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题报告主要措施

开题报告主要措施

开题报告主要措施

开题报告主要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不符合报告体系审核跟踪验证纠正措施

1不符合报告的产生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及早与国际接轨,在政府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努力提高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以增强社会信誉或迫于市场贸易的要求而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而实现以上目标的有效方法就是进行管理体系认证。目前主要认证类型包括: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食品危害分析与重点控制HACCP等多种体系认证。为通过体系认证,须伴生着这样一种工作:审核员对在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根据其影响程度开具不符合报告,发由受审核方以便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进行整改。

2封闭“不符合报告”的重要性

封闭的概念是:受审核方对“不符合报告”中所列的不符合事实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纠正和纠正措施,防止类似不符合再次发生,并向审核方报告纠正措施执行情况,审核方对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并对纠正结果做出判断、结论和记录的一系列过程。

3对不符合报告的封闭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受审核方相关人员对标准条款理解不透或对这种活动方式模式不熟悉,从而出现在内外审中提供不符合报告验证资料以封闭不符合报告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且由于审核组长(认证机构)与受审核方相距较远,费工费时。为此,有必要对此项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对各受审核方都能有所收益。

虽说不符合报告没有统一的格式,但其基本思路是一样的。本文就我局在内外审工作中,出现不符合的单位/部门在整改封闭过程经常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外审中,对认证机构出具的不符合报告在整改、封闭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为此本文以我局在外审中,认证机构出具的不符合报告格式为例进行分析,且只讨论重点项目。

该不符合报告第2项为:“观察结果:上述观察结果不符合标准第条款的规定;属次要 主要不符合整改要求:纠正 采取纠正措施 验证方式:异地验证 现场验证。”上述观察结果也曾用过“不符合事实描述”,就是审核员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现象进行说明,一般含有日期、地点、项目名称或载体,什么现象,未满足什么要求等内容。对于不符合事实的描述通常为一个事实一个报告,也可以对相类似的问题合开一个不符合报告。审核员已经将错误结论进行了定位,即错在哪里,这个一定要理解,因为对于同样的事实有时处理的重点也不尽相同,这是整改要针对的关键问题。对于整改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主要是纠正与纠正措施的区别,有些问题对于时间来讲已经失效,再回头去纠正已经没有必要,但是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一定要解决,必须针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因此,提供的证实材料应是审核以后进行原因分析、表明已经理解问题所在并能正确采取纠正措施的资料。

该不符合报告第4项内容为:“受审核方采取的纠正、纠正或预防措施(附含有原因分析的证实材料): 并由管理者代表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确认。”由于导致某种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是一对多的关系,如某产品检验出现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设备问题、也可能是人员能力问题或环境影响造成的等等。比较明显的原因一般容易分析到位,但对于有些复杂的问题,甚至要利用到数据分析才有可能查找到真实的原因,我们受审核方在这个环节上往往要走很多弯路,在原因分析上经常出现戴大帽子或过于笼统,致使采取的纠正措施不能保证消除已经出现的问题或不能保证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而纠正措施是一项计划,通常包含:针对原因的措施、纠正行动措施、举一反三地扩大检查并纠正类似问题。按照GB/T1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6.5定义:“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和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一定要针对不符合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采取相应的措施,采取的措施能够实现避免此类不符合的再次发生,然后对需要纠正的不符合项进行纠正,如过期检验仪器的重新送检或产品性能指标的重新检验,并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扩大检查类似场合,让类似的错误在所有场合都得到清理,在类似场合检查整改的记录要在证实材料中同时提供(此点容易忽视)。而此次报告的问题是下一次审核需要复核的项目,在追踪中若被发现类似问题依然存在的将会被判定为“主要”不符合项。对于纠正措施的效果验证,文字应表达明确,说明清楚如何实施了纠正措施,实施的证据是什么,能否达到解决报告的问题并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效果。最后由管理者代表从领导的角度出发,确认纠正措施实施有效,同意上报。

