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各领域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实际上,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层次,是培养现代化社会建设顶尖人才的重要方式,而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确保研究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才能够使其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将自身的价值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经验,对导师与研究生思政政治教育关联等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的地位

2.1导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者

在正常的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师是负责对研究生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教师,其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时间较长,进而对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故而,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具有着实施者的地位。同时,研究生在跟随导师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其对于导师学术造诣方面的崇拜与尊敬也将影响其对于导师思想教育实施的认可程度变化[1]。而在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过程中,多数教师均将大部分的精神以及能力投入到具体的科研工作中,并且具有良好的研究水平以及学术造诣。所以,在对导师能力认可之后,研究生已经具有接受导师教导的心理准备,进而为导师的思想教育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能够提升思想教育实施的便捷性以及效果。

2.2导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者

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得了广泛的应用,影响着具体教学质量与效果。在我国研究生的教学生活中,多数导师均选择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旨在使不同情况的学生均能够得到一定的能力提升。而在具体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不同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这为我国思政治想教育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在因材施教方法的运用中,导师可以利用学生不同情况的掌握对学生实施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健康人格的建设。故而,在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具有着引导者的地位。

2.3导师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导师能够对具体的教育质量进行积极的提升。该种效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研究生的课题研究、论文写作、课题答辩等多个学习环节均离不开导师的引导与教育[3]。故而,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导师可以将专业知识的指导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合,将研究生的能力提升与思想建设进行融合,进而促使研究生能够在接受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同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健康人格以及世界观的建设,并且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3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

实际上,在我国高校教育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本身,都并不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面,也这导致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正确理解及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4]。在部分高校中,导师对于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认知,往往停留在学术关系层面,与学生的沟通内容也停留在探讨学术知识上,缺少关于学生自身成长情况、思想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大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思维体系,拥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且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因此,在其教育的过程中,并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面。而调查表明,虽然研究生的思想已基本成熟,但面对各种社会、校园、家庭等方面的问题,仍需要他人来进行正确的引导,导师对思想教育认知不足,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3.2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绝大多数高校中并没有建立健全的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没有关于管理该方面的相关条例,也导致在导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依据标准。同时,部分高校中虽然制定了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但该机制本身并不完善,其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举例来说,高校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缺乏针对性。实际上,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说,不同学生的思想政治领悟能力是不同的,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5]。但在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中,并没有结合不同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这也造成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3.3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性较低

通常情况下,一名大学导师带领的研究生人数较少,其应有充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解,包括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及思想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然而实际上,部分导师并没有安排充分的时间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其对学生的认识通常停留在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学习成绩等层面上,而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积极性及感情状况等方面都并不清楚。究其原因,就是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比较低,其不愿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或是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普遍,并没有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育。鉴于上述情况,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自身的成长,也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4提升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4.1增强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度

针对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这一问题,导师应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变过去对思想政治教育错误的认识,重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同时,导师也应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与学生维持良好的学术关系,更是应该与学生成为朋友,关心学生的实际成长状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波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6]。此外,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其自身的思维体系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但受到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影响,面对一些新的问题仍会出现一些迷茫。因此,导师应从旁给予一定的帮助,慢慢深入了解学生思维变化的真正原因,从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等方面入手,了解学生的感情变化,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4.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导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应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制度体系,改变重理论轻德育的传统教育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导师一定要树立自己的可信度,让学生能够充分相信并按照导师的指引正确地前进,使其具备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各项条件。

4.3构建教师考评制度

在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导师想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就必须在高校中构建教师考评制度。换言之,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导师必须确保自身的素质及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为了保障导师的水准,应进一步构建教师考评制度。在构建教师考评制度的过程中,应以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导师既要具备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的能力,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人意愿,而不是将自己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从而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4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自我教育为主

