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者培养方式

管理者培养方式

管理者培养方式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卓越管理者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24-0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却没能使庞大的毕业生人群顺利就业。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无法与社会需求合理匹配,因此,培养本科层次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是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更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改革,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难求局面。

1 “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提出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针对高等教育主要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高校纷纷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尤为引起关注。2010年遵循《纲要》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该计划在高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领域做出了重大突破,开辟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在“卓越计划”的参照借鉴下,面临毕业生数量多且质量差,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的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更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目前管理类专业社会认可度偏低且缺少专业针对性和实践性,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成功率较其他工科类专业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企业对于高素质管理人员的需求是求贤若渴,管理人才不是没有市场需求而是没有做到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作为承载着培育适应社会需求高质量高素质管理人才使命的高等院校更是责无旁贷,高校提高管理人才质量改革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2011年天津工业大学启动了“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该计划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高度重视专门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整合学校现有教育培养资源,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教育培养理念,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精专业、强管理的高素质卓越管理人才。

2 卓越管理者培养的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最终培养人才的专向性和适用性。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在于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达到一致的匹配性,培养目标的模糊性导致了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卓越管理者的培养目标主要提出以下两点定位。

2.1 培养中层管理者及基层管理者的目标定位

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大更广的就业平台,也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承担者,在吸纳广大毕业生就业这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是高校人才输出的主要需求方。与此同时,企业对于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管理者的需求也十分迫切,高校和企业在人才供需上能够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卓越管理者主要针对本科层次进行培养,很难达到培养出高层管理者的水平,较高的培养目标无益于人才培养和顺利就业。卓越管理者的培养目标定位体现了社会需求适应性和人才发展的合理性,培养目标的明确性将有助于卓越管理者培养和满足社会需求。

2.2 培养“三主体联动式”卓越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

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是高校与企业或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一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理论学习在高校,实践培训在企业或组织[2]。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是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此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卓越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三主体联动式”是指企业、高校以及学生三个主体形成的一个循环系统,卓越管理者是这三个主体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的结果。企业作为三主体之一主要具备三项功能:一是企业需求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际标准;二是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主要场所;三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培养成果的直接评估方。高校在与企业的相互协力下,能够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革新,而且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主管加入师资队伍,促进教师类型多样化。学生同时接受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培养,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运用能力,在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检验和自我提升,打好管理理论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最终达到综合素质提升。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相互作用,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交相呼应,完成卓越管理者的培养。

3 卓越管理者培养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和保障,课程设置不是孤立的一部分,而是多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如企业需求、学生学习能力、教学目标等等诸多因素。卓越管理者培养的关键也在于课程设置,针对卓越管理者的课程设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现代企业普遍认为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对大学生的首要要求,因此,在卓越管理者的课程设置上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夯实管理知识基础和技能,让学生人人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并学有所用。如设置信息技术管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手段[3],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此外,企业对于大学生的个人素养也是非常关注的,如积极心态等,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水平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卓越管理者不能仅停留在专业水平上卓越,而是综合素质全方位卓越,所以课程设置类型要多样化,增设艺术课程,如音乐及美术作品欣赏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养成健全的人格。

3.2 以人才成才规律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美国大学阶段的培养主要以基础教育为主,对于一些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则划分到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模式是宽口径、厚基础,“树状型”课程结构,即“根底厚,树干精,枝叶多”科学地吻合了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生物学原理[4]。顺应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才能达到预期培养的效果,过高的培养目标势必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课程数量过多且难度加大必定会导致专业基础掌握不牢,而且也不益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在卓越管理者培养的课程设置上首先就是要以学生成长规律为科学指导,精简课程设置。其次是扩大选修课科目范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以教学方式多样化为要求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本科教学方式仍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改革教学方式就是要做到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中心,重实践轻理论,以启发诱导为主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目前企业真实并且最新的管理成功及失败案例进行有效分析,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案例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实行小组研讨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沟通能力,一方面学生之间知识储备能够互补;另一方面小组研讨能够展示出学生的优势以及特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举办专业知识技能竞赛,在比赛过程中能够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缺陷,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弱项和知识漏洞有效指导,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

