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

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范文精选

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

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矿;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面临相应的财务管理风险,这造成煤矿企业难以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从而让煤矿企业受到一定的损失。因此,在新时期,探究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问题及其防范措施,能够很好地规避财务管理风险,从而实现理想的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1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对于煤矿企业管理而言,财务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在整体管理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能够保障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大型煤矿企业,还是中小型煤矿企业,都务必明确财务管理的作用。

1.1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改进与健全管理体系

煤矿企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然而其跟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存在共性,其组织架构涵盖营销管理、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而财务管理因素是一项最不可忽视的环节。煤矿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恰恰是为了使此目标实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只有实现最优的财务管理,才可以改进与健全煤矿企业的管理体系,从而推动煤矿企业的良好运行。

1.2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减小生产经营成本

跟其他类型的企业相同,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是获利,而尽可能地减小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以及资本化利息量(关于资金的问题)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保障因素。财务管理的作用在于确保煤矿企业稳定运作的前提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地减小生产经营成本以及实现优化管理资金利息,这样不但可以监控生产经营成本与资本化利息,而且可以减小资产的浪费与无效流出。

1.3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信誉

可以说,信誉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并且,只有具备较好信誉的企业,才能够受到市场的热衷。煤矿企业也是如此,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但可以使煤矿企业资金良好运作,降低财务纠纷率,而且能够实现煤矿企业信誉的提升,从而确保煤矿企业跟其他企业开展良好的合作交流。

2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2.1财务管理观念较差

煤矿企业是一种资源开采型的企业,由于受到自身特殊性的制约,其生产经营会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困扰,因此损失经济的现象经常会出现。而煤矿企业的管理层将工作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不能够正确地认知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这造成煤矿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差。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只是关注财务登记,而不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如此一来导致煤矿企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总之,由于受到财务观念因素的制约,因此煤矿企业存在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

2.2缺少专门的财务管理工作者

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很多是企业管理层安排的人员,通常是其他部门工作者兼职财务管理工作或是内部工作者的亲属担任财务管理工作,进而造成财务管理工作者缺少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的问题。这导致煤矿企业的财务工作者仅仅是登记账务,并非结合专业的财务知识分析财务数据、明确投资风险、防范财务风险等,这样一来,煤矿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决策风险和财务风险。即使在短时间内煤矿企业不会受到较大的制约,然而长期如此,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必将形成。

2.3存在严重的集权式财务管理现象

在煤矿企业,特别是在一部分中心型的煤矿企业,管理集权制是存在的一个显著不足之处,有些情况下,煤矿老板即财务主管,可是因为一些煤矿老板缺乏财务知识,也不明确财务管理问题,所以导致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缺少程序化环节,而一味根据老板的意志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些情况下,尽管煤矿企业也设置了专门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可是这些财务管理工作者的权力非常有限,很少自主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深受煤矿企业上层领导的影响,因而难以体现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职能和优势作用。总之,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集权制让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形成的概率大大增加。

3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风险的防范措施

3.1管理人员增强财务管理观念

在煤矿企业中,财务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财务管理是最主要和最直接参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管理组成部分。只有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才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煤矿企业中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应先增强企业内部工作者的财务管理观念。一是煤矿企业的管理层应增强对财务管理的认知,不随意或直接干涉财务管理工作,应体现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二是应高度关注财务管理工作,将良好的工作待遇提供给财务管理工作者,让其可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以体现自身的工作职能,通过出色地完成财务工作,确保煤矿企业收益的增加。与此同时,从物质上或精神上激励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个人,如此的举措能够更加有效地体现财务管理对煤矿企业整体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3.2实现投资管理与风险预测机制的强化

煤矿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不但对项目的发展能力、盈利多少、风险大小等进行分析,而且也应兼顾煤矿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和承受能力。可是相当一部分煤矿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面临盲目性。由于这一系列关于投资的决策问题跟煤矿企业将来的发展与长期的盈利能力都关系非常密切,因此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应做好投资决策管理工作。煤矿企业需要重视对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对于投资额度较大、回收周期较长的更应注重投资风险的预测,在投资之前将投资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避免一旦决策失误导致的较大损失。

3.3加强内控机制

根据各自调控方式,能够划分财务管理体制为集权式财务管理与分权式财务管理,而大型的煤矿企业适合使用分权式财务管理,而集权式的管理适宜在中小型煤矿企业中应用。应严格控制财务管理中的方案拟定、问题选择、目标确定、评估分析一直到最后选用方案。由于受到资本水平的制约,中小型煤矿企业实现企业资源的协调分配显得非常关键,在有限的资源条件影响之下,应优先选用跟企业利益现状最为适应的财务管理方式,可实现最大化的企业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煤矿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财务管理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当前煤矿企业的财务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煤矿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较差、缺少专门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二是存在严重的集权式财务管理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可以通过管理人员增强财务管理观念、实现投资管理与风险预测机制的强化、加强内控机制等有效措施来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煤矿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等防范策略的优化,进而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影.浅议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风险及防范[J].科技资讯,2014(19):85-86.

