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管队伍管理

城管队伍管理范文精选

城管队伍管理

城管队伍管理范文第1篇

二、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

由以上分析可知:第一,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即低风险的企业被高风险的企业逐出市场。第二,由于市场风险的上升,银行将逐渐调高贷款利率。

三、道德风险与信贷配给

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后改变贷款用途,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项目,从而使银行面临的风险上升。下面将证明,和逆向选择一样,道德风险也将导致信贷配给。假设企业没有自由资金,贷款金额为1,有两种可以选择的经营策略:一种是稳健经营,此时能够取得确定性收益R0;另一种是冒险经营,此时收益有RH、RL两种可能性结果(RH>R0>1+i>RL=0),其概率分别是RH、RL。那么,企业稳健经营的必要条件是:

因此,银行的理性做法是,当ii?鄢时进行干预,对超额需求实行信贷配给,此时信贷供求缺口无法通过利率的调节自动实现均衡,这意味着道德风险将导致信贷配给。

四、信贷配给均衡与一般性均衡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认为:货币供求应该相等,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利率下降,反之利率上升。从长期来看,货币供求保持平衡,市场利率等于均衡利率。斯蒂格利茨和威斯则认为信贷市场上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配给现象,实际利率比瓦尔拉斯的均衡利率要低。下面,我们用图1来说明:在信贷市场上确实存在着长期的配给均衡,而且对于银行来说,信贷配给优于体现帕累托效率的瓦尔拉斯均衡。

图中第一象限是信贷资金的供求曲线;第四象限是银行收益曲线,反映了银行收益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第三象限是存款市场的供给曲线,反映了银行收益与资金供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第二象限的45°线与第一象限的信贷供给曲线相对应。在第一象限中,贷款供给曲线LS与需求曲线LD相交于im,这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中所谓的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此时信贷供求相等,没有信贷配给现象。但是,当信息不对称时,银行无法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风险状况给出相应的贷款利率,只能根据自身的平均收益最大化来确定一个统一的贷款利率,此时的市场利率不是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而是使银行收益最大化的利率i?鄢。当ii?鄢时,由于利率的逆向效应大于正向效应,出于规避风险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银行将主动地实施信贷配给行为。当i=i?鄢时,银行收益达到最大化,此时无论利率上升或是下降,银行收益都将下降,因此将i?鄢定为贷款利率将是银行的最优选择,此时市场达到一个长期的均衡状态,在这种均衡状态下,信贷需求大于供给,对于超额的信贷需求,无论利率多高,银行都将不予贷款。

以上分析表明,当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时,对银行而言,配给性均衡优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五、结束语

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信贷配给主要来自两个原因:一是随着利率的上升,贷款申请人的结构发生了逆向改变,低风险的企业退出市场,高风险的企业留在市场。二是随着利率的提高,从事低风险项目的企业,为了要偿还高额利率,也会转而从事更具风险的项目,从而增加违约风险。当银行通过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达到均衡时,市场利率通常小于使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此时利率不再是反映信贷市场供求状况的指标,这是中央银行在将利率作为中间目标时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J.StiglitzandA.Weiss.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AmericanEconomicsReview,1981。

[2]H.Bester.Screeningvs.Rationingincredit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AmericanEconomicsReview,1985。

[3]程卫红:评述信贷配给论[J],金融研究,2003年第11期。

城管队伍管理范文第2篇

1.1物流成本管理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无论煤炭市场是之前长时间的需求大于供给,还是现阶段的供给大于需求,大多数煤炭企业领导都重生产轻物流,认为获得利润的关键在于煤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没有考虑物流成本在煤炭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缺乏节约物流成本的概念.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甚至构建了颇为完善的企业内部物流系统,但对物流成本管理仍缺乏清醒全面的认识.同时,降低物流成本需要企业对现有的煤炭开采流程、运输路线和仓库布置等进行变革,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煤炭企业可以从这种变革中获取长期收益.而煤炭企业管理人才流动性较强,短期行为严重.对于这些管理人员,他们更注重的是眼前的业绩,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缺少关注,因此不愿或者很少在降低物流成本上下工夫.

1.2物流管理水平低下

由于近几年物流的发展和企业物流意识的增强,很多煤炭企业开始关注物流管理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路线设置、仓库布局、物资存放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无法使用.自动化程度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以手工作业为主,没有自动化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用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等服务,导致配送成本高,利润空间低,物流管理停滞不前.部分职能部门和服务部门不认真,各部门之间协调性差,存在推卸责任的现象.一些部门对到货物资不及时积极检查验收,影响物流配送的进度,增加了物流成本.

