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心情的词语

关于心情的词语

关于心情的词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动词 时间量 时态助词 时量词语 动量词语

一、引言

讨论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时间量是必然要考察的方面。对心理动词时间特征的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动词研究的文章及论著中,下面分别从时态助词、时量词语、动量词语三个方面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

二、心理动词与时态助词

有关心理动词时间特征的论述大部分见于动词研究的文章或论著中,心理动词的时间特征与时态助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陈平(1988)在状态类情状、活动类情状、结束类情状中都提到了心理动词。其中,表示状态类情状的是心理状态动词,其最大特点是静态性质,缺乏内在的自然起始点或终结点,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带“着”或“在”,但能够带“了”,前面能带程度副词,如“很、非常”等。“V+(了)+时量短语+了”在状态类情状句中,时量短语指示状态的持续时间。表示活动类情状的是心理活动动词,这类情状具有动态、持续和非完成性的特征,可以在“V+着”和“在+V”两种句法槽中出现,表现有关动作正处于进行或持续状态。活动类情状没有内在的自然终结点,动作开始后,无论在时轴的起始点以后哪一个时点上中止,都算作一个完整的动作。“V+(了)+时量短语+了”出现在活动类情状句中时,时量短语指示的是动作自起始点后在时轴上的持续时间。表示结束类情状的也是心理活动动词,这类情状具有动态、持续和完成的特征,可以出现在“V+着”和“在+V”两种句法槽中。结束类情状伴随着一个内在的自然终结点,这一点不同于活动类情状。“V+(了)+时量短语+了”在结束类情状句中,时量短语的计时起点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从情状的起始点算起,二是从终结点算起。

李临定(1990:113)认为,心理活动动词的零形式总是和过去的时间相联系着,表示对说话此刻来说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从表时上说总是属于过去的,但它往往又要延续到将来。因为心理活动动词是对已成为事实的感情等的反映。句法上表现在心理活动动词不能是零形式,后面一定要加“了”,也不能加上“要”表示将来的时间,而一般动作行为动词则常常可以这样。心理活动动词表示的是某种长久的(有的是永恒)的感情、感觉或认知上的态度,是客观地对这些方面作出反映和判断,这一点与形容词的语义性质类似。陈祖荣(1995)也认为,心理活动动词的突出特点是:在表“时”上不同于一般动作行为动词,它的零形式用于表示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

胡裕树、范晓(1995:171~172)从情状角度将动词分为静态动词与动态动词两大类,表示心理感觉的动词属于静态动词。静态动词的特点在于它语义上的非活动性质,语法上一般不能带“了”“着”等形态标记,部分心理感觉类静态动词如“知道、相信”等虽然可以带“了”(不带“着”),但其含义是进入某种静态,该静态仍在持续着。这不同于动作动词,动作动词带“了”表示某种活动的实现,通常该动词表示的动作不再持续。如:“我相信了他的话”中,“相信”还在持续,而“我看了他的小说”中,“看”通常不再持续。认为表心理感觉的有极弱的动态,一般均不能带体形态,如不能与“着”配合,但其中有些动词能带“了”表示进入静态。在后面的论述中,又提到心理动词带“了、着、过”大多是因为有两方面的制约:一是所带宾语的性质,认为通常带名词性宾语时动态助词出现得略多些,而带动词性宾语的时候动态助词就几乎不用;二是心理动词本身的特点,只能带动词性宾语的心理动词,如“认为、感觉、妄想”等一般就不能带动态助词,而可带名词性宾语的心理动词,带动态助词的能力就强些。心理动词同“很”组合,后面决不能再带动态助词,这恰恰跟“很+动词结构”(“很读了一点书”之类的)里的动词常常带“了”不同。认为心理动词后带“着”的机会比“了、过”要多一些。

黄伯荣(1998:87~132)所列举的动词与时态助词的搭配关系中,包括很多心理动词的情况。如在后只能带“着”的动词有“惦、期望、算计、想、预料、琢磨”等;后只能带“了”的动词有“了解、领会、认、认得、认识、舍得、晓得、知道”等;后只能带“过”的动词有“忌妒、怀疑、怕、佩服、认为、算计、嫌、欣赏、需要、以为”等;后只能带“着、过”的动词有:“爱、抱(某种想法)、忌妒、热爱、讨厌、同情、想念”等;后只能带“了、过”的动词有:“爱、爱好、爱惜、懂、发愁、放心、害怕、怀疑、决定、理解、满意、满足、迷、迷信、明白、设想、失望、贪、疼、误解、误会、喜欢、想、原谅、愿意、着急、着想”等;后能带“着、了、过”的动词有:“爱护、操心、猜、愁、担心、惦记、反省、感动、关心、恨、怀念、回忆、计较、觉悟、考虑、迷、判断、盼、盼望、忍、忍受、忍耐、思考、思念、贪图、希望、羡慕、想、小心、怨、注意、琢磨”等。

三、心理动词与时量词语

马庆株(1981)根据动词带时量宾语表现出来的语法、语义特点,检验动词的时相结构,利用[±持续][±完成][±状态]三对语义特征,将有关动词分为Va、Vb1、Vb21和Vb22四类;Va类成分为“死”类,表示瞬间完成、不能持续的动作,后接时量宾语时,该时量短语指动作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其中包括一些心理动词,如“懂、知道、明白、原谅”等。Vb类成分都能够表示可以持续的动作。其中Vb1为“等”类,不能表示瞬间完成的行为,所以后接时量宾语时该时量短语的所指只能是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心理动词“盼、恨、忍、寻思、注意、担心、心疼”等属于此类。Vb22为“挂”类,既能表示瞬间完成的动作行为,又能表示持续的动作行为,因此后接时量宾语时,在时量短语的所指问题上会有歧义,此类中没有提到心理动词。文章认为Vb21和Vb22的区别在于Vb21可以表示状态,而Vb22不能表示状态。因此Vb22后接时量宾语时,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还可以表示由该动作行为造成的状态的持续。

黄伯荣(1998:354~378)列举的能带时间补语的动词中包括:“爱、操心、愁、打算、担心、当心、忌妒、发愁、反省、感到、感动、估计、关心、害怕、恨、后悔、怀念、怀疑、回忆、计较、决定、觉悟、考虑、留神、留心、满意、满足、迷、迷信、明白、怕、判断、盼望、佩服、热爱、忍耐、忍受、认得、认识、生气、失望、熟悉、思念、推测、误会、误解、喜欢、想念、晓得、小心、欣赏、信、信任、醒悟、着急、注意、着想、琢磨”等等。

李临定(1990:71~72)指出心理活动动词和时量词(MTP)结合有各种限制,如:“讨厌、感动”等只能和不定时量词“一辈子、一阵子”等相组合,而不和有定时量词“三个月、两个小时”等相组合。还有一些心理活动动词则基本上倾向和表示长时间的有定时量词组合,而不和表示短时间的时量词组合,这些动词同时也是长持续动词。例如:

(1)恨:~了(我)三年/*~了十分钟

(2)着急:~了一个上午/*~了三分钟

(3)惦记:~了整整两年/*~了三个钟头

(4)盼望:~了三年/*~了十分钟

(5)抱怨:~了老半天/*~了一分钟

(6)怀疑:~了我两年/*~了我三分钟(李临定,1990)

有些心理活动动词如“同情、爱护、佩服、爱、嫌”等不能和时量词组合,例如:

