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市中小学开展“双爱好”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文件精神,积极筹划通过学校有计划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使每名学生都能掌握一至二项体育特长和艺术技能,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开展好“双爱好”教育活动,我校积极学习文件,制定活动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开展“双爱好”教育活动,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对体育、艺术的兴趣,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艺活动,培养良好特长,增强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学生。

二、基本目标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筹划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活动内容,改进方法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实现人人都能掌握一至二项体育爱好和艺术技能,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为发展特色教育,建立绿色和谐的校园奠定基础。

三、活动措施

1、体育方面:抓好体育课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开展好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一小时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技能培训,倡导选择球类、武术、跳绳、踢毽、健身操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使每名学生至少都有一项体育爱好,逐步形成特色。

二是开好运动会,办好体育竞赛。

三是落实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机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深入推进学生体育锻炼工作,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艺术技能方面。抓好艺术课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开展好艺术活动和社团活动。

一要积极实施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全面完成艺术教学任务。抓好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爱好。

二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发展传统艺术特色项目。

三是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特长,选择舞蹈、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项目,发挥其投入少、易操作、见效快的功效,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艺术教育活动,确保每名学生至少都有一项艺术爱好。

3、学校统筹方面: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和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及单项体育竞赛等文体活动,扩大文体活动的参与面和普及率。要结合教学工作,大力培育和扶持课余兴趣小组、学校运动队和学生艺术团体开展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一到两项体育艺术活动,并逐渐成为终身爱好,形成良好的个性特长。

在教师方面,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落实“双爱好”教育活动的根本保证。首先,应该抓好教师的“双爱好”,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文体活动,积极发挥教职工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营造学校浓厚的“双爱好”教育氛围。其次,要注重音体美教师的师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到活动时间、场地、内容、学生和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提高活动质量。

4、找准结合点和展示点,将双爱好活动和学校艺术节、运动会、社团活动相结合,以社团活动为日常活动,培养学生爱好特长。以艺术节和运动会为展示点,充分展示学生双爱好成果。

四、实施步骤和阶段安排:

1、制定方案和实施措施,做好宣传发动

大力宣传开展“双爱好”教育活动的意义,制定出适合本校发展的方案和实施计划。

2、统计学生目前体育和艺术特长情况,初步建立“双爱好”学生档案。并召开音体美教师会议,协商活动开展办法,鼓励教师开办社团。

3( )、初步结合社团活动,将双爱好教育渗透到社团活动中去。

4、建立学生双爱好档案,制定学生培养目标。

5、上半年,开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上设立双爱好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双爱好初步成果。

6、下半年,开办学校运动会,并结合上级安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双爱好展示才艺大赛。

五、责任分工:

1、双爱好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杨春明

成员:李晓晓刘正阳李涛崔国军连新利

邢红霞

陈召现

2、责任分工:

体育艺术课堂教学渗透:郭楠楠苗美英

目标:抓好课堂 教学,搞好一专多能教师培训。

体育艺术活动展示:郭楠楠

目标:抓好体育艺术展示和表演。

校内;陈召现

目标:做好社团组织管理,监督活动开展,提供双爱好人才。

校外社团活动组织:陈更昌

目标:做好社团组织管理,监督活动开展,提供双爱好人才。

艺术节和艺术技能展示:苗美英

目标:开展好体育教育活动和展示活动,搞好学校运动会和其他体育活动。双爱好学生档案建立:各音乐、体育、社团组织负责人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师 就业 教育技术专业 培养方案

一、前言

教育技术要实现产业化,教育技术人才就必须能被市场所接受,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教育技术人才还是在学校中从事电教方面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这既是对教育技术人才的一种浪费,又不利于加快教育技术产业化的发展。由于国外教育技术开展较早,特别是美国,教育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已开展了半个世纪,教育技术的人才市场已成规模,因此我们将目光投向了美国,我们想看看国外学教育技术的都是什么人,毕业后去哪里,干什么。

二、美国教育技术人才的就业方向

我们选择了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进行分析。从职业角度,诸个高校对其学生去向的定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教学设计师教师;媒体制作人员;多媒体产品开发人员;教育项目协调人;学校/学区的技术专家;其中尤以教学设计师和懂教育技术的教师为主要培养目标。

由于美国的教育技术很大一部分是从教学设计生长出来的,即所谓的教学技术,培养的就是能够采用系统化方法或其它教学设计模型;针对教育对象特点和—教学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开发资源,并有效利用媒体的专业人才。这些教学设计师一是在教育领域中担当教学设计师或教学技术专家;二是既能在教育领域中担当教学设计师,也能在政府、企业和商业领域内作为培训专家和咨询师。美国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说是兼顾了教育领域的需求和企事业单位的培训要求。

