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因物构思;立象尽意;气韵生动;自然美;绘画美;建筑美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163-02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多也。”汉字的原始阶段是以象形为主要特征,而后乃发展成为形声相结合的特点。现如今,汉字以形为主,注重音义结合,形成表形,表音,表义三位一体的完备系统。汉字可以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艺术之一,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将从“自然美”以及闻一多先生《诗的格律》中的“绘画美”和“建筑美”的角度出发,浅析汉字的美学特质。

一、“因物构思”中的自然美

汉字是由线条图画发展而来的。由图画演变为笔画简单的文字,再由笔画简单的文字进一步创制出大量新的文字。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的。古文字学家姜亮夫先生说:“象形字是全部汉字的基础,因为每个字不论它有几个部分,或二合,或三合,或四五合,而每个部分溯其原始,都必然是一个象形,即使是表音部分,也是以其形所应有的音为音,而不是一个单纯作音标用的符合,至多只有几个作象征符合的‘文’”。在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的象形字,这些象形字大多是根据实物描写出来的,简繁有别,线条清晰,布局合理。在现代汉语的汉字系统中,形声字占据很大的比重;但是追根溯源,较之形声字,象形字更多的彰显了汉字的“原生态”。上面所举的文字都通过最朴质无华的线条图形来作为自身表征,集中展现了象形文字绘画中的自然之美。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线条作为汉字的有机组成,不管是平直,曲折,还是放射,都可以具备流动美以及曲折美。后汉大书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替须象其一物,若焉之形 ,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亦即强调汉字书法中讲究的是追求形似、结构的得体以及神似;简言之,即有章法,有法度。因此,中国的象形文字,则无论从线条还是绘画的角度欣赏,都代表了古老中华民族的审美特质以及艺术成就。

王国维先生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汉字的初始状态是因物构思而形成的,这种“因物构思”的自然美本身就是以形式之美作为主要途径彰显的。《美学原理》中写到,所谓形式美指的是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上面表格中的象形文字的线条某种程度上也是有规律的:直线表现刚劲,曲线表现柔美,波纹线表现轻快流畅,幅状放射线表现奔放,交错线表现激荡,平行线表现安稳等等。比如上面所举的例子“车”,通过柔美的曲线与交错的线条,勾勒出一幅极具形式美的图画。我们的先人在造字的时候也是“按美的规律建造”的,或“因物构思”,“灿焉成章”(成公绥《隶书体》),或“纪纲万事”(卫恒《四体书势》),“博采众美”(张怀《书断》),造出丰富多姿、生动优美的形象。汉字的形象是宇宙万物与人的生理、心理图式同形、同构的,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形象。由于受到远占绘画装饰性造型以及篆书、金石艺术的影响, 汉字形成了线描艺术外柔内劲的所谓“锦裹铁”的线条,这种外柔内劲的核心精神是中华民族外柔内刚的道家思想的内化标志。

二、“立象尽意”的“绘画美”

象形是汉字形体的基础,但不能说汉字就是象形文字。成熟的汉字,不是形象化地再现自然,而是合乎自然规律的,象征地反映自然。汉字“虽是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且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他决不是一味的模仿自然,他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姜亮夫先生说:“汉字形态的基本精神,是以象征性的线条,带了一些象征作用的符号,而以写实的精神来分析物象,以定一字之形的。……汉字是写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结合的一种文字。”也就是说,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是一个以形达意,形意结合的表意系统。古汉字,从比较简单的图画甲骨文,到商代金文,西周铭文,大多是凭借形态各异的线条组合,把人们带进自由想象的王国,带人走进美的历程。李泽厚先生在他的《美的历程》一书中讲到,线条不只是诉诸感觉,不只是对比较固定的客观事物的直观再现,而且常常可以象征代表着主观情感的运动形式。正如音乐的旋律一样,对线的感受不只是一串空间对象,而且更是一个时间过程。正因此,中国古文字也可以视作古老民族主观情感的表达方式。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于艺术的想象以及对于规律的把握,也投射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贝尔把这种能引起审美感情的形式称为“有意味的形式”。《周易》中谈到,“立象以尽意”。除了自然美之外,汉字还因立象尽意而构成了绘画美。因此,立象尽意是汉字的审美特质。立象尽意,讲的是就是通过外物来“托物言志”,使所立之象融合了一定的人生哲理或情感体验。不管是国画还是汉字,都追求神似,讲求精神寄托,注重面对物象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索。“依类象形”的汉字,是移注了极丰富的生活和伦理内涵的“文”。可以说,方块形汉字,以一种指意的符号将自然物的形式之美渗入到文字的形象中,使其在表象之美外,又增添了一层意象之美的深层韵味。“东方式的线条是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缆索,在创作过程中又是主体力量盈缩收纵的网络”,余秋雨这里讲的是东方式的文字之美不仅存在于精神、生命与情感,同时强调了汉字本身力量的美感。