4 结论

“卓越管理者”的培养是学习适用于实际操作的优势管理技能,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融合,培养学生具有自身提升和自我管理意识,具备一定管理知识和管理素质,掌握基本管理技能和管理工具,满足企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需求,能够胜任中层及基层管理工作的新型应用型管理人才。“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是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新举措,对缓解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以及企业管理人才难求局面的脱轨现象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 高松.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发展评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89-93.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商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F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1(c)-179-0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态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社会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提升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及企业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对管理精英人才的渴求;高校招生的逐步放开和竞争加剧促使高校努力寻求提升竞争力和发展的蓝海途径;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种种变化都催生着高校对卓越人才的培养。作为培养管理人才的工商管理专业理应顺应历史潮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从而改变当前高校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与企业管理人才难求的“怪圈”现象。

1卓越工商管理者的培养定位

据调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比重上升较大,占70%左右,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商贸业和服务业,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在招聘管理人员时有70%是面向本科毕业生,需求的主要部门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物流运输部、财务部、行政部等部门。高校卓越工商管理者的主要培养定位应是立德、立言、立行的大型企业事业部及中层职能部门管理者,以及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与创业者。

2工商管理三维管理体系

根据工商管理过程中核心管理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能,可以将工商管理划分成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三个维度:管理层次维、职能管理维和管理职能维,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管理层次维,按照一般的管理层次的划分,可以把管理层次分为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高层管理。职能管理维,企业的职能管理将分为两大类型,即业务管理和资源管理。业务管理主要是安排和协调企业的供、产、销等职能活动,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运行,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研发管理等。资源管理主要是分配和协调配置企业拥有和控制的各项资源,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的效果和效率,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有形和无形资源。管理职能维,根据学术界对管理职能的一般划分,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3构建基于工商管理三维管理体系的卓越工商管理者,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调查和历届工商管理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分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主要的职业岗位(群)是营销管理、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投资理财管理等岗位(群)。在对这些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内容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卓越工商管理者要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应构建紧密联系的融专业技能、课程知识和实践训练于一体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

3.1专业技能维:构建卓越工商管理者职业能力体系

根据业界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卓越工商管理者应建立以下相互联系的四层金字塔能力结构体系。3.1.1基本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卓越工商管理人才的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可以概括为能说、会写、细算、美德,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基本外语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管理素养。3.1.2通用管理能力卓越工商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适应所有领域和行业以及不同管理层次的能力和才干。具体表现为:修身——自我发展管理与性格修炼;齐家——团队建设管理;治国平天下——资源使用与运营绩效管理(任务管理)。3.1.3核心管理能力卓越工商管理者从事中层职能管理、项目综合管理等应具备的高于通用管理能力的核心技能。主要包括四大核心管理能力:营销与客户管理能力、企业内部营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能力和投资理财管理能力。

3.2课程知识维:构建富有特色的卓越工商管理者课程体系

根据卓越工商管理者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体系,打造相互联系而内容不重复的课程模块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3.2.1通用教育课程模块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素养,包括:信息技术、数学、外语及基本职业素养等课程群。3.2.2通用管理课程模块又称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本模块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写作、逻辑学、统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群。3.2.3核心管理课程模块又称为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群)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进行设置。本模块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管理能力,包括:营销与客户管理课程群、内部营运管理课程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投资理财管理课程群。3.2.4特色课程模块根据地方、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而开设的相关课程,如:战略决策、企业管理项目、商业智能、行业趋势分析、现代商业模式、创新创业管理等课程群。