国外教育技术培养的另一大类学生为在职教师,同样是以教学设计的理论为核心课程,对这类学生的要求是希望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教学设计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自觉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这类培养方案分为证书班和硕士学位两种。

一些州立大学和一些普通大学从就业考虑会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如多媒体开发,或加强学生的网络知识,使毕业生可以成为“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人员”(University of Alberta)和“学校级/地区级技术专家”(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近几年,教学设计师在欧、美、澳等地区的就业市场越来越受到欢迎,但在我国却仍然还未形成一种职业。因此,借鉴美国教育技术人才市场的经验,培养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师,打开教育技术人才在我国的就业市场,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任务。所以我们重点看一下美国就业方向中教学设计师的发展。

三、教学设计师的发展

1.教学设计师的定义和基本技能

教学设计师(Instructional Designer)就是负责组织教学内容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人,为信息设计师 (information designer)、教育设计师(educational designer)。教学设计师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学习内容和范围,制定教学策略,采用合适的传输媒体,测试最终产品的可用性,评估修正产品。

教学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艺术技能:把握非线性交互产品的实质,了解图形设计原理。

(2)专业技能:掌握学习理论和认知科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信息图示和流程图分析;具有分析可用性的实践经验,精通数据库和程序设计。

(3)组织技能:具备优秀的组织技能,能够和团队成员协同工作;具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美国高校教学设计师的培养方案

美国是教育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在教学设计师的培养方面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对美国高校的教学设计师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美国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都将教学设计师作为主要培养方向之一,主要在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进行培养。我们也相应分别将本科层次的培养对象定位为初级教学设计师,将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对象定位为高级教学设计师。

我们共调查了美国6所高校的初级教学设计师的培养方案,调查中发现,初级教学设计师的培养方案中,不同的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差别较大。虽然不同学校课程设置有较大差异,但课程知识点分布方面还是趋于一致的。6所学校都是设计和开发知识点所占比率最高,而利用、管理和评价的课程知识点设置较少,尤其是管理方面的知识点,平均只有5.67%。这说明初级教学设计师侧重的是技能的培养,其中开发和设计技能又是重中之重。

我们共调查了7所高校高级教学设计师的培养方案,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同高校中的高级教学设计师的培养课程数目都设置在25门左右,但是在培养方向上有较大差异,有的侧重绩效评估,有的侧重设计开发,从总体趋势上、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子领域的课程知识点分布较为平均。这说明高校对高级教学设计师侧重的是一种全面、平衡的技能培养。

由于定位不同,高校对初、高级教学设计师的培养必然存在异同点。从整体趋势上看,初级教学设计师侧重基本技能的掌握,例如开发技能,而高级教学设计师则加强了高级技能的培养,如管理和评估技能。无论是高级教学设计师还是初级教学设计师,设计和开发的技能培养知识点都是所占比例最大的,说明了设计和开发仍是教学设计师所需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也是掌握利用、管理和评价技能的基础。从另一方面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实际中对教学设计师工作的主要需求。

四、对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启示

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需要社会需求的推动。因此,培养出为社会所需要、认可的教育技术人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目前,我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还没有规范化,究其原因,是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美国教育技术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在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比我们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现在美国。教学设计师是教育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向之一,在就业需求上也较大,或许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从而打开中国教育技术人员的就业市场。

1.拓宽学生就业的领域

教育技术学在我国发展至今,大部是以师范培养类型为主,这种培养类型也使得教育技术人员大都流向了学校,成为“技术管理人员”而非“教学设计师”。事实上基于教育技术学本身的专业特色的“不可替代性”,在教学方面,它以技术与教学设计结合促进学校课堂教学的优化;在企业领域,它以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整合到企业管理中,提供咨询以提高企业绩效。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应该从学校拓展到企业及政府等事业机构。

2.根据专业的方向设置灵活、合理的课程体系

教育技术学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应用学科。我们可根据教育技术专业的方向和就业的要求设置课程。比如“教育媒体技术”方向,偏重于教育领域中的电视“摄、录、编”或数字电视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在原有的电教类课程的基础上,加强教学设计课程,同时开设一些有关教育电视节目设计、评估方面有针对性的实用课程。再比如,“教育软件工程”方向,不仅学编程、教育理论,也要学习项目管理,也可开设教学信息设计、教学交互设计等方面的课程。这样这些学生不仅可以进行教育软件系统的开发,也能够胜任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可以满足教育软件公司、各省市县教资源中心需要。