1.3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在物流成本核算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物流冰山说”这一学说,它是指企业在统计核算物流费用时,往往只看到企业支付给外部运输或仓储的外包物流费用,这些费用在企业全部物流费用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犹如冰山一角,企业内部发生的真实物流成本则是隐藏在海水下的冰山主体.这是由于在现行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物流成本没有明确的列出来,缺乏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物流成本具有隐匿性,而且物流活动涉及的部门比较多,物流成本不单独设置账户会使成本被忽略或计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中,不能准确的反映物流费用的耗费,物流成本失真,从而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

1.4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严重缺乏,而煤炭企业的工作地点依矿而设,一般比较偏僻,工作环境较差,因此虽然很多煤炭企业想法设法吸引优秀物流人才,但愿意来煤炭企业从事物流工作的物流人才还是凤毛麟角.煤炭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的人员往往是从企业内部选拔出来的,来自于各个部门,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年龄也偏大,以致管理水平偏低,观念比较陈旧,不能认可一些先进的物流成本管理理念,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煤炭企业缺乏物流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是很高,管理水平偏低,企业无相应的培训机制,物流人才队伍建设较落后,因此急需一批既熟悉煤炭行业,又通晓物流成本管理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煤炭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对策

2.1革新观念,增强企业物流成本意识

物流成本的节约关系着企业的效益和长远发展,且涉及面比较广,在执行时会面临来自企业内部各方面的阻力,所以得到领导和员工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煤炭企业要进行物流成本管理,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企业内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物流管理工作的认识,尤其是一线员工和技术人员.然后在企业内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改进,将成本管理深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只有意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管理部门积极的推动物流成本管理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控制,员工也才会积极配合,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

2.2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物流成本控制实质上是对企业物流活动过程的控制,它包含了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直至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物流企业要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搞好采购决策.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始,是供应物流的首要环节,采购成本直接影响了企业最终产品的成本,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煤炭企业应该根据采购物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购方法,用最少的费用获得最适合企业的产品;第二,合理规划物流路线和物流节点.在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各生产部门的地理位置和生产流程合理布置物流路线和物流节点,使内部物资合理流动,减少不必要的装卸搬运等活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第三、合理安排配送计划.煤炭企业应根据位置和对物资需求的急缓程度合理安排配送路线,在保证物资及时配送到位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配送距离,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通过配送路线的合理规划,最大限度的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此外,要加快煤炭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的速度,实现物流信息化.

2.3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如上所言,目前煤炭企业缺乏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无法对企业真实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准确的计量,更谈不上对物流成本的分析、评价和控制.因此,煤炭企业要降低物流成本,除采取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外,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煤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活动内容和特点设置相应的物流成本科目明细,在进行费用核算时,单独核算和管理物流费用.清晰明确的物流费用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个环节所耗费的物流费用并进行评价,优化企业物流活动,降低物流成本.

2.4强化物流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

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许多先进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在煤炭企业得不到应用.因此,煤炭企业需要加快物流成本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积极引进高校人才.煤炭企业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煤炭企业也可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增强对高校物流人才的吸引力;其次,加强对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企业可对现有的会计和财管人员进行物流和物流成本管理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批既了解物流知识,又熟悉财会业务的专业人才;最后,煤炭企业需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员工的个人绩效与物流成本管理的绩效挂钩,克服短期行为,鼓励管理人员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3结束语

城管队伍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本管理;人才;企业

企业越发展,人才越重要。特别是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企业的中心目标就是围绕如何以最小的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尤为重要。成本管理人员是效益管理工作的主体,其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管理工作的水平。如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成本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是企业绩效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关注点。

一、企业成本管理队伍现状

目前,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成本核算人员通常是由关联单位兼职核算员和财务成本核算人员组成,可以保证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进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行为的不断深入,因核算人员主观或非主观原因,而出现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思想政治建设亟待加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成本岗位的特殊性,日常核算工作量较大,加之新会计准则、新制度的不断出现,岗位人员往往重视业务素质的提升,而忽略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一旦思想政治建设不到位,极其容易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中投机取巧、徇私舞弊事件的发生,而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2.业务水平亟待提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多数企业正处在关键的发展转型期,成本管理的价值由单一的核算,更多的转移到财务管理、激励机制设计等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服务方面,岗位人员仅懂本职业务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打造既懂财务又懂生产,既懂财务又懂经营,既懂财务又懂法律的“全业务”成本管理人才势在必行。3.团队协作意识亟待增强。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从流程上看“前后衔接”,是一个相互协作的过程,任何一个岗位人员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一些企业因为分工不合理往往会出现一部分人员工作量过大,而另一部分人员却无事可做。另外,由于工作年限及职业资格不同等原因,不同人员掌握的业务经验或信息也不尽相同,成本管理人员相互之间掌握的经验或信息不能有效的进行交流,会对企业整体成效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4.监督和考核机制亟待优化。由于成本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其工作质量难以量化计量,使企业对其考评机制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反映岗位人员的工作业绩,从而造成内部分配的平均化,打击了人员创效的积极性。

