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语文教育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精选

古代语文教育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第1篇

1904年,“癸卯学制”产生,语文开始独立设科,称“国文”。在此之前的三千余年里,都没有严格分科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古代语文教育非专业化的原因有三:一是语言文字不可能离开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具体的文章而独立存在。就是在今天,虽然把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等从古代“大语文”中分离出来了,在实际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仍然无法摆脱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而独立进行,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二是古代的语文教育是以传思想道德为本的教育,教学生识字读文的目的重在通过思想道德之教化以立人,凡是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书籍,无论是历史、政治、伦理还是哲学、文学方面的均可学习。三是古人认识所限,古代的整个文科教育不可能分科进行,语文就必然同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各门学科融为一体进行。古代就连最简单、最基本的启蒙读物《急就篇》《千字文》等,都不是简单的识字读本,书中都包含了自然、历史、文学、修身、处世、起居、读书、劳动、祭祀、礼节等十分丰富的内容,蒙童识字是和认识自然、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启蒙之后的读物,就更是那些能够使学生修身养性,能培养齐家治国能力的,以传儒家思想为主的综合性教材。例如《四书》《五经》《昭明文选》以及解读这些经典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尔雅》《说文解字》《四书集注》等。

近代,语文终于从集文字学、音韵学、文章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于一体的古代语文教育中独立出来,但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化了,而是更复杂了。不仅仍然要与政治、历史、哲学等学问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增加了语法、逻辑、修辞(古代讲修辞主要讲比喻、对仗、炼字等,远不及现在丰富)、广义的文学(古代语文教育涉及的文学主要是诗词歌赋和散文,小说、戏剧难登教育大堂)和科技论说文;然而,语文教育的时间与古代相比却至少减少了一半。因此,语文教育的问题特别多。直到今天,语文独立设科马上就到一百年了,而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在理论上仍然争论不休,实践上也有不少问题。因此,十分需要把古今语文教育对比起来,把语文科同其他人文学科联系起来,把现代语文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把中外语文教育对照起来,认真地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搞不清楚,语文教时安排不科学,都会影响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古代语文教育是传“道”的教育

1.文本身就是道

语言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产物。汉字,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文字,字义和字形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基本上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语。许多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一个字就是一部历史,一个社会的缩影,一种观念的反映。学汉字,本身就是在学认字的同时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可以说是在接受一种“道”(泛指各种思想而非专指某些政治理念)。离开了这些“道”,你就无法理解这些字。例如,从“牧”“牢”“豢”既能了解畜牧社会的一些情况,又能理解汉代的一种官员为什么叫“州牧”,监狱为什么古人叫“牢”,收买奴才为什么叫“豢养”;从“刖(断足)”“èr@①(割耳)”“qíng@②(用刀刺脸)”“劓(割鼻)”“剐(凌迟)”等字,可以看到古代刑法之残忍;从“取(割耳报战功)”“伐(断人之颈)”“俘(按住下跪战俘的脖子)”可见战争之残酷;从“女”旁的字有不少是表示邪恶或者卑贱意义的,如“奸”“佞”“妄”“奴”“妨”“妒”“娣”“婪”“婢”“嫉”,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女性在告别母系社会以后的地位和社会对女性歧视的观念。因为汉字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古代解字的书籍都包含着不少古人之“道”,例如著名的《说文解字》。

运用词语,按照作者思想写出来的文章更是无法与“道”分离。思想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教育不可能不传道。教书必然传道,读书必然学道;读《论语》就是在理解孔子的思想,看《庄子》就必然了解庄周的主张。教师教一篇文章时可以不传自己理解之道,但是不可能不传书中之道,因为只要教师指导学生读懂了文章,也就是把书中之“道”传给了学生。

2.阐释也是传道

教师在讲学时不可能不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这个见解也可能合乎文章原意,也可能非常离谱,但是教师的理解不管是否合乎原文,实际上也是“道”。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说语文教育是传道教育。尽管教师对同一文章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但是无论是仁还是智,都是道。教师只要在学生面前阐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他就是在传道。