3.增设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科课程教育技术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拓宽其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具体地说,我们要更新对教育技术的落后思想观念,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精简、更新,将那陈旧的、实用性较差的课程内容加以删减,增加现代的、技术性强的、能体现教育技术学特色的、能反映教育技术

2005年定义的先进课程内容,例如:我们也可以设立教学设计方向,在教学设计相关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应用领域而开设不同的选修课,如针对基础教育的课程整合课程,针对公司培训的绩效分析课程。

4.人才培养的层次性

有些专业可以从本科生开始培养,但有些专业更适合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或其他学科背景的人,比如博物馆方向的教育技术,可能需要本科学地质、学生物的再来学些教育技术,从而有灵感设计或评估一套展示设计方案;再比如国外大量培养的在职教师的教育技术硕士班,目的就是要培养教育领域从业者的一些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改进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育技术系专业的设置要根据生源的特点,也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就业前景而决定招生的人数,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我们的课程设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技术专业持续长久的发展和完善。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一、学校应为美术特长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众所周知,好的环境与氛围是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我们的高中美术特长生也与同龄的学生一样,每个星期的大部分时间吃住都是在学校,接触的最多的也是学校环境,所以,学校在培养美术特长生时,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是重中之重。根据我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实际出发就可以挖掘很多的美术教育资源。比如我校地处全国盛名的旅游地,少数民族居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随之而来的美术资源也就非常丰富,学校就可以提供资源和机会让学生多到大自然中写生,充分去挖掘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努力开辟一些学习途径,以培养高中艺术特长生的创作能力。

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培养方案

按照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所主要针对的就是那些对艺术具备了稳定的兴趣的特长生。美术特长生的质量又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即文化课和专业课。这就要求学校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并重,引导他们通过主动学习,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满足社会各方面的要求,最终为自己的梦想助力。

美术课堂不能固守成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当前形势的具体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灵活的变通;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杜绝“一刀切”的做法。在培养方案中重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自主观察能力

在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实际教学中,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感受以及欣赏的能力,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一门能够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产生热爱的重要课程,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和艺术感染的情形下,这时候老师不要将自己的感想强加于学生,而应该鼓励他们的自主观察能力,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2.分析理解能力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学生眼中产生的美感是不尽相同的,学生要能够用所学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分析理解之后尝试产生新的艺术灵感。

3.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态度、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客观的判断和评价,从而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和目标。

4.善于思考和勤于动手的能力

美术专业的学习和文化课的学习一样,要善于思考。有的学生懒于思考和动手,学习没有积极性,其实美术是眼、脑、手结合的综合活动,如果一味地画,不动脑筋去想,必然事倍功半,俗话说,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充实和完善理论,才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教师应制定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

对于高中美术专业老师而言,应该对近年来的美术高考以及相关专业院校招生计划和具体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以及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例如有的学生文化课好一些,但是专业课稍显欠缺;有的学生专业课不错,但是文化课又实在太弱,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来协调好专业课和文化课二者的关系,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样对学习和画画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就可以引导学生,如果长期学习大脑累了,那就正好换个脑子去画画,还可以缓解大脑的疲劳,如此一来,事半功倍,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不同的美术生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就非常大,教师就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比如我所任教的我校现有美术生20人,其中,有基础好的,也有基础差的和刚开始学的,我把他们就大致分为了三个档次:①美术基础好、文化课较差的;②美术基础较差、文化课基础稍好的;③美术和文化课的基础都差的。针对这三种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有所提高。在辅导方法上又都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用范画法,有的用领画法,有的用个别指导法。比如高二在四月份考试画色彩,色彩在一开始虽然接触过,但很多美术生基础不太好,只有一、两个稍有基础,因而采用作示范加之以个别辅导的方法,七八次课之后,感觉学生在造型方面、构图方面基本没有大问题,但就铺色、深入、用笔和调色方面不是做的很好,还有待加强。

四、高三集训的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画班,这也可以迅速提高专业课的成绩

集训选择哪一个画班,集训的时间长短,要根据个人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学生文化课专业课都较好,可把自己的目标制定的稍高一点,选择画班的时候,要选择那些针对较好学校进行辅导的画班,而且学习内容可多一些,以便有更大的选择机会;文化课好,专业课差的学生,集训的时间可以稍微加长一些;对于那些文化课差而专业课好的学生,可适当减少在外集训的时间,让其多在学校学习一下文化课;对于那些文化课和专业课都较差的学生,可把目标定的低一点,考试的内容相比较简单一些的院校,然后针对那个学校所考的内容,专门学那几科,以保证专业课的顺利通过。

