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第1篇

在清澈恬静的仙居母亲河――永安溪两岸,昔日的荒滩地、乱石堆,经过土地整理后,如今成了片片良田。桑田里成片的梨树开满了花,婆娑的提子树缀满了嫩芽,翠绿的橘树生机勃发……

据了解,到2006年止,仙居县共实施了48个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区总面积达11.6万亩,建成标准农田8.5万亩,净增耕地2.6万亩。

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土地整理的累累硕果,却凝聚着仙居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人大代表声声疾呼:切实开展土地整理

仙居县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只有0.47亩,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台金、诸永两条高速公路和永安、现代工业园区等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建设,仙居县建设用地矛盾非常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也日益匮乏。2003年以来,全县共办理农转用地8588亩。为了缓解建设用地紧张问题,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向外地县市购买了1000多亩土地指标。

农民靠土地吃饭。随着土地面积锐减,农民人均拥有量大幅度减少,部分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加上仙居县土地耕作条件普遍较差,产出率不高,农民增收无从谈起。因此,广大农民纷纷要求加强土地管理和整理,增加可用耕地,提高土地质量,增加产出率。

“如果不进行土地整理,增加土地面积,我们吃什么?子孙后代将吃什么?”采访中,下各镇黄梁陈村村民陈方弟激动地向笔者述说。

土地问题越来越制约着仙居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大代表们也忧心忡忡。在近几年的县人代会上,代表们就土地整理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

2004年3月,在仙居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像约好了似的,纷纷就土地整理问题提出建议。李浩军等12位代表提出了关于要求加强土地管理、有效开展土地整理的建议,要求从仙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切实开展土地整理,实现耕地总量平衡,满足建设用地增长需要。王均淼等10位代表则提出了增加土地整理项目、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在这次会议上,要求加强土地管理、有效开展土地整理的建议,被确定为重点建议。

2005年3月,在仙居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再次就加强土地整理问题提出建议。代表们在建议中就土地整理的具体项目安排等,提出了要求和对策。

2006年3月,在仙居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2007年1月,在仙居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不少代表又对深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

早在2004年,人大代表们对开展土地整理的强烈呼声,就引起了仙居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开始,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把土地整理工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对每件有关土地整理的建议,县人大常委会都进行了认真的督办。他们还先后组织人大代表就土地整理工作开展专项视察,组织对土地管理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组织对县国土资源局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评议。

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土地整理重在科学

2005年7月至9月,仙居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代表对县国土资源局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评议。

2005年9月10日上午8时半,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室,行政执法评议会正在进行中。20个乡镇(街道)代表小组的60多位县人大代表、县政府分管领导及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会场井然有序,气氛严肃。

“当前,土地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在促进已有土地的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要加大土地整理和造地力度,努力扩大建设用地的增量。”方建平代表首先发言。

“要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体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和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针对土地利用问题,徐小华代表提出建议。

“结合仙居实际,开展土地整理,要注重与防洪重点工程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为防洪重点工程顺利建设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吴才华代表的发言有根有据,显然是经过了充分的调查研究。

此次人大代表们的评议发言,比较集中地针对土地整理问题,县政府分管领导及国土资源部门领导认真记录着每一位代表的发言。

“要认真对待人大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充分讨论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政策,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和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并强化土地市场管理,规范土地市场体系。”县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纳整理,及时向县政府作了交办,并要求县国土资源局对土地管理和整理工作进行整改,限期报告整改情况。

意见交办后,县国土资源局先后召开局长办公会、中层干部会和全局机关干部会,统一思想认识,对照问题,认真剖析,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制订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他们把土地整理工作进行分解细化,落实责任科(室)和责任人。

县政府进一步组织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对土地整理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广泛征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县政府制订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建设标准农田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仙居县土地整理折抵指标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等有关土地整理的政策性文件。

县政府成立了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各部门抽调了一批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工作人员专职从事这项工作。

2005年12月30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行政执法评议整改情况的汇报,并对整改中存在的土地整理工作主动性还不够、土地整理实效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意见和要求。

县国土资源局进一步研究改进工作,确定要严格把好土地整理立项论证、设计、工程实施、项目验收等“四关”。县政府也结合实际,专门制定了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政策,实行标准农田建设一票否决制。

为使土地整理工作落到实处,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深系乡镇,了解和督促乡镇规范土地整理工作。