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导师是第一负责人,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培养的方式一般都是“导师制”或“导师组制”。这种培养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导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自主权,也使导师所承担的责任不断增强。对于导师来说,其不仅要对其负责学生的学习情况负责,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因此,在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以导师的自我教育为主,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为主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两学一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老师,也要深入学习落实这一重要文件精神。结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深入思考,广征意见和建议,力图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质的突破。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

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培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水平的研究生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保证。在专业知识和理论得到完备的同时,思想政治觉悟和意识就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以下难点:

首先,研究生的数量急剧增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上升,国家政策的鼓励,使得高校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入学门槛相对降低,再加之就业压力的加大,很多大学生选择进一步“充电”深造。数量的增大,生源种类繁多(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在职研究生),研究生质量参差不齐,思想基础状况也比较复杂,因此,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做到统一,必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其次,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不完善。当下,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高校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高,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也不到位,所配备的管理人员也严重不足,甚至有一位辅导员带百位学生的情况。加上高校硬件条件建设的滞后、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这些都导致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不均衡,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走形式主义的情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发展。

再次,研究生自身的各种压力也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做。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校的绝大多数研究生不满意或不太满意于当前的生活现状。比起本科生,在面对就业、情感、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社会承认度等问题上,研究生的压力明显比本科生的大得多。这使得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要,也加大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两学一做”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点

高校应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将工作做实做细。完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建立和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这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障;制定完善的招生计划和培养计划,因材施教;配备足量的管理人员,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及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建立一支专职队伍,并对其进行“两学一做”培训教育;给研究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思想交流平台,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实行研究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导师的人格魅力对研究生影响巨大。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导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导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养成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政治觉悟感染学生。导师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通过师生间的精神沟通和感情交流,呈现学术境界和人格魅力。导师应多关心学生生活、感情和心理上的状况,多跟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困难,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识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尤其在科研学习、生活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应多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辅导员一般为中共党员,应自觉学习并贯彻落实“两学一做”系列讲话的重要精神,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以身作则,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

因此辅导员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辅导员应通过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每一位研究生都能拥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第二,辅导员应多组织开展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对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活动,了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要跟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以及心里方面的情况,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辅导员应尽力帮助学生,尤其是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另外要重视对研究生学生党员“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以榜样的力量感化周围同学,促进研究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实效。

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教师也有义务培养研究生正确的政治思想,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对学生进行高效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正确的政治思想。其他课程的老师也要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传递“正能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的学习中去。

总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研究生数量增多,社会繁荣浮躁,信息冗杂而又良莠不齐的形式下,这项工作显得尤其困难。在当前“两学一做”的背景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开展工作,正确引导,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用心用力,抓细抓实,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在日常,便能取得良好实效。

参考文献:

[1]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动力和突破口。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还存在明显不足,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在实效性的增强上给予更大的关注。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含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学生身上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实际效果越明显实效性就越高。思想政治实效性的认定和评估工作考量实效性的关键,一般而言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方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了高涨的学习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中安排的相关内容,才能确保其充分吸收了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行为实践当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作用。

2.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正确可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很多情况下,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对实效性的增强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能忽视教师的因素,尤其是教师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实效性的内涵之一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3.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应得到明显的提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即使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他们的实际行动仍然不会有所改变,理论知识无法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大障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意义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现实体现。按照实效性教学思想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只有学生实际的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我们的思想动员工作才会更加有效。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反映不佳,这不仅使高校的名誉受到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在用人单位和社会上的地位。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晴雨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是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正常运转和有机结合的表现。实效性的取得需要在教育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合理新颖,不断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需要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优化组合和互相协调。

3.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于教师素质的提升也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首先需要教师对此有深入的理解,并付出相应的努力。教师首先应当认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在保持思想政治基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把学生的具体情况、社会环境、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全面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考量指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素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力量。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要依靠教师的素质,同时这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困境