三、“气韵生动”的“建筑美”

上面五种字形都是表示同一个字金文“?”的异体演变,笔者认为,这种字形变化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汉字形体变化如同的建筑美学中的飞动之美:既像随风而动的旗帜,又像狂风中伫立的树木,以一种翻腾或者飞舞的姿态彰显了汉字的活力,表现了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杜牧在他的《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的描写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而上面五个字形则可以用“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的“飞檐”之美来形容。

老子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这样讲到:“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仔细观察上述四个字(金文)的形态特点,笔者认为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处:

首先,非常讲究和谐,对称之美。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苏州园林》中写道:“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因此,放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汉字的对称美在空间艺术中可以被称为图案画之美。它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空间构筑形式又有各自不可混淆的特点。它们都构筑了一个中心焦点,并以这个焦点为轴,扩散开来,形成一种均匀,端正的美感。总体上讲,如果说甲、金文字一部分形体还保留了图画的痕迹,多数虽已简化为纯然的文字,重心安稳,已俱形式美的要素,但笔画的形态和部位还没有完全定形,呈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情趣;那么篆书的笔画圆转,笔势向内层空间延伸,形成一个个环抱的圆面,给人以和谐对称,整齐划一的美感。周汝昌先生说:篆体字“笔划萦纡,线条‘圆转’,结体‘内裹’,即‘抱成一团’。这种字,一步不能也无法‘自由’‘放纵’。”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在他的经典著作《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十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而中国的古文字无疑彰显了建筑美学中统一、均衡、比例、尺度等审美特质。

其次,字形半封闭半开放的巧妙结合,趋于稳定的结构构筑了一种无限的空间层次上的美感。上述四个字的不同字形即使在对称之外也不失对空间、对自由、对无限的探寻。左思《三都赋》:“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意思是说,所有的景象都把一个大空间吸收进来。而这种吸收,更多的是一种无限思维的扩散。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从一窗,一门引出的无限广袤的想象空间,在这两句诗中晕染开来。而从字体本身的小空间过渡到宇宙大空间的大全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一美学享受。老子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因此,可以说,这种大全思想从古到现在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最后,力度的彰显与指向。汉字讲究章法,它并非单调无味的点,也不是粗细分明的线,更多的是一种多维的“面”,注重立体感,注重视角变化与视觉冲击。物理学中,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而汉字的笔画的形态各异正是由于书写作用力大小、强弱、方向运动的轨迹不同造成的,是力的表现形式,给人以运动的力感。汉字的方块框架图形结构,由于其空间上的定位及相对封闭性,又成为其力度的指向的一个表现形式。汉字造型各异,舒张有度,开阖不一,纵横自如,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空间美感,也有游刃有余的造势之法。另外,从形式美的法则来考察汉字,均衡、对称、比例、节奏、宾主、参差、多样统一等要素,都体现在它的形体构造之中。加上框架内部笔画勾勒、组合、变化的无规则性,具有“八面之势”,使图形充满张力和运动感。有形有势,不管是内在功力的运笔,还是书写的“力透纸背”,都代表了汉字的力度美。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古汉字的发展和其他各民族的文字一样,从依附对自然物象直观感知的图象向独立呈示的图案转换,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复趋向简约,也因此获得了较为独立的发展途径。风格化的自然美,绘画美与建筑美使得古汉字成为古文明社会前进的标志,也因此为人们所欣赏、赞美、考究。不管是甲骨文,金文抑或铭文,都表征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 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 中华书局,2004.

