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范文精选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

株从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到迅速衰败的前因后果,从中总结出了企业在经

营管理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经验,尤其是面对危机时应该如何处理及在日

常经营管理中应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等经验和对策。

关键词:三株事件、风险管理、危机管理

众所周知,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三株公司曾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仅靠30万元起家的民营企业,在短短的四年内净资产就高达48亿,四年间增长了16000倍,资产负债率为零,且建成了仅次于中国邮政网络的三株营销网络,创造出中国保健品发展史上的“三株神话”。可就是这么一个企图建成“日不落”的生物工程王国,欲与可口可乐比高低的神话品牌,却因为一场“人命官司”被击得无力还击,年销售额从80亿狂跌至20亿,最后几乎从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上销声匿迹。

纵观三株从蓬勃发展到迅速衰落的历程,我们不禁要问,三株的神话破灭难道仅仅就因为一个“常德事件”没处理好就遭此下场吗?答案显而易见。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往深处追究,三株日常的管理不善,对风险管理的忽视是其衰败的根本原因,而对“常德事件”处理的不当,则是其衰败的导火线。因此,本文将从风险管理这个角度分析“三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并相应地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对策。

一、风险管理理论

1、风险管理的发展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发展很快,己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运动,受到了世界各国经济界的重视,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而迅速地运用。虽然风险管理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原1)风险管理工具

风险对策,指风险管理者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所面临的问题寻求有效的工具来处置。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有控制法和财务法。所谓控制,即在损失发生之前,实施各种控制工具,力求消除各种隐患,减少风险发生的原因,将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所谓财务法,就是当风险事件发生后已经造成了损失,运用财务工具,比如风险自保基金,对损失的后果给予补偿,尽快恢复生产。控制法和财务法侧重点不同,二者相互补充,有机配合,构成了风险管理的两大工具。

2)风险控制工具

风险的控制包括避免和排除。

(1)、避免风险

指考虑到风险事件的存在和发生的可能,主动放弃和拒绝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通过风险避免,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彻底地消除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而不仅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避免风险是对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尽可能回避,直接消除风险损失,具有简单易行、全面、彻底的优点,能够将风险的概率保持为零,保证经济运行的安全。

避免风险的一个基本方法是终止某些现有产品的生产和新产品的引进,暂停正在进行的经营活动,挑选更合适的经营业务,选择更有利可图的经营环境。如在宏观决策中,发现某项工程项目的实施将面临很大的潜在风险,应立即放弃该施工方案,停止项目的实施,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微观决策中,个人退出经济亏损。伤残机会较多的部门,也属于避免风险的有效方法。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宜对厂址选择、污染的处理等都做出合适的取舍。

避免风险的另一基本方法是改变生产活动的性质,改变工作方法和工作地点等。其中生产活动性质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如化工厂以惰性溶剂取代易燃易爆溶剂,可以避免爆炸的风险,从而避免潜在的和存在的风险。

运用风险避免必须对需要避免的财产、人身风险范围做出判断。

避免风险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人们难以对风险事件的具体状况作十分准确的估计,不能确定风险事件是否应实施避免;二是即使有很大的风险,人们依然不愿放弃该风险事件可能包含的盈利,所以,避免风险是一种消极的处理方式;三是风险避免在实践中很难完全实现。

2)、风险排除

指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损失可能发生的根源,并减少损失事件的频率,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减少损失的程度。排除法的基本点在于消除风险因素和减少风险损失,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主动也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克服风险避免方法的种种局限。排队法还包含根据对意外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灾害损失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并研究能否通过改变其中的某些因素消除致损原因,为风险排除做准备。

始人类的生存活动,但是,作为系统的科学,风险管理则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

风险管理起源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败的德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经济衰竭,因此提出了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后来,美国于1929-1933年卷人本世纪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更使风险管理问题成为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1931年,由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首先提出风险管理概念,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1932年成立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由纽约几家大公司组织定期的讨论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学科的兴起。但是,风险管理问题真正在美国工商企业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井得到推广则始于50年代。当时,美国企业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器装置引发火灾,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其二为美国钢铁行业因团体人身保险福利问题及退休金问题诱发长达半年的工人罢工,给国民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两件大事促进了风险管理在企业界的推广,风险管理从此得到了蓬勃发展。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载了《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洲各国的普遍重视。以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风险管理也成了企业管理科学中一门独立学科。