五、学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改变陈旧观念,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科技创新 基石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12-02

一、中美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分析

(一)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力,这一点从美国经济在过去100多年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是充分证明。正如美国商务部负责知识产权的官员戴维・卡普斯所说,美国产业新技术和产品服务的诞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美国二战以来的经济增长有75%来自产业创新和技术革新,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从飞机、原子弹、宇宙飞船、通信卫星等国防高科技产品,到电灯、晶体管、互联网等百姓日常所需,美国人的科技创新和发明一直在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进步,这与美国从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息息相关。

美国从小学就推行创新教育。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比较重视让学生学习与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关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这是美国在创新教育方面的重要法宝。美国课堂教学是很开放的,他们在座位编排上很随意,教师在课堂上会尽力表现其幽默风趣,一个教条、呆板、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估不会获得好分数;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去查阅书本或网络以得出自己的答案,教师不会让各个学生的答案相一致,更不会去束缚学生的创新与想象力;美国小学一至三年级没有学业成绩记录,三年级以后各种考试也不公布分数,考试内容与学生教材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考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几方面能力,考题也千奇百怪,新奇的考试题目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学生表现突出,学校会建议家长去做智商测验,使学生有机会得到特别辅导。正是由于这种一贯推行的开放式创新教育,使美国人从小就具有超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以至于美国科学技术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在基础科学、医药、信息技术、转基因技术等领域美国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的创业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美国高校都设有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一般通过举办学术报告、科研竞赛、创业竞赛、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园,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如组织管理一种社团或沙龙、设计与组织一次公共活动、构思与设计一种报刊、提出一种新观点、制订一个小实验和一些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等,鼓励大学生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美国许多著名的高科技公司都是大学生创业者创造出来的,如Intel的摩尔、葛鲁夫,Microsoft的盖茨、艾伦,惠普的休利特、帕卡德,Netscape的安德森,Dell的戴尔等。据麻省理工大学(MIT)的一项统计,MIT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多家新公司,对美国特别是麻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校创业活动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二)我国应试教育阻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据统计,在工业制成品中,我国已有超过13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创新能力低,缺乏竞争力,产业链里最有价值的几个环节被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垄断,我国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分工里利润最薄的一环。只有拥有自己的创新产品和核心技术,才能实现新产品价值最大化。然而,创新创造能力不足导致我国难以产生创新产品和核心技术。而这种创新能力不足与我国长期推行的应试教育模式息息相关。

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至今已有30多年,高考制度使得“考上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几乎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孩子一成不变的最佳选择,这必然催生一切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从考试内容来看,学大纲、材、辅甚至统一考试答案,尤其是许多开放式的主观题也要规定一个客观答案。从教学评价来看,由于很多时候都是以考试分数作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质量好与差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为了考试分数死记硬背、题海奔命;教师为了工资待遇以讲解考试解题技巧来取代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校为了获得更多奖励和投资鼓励教师多补课多加班……这种考试、评分和排名等分数至上的教育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考试题的唯一标准答案更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新人才具有多种核心特质,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分析问题能力、论证能力、想象力与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兴趣爱好、主动性与持久力等。而我国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却扼杀了学生这些创造特质的要求。为了考试分数,学校和家长从幼儿园起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幼儿园补小学、小学补初中、初中补高中的学习内容,导致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埋没于题海战术中,严重遏制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缺乏创造力的学习思维模式同样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到20%~30%,足可见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严重缺失。

二、从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值得欣慰的是,教育部为了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颁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和《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鼓励和引导各类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通过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动手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笔者认为,创新人才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需要从小培养,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而并非到大学才开始提倡。美国等发达国家从小推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值得我们借鉴。

(一)减少课业负担,多开展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

我国现行应试教育模式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必然导致中小学生陷入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要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如向美国、新加坡等国一样中小学上午8:30至11:30只上半天课,下午做手工、做游戏、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多开展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考试制度,多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我国现有的教育升学模式全部采用考试择优选拔制度。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等没有一个环节不考试,为了达到“择优”的目的,考试出题者常出难题怪题以考倒一片,无论文理科、无论主客观题,考试答案均是统一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而应试者则死记硬背考试答案或参加各种考前辅导班学习应考试技巧。这种畸形的考试制度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此,应大胆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推行中小学就近上学原则禁止跨学区,中小学考试像美国一样小学前三年没有考试或不公开考试分数,考试题目尽量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少考现有知识多考创造性思维的题目,不用统一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多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跃课堂气氛,多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好奇心

我国现有的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通常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权威压倒一切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自由发言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标新立异,不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质。