2006年5月,仙居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检查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明带领下,对土地管理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组一行沿永安溪沿线自西向东,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检查。检查组成员一路看到,在美丽的永安溪两岸,土地整理犹如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

在横溪镇土地整理施工现场,连片的荒滩已被整平,十几里的防洪大坝正在建造。几十名施工人员砌坎、拌混凝土、灌水泥浆,个个干得满头大汗。该镇人大副主席方培富说:“村民对平整荒滩造田、修筑防洪大坝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对百姓有利的,就会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

下各镇下张村是靠近永安溪的大村庄,因地势平坦,村民最怕下大雨,每逢台风季节就是村民担心受怕的日子。“这次土地整理造起4米高的防洪大坝,村民们再也不怕洪水了,所以整理土地的热情特别高。”该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张富桂在工地上高兴地说。

站在大战乡车路头村平整的农田小道,扑面而来的泥土芬芳,沉甸甸的油菜籽在风中摇曳,你怎么也想象不出它昔日的凌乱与荒凉。

乡人大主席张锦洲告诉检查组,车路头村村前砂石滩,通过土地整理,改造成了沟渠配套的标准农田,新增耕地182.5亩,造田用的3万多立方米粘土,是从下张村的大岩塘水库清淤出来的,肥力大。在造田的同时,还浇筑三面光渠道2000多米,修建机耕路3公里,建造了两座大桥,大大改善了农民生活生产条件。

在仙居的横溪、下各、埠头、大战等乡镇(街道),到处是一派土地整理的忙碌景象。

到目前止,仙居县共实施了48个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区总面积达14.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近8.5万亩。土地整理使该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得到改善,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建成灌、排渠道300公里,新建机埠22间,修建蓄水池15000立方米,河道疏浚85000平方米,建成农道190公里,修造防洪堤坝31公里,新建桥梁50座。另外,2006年在建的土地整理项目8个,涉及7个乡镇,整理区总面积达3万亩,新增耕地面积可达6500多亩。

监督脚步永不停息:土地整理要取得“多赢”

2006年8月,仙居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再次对土地整理工作进行视察。

8月3日,天气晴朗,阳光照耀着金黄色的玉米,缕缕清风拂过,玉米叶子发出动人的音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明一行,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视察了双庙乡上料村土地整理现场。村党支部书记王子亭高兴地汇报说:“整理后的溪滩地上种的1亩多春玉米,当年收了300多公斤,收成比良田还要好!”

这些比良田还要好的溪滩地,是双庙乡刚通过验收的上料片土地整理项目中的139亩新增耕地。如今,在这片耕地上,已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淤泥。

然而,视察组也看到,量的盲目扩张,带来了种种问题:永安溪两岸低山缓坡的开发,破坏了植被,影响生态环境和沿途风景;滩地的不合理开发,影响了沿溪湿地、防护林体系建设,造成防洪能力下降;零星的土地整理,形不成规模效应,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

土地整理与标准农田建设的关系还不够清,土地整理的标准还不够明确,补偿机制还不够健全,规划有待完善……一个个问题引起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深思。

“土地整理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也是落实‘三农’政策的有力举措。目前,我县的土地整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很多地方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还是增加耕地数量,还未全面进入以提高乡村生活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的阶段”。县人大常委会农资环保工委主任季珊这样认为。他提出:“现在土地整理要从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高上来,妥善处理好土地整理与相关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着力提高土地整理质量,提高耕地和配套设施标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力发展新产业,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结合旅游开发,加强生态观光走廊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明指出。

2006年9月5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视察情况反馈会议,针对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了整改意见。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标准农田;管理;措施;问题;建议;浙江衢州

中图分类号 S159;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44-02

根据《浙江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农业厅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标准农田管理权限下放工作的通知》(浙农专发〔2014〕8号)精神,自标准农田管理工作下放以来,衢州市按照相关要求,在补建标准农田项目质量评价与认定、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评审与项目验收、标准农田占补(置换)审批方面,市农业、国土资源2个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合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

1 工作方法与措施

1.1 补建标准农田认定

1.1.1 成立专家库。通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择优选择的方法从市农业、国土资源、水利、环境保护、县级农业部门中选出相关专家设立衢州市耕地质量评定专家库,专家库共设专家33名。