3.3根据卓越工商管理者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设置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3.3.1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实验实训利用校内办公软件、外语教学、数学教学、应用写作、演讲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进行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的训练。3.3.2通用管理能力实验实训在校内,利用经济学沙盘、企业管理沙盘、物流管理沙盘进行实验、市场调查和通用管理能力实训体系进行实训。在校外,进行企业见习、观摩和每学期为期2~3周的管理实践,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3.3.3核心管理能力实验实训在校内,利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投资理财管理软件、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等进行试验实训。在校外,每学期至少进行2~3周的顶岗实训或管理助理实训,全面锻炼学生的核心管理能力。3.3.4创新创业与综合管理能力实验实训在校内,利用创新创业、ERP沙盘、ERP软件和综合仿真实验实训进行锻炼,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在校外,通过毕业顶岗轮换实习、毕业设计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4构建基于三维培养体系的“三维一体协同发展”培养模式

“三维一体协同发展”是指企业、高校以及学生三维主体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联动、内外交互、协同发展是卓越工商管理者培养的新型模式,可以彻底解决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

4.1“三维一体协同发展”的构建

学校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能够提升高校形象和竞争力,推进学校发展。同时,在构建合理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在企业的参与协助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改革,可以采取高校教师参与企业顶岗锻炼或者聘请优秀主管加入师资队伍等方式,促进教师类型的多元化。4.1.1团队培养学生从进校起就分团队进行学习,以培养其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团队规模的大小根据课程性质和能力训练要求进行划分,团队成员一般为3~8人不等。团队的学习模式以模拟公司真实运营的方式进行,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真实的市场环境中。4.1.2分类培养根据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等因素按企业行业性质、职业岗位群的不同要求进行分类培养,既可以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又可以发挥学生特长和兴趣,提升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4.1.3分段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的培养采用学程分段进行。大一主要完成基本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管理基础理论学习与通用管理能力训练;大二上学期主要完成营销与客户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二下学期主要完成企业内部营运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三上学期主要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三下学期主要完成战略管理和投资理财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四上学期完成创新创业管理、特色课程的学习与综合管理能力训练;大四下学期完成校外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实战性管理训练。每个学期根据所学课程完成2~3周的校外管理助理训练,因此从大一开始,就应将人才培养根植于企业的管理实践。4.1.4帮扶培养首先,组建校内专业、人生导师团队,指导学生人生发展、专业知识学习和校内的实验实训。其次,遴选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成立卓越工商管理者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组建企业实训导师团队,全程指导学生校外的实践实训。最后,组建同辈帮扶团队,高带低、梯队扶持,发挥学生之间接触多、交流易、渠道宽等优势,协助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在实践中训练提升管理能力。4.1.5竞赛培养在校内,组织学生参与各项专业技能训练和比赛,锻炼学生的管理思维和技能。在校外,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部级甚至国际级学科专业竞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管理思维和能力。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自身能力,又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2从学生角度分析

学生维:学生接受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培养,积极主动地融入团队学习,认真完成各阶段的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相关活动和竞赛。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功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检验和自我提升,打好管理理论基础并灵活运用,提升综合管理素质,实现自我发展。

4.3从企业角度分析

企业维:校企联动是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的有效途径。企业要获得优秀的管理者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应做到:第一,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际的需求标准;第二,提供人才能力训练的实践岗位和就业岗位;第三,检验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将企业管理项目融入高校课堂;第五,校企联合开发特色课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既培养和选拔适合企业需要的优秀管理人才,又可以得到高校的理论指导和支撑,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卓越工商管理者”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突出管理思维训练、管理能力培养和管理实践锻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管理潜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有了合理的培养体系设计与实施,以及学校、企业的精心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刻苦锻炼,学生必将成长为“会分析、善决策、精管理、能创新、重美德”的高素质卓越的工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近年来,中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这对高校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现行的酒店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显现出不能满足酒店行业高速发展的要求.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达到自身的完善.

1数据来源

笔者通过知网检索相关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关键字检索,得出相关的论文,经过进一步筛选甄别,排除国外文献,以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为分类筛选依据,最终获得文献35篇.这35篇文章基本概括了目前学术界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状况.

