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精选

传统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职学校作用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山东考察结束时,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指示。为实现提出的“中国梦”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职业学校必须强化育人意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中职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三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感恩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信念。而这些都离不开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当前,各校都在着力校园文化建设,但尚未形成有特色的模式。笔者认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贯串于中职德育教育中,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国民不仅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还无端反感传统文化,以至于一些国民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不稳定的因素。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教育的现实状况,迫切需要在学校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面,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将会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传承和包涵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富民强”、“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从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儒家“天人合一”、“隆礼重法”等思想,从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有利于塑造平等、诚信、与人为善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职生都处在15-18岁的青春躁动期,尚未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时,他们对新事物的探求欲和模仿力很强,不论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东西,他们都会不计后果地去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社会教育外,汲取知识,塑造人生观、形成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个学校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学校通过重视这项工作,能更好地处理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创新性,养成感恩、孝悌的好习惯,也可以帮助中职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塑造个人良好品格

从诸子百家以来的哲学家、教育家,到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都非常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有潜移默化的改造作用,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心理素质,助其成为品德高尚、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我校这几年,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即学唱一首歌《感恩歌》、熟读一本书《弟子规》、上好一堂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感恩社会、国家、父母、长辈、他人的良好品德,学生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总之,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成长,并养成其良好的品德。品德修养的提高,对学生今后生活、学习、乃至就业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彰显人文性

中职生将来要走入社会、走进企业,成为企业的有用之才和社会的良好公民,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彰显人文性。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继承的精华:如仁、义、礼、智、信、孝、勤等。对学生进行《弟子规》等传统经典文化的系统教育,让优秀传统的经典文化净化洗礼学生的心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培养其高尚人格。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和义工活动,通过班会、国学班、第二课堂讲座等形式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重新定位自己,重塑自信。

二、中职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权威的定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如何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也没有标准可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的文化正慢慢被遗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独特见解的专家、学者没有机会、没有渠道走入校园为学生授课。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通常年纪大、见识广博,而中职学生年纪小、视野狭隘,新、老一辈没有机会进行交流,两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出现断裂,极大地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弘扬。

(二)盲目推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好的。这样导致了封建主义思想死灰复燃,固步自封,缺少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或是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照搬西方的文化,脱离中国的实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无用,淡忘了儒道的传统思想,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浮华世界中飘渺的概念,过度追逐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从而忘记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心灵愈加空虚,都市中患上忧郁症、轻度自闭症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中职学生走上这两种极端,都会对生活、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扭曲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需要学校、老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轻松、愉悦、平等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投入更多的关注。

(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普及教育上,并未走向深入。职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过去在专业设置、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上,学校、教师花的精力较多,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上关注的较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生活和学习,理论和实践,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建成符合学校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校园文化,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精心的打造。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先后、轻重之分,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同时,“教什么、怎么教”,需要教育有关部门做出规定,并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中。

三、常创常新,做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相协调

笔者认为,在中职校园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一)中职学校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制定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

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习传统文化内容的安排。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安排学习的内容侧重不同,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内容。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表达,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二是中职教育培养理念的认识。中职教育要把“人人成才”的观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和育人的活动和实践中。学校应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入手,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教育内容,并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中。

(二)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保证校园文化工作计划有序推进。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或副书记为副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抓的良好局面。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不定期召开工作联系会和交流会,适时对工作加以评估和检查,为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是保证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

校园文化工作措施应依据计划和各时段教育的实际需要制定,并在人、财、物上给予有力的保障。同时要积极探索与校外活跃的文化组织、机构合作,通过邀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几年来,我校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通过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摄影大赛,运动会、大型团体操和文娱晚会等丰富的课余活动的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到中职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让校园成为学生的一方乐土,为创建乐教乐学的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四)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中长久有效地开展,确保工作有落实,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可以在各班开展校园文化推广示范班评比活动,并把该活动列入班级半学期或年终考评分数之一;在学生层面上可以执行学生个人星级评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评选德育优等生,根据学生的星级在毕业时可以优先推荐就业等等。总之,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向品牌化、长效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职生必将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树立良好的品格,形成学得好,就业好,发展好,人人成才的局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发挥真正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文吉昌.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2]王碧昱,梁宗宪.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代渗透意义[J].中国轻工教育,2014,(1).