实效性的提升需要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做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重点排查影响实效性提升的关键因素。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现在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这成为影响实效性的最大障碍,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不强,二是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当。一项针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调查显示,66.7%的学生表示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大,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而在这66.7%的学生中又有46%的学生表示因教学内容枯燥陈旧而对其失去兴趣。由上表可见,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反映最为强烈的便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相应的创新,以此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不对称。理论素质与实践素质不对称就是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在实际中却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出现了典型的知行不一现象,这是思政教育实效性低下的最大威胁。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好的实践行为,在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优良的实践行为变得越发重要。但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存在诸多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违背的地方,这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

3.教学理念和育人模式不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传统科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同时也制约着当下的教育改革创新。惯性思维总是在无意识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始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工作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来不断提升为学生服务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解决教学理念不够先进、育人模式不够科学的问题,认同并践行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在当前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当代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热情不高是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因素,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为此高校和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给予重点关注。虽然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随着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有所创新,如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开展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这些教学创新点都没有作为教学主体框架出现,而且很多创新之处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当深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信息时代下,网络对校园的渗透越发深入,同时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在这种时代变化趋势下,知识教育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学生除了对知识本身的需求外,还需要融合知识进行思考、处理问题,教师应当不断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网络技术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合到网络文化当中,整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环境,使学生接触到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更加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例如,结合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

2.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实践性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渠道,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提升其质量;二是要增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社会实践是锻炼和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关键因素,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是教学的针对性不足,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的联系性不强,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娱乐性要远远大于知识性。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研究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针对性,增加实践活动的数量,提升实践活动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章节,制定具有针对性、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活动。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教育,确保整个活动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较强,而实效性对实践性的要求又特别明显,为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指标选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37-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的意义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都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评估,是课程评估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评估也称课程评价,钟启泉教授在《课程设计基础》一书中明确提出,“所谓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课程体系,对它的评估评价,要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过程进行。同时,对其评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估,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薄弱环节的提升,从而整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的效能,发挥其“生命线”的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及评估指标的选取

通过典型问卷调查,对于开放式和非开放式问题的回收和整理。基本可以看出,在被问卷调查的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问卷显示,被调查的同学大部分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有一定的帮助,所在学校也基本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班级规模、授课时间、授课课时等基本能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同时,大部分同学表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存在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问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充满期待和渴望,希望能有更多的实践教学内容。显然目前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期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问卷也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部分学校的多媒体适用不充分,考试形式单一。基于以上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的指标选取中应重点突出,增加这些方面的指标设置。提升对教学实效性指标的选取,和实践课程指标的选取。“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在于学生对它的认同与践行,真正使学生能入脑、入心,终身受益。因此,为体现其价值取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选取应侧重教学指标,以提升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应用性相结合

科学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构建的最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原则的科学、评价方法的科学等方面。使其理论基础合理,操作方法科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时应注意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规律,结合时代背景和党中央相关要求,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并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估指标以科学性为基础,但是以应用为目标,注重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从而也在应用层面提升指标的科学性[2]。

(二)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体系应具有全面性,指标选取时应该涵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环节,涵盖对其整体的要求和课程的全部进程。对其要有全面的把握和控制,通过评估指标的全面选取,不使评估过程有遗漏,不留死角,也具有模版效应,能够普遍适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具有个性的特征,指标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比如,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也是不同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有区别,在评估指标的设置和构建上都要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可信度。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类课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进行的过程,在不同的环节应该有所侧重,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对其评估的侧重,调整指标的选取和构建,以促进其整体的提升。