(7)同情:*~了阵儿/*~了一个月

(8)爱护:*~了好久/*~了三年

(9)佩服:*~了好半天/*~了一年

(10)爱:*~了一阵儿/*~了三个月

(11)嫌:*~了好久(李临定,1990)

这些动词显示的心理活动也是可以延续的,只是采取别的方式来表示。例如:

(12)他一直很同情我。

(13)大家一直很佩服他。(李临定,1990)

如果以上心理动词加了宾语,则有许多可以与时量词组合,如“爱你一辈子”“爱护他一生一世”等。因此,宾语与时量补语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心理动词与动量词语

龙果夫(1958:101)认为动词范畴的内部可以分为若干特殊的词义·语法范畴,首先可以分出非动作动词,包括思想和知觉动词(知道、认得、认识、懂、明白、思量、害怕、羞、爱等)、状态动词(疼)、语气动词(能、愿意)和半实词性动词(在、姓、像)。龙果夫认为这种动词不表示动作,不允许有数量上的变化,所以很少与加了动词的计算词放在一起,如:“看”可以说“看一看”,“走”可以说“走一走”,可是不能说“知道一知道”或者“能一能”等等。这类动词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不容许具有动作动词的质量·结果的变化,因此不能构成可能式。这种说法是可以商榷的,首先大部分双音节动词都不能构成“X一X”式,不仅是非动作动词;第二,有些非动作动词是可以构成“X一X”式的,如“想一想”。而且关于可能式也是有很多例外的,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能害怕”“不能再这样想下去了”等。

刘月华(1984)专门考察了动量词“下”,认为“下”的表达功能与动作进行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如果是已然动作的话,后面的“下”在非持续性动词后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摆了下手),在持续性动词后表示短暂的动作(笑了一下;整理一下);如果是未然动作,后面的“下”前面往往用“一”,“一下”是一种委婉地表达祈使和主观愿望的手段,有缓和语气的作用。但心理状态动词“爱、恨、害羞、怀念、忘、感动”等后面不能用“(一)下”,因为“下”表示短暂的动作。不过心理状态动词后面带“一下”的语料还是有的,如“偶尔拿出来怀念一下过去的时光也好。”“你就不能让我感动一下吗?”

邵敬敏(1996)将汉语的动量词分为四个层面,A通用量词,包括A1计数量词与A2计时量词;B自主量词,包括B1与动词同形的同形量词和B2短时量词;C借助量词;D情态量词。凡是可以自由地跟通用量词A1或A2组合的动词叫“有量动词”,凡是不能自由地跟通用量词A1或A2组合的动词叫“无量动词”。认为心理动词也包括一般所谓的认知动词,大部分属于有量动词。有一小部分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属于无量动词,如“感觉、感到、认为、以为、乐意、决意、妄想、企图”等。

黄伯荣(1998:328~354)所列举的可以带数量补语的动词中所包含的心理动词有:“爱、爱护、爱惜、操心、承受、愁、担心、当心、妒忌、发愁、反省、放心、感到、感动、关心、害怕、恨、后悔、怀疑、回忆、忌妒、觉悟、决定、考虑、理解、了解、领会、留神、留心、满意、满足、迷、明白、怕、判断、盼、盼望、佩服、忍耐、忍受、认识、伤心、设想、熟悉、思考、思念、算计、体会、体谅、推测、忘记、误会、误解、喜欢、嫌、羡慕、相信、想、想念、晓得、小心、欣赏、信、信任、需要、原谅、着急、着想、琢磨”等。

李临定(1990:57)将所显示的动作行为可以反复进行、可以计量的动词称为重复动词,认为大多数动词都属于重复动词。重复动词可以与动量词组相结合,表示动作的量。将所显示的动作行为不能反复进行或者是倾向于不能反复进行的,称为非重复动词。非重复动词是不能计量的,是比较严肃、意义抽象的动词。心理活动动词也常常是不能反复进行的,如“知道、晓得、明白、回忆、觉悟、希望、盼望、忍耐、忍受、反省”等,而且非重复动词一般不能和动量词组相结合。

五、结语

以上是作者对以往的研究进行的一个大致的梳理,可以看出,这些对心理动词的研究多数是零散的,夹杂在其他的专题研究之中。此外,在对重叠、否定、比较等课题的研究中还有对心理动词的零星的论述。这些列举性、描述性的讨论,为进一步考察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并作出解释性的讨论作了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平.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中国语文,1988,(6).

[2]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4]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一卷·词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5]刘月华.动量词“下”与动词重叠比较[J].汉语学习,1984,(1).

[6]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中国语文,1996,(2).

关于心情的词语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移就修辞格是英语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一定的语境中移就格的巧妙运用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结合相关语言材料的分析,粗略地探讨了英语语言中常见的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一、引言

《辞海》载:“移就:甲乙两项相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如‘幸福水’,幸福本属于人,今移用于水,这就叫移就。”按照ADictionaryofLiteraryTerms的解释,TransferredEpithet是:“afigureofspeechinwhichistransferredfromtheappropriatenountomodifyanothertowhichitdoesnotreallybelong”词典进一步举例说明:“Commonexamplesare:‘asleeplessnight’;‘thecondemnedcell’;‘ahappyday’。由此可见,移就修辞格是英汉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一种超常的词语组合方式,是一种艺术语言。

除开上文提到的形容词移用外,英汉语言中还有副词的移用,如“Waterflowedlanguidlyintothethirstyfield”(水无精打采的流进了干涸的土地);名词的移用,如“Heknewthatthemoralcardhousewouldcomedown”(他知道那道德纸屋会塌下来)。本文主要讨论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即移就形容词修饰语+中心语。

二移就形容词的表现类型

转移形容词与中心语临时组合,其搭配有悖语言规范,是作者在调遣词语上的一种主观随意的“拉郎配”,只要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搭配在逻辑语义深层结构中合情合理,一切属于人、动物、具体和抽象事物的形容词修饰语都可临时相互借用。

1、移人于物,说明人的修饰语移用于说明事物,即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使事物或概论带上人的情感,这是常见的用法。

⑴Beforehimtherearestillthreewearymiles

在他前面仍有三英里令人厌倦的路程。

Weary本是指he,作者一反常规移来修饰mile配不当,却使语言简洁生动,意蕴丰富.

⑵“Don’tworry,son,wewillshowthemafewtricks.”Darrowhadwhisperedthrowingareassuringarmroundmyshoulderaswewerewaitingforthecourttoopen.

“别担心,孩子,我们将给他们看些把戏,”我们等候开庭的时候,达罗搂着我的肩膀,低声对我说,叫我不要担心。

Reassuring属于描写人的表述词语移来描写人体的一部分,说明某种行为动作,使之带上人的情感。

2、移物于人,即把说明事物的属性移用来说明人或人的行为

⑶Heisnotaneasywriter.

他是一个作品很难读懂的作家。

easy本来用于说明事物,即修饰作品而不是作家,作者在此移用来修饰人writer,aneasywriter等于awriterwhoseworksareeasytoread(作品易懂的作家)

3、移甲物于乙物,即将原描写甲事物的表述词语移来描写与之相关联的乙事物或某一概念。

⑷Darrowwalkedslowlyroundthebakingcourt.