[2]闻一多.诗的格律[A].北京:《晨报副刊・诗镌》1926.

美学散步范文第2篇

关于精选《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山川草木,泥墙黛瓦。究竟是什么在梦境里时隐时现?是自然的造化还是本心的感受让我看见落照里白帆点点的月夜的海,听闻那海潮如诉衷曲的絮语。

  行走在中国的文化檐廊里,天空的白云貌似永久飘逸,覆成桥畔的垂柳给人无限的遐思。月总是出现在诗人的心腑里,“坐久浑忘身世外,僧窗冻月夜深明”,静穆的月夜不禁让人寒意顿起。“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又被描摹成念乡的使者。诗人对月的无尽感怀使月的姿态丰富多彩,美渗透在诗人的笔下。朝阳下无意瞥见一枝带露的花,感觉着它生命的新鲜,生意的无尽,自由而无所挂碍,便产生了无穷的不可言说之美。美还在同情里,美在同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中,美在同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中,美在同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中。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死生离合,喜笑悲啼。同情是一种情感的交融与共振,亦是美之所蕴含。罗素曾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他从对人类的同情中获得幸福的动力,但是同情更是可以移至山川草木,亭台瓦楼乃至万事万物,就像是虽然走进原野,发现花能解语,鸟亦知情,亦觉得山水云树,月色星光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这样,美就漫步在纯洁的同情之中。

  再转阁游行于文学艺术境界之中,恍惚如乘上一叶小舟游荡在山水诗画中观摩亭岸垂柳,飞鸟掠痕。方士庶在《天墉庵随笔》里说“山水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美,美在意境里。元代汤采真说:“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自非胸中丘壑,汪汪洋洋,如万顷波,未易摹写。”山水成了书写情思的媒介,美虽在意境里但也要寄托在实物下,而也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意境的抒挥使美得以具化而又闪透着一种朦胧的色彩,就好比赞赏那树的苍翠遒劲,美被加于树之上,但意境里却闪透着一种基于树却高于树的朦胧之美。意境里所渲染的生命化,传神化,妙悟的体验才是给人心灵美感撞击的三大源泉。草之灵悟,花之妩艳,木之坚韧无不见诸于诗人构筑的意境之下,使得描摹的物象愈发鲜明活泼。

  最后徜徉在艺术宝库的大殿里,美更是难以胜收。韩愈曾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与心,必以草书发之。”不难看出,张旭的书法不但书法自己的感情,也表达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又似音乐,似舞蹈,又似优雅的建筑。书法家的一撇一捺,一转折一弯钩,都能再现其书写时的心境,比如某个弯钩出现裂点,颜色偏深,那想必是书法家心绪不宁,或为外物所扰,或为心内波澜;而有时笔画顺畅,一气呵成,遒劲有力,又能窥见其行云流水,舒畅感怀的闲境。再转至音乐节律,无不辐射出幻境之美,音乐使听者心中幻现出自然景象,因而丰富了音乐感受的内涵。虽未至心却已至,身不行而能梦绕山川,这都是“一草一木栖神明”的启示。其至微至妙难以名状,不亦是无穷无尽,清谷空幽的美吗?再之于园林建筑,横亘了设计者的笔法,承载了建筑者的希冀。或空间的空灵幽远之美,或内部装饰飞动奇玄之美。窗匾檐栏,山石水木遍布空间的精心布置,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无不蕴含着美的感受。

  美的散步绝不是要飞到奇景妙物处参看,许多时候就是自己的一片内心,一点空灵的创造也会展现出奇绝的美妙。

关于精选《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美学历来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因为美正常依附于历史,文学,艺术等存在,并成为历史和文艺的灵魂。一直以来,美学家谈美学都是从历史或者文艺入手。