1.1.2 严格质量评定制度。补建标准农田质量评定由项目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向市农业局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受理后由各项目县土肥站站长担任评定组组长,市、县2级土肥专业人员为评定组员开展项目区的质量评定工作。评定工作按照《浙江省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现场勘查、取样检测、数据分析。为防止样品采集过程中的主观性,所有样点事先在竣工图上布设完成,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样点分布图进行采样。样品检测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衢州市土肥站根据现场勘查与样品检测报告,将数据录入“浙江省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并导出相应等级。质量评定报告编制完成后由衢州市农业局牵头从耕地质量评定专家库中抽取专家对质量评定结果进行专家会审,市农业局根据专家意见最终对评定报告修改完善[1]。

1.1.3 标准农田项目认定。由市国土、农业部门联合对耕地地力等级达到二等以上的标准农田进行综合验收。验收合格后将新建的标准农田纳入标准农田储备库[2]。

1.2 标准农田占补、置换审批

在标准农田占补(置换)方面,严格规范审批流程。先由县级农业、国土部门向市级农业、国土部门提出申请,再由县级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县级农业部门签署“两区一工程”审查表,对于涉及已(在)实施的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的上报农业厅批准,进行相关的核减与补建,在置换方案审批上如涉及已(在)建的千万亩标准农田提升区的,补入地块一律要求一等田占补。申请材料受理后,先由市级农业部门业务人员进行初审后报科室领导审查,最后报分管领导签署审批意见[3]。

1.3 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评审

提升方案由项目县人民政府向市农业局提出,主要包括地力提升方案、基础设施提升方案两大内容。衢州市农业局根据方案事先对提升区开展实地勘察,对于立地条件较差不具备提升条件或实地已经种植苗木、水塘或有临时建筑的相关面积予以剔除,并要求方案编制单位提供项目区域最终的矢量数据,以便后期的管理。衢州市农业局组织农业、财政、水利等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项目县根据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由衢州市农业局下达同意提升的批复。

1.4 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验收

1.4.1 出台验收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补划标准农田提升项目的管理,规范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验收认定,全面检查、评价质量提升成效,由市保护耕地和造地改田领导小组出台《衢州市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验收办法(试行)》。验收办法引合验收制度,由市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同级财政、国土、水利部门专家成立验收组,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物资采购与发放、管理制度、项目建后管护等进行全方位的验收。

1.4.2 引入审计制度。在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引入审计制度。根据项目的提升方案开展审计工作,主要检查各级财政资金到位情况、项目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审计报告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4]。

1.5 档案管理与备案

标准农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所有申请材料、验收资料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项目所涉及的地块备份电子档案、照片等数据。补建标准农田认定与标准农田占补(置换)审批每月由市农业局向农业厅报备1次,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评审与验收5个工作日内向农业厅报备。

2 主要工作成效

自标准农田管理工作权限下放以来,衢州市共认定新建标准农田项目9个,面积共计93.656 8 hm2,其中一等田面积4.405 3 hm2,二等田面积89.251 5 hm2。评审通过7批次17个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方案,累计提升面积1 132.59 hm2,总投资9 195.14万元。验收通过2个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验收面积23.790 3 hm2。审批标准农田占补(置换)项目41个批次,共涉及标准农田237.099 6 hm2。其中,占补项目9个批次,置换项目32个,占补项目均为省重大水利、交通项目,主要为九景衢铁路与46省道建设项目。所有项目涉及已(在)建的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都按照规定进行补划,确保了耕地数量、质量双平衡。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在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导致项目实施未能按方案预期进行,部分补划项目未能按期提交验收申请。下一步,市农业、国土2个部门将对全市所有在实施的补划项目开展一次全方位的督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在标准农田占补(置换)审批工作方面,因农业、国土2个部门的数据库未能同步,在标准农田管理的内网平台上新纳入的储备标准农田与新实施或新验收通过的千万亩提升区块等数据不能及时更新,有可能会对市一级的占补(置换)审核带来不便。

4 参考文献

[1] 程街亮,单英杰,倪治华,等.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209-1211.