二、成本管理队伍的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成本管理工作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是必然趋势,如何让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跟上甚至领跑企业发展是财务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1.成本管理队伍应是企业战略的保障者。通过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年度预算的制定、分解,建立全过程、全流程、全系统的价值考核体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企业开展的一切资源占有、生产经营、盘活资产等经营活动全部围绕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当年预算管理进行,并通过制定成本管理战略规划来支撑和保障企业整体战略规划的经济性,以此提升企业成本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从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企业创造价值。2.成本管理队伍应支持企业创造价值。成本管理人员涉及业务及财务的方方面面,要按照掌握的信息资源,以财务信息为决策依据,通过整理和分析信息、对标,实施成本规划,找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为企业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提供直接的信息决策依据,服务于企业所有环节的成本中心,为企业的各项业务推进出谋划策,避免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和规费支出,实现对所有成本费用中心的控制,使企业经营管理价值最大化。3.成本管理队伍应有能力推动企业创造价值。应发挥岗位人员的直接贡献作用,如减免规费、控制成本费用、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同时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和考核,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活力,建立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过程控制体系,组织资金本身形成的资产来创造效益,确保企业的投资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综合效益最好。4.成本管理队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护航使者。经营的安全是企业的首要效益。在构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中,要发挥成本控制的核心作用,对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号脉和诊断,从财务和业务的角度梳理经营流程,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盈利性分析和多样性的成本测算,确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形成管理层的决策依据,为企业效益最大化找到解决方案。

三、加强成本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城管队伍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发包单位为了减少投资,盲目追求低价中标。基于这种客观情况,目前出现了一种的名叫“无标底”招投标的新式招标实施方案。本文分析了无标底招标的内涵,并通过对无标底招标实施的风险的剖析,提出了应对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无标底招标;风险;对策

无标底招标是招标单位在招标中不设标底或者即使设标底也不作为评标标准,而是将项目合同授予投标书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且具有最低评标价格的投标人。这种招投标方式采用最新的经济学理念,量、价分离,既科学又合理,而且极为高效,贴近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所以从一出现,就受到了市场和建筑商的欢迎。但是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有优点就会有缺点,这是相辅相成的,以下我们对“无标底”招标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逐一的分析。

1实施无标底招标所面临的风险

任何的经济制度和运行方式都是建立在某一特定市场基础上的,所以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上,其应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现状来看,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所囿,无论是建筑商还是建筑市场的发育都还不够成熟,在不少方面还不能完全市场化,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如果不以审慎的态度加以辨析和筛选,贸然的照搬国际上通用的模式,很可能会在国内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进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1.1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任何改革都是对某一群体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甚至是剥夺,因此毫无疑问,那些在旧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总不愿意主动放弃已经到手的好处,总是有意无意地对改革进行抵触,或者持观望心理,这是阻碍新制度推行的最根本原因,具体到国内的建筑市场上,则会大大地制约“无标底”招投标制度的顺利推行[1]。

1.2法律法规不健全。就我国目前的客观情况的来说,由于接触“无标底”招投标制度时间不长,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实行方法,导致整个招标过程从方式到程序都比较混乱。缺少一套完整的无标底招标管理办法,无标底招标项目的实施过程存在许多的漏洞。比如手续不全开工,要求垫资,拖欠工程款等。写作秘书

1.3违法违规问题严重。主要是承包商与投资人互相串通,沆瀣一气,做出很多违法违规的事情来,长此以往,整个建筑市场都会受到严重损害[2]。

1.4招投标价格虚高。就我国目前的客观情况的来说,由于接触“无标底”招投标制度时间不长,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实行方法,导致整个招标过程从方式到程序都比较混乱。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无法合理的确定基准价,从而造成招标价格超过合理水平,甚至会出现最低价格也高于基准价的现象。