达罗绕着那气氛紧张、异常闷热的法庭踱着步。

Baking本来是指烤面包,可以想象一下靠面包时的情景,所以作者在此移来说明另一具体事物court,生动的描述了法庭在审理这场震惊世界的审判时紧张而闷热的气氛。

三、移就形容词与中心语的关系及其翻译

移就格简洁凝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然而作为一种超常规搭配的语言变异现象,含有移就格的句子如何准确理解,如何翻译得恰到好处,往往使人颇感踌躇。翻译时,首先要弄清移就形容词与中心语之间的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相当复杂,因此,译者只有从深层结构角度对其分析,才能准确传达原文内涵。常见语义关系可归纳如下:

1、修饰关系

语义为修饰关系的转移形容词一般可以直接译成汉语,并保留移就手法,我国读者获得相通的感受。

⑸Thisisacredulousage,andtheburdenofknowledgewhichwenowhavetocarryispartlyresponsible.

这是一个轻信的时代,究其原由,部分在于如今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实在太多。

2、并列关系

语义为并列关系的转移形容词,一般可译成两个并列的成分

⑹Shesattherewithembarrasseddelight.(cf.Shesattherewithbothdelightandembarrassment.)

她坐在那儿,既尴尬,有高兴。

3、因果关系

语义为因果关系的转移形容词搭配,一般可译成原因状语

⑺Possibly,somepeoplemightsuspecthimofadegreeofunderbredpride;Ihaveasympatheticchordwithinthattellsmeitisnothingofthesort.(cf.Possibly,somepeoplemightsuspecthimofadegreeofpridewhichwasduetohislackofeducation;)

可能有人怀疑,他因某种程度的缺乏教养而傲慢无理;而我内心深处却怀有同情之感,觉得他并不是这类人。

4、转折关系

转移形容词与被修饰语形式上是修饰关系,实际上是转折关系,可采用增词法翻译,即增加转折关联词。

⑻Theanguisheddignityshebroughttothatpartmadeitthebestperformanceofhercareer.

那个尽管痛苦却不失尊严的角色是她演艺生涯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

5、伴随关系

语义为伴随关系的转移形容词一般是动词的分词形式,形式上是形容词,实际上是动词,伴随谓语动作的发生,翻译时视为谓语为宜。

⑼Thesailorsswarmedintoalaughing,cheeringringaroundthetwomen.

水兵们笑着,欢呼着,在这两个大人物周围挤成一圈。

四结束语

总之,移就修饰格是一门语言艺术,它新颖生动,简洁明快,含义深刻,表达准确,巧妙的运用这种修饰手法可以增强语言描述的生动性、感染力和论说的力度。了解和掌握这门语言艺术,可以帮助我们领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美感,挖掘文章的内涵,进而帮助我们更加透彻的理解原文,翻译原文。译者在翻译移就修饰格时,首先必须彻底理解其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然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再现于译入语中。

参考文献:

1.吕煦,《实用英语修辞》,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树德、冯齐,《英语修辞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安定,《英汉修辞与翻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王得春,《词格与词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钟馥兰,“英语修辞格中的移就与移觉浅析”,《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关于心情的词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主语和宾语 历史衍化发展 名词性成分 概念转喻

一、引言

“曾经”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常用词。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1982)、侯学超(1998)、王自强(1998)、吕叔湘(1999)、曹凤霞(2002、2003)、胡正微(2005)等多位学者都认为“曾经”是表过去的时间副词,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或情况在说话之前存在或发生过,只能做状语。

然而,近些年来,“曾经”一词开始出现了一些非状用法,如充当定语、主语和宾语。目前讨论“曾经”非状用法的论作有郭恒(2003)、张谊生(2003a、2003b)、郑泽宇(2003)、朱文先(2003)、王文娟(2005)等,这些研究主要谈“曾经”作定语的情况。徐志成(2015)讨论了“曾经”一词的非状用法,文中提到了“曾经”一词做主语和宾语的情况,但未及就其做深入的探讨和说明,本文力求在分析所抽取语料的基础之上对前人关于“曾经”一词的研究做出补充。

从规范的角度来看,“曾经”的非状用法都只能看作超常搭配,[1]或者临时的用法(冯广艺,1993:8-10) ,一般的教科书和词典都未作说明。但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笔者采取等距抽样、分层抽样、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检索(CCL语料库)32800条语料中共抽取有效语料700条;在分析所抽取的700条语料以及网络语料的基础之上讨论“曾经”做主语和宾语的现象,深入探析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

一、“曾经”做主语和宾语的例句分析

(一)“曾经”做主语的情况

(1)我的[曾经]是多么美好,但F在友情、爱情都不存在了。(《华西都市报》2013年6月21日)

(2)如一个人前半生过得十分辉煌,那么他也应该忘却过往,不以美好的[曾经]填补现在的空虚。【文件名:\当代\应用文\健康养生\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txt】

(3)那些回不去的[曾经]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在这三个例句当中,“曾经”都是作主语的,但我们发现“曾经”并不是单独做主语――做主语时前面一定要有定语。在例(1)中“曾经”前面的定语是“我的”,例(2)中,定语是“美好的”,例(3)中,定语是“那些回不去的”。

(二)“曾经”做宾语的情况

(4)我不后悔我的[曾经],我也不松懈我的努力,但我依旧觉得有种压力。【文件名:\当代\报刊\作家文摘\1995\1995B.TXT 文章标题:潘虹独语(连载之七)作者:潘虹】

(5)我问,他偶然也问,主要是问我将来。我是问他的[曾经]。他的《紫槐》,他的母亲。【文件名:\当代\文学\大陆作家\严歌苓 人寰.txt 文章标题: 作者:】

(6)...它包含了太多的经历过后的沉重。它概括了我们所有的[曾经]、所有的尝试和所有尝试中经历的所有的喜悦所有的失落所有的困惑和...【文件名:\当代\报刊\作家文摘\1995\1995B.TXT 文章标题:潘虹独语(连载之七) 作者:潘虹】

(7)有一种爱,叫做伤心。伤心,是因为我再也找不到那些爱过的[曾经]。【文件名:\当代\网络语料\网络经典语录.txt】

(8)...卓约风姿,用耳朵倾听潺潺流水轻灵的细语,用心感悟雕花窗楹里的[曾经]。【文件名:\当代\网络语料\网页\C000016.txt 】

(9)于文华说:“‘小妹妹’的时代只能说明我的[曾经],我更愿意拥抱未来。”(《江南时报》2001年1月27日)

(10)俄罗斯去年的限制出口,中国北方冬天的干旱,[曾经]的利多已经成为不再利多的[曾经]。(《国际金融报》2011年6月23日)

(11)这些书信是私人的、隐秘的情感,是逝去的、留恋的[曾经],是对一段相濡以沫、共苦同甘日子的记录,是一位耄耋老人对故人念念不忘的时光。(《人民日报》2013年5月30日)

(12)你也看到啦,一切都会变成[曾经],认真过、错过、努力过、傻过……无论怎样过,都会变成[曾经]。只是回忆起来,至少无悔。(《好多现在都在悄悄变成曾经》谷歌网)

(13)时间抹杀了[曾经],距离创造了未来。(百度网)

(14)失去了[曾经],我还剩下什么?(百度网)