2总体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我国酒店业的急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日益迫切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双低”的矛盾一直存在.其原因既有社会层面和行业层面的也有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不完善不成熟的因素.总体来说对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有三种观点:市场需求导向、国际化导向和适度超前.第一,市场需求导向论.对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的定位.赵鹏年提出“旅游高等教育的产生不是传统学科专业教育的繁衍,而是产业需求在高等教育中的反映.它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田里、吕天云等认为酒店专业的办学定位应该是以产业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不同层次的学校应找准适应自身状况与特点的培养方向和办定位.章晓盛(2005)何建民(2008)黄建伟(2009)认为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不断适应产业的新需求.第二,国际化导向论.一些学者提出:面对国际品牌酒店的进入,我们最缺乏的是国际酒店管理人才.这不仅仅指会外语,而是指具有国际眼光和视野,熟知饭店产业的国际背景和运作模式,了解国际最新知识和经验,具有国际交流和合作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谷慧敏、俞聪,2005;张青,2007).第三,适度超前论.21世纪世界旅游业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均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趋势,客观要求我国旅游教育定位要具有较强的市场预见性,适度超前的人才培养定位有利于实现旅游教育目标,解决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刘晶).酒店教育不仅不能落后于酒店业发展的趋势,相反,还要走在酒店发展趋势的前面(莫新禄、陈强).但目前只注重“适应”其需求,对酒店教育如何“引领”和“创造”其需求考虑欠佳(孙峰).

3专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状况

专科类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多数比较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多的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忠诚度,专业操作能力和服务意识.如吴素君认为高职高专类酒店管理专业还是应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王晶在其硕士论文中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理论,选定沈阳市某旅游院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为测评对象,为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质量提供了参考模型.杨瑞霞、李进则认为课程设置要“根据酒店职业技能要求和社会行业技术发展的状况,及时把握前沿信息,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相关科目课程,开发重点课程.”范智军、孟铁鑫认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为目标,构建“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并以职业标准为考核依据,与知名五星级酒店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内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江浩指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指导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在酒店实习中积聚社会经验,并加以磨练运用.谌莲莲提出了1+0.5+1+0.5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在学校和酒店之间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的交叉进行,将强化专业教学方案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郑治伟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游富相认为国外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瑞士的洛桑模式和澳大利亚的“专业包”培训模式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培养模式.

4本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状况

吴军卫对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我国高等院校想要更好地进行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就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和改进办学方式等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阿荣娜通过对欧洲英、法、瑞士三国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欧洲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模式有以下特点: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本科课程选择多样,课程实用性高,具有时代性、应用性与职业性等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种渠道授课;重视实践教学,力度大、时间长,与课程内容与职业规划紧密联系;注重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设立研究中心,鼓励学生参与研究项目.杨慧敏在其硕士论文中选取国内外各两个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学院作为样本,在十个维度上对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对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李力、沈雅雯认为高等教育需要制定基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同时满足高校学位教育目标及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关于酒店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全面视角出发,整体构建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周生辉等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构建模块化课堂教学,课程设置上应删减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的课程,增加应用性课程和交叉课程的比例;构建阶梯式实习实训,通过开展学科竞赛的方式打造职业意识和公共能力培养平台.张飞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指出无论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队伍建设还是校企合作都要走国际化道路,做到与国际接轨.徐菱苓,孙艳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从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几个方面,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蒋婷等从学生、学校和酒店三个层面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基于职业发展的优化方案.陈凌志认为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建议课程体系模块化,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模块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吴晓颖总结出了目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图,以此为基础找到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另一类是立足于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某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如曾琪洁(2106),胡晓玲、刘苏衡(2015),史万震、胡孝平(2012)均从产学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包括整合学术教学与职业教育、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等.部分学者则基于市场导向和企业需求的视角对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如皮平凡等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出发点,通过培养目标创新、价值导向创新和教学模式创新三个方面的创新,建立了基于酒店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的本科教育创新模式.陈文娟、刘国胜以酒店企业需求为中心点提出了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王苗苗总结出了影响酒店业人才评价最为重要的四个指标是综合素质、操作技能、关键能力和基础知识,从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角度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5研究的述评