[3]罗冲.浅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报业,2011,(4).

[4]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J].开封:河南大学,2013.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发展;传统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不仅要统筹推进,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还要在传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音乐文化。传统音乐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勇担重任的精神,凝聚了中华儿女的各种情感。换句话说,传统音乐是对中华传统的一种审美体现,生动表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此外,传统音乐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较高,这些文化价值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因此,高校在音乐教学中不应忽略传统音乐文化的作用,应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这既是对多样性的传统音乐的保护,也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一、传统音乐传承依然面临困境

目前,仍有较多高校偏重教学西方音乐,没有意识到传统音乐文化

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实际上,这是音乐教学中的错误观念。探讨传统音乐文化,学习各个民族音乐的风格,分析传统音乐的艺术标准,均是当代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需要关注的。在进行音乐教育改革时,高校应从全面、系统的角度,保护、传承、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创新现代音乐教育模式。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新时代的音乐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改变一成不变、强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校在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借助互联网、多媒体资源,用动画、图片、音频等多样的形式创造性地展示教学内容,在提升音乐教学的直观性的同时,提升音乐内容的生动性和有趣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作为艺术感极强的教学课程,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和弦、和声、复调和节奏型音程等均是音乐教学课堂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音乐知识。如果音乐教师能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听觉等多个维度刺激学生的感官,那么音乐课堂定然不会枯燥乏味,学生也定会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此外,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背景知识。在正式学习音乐之前,理解音乐背景知识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所蕴含的文化魅力,从而与音乐中包含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对学生打好坚实的音乐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也需要注重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弘扬,不能一味地教学西方音乐。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传统音乐教育在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传统音乐教育是现代音乐教育改革的基础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传统音乐文化同其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样,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因为传统音乐文化里包含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对促进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既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延续,也是不断筑牢现代音乐教育基础的应有措施。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场所的高校,需要重视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改革中融合传统音乐文化,实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二)传统音乐能促进现代音乐教学结构的完善

音乐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上,也体现在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上。重视传统音乐对完善现代音乐教学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音乐中蕴含着优秀的文化元素,借助这些元素可以让现代音乐教学的改革方向更加清晰。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传统音乐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该重视音乐教育,尤其是对传统音乐的传承。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对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上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际上,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不应该受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限制。为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意义或价值,高校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传统音乐的优势,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从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标准不断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三、基于传统音乐视角的音乐教育改革措施

(一)挖掘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加强与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

戏剧、音乐、舞蹈等均是体现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的传统民族音乐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挖掘中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将民族音乐所体现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人文追求等传承下来,结合新时代的有利契机创新发展音乐教学。其次,在新时代,高校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要做的不仅是把音乐旋律、演唱技巧教给学生,还要将音乐所蕴含的文化传授给学生。此外,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往往对一个国家的音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改革时要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音乐的交流,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改进音乐教学方式,发展音乐文化。

(二)实例讲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中讲解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体验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举例讲解湖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文化,并在课堂中以多种形式展示湖南瑶族、土家族和苗族的民族音乐,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的独特意蕴。此外,通过对各个民族之间音乐美学特征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总之,在音乐课堂中,对传统音乐具体实例的讲解与分析,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现代音乐的重要方式。

(三)创造性继承传统音乐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注重礼仪的国家。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内容,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改革时,要尽可能地将传统音乐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融入课堂中去,这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此外,传统音乐,尤其是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是具有差异性的。因此,如果高校想进行现代音乐教学的创新改革,不仅需要高校、教师、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还需要他们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进行分析和研究,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展现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实现创新性发展、创新性继承。

(四)在音乐教学中体现民族文化

音乐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时,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还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学生感恩的心态也是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培养的,因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许多传统音乐都表达着感恩之意。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去学习音乐,有利于学生领悟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去展现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挖掘音乐中所包含的美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信。