[2] 李建,丰黄斌民,梁国新,等.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J].热带农业工程,2015(1):38-42.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邵阳县 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52-0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工作一般来讲包括项目的立项启动过程和计划过程两个部分。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县农开办在“早”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坚持宣传发动到位、科学规划到位、招投标到位,抓好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前准备工作,确保年度土地治理项目顺利实施。

1 宣传到位,赢得项目区群众支持

邵阳县农开办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等文件规定,通过大力宣传和引导各乡镇、村组竟争项目,调动项目区干部群众参与开发的积极性,自觉并配合项目区的征地、土地流转、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等工作,确保项目实施“零阻工”、群众“零闹事”, 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完工。

(1)公开竟争项目。在项目申报的上一年,该县农开办运用广播、电视和文件、会议、横幅等多种形式,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任务和投资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目标、向全县公开,通过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由开发意向的乡镇政府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通过现场考察、科学评定竟争项目乡镇土地开发优势、村民支持力度,选择项目开发区域。

(2)村民民主评议。拟建项目区内的村在乡镇政府的指导下,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征求村民对实施开发和自愿筹资投劳的意见,并形成相关的书面材料。村民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参加,村民代表会议有五分之四以上的村民代表参加。意见经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和参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员签字同意后,最终把拟建项目放在该村下一年实施。

(3)科学考核乡镇。在项目申报当年,该县农开办组织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拟建项目区,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考评,将最优的项目区作为本年度项目申报立项;未列入当年申报立项的拟建项目区,继续完善各项工作,竞争下一年度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2 规划到位,促项目产生最大效益

在项目规划立项前,邵阳县农开办邀请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专家,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围绕产业、促进增收的原则,到项目区现场勘察,科学论证、精心设计项目施工图;反复修改,形成的最终规划设计图,赢得上级开发办满意、县政府领导满意、项目区群众满意。

2.1 坚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工程规划设计既要充分考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要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该县农开办围绕粮食、烟草、油茶三大主导产业为目标,结合项目区农业区域整体布局,坚持高起点规划、科学设计、因地制宜的原则,精心设计、科学规划;2008年至2010年,该县农开办在金称市、白仓镇、塘田市镇、河伯乡烟草主产区实施了土地治理项目;2011年始,又在下花桥镇、诸甲亭等乡镇粮食主产区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成效显著,壮大了烟叶和粮食产业。

2.2 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该县农开办围绕“在山上种植油茶林,在山脚发展烟叶,在山下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在院落建设人饮工程”为纽带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规划书;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合理地安排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通过规划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 坚持与群众利益相结合

在项目测量设计上,该县农开办在项目区的实地察看项目区选址是否符合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治理规划一致;察看地形地貌是否为平原小区、丘陵小区或梯田小区,是否存在地形地貌复杂、高差大等难以施工的问题;察看灌溉水源和水资源利用是否有保证;察看目区内灌排、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情况是否能满足项目的实施。该县农开办反复上门征求当地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修改后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当地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民群众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和听取群众的意见,避免项目因规划而致群众利益受损,造成农民反对而阻工,从而在项目区获得了民心,得到了民意,提高群众参与项目开发的热情,让后面的各项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3 招投标到位,打造高标准示范工程

邵阳县农开办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推行了招投标制度,一批技术精、信誉好的施工企业参与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中来,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效益,也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3.1 抓好工程预算编制环节

在工程预算时,该县农开办采用实物清单报价,即合理最低价进行编制。工程概算的直接费用中的工程材料用量套用官方规定的定额,原材料价格、人工费以现行价为准;其它费用只含税金和利润。在预算编制完成后,根据工程布置、工程量大小、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控制在50--100万元之间划分标段。

3.2 抓好资格预审环节

经请示上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同意,该县农开办委托具有资质的招投标公司公开招标。在招标公告中,明确招标范围、投标人资格、招标文件的发售时间、地点及有关事宜,并注明每套标书售价。企业投标报名时,在县纪委、监察局的监督下,由招投标公司负责资格预审,对投标企业法人证书、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安全资质证书、项目经理证和本人身份证等“六证”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按招标程序进行。

3.3 抓好招投标监督环节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第4篇

今天,我们在绍兴县召开全省耕地保护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全省国土资源局长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年度耕保工作,研究部署**年度耕保任务。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形式新颖,程序紧凑,气氛宽松,没让大家用过多的时间长篇大论的汇报工作,而是充分给予大家围绕今年的工作任务谈谈如何抓好落实的打算和意见及建议的机会。上午,鲁建平处长就去年全省耕保工作和今年工作任务作了总结与部署。下午,各个市局分管局长和省厅办公室及相关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也谈了今年的工作打算,大家谈得都很好。应该说,去年全省耕保工作成绩是大的,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设、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落实征地补偿安置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对指导和规范耕地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省耕保系统所有同志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分不开的。大家都知道,国土资源系统有三项工作难度是很大的,一是征地,二是执法,三是土地开发。而这三项中有两项工作职能在我们耕保系统,这就需要我们比别人花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鲁建平处长会上布置的各项具体任务都是经厅党组研究决定的,希望各个市把任务带回去,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耕保工作再强调几点,供大家研究。