下面就证实材料中常见的错误或不妥当现象进行分析及点评。

原因分析类:1.“某人员对ISO标准学习不足或对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不足。”2.“因为未保存记录,所以未能提供上次策划的活动证据。”3.“因为没有学好ISO标准,所以没有做好工作。”

点评:现象1分析的原因过泛,应具体到其相应的职责上;现象2分析的原因一看似乎有道理,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真实原因是相关人员对策划要求缺乏理解,在策划时就没有做好记录,说未保存显得只是疏忽。现象3有点像是作检讨,未能说明是什么方面知识没掌握,导致了报告中的不符合现象。

制订措施类:1.部分纠正措施涉及到人的能力或工作态度的,未制订对人员的措施。2.需要举一反三扩大检查的未进行扩大检查。

点评:现象1制订的措施不能保证从错误的根本上解决问题;现象2制订的措施只是就事论事,未能系统地解决其它领域的同类问题。

验证类:1.“纠正措施实施完毕。”2.“将未检验的产品重新送去检验。”3.“对其它类似产品进行了检查。”

点评:现象1表达空泛;现象2缺少对检验结果的说明;现象3未说明扩大检查后取得的效果及提供证实材料的情况。

下面笔者就我局外审中一个已正确整改封闭的不符合报告情况进行分析:

“观察结果:2010年8月27日,在科研所力学室发现在用混凝土抗渗仪,其检定证书有效期至2010年4月21日,未能提供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的合格证书。”

上述观察结果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第7.6条款的规定;属■次要不符合。

审核组要求:■查明原因■纠正■采取纠正措施,对上述不符合项纠正/纠正措施的有效性验证由:■审核组长异地验证。”

假设有第1种原因:由于管理送检人员的工作疏忽,未及时送检;

假设有第2种原因:由于在周期检定计划中遗漏,未能按期送检;

假设有第3种原因:由于本所近期发生突发事件,检定工作暂停。

由上述原因分析可知,导致一个结果的出现可以有多个原因造成,不同的受审核单位/部门分析的原因可以是相同的,也可能不相同,这都属于合理现象,但一定要分析出产生问题的真实原因。有些复杂的原因还应通过一定的手段包括数据分析才可获得。

采取的纠正措施要与分析出来的具体原因一一对应,对于原因1疏忽问题:应进行加强责任心的教育,规定程序,或采用计算机报警等辅助手段;对于原因2周期检定计划中漏项的问题:应规定对计划进行定期复核的办法,及时补充周期检定项目;对于原因3的不可抗力:措施为及时送检即可。对只要求采取纠正措施的,除上述对应措施外,为使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应对所里的检测仪器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存在类似问题,应一并整改,若能提供检查发现类似问题已得到整改的证实材料更为充分;本报告如仅要求纠正时则将应检定的仪器送检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即可;各种活动的结果都应具备充分的证实材料,如会议记录、责任人批评教育记录或处分记录、学习记录、检查记录、签到表、重新修订的文件、纠正有效后的照片等等。

开题报告主要措施范文第2篇

一、 了解审计结论, 准确落实后续审计工作责任

在开展后续审计前, 审计部门要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要对审计期间的各类审计决定和意见进行认真分析, 全面收集审计资料, 包括审计所需要的来自有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总之, 资料的涵盖面要广, 以便掌握全面而详细的信息。 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整改报告)进行清理。找准审计决定和意见中的重要、 疑难问题, 逐项列出后续审计清单, 要对所搜集资料按照审计目标进行整理和分类, 这对确定审计重点有直接帮助。 在审计资源及审计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根据成本效益关系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确定重点审计项目和重要关注点, 将后续审计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审计人员,为现场审计打好基础。