  譬如《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按照历史的发展梳理美学。从远古到商周,从盛唐到明清。一个个看似无关的细碎事件被从历史中筛出来串联在一起,组成了几千年来绵延不绝,若隐若现的美学脉络。这种在千年历史中拿捏,为美学把脉的能力,无疑对审美的敏锐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其实另一位美学大家朱光潜,也按照历史的经络阐述过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中,我们看到的,其实不仅仅是美,更是西方历史文化的结合体。是雅典学园到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对美的不同理解,不同的鉴赏与思考。不同的是,朱光潜把人作为一个观赏者,看美的发展,美的升华与变化,把“我”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记录者,记录下了浩浩百万字的美学体系,森严而宏伟。李泽厚则对这种态度持否定态度。他认为美是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

  人是美的鉴赏者,更是创造者。美的感觉起源于人的思维,因而人不存在,美也就不存在了。不能说两位大师孰是孰非,只能说这是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的碰撞。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感受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抚摸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吟哦气吞山河的盛唐诗歌,欣赏清雅超然的山水画作比严肃地审视厚重的历史,探究一部部哲学论著带来的美感更深入人心,更能引起一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共鸣。

  不妨再将眼光放到《美学散步》上来。同样是负有盛名的美学著作,宗白华先生并没有像前两位那样按照中西历史发展来梳理美的脉络。正如书名所说,这本书就如同散步一般,漫无目的的散步。走到哪里,拾起什么,便对它讲解一番。看上去,似乎这本书根本就不成体系,根本就是随笔,山水,素描,雕刻,书法,哲学,诗歌无所不谈。但就在这杂乱无章中,宗白华先生却又有条有理地带我们探究了一个个美学的大问题:虚与实,道,留白,舞,生命的意蕴。在虚与实,阴和阳,充塞与空白,最高理性和最高生命等等对立的碰撞与融合中,一切已达化境,因而产生了美。再将其与朱光潜,蔡仪等的唯物主义美学对比,发现在这方面,宗白华和李泽厚不谋而合。

  唯物主义的美学研究者深究着本体论,认识论等钻研,于是,对于美学的研究越发艰深,忽焉在前忽焉在后,体系巨大而难得要领。而宗白华和李泽厚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跳脱出来,不再苦究美的哲学逻辑。他们认为,与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艺中寻找美的逻辑,美的原理,不如探寻你的内心。因为美的感受正是发源于你的心。罗丹的雕刻,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羲之的书法好,好在哪里,无非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和美的对象融合在了一起,借以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向外发现自然,向内探寻自我,于是山水等外物空灵化了,也附上了情致,美自然也产生。这种境界有一点道教的天人合一之感。因此,看《美学散步》《美的历程》时,很容易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冥合天人的宗教境界。

  说罢关于美学的唯物和唯心。另一方面,不妨来看看这些美学著述的依托。

  比如《美学散步》,主要是依托着阴阳虚实等意境,依托着审美的心来阐述美。至于其中涉及的素描,雕刻等等,也着重于艺术家本身的境界思想来讲,而非立足于专业技法。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随心的书,他的逻辑是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与万化冥合”的超然境界。读这本书,不能用脑子,只能用心。而浩浩百万字的《西方美学史》则扎根于西方历史,探寻历史的美学,每一处论述都注重着逻辑,严格的剖析着各种美学哲学流派的发展,继承。如果说美学散步是随意绽放的空谷幽兰,那西方美学史更像是一棵根系深厚,枝繁叶茂的橡树。

  与《西方美学史》类似,《美的历程》也是依托历史,只不过是依托华夏的历史。这本书对美的研究不像《西方美学史》那样逻辑严密,一枝一叶一根一脉的来源去向清清楚楚。《美的历程》对于中国历史中的美,采取了一种大刀阔斧的取舍,摸到了千年以来美的脉搏点,龙凤图腾,青铜饕餮,楚辞唐诗,魏晋风流等等等等。将一个个极美的点从历史的烟海中挑出来,连成一脉。如果说朱光潜是大禹治水一般将九州山河开辟分明,各行其道,那李泽厚就是传说寻龙点穴的高手,睥睨山河,找出一峰一岭,点出美学的龙脉。