从以上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专科的教学模式构建与本科教学模式构建,都是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深化校企合作这几个方面入手的,在此方面表现出学者们对于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构成出现高度认同.而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目前的本科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偏离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一问题,同时对于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学者们从不同方向个角度给出了意见和建议.但就不同的区域及培养层次,尤其是本专科差别、国内外差别仍表现出其自身特色,同时对目标的定位、课程的设置、教师的培养等细节问题论述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鹏.高职专科教学质量检查的自评估[J].旅游学刊,1999(1).

〔2〕田里,吕天云.比较视野中的旅游专业教育教学定位[J].旅游科学,2008(3).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一词在教育实践论文中频频可见。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1993年刘明浚等人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方式和手段。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育部的《专业介绍》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被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在宏观层面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指导。然而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财务管理专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目标不清问题。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社会上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对财务和会计不加区分等,这使得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目标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陆正飞认为一个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如果不能反映出该专业的自身特点,那么,这个专业的持久生命力就值得怀疑了。

黄虹,章惠等以上海市高校、学生和企业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为调查对象,收集了有效样本400个,调查结果发现,尽管被调查对象普遍看好财务管理专业,但实际就业情况却与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并无明显差异,并且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中,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两者在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朱开悉通过对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要求的比较,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从总体上来说,不管从知识、素质、技能还是能力,其要求都比会计学要高,财务管理专业更加适合在研究生层次招生,如果在本科层次招生,最好从在校相关专业学生中选拔招生。他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教育应以素质为基础、以知识为主体、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素质提高为目的。

殷俊明和马丽君认为作为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要考虑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在设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时,要正视大部分企业财务职能相对较弱,对专门独立的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不高的现实。

现有文献从不同主体、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不同,但是所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显著的区别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的特征,否者就失去了该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不利于专业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如何实现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现有文献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段琳认为可以通过贯彻实施“导师制” 和“导学制”,构建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导师制”是一种学生管理模式,是“班级导师制”和“年级学工辅导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目前实施的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导学制”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方法,导学是指“激导、指导、引导、启导、点导、诱导”学生更有效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长沙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将人才层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并在培养措施中强调突出技能培养,构建适应职业需要的理论课程体系。杨芳,刘希玉以长沙学院为例提出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突出应用教育观念,用先进理念统领实践,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提升”。这些改革思路主要是从应用型的定位出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六个提升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是人才培养目标从理论型、知识型向应用型的一个转变。

卢新国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财务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提出了具体方案。3+1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设计的模式,是指在本科学习期间,前三年在校接受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到相关实务部门进行实践训练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设计的,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为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将最后一年设计成了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

“KAQ”人才培养模式是由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稳定关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KAQ人才培养模式下,首先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然后通过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加以实现。陈育俭以中层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为专业培养定位,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财务管理专业KAQ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首要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的发展定位以及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密切相关,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其次人才培养模式涉及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方式等方面,每一个方面的设计和实施都会受到特定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各高校应该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探索与学校定位相符的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管理者培养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高职;供需错位;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01-03

一、问题的提出

就国外而言,由于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成熟,国外学者围绕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和著作,形成了诸如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CBE、MES、双元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上,瑞士的洛桑模式与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开发模式由于关注于行业特点与要求、与企业进行实质而深度的产学合作并为此构建了专业理论与应用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采取校内校外并举方式构建实践教学基地、招聘教师注重行业经验而有效地规避了酒店管理专业供需借位矛盾,值得国内高职院校借鉴。