(三)独立性与可比性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必修课程。但是,与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程相比,它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合适位置,评估指标的选取要与其他学科评估和课程评估的指标相区别,使其具有独立性,可以进行独立的评估活动,获得独立的评估的结果。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估过程,也要有一定可比性,通过具体指标的衡量,能查找出各学校的不同差距,和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达到找差距和促提高的目标[3]。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科学的原则,按照通用的层次分析法,将主体指标分解成一个具有分级模块结构的指标集合,即树型结构的指标集合。每一个指标集都是由若干个子集组成,而每一个子集又是由更小的子集组成,直至最后不能再分解的指标。逐级确定指标,形成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统一的指标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一级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行的一般过程和规律,选取评估的一级指标。因此,一级指标包括队伍建设情况、学科建设情况、课程设置情况、教学情况、实践条件和课程特色与创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要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足够的重视,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教师有一定的师生比等,这些是队伍建设这个指标中所重点考量的内容,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个把握。学科建设指标评估的是在有一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础上,对于科学研究的考核,是对课程质量的把握,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培养领域。课程设置指标主要评估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定位与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自身的发展过程,教育部05方案以后,课程进行整合设置,既具有整体性,各个课程也具有各自的侧重,但是对其课程的整体性和每门课程的衔接,是要达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课目的有重要的影响。教学情况指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功能和作用的评估,按照教学的一般规律,对教学的准备、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估,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功能和作用。实践条件指标评估的是实践课情况,实践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过程中可提升空间较大的内容,具体的指标也要符合实践课运行的一般规律。课程特色与创新指标主要评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与创新能力,是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的同时也就有针对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二三级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的二级指标选取在一级指标的指导作用下进行,分担评估目标,使评估更加具体可行。一级指标队伍建设评估中,分解为队伍数量和队伍质量两个二级指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和人员基础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队伍的数量是前提,质量是保证,注重师生比的平衡、专任教师的比例,并且注重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评估队伍的层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一级指标学科建设评估中,分解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等二级指标。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支柱,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科研奖项可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水平。二级指标人才培养质量只要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关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对整个课程建设也具有作用。二级指标学科声誉侧重评估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作用。一级指标课程设置分解为课程定位和课程衔接二级指标,确保课程的整体开设能力和各门课程的衔接,重点课程及内容突出,减少重复内容。一级指标教学情况最能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分解为教学准备、教学运行、教学效果、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与成果二级指标,教学准备指标是对于授课教师的备课情况、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应用情况和教学文件的编写进行考核;教学运行指标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考核,全面把握教学的运行过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效果指标是对教学结果的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社会反响等内容;教学管理指标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管理部门管理能力的考核,评估其制度的建设和落实的情况,以及奖惩机制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可的整体水平;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指标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研究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一级指标实践条件分解为实践课准备、实践课运行和实践课效果二级指标,实践课的指标评估针对性很强,教育部没有统一的标准,各高校一般都采取了不同的实践方式,对其进行考核侧重运行的合理性,实践课准备主要考核学时安排、基地建设和目标的制定;实践课运行侧重考核实践课的人员配备、内容指向和保障措施;实践课效果主要考核学生的评价情况和反馈意见,体现实践课评估指标的有效性。

三级指标的选取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级指标的分解,其选取以能体现上级指标评估内容为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在选取是侧重可量化、可计算、可比较的指标。比如,二级指标队伍质量指标可分解为教师年龄结构、教师学历结构、教师职称结构和教师培训等三级指标,通过比例计算可以得出具体的实际情况。具体三级指标选取已在二级指标分析中提及,不在累述。在具体的评估实践中,亦可选取观测点进行补充,实现量化结果。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范文第5篇

备课环节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印象不佳,对这门课的认同程度不高。“选而不来,来而不听,听而不专”仍旧是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一种常态,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对其成长所蕴含的重要意义。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历史和社会层面的原因外,教学缺少实效性和针对性是关键的原因。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要想改善这门课的教学,改善其备课是首要的环节。而高校思想政治课之所以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与备课环节存在着的问题也有莫大的关系。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众所周知,备课主要是从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

一、学情的分析

之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具有正确的政治理念、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发展自我的人。而这些观念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所能成的,而是其主动接受、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受教育者才是关键因素。必须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这里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观念、心理需求等各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我们所要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不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对自己没有用处,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而是觉得自己被迫上这门课。很显然,出现这种状况,不是因为这门课对学生没有用,而是当前大多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号准学生的脉,没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没有搞好学情分析。正是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思想状况、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研究不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并不合学生的胃口,这才会出现“老师讲的费劲,学生听得没劲”的情况,老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学生想听的。