3.传道是统治阶级的需要

因为语言和思想的依存性,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掌握着教育大权的统治阶级必然要运用教育这个工具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要用教育这个工具来教化万民。因此古代的语文教育只能是以传统治阶级思想和道德为本的传“道”教育。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官学和绝大多数私学都不例外。只是不同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宣传的观点和选用的教材有差异而已。百花齐放时的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和主张虽然在许多方面不同,但是却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游说诸侯,办学传道。百花齐放的局面结束后,正统的教育就基本上都是以传儒家之道为主的教育了。

进入现代社会,语文独立设科了,但是,语文教育与传“道”的问题以及“道”是什么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好,因此,语文教育一会儿思想性,一会儿工具性,摇来摆去,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其实,语文和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必然包含传道教育。古今语文教育的传道的区别是:第一,古代语文教育的主题就是传封建统治之道,认字、解词、读文、写作等语文活动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得封建统治之道,语文知识的教育成了传道教育的附庸;当代以及今后的语文教育也必然传道,但是这个道应该是广义的道,它是让学习的人能真正成为人的人文思想和科技思想。第二,传道不是语文教育的主题,语文教育的传道,是非专业性、非系统性的传道,它是语文教材中人文思想与科技思想的影响性传道和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阐释性传道。今天的语文教育是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言的教育,是以语文知识教育为主题,通过语文教育活动,使学生接受语文知识以及语文教材所包含的人文思想、科技思想的教育。传什么道的关键在教材,而不在如何教。

三、古代语文教育是偏重读写的教育

我们现在谈语文教育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说,但是走进中国古代教育史、字典、辞书比比皆是,却难找到口头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律研究的典籍。教育的长河中,古代语文教育重视的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和写作。

古代语文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是读。因为读是明经(即悟道)和写作的前提。古人特别看重朗读(包括吟诵)、默读、精读与博览。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古人虽然未提出“语感”一词,但是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却非常看重语感的作用。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注:《朱子大全·读书之要》)清代在教育方面很有研究的教育家曾国藩,在《家训》中关于读的一段话,对诵读的好处就说得更加形象、透辟。他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没有语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运用——说和写。特别是与口语差异大的文言语感更需要通过朗读培养。几乎所有的古代教育家都强调“熟读成诵”,靠反复读和多读来达到意会的境界。因此,古人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内容,常常是先让学生把教材读得滚瓜烂熟,直到流畅背诵。这种不分年龄,不分文章内容,一味死读死记的做法肯定是有缺点的。其一,古人对记忆力没有科学的研究,不可能懂得科学地运用记忆力,他们只能从实践中体会到了背诵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就一味用加大背诵量的方法来求学习效果。其二,古人读写的内容重在悟道和传道,重在博取功名,因此读背的内容相当狭窄。一般读背的多是宣传儒家思想的作品,民间文学、杂家著述、自然科技的东西多半不入读背之列。因此,古代语文教育虽然懂得利用少年记忆力强的特点,让他们大量读背,但是培养出来的人,除产生了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之外,很多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庸才。很多有建树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是在传统学习之外还能广泛涉猎的人。现代语文教育呢,学法上,抛弃了古代少年时多读和多背的传统,不是讲深讲透,就是满堂“讨论”。教材上,不少课文没有几个生字,也找不出几句妙语,思想内容也很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富含文学性、哲理性或者科技性的美句美文。小学、初中九年下来,优秀文化的积淀和书面感悟能力都较差。等到这些学生进入高中和大学,理解力增强了的时候,头脑里却没有多少储备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发生碰撞。这应该说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失误。我们应该从古代语文教育中吸取其合理部分,在学生理解力弱、机械记忆力强的时候,让他们多记一点“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之类的精美又富含哲理的美句、美文,或者读背一些包含自然科学常识、原理的新韵文,以备将来理解力强时享用。头脑这块阵地,高雅的东西不去占领,粗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一味强调通俗易懂,不懂的不读不记,使学生失去了储备中华文化的大好时机,将来头脑空空,看不出这种教育方法好在何处。

读,是感悟的前提;读,是理解的过程;读,是继承的开端;读,是写作的基础。传统的文章教学,重视读的做法是有其合理性的。没有读的基础,汉语文的摩天大厦就无法修建。但是,语文独立设科以后,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只重传道、解惑、学例文,却忽视了另一方面:学生要在大量阅读和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积累知识、感悟人生、认识社会。事实上,不管教师多么高明,讲述多么生动,仅凭一本薄薄的教材、屈指可数的几个单元,是不可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化、社会生活、人文历史等知识的。语文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是由基础知识与认识、思想、情感等有机组合的结果。没有大量具有丰富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语文读物的熏陶,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只靠几篇样板文章的学习,是培养不出语文能力的。