要全面完成好今年全省耕保工作任务,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认真履行好耕保职责”。具体地讲,首先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第一、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基本农田是浙江人民的“口粮田”、“保命田”,这条红线是绝对不能逾越的。国务院确定的我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711万亩,保护率85.05%,这个保护面积是一定要确保的。各地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贯彻好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196号)精神和省里即将出台的《贯彻意见》,对文件的内容和精神,大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结合各自实际,很好地把握和领会,认真抓落实。二是要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各个市、县“一把手”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担负起这个重任,而具体负责和落实完成任务的还是我们国土部门的同志,大家一定要为市、县(市、区)政府领导当好参谋,确保各地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三是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我省已确定3个部级和8个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每个市确保建设好一个示范区。省厅耕保处要根据部里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订好建设的具体标准,各地去认真执行、落实。四是注重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督促检查。这是抓工作落实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类似设立保护标志牌、土地权属纠纷等问题,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严格落实责任人,坚决制止随意占用、破坏基本农田。

第二,土地整理,特别是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一是各地要明确任务。今年全省下达土地整理147.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132.17万亩的计划任务。刚才,大家都提到的关于今年省厅下达计划任务的有关问题,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1500万亩标准农田任务分解各市的剩余任务在12万亩以下的,全部将任务放在今年计划完成;而对宁波、温州、台州、金华、绍兴等5个地市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相对艰巨的,我们在考虑下达计划任务时,安排今、明两年各放一半任务。关于对超额完成标准农田的,还要出台鼓励政策,目前,已与省财政厅达成一致,起草了《关于鼓励超额完成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意见》,正报送省政府批准,一旦批准,两厅将联文下发各地执行。该《意见》明确了三条鼓励政策:(1)超额完我1500万亩分解下达任务以外建成标准农田的奖励标准从每亩20元提高到每亩40元;(2)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折抵指标后剩余额度可跨年度用于报省批准的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也可易地有偿补充耕地;(3)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后可按规定申请预先核拨折抵指标,以及项目竣工复核认定后即可申请奖励超额完成计划任务5%的使用额度。在实施有效激励政策的同时,对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任务的,我们也制订了三条惩罚措施,可以说,惩罚措施是非常严厉的,惩罚力度也是很大的:(1)与分配使用额度挂钩,按未完成面积的10%扣减下一年度分配使用额度;(2)与目标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3)与指标调剂挂钩,停止指标调剂活动。我们之所以把惩罚措施写入文件,目的就是促使大家认认真真完成好这项工作。二是希望各市要尽快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区),早作计划,早制订方案。我想,早干早主动,晚干晚主动,不干就被动。各地要抓紧时间进行项目立项并实施,不能仅仅因为农耕时节等原因而不去想设法去谋求干好这项工作。因为全省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决不能因为个别原因而影响全省这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按时完成。三是各地要一门心思抓落实,不要患得患失。大家千万不要再有其它逃避、退缩、侥幸的想法,要按照省下达的计划任务脚踏实地去抓实、抓好这项工作。我省在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上,想了很多点子,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比如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它是推动这项工作的很好的剂,既出指标,又出经费,大家一定要用足用好。各地要在执行省有关鼓励政策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地实际,采取更加有效、有力的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全省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四是今年每季度召开一次全省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会,抓进度,促落实。总之,建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任务是这届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只能不折不扣完成,会后,各市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认真作好部署,切实把今年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建设用地审批工作。大家都知道,耕地保护不仅是保护好耕地,同样,用好地,把地用出高水平、高质量也是耕保工作的重要方面。集约利用土地,本身就是保护耕地的体现。首先,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做到依法审批。农用地转用的条件、程序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定,我们在审批工作中,务必要按照规范要求,不能逾越法律、法规的权限。其次,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设用地报批规范文本(征询稿)》。省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等四个工作规则的通知》(浙土资发[**]93号)中对农用地转用的报批材料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大家要对照文件要求,好好研究该范本,认真进行修改、提高和完善,进一步规范我省建设用地报批材料,统一样本,统一格式,以方便大家组织审批报件,提高审批效率,确保报件质量。三是要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人员。审批工作是一项业务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一批业务骨干作保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重审批办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业务能力,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勇于奉献、廉洁奉公的审批管理人员,确保我省审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切实保障好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此,我们要认真履行好耕保管理部门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一是加大农村宅基地等建设用地复垦力度。今年,省厅首次下达了建设用地复耕6万亩,其中宅基地复耕4万亩的计划任务,各地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做好任务的分解下达。通过农村宅基地等建设用地复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引导和帮助山区农民移民下山脱贫致富,这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二是用足、用好建设用地复耕周转指标和复耕指标,进一步研究复耕、周转等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和村民建房等,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三是继续做好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生产,而我省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对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地要化大力抓好这项工作,夯实新农村基础性建设工作。