二、 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 以便选择后续审计的方向和重点

审计回复(整改报告)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发现和建议做出的答复, 是执行审计决定和意见的一种强制性要求。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向审计部门报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是落实审计决定的具体体现。对审计回复(整改报告)检查主要分以下三种: 一是完全没有报告整改情况的。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报告整改情况, 要作为后续审计底稿的报告内容。二是在检查审计回复时, 要重点检查审计回复是否充分; 对整改报告中已经整改的问题, 要分析被审计单位整改的方法是否正确、 措施是否有效、 整改是否彻底。三是对审计回复中未采取纠正措施的问题, 要看是否有未整改的原因等详细说明, 未整改的理由是否充分等。在进行后续审计时,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应: 包括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报告中提出来的对发现和建议的回应书面文件, 以及被审计单位口头回应或者被审计单位保留意见的方式。具体指:①不回应;②回应不充分;③被审计单位存在分歧和偏向;④被审计单位将不采取纠正措施的详细说明。 有效区分和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和结论的各种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因为“ 回应” 说明了被审计单位经过反复斟酌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作出的各种反应, 内审人员还可通过回应选定今后的方向和重点( 或者澄清事实, 或者采取其他纠正措施)。

三、 重视已整改问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后续审计时, 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中已经整改的问题, 要重视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检查被审计单位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正确, 有没有移花接木、 瞒天过海的现象,有没有整改了一个问题又产生出新的问题的情况。二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采取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运行情况)与审计回复中已经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的书面记录)相比较, 看是否一致、 实现程度如何。三是有无存在根本未整改, 而审计回复中称已经整改的情况, 看是否有弄虚作假行为。对已经整改到位的, 要做好复印、 笔录等审计取证工作, 并作为后续审计资料保存。

四、 重点审查未整改部分并分析查找原因, 对症下药, 督促整改

对在审计决定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未整改到位的, 要作为后续审计的重点。对未整改的问题, 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对主观故意不进行整改的, 在交换审计意见时要督促其落实整改责任; 对历史遗留问题等客观原因未整改到位的, 要说明情况并有详细实在的整改方案; 对因政策变化使问题不需要整改的, 不应作为未整改问题; 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过程中, 因某种原因出现漏审或错审的情况, 审计机关在后续审计时应及时修正。

五、做好后续审计记录, 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

(一) 审计人员自身产生的记录。包括工作信件以及描述后续审计性质及结果的记录, 如审计日记、 审计工作底稿、调阅资料清单等。审计底稿要写明检查出的问题出自哪个审计结论, 并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在回复中报告等。(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等结论性资料。(三)被审计单位以审计回复的形式产生的书面记录。包括对计划采取纠正措施的描述及对审计报告中确认的采取整改措施的文字资料等。(四)各种检查取证资料。对于已经整改的重要问题, 所进行的复印、 记录等调查取证资料, 也要作为后续审计资料进行收集归档保存。(五)后续审计报告。后续审计报告是对后续审计的工作总结, 也是对审计工作效果的反映。后续审计报告要说明后续审计的目的、重申以前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 概括采取的纠正措施,后续审计时的审查结果, 以及审计人员对纠正措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汪金峰, 彭国祥, “ 审计跟踪检查” , 《 中国审计》 , 2002.5

[2]符史群, “ 刍议后续审计” , 广东省审计厅网站

开题报告主要措施范文第3篇

一、 了解审计结论, 准确落实后续审计工作责任

在开展后续审计前, 审计部门要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要对审计期间的各类审计决定和意见进行认真分析, 全面收集审计资料, 包括审计所需要的来自有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总之, 资料的涵盖面要广, 以便掌握全面而详细的信息。 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整改报告)进行清理。找准审计决定和意见中的重要、 疑难问题, 逐项列出后续审计清单, 要对所搜集资料按照审计目标进行整理和分类, 这对确定审计重点有直接帮助。 在审计资源及审计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根据成本效益关系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确定重点审计项目和重要关注点, 将后续审计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审计人员,为现场审计打好基础。