[2]程显业.新时期煤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外资,2013(15):125-126.

[3]程勇.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理性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6):102-103.

[4]张瑞杰.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9):125-126.

[5]张忠寿.当前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现状及财务战略选择[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5(11):68-69.

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合规管理;风险防范

1问题的提出

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是依法治企、维护国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企业合规发轫于金融领域,自2006年起,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机构相继与合规管理有关的行业性规范性文件,保障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2016年,国资委率先指定中国石油天然气、招商局、中国铁路等5家央企作为企业合规试点的先锋部队。我国企业合规管理的体系性建设源于海外监管的需求。“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事件”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一次意义非凡的镜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企业合规的本土化探索进程。2018年,国资委《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简称《指引》),为央企合规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指引》第2条对“合规”“合规管理”“合规风险”的定义作出了明确规定,指明了合规管理的目标在于防范合规风险。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是腐败风险易发高发领域,也是合规管理的重点领域。保障国企物资采购的合规运行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正常运营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研究国企物资采购的合规管理及风险防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指引》作为目前关于“合规管理”方面效力级别最高的规范性文件,虽为国企物资采购的合规运行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其在实践中往往形式意义更大。此外,2019年3月,由多个国有企业联合起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审查、批准的《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这一团体标准为国企物资采购的合规运行提供了相对具体的指引。但总体而言,目前国企物资采购合规管理的立法效力层级低,仅具有倡导性,不具有法定义务性。探讨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合规管理及风险防范,有必要先厘清国企在物资采购这一环节中可能面临的合规风险,再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防范对策。

2国有企业物资采购面临的合规风险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是企业日常性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提出采购要求、制定采购计划、寻找供应商、签订合同、交货验收、库存管理等整个流程。现以整个物资采购流程为主线,以刑事风险为底线,对整个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合规风险进行了梳理。对于国企物资采购中的合规风险,商业贿赂犯罪也在其列;此外,尤其要注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以及串通投标罪等重点罪名。

2.1采购计划中的合规风险

采购计划管理的合规性不仅影响生产资源的优化分配,还能减少企业内部人员行为的不规范性与提高库存调节的工作质量。采购计划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不合理的采购计划将会导致企业的需求供应短缺或资源浪费,引发计划风险;如计划不合理、不科学、偏离实际需求等。资源溢出往往为贪腐犯罪提供土壤,更有甚者,企业内部人员还会利用职权虚构采购计划损害国企利益。因此,采购计划管理科学性和精准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2采购方式中的合规风险

国有企业物资规模性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询价、磋商、单一来源等多种方式,其中公开招标是目前最常见的采购方式,如铁路国有企业普遍采取招标方式对外采购。一套完整的招标采购流程包括招标、投标、评标、中标等诸多环节,招标采购通常周期长、耗费成本高。招标采购的各环节都可能出现不合规行为,如招标过程中的虚假招标、规避招标、过度招标,投标过程中招标人与投标人或投标人之间恶意串通投标损害国企的利益,情节严重者可能会涉嫌串通投标罪,出现评标过程中带有倾向的诱导评标人等不合规行为。招标采购应是国企物资采购的重点合规管理环节。此外,相较于招标采购,其他采购方式缺乏公开性,但往往采购效率高。基于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关系,易发腐败风险。如出现供应商对采购人员行贿以谋取竞争优势,采购方与供应商合谋贪污国有资产等腐败合规风险。

2.3采购合同中的合规风险

采购合同的磋商、审查、签订、履行等整个合同的生命周期中,除面临合同管理混乱、条款模糊等合同自身风险外,还涉及两个方面的“人为风险”。2.3.1渎职方面。国有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未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履约能力尽到应有的审查义务,为后续合同的正常履行埋下隐患,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还可能涉嫌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此外,国有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有可能涉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2.3.2同类竞争方面。国有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有可能涉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另外,国有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牟利的,可能会涉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2.4交货验收中的合规风险

交货验收是合同履行的关键环节,关乎约定物资质量是否达标、品种规格是否一致、数量是否相符。如果验收人员怠于履行应尽的注意义务,则会产生物资验收中的合规风险,严重不负责任者还会面临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的刑事风险。

2.5库存管理中的合规风险

库存管理是物资采购的最后一个环节,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也是物资采购管理中容易忽视且腐败风险易发的关键节点。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相关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采购的物资入库顺序混乱、物资保管不合规、物资库存积压严重以及相关人员利用职务贪污物资等不合规及违法行为。

3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风险防范策略

防范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合规风险,既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将企业合规管理融入企业的内部控制,又要从不同角度来探讨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如“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优化采购计划管理等措施。