古代语文教育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写。隋唐兴起科举之后,考试主要凭写文章论成败,语文教育中的写就成了重点之重点,读就成了为写服务的附庸。

古代的写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习写字,二是练习写文章。

就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来说,都只有通过反复书写才能增强识记和理解,也只有书写流畅,才能思维运动与手书运动同步,适应作文的需要。因此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字的书写,也因此产生了无数的优秀书法家。今天,社会已经进入了电脑时代,有人就认为,汉字认识就行,没有必要练习写字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第一,学生只有通过练习写字才能增强对字的识记和理解;第二,练习书写汉字能够促进人的多种思维发展;第三,如果对汉字结构不熟悉,电脑处理文字同样不会得心应手。因此,今天仍然应该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汉字。

文章写作方面,从史料来看,汉代就有了明确的写作教学。古人在四五岁启蒙时就一面读《急就篇》《三字经》《千家诗》等识字课本,一面炼字、炼句、属对、叶韵,进行写的基本训练。这种训练,类似于今天小学的造句和写话,但比今天的训练层次高得多。七八岁开始学文章时,作文与阅读就同步进行了。方式由抄写和模仿开始,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步过渡到独立创作。写的内容和形式随历史的发展日趋丰富,小到民间的简单契约、碑志,大到诗赋和策论,应有尽有。汉代语文教育已比较重视汉字书写和文体写作训练了。隋唐开科举之后,教学生应考的写作指导书也就应运而生,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教学开始了。如唐代的《diāo@③玉集》《类林》,有点像今天的作文材料参考书。书中分类摘编了若干经史典故,供习作者写作时取材使用。再一类则是供习作者作样板的范文集,类似于今天的优秀作文选,例如《兔园策府》。但是,科举产生之后,应试作文训练就成了作文教学的主流,读也只好服从于写的需要。到了清代,应试写作教学就走入了学八股文的死胡同,教条的写作方式和没落的统治思想,限制了力图以学人仕者的思维发展,害了无数本可能大有作为而又一心科考成名的青年。

古写作作教育虽然因封建科举和统治者传道学经思想的影响,形式上重八股,思想上重写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策论,把作文教育引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但是古人重视读为基础,以读促写的宝贵经验仍然值得今天的语文教育借鉴。今天的作文教育也有八股教育之遗风,重人格训练,轻知识和生活积累,加上左倾思想的束缚,写作教学常常走入形式死板、内容空洞、思想僵化的新八股道路。其实,学生作文难不是难在格式上,学生写不出作文和写不好作文,往往是因为思维不开阔和内容缺乏所致。思维不开阔和内容缺乏,是教育只重如何写作而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命题不切合学生实际造成的;学生对教师命题缺乏生活感受,只好胡编乱造,销差了事。思想僵化,是对学生的写作缺少宽容,写作之前就在命题上加框、讲评上再给学生加框,使得学生不敢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因此,何来情文并茂、有血有肉的文章。现在正提倡创新教育,如果学生连写一点真实感受都不行的话,创新思维怎么培养。当然,我不是说教学生抒写真情,就是让学生随便乱说,而是要让学生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在健康文学的熏陶感染中认识社会,改造自己,发展自己。另外,学生的生活圈子小,因此,只关注身边的生活还不够,广泛地看书、读报,把视线投向全国、全世界,投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广阔领域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平时多读、多记一些精粹的文句,到写作时,眼前之景、事、人、物才会与记忆中储存的妙词佳句发生联系,产生出新的连珠妙语。