  至于蒋勋的《美的沉思》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与前面的几本论著有所不一。《美的沉思》着眼于书法,《人间词话》着眼于诗词。看似一本是书法论著,一本是诗词鉴赏。却又无时不刻让你感受到美的宣泄。蒋勋与王国维一样,曾经致力于对西方美学的研究,蒋勋承袭泰纳,王国维承袭叔本华,尼采。而后,他们又出奇一致地感受到了华夏大地的美,将眼光放回到了中国这片土地上来。

  于是这两本书便有了依托,两种古老的中国艺术形式——书法与诗词。不难看出,这两本书尽管有西方美的影子,但根还是中国的。譬如王国维,很好的继承了中国的古雅美,在严羽和王士祯的神韵说和兴趣说基础上提出了耳熟能详的境界说。这才有了中国妇孺皆知的美的三重境界。

  其实,不管如何来看,这一本又一本著作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美学家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又没能展现出美的全部。而当这些著作放在一起,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就是我们人类已经认知的美。逻辑的,内心的,严谨的,虚无的。

  而通过《美学散步》《美的历程》,其实给我们带来的,是展现了美的更多的方面。只要人类的历史还将继续,那么人类就会不断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美。我们也许无法完全明晰从古至今的一切美。但至少,通过阅读这一册又一册书,我们可以掌握一点美学的脉络。因而,将自己也作为美学的主人公,美的建设者,去参与创造这宏伟精妙而又千姿百态的美学史诗。

关于精选《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美学散步,是一本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的精要篇章的集合。

  一开始就被这书名吸引,如此诗情画意的名字,但,美学与散步如何揉合?

  当我随便翻翻,发现这与别的美学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晦涩艰深,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自由自在,风格无拘无束。

  书里的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这本书确实让我有所收获,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进行艺术的欣赏,令这个美学门外汉的我,很形象生动了解关于美学的冰山一角。

  我便以书中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章中关于意境境界的部分,来说说我的看法。

  正如这章的引言所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意境。

  那首被誉为意境中经典诗篇,元人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是情,情从景生。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意境,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出现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在书中提及到,那么意境的境界有什么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

美学散步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宗白华生命美学体系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讼释,由于其美学注重对生命本体及价值的张扬,至今仍颇具生命力与现代意义。文章集中于宗白华生命美学的方法论的形态研究,并把这一研究放在当代美学反思与重构的大背景下进行,从生命美学的思维角度,分析宗白华美学采用散步式的研究方法的依据及成因,由此揭示出宗白华美学方法论形态的独特价值。期刊

站在新世纪之初,回顾中国美学走过的发展道路时,发现在灿若星河的中国现代美学家中,兼诗人、艺术家、美学家于一身的宗白华独具特色,他既通晓中西哲学,又以诗人、艺术家的审美眼光研究美学,以“唯美者”的美学品貌和“散步”的研究方法,把古典和现代、西方和东方、理论思考和人生体验等当今美学界颇具争议的诸多问题都给予了较好的触一央,这正是宗白华美学思想具有持久魅力的原甲所在。期刊