(五)多元化发展音乐教学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知识。首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不会认真地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但是,如果教师能借助多种教学工具,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例如,采用多媒体播放传统音乐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分析和鉴赏这些片段的经典之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传统音乐对学生形象思维的锻炼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传统音乐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经典的传统音乐,从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改革音乐教学方式。

四、结语

音乐课程是一门艺术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课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要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感知能力,更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音乐教育改革中,要注意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因为传统音乐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承传统音乐时不能生搬硬套,要提取其中的精髓,同时借鉴西方的音乐文化,不断地丰富现代音乐的内容,实现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最后,高校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注意改进方式方法,要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

参考文献:

[1]乌雅汗.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研究[J].化工进展,2020,(06).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德育;创新应用

一、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论述

大学生的发展关系到高校的教育工作,更加关乎社会的整体发展。在新时代下,多次提出要关心青年人的发展,这不仅为广大社会青年的发展做出了有效的指示,更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取向、未来发展方向的确立有重要的意义[1]。

(一)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纵观历史的发展会发现,大学生的力量、大学生的发展关乎着国家的兴衰,更关乎着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志向远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前进路上的坚强动力。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动力,是一个人不断努力的支撑,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容易精神空虚,无所事事,浪费美好时光[2]。

(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教育观。大学生的力量和发展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大学阶段的大学生又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德育对于个人的人生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稳定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势必会产生多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人们面对这些复杂的、多元化的意识形态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为此就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3]。

(三)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双面性质,既有积极向上、正确的一面,又有消极闭塞、落后的一面。为此,面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要积极学习其好的一面,有效地规避其不利的一面。在世界文化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更要努力弘扬,即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传统文化[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的德育工作相结合是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更是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发展概况

(一)德育工作政治导向不明显。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关键在于政治方向的引领,充分发挥德育工作教育理念的作用。而当今一些青年,不仅缺乏理想,也更加急功近利,同时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实际的情况,本文将德育工作政治导向不明显的表现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理论教育过于空泛,对于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有一些涉及,但是对其背后隐含的意识观念、思想逻辑还存在理解不到位的现象[5];第二,政治教育理论分析不到位,很多的教育课论述仅仅局限于讲事实、摆道理,没有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二)德育工作教育内容不充分。在大学生的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宣传基本的知识,更要培养青年的情感,真正实现力量的融合与提升。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很实际的问题。第一,教学手段的盲目选取。很多的高校较为重视教育的工具,而对教育过程中的内容较为忽视。第二,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估不充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象是当代有情感的大学生,这表明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产生的影响是隐性方面的。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总体来说,分析评估较为复杂,难以进行精准的教学评估与反馈[6-7]。

三、高校德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高校大学生成长过程方面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基本内容,高校要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夯实高校大学生的精神基石[8]。高校的德育工作应抓住我国青年发展的时代现状,对青年发展的本质规律进行深刻把握,指导提升青年思想水平,针对高校大学生德育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自身修养方面的影响。高校的德育工作不仅要积极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养分,更要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提出更多新的要求。要爱岗敬业,更要以身作则,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尊重生命,尊重人类。首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关键,为此,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从优秀民族文化中积极汲取养分。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工作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积极融入大学生德育课堂教学。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途径和方式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材中,进而再进入课堂的实地教学,最终将其引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首先,实现课程改革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课程改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关键就是将优秀文化的理念与德育理念相融合,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作用。各大高校需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科建设,在教材和课堂中充分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作为德育工作改革的重要体现。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教材是德育教育工作实际落实的重要体现。只有编写、制订高质量且贴近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高水平教材,才能促使二者融合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材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各高校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力量,组织专家学者对教材进行编写和探讨,加快教材编写的进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速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融入传媒时代。高校应该积极利用媒体,改变以往的德育方式,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教育发展。首先,要积极整合资源,以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为导向,整合有关优秀文化中德育的因素,针对不同的个体和用户,进行差异化的教育和管理。其次,还要及时有效对各种舆论进行科学的判断,将媒体的深度报道和新闻的全覆盖相结合,真正打造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模式。同时,对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研究,虽然有很多的共同因素,但是,落实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阶段,最为突出的便是个性问题。传媒时代更是一个追求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因此,高校在落实大学生德育工作时,还需要有统一严格的标准和统一的考核体系。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电视节目;融合;创新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精神文化追求不断提升,同时在稳定和规范化市场模式的约束下,电视节目的质量得到提升,各种形式的文化综艺节目如《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得到了空前发展,传统文化节目形态逐渐演化成为一种集合多种综艺形式的文化活动,目标群众也从老龄化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和繁荣是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传承优秀文化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传统文化融入电视节目的重要性分析