关于听说教育。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听和说的教育是先于读写教育的。没有文字以前,人类的交际活动和文化的传承都只能靠听说进行。有听说的活动,就必然有听说的教育,只是这种教育是融合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的潜语文教育。有了文字以后,书本的读写教育同样是离不开听说的。但是,却没有教育家专门研究过听说教育的问题,也没有哪个教育家专门把听说作为一门课来传授。在古代,听和说的教育同逻辑教育、语法教育等一样,都只能是一种相互影响、自我感悟式的潜教育。奇怪的是,千百年来,虽然没有专门开设听说教育课,我们的古人,无论是工匠、农民、商贾还是官吏,似乎还没有出现多少听不懂话和说不来话的人相反的是,现在的语文教育花了不少时间去教与听说密切相关的语法知识、听话要领、说话方法和如何表情达意等听说要义,然而“听”“说”的效果却不见明显,这倒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其实,人类习得母语与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密不可分。婴儿的听说器官和功能是与语言学习同步完成的。当婴儿把语音与语音所反映的事物联想起来,形成概念的同时,听说器官和功能也逐步完善。因此,母语的听力和表达力,是在母语环境的相互交流中形成的。但是,我们也不否认有意识教育在听说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交际全球化、通讯现代化的今天,把古今语文教育联系起来思考,认真研究语文教育如何抓听说能力培养,肯定是十分必要的。问题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要认真分析,把任务列出来,具体划分到相应的年级,并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不要像“语文”本身一样,虽然独立设科,却又常常和政治、历史、哲学、逻辑等纠缠不清,搞到现在,一个世纪过去了,“语文是什么?”“语文教育该做哪些事?”都还是一笔糊涂帐。如果搞不清楚语文教育在听说能力的培养方面该做哪些工作,而是盲目地把有关听说方面的内容都揽起来,但又“什么学段教什么”,“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都搞不清楚,在语文教育方面本来就糊涂的教师心中再加一笔糊涂,语文教育改革就不会有很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月加刂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第2篇

1.1生源素质下降与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高专生源质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滑。以湖北省为例,在2000年时,语文教育专业的分数线为480分,到2014年分数线下滑至325分,十多年的时间中录取分数下降32%。另一方面,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所有课程中由于文字障碍多、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大,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学习难度较大。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的回归,不少小学生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学的浓厚兴趣,一些小学也开设了以古代优秀文化典籍为主的课外阅读课程。这一现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古代文学教学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这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1.2教学内容的庞杂与课时压缩之间的矛盾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入,理论性课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不少学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从十年前一周四节,压缩至今天的一周三节甚至二节,总课时减少了近一半。如何在实际不足两年的教学中展现中国古代文学两千多年来的辉煌成果,使学生能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地触及到更多的经典作家作品,为将来的古诗文的教学打下基础,这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应对策略

2.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庞维国曾说过:“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由此可见,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入、存储和输出的过程,它必定是学生主动参与,外化和内化相结合的过程。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理论强的课程兴趣往往不大,长期以来,古代文学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埋头笔记,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点,从文学史到作品选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的高专的课堂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当中,拉近古代文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中“想学”的环节。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中由于时间久远,文字障碍多、识记信息量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较多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帮助学生正视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以《诗经》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带学生走进《诗经》的时代,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周代的政治、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交流、分享;二是让《诗经》走进我们的时代。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情窦初开的年纪,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的学习入手,拉近学生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距离,共同体会爱情追寻过程中的甜蜜与苦闷。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学生会认识到抛开文字的障碍,古代文学中这些经典作品其实距离我们很近。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典作品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往往也是让学生们头痛不已的事情。在这个环节中,强迫性的记忆往往会让学生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经典作品的诵读音频,亦可将同学们中优秀的诵读上传至网络,在闲散时间,利用电脑、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反复聆听,并可定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学习的热情,达到熟记的目的,同时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

2.2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生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接受信号的能力要优于听觉。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的共识。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运用多媒体,一是可以补充大量的文字材料,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板书时间,缓解课时压力;二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讲授变得更加直观、有趣。例如,在讲庄子寓言时,可以将寓言做成动画、漫画;讲唐代文学时,展示唐代的版图、壁画、书法、绘画等来说明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先进与发达;在讲授《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等作品的时候播放相关音乐作品,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意境的理解,又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多样的文化情趣。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度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打造“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搜集网络精品教学资源,如名家名作诵读、《百家讲坛》、爱课程网站中古代文学相关讲座,建立网络课堂,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把课堂学习延伸的课外。