二、 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 以便选择后续审计的方向和重点

审计回复(整改报告)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发现和建议做出的答复, 是执行审计决定和意见的一种强制性要求。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向审计部门报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是落实审计决定的具体体现。对审计回复(整改报告)检查主要分以下三种: 一是完全没有报告整改情况的。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报告整改情况, 要作为后续审计底稿的报告内容。二是在检查审计回复时, 要重点检查审计回复是否充分; 对整改报告中已经整改的问题, 要分析被审计单位整改的方法是否正确、 措施是否有效、 整改是否彻底。三是对审计回复中未采取纠正措施的问题, 要看是否有未整改的原因等详细说明, 未整改的理由是否充分等。在进行后续审计时,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应: 包括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报告中提出来的对发现和建议的回应书面文件, 以及被审计单位口头回应或者被审计单位保留意见的方式。具体指:①不回应;②回应不充分;③被审计单位存在分歧和偏向;④被审计单位将不采取纠正措施的详细说明。 有效区分和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和结论的各种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因为“ 回应” 说明了被审计单位经过反复斟酌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作出的各种反应, 内审人员还可通过回应选定今后的方向和重点( 或者澄清事实, 或者采取其他纠正措施)。

三、 重视已整改问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后续审计时, 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中已经整改的问题, 要重视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检查被审计单位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正确, 有没有移花接木、 瞒天过海的现象,有没有整改了一个问题又产生出新的问题的情况。二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采取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运行情况)与审计回复中已经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的书面记录)相比较, 看是否一致、 实现程度如何。三是有无存在根本未整改, 而审计回复中称已经整改的情况, 看是否有弄虚作假行为。对已经整改到位的, 要做好复印、 笔录等审计取证工作, 并作为后续审计资料保存。

四、 重点审查未整改部分并分析查找原因, 对症下药, 督促整改

对在审计决定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未整改到位的, 要作为后续审计的重点。对未整改的问题, 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对主观故意不进行整改的, 在交换审计意见时要督促其落实整改责任; 对历史遗留问题等客观原因未整改到位的, 要说明情况并有详细实在的整改方案; 对因政策变化使问题不需要整改的, 不应作为未整改问题; 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过程中, 因某种原因出现漏审或错审的情况, 审计机关在后续审计时应及时修正。

五、做好后续审计记录, 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

(一)审计人员自身产生的记录。包括工作信件以及描述后续审计性质及结果的记录, 如审计日记、 审计工作底稿、调阅资料清单等。审计底稿要写明检查出的问题出自哪个审计结论, 并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在回复中报告等。(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等结论性资料。(三)被审计单位以审计回复的形式产生的书面记录。包括对计划采取纠正措施的描述及对审计报告中确认的采取整改措施的文字资料等。(四)各种检查取证资料。对于已经整改的重要问题, 所进行的复印、 记录等调查取证资料, 也要作为后续审计资料进行收集归档保存。(五)后续审计报告。后续审计报告是对后续审计的工作总结, 也是对审计工作效果的反映。后续审计报告要说明后续审计的目的、重申以前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 概括采取的纠正措施,后续审计时的审查结果, 以及审计人员对纠正措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汪金峰, 彭国祥, “ 审计跟踪检查” , 《 中国审计》 , 2002.5

[2]符史群, “ 刍议后续审计” , 广东省审计厅网站

开题报告主要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评审;执行;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重要环节之一,GJB9001B-2009要求企业最高管理者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求。管理评审工作是否规范和富有成效,是衡量一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营效果和质量高低的一把尺子,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不少企业在实际开展的管理评审时,由于对标准的理解不透彻,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管理评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评审会不是在最高管理者主持下召开的。由于最高管理者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均授权给管理者代表负责,所以,最高管理者认为管理评审也应是管理者代表主持,这是对标准的误解。GJB9001B-2009要求“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有的时候,按策划的时间进行管理评审时,最高管理者出差在外,就委托管理者代表主持,这也是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2、管理评审输入资料有漏项、不完整或泛泛而谈,没有实际内容。管理评审输入是管理评审的前提和条件,输入资料不全就不能保证管理评审的质量。有的企业对标准理解不到位,没有按标准要求的8个方面去做,有一定的随意性,导致输入资料有漏项、不完整,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有的部门领导不重视管理评审会,让部门质量管理员,而质量管理员对于本部门存在的问题并不清楚,了解的也不全面,也不调查,所以编写的输入资料内容空泛;有的部门认为问题写的多了,又没有解决办法,无法改进,所以在输入资料中不提问题。这也是不符合要求的。