第五,要在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各地要结合国土资源部提出的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尽快地在我们耕保系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首先,领导要做明白人。作为领导者,要充分认识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性,一批优秀的工作人员是我们做好事业的根本保障。要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学会挑选人、善于用人、重视培养人,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做好工作的能力。其次,各地要逐步建立、完善一整套学习、培训制度。按照建立“学习型”机关的要求,不断加强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争取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着力在依法行政、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沟通协调、推进工作的能力;清正廉洁、自我约束的能力上有一个明显提高。三是组织开展“一事一议”活动,各地要注重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因地治宜地制订应对政策,有效地解决问题,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第5篇

经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水利兴修和林业生产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认真总结去冬今春水利兴修和林业生产工作,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今冬明春水利兴修工作。

,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下面,根据研究的意见,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关于水利兴修工作

(一)总结经验,正视差距,提高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自觉性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群积极主动、扎实苦干、顽强拼搏,去年的水利兴修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县日最高上工劳力达万人,投入各种机械台,共完成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万个,完成土方万方,分别占计划的和。开挖疏浚大中沟条,小沟条,完成高标准治理片万亩,新打机井眼,村塘改造面。在去年冬修工作中,范集镇、漆园镇实施线北段沿路两侧综合治理工程,两个乡镇克服了战线长、面积大、施工难度大等种种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双涧镇和白杨林场对高标准治理片,坚持边治理、边配套,标准高、质量好;篱笆镇农田整治和洼地治理,规模大、面积大,综合效益明显;岳坊镇于沟清淤疏浚工程质量好、标准高,可以发展引水灌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很多乡镇都能按照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部分乡镇,对水利兴修认识不高、信心不足、决心不大,对于已定规划没有认真的组织实施,效果较差;也有个别乡镇,去年的冬修水利没有干,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我们要正视去年水利兴修工作存在的问题,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扎扎实实地抓好今年的水利兴修工作。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水利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当前,我县的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要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还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今后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于今年的农田水利工作,根据省、市会议精神,按照税费改革的规定,今年还有个“两工”可以利用,我们要抢抓政策机遇,干好今年规划的工程。今后农田水利怎么搞,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已经明确,要改变过去用行政手段让农民出工的做法,发扬民主,尊重民意,利用“一事一议”政策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继抓好兴修水利工作。乡镇重点工程可以采取乡镇人代会讨论通过、发问卷调查;村办工程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取消“两工”并不意味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后就不干了,而是要充分尊重民意,不要行政命令。关于对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要求,同志强调,要继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对水利兴修工作的投入,抓好月份的“全省水利突击月”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冬明春水利兴修任务。

为了认真搞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务局早在月份就开始调查研究,着手规划,在充分征求乡镇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今冬明春全县水利兴修总体规划,经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实施。

二、明确目标,主攻重点,

扎扎实实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今年是我县实行税费改革的第三年,也是保留农民义务工和积累工的最后一年,农村每个劳动力还有个劳动积累工和个义务工,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要抓住这个机遇,用足用好“两工”,切实抓好影响排涝和灌溉的骨干工程,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月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今年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全省

今冬明春水利基本建设,还要立足于大干,要争取主动,在秋种基本结束以后,迅速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工作的高潮。对有关政策问题,会议明确了今年仍有个“两工”可以使用。各地要抓住机遇,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解决跨乡镇、跨流域的大工程。明年“两工”将被取消,以后农田水利工作怎样开展,按照税费改革的规定,可以充分利用“一事一议”的政策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根据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今冬明春我县水利兴修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做到旱涝兼治,突出治旱。重点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地表水,抓好引、蓄、排、灌的配套工程;在地表水源严重匮乏的地区,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坚持打井不放松。重点抓好三大工程建设,即茨淮新河大坝开发、高速公路和线两侧综合治理,同时抓好村塘改造和洼地治理,努力增加灌溉水源,扩大综合治理效益。计划今冬明春水利兴修全县投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万个,完成土方万方,建设旱涝保收田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新增除涝面积万亩,改造中低产田万亩,新打机井眼,村塘改造面。围绕上述任务目标,重点实施三大重点工程和面上重点工程。