2.3“散点透视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的应用近年来,由于课时不断压缩,很多篇幅较长作品没有时间仔细研读,只能进行片断解读,点到即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精华内容,成了每一位高专古代文学课程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采用“散点透视教学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即“定点定位,以点带面”。定点定位,指教着确定所讲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历时发展和共时结构中的位置,并能根据这位置来确定讲授的重点难点,“点”和“位”的选择,都必需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性的。通过对“点”、“位”的讲授,带起了对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类人物的思考与发现。例如在《诗经》中通过选讲《卫风•氓》,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社会女性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受迫害与不自主,并使之对《诗经》、汉乐府中的弃妇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来加以讲授,既要联系到时代、环境等外部因素,又注重作品在内容、风格、手法的纵向的因袭沿革、推陈出新。这样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辨析异同、把握规律、挖掘深隐、体味好处。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第3篇

过多年的尝试,我院语教古代文学课改已迈出这基础又艰难的一步。一方面,教师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对接,通过带队实习、社会实践、参加基地小学教研活动等方式听取了大量的语文公开课,并参与评课析课,熟悉了小学语文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开展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跟踪了解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变化和新要求,从而改进古代文学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带领、指导学生研读语文课标,重点是其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比如每个学段量的积累、程度的递进、方法的变化等;同时要求学生梳理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了解各自的编排特点,汇总入选的古诗文,比较各版入选篇目的异同,使学生对未来的教学任务有了初浅的了解。在修订教学大纲时,我们适当调整了讲授篇目和内容,在现有大纲的基础上,增列了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及课标推荐背诵篇目中较有深度的作品作精讲,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陆游的《游山西村》、朱熹《观书有感》、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站在新的高度重新讲解,能给学生以新的启发。其他的则列入课外自读篇目,要求学生温习背诵。

2确定重点,遴选作品

古代文学课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统课程中时数最多的。但随着高校课改的进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向实践倾斜,很多传统的理论课被大量削减课时。比如语教专业的古代文学,目前已压缩至98课时(本科院校为200课时左右),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系统地讲授古代文学的发展史,详细地介绍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其结果要么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囫囵吞枣,难以消化,要么根本完不成授课任务。要解决“容量大、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正确处理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合理分配两者的课时。文学史犹如一条奔流的大河,文学作品就是那涓涓浪花,就学科性质而言,文学作品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且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相比文学史难度更大,故而教学要以作品为本,以史论为辅,时间分配上约为7:3。其次应分别确定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重点。文学史中涉及基本知识、发展规律、文学流派等的内容要以点带面地讲授,至于背景知识、作家生平等可以让学生自学。作品选则要以经典性作品做点的示范解读,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做面的铺开训练,可以讨论、自学,注重点面结合。在选择阅读的作品时,还必须关注中学语文教材,了解学生的既有知识。对入选中学课本的作品一般不再重点讲解,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某些有)一定难度、深度或者存在争议、有最新研究成果的作品在大学阶段可再次讲授。当然,教师可跳过常识性问题,引入学术前沿信息,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和分析的深刻性,提高课堂的层次。比如在上《诗经》这一章节时,一共4课时,我花了大约1课时讲授了《诗经》的基本概况、风雅颂的含义和赋比兴的手法,其他诸如《诗经》的编集、地域、四家诗、对后世的影响等文学史知识都布置学生课外自学完成。作品方面,主要选取了《芣苢》、《君子于役》、《采薇》三篇作品进行示范分析,并引导学生略读鉴赏了《氓》、《七月》、《子衿》,继而选择中学课文中的《蒹葭》,让学生抛弃成见,换一种角度进行解读,讨论诗中的象征含义,同学们反映热烈,各抒己见,开拓了视野又锻炼了创造性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强化职业能力,注重师范性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代蒙学语文写作教学