1.1传统文化融入电视节目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播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社会形成的一种稳定性较强的文化形态,凝聚着各个民族人民的思想智慧。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一些优秀的文化在不断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挽救民族历史文化是人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其中,电视节目是人们接受和喜欢的一种节目形式,也是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工具,在娱乐节目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传播[1]。

1.2传统文化融入电视节目是传统媒体承接传播文化的使命

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借助传统文化来展现中国当代形象,是媒体人应尽的责任。民族精神的灵魂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熏陶,电视媒体的进步发展要相应地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

1.3传统文化融入电视节目推进了电视节目的发展

传统文化融入电视节目,可以大力推进电视节目的发展、创新。电视节目中融合传统文化,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和创新类型能够推进节目的升级发展,形成一种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

2传统文化融入电视节目的路径

2.1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要素,将文化要素融入电视节目

要借助电视节目更好地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可以积极寻找和节目元素搭配的文化资源,以提升整个节目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中华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较多的文化知识,其中也包含较多的传统文化因素,承载形式也丰富多样,包含书法、汉字、壁画等。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各类文化电视节目,如以汉字为代表的《汉字英雄》,《梨园春》这类以戏曲文化为基础的节目等。基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需要积极挖掘和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通过人们喜欢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播[3]。

2.2从受众角度出发,实现对传

统文化和节目融合的创新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视节目的制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始更具备受众本位的思想,根据受众的年龄、欣赏需求来开展各类形式的文化创作,重新定位和发展传统文化电视节目。不少电视节目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老年观众的关注,将戏剧、交响乐、书法等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节目,如《走进大戏台》等。还有一部分节目则通过嘉宾的才艺表演,充分展现电视节目的视听感。又如:爱奇艺、河南卫视一起打造的《汉字英雄》,选手都是青少年,在比赛的过程中让观众重拾汉字文化,讲解汉字文化故事,彰显汉字的魅力。

2.3打造品牌,强化宣传

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融入还体现在品牌创新、节目包装上,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电视节目对各个节日背后潜在的文化内容进行挖掘。并且,在节目的包装策划上也尽可能多地使用了传统文化因素,借助传统文化实现节目的创新发展,如央视综艺频道曾经推出的《歌从漓江来》。其结合端午节相关的节日文化,将传统文化和节目策划充分融合在一起[4],加深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3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融入的创新发展

3.1彰显时代主题,创新表达

3.1.1《朗读者》传承文化情感

《朗读者》是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大型情感类节目,是一档承载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整个节目表达将阅读和媒体融合在一起,即在电视平台的支持下邀请名人阅读一些经典篇目,名人阅读文章会让观众以一种熟悉的角度来了解文章内容,减少文章的时代感。同时,在名人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还能够使观众和嘉宾之间进行对话,让阅读文化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激发受众积极参与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5]。第一,讲述主题故事,将观众的情绪带入到主题故事中。朗读是将文字活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传递人物人文素养和社会价值思想理念的一个重要主体力量。在这类节目的快速发展下,节目中所包含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参与朗读的嘉宾也更加多元,朗读内容变得越来越广泛。通过朗读将观者的情绪很好地带入特定的氛围中,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第二,朗读优秀的作品内容,和观众的情感形成一种共鸣。在开展这类文化节目时,董卿述说嘉宾故事,嘉宾自述人生经历、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其中所酝酿的人文情感都在这番话之后与观众形成共鸣。