    宗白华走上中国学术舞台之初是专门研究哲学的,他把西方生命哲学融人中国传统哲学,达到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体,以西方生命哲学为用的体用一体化哲学,并取得了较高成就及声誉,他在早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恐怕要从哲学渐渐的结束在文学上。因我已从哲学中觉得宇宙的真相最好是用艺术表现,不是纯粹的名言所能写的,所以我认为将来最真切的哲学就是一首‘宇宙诗’,我将来的事业也就是尽力加人做这首诗的一部分罢了。”可以看出宗白华从研究哲学转而研究美学,完全基于对哲学的理解和渗透,他把哲学理解为“纯粹的名言”,把宇宙的真相理解为“生命”。宗白华认为哲学不能表现宇宙的真相,不足以承担它为自己设定的表现宇宙真相的任务,即哲学的目的和方法之间存在的矛盾,用哲学的方法最终不能实现哲学的目的,而通过美学则可以实现。所以,宗白华转向对感性生命的关注,最终形成以生命为本体和灵魂的宗白华美学思想体系。其美学理论不仅涵盖了一切美的艺术,还涵盖了人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他将美的境界直接命题为:人类最高心灵的体现。这一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而人在超脱的心境里体味宇宙的深境,这说明宗白华率先从美学角度,比同时代更准确、更深刻的洞见了中国生命文化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洞察到了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宗白华的生命美学体系深深根植于生命哲学,也正因为这个潜在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宗白华的美学呈现出散步的方法论形态,只有用散步的体验才能接近生命本体,而不是以思辩的方式重建美学理论。

    宗白华在1959年就曾发表文章说过,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而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被唤作“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这种“散步学派”奠定了宗白华美学的独创性和权威性,中国美学的散步方法也由此而发扬光大,为后世的美学研究提供了范导性的试尝。

    纵观宗白华一生的美学研究,是散步体验式的研究,始终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寄寓于偶尔的直觉和趣味。它的文化背景是中西文化艺术的共同孕育和沟通,它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人对于生命本体的深层体味沉潜。宗白华生命美学追求的境界,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个层次,每一层境都映射着生命的高尚格调的境界,生命是活泼的、无涯的,宇宙的生命本体在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而名言是僵化的、有限的,用抽象的名言捉不到活生生的生命本体。宗白华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人物的趣谈、风度的行动,可以在于艺术家的实践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选择了用自由自在的散步去接近生命本体。他的美学研究方法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襟去充分领略、感受艺术人生中的境界美;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这是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的显著特色,更典型的、集中的体现在他的意境理论和审美实践中。例如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曾通过对比中西绘画表述,来表现中国人与西洋人虽同爱无尽空间,精神意境上则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对空间的态度不象西方人那样“失落于无穷,驰于无及”而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中西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根本不同,一为写实的、一为虚灵的、一为物我对立的、一为物我浑融的”,这都似漫不经意的心灵偶得和诗意点染,却又深得中西意境审美的神髓。宗白华把散步方法所创建的美学理论比作是散步时在路旁撷取的一枝枝鲜花,拾起的自己感兴趣的一块块燕石,放在桌上做散步后的回念;散步造就了宗白华美学独特的学术风格,不用理性来证明,而是用感性来证明,是以主体的生命体验来感应世间百态美的秩序,在趣味和情思中创造美的理论,用诗化的语言和诗人的智慧概括美的实质,虽不符合概念逻辑,但已超越其侄桔,达到的是情感的逻辑。所以他的美学又称之为散步美学。

宗白华由深沉的艺术人生信念和关怀出发,尤其着重主体心灵和人格修养对美学创造的意义,即对创造主体做严格的阐述和揭示。艺术境界的实现,“端赖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天机培养。”宗白华特别赞赏晋人宗炳所说的“澄怀观道”,认为宗炳把儒家的“仁者乐山”的思想和道家“游心物外”的观点融合为一体,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所以对艺术家的人格涵养和心灵提出了两个具体要求:一是要“空灵”。所谓空灵就是超越现实功利考虑,摆脱一切俗念俗务,以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静观万物,使万物都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二是要“充实”。“艺术境界中的空灵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充实”来自于生活经验的充实和情感的丰富,它是宇宙人生壮阔而深邃的生活的具体表现。“空灵”与“充实”的辨证统一,便是艺术家心灵所能到的最高境界,既须得屈原的缠绵徘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徘侧才能一往情深,深人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宗白华还指出: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境界高超莹洁而有壮阔幽深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的作品,是不可多见的,只有少数艺术家才能达到这一点。他们的作品境界高、深、大,都根植一个活跃、至动而有韵律的心灵,没有这样的心灵和超迈高洁的胸襟,就谈不上真正的创造。所以宗白华一生过着清贫玄远的生活,视名利为身外之物,表现出一代美学大师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唯美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积极的工作是他的一生准则。他既没有参加建国初期的带有强烈政治倾向而牺牲感性生命的美学空前大讨论,也没有热衷于80年代的美学论争,而是对身外名利不沽不滞,做到空则灵气往来,实则精力弥漫,全力投人学术研究之中,这就是一个唯美者的风范。