一、中国古代蒙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产生、发展

(一)萌芽阶段

1.夏商西周时期夏商西周,语文教学内容在内容上有三代相承相因的关系。一方面,口头语言教学主要是结合礼乐教育和射御教育进行的;另一方面,随着汉字的演变和篇章的形成发展,识字教学日趋完善,读书教学初见端倪。夏商西周时期,“乐”教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乐”教中的乐语之教,《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包括“兴、道、讽、诵、言、语”诸项,皆有大司乐负责向国子传授。“兴”是指比喻,“道”是引古论今,进行启发引导。“兴”和“道”,属于语言文字的修辞知识,这是进行阅读、写作的基础训练。其中的“言”“语”之教,近乎后世的作文教学。2.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已有所提高,无论是叙事的严谨有条理,还是人物的刻画与描写,又或是记叙文与议论文,都已经显示出相当高的写作技巧。这时期,议论文和记叙文正式确立,实用文有了发展,同时也开始有了抒情文。《易传》提到把“言”作为“君子”的标准。《家人·象》:“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意思是君子说话必须要有事实根据,而行动也必须依据法律规则。《艮·爻》中的“言有序”,即说话必须有条理。想要成为一名“君子”,与人对话既要有内容,也要有条理,也就是所谓的“言要有物,言要有序”。《易传》中“言行”的观点,对后世的小学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影响。3.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经学统治趋于崩溃,人们思想逐渐解放,在此背景下,玄学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玄学思想如自然、通变、本末、有无、虚静、言意、形神等理论,被运用到文章写作领域,因而影响着国家的语文教育。陆机从写作过程进行研究,他认为写文章之前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生活准备,“伫中区亦玄览”,对外界失去进行观察和分析;二是学养准备,即所谓“颐情志于典坟”,要认真学习典范文章。此外,陆机还认为写作过程的核心是构思,构思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构思使情与物联动起来。刘勰关于写作提出两个主张,一是“秉心养术”,刘勰认为写好文章要具备五个条件:修养思想、陶冶感情;博览群书、积累知识;学习分析、增长才干;观察学习,明白道理;文辞方法、掌握技巧。二是“为情而造文”,写文章的人只有感情被触动了,他的写作灵感才会被触发,写出文章。刘勰反对“辞”的滥用,更注重于表达主观的真实情感,因此,刘勰这两个主张对今天的作文教学来说,也有指导意义。

(二)过渡阶段

隋唐在东汉魏晋南北朝的语文蒙学方法基础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科举考试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此时古文运动也冉冉兴起,对蒙学教育产生了影响。隋唐以后一千年时间里,蒙学读文教学读什么书,作文教学写什么文,以及怎样教学,都受隋唐五代古文运动的影响。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于写作目的,他主张“文书自传道”,“道”是指文章所表达的观点,且读与写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传道。“辞事相称”和“辞必己出,文从字顺”都是“为文传道”基于写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文章是反映事实的,因此写什么样的文章,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去修饰。韩愈主张,文章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应该自己创造;写文章要推陈出新,不搞公式化,不要过分追求华丽辞藻,只要合乎语法规律即可。这时期,蒙学主要还是进行识字教育,也有初步的读文教育。初步的读文教育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基础,也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三)发展阶段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蒙学语文教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蒙学语言训练读本包括读书和作文两个方面。宋元蒙学语言训练以读书为主,语言教材主要是阅读教材。阅读教材从语言形式上看,分为韵文和散文,韵文主要学习诗歌和属对,掌握属对的方法,为进一步写诗打好基础。而此时的作文教学的内容方式,主要是属对、作诗还有模仿作文,通过属对训练让学童初步了解些语音、词汇、词法、修辞写作必备知识。作诗,也是宋元蒙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此外,教师也会从文选类教材中选一些有价值而且易被学童理解的文章进行评析,主要是为了让学童了解一些文章的写法,以便模仿。在此时期,苏轼在作文方面说道,“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主张勤学苦练,多实用而少空文。

(四)完善阶段

明清两朝,国家推崇尊经崇儒、八股取士政策,重视儿童的写作能力,出现了专门训练写作的教材,蒙师负责教给他们阅读和协作的技巧和方法。明代蒙学教学方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此时训蒙法著作主要有沈鲤《义学约》、吕坤《蒙养礼》和佚名《教子良规》。清代蒙学与明代相比,关于训蒙法的著作,大都讲到了蒙学语文教学法。如崔学古《幼训》《少学》,他总结出了“八法”“五要”“四十字诀”,分别从文章的结构、文理、章法和技巧角度对作文教学方法展开论述。张行简主张作文要有内容,不要硬凑。李新庵着重强调作文训练要循序渐进,写自己想说的话,同时写作要注意修改。这一时期继承和发展前人语文教学智慧,总结了写作教学的几点方法,在下文详细论述。

