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主题班会

初中主题班会范文精选

初中主题班会

初中主题班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道德教育

在班级管理过程当中,班主任要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渗入道德教育,通过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一、通过实践活动开展道德教育

班主任要充分运用实践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身体力行投入具体的活动中,能够在活动环节体会到树立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同时,运用实践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例如,在“雷锋日”活动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雷锋,做好事”的主题活动,运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投身帮助他人的集体活动当中,让学生在集体活动当中树立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给老人扫地、洗衣服、洗头,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尊敬老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帮助打扫社区卫生,从而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不容易,让学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班主任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学生开展纪念馆参观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通过对纪念馆的参观和对相关影片、视频的观看,学生就能够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生身体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中领悟相应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二、通过班会开展道德教育

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会的开展是不可缺少的。在班会中,教师要对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心理发展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班会促进班级更好地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班会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通过主题班会还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多元化发展,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地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召开之际,教师就可以开设“弘扬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相关主题班会,促进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带领学生了解召开的意义,让学生对国家体制政治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外,更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国家大事,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爱国主题班会可以分为几个流程来开展,第一个流程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的相关资料,并在班会上进行分享,向学生普及什么是,的召开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二个流程是学生讲述爱国故事,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通过故事,将爱国教育融入到故事当中,促进学生的成长。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奏唱国歌,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的道德建设。在主题班会中,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方法促进了德育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通过学科融合开展道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为了促进学生的课本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道德教育可以融入文化知识的教学中,通过双管齐下的方法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例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青春有约》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欣赏有关于青春的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感受到青春的美好,在这美好的青春中,如果浪费时间、浪费光阴是多么可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激励学生珍惜大好青春时光,在青春时光中进行顽强拼搏和努力奋斗,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的世界观就会逐步清晰起来,就会懂得设定一定的人生目标,通过努力去实现人生价值。在教学语文《绽放生命之花》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受了酷刑依旧顽强生活,通过这一课教学,要让学生悟出要勇敢面对生活、不轻言放弃的道理。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使道德教育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王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8):174-175.

[2]贺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320.

初中主题班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隐性课程主题班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引起了更多的人更深层次的关注。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安定、民族的兴衰。

一、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学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其生理、心理处在一个剧变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躁动的时期。他(她)们表现出独立性强、反叛心理突出、对事物好奇的特点。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学生学习氛围的优劣以及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有序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这也是整个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加强中学德育工作,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德育效果不明显等一些问题。

2.1把德育教育知识化、理性化,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教师用传授知识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

2.2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对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作用研究不够,同时与学生的思想实践结合的也不够紧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2.3为了应试而注重思想道德理论教条的传授、背诵,忽视了学生起码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还有一些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发挥不够。

三、开展好隐性德育课程

针对以往德育教育的缺陷,我认为在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隐性德育教育。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这是与显性的专门德育课程相对而言的,专门德育课程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它的说教成分多,约束成分多,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与不满。而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以间接的、内隐的、不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

在学生思想品德内化过程中有许多中介,其中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中介,把学生的外在影响因素转化成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品质,逐步达到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它更多强调的用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得到教育者在德育中所要得到的效果。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尤显得重要。

四、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4.1平时注重教师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中学德育的手段和途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示范教育,即教师或其他长者通过一定的示范行为或示范行为的列举和描述,使学生对其产生认同并确立为自己的榜样。这种示范的主体是多角色、多层面的。如父母、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学校行政领导、社会其他方面上的行为主体、学生群自身的参照体以及文艺作品中的模范人物等。教师可在平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加强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从而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4.2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理解。教师要想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觉得教师平易近人,容易打交道,也就是说要理解关心学生。理解体现的是一种沟通的立场和能力。班主任老师应该暂时放弃自身的参照标准,尤其要抛弃自己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断,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即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

4.3接纳新生事物,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除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外,日常生活中健康的生活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合理的消费方式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新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应从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合理消费、量人为出、文明休闲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关注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虽然离中学生比较远,但是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现代信息网络对中学生的冲击,特别是对中学德育冲击颇大,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发生的政治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

4.4优化班级环境。教师可通过优化班级环境来构建优良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心理。班级文化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驱动、规范和陶冶效应。因此,我们努力创建以班级文化为主导的德育环境。