⒈三大重点工程

一是界阜蚌高速公路两侧综合治理工程。界首至蚌埠高速公路横穿我县小辛集、吕望、乐土、柳林、双涧、白杨等六个乡镇(场),总长公里。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

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县的交通环境,也给蒙城创造了一个对外展示的机会,而且可以拉动我县的经济发展。同时搞好高速公路两侧农田的综合治理,既是效益工程,又是形象工程。因此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治理高速公路两侧农田综合治理纳入全县水利冬修的四大重点之一。该工程战线长,涉及范围广,规划总面积达万多亩。为确保工程质量,县水务局已经拟定了《界阜蚌高速公路两侧农田综合治理规划意见》,要求做到统一规划,分段分乡镇施工。要求沿线各乡镇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施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抓好面取土塘的整修,利用施工队的条件,派专人负责,高标准地整修好取土塘,以便开发利用。

二是抓好线北段两侧高标准农田治理。我县线北段跨漆园、范集两镇,全长公里。今年实施的重点是:按规划要求,高标准整修路肩和公路沟,同时抓好两侧农田整治。据水务局派员实测丈量,整修路肩、公路沟土方量为万方,其中漆园段万方,范集段万方。加上两侧农田治理、植树造林,任务艰巨。要求漆园、范集两乡镇要围绕线北段综合治理工程做到早规划、早动员、早施工,争取主动。工程要高标准、严要求,要突出效益,做优质工程,发挥综合治理的整体效益。

三是茨淮新河大坝林业开发工程。我县茨淮新河大坝全长公里,坝顶、滩地加上坡地,可利用面积约万亩。今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冬修水利时机,动员沿茨三乡镇对大坝进行整体开发,全面规划,植树造林。这是展示蒙城形象的重点工程,县委、县政府要求堤坝、滩地必须按×米的规格统一标准全部植树。篱笆、常兴境内的堤坝、滩地树行内一律栽植花生,冬季种植耐荫的胡萝卜和越冬蔬菜,增加效益。堤坝、滩地植树必须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三超”,即东超怀远,南超凤台,西超利辛,要求林业局要提早做好规划。规划原则是:没有林木的空堤空坝空坡,一律栽植杨树;有果树的要规范;成片林木有缺棵断线的,缺一棵补一棵。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挖穴,统一树苗,统一标准,统一栽植,统一承包,统一检查验收“七个统一”,树穴必须做到公分见方,杨树苗必须在米以上,最终实现质量标准一流、生产管理一流、经济效益一流的目标。堤坝内现存的竹园、码头可以保留。关于造林资金问题按照“谁承包、谁拿钱、谁所有”的原则,自购树苗。待专项资金到位后,再实行以奖代补。沿茨群众不愿承包栽树的,堤坝、滩地要统一收回重新发包,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分流下岗职工承包大坝,绿化造林。关于堤坝防洪道路问题,茨淮新河堤防道路是重要的防汛通道,也是连接三个乡镇交通通道,在堤坝、滩地植树绿化的同时,要求三个乡镇要严格按照县河道管理部门的要求,全面高标准的对堤防道路进行整修,纳入三个乡镇冬修任务,参加全县的冬修评比。工程结束后,由县指挥部统一组织验收。

在抓好三大重点工程的同时,还要高标准地实施好两大项目工程。

一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该项目工程是国家为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今年我县积极争取了眼饮用水机井的项目投资,工程实施后,不仅解决了项目区人民的饮用水问题,同时也扩大井灌面积亩。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发挥最大效益,我们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工程验收程序。目前已完成机井眼,力争月底全面完成,申请省、市验收。