在例(4)到例(14)中,“曾经”是做宾语的。在例(4)中,“曾经”做“后悔”的宾语,并受定语“我的”修饰。在例(5)中,“曾经”做“问”的宾语,并受定语“他的”修饰。在例(6)中,“曾经”做“概括”的宾语,并受定语“我们所有的”修饰。在例(7)中,“曾经”做“找不到”的宾语,并受定语“那些爱过的”修饰。在例(8)中,“曾经”做“感悟”的宾语,并受定语“雕花窗楹里的”修饰。在例(9)中,“曾经”做“说明”的宾语,并受定语“我的”修饰。在例(10)中,“曾经”做“成为”的宾语,并受定语“不再利多的”修饰。在例(11)中,“曾经”做“是”的宾语,并受定语“逝去的、留恋的”修饰。在例(12)中,“曾经”做“变成”的宾语,前面没有定语的修饰。例(13)中,“曾经”做“抹杀”的宾语,前面没有定语的修饰。在例(14)中,“曾经”做“失去”的宾语,前面没有定语的修饰。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曾经”做宾语时前面可以有修饰语,也可以没有修饰语;既可以和前面的修饰词一起构成名词性偏正短语做宾语,也可以单独做宾语。并且“曾经”做“宾语”的情况要明显多于“曾经”做主语的情况。

大多数学者认为“曾经”是副词,只能做状语。通过分析“曾经”做主语和宾语的例句,基本可以否定这种结论。问题在于它是如何发展出做主语和宾语这种情况的呢?做主语和宾语时的“曾经”是一个词吗?它是作为什么词性存在的?而这又反映了人们在认知上的什么规律呢?

二、“曾经”的历史衍化发展

在例(1)“我的[曾经]是多么美好”中做主语的“曾经”和例(4)“我不后悔我的[曾经]”中做宾语的“曾经”表示的意义都是“我曾经的经历”或者“我曾经经历的事情”。这么看来,做主语和宾语的“曾经”和古汉语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之四)以及“在行台凡十年,吏事明敏,宗弼深知之,行台或有事上相府,宗弼必问‘曾经赵元未也?’”(《金史・赵元传》)中的“曾经”类似。以上两个古汉语的例子从结构上来说,“曾经”尚未凝固成一个词作状语,修饰其后的成分。“经”后面是“NP”,“曾”是修饰整个“经NP”的,所不同的是做主语和宾语的“曾经”后面没有“NP”的成分。

“曾经”一词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曾经”还没有虚化为副词前,“曾”与“经”在形式上的连用主要有四种形式。分别是:①曾+经+N/V+者,例如:其兄弟本来异居,曾经分析者,不在此限。(《旧唐书・食货上》)例句中“经”为实义动词,“曾”表示“曾经”义,“经”表示“经过”义。“曾经”还不是以一个词的形式出现。“经”与紧跟在它后面的成分组成一个偏正结构,而后再与“曾”组成一个动宾结构,共同与“者”组合成一个名词性成分。这是“曾”“经”最早的连用形式。②曾+经+N,例如:时烊俦威渐盛,曾经肆州,庆宾畏恶之,据城不出。(《魏书・尉古真传附多侯从子庆宾传》)该例句中“曾”“经”的关系与“曾+经+N/V+者”的句法关系相类似,“曾”修饰的是“经”与其后成分组成的短语。③曾+经+N+V,例如:仵起曰:“此榻曾经先王坐。”(《魏书・任城王云传附彝兄顺传》)以上例句中“曾”“经”的组合依然是偏正结构,但是在它修饰的成分中已经有动词出现。④曾+经+V,例如:虽曾经恩赦,而未昭雪。(《旧唐书・女道士李玄真传》)该例句中“曾经”后直接接动词,“曾经”的组合与以上三种形式相比,“曾”与“经”的联系较为紧密。

“曾经”的副词用法在唐代开始出现,清代盛行;清末,“曾经”作为动词性的用法消失,仅剩下副词性用法。从语义上说,“汉语复音词往往是由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而逐渐固定下来的,它最初是一个词组,搭配灵活,单音词与单音词之间可以自由搭配,其各自所表示的词义在由其组合成的词组中有所虚化。随着两个单音词之间的搭配关系逐渐固定,这两个单音词也就由临时组合的词组凝固成一个词,由其组合成的词组的词组义在其各自原来表示的具体义基础上进一步抽象虚化,从而形成了由其所组成的复音词的词义”。(徐时仪,1998)副词“曾经”的形成,也符合这一规律。魏晋六朝时期,是汉语词汇双音化十分活跃的时期,许多同义的单音节词纷纷合并构成双音节词。在西晋初期就出现了“经”的虚化用例,“经”又可以作为独立的表“曾经”义的单音节词和“曾”同义复合,构成双音节词“曾经”。受六朝汉语词汇双音化潮流的趋势及既有的“曾+经”格式的影响,“曾”与“经”同义复合构成了双音节词“曾经”。从内部的关系来说。“曾经”用于动词的前面,逐渐形成相对较为稳定但不固定的偏正词组。由于经常出现于谓语动词的前面,“曾经”的语义逐渐抽象化,并凝固成词,最终虚化为副词。从形式上看,就是从“曾+经+NP/VP”逐步发展为“曾+经+VP”,内部的语法关系由“曾”修饰“经+NP/VP”发展为“曾经”修饰VP。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曾经”一词经过虚化,内部的凝固化,以及新旧形式的并存,到最终确立为副词,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那么,现代汉语中出现“曾经”做主语和宾语这样的句子,可以认为是古汉语“曾经”在发展变化为副词的过程中逆向衍化的体现。当然“曾经”做主语也是很有局限性的,它做主语时前面一定要有定语,做宾语时前面多数情况下也要有定语,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曾经”做主语和宾语时的功能还不能自足,其发展衍化过程尚未完成。

三、“曾经”做主语和宾语时的词性问题

从对“曾经”的历时衍化发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做主语和宾语的“曾经”是从古汉语中“曾+经”,也就是“曾经经历”这一表动作行为的动词短语衍化而来的。根据“凝聚转类”说,“来信、耕地、赔款、编辑、主编”等名词的形成过程,我们认为都是动词短语通过词汇化(1exicalization)的过程而凝聚为一个词,同时由动性成分转类变为名性成分(属于“转指”)。现代汉语中双音词与短语的界困难重重,就是因为很多双音词都是从短语来的(参看王洪君,1994,王宁,1997a)。做主语和宾语的“曾经”是从动词短语“曾经经历”也是“凝聚转类”而来。动词短语“曾经经历”先经过词汇化凝聚为一个词,然后由动性成分转变为名性成分。

按照Bloomfield(1993)的向心结构理论,一个向心结构中心语的性质与该结构的整体性质是相同的。向心结构理论的含义是:在结构体AB中,如果直接成分A(或B)与人B语法功能相同的话,AB就是向心结构,A(或B)就是这个向心结构的核心。汉语中的偏正结构是向心结构,其中心语与整个结构的功能相同,这是大家的共识。如果一个短语是名词性的,那么其中心语必定是名词性的。在“曾经”做主语的例(1)到例(3)和做宾语的例(4)到例(11)中,把“曾经”看作是名词与向心结构理论相一致。而例(12)到例(14)中,“曾经”直接做宾语,我们可以认为此时“曾经”是名词。

四、概念转喻的认知规律

关于“曾经”做主语和宾语产生的动因,张谊生(2003a)认为有三个方面:语言表达的语用需要、语言结构的内部调整、语言演化的发展趋势。张文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关于“曾经”是如何从状语用法发展出做主语和宾语这样的非状用法的,即“曾经”功能扩展的机制,这一点张文未做详细说明,至今也未见有相关讨论。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参照“概念转喻”的认知模型研究现代汉语中“曾经”做主语和宾语的情况。