二、中国古代蒙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

(一)属对

隋唐五代蒙学教育已经出现了属对的教学方法,以应科举考试。学童在掌握了识字、阅读基本方法以后,需进行习作练习。乡学课程主要是经学、书学、科考预备,课程大体上有读文、属对和写字。到了宋元两代,属对已经是一门基础课程,广泛使用的教材《对类》里面列举了很多属对的材料,还有属对的方法,使蒙童可以积累属对所需要的各种对应词句,掌握属对方法,为进一步写诗打好基础。清代蒙学集中识字以后,这时学童才八九岁,清人做法是让蒙童读韵语知识读物,向“四书”过渡,一方面继续进行识字教育,另一方面学习掌握历史知识、掌故,并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读了韵语知识读物以后,就进入读写基础训练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课程是读“四书”;为了属对,也会读浅显的诗,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为了训练学童押韵,对仗,平仄的能力,也会读《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

(二)词意并重

唐彪曾引用:“有词有理,而理为之主。故理明则词显,理密则词精,理当则词确。理簪则主人,词簪则奴仆也。”这里的“词”与“意”的关系相当于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词”表示形式,“意”表示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写作时首先要重视思想内容。我们在注重思想内容的同时也不能撇开辞章的作用,只是不赞同写文过分辞藻华丽,喧宾夺主。扬雄从美育角度,提出“事辞称”主张。“事”与“辞”的关系,即“质”与“文”的关系,是表里内外的关系。他在“事”(内容)和“辞”(形式)上针对当时辞赋刻意雕琢的倾向,着重强调内容。

(三)先放后收

先放后收体现了教学规律,学童从未接触写作,若是蒙师对写作提出各种要求,学童会有畏难情绪,降低对写作的兴趣,因此主张让学童大胆写作,直抒胸臆,到学童把握写作的整体脉络,再学会精雕细琢。清代王筠对写作教学强调两点,其中一点就是作文要有训练过程,大体上分为“放、脱换、收”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放”,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文本创作。第二阶段是“脱换”,此时学生会写文章,写作水平有了长进后,会出现语言空洞、敷衍了事等现象。蒙师不必过多苛责,需明白“作文不脱换,终是无用之才”。第三阶段是“收”,在学生掌握写作文法后,可指导学生学习当时名家的作品中写作技巧手法,把文章写得精练。

(四)多做多改

经过读与写的基础训练,以后便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写好文章前,我们需要大量阅读。“为文有三多:多读、多做、多商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写好文章,我们就不能怕写,唐彪说“读十篇不如做一篇”。除了学童努力多读,多作之外,还要名师多去指点,多去修改。唐彪提到“文章全籍改窜”。文章为什么要修改?因为一笔写成不加修饰的文章太少了,在一般情况下,“文章最难落笔便佳”。人于文章从写到改是一个提高认识的过程,须精思细改,仔细推敲。且唐彪强调修改时要注意四点:一是少改,不是要将儿童的作文修改得面目全非,为保持儿童写作热情,蒙师应以启发为主,适当修改;二是自改,有一定写作经验、修改能力的学童,可以令其比对其他文章自行修改;三是隔时改,文章刚作时,不能察觉其中问题,等到数月以后再拿起文章时,也许能发现其中问题;四是反复改,好的文章都是反复修改出来。

三、对当今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

(一)联系儿童生活,创设真实情境

陶行知(1984)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生活教育”。现在的作文有点地道的八股精神,根据程式而决定形式,不根据内容而决定形式。写作离不开生活,陶行知曾在自己的文集中描述道:“看到儿子写的信里面的文字竟然像没有水的柑橘那样干瘪。”原因是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度、理解度不够。作文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关于命题作文,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如命题可以是“我与教室”“校园的春景”“一次运动会”等,这样涉及学生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参与过的活动,接触过的人,体验过的感情,甚至思考过的问题,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就会感到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而且乐意写,乐意说,从而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写起来也会具体、生动、真实。

(二)审思作文修改,重在激励儿童

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位于写作的中心。作为教师,不是简单地为学生作文评判等级,你是通过批阅作文了解学生的学情,应该从中发现学生的写作症结在哪里,分析学生的写作样本,分析他们的写作行为,他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如何发扬他的长处,如何克服其短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没有迹象的,但是写作有迹象。写作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学生来选择内容方法。有的学生写作已经不错了,不需要你教,教师则可以鼓励他去投稿,鼓励他去得奖;其他部分同学则按照正常课时上课,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才思。王日休曾说过:“若改小儿文字,纵做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做得十分是了,方可尽改作十分,若只随他立意而改,亦是一法。”这种对学生作品不求完美,重在激励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利用好读本,教师亲自下水