与国外相比较,国内学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散见于一些期刊中。代表性的有:李丽等(2004)对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朱巧芳(2005)提出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杨强等(2006)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曲波(2007)对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董国顺(2008)从工学结合角度,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艾琳梅(2009)在总结以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双证式”高职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国内研究状况,虽然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内学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开始重视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体系和操作体系。但就其进展而言,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构建和可行的操作模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供需错位现象仍然未能得到有效克服。基于此,有必要提出新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有效地规避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矛盾,推动其研究范式和操作体系的成熟。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根本原因

不可否认,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社会经济等因素,亦有微观的学校、企业、学生和家庭等社会主体因素,但就其根本原因而言,当前学者与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自身,即人才培养模式的缺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尽管提法众多,但学者基本上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要素[1]。基于此,我们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企业需求

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根本特征、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业务培养要求等内容,表述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某些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2]。

高职院校和企业成为自主办学、自主经营的主体。其主体行为除受国家法规约束外,在一般情况下都受到利益的调控。从现实情况看,多数高职院校从学校利益(诸如招生等方面)出发,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能胜任现代酒店业及餐饮业各类岗位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众所周知,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几年,星级酒店管理者深知酒店工作强度大、薪酬水平低、管理制度严格,很难从高职院校录用到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即使录用,流失率也相当高[3]。因此,星级酒店管理者不得不调整其人力资源策略,将酒店管理岗位面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仍未洞察到酒店业这一需求变化。

(二)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需要脱节

培养过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等载体,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它包括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师资等要素。就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具体表现在许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设置缺乏适应性、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实训基地缺乏先进性和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性等方面[4]。

(三)人才培养制度不健全

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5]。近几年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不少影响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内部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柔性的校园文化制度与企业制度脱节。

(四)人才培养评价不科学

培养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它对培养目标、过程、制度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反馈与调节。在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开设时间较短,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比较匮乏。在许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基本上还是以本科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评价为参考依据,评价主体和方法比较单一,评价指标也未能兼顾酒店行业需求。

三、破解路径

如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说,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失衡,学校自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模式与酒店业需求不适应,即使再好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和再佳的酒店用才环境,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困境。因此,我们认为,解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这一问题,根本路径在于走产学合作,构建起企业全程参与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构成要素。

(一)企业全程参与培养目标制定

从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看,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及澳大利亚培训包开发的培养目标值得供鉴[6]。它们首先关注的是行业特点和要求,它们成功做法就是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产学结合,使学校教育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把学校的学科型教育转变为适应酒店的技术应用型教育,培养有理论、懂业务,既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的人才。从我国目前酒店业人才需求结构来看,星级酒店行业由于受到自身环境限制,已很难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录用到大量毕业生[7]。为此,星级酒店不得不调整人力资源策略,实行产学合作,希望全程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以期录用到符合酒店需要的初中级管理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与酒店行业进行论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服务技能和较强经营管理实践能力、能胜任酒店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显得尤为适时。

酒店职业经理人就是以经营管理酒店企业为职业,运用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酒店企业或一个部门开展经营管理,并且取得工作绩效的管理者。将培养酒店职业经理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下酒店管理专业的目标,不仅体现了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而且密切了校企之间的联系。因为要培养酒店职业经理人,就必须让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诸多实践环节深入到酒店企业中去,在培养意识、提高技能的同时,提前熟悉企业管理环境,积累企业管理经验,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创业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打造。同时,从学生就业角度而言,将培养酒店职业经理人作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而且也解决了用人单位和学生对于就业岗位期望值上的矛盾。

(二)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涉及到多个要素,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三个方面。企业全程参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做到以下三方面:

1、全程参与设计课程体系

围绕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首先,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邀请酒店行业职业经理人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并与其共同制定职业经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与企业职业经理人共同开发相关核心课程。其次,实现课程内容岗位化。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起,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与受教育者的认识、习得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筛选相关教学内容。再次,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设计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8]。其基本设计思路是:对某一专门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最后,实现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将现场操作、作品制作、情景测验等方式作为考核方法,打破单凭一张考卷考核学生的水平的传统考核方式。