2防范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大无底招标的宣传力度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率先更新观念,转变管理职能,为无标底招标的采用、发展积极营造条件;建筑市场主体观念转变,投资商应遵循市场规则,消除买方市场意识,依法办事。承包商要加强内部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和解决自身竞争能力,寻求适应WTO规则的途径,以崭新的观念意识适应和挑战建筑市场。

2.2制定和完善相配套的法律和法规无标底招标要求有成熟、开放的建筑市场,需有法可依,为此应加快市场完善步伐,加大规范建设市场的力度,确保公开、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严格清出机制,确保规范、统一、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环境,在招投标过程中应严格查处低于成本价的恶意竞标行为。通过调整和完善己颁布法规中与现行要求不相适应的条款以及完善工程担保法和工程保险制度,搞好市场监管。同时应培育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守信的激励和失信的惩罚机制[2]。

2.3强化施工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机构应同相关部门共同对招投标工程项目的合同进行跟踪管理,并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履约动态,力争在工程招标活动过程中加大施工合同在评标中的作用,增加重合同、守信誉的分值,使重合同守信誉的承包商在招投标活动中占优势地位。2.4加快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改革在无标底招标中,为投标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竞争性投标基础,使承包商能够独立计价,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交易价格机制,实行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工程类别划分标准,放开价格控制,实行由当事人根据市场自主定价的原则。

2.5业主风险的防范措施招标文件应保留业主认为投标报价全部异常时,重新进行招标的权力。业主应在开标前编制一个标底,以合理的幅度作为报价上限,依次判断投标价格是否异常,投标文件需包含施工图预算,供业主分析报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另外保证评标方法的严谨、公正、可靠。确定评价办法前应预测开标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测算经济标和技术标的适宜权重,建立技术标每项评审内容相应造价的数学模型。

3无标底招标工作中如何防范投标价低于成本价

为保证公平竞争,防范供应商低于成本报价,经多方面多层次研究可采取以下策略:

3.1坚持无标底招标与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的配套使用,完善投标制度,避免低信誉行为的发生。

3.2严格投标商资质审查制度,对投标商的资质进行三连审(招标机构初审、招标管理部门复审、评标专家决审)和共同签名确认(审查人签字,存档备查),这样可以确保邀请投标商的资信和实力。

3.3严格把好技术评审关,评委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投标商的投标项目的质量、性能、技术方案做认真的评审,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要求,凡是不实质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废标。

3.4仔细做好商务评审,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要认真核实,有分项报价的要逐项审查,保证投标报价的正确性、完整性,公正性,排除投标商有意或大意漏报、误报现象,保证公平竞争[6]。

4结束语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建筑市场和参与各方的行为,逐渐建立一个完善的招投标新机制,从而克服弊端,发挥优势,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促使企业走改革之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市场竞争意识。从发展趋势来看,无标底招标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红立,任宏.无标底招标实施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2).

[2]卢志刚,邢忠锋.浅议建设工程无标底招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

[3]耿鸿宾.试论无标底招标与低价中标[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4]陈春来.无标底招投标制度与相关建设管理制度匹配性初探[J].建筑施工,2003,(3):229-230.

城管队伍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管理会计

1前言

在全新的经济市场环境推动下,我国的科技信息技术在快速的发展,为各行业的生产与经营创造了新的机遇。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何开展财务工作并有效地落实和实施、更好地控制财务状况、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上升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此过程中,提高财务成本管理质量成了关键性的问题,做好成本有效控制,进一步实现企业资金的合理投入,减少资金的浪费情况。基于此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创新,优化企业现有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从对解决公司财务问题方面的评价来看,对于生产加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雄厚的资金支持,且企业加工需要设备和生产线,很容易存在漏洞从而造成资金浪费或者不明支出,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实行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后,成本规划可以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项目进行详细分析计算,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对生产环节中每一项资金的成本支出进行计算分配,而成本控制工作则监督企业的加工生产销售阶段,始终坚持依照规划好的成本值数进行成本投入,加强企业财务监管力度,严格管控资产流动使用,降低公司财务问题出现的概率。从对支持公司战略制定和落实方面来看,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本就是为了让企业内的资金得到合理分配,推动企业制定的经营发展项目有效实施而实行的。可以明显发现,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实施后,企业内部资金得到严格管控和合理分配,管理层制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项目也能一级一级有效传递实施下去。同时,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信息又会层层反馈上去,由财务部门进行整理综和,再交由管理层人员过目,了解战略实施进度和成本投入,计算最终的成本产出,为企业谋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对提升单位管理决策有用性方面评价来看,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发展决策的有用性。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管理层人员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基础,而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发展需求和市场环境要求进行相应分析,让管理层人员了解到公司财务情况和现下运作生产线成本投入情况,合理规划未来发展,为管理层人员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