物质环境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优良品德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优化班级环境首先要求是美化和净化,同时,班级环境布置也要突出人文性、艺术性。班级环境布置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审美情趣,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例如,可以设立班级读书角,放入学生喜爱的各种读物,使学生在阅读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在阅读中感受文化的陶冶;也可以开辟由学生作品组成的展览窗口,使学生们在这里找到成功的感觉。班级环境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创设美好环境的同时,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培养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增强为集体工作的责任心。

五、开好主题班会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不可能离开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教育,它必须依托其他教育而存在。德育和教学无法分割,班主任应协调各科任教师,让他们在德育中起更大的作用。将德育寓于智、体、美诸育中。班主任在德育中的角色不再是管理者,而是以平等身份参与德育实践。班主任要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教育能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经常跟他们沟通、谈心,关注学生每一点进步和问题,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并发动同龄人关心、帮助。这其中最有效最综合的方法就是召开主题班会。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能引起全班同学的感触和共鸣,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发言、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同时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和学生间的友谊。那么如何才能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呢?

5.1确定主题,精选节目。主题的确定要紧扣学校和班级的当前需要,要体现时代性与实践性。确定主题后就开始进行学生的思想发动工作;向学生宣传班会的目的、内容、形式及要求;布置全班同学分头收集材料;再认真挑选,选用部分围绕主题的歌曲、诗歌、相声、小品等节目,也可由教师亲自创办部分节目。节目应结合当前的形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是直接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故事,从而引发学生们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5.2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准备。要强调人人参与节目,每个节目可指定一个负责人,然后全班同学再自愿到各个节目负责人处报名,这样每个节目的演员就确定好了;然后安排全班同学分组进行排练;再次,教师对每个节目分别提出要求与注意点,学生再改进节目质量;最后进行一次彩排。要重视班会的准备过程,因为这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准备得越充分,学生受到的教育就越深刻。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水到渠成的实现。因为学生不仅仅是组织者和参与者,更重要的还是活动过程的创造者。

5.3抓住契机,及时教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如对于上交节目被选用的同学,教师可在班内隆重宣布表扬,某某同学推荐的歌曲被录用;某某同学自己创作的小品很好被录用;某某同学你送来的材料很优秀,你很认真,但这个材料与主题远了点,我们有机会再用……。宣布结果的短短几分钟也是一个教育机会,材料被录用的学生会打心底感到骄傲与感激,倍受鼓舞的学生们会心悦诚服地听取教师的其它意见。这样,整个德育过程就是一个幸福、充实、具有满足感的过程,这也给班主任以后的德育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德育生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重点,社会教育是补充。只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立体德育网络才能使德育生活化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效果。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点,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守泉.育人应以德育为首[J].教学与管理,2002:32

2付梅莉等.班主任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石油教育,2002:6

3荣树云.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J].教育科学研究,2001(6)

4史爱华.中学班主任评价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3

5邢真.和谐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9(8)

初中主题班会范文第3篇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养成教育为常规教育,从班级管理入手,重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以感恩教育为主要抓手,形成特色教育;以丰富多彩的主题目活动为契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德育品位。

二、工作思路

1、确立一种意识:德育为先,管理制胜。

2、抓住两条主线:养成教育,感恩教育。

3、搞好三个结合:主题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治相结合。

三、工作目标及任务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和团总支书记加强学习,注重研究工作方法和策略,搞好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二是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抓好班主任的培训,加强班主任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提升德育科研的档次,围绕感恩教育,分年级组搞好三个德育专题的研究,七年级组: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感恩教育。八年级组: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调查及对策。九年级组:感恩教育转化问题生案例分析。

2、德育工作制度化。修改和制定德育常规工作的相关制度,并保持相对稳定,如《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升旗制度》、《学生会常规管理抽查》等,尽量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安全工作“三讲七查”,警钟长鸣。教育与排查相结合,教育分三讲:学校集中讲,夕会针对讲,班会总结讲。排查有七查:一查人员进出,看门卫是否履行职责,走读生是否遵守校规,校内有无闲杂人员;二查管制刀具,看学生是否私藏利器、棍棒等物;三查夜间外出,看是否有学生翻围墙爬院门上网吧;四查学生矛盾,看有无打架斗殴迹象;五查设备设施,看建筑物、电路开关、门窗玻璃等有无隐患;六查运动训练,看体育器材是否完好,训练过程是否有人指导和保护;七查课间课外,看学生是否做危险游戏或危险动作。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争创班级特色。一是硬件建设。各班要在开学两周内搞好教室寝室的布置,教室里班训(或班级口号)、课表、时间表、班干部名单、卫生生活值日表为必贴内容,其它布置因班制宜,力求美观大方,体现特色。二是软件建设。班级一天一次夕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一周一次班会,搞好评比表彰,一月一期主题黑板报;认真评选推荐升旗手,宣传升旗手的先进事迹;积极参与校级各类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5、抓好行为规范教育,注重过程管理与终极评价相结合。第一学月认真学习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七年级新生,班主任要亲自领学,从仪表、言行、一日常规方面进行规范。各班制定《一日常规奖惩方案》,组建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和民主监督体制,班级要大力表彰遵守一日常规的模范生,惩治不良倾向,并发挥民主监督的力量,将各级各类表彰与平时的常规管理结果挂钩,达到惩恶扬善,弘扬正气的目的。