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其次,就需要教师做好以信息的搜集、统计和分析等工作为核心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学生政治思想的实际状况和时事形势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或调整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现实的思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和提高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而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走入学生中间来,与学生很少有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基本上是老师上完课就走,课上课下都没有交流的机会,甚至有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老师的姓名,老师和学生之间都难以相互了解和沟通。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往往忽视甚至根本看不到对来自学生的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的搜集和统计分析工作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前提性、基础性地位。这些都导致了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状况并不了解,自然也就难以摸清学生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

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它要求教师能够摸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要搞好教学,既要深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并能够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这个教材的权威性、理论性和思想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个教材并不能全面反映各个地方发展的具体情况,它更像一个教学大纲。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时事形势发展的情况、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仍存在着这样几种不好的状况:有的老师只是空洞地宣讲教材上的理论,没有与实际结合起来,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有的老师则只是一味地批判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的任务,使学生对这门课更加反感;有的老师则是泛泛而谈,仅列举一些数据,缺少有血有肉的情节,教学上缺少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些情况都是应该避免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笔者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可以把宏大的理论和细小的生活情节结合起来,每个人生活的变化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则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选取身边的典型事例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可以引入更多的学理分析。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修养。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事情的描述和浅层次的分析,更希望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为学生提供有一定深度的分析既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有利于加深对这门课的认识和感情。第三,要以开放的姿态宣传马克思主义,要有理论自信。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而每一种思想之所以能够传播、流行,显然都有其合理、科学之处,当然也有其片面之处。不应该片面封杀或者是一味地批判、否定,而是应该加以引导,增强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既看到其科学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批判。不应把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流派对立起来,唯我独尊,过于自大的姿态只能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第四,既不回避现实问题,又要加以正确引导。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方面仍旧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加剧、弥漫着全社会的腐败风气、政治上的不够民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民众对党和政府不满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又是民众高度关注的,也是广大青年学子极为关心的,针对这些问题,课堂不能回避,不能一味地宣扬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好的一面,而是要直面这些问题。当然直面这些问题并不是说一味地批判党和政府,而是要分析出产生的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让学生认识到党和国家是在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社会主义带来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带来的,而是与我国的历史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等有极大关系。

正如前面所言,要想处理好教学内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这需要教师要深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谓“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有教师首先能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才能增强自己教学的说服力。其次,需要教师能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有许多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不深,难以深入浅出地阐释理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体验和感受也比较缺乏,比如,就连很多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的教师,也很少到过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并且也很少有教师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去参观考察过。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不能给学生一种现场的感受,不能使自己的课堂注入一种个人亲身体验的情感性的因素,只能使课堂教学成为纯粹的知识性教学,而不是富有丰富情感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进行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我们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课堂讨论法、问题教学法、练习法和读书指导法等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而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等,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是采用大课的方式,一起上课的学生人数较多,甚至几百人在一起上课,这让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余地比较小,不太适合除讲授法以外的其他教学方法。讲授法有其优点,但同时因为这种方法难以实现教与学双方的互动,也难以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因而缺少思想的碰撞,灌输意味很浓。当然,老师们也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着改进,但是这种改进更多地体现在制作精美的课件等方面,力度有限。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上课场景就是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授。这种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小结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旧面临着认同程度不高的问题,对我们每一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来说这仍是一个严峻的事实,这涉及到我们工作的意义和成效的问题,因而扭转人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极为迫切,这需要我们每位从业者认真对待,不断提高和改善我们的教学质量。所谓“功夫在课外”,改善我们的教学,就需要我们从备好每堂课做起,注重每一个环节,扎实而有序地推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志荣,薛忠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工作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9):171-174.

[2]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4):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