3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方法内容和相关职能

3.1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方法内容

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就是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这三项。成本规划也就是从企业总体上进行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战略规划,明确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成本核算工作则是对企业的整体加工销售过程进行会计核算,为后续的成本分析工作和成本管控工作提供详细的数据,同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息息相关。成本控制工作顾名思义就是企业通过经济、技术、组织等一切手段对公司经营发展活动所产生的一系列成本进行控制,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

3.2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职能

3.2.1预测与分析职能的应用。企业通过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对经营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影响财务成本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如分析经济政策、企业自身经营与发展的状况,并结合财务会计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和信息,预测和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业务和经营情况。3.2.2成本管理职能的应用。企业通过合理地利用管理会计,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构建成本管理控制平台,构建完善的成本数据库,实现对成本的动态化管控,从而促使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标更好地实现。整合和分析企业的各项成本,从而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效果。3.2.3策划和规划职能的应用。企业通过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对经营与发展中的各类财务数据和相关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分析,为企业经营与发展各环节、各阶段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可行的计划方案,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融资规划、生产规划。

4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1财务管理工作不全面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企业将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一般的会计核算、财务核算、资金管控方牛富贤:探讨企业财务成本管理问题及其对策实践财税审计面。也就是在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重视会计凭证、会计信息收集、会计报表编制等工作的开展,其目的是反映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资金和费用支出情况,通过对资金的管控,降低企业的成本。缺乏对管理会计的准确把握与全面的认识,没有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战略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与经营决策中的作用,没有发挥财务管理的预测功能,从而影响了企业经营与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诱发经营与发展中的一些浪费问题,不利于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4.2预算管理工作不规范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当中,缺乏完善的机制与制度,存在职责和内容划分不明确、比较模糊的现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且缺乏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与管控,缺乏对预算管理结果的准确评价与分析,在企业经营与发展及各类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成本费用超支的情况。

4.3财务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不顺畅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当中,财务工作人员没有主动地参与到各类业务活动的开展当中,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全面、不对称,影响财务管理的效果。日常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方面,对已经完成的资金、已经发生的交易和各类事项的核算和监督,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盈利能力等会计信息。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缺乏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及管理活动的动态化监督与管控。

5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步骤和策略

5.1建立经营决策平台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体系,进而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效果和水平。经营决策平台在运行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企业的年度预算、生产环节的周期管理、企业盈利管理、现金流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内容。为确保企业经营决策平台有效地发挥作用,企业需要认真地对其经营与管理以及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全面的、准确的预算管理,在此基础上调整和优化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确保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工作规范化、有序化的开展。在经营决策平台内,还需要根据企业具体工作开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化的、全方位的预算管理模型,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管控,强化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以有效地降低超预算情况,从而达到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5.2建立运营监控平台

企业在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营监控平台,也就是根据业务活动开展的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该平台在具体实施及运作的过程当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有助于对企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实现相关信息数据的整合利用,进而更加全面地、动态化地、全方位地展现企业的运营状况、业务状况及各项财务资金状况。该监控平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主要流程包括: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经营状况,建立综合报表分析系统,准确地分析各类报表,从而提高管理会计的效益,构建更加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在该系统内实现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的统筹管理、系统化管理和集中利用,提高信息数据的共享利用效率;建立企业的数据管理平台,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5.3建立成本管控平台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及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建立成本管控平台,加强对各类影响因素的监督与管控,从而促使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方案更加的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针对各经营项目建立相应的标准,建立材料价格库,强化对各类成本的管控,提高营销管理的利润。

5.4有效地应用管理会计降低经营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生产加工企业的市场环境在发生转变,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更大。在推进企业转型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其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范围更大,内容更加复杂,这对财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会计是一种更适合现代企业经营与发展的财务管理方式,管理会计分析的方法更加的灵活,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企业现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准确地、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需要借助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方式,通过对业务状况、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的准确分析与考虑,从而为内部管理和经营决策以及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积极地推进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发展。通过管理会计的开展,分析和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及发展情况,预测未来的业务情况,进而确保经营与决策更加的合理。分析和预测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风险点,提前采取措施,强化对经营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选择更加合理的经营方式,从而确保企业持续发展、良性发展。

6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生产加工企业在推进其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工作开展的需要、实际发展和经营的需要,高效化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为企业成本管理及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积极地推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促使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实现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深度融合,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倩.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25):211-212.

[2]刘倬.企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