    宗白华进一步揭示与艺术家心灵的“空灵”和“充实”相对的是其观照世界“醉”与“醒”的态度问题,醒则“张目人间,透彻人情物理,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实象”醉则“深深的坠人这世界人生的一层变化迷离、奥妙倘恍的境地。”艺术家具备了心灵的“空灵”和“充实”,以清醒的眼光观察世间万象,以醉梦的心境表达真情,才能在审美和创造的空间中,使造化和心灵凝合,散步中所感的物态天趣经过唯美者的领悟和点化,变成美学精神的表现。表面上看这是枯燥而死寂的学术空间,实则充满了宇宙活力和节奏的飞动之美,有生命在完美、自然的流露,使这一空间既有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又有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只有这唯美者的散步,才能创造出精妙绝伦的学术作品。

美学散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希腊;中庸;宗白华;美学散步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道德规范,是人类精神觉醒中最早领悟到的哲理之一。中国和古希腊,这两个文明古国,在哲学思想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说中庸思想在古希腊精神中也有十分宽泛的表现,并且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发展成为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对希腊哲学家艺术理论的中庸思想和净化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这对于研究古希腊文化的中庸精神、比较古希腊的中庸精神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以及将其运用于实践当中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

一、“中庸之美”是宇宙和人生的和谐与秩序

古希腊人民非常崇尚“中庸之美”,他们把“中庸”作为神谕篆刻在全希腊人民崇敬仰拜的核心──特尔斐神庙上,以达成自身“止于至善”的道德目标。当时古希腊所处的是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社会,亚里士多德在ι缁嶂贫冉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和人生美的基础是“执中”、“中庸”,这是内心对反抗社会阶级压迫呼唤的声音,在那个时期是极为罕见的,即便是在中国,也几乎没有人能对奴隶主阶级提出质疑。中庸思想融进了古希腊人民的生活之中,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雕塑、建筑等方面,甚至在政治演说中,都把中庸作为坚持真理和正义的美德标准。

宗白华先生在解释亚里士多德的“执中”时讲到:“中庸之道并不是庸俗一流,并不是依违两可、苟且的折中。”[1]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和中国的中庸之道最基本的契合点就是: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宗白华先生在《中庸与净化》一文中提到,“实现他的人格,则当以宇宙为模范,求生活中的秩序与和谐。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那么,为什么“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呢?这就要提及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正义与社会秩序和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公正自身是一种完全的德性,它不是未加划分的,而是对待他人的。正因为如此,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主要的。”如果社会充满了正义与公正,那么社会的秩序就将稳定,也必然实现和谐社会。这也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所在,大及宇宙,小及国家、社会、人生更是如此。个人人生的和谐与秩序,体现在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物制宜,因循宇宙规律。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自我秩序达成和谐,那么社会国家的和谐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种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崇尚的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不谋而合。

二、中庸在古希腊崇尚的人格中的体现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庸是‘善的极峰’。”很多人会有疑问:中庸和极峰相互矛盾。但我的理解中,人类的善是需要登峰造极的,《大学》中开篇便是教导人要止于至善,“至善”也就是“善的极峰”,而中庸即是这“至善”,不是善与恶的中间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就是美德。具体来说,他认为“德性处理情感和行动,处理得过度是错,处理得不及,要被谴责,惟有适中是对,并被称赞──那么,德性就必定是一种志在求适中的中道。”[2]“同时,我们必须注意,过度与不及,均足以败坏德性惟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节制、勇敢及其他的道性,也正是这样。”[3]在他看来,“适度则是美德的特征。”[4]