(四)培养创新发明意识,从小培养科技创新发明的人才

日本特别重视从小培养创新发明意识,如针对幼儿出版《什么是发明》、《什么是专利》、《SLUMP博士》等多媒体辅导读物;针对中小学生出版《发现的喜悦》、《探索的快乐》等提高学生对发明兴趣的书;针对高中生出版《从专利来看产业发展史》通俗易懂地讲解专利制度的作用;针对职高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出版《专利篇》、《外观设计篇》、《商标篇》等使学生能够把握日常研究活动中可成为专利的技术等。日本从小培养科技创新发明意识做法如能纳入我国各类教育中,要让学生了解创造发明的过程,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创造、小发明等,逐步提高创造能力,对培养我国科技创新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五)提倡全社会配合,多为提供学生创新创业的舞台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携起手来,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为创新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学校和社会要全面开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设施,如图书馆、阅览室、科技馆、实验室等,使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有资料、有器材、有设施;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设创新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创办报纸、电视台、广播站,使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台相应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给予科技创业的学生资金扶持,让大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科技型公司。

总之,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事实证明,我国现行应试教育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应该向美国和日本学习,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全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有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走上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富国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朱诸.美国:科技创新成就经济大国[OL].新华每日电讯,2010-10-20

[2]韩震,虞立红.创新人才从何而来[N].光明日报,2012-06-13

[3]鲍炎炎.从日本创新教育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大中小[N].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6-03-23

[4]李祖超,杨淞月.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素养;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129-01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许多场合注重审美已经成为时尚。注重美、发现美、创造美不仅是艺术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素养和人生美好生活的一种需要。一个人如果在一个比较高雅和正规的场合,不懂审美,往往会被别人另眼相看,因此,加强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长远而现实的意义。中学教育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学生,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我们美术教师责无旁贷,要认真抓紧抓好。当前许多学校的开展学生美术专业高考培训已经不断深入,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展览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不断开展起来。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美术鉴赏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看到,高中学生的美术教学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尤其在农村学校,对美术教学的理解和重视不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注意学生长远的生活需要,有些人甚至走入了美术教育的误区。

一、误区分析

误区之一:价值取向和认识偏见化——重文化课,轻艺术课。价值取向上认为高中美术课可上可不上。

国家在中学的办学方向上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也提倡了很多年,由于高考中,除报考美术专业院校的考生考美术外,其他学生均不考美术,因此,美术课总被认为是副科,校长不重视,家长不支持,学生不想学,自然,老师也就更不把“副科”当“正课”来上,尤其是非毕业年级和非美术考生的课。因而导致本来爱好美术或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也放弃了。另外,艺术是圣洁的,艺术品也是圣洁的,它是艺术家的精神的写照。所以说艺术品是不能用卖多少钱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但是许多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总是举一些不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作品的艺术价值,如:某某的油画每幅都在几万元以上,某某的作品拍出中国画的天价等,诱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一个错误的判断,即卖的钱越多也就是艺术价值越高。常言道:“艺术无价”,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如果美术课上用商品价格来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无疑是一种误导。

误区之二:教学方式偏离化——背离了美术教学的特征,美术教学方式换汤不换药。

美术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许多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美术课上成了其他课。在教学中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只是一味地突出美术学科的德育功能,而忽视了美术学科的主要功能。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一堂美术课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诸多能力的培养,就会使美术课走入美术教育的误区。另外,“注入式教学法”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彻底改变,过于要求“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而在有意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自我创意和个性张扬。

误区之三: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化——过分注重临摹而轻视学生的创作和创造。

其它学科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美术学科却难有标准答案。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好比欣赏文学作品一样,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发现的每一次与别人不同的见解,都应该予以肯定。而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提供给学生的是美术学科中的普遍的认识与理解,严格说是参考性的材料,目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同时,教师应耐心听取学生意见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才有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教师如果是一言堂,而且一惯地固执己见,把自己当做标准,那是很可怕的。另外,由于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比较强,而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较差,加上受课时和环境的影响,学生无法走出教室,作业中多数是在临摹范作,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走出误区

那么如何纠正农村高中美术教学出现的偏差,走出误区,以实现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呢?笔者认为,要深刻领会新的美术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推广美育的真正价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育人为本,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一)充分利用新课改的契机,让领导和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努力为学生和美术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加强学习新理念,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水平,为学生发挥榜样的作用,激起学生的爱好美术的兴趣。成立兴趣小组。配合德育活动,办好艺术园地。增强校园育人氛围,让社会和家长看到美术的德育功能,也让学生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和天地。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写生、参观博物馆、参加画展等。开阔学生视野,又可带动其他学生,真正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