“转喻”是用一个概念来指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是两个相关认知范畴(往往属于同一个“认知框”)之间的“过渡”,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中的帆和船是两个相关的概念,属于“整体―部分”这样一个认知框。转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某一认知框中并存并且相关的两个概念中的一个提取出来,用来指称另一个,比如在“国家政治中心”这个概念结构(即认知框)中,“政府”和“首都”是相关的两个概念,人们往往用后者来指称前者,如“华盛顿还未作出反应”。另一种是用一个概念的某个组成部分来指称这个概念,比如上例中用“帆”转指“帆船”。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转喻也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的思和行所依赖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具有转喻的性质。(Lakoff&Johnson1980)转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例如一位退休职工说:“回到单位,见到的尽是新面孔。”用新面孔指代新人,那是因为人们一般总是先通过观察人的脸相来认识人的。如果你要看我儿子的像片,我给你看一张他的大头像,你一定觉得要求己经得到满足,如果我给你看一张他躯千的像片,你就会感到奇怪,不满足,还会问“他长得什么样?”在人类的大多数文化中,辨识人这种行为就是受“脸相指代长相”的转喻支配的。(参看沈家煊,1999a)。有语言心理学的证明,人在理解转喻、隐喻、讽刺等所谓修辞手法时的心理投入并不比理解一般语言的投入多(可参看GibbS,1994)。转喻是一种普遍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行为只不过是人的一般行为中的一种,语言中有许多表达方式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是在运用转喻手法,例如:壶开了。(壶指代壶中水)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同一个认知框内,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目标概念就是本体,作参照点的概念就是喻体。在“认知语法”中,词类的转化本质上就是这种“概念转喻”。转喻是通过“参照点”建立与“目标体”的心理联系的过程,“曾经”一词做主语和宾语的情况,本质上也是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在起作用。

我们参照Lakoff & Mark Johnson(1980)和沈家煊(199a9)建立一个转喻的认知模型如下:

l)在某个语境中,为了某种目的,需要指称一个“目标”概念Y。

2)用来指称概念Y的概念X(“参照”概念)须与Y处于同一个“认知框”内。

3)在同一个认知框内,X和Y密切相关,由于X的激活,Y会被附带激活。

4)“参照”概念X在认知上的显著度高于“目标”概念Y。

5)如果X和X’都有可能激活Y,而X的显著度高于X’,则X比X’更容易激活Y。

6)如果Y和Y’都有可能被X激活,而Y比Y’更与X相关,则Y比Y’更容易被激活。

我们前面说到,“曾经”一词做主语或者宾语时,是动词性质的词转指名词的结果;由古汉语中“曾+经”也就是“曾经经历”这一动作行为概念转指“曾经的经历”这一事件概念,它是用“曾经经历的事情”转喻“曾经经历”的动作,“曾经经历的事情”和“曾经经历”的动作同在“事件”认知框内,两者密切相关,概念“曾经经历的事情”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曾经经历”这一动作。根据转喻模型,参照点和目标体一定处于同一个认知框中,一认知框就是一个心理上的“完形”。当通过参照点与之建立心理联系的目标体在认知框中不止一个时,被转指的一定是最容易被参照点激活的那一个,而“曾经”的“曾经经历的事情”就是最容易被“曾经经历”这一动作激活的概念。

注释:

[1]超常搭配有两种情况,一种往消极的方向发展,是语言规范必须克服和防止的;另一种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文学类作品中较为常见,是说话人有意为之,目的是为了达到特殊的表达作用或修辞效果。“曾经”的超常用法事实上也多见于具有艺术性的表达中。

参考文献:

[1]Gibbs,R.W.The Poetics of Min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Lakoff,George,and Mark 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 [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冯广艺.超常搭配[M].北京: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关于心情的词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象似性;宋词;情感

中图分类号:i207;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251-03

一、象似性概述

象似性(iconicity)理论是目前认知语言学领域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的任意性理论,认为语言符号在本质上是任意的,即任意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不存在任何可推理的关系,语言符号的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是无理可据的。语言任意性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前,在语言学界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并被大多数语言研究者奉为绝对的真理。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任意性理论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统治地位也由此开始动摇。认知领域的很多语言研究者发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任意的,在很多情况下这两者之间存在理据性。在这种理据性的基础之上,语言学家提出了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直接映照客观世界,或者说,语言形式或结构映照人的概念结构,人的概念结构映照客观世界及其结构。目前,语言的象似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两个层面。

语言象似性最早的渊源来自于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pirece)的符号三分法(trimology)。他把语言符号分为图象符(icons)、指示符(indexes)和象征符(symbols)。象似性就来源于三分法当中的图象符。图象符亦被称为象似符,被进一步分为映象符(images)、拟象符(diagrams)和隐喻符(metaphors)三个小类,由此,语言的象似性也相应划分为映象象似(imagic iconicity)、拟象象似(diagrammatic iconicity)和隐喻象似(metaphorical iconicity)三大类。映像象似主要指语言形式和词汇层面的象似,即指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最典型的体现在于拟声词和中国文字的象形字上。拟象象似包含了结构象似和关系象似两个方面,即“语言结构与世界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似性”(ungerer& schmid , 1996: 251),该象似主要指的是语言的结构和句法层面。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在拟象象似的分析上主要有语音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对称象似性等原则。

二、宋词的情感特点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曾经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为学,而后世莫能继者也。”由此可见,词是中国宋朝的一种时代艺术,之所以能光照千古,后世不可企及,除了与其绮丽的语言本色、整齐参差的语言结构有关而外,更在于赋予其间的丰富情感。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词是一种音乐文学,由于要按曲歌唱又称为倚声、乐府,由于句式长短不齐故又称作长短句。词在宋代最为兴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喜爱它,它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随着文化精英的积极参与,宋词不断发展、提高、演进,最后成了文学中的经典,成了宋代文学的代表,成了能与唐诗并举的文化瑰宝。词是一种抒情的文学形式,正如古话所说,“诗言志,词言情”,在宋代以悲为美的审美氛围下,词作为一种比诗更适宜表达悲情的文体,自然就成为文人骚客借以抒怀的首选。宋词作为一种抒情诗体,情感表达是其主要功能之一,词作品中常常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同时,词又是一种具有悲情色彩的文学体裁,许多宋词都散发着动人心弦的悲情美。

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宋词抒发的情感与词人各自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晏殊、张先等词人,由于生活过得闲逸优裕,仕途无大起大落,他们便擅长在安逸的生活中体察和反思人生,体会圆满的人生中时时而存、事事而在的非圆满之处,感叹人生之苦短,于是他们的词中便充满了感叹时光飞逝的伤春叹老之情;而更多的词人则生活曲折坎坷,如欧阳修、贺铸、柳永等,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失意,屡遭贬谪,词人流露于词中的难免就是对变幻莫测的人生命运无可把握,对艰险波折的仕途