这里可以以亚里士多德提到的勇敢为例。勇敢是美德,也是中庸的表现,是狂暴与怯弱的折中。偏向狂暴则会导致鲁莽和残酷,太过怯弱则会引起退缩和恐惧,所以勇敢是古希腊人非常崇尚的品格。

希腊人崇尚的人格是在最强盛时期中最美的人格。不似人类历史进化和世界文明演进过程中反复地、受阻地、艰难地前行,也不似“戏本中的主角滚在生活的漩涡里”,希腊戏本中的主角是在伟大的时期中,明知一切,不矜不惧,为生与死而奋斗过。这种丰满的人生,不是激进,而是态度安详了然应对,超然生死。宗白华以“刚健清明”形容这种美的人格,他说,“在和谐的秩序里面是极度的紧张,回旋着力量,满而不溢。”[5]对比中国古代魏晋人格,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宗先生认为,他们的行为体现的是“超然生死祸福之外”的人生态度,也是不滞于物、自由的人格谨慎,还是晋宋时代人们的唯美的人生观。这种洒脱的情怀,不执着也不轻视,正是中庸人格的体现。

伊迪丝・汉密尔顿说过:“希腊所取得的全部成就都打上了这种平衡的烙印。”明白地说清楚了希腊人崇尚的中庸之道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这种中庸人格的追求在古希腊的诗歌、建筑、雕像、神话中有很多体现。许多学者研究《荷马史诗》发现,正是从荷马社会开始,中庸观念开始出现,房屋的建筑从原来的单一房间向多房间过渡,男人更多的与房子比较明亮、开放的地方联系起来。古希腊人追求平衡,包括人类与大自然的平衡、权利的平衡、人的个性和特长的谐和发展等等;他们追求适度,包括思想自由的适度、有节制的生活、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权利的适度。反过来,他们所信奉的人格中的中庸精神又制约着希腊城邦文明与城邦公民生活,正所谓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宗白华先生对西方美学思想造诣颇深,尤其是对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有着非常深刻独特的见解。他的风格和笔调也蕴藏着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风神萧朗,如果说美是调解矛盾以超入和谐,那么宗白华先生对美学的分析同样也是一门美学,对于人们的情感具有“净化”作用,养成个性的和谐,促成社会的和谐。

注释:

[1]宗白华撰《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9页。

[2]周辅成撰《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7页。

[3]周辅成撰《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5页。

[4]周辅成撰《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7页。

[5]宗白华撰《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参考文献:

[1]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周辅成.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晏绍祥. 荷马社会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史家亮. 论古希腊的中庸精神[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91-94.

[6]林柔香.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庄子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6):148-149.

美学散步范文第5篇

宁静,淡泊是一种美,喧闹,繁华亦是一种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能不美吗?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爱上与母亲一起散步。可能是长久以来,便喜欢了这种美吧!我喜欢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树群中,倾听鸟的鸣叫,我喜欢漫步在宁静的小路上,这种宁静的美也非比寻常。而自己却像是大自然的孩子,调皮的环绕在“妈妈”的身边。

我习惯与母亲一起散步在林间,走在青石板上,望着天空,挽着妈妈的收,不免心中感到一丝温暖,同时也倍增了一丝亲切感,在散步的过程中,我可以和母亲诉说当天学校发生的事件或者是和母亲谈谈心之类的,而林间小道则是我与母亲“约会”的地点,在恬静,安详的环境中,我忘却了生活的烦闷与痛苦,忘却了学习中的所有压力,在母亲面前畅所欲言。即便这样还不能达到我对散步的热爱,我曾有过当歌唱家的梦想,虽然这是被周围人说成是异想天开的事,但在散步时,我也能当一回歌唱家,开一场演唱会,而树木。小草,鸟儿……则是我的听众,不是还有夏风在打着节拍。就这样,便使我更加爱上了散步!现在我的心中只想说一句话:“我爱散步,oh,是彻彻底底的爱上了散步。”散步成了我生活减压的方式,大自然更是我唯一的知音。

朋友们,你们是否在生活上有过烦恼的事呢?试着去散步吧!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也结下一段缘吧!

初一:vvv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