有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软件从业人员理论上可以分为软件工人、软件开发人员、项目负责人三个层次。在这一结构中每个人都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进行流水作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从事软件编程工作的基础程序员——软件蓝领。

软件业内人士认为.新的软件生产模式需要的人才将呈“金字塔”型:大量需要的是处在生产:第一线的编程人员(软件工人),占总人数的60%—70%;中间层是从事软件设计、测试设计的人员 (软件开发人员),属企业的高级人员,占总人数的20%-30%;处在最顶端的是社会需求的分析人员(项目负责人)。

目前我国的软件人才结构呈“纺锤”型.即中间层次的人才相对较多,生产第一线的编程人员 (软件工人)甚少。软件企业基本上还处于作坊式生产,高学历人员在软件企业中,还要冲杀在编码第一线,集设计、施工、销售等于一身,从而造成软件成本居高不下,效率、质量也难以提升.降低了其价格上的国际竞争力。

不难看出,“软件蓝领”是软件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底座,而现有人才又供给不足。总之,我国软件业在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①人才数量不足;②人才结构不合理;③人才培养模式有待革新。

二、培养适应软件业需求的“软件蓝领”

当前,我国的软件业需要大量的“软件蓝领”.然而,能适应软件业需求的“软件蓝领”又供给不足,导致软件企业不得不使用高学历人才从事简单的“软件工人”就能胜任的基础编程工作。

(一)高职院校应当且有能力承担起培养“软件蓝领”的重任

软件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人才培养为起点。我国的软件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各级高等院校,从教育行业人才培养定位来看,大量的应用型、操作、动手能力强的低层次“软件蓝领(工人)”,应由高职高专院校承担起培养与输送这类人才的重任。

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方向),其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定位为应用型或称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也应是向软件企业输送“软件蓝领”、“软件工人”、“软件基础程序员”的培养基地。

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软件人才的匮乏,而衍生培育了IT人才培养企业,如北大青鸟 APTECH计算机教育培训中心、NIIT、神州数码和 ATA等,他们从一开始就以全新的培养模式,以短、平、快、专的手段为软件企业培养输送实用、急需的人才。一些在校大学生和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不是选择直接就业或考研,而是纷纷选择到这样的培训企业中深造一至二年,学习他们心仪的知识和技能,报考和获取他们向往的某类程序员认证证书。这预示着新型的人才培养企业向传统的教育行业发起了挑战,预示着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输出模式需要改革。

(二)建立高职高专“软件蓝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明确“软件蓝领”培养目标。借鉴IT人才培养企业对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将“软件蓝领”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政治上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能适应软件企业编程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J人才;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能适应软件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基础程序员,他们是软件中、高级人员提出制造某一软件方案的编程执行人员,他们也应按编程工序划分专攻方向,充当整个软件工程中的某个标准件生产的专门人员。

2.注重培养并开发“软件蓝领”的基本素质。IT业界人士认为:高职院校向软件企业输送的生产一线的“软件蓝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①具有软件开发实用知识和技能,良好的项目开发编程能力。至少精通一门编程语言,如当前国内企业常用的C/C++、VB和国际上最流行的Java语言,熟悉它的基本语法、技术特点和API(应用程序接口)、、②认识和运用数据库的能力,即会使用目前常用的数据库软件,如甲骨文公司的Oracle数据库软件、微软公司的SQLServer软件等。③具有软件工程的概念。从项目需求分析开始.到安装调试完毕,基础软件编程人员都必须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这些过程,并能胜任各种环节的具体工作。④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特别是掌握专业英语(计算机编程所需)的基本词汇,及其相关的英语语法。⑤自觉的团队精神,较强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软件业是一个高速发展、快速变化和不断创新的行业,软件人才的与人合作意识与精神、求知欲与进取心都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在激烈竞争的行业中立足的基本条件。⑥熟悉国家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新精神。

培养适应IT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软件蓝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一要让学生掌握适度的文化科技知识和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软件编程专门知识,使之具备从事软件产业职业要求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二要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能满足软件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需要;三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四要培养学生的延展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IT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其技术发展与更新的速度,需要软件职业人员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掌握新技术的潜质,即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战技能,同时具备可持续学习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探索适应IT企业需求的“软件蓝领”培养模式

首先。以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通过优良的课程体系,传授实用的教学内容,同时辅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强化外语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使高职高专院校打造的“软件蓝领”掌握最新IT业界、软件业界的实用知识与技术。