不可预知的愁绪与感慨;当北宋灭亡,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只求苟安,不求复国,大好河山任由金兵铁骑肆意践踏,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时,词人也大多南下,山河易主、国破家亡的沧桑巨变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在词中,他们不仅抒发了失去家国时身世飘摇的一己之愁,更多地含着亡国之痛、乡关之思和报国无门的悲怨之情。这也使得这类词作中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社会内涵和更高的思想价值。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旋律,爱情则是文学不变的主题。古往今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迁,爱情和文学,都会保持着一种不变的联系穿梭于时空之间。在宋词之前,诗词中的爱情大多是男性作家以女性口吻来表现女子思慕男子,这一现象也隐伏着中国封建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的“大男子主义”。在宋词中,表现的爱情要比前代少了一层男尊女卑的故作矜持的桎梏,世俗间具有“平等”意味的爱情得到了还原。宋词中的爱情既有对洋溢在男女心中的情爱的讴歌,亦有对爱情遭到压抑或破坏后的哀怨之音。

三、赋予情感的象似性

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宋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诗体和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自然离不开模仿,宋词既模仿自然景物等具体的事物,又模仿思想情感等抽象的东西。语言的象似性指出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必然联系,语言形式或结构映照人类思维中的概念结构,而人的概念结构映照客观世界及其结构,换言之,语言映照客观世界。因此,所谓艺术形式的宋词普遍存在象似性。k.wales认为,文学广义上可被视作是象似性的, 其形式可以以多种方式模仿它所反映的现实(转引自王守元,1996:256)。宋词是一种同于诗又异于诗的文学艺术形式,其整齐而又参差的语言结构使其成为词人表达丰富情感的最优选择。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巧妙地运用了语音象似性来表达词人孤独寂寞地思念爱人的揪心情感,齿擦音“xun, qing, qi, can”的重复把词人内心的万般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岳飞的《满江红》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展现的是怎样的一种爱国情感。仅仅十二字,读起来却铿锵有力,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地将词人的于国大爱现于读者面前,短短十二字,何以有这般魅力?词中三字成行,体现了语言的对称象似性,这种对称象似让人一读便能感受到词人心中隐藏多少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同样是于国之情,在辛弃疾的《采桑子》中却有不同的体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少年—而今之间的顺序象似性让词人完成了从“不知愁”到“识尽愁”的成长,诉说了词人懂得为国而愁时却报国无门的遗憾之情;而“爱上层楼”和“欲说还休”的重复所体现的数量象似性更加透彻地展现了词人心中爱国却无法报国的无奈之情。  宋情的词作中,以表现爱情的作品最具光彩。在领略这些光彩斑斓的爱情词时,出了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外,我们不得不感叹语言的象似性是宋代词人表达爱情的一种有效手段。柳永的《蝶恋花》写出了怀人的那份深情和执着,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为爱而百折不悔的男子,他登楼怀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交织在一起。其中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堪称为表达爱情的千古绝唱。此句十四字中,就有九字分别带有“、,冫,氵”和“灬”,形象而贴切地凸显词人心中点点滴滴、泪雨交加的爱情讴歌,也许这就是白衣卿相柳永曾经苦恋一个女人的真实经历。那种刻骨铭心、无怨无悔的爱,借用象似的笔法刻画出来。只有他才能把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那份深情和执著丝丝入扣地表现出来,使一首寻常的怀人爱情词有了永恒的意义。柳永另一首经典的爱情词《雨霖铃》也是后人反复吟唱的佳作,“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从执手到相看,从相看到泪眼,再从泪眼到无语凝噎,这一系列动作的顺序象似性将词中主人翁之间不舍别离得爱情推到了高潮,“去去”与“沉沉”两词里蕴含的数量象似性更是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别爱后的孤寂画面。同样,在陆游的《钗头凤》中,“错,错,错”与“莫,莫,莫”的呐喊让我们与词中主人翁一起对爱情的落寞与无奈感同身受,数量象似性又再次帮助词人向我们传达了更多的爱情唏嘘和感叹。

结语

宋词中感情之词词浩如烟海,从风花雪月到四季更替,从个人情感到世间百态,从关注内心到关心国家,从凡尘俗世到伦理纲常,从无病呻吟到真情实感,从一览无余到无迹可寻,宋人可谓是将情写尽。这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多悲多愁、思虑深重的忧患意识有关;也与词原本由歌乐演化而来,兴起于民间,结构没有诗那么严谨,从而更易抒情有关;更与宋朝本是羸弱的朝代,宋史本身就是一部动荡史有关,词人不仅经历了个人的“愁”而且经历了国家的“愁”,感同身受,有感而发,从而铸就了宋词中“愁情词”摄人心魄的魅力!由于篇幅有限,此处不可能对所有情感之词一一祥析。本文仅从语言象似性的角度去探析宋词在情感表达上的魅力,希望可以给宋词爱好者带去一个新的视角,更好更全面地赏析宋词,欣赏中华文学瑰宝之魔力。

参考文献:

〔1〕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2〕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4.

〔3〕叶桂刚,王贵元.中国古代词作精品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4〕段彩乔.许渊冲英译宋词对情感传递的追求[d].河北师范大学,2005.

〔5〕张蓓蕾.宋词中的愁情探微.鸡西大学学报,2010.

关于心情的词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高级词条信息

纵观英美等发达国家外向型学习词典不难发现,这些词典不再仅仅满足于为读者释疑解惑,而是将相关的语言知识、用法知识及交际知识融为一体,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应该说,词典集查检与教学于一身早已成为现代西方学习词典的一大潮流,它们基本完成了从纯粹的语言描写向查检与教学兼顾的实用功能的转型升级。(谢海江等 2010)

我国外向型汉语教学词典脱胎于内向型语文词典,至今仍带有深深的内向型语文词典的痕迹,可谓“外向型词典内向化”。大部分词典基本保持着为读者提供查检词义,以帮助理解为主的单一功能,鲜有为满足学习者需要而多角度提供信息,“帮助用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章宜华,雍和明 2007:448),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工具书。目前国内出版的外向型汉语综合型学习词典已有十余部,但词条所提供的信息项目却不外乎读音、词性标注、释义、例句这几个常项,其他相关信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这与欧美国家外向型学习词典丰富的条目内容及详尽的相关信息形成鲜明的反差,也成了外国学生不愿意使用汉语词典索解相关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以现代词典编纂理念为依据,以帮助学习者准确理解、正确生成和输出语言单位为出发点,在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兼顾查检与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词条信息的类型、作用以及提供信息的原则等方面做些探讨,并适当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等问题进行讨论。

一、发挥自身优势 兼顾查检与教学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言所在的环境,词语的运用也离不开对词语运用相关知识的了解。汉语母语者自幼就在母语环境中受到汉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且“习以为常”,逐渐形成了对语句准确的理解力、判断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二语学习者则不同,他们在词语使用上不具备母语者所具有的潜在背景知识和语感,缺乏对所用词语的社会文化及语境的了解,因此,他们在对所用词语各种相关信息的把握及其使用规律或大致倾向方面,难以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汉语词汇教学中虽然也讲解词语的用法,但对词语的搭配、特点的讲解多是零散的、孤立的、不系统或不完整的,加之时间上的限制和教学进度的要求,很难对每个词的用法、个性特点、对前后词语的限制等进行全面阐述,帮助学生快速在大脑中建立完整系统的“档案”,对所学词语进行准确定位。

词典则不同,它可以通过词条对词目的意义、语法特性、构成成分等进行解释,需要时展示句型、例句及各种用法,说明其适用范围(可进入什么样的语境,如何使用等)。在解释词目意义和用法的同时,给出更多的搭配信息和语境信息,以帮助学习者在全面理解词目意义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它们的使用条件,正确生成并输出语句。长此以往,便可在增加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对词语使用的“规范”意识,减少偏误的几率,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正确输出语言单位的目的。