风险管理在本世纪30年代兴起以后,在50年代得到了推广并受到了普遍重视,70年代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科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均设有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工作。专业风险管理咨询机构和学术研究团体也相继成立,由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发展而来的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美国保险及风险管理协会是专门研究工商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团体,会员有3500多家大型工商企业。风险管理在工商界的推行,改变了人们的观念,风险经理取代了过去的保险经理。这一观念的转化,体现了人们开始真正按照风险管理的方式来处置各种风险。风险经理除了估计单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复杂性之外,还要分析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哪些是可控制的风险,对风险进行系统地安排和处理。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中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部门,风险管理人员不仅是一个安全顾问,同时也负担其他管理职责,通过他们的工作识别风险,为企业最高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

2、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指面临风险才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及行动过程。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企业风险管理,个人的就不做阐述。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四个阶段:风险处理计划、处理组织的确定、处理的指导和处理的管制。

风险处理的计划即通过对各种风险的科学考察,判断风险的性质和后果,制定并选择风险处理方案,编制风险处理的实施计划。

风险处理的组织即根据风险处理计划,组织处理手段,包括业务分工、权力和组织上的调整等,即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以为达到经营管理的目的和实现管理计划创造合适的条件。

风险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信用保险;国际保理[abstract]Complicatesdaybydayalongwiththeinternationaltradeenvironment,thecircumventionriskandstrengthenstheriskmanagementtobecometheimportandexportenterprise''''simportanttopic.Thearticletheimportandexportbusinessriskwhichoftenfacedintheinternationaltradeactivitydoesonthepresentimportandexportenterpriseintroducedthatandaimedattheriskwhichpossiblyfacedtoproposethemanagementmethod.

[keyword]Importandexportbusiness;Riskmanagement;Fidelityinsurance;Internationalguaranteestheprinciple

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化,规避风险和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进出口企业的重要课题。因为风险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甚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进出口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如何搞好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

一、进出口业务常见风险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企业常面临的进出口业务风险有以下几种:

(一)进出易结算风险

是指企业在进出口时,从签订合同到最终结算,由于进出口产品计价货币或本币突然发生大幅度变动所造成收入减少、费用增加的风险。在早期的国际贸易中,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促使结算信用快速发展,结算工具和结算手段日趋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此相关的制度也得到不断完善。但国际贸易确有不同于国内贸易的地方,因而结算周期仍需很长时间,由此为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时空条件。

进出易结算风险主要有:

1.汇率风险。外汇市场所反映的既有正常的外汇价格,也有不正常的汇率波动,既是发现价格、为进出口商人提供规避市场风险的场所,也是外汇投机者创造投机机会的地方。如果在结算前出口合同所定的收汇货币贬值而出口企业生产时所付的币种不贬值或贬值幅度小于前者的幅度,则出口企业将受到损失。损失的大小与两幅度的差距成正比。

2.结算风险的另一方面是信用风险。如果说汇率风险主要来自宏观方面的话,那么,结算风险主要来自微观方面。撇开出口方的因素,它表现为进口商因种种原因所导致的不按时付款或不付款。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的欺诈;二是进口商的实力和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各国对企业的进出口资格认定管理差别是十分大的,在一些国家,企业无论大小都可经营进出口业务,企业的赢亏是完全自负的。于是,一些资金实力很小又无销售渠道或货源的企业亦无顾虑地签定大额进出口经济合同。

(二)贸易欺诈的风险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批大中型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但不少企业缺乏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专业人才和经验,容易被不法外商所欺骗。外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诈骗:

1.信用证方式下的欺诈。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古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结算强调信用证与合同分离,所以容易被不法奸商所利用。常见的诈骗形式有:假冒信用证,利用假单据行骗,骗取预付货款或抵押贷款等。

2.有意签定无效或部分无效合同的诈骗。一些境外不法商人设置圈套,与我进出口企业签订进口贸易合同,骗取我方货物后,便以种种理由,包括其国内的法律法规甚至民俗习惯等来挑剔货物,迫使我方降价甚至反向我方索赔。而我国亦出现过某些进出口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外商所收买,违反法律规定,用倒签合同日期、重复使用执行完毕的合同等办法,逃避我国进出口管理。更有甚者,为一己私利有意签订损害企业和国家利益的合同,使企业丧失依法减少损失的机会。

