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辨识管控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风险辨识管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风险辨识管控

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安全生产研究

摘要:通过建立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系统梳理全省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价,为实时掌握、有效管控管理单位安全生产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防汛物资;安全生产;指标体系

为全面贯彻落实“补短板、强监管、提质效”总基调,填补全国水利防汛物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空白,加强水利防汛物资安全生产监管,提升江苏水利发展质效[1-2],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立足《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标准》试行成果[3],组织开展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工作,为全省防汛抗旱与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2020年4月水利部印发《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辨识管控危险源,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每月定期上报危险源、隐患和事故信息[1]”。通过结合防汛抗旱、水利安全生产等工作需要,系统梳理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和江苏省水利厅9个工程运行管理处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包括危险源、隐患和事故等指标,为实现管理单位实时掌控危险源、隐患和事故等提供科学依据。安全生产状况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安全监督监察、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等工作不同,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是从技术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论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有助于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对危险源辨识管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预防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有助于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安全投入的合理选择,评价不仅能确认当前存在的危险性,而且还能考虑危险性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有助于提高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可以预先识别存在的危险性,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客观地对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安全水平作出结论。

1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概念与计算方法

1.1安全生产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概念

对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风险度量化主要考虑3项指标,包括:危险源风险指标、隐患风险指标和事故风险指标。危险源风险主要指未被辨识(管控)的危险源可能引发的风险,它反映水利防汛物资管理单位对所辖区域的危险源辨识(管控)程度,下设2项二级指标:重大危险源、一般危险源(区别4种不同风险)。隐患风险主要指未被排查(整改)的隐患可能引发的风险,它反映区域内各水利企事业单位对隐患排查(整改)的程度,下设2项二级指标:重大隐患、一般隐患。事故风险根据该区域当年已发生的事故情况,累计不同事故等级可能造成的影响,下设4项二级指标:特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点击阅读全文

煤矿双重预防机制浅析

摘要:阐述了以风险分级管控为核心要义的双重预防机制概念,分析危险源、风险及隐患之间的关系,指出煤矿安全生产应坚持超前防范、预控,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得出了煤矿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规范职工的不规范行为等结论。

关键词: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危险源;风险

2016年,国家领导人提出“要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2017年,国家应急管理部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与之前版本的主要区别在于,煤矿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这是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来由和依据。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安全生产第一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煤矿安全管理的理论创新[1]。

1基本概念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煤矿危险源一般分为4类: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缺陷。危险源的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一般来讲危害程度大或损失大的危险源危险性大。风险:广义的风险指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是指事件产生了人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煤矿中所说的风险是狭义的,是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组合。组合的值越大风险越大,引起的后果越严重。隐患:指矿井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隐患的实质是对危险源管控措施失效,风险大的就形成了重大隐患。

2风险与隐患的关系

点击阅读全文

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浅析

摘要:针对石油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文章以风险为核心,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围绕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应急处置能力到位三方面的管控措施落实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以物联网、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技术为支撑,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平台,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关键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信息化

0引言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石油化工企业面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安全隐患较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重大安全风险挑战[1-2],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7412人[3]。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管控制度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到位,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的效果。本文以风险为核心,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围绕管控制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应急处置能力到位三方面的管控措施落实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打造“企业全面负责+第三方专业服务+政府精准监管”新模式。以物联网、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技术为支撑,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平台,推动监管部门、石油化工企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多方受益,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1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以风险为核心,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和措施,确定风险等级、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围绕管控制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到位三个方面建立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体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教育培训等制度,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出具落实分析报告,从而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有效机制,全面打造“企业全面负责+第三方专业服务+政府精准监管”新模式,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逻辑图如图1所示。通过安全生产防控体系的建立,实现关口前移,从风险源头有效的遏制事故的发生,促使企业自我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企业通过自身或者借助专业力量,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确定风险分级,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4],从工程技术措施、教育培训措施、应急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五方面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通过科技手段将风险内容进行上报管理,依据风险辨识内容自动生成风险告知卡、风险二维码和风险四色图、风险公告栏等风险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和措施。本文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其逻辑关系图如图2所示。在事故风险辨识的基础上,为每一个风险点制定现场处置方案,为每一类事故制定专项应急预案[6-7]。从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两方面验证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如果应急资源配备不合理,及时对应急资源进行补充,如果应急能力配备不合理,需要从教育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两方面提升。为进一步验证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情况,需进行全方位的隐患排查,从管控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和技能是否提升、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是否到位三个方面进行隐患排查。依据石油化工企业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建立智能分析模型对企业管控措施落实综合分析,精细化评估企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改进。