二是许町、楚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该工程的具体实施由县黄办负责组织落实。

⒉面上重点工程

一是井灌工程。今年计划全县打机井眼。实践证明,井灌是解决我县农业抗旱灌溉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措施。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井灌工作,全面规划,分年度实施。要多种形式发展井灌,采取三井一齐上,长远规划打机井,着眼当前小口井,村前村后手压井。要多渠道筹集打井资金,以自筹为主,在乡镇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适当给予补贴。总之,要坚持常年打井的指导思想不动摇,通过“三井”齐上,“四小”并用,从根本上解决抗旱水源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是大、中、小沟疏浚工程。我县大、中、小沟经过多年治理,基本上解决了排涝问题,但由于堵坝多,加之多年淤积,一旦遇到短期内局部暴雨,仍有发生局部地区内涝的可能;但从灌溉引水方面讲,地表水源减少,要发挥原有的工程效益,疏浚大中沟引水灌溉,是完全必要的。因此,大、中、小沟的疏浚治理,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突出解决引水和排涝的主要矛盾。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个工程重点,利用好今年的“两工”政策,综合治理,做到当年施工,当年见效。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地实施大中沟治理工程,既要执行政策,又要量力而行,关键要突出效益。

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自我县实施“”工程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今年,除沿茨三个乡镇、沿高速公路两侧个乡镇、线北段个乡镇以外的个乡镇,要把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放在高标准农田治理片建设上,要求严格按照沟、渠、田、林、路、桥、涵、站、井、村十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原则,继续抓好高标准农田治理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程,按照十位一体,综合治理的原则,今年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高标准治理片。要求每个乡镇每年治理面积不少于亩。对有水源保证的地方,重点是恢复、完善、配套;对于没有水源和水源得不到保证的地方,重点进行打井,发展井灌治理片。要突出实效,量力而行,做到建一片成一片,确保发挥效益一片。今年规划高标准治理片处,规划总面积万亩。

四是村塘改造和洼地治理工程。旧村塘改造和洼地治理不仅可以改善村容村貌,还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提高群众收入和增加集体积累。板桥北淝河洼地治理和去年篱笆镇的窑场洼地治理,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今年要求每个乡镇要重点选择面村塘或处洼地进行高标准治理,实行综合开发,实现综合效益。今年乡镇上报洼地治理处,面积亩,其中板桥镇决定继续对北淝河洼地实施治理,可改造低洼地亩,增加水面亩,土方量万方。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坚决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硬仗

一要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对水利兴修工作的领导。为抓好今年的水利兴修工作,县委、县政府已成立高规格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机构,对三大重点工程,县里已研究成立三个工程指挥部,以加强对三大工程的领导和督查。要求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实行分工负责和目标管理,切实加强对兴修工作的领导。重点工程都要设立工程指挥部,主要负责同志要坐阵工地,现场指挥。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树立水患意识,认真践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扎扎实实地把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冬修水利规划的每一项工程都要突出效益,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做无效工程和花架子工程。要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尊重实际,科学规划。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做到量力而行,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今年的冬修水利工作。真正把工程做成富民、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和“效益工程”,坚决做到无效益工程一个工不用,一锹土不动。

二要把握政策,落实任务。

今冬明春兴修水利,各乡镇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抓住改革机遇,用足规定的义务工和积累工,克服畏难情绪和拖拉应付思想,做到乡乡有重点工程,村村有任务,人人有指标,做到小工程、大规模。要利用好“一事一议”政策来解决工程建设及配套投资问题,严格把握“两工”的减免标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要提早准备,多渠道增加投入。目前,各乡镇的冬修计划已初步落实,要认真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认真抓好土地调整、作物茬口安排、兴修用工和经费、物资的落实等前期准备工作,使今年我县冬修水利工作做到有计划、按步骤地顺利开展。同时要多渠道增加对水利的投入。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农业丰收,落实结构调整的保证。在管好用好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同时,水利一定要有新发展。要多渠道增加对水利的投入,对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我们要努力争取国家支持、财政补助,但农民是投资的主体,当前在规定必要的投劳外,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问题,积极鼓励民办水利,对中小型水利工程要进行拍卖,实行卖旧建新。按照“谁受益,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多渠道建立水利建设投资的新机制。

四要统筹兼顾,抓好四个结合。一是兴修水利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围绕结构调整做规划,围绕高效经济作物、高产示范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做工程,二是兴修水利与绿化造林相结合,做到水利工程和林业挖穴整地同步进行。三是水利兴修要与文明村镇建设相结合,实施村塘改造和村庄环境整治,垫洼修路相结合。四是水利兴修和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相结合,努力做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合理利用“两工”珍惜民力、财力,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做无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