二、企业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方法

(一)注意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企业选择交易计价货币应遵循如下原则: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如欧元、英镑、美元、港币、日元等主要货币,这有利于转移汇率风险;坚持付汇用软币、收汇用硬货币。一般来说,硬货币汇率上浮的可能性大,下跌的可能性小,因此,收硬付软已是国际贸易的通常作法。

(二)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进出口企业要加强经常性的风险分析、研究各种可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提高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1.进出口企业建立自己的信用管理部门,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工作。企业设立专职的信用管理部门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制订自己的信用政策,推行全面管理。如对新老客户,对目标国的法律、习俗等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随时掌握客户的最新动向,为业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业务管理的质量,对不熟悉的业务,要积极主动向有关机构咨询,避免工作失误,减少经济与信誉损失。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长期生活在严格的行政等级制度下,往往不知道如何获得国外企业的资料,他们也知道驻外使领馆有负责经济事务的官员,但不知如何才能请动这方“神仙”。事实上,企业只需通过银行,再由银行与驻外使领馆联系,或者由银行通过各国银行间的合作关系即可了解到外国企业的有关情况。

2.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约束来促进进出口企业经营者、特别是管理者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群众监督机制。长江机械、株洲冶炼等等,这些沉痛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许监督的权力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怎样的损失。因此,今天的上级主管部门、明天的企业理事会、监事会,都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认真执行《公司法》,绝不许以保守商业机密为由搞个人决策,对重大问题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才能签署,否则一律无效。当然,经营管理者的自觉学习提(下转第29页)(上接第22页)高是制度得以长期完整准确执行,特别是得到不断健全完善的关键,否则,一人订制度众人挑毛病,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政策制度的修订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三)积极主动利用进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从国际趋势看,各国正纷纷设立政策性出口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出口业务提供保险和担保,加大信用支持力度。企业在货物出口后,因进口商的商业信用风险或因进口国的政治风险等,造成出口人收不回货款或不能按时收回货款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将对出口人的损失予以补偿。这是一种政策性金融服务,费用低廉,只要是国家扶持的出口对象,经申请即可获得政府的这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对我国进出口企业而言,要善于运用对外担保以获得银行支持,保证资金安全。

(四)在出口业务结算中,要善于运用国际保理这一新兴结算方式

所谓保理业务,是指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在以商业信用(D/A、O/A)方式出售商品的情况下,由保理组织向出口企业提供的包括收汇风险担保、资信调查、货款催收、资金融通、代办会计处理等内容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在出口贸易中,若以信用方式出售产品,必然面临收不回货款的风险。为了使风险尽可能降到最小,要积极主动运用保理这一新兴结算方式,这样一方面既能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同时也能达到防范风险、降低风险的目的。运用保理时要注意,须事先征得银行的同意,即必须是与银行经过资信调查认为符合条件的进口企业签定的贸易合同,银行才会提供保理服务。

因此,出口企业若选择保理结算方式,就应当在进行商务谈判时提出这一要求,并让银行早日介入谈判。

风险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信用保险;国际保理[abstract]Complicatesdaybydayalongwiththeinternationaltradeenvironment,thecircumventionriskandstrengthenstheriskmanagementtobecometheimportandexportenterprise''''simportanttopic.Thearticletheimportandexportbusinessriskwhichoftenfacedintheinternationaltradeactivitydoesonthepresentimportandexportenterpriseintroducedthatandaimedattheriskwhichpossiblyfacedtoproposethemanagementmethod.