第二,以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模式为辅线。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能满足软件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需要;又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团队工作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延展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IT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其技术发展与更新的速度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掌握新技术的潜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具备可持续学习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以学历教育与岗位技术培训相结合的“软件蓝领”培养模式。学生在校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其表层结果是使学生取得日后立足社会的名片——学历证书,其深层结果是让学生在校完成“软件蓝领”的培养目标、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开发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然而,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高校向企业输送的毕业生有的要再接受近一年的教育与训练才能胜任工作。因此,为适应IT技术高速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现实,高职院校应该开辟走出去、请进来之路,走校企联合培养实用人才之路,校企共同探索“订单式”“软件蓝领”培养模式,适当引入著名IT企业的程序员系列认证,按照IT企业具体岗位需求,对“软件蓝领”进行再分类,突出具体岗位的针对性,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必要的IT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取得步入企业的名片——某类程序员认证证书。另外,为了使高职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胜任“软件蓝领”岗位工作,高职院校应注重依托IT(软件)行业.聘请IT行业的专家学者、资深人士参与学校教学运行的全过程,将一些国际流行的IT产业最新技术及时引入教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更新教材等,使学生更快捷地接受IT职业需求培训,增强直接就业的适应性。这样既可树立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高级蓝领”的形象.也可改善高职毕业生不好找工作的现状。

三、适应“软件蓝领”培养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蓝图。它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设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并通过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安排科学的教育教学内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进程,规划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与技能结构和专业个性化、层次性结构,以达到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整体职业能力的教育目的。

在目前的高职IT教育中,由于延用或效仿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有的高职院校仍以“本科压缩型”或“专科型”的模式办高职教育,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尚未形成科学适度的课程体系,因而带来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一系列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①理论课程相对过多,同类课程重复设置,无故提高了学时数的占用率,既不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满足高职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求学愿望;②实习实践课程相对较少,难以达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校内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辅助教学条件有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足,学生很少有(几乎没有)机会参与模拟的软件项目开发,更别说参与具体的软件项目开发,因此也无法在老师、项目经理或技师的指导下,感受亲自动手进行项目开发出成果的充实感,或是自己独立或与同学(项目组成员)协同进行项目开发的学习氛围,因此也就无法从实训教学环节中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在毕业应聘工作时,一谈到软件项目开发等实际问题时,则张口结舌,不知所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设置跟不上且脱离IT软件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环节教学;双师型师资力量有限(几乎没有);实习实训教学指导书缺乏,教材落伍;教学模式正处于摸索改革、寻求发展之路的初级阶段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以IT软件行业职业或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技能本位”为指导思想,即强调实用技术和规范的应用,而不探究深奥的理论.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拘泥于学科的系统完备.设置高职“软件蓝领”培养课程体系。

与课程教学相匹配相配套的是教材和实习、实训课题教学指导书,以及单项或模拟项目开发指导书。高职教材必须突出它的职业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必须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教材编写的模式应该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心,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指导思想。理论叙述体系要反映高职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识衔接的循序渐进原则,从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点出发,对于单项职业能力或证书类培训教材与教学指导书,最好采用完整的案例人手,逐层引入知识和理论,使高职学生带着实际问题,从案例的整体知识考虑,将局部知识逐层分解学习,以减轻高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学习压力,培养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针对“软件蓝领”培养特点,加强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质量,而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高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除应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外,还应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高职现有的教师,特别是IT类教育的教师多是由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数没有在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工作劳动过,一般都对一线的实用技术、技能比较生疏。众所周知,讲授应用课程的教师,如果长期脱离企业界,是很难跟随技术的发展而一起发展的。因此,一方面应对教师进行高职教育基本理论的培训,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大型软件企业进行深造。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训,经常选派中青年教师到软件企业去强化技术与实践能力。再一方面是制定相应的选拔制度,直接从软件培训机构和软件企业生产一线聘请懂理论、有经验、会讲课的研发人员来作兼职教师或作论坛性质的学术、技术报告,以加速“双师型”队伍的建设,适应高职院校培养与输送“软件蓝领”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华芳.2005年中国IT趋势论坛称ICT市场:站在新一轮起跑线上.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4日(第6版)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软件模型建立;课程开发与设计

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是工作过程导向的,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选择课程内容,并以之为参照系对知识内容实施序化,着眼于蕴含在行动体系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筑造课程内容结构[1-2]。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分析为起点,选用适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凸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将职业活动中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实现学习者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与此同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也关注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人的个性需求、如何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人保持个人的可持续发展[3]。

2软件技术专业整体课程设计

软件技术专业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应用、推广、支持及服务等岗位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职业专门化方向研究后,认定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有项目经理、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程序设计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系统维护与售后工程师等。