6、继续抓好环境卫生的整治。寝室内务整理和厕所卫生是卫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厕所的打扫安排要把分工细化到每个蹲位、每条水槽。开学第一、二周,班主任现场指导学生打扫厕所及内务整理不能少于两次。文明寝室的评比工作将一如既往。教师三楼办公室卫生纳入学生会检查范围。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爱护劳动工具的教育。

7、做好学生自主管理的文章,发挥学生会、团支部的监督和服务职能,搞好常规管理。成立校园记者站,挖掘和宣传学生教师中的先进事迹,向社会和家长宣传学校。

8、围绕国庆六十周年,开展以“光辉的历程、灿烂的明天”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采用主题班队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使命感,树立“立志成材,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9、家校联动,共同育人。继续搞好校讯通的宣传和服务工作,召开学生家长会,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

10、突出“感恩教育”的特色地位。三个年级分阶段,分主题,有计划地实施感恩教育,评选出第二届校园感恩之星。(《感恩教育活动方案》另发单行材料)

四、分月活动安排

九月份:一日常规教育、安全教育

1、组建新的班委会,各班召开班委会明确分工和职责。(第一周)

2、七年级夕会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年级各班制定相应的班规室约。(第一周)

3、开始对发热学生进行晨检,严防猪流感发生。(第一周)

4、第一次安全大排查。(第一、二周)

5、各班开展“寝室内务整理示范周”活动,按照学校内务整理标准,班内评出示范室,室内评出示范床,对床铺摄像展出,对学生张榜公布,把内务整理向纵深推进,。(第二周)超级秘书网:

6、主题班会:感恩教育第一课——感谢师恩(第二周)

7、学生会组建并开展常规抽查活动。(第二周)

8、筹备国庆系列活动。(第三、四周)

9、主题班会:“光辉的历程,灿烂的明天”——爱国教育演讲赛。(第四周)

十月份:爱国主义教育。

1、“光辉的历程,灿烂的明天”——爱国教育演讲赛决赛。(第六周)

2、“我爱祖国,我爱红歌”歌咏会。(第七周)

3、文明寝室创建活动一。(第六——八周)

4、感恩教育:开展“感恩祖国,立志成才”的主题征文活动。(七、八周)

5、安全月排查。(第七周)

6、主题班会:爱国,从爱校开始。(第八周)

十一月份:前途理想教育

1、召开学生家长会,分析期中成绩,确定分层教育目标,谋求家校联手,共同教育。(第十、十二周)

2、举办初中生排球赛。(另通知)

3、安全月排查。(第十周)

4、期中德育评估。(第十一周)

5、主题班会:用知识改变命运

十二月份:法纪教育

1、文明寝室创建活动二。(十三——十六周)

2、法制教育讲座。(十二周)

3、培养发展一批新团员,上一次团课。(第十四——十六周)

4、“拒绝网吧”主题教育。(第十四周)

5、主题班会:擦亮眼睛,拒绝诱惑。(第十六周)

元月份: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

1、迎新年元旦文艺演出活动。(第十七、十八周)

2、冬季安全教育讲座。(第十七周)

初中主题班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德育;渗透模式;教育工作

初中阶段正好处于人一生中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种不良诱惑的阶段。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始终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看重基础知识教育工作,更要狠抓落实德育工作,制定德育台账和任务清单,细化分解各项班级管理目标,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德育工作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高质量德育教学工作。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渗透工作的意义