词典不同于词汇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教学中往往只针对难解词语、同义词的异同、虚词的用法等进行重点讲解和辨析。词典虽有篇幅限制,却不像课堂教学那样限时,因此,完全可利用这一优势对所收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梳理,并将词目的特点及其进入交际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分门别类地提供给学习者。诸如词目的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常规用法或特殊用法、基本特点和习惯性搭配、进入句子的条件、在句中的位置和相关限制、对前后词语的要求、词目的语体和色彩、适用的场合和相关语境等信息,用学习者能接受的语言形式和简单明了的方式交代清楚,以备学习者随时查检之需。

总之,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应在对读者群体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外国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在对词目进行语言静态描写的同时,把它“放在有着各种制约和联系的语言动态系统中”(杨金华 2012:288)进行全面说明和解释,从正确输出的角度帮助学习者把握所查词语,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词条信息的分类及其作用

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的条目信息涉及范围较广,根据信息在词条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三大类:核心信息、用法信息、辅助信息。具体分析如下:

1.核心信息

核心信息是词目的基本信息,属于语言的静态信息。主要包括词目的书写、读音、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基本句型、功能及语体、修辞色彩等方面的信息。此类信息主要帮助学习者理解词目的最基本情况,特别是词的基本意义以及在句中的基本位置。对于汉语水平不高、词汇量不多的外国学习者来说,这类信息极为重要,他们只有了解了词目的基本信息才能进行选词造句。据考察,不是所有词典都提供上述各项信息,尤其是基本句型,多数词典只是通过例句来展示。有的词典虽然也对词目可进入的常见句型加以说明,但说明形式过于复杂,不利于学习记忆。

应该说,核心信息只是学习者组词造句的第一步。词典如只提供这类信息,还是不能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词义和用法,甚至会导致他们生成偏误语句。因为任何词语的使用都离不开它所在的文化和语境,而当外国学习者不了解某词的用法时,往往会根据该词在母语中的意思和用法或自己的想象“随意地”“创造性”地运用,以致无法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这显然有违对外汉语教学的初衷。可见,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必须在核心信息的基础上增加词目运用及交际需要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习者全面把握词目的意义和用法,学会正确遣词造句,表达思想。

2.用法信息

用法信息是对词目使用特点的概括。由于词语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的,且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在结构关系、前后搭配、适用范围和对象等方面或多或少能反映出某种特点和倾向,因此,这类信息是词目使用规律和特点的综合或总结。其中包括搭配限制和音节上的要求、动词的特点和形式变化、倾向适用的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祈使句等)、适用场合和环境、说话语气及情感,前后句子的出现情况以及证明各种用法的例证,等等。

以往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往往忽略了这部分内容,以为只要给出词目的基本信息,学习者就会自觉地正确使用,殊不知在词目用法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学习者同样造不出正确的句子,甚至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副作用。(杨金华 2007)如果说词目的核心信息是学习者决定是否用某词进行造句的前提条件的话,那么,详尽到位的用法信息则是他们恰当选择词语、正确生成语句、准确表达意思的基础。由此可见,用法信息与核心信息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从这个意义上说,词典提供详尽到位的用法信息是为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创造有利条件,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的外在保障。如果从词典类型的角度看,详尽的用法信息也是外向型学习词典有别于内向型学习词典乃至普通语文词典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

据考察,有些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也给出了核心信息以外的一些其他信息。如词目的SK等级、词的内部结构分析、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类义词、量词、重叠、语体以及褒贬色彩等。这些信息对理解词目虽然都有一定的益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词典提供这些信息不仅随意性大、差异大,而且不加区别,也不讲究呈现方式(大多为静态的、孤立的),甚至不考虑这些信息能否直接或从哪些方面能帮助学习者使用词语。如果只是把这些信息罗列出来而不做特意设计或安排,对学习者的实际使用是没有什么直接帮助和指导作用的。可见,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有必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分类和筛选,根据词典类型和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法信息。

3.辅助信息

这是指词目在不同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词目与其他词语的关系以及一些信息等,对全面了解词目具有辅助作用。如词汇方面的信息包括,词目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类义词、上下位义词、关联词语、同族词等;其他方面如,可否用于具体事物或用于抽象事物、已发生或未发生、可否用于过去时间或用于将来时间、是否常用于现实中存在的情况,等等。此外还有其他变体或扩展形式、否定用法、词语等级,等等,涉及的用法范围更广泛,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词目的适用环境、可能的表达方式,等等。

综上所述,三类信息大致内容展示如表1:

同义、反义、近义、类义、同族词、逆序、否定表达、其他变体或扩展形式、特别提示、等级、同近义词辨析

适用时间(过去/现在/将来)、适用对象(具体/抽象)、已然/未然表1列出的信息项目是主要的,但不是封闭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这些信息中,核心信息相对封闭,用法信息和辅助信息则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即可根据具体词典及条目不同而有一定幅度的增减或调整。

三、三类信息的关系及提供信息的原则

通常来说,相同类型不同规模词典的词条信息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相同规模词典的条目信息一定有所不同,相同类型和规模的词典也会因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而互有不同。

1.不同类型信息之间的关系

在词条的三类信息中,核心信息相对稳定,是词条中的常项信息。无论规模大小,综合型学习词典一般都应提供此类信息中相对稳定的信息,如词形、读音、词性、词义等,其他信息应根据词典的具体侧重情况而有所选择。专门型学习词典(如搭配词典、短语词典、成语词典、惯用语词典等)则因各自的宗旨不同也应酌情选择。相对于其他两类信息来说,核心信息受词典类型和规模的影响最小。

用法信息的稳定性次于核心信息。其信息项目总量虽然很多,但具体词条的信息多少仍取决于词目本身的使用情况及词典的类型等因素。由于语言中有的词实际使用时适用范围较广,而有的则十分受限,因此不同词目的信息在数量和范围上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不同。就总体而言,凡具有同义、反义、近义、类义或对应等类聚关系的词语之间在组合中的特点及规律方面往往有一定程度的相同或相似性,或同多异少,或同少异多,或相对相反,有时甚至与其经常同现的其他词语及使用的具体环境密切相关。

辅助信息是这三类信息项目中稳定性最差而灵活性最大的一类,有时词目的描写更为具体,有时更为宽泛。此类信息是三类信息中受词典类型和规模影响最多、自由度较大的,因此不同词目之间会有较大的差异,具体条目内容也更具个性。 三类信息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三类信息关系图

图1表明各类信息与词目关系的远近程度:内圈为核心信息,最能揭示词目特征,相对来说也最稳定;中圈为用法信息,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外圈离词目的距离最远,信息的稳定性较差,与词目的关联性较小,变数也最大。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应根据这三类信息的作用而在信息类型的种类、数量及具体信息项目配置上有所区别。

2.词条提供信息的基本原则

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应根据自身宗旨及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制订词条信息的基本原则,尽量使词条信息的提供在目标和方式上具有可控性。但据考察,大部分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信息提供上没有明确的原则。除几个常项信息外,其他似乎都凭感觉选择,很少从读者视角出发,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加以筛选;也没有考虑提供哪些信息是针对学习者的哪类问题;哪些信息更有利于学习者对词目的理解或正确地遣词造句;没有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必备信息或辅助信息,以及用何种方式呈现这些信息更简单易懂,更易为学习者接受。此外,词典提供的辅助信息较多,直接的用法提示信息较少。这显然不能达到有效指导学习者学习的目的。下面结合以上表述拟写条目进行讨论。