3.1.2《国家宝藏》解读文化历史发展

《国家宝藏》是大型探索类的节目,以国家宝藏作为关键词,以故宫博物院作为领头人,结合8个部级博物馆,将各文化博物馆的文化精髓以一种创新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传统文化创新型表达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3.2强化节目内容创新

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拥有十分丰富、多样的资源,文学更是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因此,在类似《朗读者》节目播出时,要让嘉宾着重选择经典的文学片段进行朗读,将朗读的内容和嘉宾的个人经历结合在一起,使朗读兼具故事性和文学性。例如,《国家宝藏》节目中国家文物是节目的灵魂,整个节目的表现以文物为基本着力点,以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底蕴和中华文物作为切入点,由此使节目的格局更大、视野更开阔[6]。再如:《朗读者》将知识消费趋势与技术应用潜力紧密结合,两季《朗读者》节目中,董卿、朗读嘉宾、诠释嘉宾都是知识服务主体,观众是知识服务对象,朗读的内容是让观众能够从中探寻到与自身思想价值契合、与自身文化底蕴融合、与自身文化情感共鸣的篇目内容,从而借助这个节目平台更好地传递文化力量,拉近经典作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3.3采用独特艺术形式、影像方法对节目形式加以创新

为了能让受众体会到电视节目的灵魂,相关人员需要采取措施对节目的结构、形式进行创新。例如,和以往的人文类节目不同,《朗读者》采用的是阅读+访谈的方式,把朗读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有机融合,使整个节目显示出很强的时代意义。同时,其节目还强化了成员的集体社会意识和集体社会认同。在朗读时以文字滚动的方式来展现朗读的内容,让观众在阅读文本文字时强化对文章内容的认同。在跨平台协作矩阵方面,主要有图书、电视、网络视频等多平台传播内容。其中,图书强化读者想象力,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体验。电视强化观众感知力,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会给观众带来更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使受众更好地接收各类文化知识。而《国家宝藏》则通过雅俗兼备的方式将厚重的历史文化引入观众的视野。为了拉近文物和受众的距离,节目一方面采取专家权威推介的方式介绍文物,另一方面邀请大家喜爱的公众人物,以守护者的名义娓娓道出所展出文物的故事,更借助先进的技术来展现文物的历史发展,让文物真正地“活起来”。

4结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过时展所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日益重视下,《朗读者》《国家宝藏》《信•中国》等文化综艺节目秉承使命感和责任感,重新挖掘一些被逐渐被历史遗忘的传统民族文化精髓,将其与电视节目融合,以创新性的节目呈现方式,力求逐渐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流文化相结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节目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展现了部级电视节目的审美追求和思想情怀。

参考文献:

[1]张君,刘超言.传统文化情感类节目的融合创新策略探究——基于两季《朗读者》述评[J].出版广角,2019(20).11-15.

[2]郝俊杰.传统文化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9.

[3]魏兵.和谐社会与科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4):33-34.

[4]李杜若.《汉字英雄》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电视呈现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5]杨冼.传播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8,490(10):65-67.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通常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新潮的思想。如今,高等院校数量迅速增加,扩招导致大学生在数量上急速上升和在质量上参差不齐。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大学生无疑是其中最有前程的生力军。在大学生的诸多能力和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最为紧要和必需的。我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有志青年学习成长的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下人人都在提创新,高校也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究竟应该如何培养,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创新的反面是守旧,回顾中外历史,皆有多次守旧势力的反扑与挣扎,例如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信而好古”和“述而不作”;曾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而最终走向灭亡,等。守旧势力之所以那么强大,也说明了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糟粕”,其中必然有适应新时期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1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是从现今的角度看是“糟粕”的东西,但是不可否认,它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文明的基础,凝聚了千百代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中必然蕴含着“精华”。1.1精神动力能力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渐进过程,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精神养料。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有几点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格外重要。