软件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1)软件设计员、软件项目经理、软件项目组长、程序员、编码员:程序模块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文档制作等相关技术岗位;2)测试员:与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等工作相关的技术岗位;3)软件技术支持、推广、维护等人员:与软件应用、服务、推广、维护等工作相关的技术支持岗位;4)企业信息员:与企业信息化,如企业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应用程序维护及开发等工作相关的一般技术岗位;5)办公室文员:与办公自动化,如桌面应用程序开发、Web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相关的一般技术岗位。

软件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1)软件开发资讯、计划、质量管理、进度管理;2)针对概要设计,进行项目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3)针对概要设计进行系统详细设计;4)阅读理解详细设计书进行代码编制;5)数据库的开发、测试、运行与维护;6)进行单元测试设计过程,填写技术文档;7)代码检查,填写技术文档;8)程序集成测试与维护;9)常见网络和系统环境的配置和纠错并进行客户操作培训等。

3基于工作过程的“UML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领域课程的总体设计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也为后续课程(如程序设计及编码规范、Java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为毕业后的就业,尤其是应用软件开发类职业岗位的就业增加机会。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将统一建模语言(UML)运用于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及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UML建模语言组成符号的基本意义和使

用,能够通过阅读相关的UML图迅速获取用户的需求,能够迅速读懂程序详细设计开发文档,能够运用Rational Rose建模工具开发典型的软件设计模型、实现模型、部署模型、测试模型等。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1)与用户沟通、交流,获取用户对软件开发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开展软件开发前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分析设计意图,规划软件模型;2)选用软件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类图、顺序图、状态图、协作图、组件图等图形,构造软件开发模型;3)与用户反复交流,调整并完善软件开发模型,直至用户满意。其过程如图1所示。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能快速阅读UML的各种模型图,并以此获取用户需求及领会软件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能使用Rational Rose建模工具以及软件需求建模、架构建模和应用建模中的方法和技巧,绘制典型的软件设计模型、实现模型、部署模型、测试模型;通过课程设计、实训等途径,锻炼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我院“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学习单元整体设计如表2所示。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用例建模 机房 4 R2.2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静态建模 机房 4 R3.2

4.动态建模 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动态建模 机房 2 N4.1

N4.2 Z4.1

Z4.2

Z4.3 R4.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动态建模 机房 2 R4.2

(续表)

学习单元 主题学习单元 学习地点 学习目标与主要学习内容

课堂学习时间 能力目标编号 知识要求编号 任务或项目编号

5.体系结构建模 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机房 8 N5.1

N5.2 Z5.1

Z5.2

Z5.3 R5.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机房 8 R5.2

6.模型整合与完善 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模型整合 机房 12 N6.1

N6.2

N6.3

N6.4 Z6.1

Z6.2

Z6.3 R6.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模型整合 机房 12 R6.2

总学时:64

4学习单元2“用例建模”的完整设计

表2中学习单元2“用例建模”的主题学习单元1是“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用例建模”,4学时完成。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能力目标:能理解用户的设计需求并进行需求说明;能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发现参与者、明确用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工作规划;能使用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

2) 方法能力目标:能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开展工作;能在行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

解决问题;能尽职尽责完成任务;能对工作进行恰当、合理的评价,并追求完善。

3) 社会能力目标:能有效地与人沟通并开展合作;能有效地开展自我学习并独立创新。

该单元使用典型的、真实的“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作为学习平台,研究该软件的用例模型,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分析与发现系统参与者;分析并确定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绘制用例图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学习过程的组织实施如表3所示。

表3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学习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软件技术专业 课程改革 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23

0引言

高职教育应该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担负着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在强调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前提下,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也是当务之急,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能适应软件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岗位需要,掌握软件开发、软件服务所需的系统基础知识和具备软件开发、测试、技术支持及销售所需系统动手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通过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教学实施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1 软件技术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分析与人才培养目标

1.1 软件企业的职业需求及用人标准调查

就目前而言,全国各软件企业、互联网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依然缺乏基层的软件开发人员,他们应该具有熟练的产品的研发与测试能力。这些岗位所需要的一线开发人员主要承担产品需求,功能设计,产品可测性设计与反馈,单元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等工作。这里我们根据企业对软件技术基础岗位即开发程序员的需求进行了总结:

(1)要求程序语言基础牢固扎实,能使用程序语言算法实现程序目标,如果学生既有算法的思想,又有软件架构的思想就更好了。

(2)要求具有快速的产品及业务学习能力,敏捷而周到的逻辑思维能力。

(3)要求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4)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基本职业素养。职业态度这方面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将自己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要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认识、意志要坚定,不要遇事就逃避或放弃等等。基本职业素养主要职场中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等,如收发邮件、接打电话、如何请假、如何与人沟通等等。