[keyword]Importandexportbusiness;Riskmanagement;Fidelityinsurance;Internationalguaranteestheprinciple

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化,规避风险和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进出口企业的重要课题。因为风险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甚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进出口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如何搞好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

一、进出口业务常见风险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企业常面临的进出口业务风险有以下几种:

(一)进出易结算风险

是指企业在进出口时,从签订合同到最终结算,由于进出口产品计价货币或本币突然发生大幅度变动所造成收入减少、费用增加的风险。在早期的国际贸易中,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促使结算信用快速发展,结算工具和结算手段日趋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此相关的制度也得到不断完善。但国际贸易确有不同于国内贸易的地方,因而结算周期仍需很长时间,由此为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时空条件。

进出易结算风险主要有:

1.汇率风险。外汇市场所反映的既有正常的外汇价格,也有不正常的汇率波动,既是发现价格、为进出口商人提供规避市场风险的场所,也是外汇投机者创造投机机会的地方。如果在结算前出口合同所定的收汇货币贬值而出口企业生产时所付的币种不贬值或贬值幅度小于前者的幅度,则出口企业将受到损失。损失的大小与两幅度的差距成正比。

2.结算风险的另一方面是信用风险。如果说汇率风险主要来自宏观方面的话,那么,结算风险主要来自微观方面。撇开出口方的因素,它表现为进口商因种种原因所导致的不按时付款或不付款。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的欺诈;二是进口商的实力和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各国对企业的进出口资格认定管理差别是十分大的,在一些国家,企业无论大小都可经营进出口业务,企业的赢亏是完全自负的。于是,一些资金实力很小又无销售渠道或货源的企业亦无顾虑地签定大额进出口经济合同。

(二)贸易欺诈的风险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批大中型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但不少企业缺乏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专业人才和经验,容易被不法外商所欺骗。外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诈骗:

1.信用证方式下的欺诈。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古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结算强调信用证与合同分离,所以容易被不法奸商所利用。常见的诈骗形式有:假冒信用证,利用假单据行骗,骗取预付货款或抵押贷款等。

2.有意签定无效或部分无效合同的诈骗。一些境外不法商人设置圈套,与我进出口企业签订进口贸易合同,骗取我方货物后,便以种种理由,包括其国内的法律法规甚至民俗习惯等来挑剔货物,迫使我方降价甚至反向我方索赔。而我国亦出现过某些进出口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外商所收买,违反法律规定,用倒签合同日期、重复使用执行完毕的合同等办法,逃避我国进出口管理。更有甚者,为一己私利有意签订损害企业和国家利益的合同,使企业丧失依法减少损失的机会。

二、企业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方法

一)注意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企业选择交易计价货币应遵循如下原则: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如欧元、英镑、美元、港币、日元等主要货币,这有利于转移汇率风险;坚持付汇用软币、收汇用硬货币。一般来说,硬货币汇率上浮的可能性大,下跌的可能性小,因此,收硬付软已是国际贸易的通常作法。

(二)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进出口企业要加强经常性的风险分析、研究各种可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提高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1.进出口企业建立自己的信用管理部门,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工作。企业设立专职的信用管理部门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制订自己的信用政策,推行全面管理。如对新老客户,对目标国的法律、习俗等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随时掌握客户的最新动向,为业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业务管理的质量,对不熟悉的业务,要积极主动向有关机构咨询,避免工作失误,减少经济与信誉损失。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长期生活在严格的行政等级制度下,往往不知道如何获得国外企业的资料,他们也知道驻外使领馆有负责经济事务的官员,但不知如何才能请动这方“神仙”。事实上,企业只需通过银行,再由银行与驻外使领馆联系,或者由银行通过各国银行间的合作关系即可了解到外国企业的有关情况。

2.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约束来促进进出口企业经营者、特别是管理者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群众监督机制。长江机械、株洲冶炼等等,这些沉痛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许监督的权力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怎样的损失。因此,今天的上级主管部门、明天的企业理事会、监事会,都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认真执行《公司法》,绝不许以保守商业机密为由搞个人决策,对重大问题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才能签署,否则一律无效。当然,经营管理者的自觉学习提(下转第29页)(上接第22页)高是制度得以长期完整准确执行,特别是得到不断健全完善的关键,否则,一人订制度众人挑毛病,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政策制度的修订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三)积极主动利用进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从国际趋势看,各国正纷纷设立政策性出口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出口业务提供保险和担保,加大信用支持力度。企业在货物出口后,因进口商的商业信用风险或因进口国的政治风险等,造成出口人收不回货款或不能按时收回货款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将对出口人的损失予以补偿。这是一种政策性金融服务,费用低廉,只要是国家扶持的出口对象,经申请即可获得政府的这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对我国进出口企业而言,要善于运用对外担保以获得银行支持,保证资金安全。