2信息化平台架构

点击阅读全文

关于风险管理的铁路安全论文

1强化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1.1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制定全年安全目标、工作计划,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为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及本安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推进,公司各管理层分别在月度的安全例会上将本安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在每月、每季度的“五型企业”、“五型部室”考核中进行督办落实。为强化各级单位的安全考核指标和奖惩细则的落实,公司与各单位签订《安全风险抵押责任状》,各单位与各站、队、车间签订《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责任状》、《人身安全包保责任状》。按照责任状落实责任,兑现奖惩。

1.2提高危险源辨识质量,细化管控措施,提高安全风险预控能力,稳步推进公司本安体系建设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是本安体系的核心内容。随着万吨列车在包神的开行,运输组织、牵引方式及机车监控模式、行车设备随之发生了更新和变化。根据新情况,公司一般在第二季度组织开展持续危险源辨识和评估活动。安质部及业务部门会同二级单位技术管理人员深入一线班组,组织全体员工从个人行为、机械设备、生产环节、作业场所等方面,辨识出各类危险源。同时,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及全面、适用、可操作的原则,结合专业规章、标准对每项辨识出的危险源逐项制定执行标准和管控措施。为便于各级管理层、生产人员掌握风险预控知识和本岗位危险源及管理措施,公司统一印发《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学习手册》和各岗位《危险源辨识卡片》。要求每名员工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源项目、危险源等级、潜在原因、执行标准和管控措施,使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成果在各岗位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定期开展本安体系建设推进交流活动,召开本安体系建设推进会,总结分析前期体系建设工作和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讨论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同时,严格本安体系内审制度,公司每年两次、二级单位每季度一次内部审核,全面审核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复查近期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隐患和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编制内审报告和不符合项报告,确保各类隐患和问题得到整改落实,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合法性。

1.3强化体系及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为本安体系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全文

煤矿员工行为安全管控分析

【摘要】为提高煤矿井下员工行为安全管控水平,使员工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流程作业,采用推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实施不安全行为积分管控和针对高风险作业实施重点盯防的管控方法,并将上述管控方法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提出员工行为安全管控体系。结果表明:编制涵盖煤矿井下各项作业流程、标准、存在风险和安全措施等内容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工单,形成用于指导员工规范作业的标准,能够提高员工井下作业的规范性;采取分级积分制管控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可实现矿井所有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利用信息系统对高风险作业进行重点盯防管理,有助于实现作业提报、盯防人员分配、作业过程管控和措施落实考核的全过程管理。将上述管控方法纳入到绩效考核中,能够保障各项管控措施的落实。

【关键词】煤矿员工;行为安全;不安全行为;岗位标准作业流程;高风险作业;绩效考核

0引言

煤矿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煤矿井下员工作业行为的安全管控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技术上,随着矿井灾害预防和治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煤矿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相比于技术手段而言,员工的行为安全管控日益成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煤矿员工行为安全管控的研究主要涉及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不安全行为管控、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应用等。王盛铭等[1]分析了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与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特点和关系,得出二者从不同层面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相辅相成,并且可以进行有机融合;高登云等[2]研究了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在精益化管理方面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指出标准化作业流程对煤炭企业的精益化管理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李乃文等[3]通过设计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中的实施流程,提出健全行为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完善行为安全培训体系的行为安全管理保障机制;赵红泽等[4]分析总结煤矿一般隐患排查闭环管理流程,建立了针对煤矿企业、科段、班组和全矿从业人员的上下贯通的4级隐患排查绩效考核管理指标体系。综上所述,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不安全行为管控和绩效考核等手段都在员工行为安全管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还没能持续深入融合,形成更为完备的管理体系。鉴于此,笔者拟通过以上管控技术的应用和有机结合,提出完整的煤矿员工行为安全管控体系,并采用绩效考核保证管理方法落实,达到提升员工行为安全管控水平的目的。

1推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

管控煤矿员工的行为,首先要制定井下各岗位的标准作业流程,来规范员工作业行为。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