1)信息范围上应做到完整、全面

这是从学习者的视角、并以能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输出语句为标准提出的。所谓“完整”是指应给出的信息不缺漏,即词目进入句子及交际所需的条件和信息不能少;所谓“全面”是指多方位对词目进行解释说明。两者中的任何一项不足,都会影响学习者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

2)具体信息上注重揭示词语使用的条件

这是指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揭示词语的隐性含义和结构意义,词条提供的信息尽量与词目使用条件相匹配。如词目的适用环境或准入场合;使用者的心态和听话人可能的反应;交际双方的地位和关系限制;对动词的常用搭配、倾向性搭配、离合形式的搭配,动词的特点(心理动词、表持续性动词),词目适用的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对象类型(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个体和集体),以及对前后词语在音节上、色彩及语体上的要求,等等,详细说明用法上细小的规律或特点。如:

不愧[副]当得起(某个好名声)。多指某人某物在某方面很突出或特别好,用来称赞、赞美某人某物。具有褒义色彩。前面常有“到底、真、都、果然、一直、仍、的确”等词。常和“是、为”连用,构成“不愧+是/为……”结构。前后常有别的句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成气候比喻某人有成就或某事有发展前途。常用否定式,表示没有可能取得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多用来对人或事情进行估计。“成、气候”中间可插入别的成分(不了、得了、什么等)。前面常有“想、一定、能、不可能、不会、渐、已、未、不、初、难、尚未”等词语。在句中位置比较灵活,前面或后面常有别的句子进行说明或补充。

3)信息的表达方式上尽量浅显、明白

考虑到学习者认读能力、理解力和词汇量有限,各种信息的给出都应遵循表达浅显易懂、解释清楚明白的原则。如释义方面基本上采用说明解释的方法,需要时,增加对条目构成成分的解释及其他补充说明,以便学习者能看懂并理解词目的意义。用于解释词目以及例句中的词语尽可能限定在基础汉语范围之内,以初中级词为主,基本不用超纲词。行文力求与读者的汉语水平和阅读能力相匹配。如:

倾注[动]倾,使东西歪下来,倒出里面的东西。……②(感情、精神或注意力都)集中到(某人身上或某物上),或(精神或力量都)集中起来(做某事)。常指人对工作、事业、家庭、子女的付出和奉献。“倾注”前常有“全部心血、所有的爱、精力、对某人的感情、母爱、聪明才智、智慧和汗水”等词语。多用于好的事情、抽象事物,不用于不好的事情。具有书面色彩。

充满[动]在……里到处都是,有很多……。表示在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中都是某种感觉;也指对某人或某物有很多……。前一用法用于具体事物,后一用法用于抽象事物。后面的宾语是抽象名词时,常搭配“乐趣、诱惑、好奇、活力、理想、矛盾、信心、期待、感情、诗意”等词。结构前常有“到处、仍、都”等词。

4)词条提供的例证应贴近生活、简洁易懂

词条提供的例证应是现实生活中用得上的句子,意思完整、结构自足、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应注意短句多、长句少;一个例证大多由两三个小句构成,可展示词目的使用环境、搭配和句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习者连贯表达的习惯和能力。如:

不见得他虽然年纪大了,但干起活来却不见得比年轻人慢。―我们今天下午去步行街买东西吧!―那里的东西不见得便宜,你还不如去商场买呢!你这两天这么忙,不见得一定要今天去看他,以后哪天下班后都可以去。

成气候如果你一个人干这件事,想成大气候是很难的,大家一起做可能还有成功的希望。他这个人成不了什么气候,因为他太骄傲。现在农民有钱了,可如果这些钱不用在发展生产上,农村经济是不可能成什么大气候的。

总之,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条目编写上应努力突破汉语词典信息量少、不实用的局限,尽量把那些能帮助学习者流畅地使用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生成、输出语句能力的有效信息全面展示出来。下文是为《汉语短语句式词典》设计的两个完整条目,以供大家参考:

从事……工作cóngshì……gōngzuò[五级]

例句 毕业以后,我一直在电视台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有七年了。母亲是一名教师,她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她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事文学创作工作的人,他们工作时间很自由,而且在家就可以工作。

解释

做一种工作或和某方面有关的工作,大多不很确切,是一个概括的表达。可分为两类:一类不指具体工作,多按行业分类,如教育、卫生、文学创作、农业、外交、文化、军事、地质、贸易等;另一类指比较具体的工作,如律师、秘书、服装、护理、研究、科研、翻译、领导、新闻业务、医护、教学、宣传、救援、情报、执法、管理、加工、慈善、保安、儿童、社区、统计分析,等等。多用于正式场合。结构位置比较灵活,前面常有别的句子说明情况,后面的句子补充某人工作的具体情况。多用于叙事和对话,书面语。

语法 从事+名词、动词+工作。框架格式。在句中做谓语,有时也做定语。

搭配扩展 从事军事工作;从事教育工作;从事研究工作;从事保安工作;从事新闻工作;从事文学工作;从事儿童工作;从事秘书工作;从事情报工作;从事服装工作;从事统计工作;从事咨询工作;从事护理工作;从事管理工作;从事危险工作;从事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人;从事高温工作的人。

跟……相处gēn…xiāngchǔ[五级]

例句 我只是跟他相处了两个星期,不可能知道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不和大家说话,不和大家交流,大家怎么跟你相处下去呢?虽然他长得不怎么帅,但是跟他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他很聪明,而且做事细心,很有能力。你应该多学学跟人相处的方法,多交些朋友,这样对你的将来很有好处。

解释 (两个人或一些人)在一起,有接触和来往。通过在一起或经常接触互相才有感觉和了解,因此往往不指一次性的、短时间的接触,多指跟……在一起学习、工作、活动、生活一段时间。结构前常有“很难、难以、常、一旦、已经、不愿意、怎么、没法、仍要”等词语。“相处”后常有其他成分,如“相处了两个星期、相处下去、相处得不错”等。可用于已经发生的和没有发生的事情。多用于叙事和对话。

同义表达 也说“和……相处”“与……相处”,后一用法用于书面语。

语法 跟+名词、代词(指人)+相处。框架格式。在句中做谓语,也做定语。

搭配扩展 很难跟他相处;跟邻国友好相处;跟他人平安相处;和邻居友善相处;谁能跟他相处;跟对方相处了一段时间;我们朝夕相处了一个月;跟他相处久了才了解他的为人;不想再跟他相处下去;跟同学相处得很好;跟周围的人相处得还不错;跟他相处很愉快;你一定会跟他相处得很好;跟他相处的那段日子里;学会跟人相处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汉语8000词词典.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川平,潘先军.学汉语用例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3.鲁健骥,吕文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邵敬敏.SK汉语水平考试词典.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孙全洲.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6.谢海江.词典编纂理念的二度转向.辞书研究,2010(6).

7.杨金华. 释词简约有碍对外汉语词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辞书研究,2007(4).

8.杨金华.外国学生未能广泛使用对外汉语词典原因探究. ∥王德春主编.对外汉语论丛(第5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