古代语文教育范文第5篇

古籍数字化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有利影响

1减轻了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依赖

古代文学是一门极具历史沉淀感的特殊学科,因为中国古代文史不分,以及古代文人、学者身份的含混,所以古代文学与历史学、文字学、哲学、文献学联系是极为紧密的。所以要真正走进古代文学,必须对这些相关学科也有所涉猎。比如学习汉代文学,必须对汉代的历史状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才可能对代表文体、作家、作品的有同情的理解。对于当今90后的大学生而言,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最难的无疑是文本的阅读,因为文本是由文字构成的,而古代的文字又涉及到语法、字义、读音、训诂、版本等等文献学及小学知识。古籍数字化的高度发展,将为学生减轻相对压力。目前智能化的古籍数字化处理,能够自动断句、翻译、标字音,学生通过使用这样的智能化系统,可以轻松的检索到字义,文意。以自动断句功能为例,目前很多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实现了这一功能。有的提出基于前后n-gram模型的古汉语断句算法①,有的设计了特定条件下的随机场模型,以此模型来实现古文的断句②,2011年,国学网为广大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古籍断句测试平台③。有这么多可以利用的智能化处理手段,作为一般的学习者而言,他们的文本阅读难度会得到降低。同时,学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阅读文本本身,通过阅读,挖掘文学的发展轨迹,作家的创作思想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2扩大了阅读的容量和视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古以来存世的各种古代文本约二、三十万种左右。一个人穷其一生也难见冰山一隅。古代文学课程所涉及到的文本作品是极其有限的。以较为普及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例,年代较早的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个教材年代较早,所选作品也较经典。此后又有郁贤皓主编的六卷本和罗宗强、陈洪主编的四卷本,基本没有跳出袁世硕所框定的作品范畴,篇目基本大同小异。那么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么小的阅读面是不足以承载对古代文学这个学科的学习的。所以如何提高阅读的容量和视野是一直以来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现在,这个问题由于科学技术的介入,迎刃而解。大量的古籍数字化成果的出现,使得阅读工作变得非常方便。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不用奔波于各大城市的图书馆,就能因为信息化资源共享时代的来临,而接触到海量的书籍,如果需要,甚至某种孤本、珍本都能进行完整的阅读。更重要的是,在古代文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可读文本的丰富化,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当学生学习秦代文学时,由于秦代的文学作品留世较少,作品选一般只选李斯的《谏逐客书》一篇,再加上《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往往对秦代的文学的编排也是一带而过,刻意强调“秦世无文”的局面及原因,所以一直以来学生对秦代的文学发展状况了解甚肤浅和局限。那么数据库的存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困扰。学生可以阅读到完整的《吕氏春秋》、秦代的石刻文,以及流传下来的民间歌谣,让学生更广泛的阅读了解到秦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是春秋战国时期到两汉时期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

3研究方法的变革

对于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讲,他们并不需要涉及更有深度的文学研究———这是研究学者的责任,但是他们也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思考。本科学生最主要的研究任务就是对作家、作品做一些较为简单的分析。比如作家的创作观,作家的作品内容,艺术表现形式,语言特色等等。通过对多个个案的学习研究,最终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模式和美学本质。而学生可以运用的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古代文学研究运用的文史哲方法。但是随着尤其是随着数字原生(born-digital)人文数据的增加,现代人文学科正在快速地向可计算化方向发展,在方法上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向实证的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靠拢的倾向。那么充分运用古籍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成果,可以拓展古代文学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这在以前是根本不能想象。比如学生在学习唐宋文学时,分析比较唐诗和宋诗的艺术特色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老一辈的学者是在阅读大量的文本基础上得出的经典论述。本科生难有这样的功底和见地,面对两首表面看风格差不多的诗歌,肯定是难以区分何为唐诗,何为宋诗,更不用提能进一步的去做艺术分析了。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是关于了唐宋诗的情感特色甄别的,利用这样的成果,可以用计算机去阅读判断出诗歌的朝代,并且通过格律、用韵、题材等方面的特征的凸显,可以让学生以此为思考的起点,去做更为深入的比较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较为轻松的掌握知识,而且富有趣味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