事实上,管理学生和管理班级是相通的,可以用管理班级的方式来管理学生,,也可以用管理学生的方法用来管理班级。尤其是在新时代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也应当以此为依据,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管理工作当作一件艺术品来进行雕琢。此外,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在思想道德的提升,保障学生可以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中始终感受到温暖,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自身所具备的责任与使命,培养自身的德育工作意识,坚定自身的教书育人使命,认识到日常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日常教育中的德育比例,构建德育工作制度,突出德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存在的若干问题

首先,难以兼顾学科教育与德育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背景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许多教师难以兼顾学科教育与德育工作之间的平衡,其所开展的德育教育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一方面,为了使学生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难免会将德育和学科教育割裂开来,学科教育所占比重很高,德育占比相对较少,导致德育工作软弱无力。另一方面,因为更为注重学科教育,所以难免会导致德育与学科教育难以有效融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兼顾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导致任务过重,其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重学科教育而轻德育。若要做好德育与日常教学的有效融合,班主任需要制定更为有效的德育工作制度与教育安排,这样才能更好地兼顾日常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其次,与家庭教育融合程度不足。事实上,学校教育远不可能超脱或独立于家庭教育,二者应当是紧密结合的。但是,时下许多班主任开展在德育工作时却未能与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所直接体现的问题就是德育工作不够全面,即便是学校组织与实施的德育工作效果很好,但是缺少家庭德育的配合,始终无法从本质上给予学生更好的德育体验。同时,从德育提升效果上看,某种程度上家庭德育所体现的效果还要高于学校德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更明显。因此,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形成家校共育模式,是促进德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再次,德育组织形式与内容空洞。事实上,德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不同时期有着其鲜明的德育特征,所以德育应当具有时代性。但是,一些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却出现高、大、空的现象,用着上世纪的说教式方法,其德育组织形式与内容都是落后的,总是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灌输式”,空洞说教,导致成效不高。最后,班主任未能重视自身德育素养的建设。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快速发展与成熟的时期,也是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很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亟待教师给予其关怀与指导。但是,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德育工作指导能力,未能找到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牛鼻子”,或者说忽视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点,未能在正确的时间与地点给予关怀与指导,其德育教育无疑是低效的。反之,如果能够正确分析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用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学生指导,并重点提高自身的德育工作能力,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改变德育观念和德育方式,采用合理的德育方式,无疑更有利于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渗透工作模式

(一)建立班主任德育工作导向,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之中的负责人,也是开展班级管理的主要组织者。想要保障学生在学校中积极健康成长,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主体责任,对班级进行高质量管理,形成任务统一、目标统一、责任统一的德育班级管理模式,构建良好的班级风尚。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浓厚的班级氛围中积极开展学习。具体而言,班主任应当制定相关的德育工作制度,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来转变德育管理策略,提高班级德育管理质量。同时,教师在制定班级德育管理制度时,应当把学生考虑在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管理任务。例如,班主任可以让班干部协同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或者是挑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这样可以使班级管理中的制度和评判标准都更贴近学生,能起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如此,德育活动才可以更加适合学生,因为不论是设计什么样的德育活动都是要以学生为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做到因材施教,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真实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策略,让学生获得应有的提升,进而使班级德育工作更具体,更具针对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重视班主任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道德模范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责任人,也是平时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所以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还是班级管理工作上,都应当重视自身的模范带动作用。为此,班主任应当始终加强自身的道德引领作用,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建设,守师德、严私德,立足本职岗位,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好崇尚教师职业爱岗敬业之正德、道德示范之大德、敬爱学生之美德、严于律己之贤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道德示范作用,成为一名道德品质高尚、言行品行端正的新时代模范教师。同时,班主任在具体开展班级管理时,要始终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与仪容仪表,为学生做个好的表率,不能在班级中斥责学生,更不能出现任何不尊重学生的举动。开展劳动实践课时,如植树、义务劳动,或者是参与社会劳动等,也要积极为学生做表率,从活动的制定到实践上,凡事亲力亲为,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班主任要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将学生摆在工作的首位,爱本职岗位、爱学生,拥有对教育执着追求的恒心和爱护学生的爱心,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优秀班主任,成为学生心中的道德模范。学生将班主任作为自己的榜样,就会不断模仿和学习,从而可以在榜样的引领下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开展家校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德育工作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尽管学校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但是也不应忽视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中要联合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形成家校共育模式,以此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要准确把握“家校共育”的核心思想,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尽职尽责,为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学校方面的准备。同时,鉴于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努力,教师应当积极联系学生的家庭,定期对家长进行全覆盖满意度调查和全域家访,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作为提高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质量的关键参考。具体而言,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之一,班主任要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从而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以“家校共育,共筑学生成长”为主题的家长会,深入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唤醒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关注意识,让家长认识到家庭的境教、身教、言教等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孩子思想道德品质成长的目标,将培养重点落在学生的内在思想情感上。这样学生就不仅是在学习中接受教育,而且可以进一步将学习视野拓展到家庭之中。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能使教育更具凝聚力,从各个方面、各个维度开展德育,在学校和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学习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常用的方式之一,其优势在于不仅具有明确的主题,可以在会上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围绕主题来畅所欲言,而且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会认真听取发言,教师则可以在一旁指导,避免只用说教的方式进行德育工作。因此,在班会主题的制定上,可以围绕“感恩”“责任”“承担”等关键词来制定,目标明确,内容贴近班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具针对性,可以让学生在明确的主题下积极发言,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来积极发言。例如,可以通过上述主题,让学生来谈一谈《孔融让梨》的故事,结合现代生活中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来进行交流。在主题会上,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道德模范人物和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来进行交流,能够由此营造一个宽松融洽的环境。或者是在主题班会上学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并发表感想,在学习过程中将“时代楷模”基本内容内化于心;要从小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知错就改、越改越好,健康成长。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学生积极发言,相互交流各自的意见,此举不仅能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到课堂之中,扎实落实德育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综上所述,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积极将德育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和活动之中,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教学模式,通过动态的视野观察学生的思想情感反馈,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化过程,不间断渗透德育理念,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从而保障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始终处于正确的方向,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洋,芦娜.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7):121.