(四)在出口业务结算中,要善于运用国际保理这一新兴结算方式

所谓保理业务,是指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在以商业信用(D/A、O/A)方式出售商品的情况下,由保理组织向出口企业提供的包括收汇风险担保、资信调查、货款催收、资金融通、代办会计处理等内容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在出口贸易中,若以信用方式出售产品,必然面临收不回货款的风险。为了使风险尽可能降到最小,要积极主动运用保理这一新兴结算方式,这样一方面既能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同时也能达到防范风险、降低风险的目的。运用保理时要注意,须事先征得银行的同意,即必须是与银行经过资信调查认为符合条件的进口企业签定的贸易合同,银行才会提供保理服务。

因此,出口企业若选择保理结算方式,就应当在进行商务谈判时提出这一要求,并让银行早日介入谈判。

风险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信用保险;国际保理[abstract]Complicatesdaybydayalongwiththeinternationaltradeenvironment,thecircumventionriskandstrengthenstheriskmanagementtobecometheimportandexportenterprise''''simportanttopic.Thearticletheimportandexportbusinessriskwhichoftenfacedintheinternationaltradeactivitydoesonthepresentimportandexportenterpriseintroducedthatandaimedattheriskwhichpossiblyfacedtoproposethemanagementmethod.

[keyword]Importandexportbusiness;Riskmanagement;Fidelityinsurance;Internationalguaranteestheprinciple

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化,规避风险和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进出口企业的重要课题。因为风险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甚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进出口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如何搞好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

一、进出口业务常见风险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企业常面临的进出口业务风险有以下几种:

(一)进出易结算风险

是指企业在进出口时,从签订合同到最终结算,由于进出口产品计价货币或本币突然发生大幅度变动所造成收入减少、费用增加的风险。在早期的国际贸易中,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促使结算信用快速发展,结算工具和结算手段日趋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此相关的制度也得到不断完善。但国际贸易确有不同于国内贸易的地方,因而结算周期仍需很长时间,由此为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时空条件。

进出易结算风险主要有:

1.汇率风险。外汇市场所反映的既有正常的外汇价格,也有不正常的汇率波动,既是发现价格、为进出口商人提供规避市场风险的场所,也是外汇投机者创造投机机会的地方。如果在结算前出口合同所定的收汇货币贬值而出口企业生产时所付的币种不贬值或贬值幅度小于前者的幅度,则出口企业将受到损失。损失的大小与两幅度的差距成正比。

2.结算风险的另一方面是信用风险。如果说汇率风险主要来自宏观方面的话,那么,结算风险主要来自微观方面。撇开出口方的因素,它表现为进口商因种种原因所导致的不按时付款或不付款。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的欺诈;二是进口商的实力和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各国对企业的进出口资格认定管理差别是十分大的,在一些国家,企业无论大小都可经营进出口业务,企业的赢亏是完全自负的。于是,一些资金实力很小又无销售渠道或货源的企业亦无顾虑地签定大额进出口经济合同。

(二)贸易欺诈的风险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批大中型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但不少企业缺乏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专业人才和经验,容易被不法外商所欺骗。外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诈骗:

1.信用证方式下的欺诈。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古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结算强调信用证与合同分离,所以容易被不法奸商所利用。常见的诈骗形式有:假冒信用证,利用假单据行骗,骗取预付货款或抵押贷款等。

2.有意签定无效或部分无效合同的诈骗。一些境外不法商人设置圈套,与我进出口企业签订进口贸易合同,骗取我方货物后,便以种种理由,包括其国内的法律法规甚至民俗习惯等来挑剔货物,迫使我方降价甚至反向我方索赔。而我国亦出现过某些进出口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外商所收买,违反法律规定,用倒签合同日期、重复使用执行完毕的合同等办法,逃避我国进出口管理。更有甚者,为一己私利有意签订损害企业和国家利益的合同,使企业丧失依法减少损失的机会。

二、企业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方法

(一)注意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企业选择交易计价货币应遵循如下原则: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如欧元、英镑、美元、港币、日元等主要货币,这有利于转移汇率风险;坚持付汇用软币、收汇用硬货币。一般来说,硬货币汇率上浮的可能性大,下跌的可能性小,因此,收硬付软已是国际贸易的通常作法。