3、评审会议没有讨论发言的记录,特别是看不到最高管理者的发言。企业有时候会邀请顾客代表参加评审,由于有顾客在场,各部门领导只讲成绩,不讲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管理评审会难免是走过场、做给顾客代表看样子,不可能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管理评审会作出的决定或纠正措施是质量部门确定的。最高管理者由于对管理评审不了解,前期资料准备都由质量部门负责,最高管理者只是临时主持会议,并把它当成召开中干会议,作指示,而没有围绕标准要求的内容展开。

5、纠正措施笼统、不具体,没有可操作性。由于最高管理者对标准要求的不理解,提出的要求往往是框架式或口号式要求,没有可操作性,也无法落实,无法进行检查。

6、对管理评审提出的纠正措施没有进行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的措施,有些是长效管理要求,但由于部门领导对管理评审的不理解和不重视,没有把管理评审措施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落实,等下一年度管理评审前对措施进行检查时发现措施还没有落实。

二、管理评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最高管理者要亲自组织评审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在前期进行管理评审会议策划时,就应明确最高管理者为会议组织召开者和会议主持人,并在策划案中明确会议流程、会议主题和各部门发言顺序,以便最高管理者和各部门领导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管理评审前发出通知,明确各个部门要准备的资料,最终由质量部门审核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前,最好提前一个月发出通知,根据GJB9001B-2009标准要求的8个方面,一一分解,明确相关职能单位需要提供的资料内容,同时强调各单位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建议。各部门准备的资料集中到质量部门后,由质量部进行审核整理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这样,使管理评审输入的内容更全面、客观,也能全面分析和总结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在管理评审前质量部门将各部门输入资料提出问题进行核查,沟通,明确具体的纠正措施。质量部门要汇总各部门提出的问题,筛选出比较典型或重要的问题,针对典型或重要问题进行核查和沟通,在调查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报告中要提出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在管理评审会议前,将输入报告提交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可以和最高管理者事先沟通,以便于最高管理者进行决策。这样,可以在管理评审时可以突出重点,控制会议主题,提高管理评审会的质量。

4、做好会议记录,为拟制管理评审报告奠定基础。会议记录内容主要是各部门领导的发言,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特别是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评价和对存在问题提出的措施要求。

5、管理评审的输出报告措施要具体,整改单位和时间明确,便于检查。管理评审结束后,相关部门整理管理评审报告,报告的内容明确评审输入中提出问题的具体纠正措施,包括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会签,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下发实施。

6、检查管理评审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并报告给最高管理者。管理评审会议的目的是确保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会议确定的改进措施是否得到解决,由质量部门按期根据管理评审报告要求进行跟踪检查,并验证措施的完成效果,将检查结果报告给管理者代表和最高管理者,使评审工作形成闭环管理。

三、结束语

管理评审就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间间隔后的一个总结,以确保体系能持续的适宜、充分和有效,然后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和改进措施。所以,如果管理评审会开的富有成效,对下一阶段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的提升。

开题报告主要措施范文第5篇

2014年度科级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以“全面转变作风,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主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市县委“转作风·惠民生”活动要求,以“反对‘’、服务群众”为重点,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民主团结,认真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群众工作本领。

二、会议时间

2014年12月18日。

三、参会人员

主持人:

发言人:乡科级领导干部

列席人员:民主生活会指导组、各村(社)支部负责人、乡机关党支部、中层以上干部、部分“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和党员群众代表。

四、方法和步骤

根据通知要求,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学习(12月5日-12月14日)

1、集中学习(12月5日-12月9日)

利用5天时间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每天不少于两小时,要逐篇通读规定必读的学习材料,精读重点篇目,在完整把握所学篇目的思想内涵和内在联系上下功夫,学习地点设在乡政府2楼会议室,由党政办负责考勤登记,努力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