(5)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做外包的企业大多对英语和日语都有要求,若只有能读、写能力的话,以后主要就做国内项目,若读、写、听、说能力都具备就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做国外项目,而且同时具备读、写、听、说能力的学生在职场中提升的机会比只有读、写能力的同学要高近40%左右。

1.2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软件技术专业顺应市场需求,推动武汉地区软件产业发展,实施“教学项目化、课堂企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软件开发与测试人才为核心,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知识基础、娴熟开发技能、学习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忠诚企业、胜任岗位的高素质软件技术人才。

2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2.1 课程体系的设计

由企业专家及本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对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进行论证,按照学习领域之间的关系组织课程,制定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并以此为指南修订原有的教学计划。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引入软件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软件外包企业员工工作任务及要求为主,结合其他类型软件企业工作任务及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根据软件专业职业岗位群中各个岗位能力分析定位出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依据企业工作流程,安排各个能力课程,设计了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学习情景,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专业技能训练规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了以学中做、做学合一、做中学三级能力递进为主线的基于岗位能力专业课程体系。

2.2 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特色进行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层层递进、真实环境四个环节完成教学。引入真实项目到课堂,将课程内容根据项目进行模块分解,按照软件开发进度形成由易入难的学习性工作任务。首先由教师传授项目信息给学生进行模仿,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并完成一个任务流程;然后由师生共同收集项目信息一起完成工作任务并进行检查、评价,使学生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工作;最后由教师给出工作任务,学生独立收集信息,进行决策、计划并实施,由学生自我检查评价和反思,使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地完成工作,并能反思和自我改进。各个任务环节逐层递进,让学生感受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

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多个学习情景,在每个学习情景中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通过教学指导和学生活动,在教学流程中结合自主学习和个人展示,增加阶段评审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该模式具有课程的完备性、任务的导向性、教学情境的完整性、技能的适应性等特点,适合本专业课程。

2.3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改变传统考核模式,在考核方式中体现考核学生职业能力的导向性,我们将课程考核模式由以教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的方式。教师从教学到课程考核的过程中致力于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以及实践能力。学生在考核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专业技能,加强了综合素质的锻炼,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以自评和小组互评为主,评价的内容主要体现作品质量和专业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

课程考核方式按照平时成绩占总分的15%,项目设计作品成绩占总分的40%,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考核占总分的45%。其中平时成绩的评分标准包括组织纪律、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环境意识、学习方法,由教师及项目组长评定;项目设计作品是课程项目开发的最终结果,包括学生开发的全部程序及开发文档,包括系统分析和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开发文档、创新,由教师负责评定;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项目小组成绩,另一部分是组员自己的成绩,考评项目贯穿整个开发过程,考核内容包括小组讨论、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项目开发工作的随机抽查情况、讲解开发内容、小组集体答辩等,由教师、组内成员、本人共同评定。

3 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我们通过建立仿真式企业课堂、引进企业管理、建立虚拟企业和虚拟项目组组成的“第二课堂”,使校园学习与企业实践分阶段交叉进行,并加强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引进企业管理,建立“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身份”、“真实压力”的“四真”工作环境,转换教师角色为项目经理兼技术导师,转换学生角色为企业员工。将知识和技术融入企业项目,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战项目开发,给学生设定真实的岗位身份,并按照项目进度和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形成仿真式企业课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压力。

(2)结合软件项目开发周期长、常规课堂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的特点,在高年级班级中,提供公司和项目部运行场所,建立虚拟公司或虚拟项目组,由合作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提供指导,形成课外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我培养、相互培训,加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题项目和承接企业项目的研发。成立软件技术研究所,专任教师以软件企业员工身份加入软件技术研究所,直接承担软件工程研发任务及培训任务,带领部分学生进行软件开发,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训练提升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技能,积累软件开发工程经验,提供社会服务。

(4)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按照学校职业基本素养培育体系的要求予以实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三条途径,依托职业体验基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武汉城市精神教育体验六类平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职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素质,并对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进行评价考核。

4 总结

软件技术专业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引入仿真式企业课堂和项目化教学模式,形成“项目教学、实境训练”产学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技术标准一致,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合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更好地提高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曹健.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61-162.

[2] 李兰,陈丽媛,魏占坤.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探索与实践,2013(11):62-63.

[3] 彭光熊,潘勇.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3(3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