(二)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进出口企业要加强经常性的风险分析、研究各种可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提高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1.进出口企业建立自己的信用管理部门,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工作。企业设立专职的信用管理部门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制订自己的信用政策,推行全面管理。如对新老客户,对目标国的法律、习俗等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随时掌握客户的最新动向,为业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业务管理的质量,对不熟悉的业务,要积极主动向有关机构咨询,避免工作失误,减少经济与信誉损失。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长期生活在严格的行政等级制度下,往往不知道如何获得国外企业的资料,他们也知道驻外使领馆有负责经济事务的官员,但不知如何才能请动这方“神仙”。事实上,企业只需通过银行,再由银行与驻外使领馆联系,或者由银行通过各国银行间的合作关系即可了解到外国企业的有关情况。

2.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约束来促进进出口企业经营者、特别是管理者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群众监督机制。长江机械、株洲冶炼等等,这些沉痛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许监督的权力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怎样的损失。因此,今天的上级主管部门、明天的企业理事会、监事会,都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认真执行《公司法》,绝不许以保守商业机密为由搞个人决策,对重大问题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才能签署,否则一律无效。当然,经营管理者的自觉学习提(下转第29页)(上接第22页)高是制度得以长期完整准确执行,特别是得到不断健全完善的关键,否则,一人订制度众人挑毛病,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政策制度的修订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三)积极主动利用进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从国际趋势看,各国正纷纷设立政策性出口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出口业务提供保险和担保,加大信用支持力度。企业在货物出口后,因进口商的商业信用风险或因进口国的政治风险等,造成出口人收不回货款或不能按时收回货款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将对出口人的损失予以补偿。这是一种政策性金融服务,费用低廉,只要是国家扶持的出口对象,经申请即可获得政府的这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对我国进出口企业而言,要善于运用对外担保以获得银行支持,保证资金安全。

(四)在出口业务结算中,要善于运用国际保理这一新兴结算方式

所谓保理业务,是指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在以商业信用(D/A、O/A)方式出售商品的情况下,由保理组织向出口企业提供的包括收汇风险担保、资信调查、货款催收、资金融通、代办会计处理等内容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在出口贸易中,若以信用方式出售产品,必然面临收不回货款的风险。为了使风险尽可能降到最小,要积极主动运用保理这一新兴结算方式,这样一方面既能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同时也能达到防范风险、降低风险的目的。运用保理时要注意,须事先征得银行的同意,即必须是与银行经过资信调查认为符合条件的进口企业签定的贸易合同,银行才会提供保理服务。

因此,出口企业若选择保理结算方式,就应当在进行商务谈判时提出这一要求,并让银行早日介入谈判。

风险管理范文第5篇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底将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期货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下,从2003年开始,逐渐从“冰封期”回暖,开始进入快车道。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对期货市场的积极影响可谓巨大。在“国九条”的指引下,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认可。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更是提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功能”,“稳步发展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中长期重大战略决策,这使社会各界对期货的误解开始消除,正确认识和利用期货市场已成为共识。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商品期货相关品种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商品价格大幅度波动,要求通过期市避险保值的企业越来越多,资金量也越来越大。而且近十年没有推出新品种的期货市场,在2004年,就推出了棉花、玉米、燃料油三个新品种。市场容量小、人气低迷一直是中国期货市场的一个问题,诸多企业和投资者由于缺乏足够的期货品种只能“望期”兴叹,期市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2004年期货品种大规模“扩军”,为中国期货市场带来更多的投资渠道,也给未来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现如今,我国期货公司180余家,数量过多,基本上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竞争状态;期货公司经营规模小,组织形式单一,从事着单一的期货业务,经营手段雷同,彼此之间毫无区别,没有创新,没有个性,分工与协作程度较低,只是在狭窄的业务空间低水平竞争;期货行业的恶性竞争使得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在少数期货公司手中,市场越来越集中到排名前列的公司,他们的盈利能力大大超过其他期货公司,排名靠后的期货公司只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瓜分极少的市场份额。