[2]杨仕平.初中班主任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研究[J].知识文库,2019(17):254+256.

[3]叶丽梅.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9(25):192-193.

初中主题班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隐性课程主题班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引起了更多的人更深层次的关注。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安定、民族的兴衰。

一、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学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其生理、心理处在一个剧变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躁动的时期。他(她)们表现出独立性强、反叛心理突出、对事物好奇的特点。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学生学习氛围的优劣以及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有序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这也是整个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加强中学德育工作,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德育效果不明显等一些问题。

2.1把德育教育知识化、理性化,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教师用传授知识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

2.2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对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作用研究不够,同时与学生的思想实践结合的也不够紧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2.3为了应试而注重思想道德理论教条的传授、背诵,忽视了学生起码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还有一些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发挥不够。

三、开展好隐性德育课程

针对以往德育教育的缺陷,我认为在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隐性德育教育。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这是与显性的专门德育课程相对而言的,专门德育课程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它的说教成分多,约束成分多,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与不满。而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以间接的、内隐的、不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

在学生思想品德内化过程中有许多中介,其中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中介,把学生的外在影响因素转化成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品质,逐步达到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它更多强调的用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得到教育者在德育中所要得到的效果。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尤显得重要。

四、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4.1平时注重教师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中学德育的手段和途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示范教育,即教师或其他长者通过一定的示范行为或示范行为的列举和描述,使学生对其产生认同并确立为自己的榜样。这种示范的主体是多角色、多层面的。如父母、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学校行政领导、社会其他方面上的行为主体、学生群自身的参照体以及文艺作品中的模范人物等。教师可在平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加强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从而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4.2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理解。教师要想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觉得教师平易近人,容易打交道,也就是说要理解关心学生。理解体现的是一种沟通的立场和能力。班主任老师应该暂时放弃自身的参照标准,尤其要抛弃自己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断,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即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

4.3接纳新生事物,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除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外,日常生活中健康的生活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合理的消费方式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新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应从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合理消费、量人为出、文明休闲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关注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虽然离中学生比较远,但是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现代信息网络对中学生的冲击,特别是对中学德育冲击颇大,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发生的政治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

4.4优化班级环境。教师可通过优化班级环境来构建优良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心理。班级文化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驱动、规范和陶冶效应。因此,我们努力创建以班级文化为主导的德育环境。

物质环境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优良品德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优化班级环境首先要求是美化和净化,同时,班级环境布置也要突出人文性、艺术性。班级环境布置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审美情趣,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例如,可以设立班级读书角,放入学生喜爱的各种读物,使学生在阅读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在阅读中感受文化的陶冶;也可以开辟由学生作品组成的展览窗口,使学生们在这里找到成功的感觉。班级环境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创设美好环境的同时,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培养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增强为集体工作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