2、全程参与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从酒店行业的角度来看,酒店业是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最早的行为,与其他行业相比,酒店行业重实践、重积累、重酒店气氛中培养出来的独特的文化。可见,实训教学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9]。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强化实训教学关键是要抓好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与酒店行业密切合作,让其全程参与,使校内实训中心体现环境逼真、技术含量高、能向社会开放、适用的特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资源,与其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运行良好、关系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为确保实习效果,双方还应共同制定详细的实习实训计划,成立实习领导小组,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实习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学生的校外实习,并做出鉴定意见以保证不断提高校外专业实践的质量与水平。

3、全程参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10]。酒店行业全程参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最有效的实现方式是“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内培”:即对于校内专任教师,针对其授课方向,与本地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最优的酒店企业合作,让其每年安排他们到酒店现场锻炼,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酒店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达到良好以后方能返回学校任教;“外引”即从酒店企业直接引进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职业经理人,通过师资培训后充实到教学一线;“专兼结合”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长年或短期从企业中聘请酒店职业经理人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通过他们将最新的管理与服务技术带到课堂,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使课堂更贴近社会和行业,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企业全程参与培养制度设计

治理理论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依据。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国家将把部分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和权限转移给公民社会,变政府独家管理为公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头管理。在治理视野下,政府要充分尊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的权力,发挥它们在公事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11]。按照这一理论,高职院校作为非营利的社会公共组织,完全可以自主进行制度改革尝试,让企业全程参与,革除不利于酒店职业经理人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就目前而言,主要应从刚性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与柔性的校园文化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下:1、改变传统的考评制度,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有职业岗位一线行政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2、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酒店职业经理人培养过程的实施;3、大力推行完全学分制。通过推行完全学分制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特长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给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4、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构建与企业相一致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营造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

(四)培养评价与酒店人才需求相适应

人才培养评价是一个系统,在整个系统中,评估主体是核心。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由于利益要求不同,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同一评估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关注焦点,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我们理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行为、效果与不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关系提供分析框架,为企业全程参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由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内容上的多样化和目标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评价主体应该是一个多元的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多元化评价机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全程参与。作为主要利益体,企业理应全程学校人才培养评价工作。

2、确保匿名性。对此,可以通过对评价群体编码来确保评价的匿名性,如政府为A,学校自身为B,学生为C,用人单位为D。评估时评估表上只有评估对象的类别编码,计分时用每类评估主体的平均评分乘以各类评估主体的权重。

3、恰当的评价者权重。由于不同的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情况了解不同,以及评价的重要性不同,因此应对不同的评价者赋予不同的权重。相对而言,企业的权重最大,学生、政府、学校权重依次递减。

在评价指标设计上,目前学术界日益关注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平衡计分卡是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出发,将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目标,然后再把目标分解成由财务状况、顾客服务、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在内的多项指标组成的多元绩效评估系统[12]。平衡计分卡克服了传统的单纯基于财务指标评估体系的缺陷。事实证明,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评估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平衡计分卡不是企业的专利,它还可以应用于企业组织以外的各种组织的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估。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是由平衡计分卡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见图3)。首先,平衡计分卡基于平衡理念,强调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绩效的高低和优势并不直接表现为并取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财务状况”,而应更加注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在价值创造能力。其次,平衡计分卡系统把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换成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将学校及其学生的行为与这些目标联系起来,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后,平衡计分卡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不同的途径。平衡计分卡从具体技术层面彰显了它在评价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时进行定量分析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杨金土.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5).

[3\]李丽,朱巧芳.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4\]吴巧红.从供需错位看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5,(S).

[5\]杨强,张洁.面向就业的高职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6\]曲波.校酒店管理专业“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7\]龚敏.酒店管理专业全方位职业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管理,2007,(9).

[8\]罗旭华.我国饭店人才链的失位及其调整研究\[J\].旅游学刊,2006,(9).

[9\]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7.

[10\]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