同时,在这两年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期货市场的风险事件频繁发生。2004年,嘉陵期货公司挪用巨额客户保证金;寰宇期货公司客户“爆仓”,发生结算危机;中航油(新加坡)因总经理陈九霖的期权投机交易产生巨额亏损5.5亿美元以致破产清算;2005年,海口万汇期货公司高管携款潜逃。这些风险事件再次给期货市场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有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期货市场无序发展带来的巨大的风险和负面效应的教训,政府部门加紧了防范期货市场风险,建立和完善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研究。而这也是一直以来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具有成熟期货市场的国家所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即以整个期货市场体系为研究对象,注重立法、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市场体系中监管部门、交易所、结算所、行业协会、经纪公司、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但如果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期货经纪公司,在几乎所有的期货市场的风险事件中都是作为主角出现的。期货经纪公司,作为国家批准的期货中介,是期货市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连接期货市场和广大投资者的桥梁。一旦期货经纪公司发生风险,最先被波及的就是在期货经纪公司开户交易的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如此一来,将引发广泛的社会效应,给经济发展增加不稳定因素。因此,以期货经纪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引发风险的原因,从企业战略高度研究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期货经纪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我国期货公司风险来源和分类

期货公司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系统性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抗拒的特点。非系统性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具有特殊性和可回避、可消除的特点。其中,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和法律风险。

1.市场风险。就是金融资产和负债与自身价值随着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损益变化的风险。对于我国期货经纪公司而言,主要是指公司的客户所交易和持有的期货合约头寸随着合约价格波动而产生亏损的风险。目前,我国的期货公司还只能从事单一的期货业务。但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加入WTO后与西方大型期货经纪商竞争的需要,我国将逐步放宽国内期货公司的经营范围,允许一部分规模较大、规范经营、业绩良好的期货公司开展国外期货品种、自营、基金等业务。那时,期货公司的市场风险范围将扩大,包括公司自营交易的期货头寸风险、公司投资其他金融领域资产的风险、公司客户持有的国内和国外期货合约头寸的风险等。

2.政策风险。期货经纪公司作为期货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经济调控、行业法律法规的变化和发展等都会对期货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对证券和期货行业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方针,证券行业是“在发展中规范”,期货行业是“规范中发展”。对于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国家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另外,随着我国金融立法的健全、期货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期货公司的经营将更加规范,一大批管理不规范的小型期货公司将被迫退出期货行业。

3.信用风险。是指交易的一方或双方不愿意或无法履行合约的责任所产生的风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期货市场盲目发展时期,由于信用风险而导致的期货风险事件层出不穷,许多期货公司都因此而蒙受巨大损失。和信用风险经常联系在一起的另外一个词语是“逼仓”。逼仓是指在一个期货品种上,交易一方利用自己的资金或仓单优势累计建立大量头寸,主导市场行情向单边运动,导致另一方不断亏损,最终不得不斩仓的交易行为。逼仓是投机者通过人为地制造信用风险而获取不正当的高额利润的方式。由此而引发的信用风险将进一步导致期货公司客户大量流失、流动性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因为诉讼而产生的法律风险。更为严重的是,期货交易所将因此失去信誉,市场秩序被破坏,被逼仓的品种将长时间陷入冷清甚至退出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2004年7月合约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多头5月份多逼空后,天胶品种沉寂了将近两年时间,直至2006年交易所连续推出优惠政策后才又逐渐活跃起来。

4.流动性风险。期货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于市场不活跃,价格不连续,交易不能按现行价格进行而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受市场状况的影响,又可把它归入市场风险。我们这里所说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期货公司无力满足现金流动的要求,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日常的运营和客户交易的风险。流动性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极端行情时由于客户持仓比例过高而爆仓最后连累公司损失大量自有资金或期货公司因为非法自营在期货交易中损失大量资金。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在期货市场治理整顿后取消了期货公司自营业务。

5.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失误、控制错误、欺诈及人为因素等造成潜在的损失。从广义上说,操作风险存在于公司日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对期货公司而言,操作风险主要存在于市场开发部门、交易部门、客户服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这些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和客户接触、为客户服务,由于期货投资所特有的保证金制度、双向交易制度和每日结算制度,这些工作环节经常牵涉客户的资金调度、交易确认、风险提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操作风险,进而演变成期货公司的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鉴于操作环节的重要性和具体性,下面将针对这些部门的风险点作一说明。

市场开发部门的主要风险点:a、市场开发人员采用过于夸大的宣传语言和手法开发客户和随意承诺客户所可能引起的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b、客户资金合法性引起的法律风险;c、市场开发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办事,给公司和客户带来的风险。