1.1.1求变求新

中国的哲学是从“变”开始的,《易经》作为一部“变化之书”,其中涉及变的地方很多。例如:“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主张,说明了求新、求异、求变革的创新精神古已有之,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就不缺乏创新精神。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圣哲先贤们从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他们刚健自强,勇于创新,给人类历史贡献了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正是由于创新,才会出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文学艺术形式;中国的社会发展,也正是由于创新,才会在商鞅、王安石、戊戌六君子、邓小平等的锐意改革下,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1.1.2和谐求同

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讲求“以和为贵”。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了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有利于团结合作,互相启发,有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诗经》中也有关于夫妻“琴瑟和鸣”的描写,指出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和睦的家庭使人心情舒畅,更有益于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汉代的董仲舒也曾说过:“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

1.1.3求知质疑

中国从古至今,历代先贤们,不管是考取功名,报效国家,还是愤然出世,闲云野鹤,都强调勤奋学习,以他们聪明的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优秀的精神文化。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大学生灌输这样的勤奋理念,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求知精神,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质疑是创新的前奏,质疑就是对已成定论的权威结论产生疑问,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心理与行动。孔子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倡学习知识要“审问”、“慎思”、“明辨”,即有一种对知识质疑的精神。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对权威盲目随从,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动求知的主体,不是被知识灌输的客体。怀疑是创造性精神产生的先导,在大学生德育中发扬传统文化的质疑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1.2科学方法

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创新的精神动力,也需要科学的创新方法。好方法不仅能够事半功倍,还能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信,也有利于后人能够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创新。

1.2.1全面、辩证的思维方法

西方自然科学注重将物质实体划分为要素的研究模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整体性,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在专业高度分化的今天,更加强调专业间的融合,跨学科和边缘学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全局性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更能解决复杂连贯的问题。中国传统哲学著作《道德经》中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的一样,最杰出的辩论就像是口讷一样。“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中也可能蕴含着幸福,幸福中也有潜在的灾祸。凡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好的东西如果不加以维持,也有可能转化为坏的东西,坏的东西如果改变条件,也有可能转化为好的东西。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2.2思考、质疑、求真的学习方法

创新是对以往知识的综合、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创新的过程就是再学习的过程。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例如,《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明了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博览群书、审思慎思,明辨是非、立志笃行的过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疑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迷惑,学习是一个学思结合的过程,学习和思考各自的作用和局限性。陆九渊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明质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即,对权威知识有疑惑,说明对此进行了仔细思考,然后对于疑惑进行大胆地求证,以印证或者推翻自己的疑惑,不管质疑正确与否,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收获颇多。

1.2.3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白自己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社会实践,应抱着创新的态度去学习。对此,我国从古时起就高度重视实践,例如,《荀子.劝学篇》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说明了只有亲身体验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

2高校应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

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进行逻辑思辨,其中的很多内容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例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又能不断学习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放到现在来看,要鼓励大学生要不断地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只有不断地应用、实践,才能牢固、稳定地掌握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发现新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创新知识和方法。

2.2积极进行课程体制改革,使之更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新世纪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体制改革,就课程体制改革而言,首先要调整课程设置,在广度和交融度上更进一步,专业设置应更强调灵活性和跨学科性;其次要加强课程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他们学会做人,铸造崇高的人格,对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最后要重视大学生的通识课程教育。我国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往往过于“专”,不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开阔视野,制约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3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只有在宽松的文化氛围和健康的学术环境中才可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正是在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交锋和碰撞中产生,使得各流派互相切磋和交流,有利于更加完善和丰富各自的思想,从而形成整个社会学术文化繁荣的景象。大学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术风气,就是要保护个性、鼓励质疑、鼓励“标新立异”、发扬学术民主。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就是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迷信所谓的权威、勇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而这些正是只有在创新的文化氛围中才具有的良好品质。

3总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名句正说明了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代代创新人才前赴后继地努力。大学生作为人才的主力,更应该具有创新的勇气、精神、能力,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块瑰宝,闪烁了上千年,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我们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生不愧对“天之骄子”的美名。

参考文献

[1]在2013年3月7日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