2、自学(12月10日-12月14日)

为保证学习质量,保证学习时间与工作相协调,在集中学习一周后,再自学5天,每位成员须根据集中学习期的自身不足,结合自身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仔细梳理,迎头赶上。

第二阶段征求意见(12月9日-12月13日)

1、采取多种形式吸取群众意见。一是由党政办在全乡通报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做到人人皆知,二是召开座谈会,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部分一般干部召开着座谈会不少于三次,三是发放意见征求表,范围为机关一般干部,各村(居)委会,了解职工想什么,找准问题症结。

2、梳理反馈。对群众意见和突出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反思,检查科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诚恳对待。

第三阶段撰写对照检查材料(12月14日-12月15日)

科级领导干部本人要紧密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认真进行自我剖析,精心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作为整改的重要依据,在一定范围通报。对照检查材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二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方面的基本情况,三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五是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对照检查材料要开门见山、不说成绩和优点,直奔主题、重点突出、内容实在、剖析深刻、触及灵魂,防止把对照检查材料写成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

第四阶段开展交心谈心活动(12月16日-12月17日)

班子成员之间、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之间要普遍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坦诚交流思想,征求对方对自己存在问题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相互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化解矛盾。交心谈心时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和不足,做到敞开心扉、坦诚相见,多作自我批评,有话讲在当面,力求谈开谈透,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民主生活会前。

五、召开民主生活会

12月18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会议由乡党委书记主持,并邀请县纪委、县组织部相关领导参加。会议程序是:

(1)班子剖析。乡党委相关负责同志汇报会前征求意见情况和2012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主要负责同志代表乡领导班子集体做剖析。

(2)个人自评。党员领导干部要重点围绕是否明确摆出“”问题,对群众意见和上级点明的问题是否逐一检查并作出实事求是的回应,是否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刻检查剖析问题根源,是否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等内容,结合市、县委要求及各自分管工作,积极开展深刻的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检查自己,真正触及问题、深挖思想根源,防止避重就轻。发言时间一般不少于40分钟。

(3)班子互评。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带头发扬民主,带头进行深入的自我检查和剖析,带头对班子成员的发言进行逐个评议,真正敞开思想,帮助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相互批评要坚持原则、坦诚相见,真正达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觉悟、增进团结的目的。相互批评要敢于坚持原则、真正触及被批评者的主要问题,真诚帮助提高,防止好人主义。

(4)列席代表发言。各村(社)支部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党员群众等列席代表发言,帮助查问题、找原因、添措施。领导干部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征求对待别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对正确的意见,要诚恳地接受,并认真剖析根源;对意见较集中或重大的问题,要作出负责任的说明;对不符合事实或不完全符合事实的意见,要实事求是地作出解释。

(5)指导组点评。列席乡民主生活会的指导组,针对群众反映和民主生活会查找出来的问题,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作出针对性评价,对民主生活会尤其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情况,实事求是作出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6)形成会议纪要。对民主生活会的召开情况,做好记录,形成完整的会议纪要。

六、会后整改

(1)完善民主生活会分析检查报告。民主生活会后,要在广泛征求各阶层对分析检查报告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群众进行评议的基础上,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修订和完善。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对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问题,领导班子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人,要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完善整改措施,使整改措施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加有利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更加具有可操作性。领导班子成员也要分别形成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

(3)公开作出整改承诺。对已制定完善的整改落实方案,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让干部群众了解存在的具体问题、整改的具体措施、具体时限和具体责任人。

(4)对整改效果进行民主测评。民主生活会半年后,要分别形成班子和个人的整改落实情况报告,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对照整改落实情况报告现场检查、民主测评,并把测评结果与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相结合、与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考核项结合,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七、具体要求

(1)认真做好准备。民主生活会召开前,要围绕主题组织召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积极查找不足并提出整改意见,认真开展积极的、切合实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提高我乡工作开展的效果,促进乡党组织建设,推动全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