交易和风险部门的主要风险点:a、下单员敲错单产生的风险;b、下单员忘记给通过电话交易的客户录音而导致客户对交易结果不承认产生的风险;c、客户持仓风险过高,风险部门强行斩仓后客户不承认交易结果可能产生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d、未及时发现客户持仓和交易风险,客户交易账户穿仓,使公司资产蒙受损失的风险;e、因机器设备故障、服务器故障、网络故障而导致交易状态异常或客户无法交易所造成的风险。

客户服务部门的主要风险点:a、开户时未按照期货法规规定对客户作期货交易风险提示;b、不规范操作,非公司备案的开户人员开户,未仔细核对客户资料、签字、公章等有效性或因粗心导致开户合同书不完善等引发的风险;c、客服人员对客户文本、语音资料保存不当产生的风险。d、客户交易结算单未按时签署和返还产生的法律风险。

结算和财务部门的主要风险点:a、客户保证金比率设置过小,行情波动较大时客户保证金账户出现穿仓,或保证金比例设置过大,客户无法充分运用资金交易而导致客户流失的风险;b、客户保证金账户出入金办理不及时或发生错误;c、客户交易保证金管理和监督出现问题,影响客户交易产生的风险;d、因网络或其他问题引起结算、财务数据错误所产生的风险;e、财务系统内部管理缺陷和漏洞可能导致资金风险和法律风险。

6.法律风险。由于公司不规范运作、操纵市场、内部交易等或者由公司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引发的公司和客户或其他法律主体之间的诉讼风险。一旦公司陷入诉讼,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公司信誉都将受到极大损害,客户也会大量流失。

上述的这些风险并不是单独的和孤立的,而是经常相互交叉、相互转化的,因此只有建立起完善和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达到最好的风险防范效果。

三、构建完备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发展和完善。2004年9月,COSO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oftheTreadwayCommittee,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正式文本。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共同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的风险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共同实施”,强调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观点,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风险管理中有相应的位置和职责。

2.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持续地流动在企业内部。不是静态的某个东西或单独的活动,要把风险管理内置于企业日常运作和控制中,作为一种常规运行的机制来建设。

3.为企业的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个: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

4.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控制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它们来源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

5.风险管理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风险管理的新观念。要求从企业层面总体把握分散于各层次和各部门的风险暴露,充分考虑各部门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统筹考虑风险对策,制定更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

四、我国期货经纪公司完善风险管理的措施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才能使公司的董事会和领导层制订出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案,才能使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过程运行流畅。鉴于我国期货公司目前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董事会机构虚置,监事会形同虚设,缺乏科学的经理层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信息披露制度落后等问题,我们应该:优化股权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设立科学合理的经理层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期货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期货公司财务和其他信息披露制度。

2.严格遵循监管要求的净资本水平,达到合理的资本充足率。2004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督促期货公司实施稳健的财务政策。这套体系的建立对我国期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对期货公司来说,有利于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有利于经营者及时了解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实现真正的动态管理;有利于分清公司自有资金和客户保证金,实现期货客户保证金封闭运行管理;使有实力的期货公司更大更强,为下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及国际大型期货经纪商竞争做准备。

3.明确岗位职责,针对每一业务环节设置标准操作流程,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预先制定应急方案,强化风险和稽核部门的作用,加强日常工作中的监督和控制。期货公司中最多也是最广泛存在的潜在风险是操作性风险。因此,把各项工作、业务流程化和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4.借鉴国内外其他金融机构的经验,引用国际先进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对于期货公司来说,市场风险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目前广泛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和投资领域的VAR(valueatrisk)技术会对我国期货公司管理市场风险有很大的帮助。VAR是一种计量金融行业市场风险的工具,适用于复杂的投资组合,用来说明杠杆作用和分散效果。更重要的是VAR的透明性,一个VAR数值就能让公司的领导层非常清楚风险的大小。期货公司运用此项工具能时刻掌握公司客户持仓的整体风险大小,及时对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出反应。

5.加强公司间合作,发展行业自律性组织,建立健全期货从业人员的认证、考核、培训体系,设立严格的期货高管人员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行业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是“人”。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加强期货业协会、期货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的作用,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期货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行业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菲利普.乔瑞.VAR:风险价值——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