3.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

3.1.1审计、纪检监察、法务部等部门共同组成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合规管理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剂。合规管理的“规”既有外部规范,如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也有内部规范,如企业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外部的规范是普遍要求,要依据内部的规范去贯彻,而内部的规范属于手段或措施,即执行层面。现阶段,《指引》是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最直接的外部规范依据,将其所蕴含的合规管理理念落实到具体企业中是首要的任务。在总结实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应促使尚未建立合规管理的国有企业开展制度制定、风险识别等一整套的合规管理活动,且要避免形式或纸面合规。建立专门的合规管理组织体系,进而通过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来规避如物资采购、人事管理等其他部门可能产生的合规风险。体系性的合规管理组织要求合规职能专门化,国有企业应设置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并在采购、财务等各部门设置合规管理的分部门负责各领域具体的合规管理事项。分部门的合规管理部门在顶层设计的框架内再制定本领域内的合规操作手册、风险识别等一系列具体合规管理事项。以采购为例,采购流程中的风险预警、风险识别等合规管理活动的开展尤为重要。3.1.2合规管理应与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协同配合。以往,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承担了内部控制的监管职责,纪检监察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对以商业贿赂犯罪为代表的职务型合规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而对于企业普遍发生的经营性风险却无从涉及。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足以影响其监督的深度与广度,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很难发挥实效。企业合规管理需要与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的职能协同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3.1.3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业组织等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通过外部监管,可通过对国有企业不合规行为的惩罚来倒逼企业进行合规管理,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尤其要注意,刑事合规作为合规管理的发起缘由,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合规管理应以刑事合规为主导,以日常性合规管理为主阵地,以作为刑事督促的合规整改为次阵地,二者共同促进企业的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3.2注重物资采购重点合规风险环节的合规管理

在体系性的合规管理组织基础上,应注重企业重点合规风险领域的合规管理。就国有企业而言,物资采购是合规管理的重点领域,且招标合规风险、合同合规风险、库存管理合规风险往往是物资采购的重点合规管理环节。比如国有企业可以对合规风险较高的岗位实行轮岗以避免腐败风险,可以将合规管理作为人事管理考核奖惩机制的一部分,进而使合规管理内化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此外,国有企业可对该重点环节的人员进行定期合规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合规素养,同时培育企业的合规文化并使其融入企业文化。

3.3“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与推广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腐败合规风险高发的原因之一是各采购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为权力寻租或贪腐提供了可乘之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都应加快创新化改革的步伐,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领域已是大势所趋。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建立专门的信息化采购平台,对物资采购过程进行信息化处理,加强各采购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不仅可以减少腐败风险,还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的效率和质量,形成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体系的信息化管理。例如,以铁路物资供应为主业的某国有企业在物资采购中采用了ERP系统。借助ERP系统,可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所有的采购环节均有信息跟踪记录,便于及时了解采购与库存情况,通过对物资信息的收集、分析、共享,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库存超期积压或过度积压现象。ERP系统还可降低人工成本与避免腐败风险,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合规管理。

3.4优化采购计划管理

科学精准的采购计划是防范采购合规风险的首要策略,要避免计划短缺影响企业正常运营或避免计划过剩为不合规行为留下生存空间。要组建专业化的团队制定采购计划,对采购计划制定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实际上,科学精准的采购计划不仅只依据需求方的提报量,还要进行采购计划前的调研与预算流程,从而依据实际情况综合制定采购计划。此外,还可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机制,建立LCC模型,让采购决策更加科学化。

3.5采购模式与采购方式的多元化融合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管理模式有集中采购和零散采购两种,集中采购模式中的框架协议采购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普遍使用的集中签约模式。两种采购模式各有利弊。对于零散采购而言,经营单位具有较大的自主决定权,可以满足其经营管理的特殊需求,但经营单位在采购过程中容易产生合规风险;而对于集中采购而言,由总公司根据各经营单位所提交的采购计划实行统一采购,再将物资配至经营单位,可以节约采购成本,降低廉洁风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采购模式,如电子采购、战略采购等,应改变传统采购模式思维,将新型采购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有机融合,规避传统采购模式的自身风险。公开招标已经成为目前国有企业普遍采用的采购方式,甚至实践中一些企业不区分采购物资的种类以及数量,一概实行招标采购。价格因素是公开招标过程中最主要的竞争因素,一些企业为获得竞标机会主动压低物资价格,但最终又选择通过降低货物质量来弥补压低价格的损失。企业要正视招标采购方式的缺陷,推动供需双方长期合作共赢。笔者认为,不应过度迷恋招标采购,对于一些非必须招标采购的物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采购方式,既规避采购方式中的合规风险,又保持采购方式的多元化。

4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指由于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元化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风险构成复杂、风险贯穿于全过程以及风险所造成损失存在不确定性等3个方面。第一,风险构成复杂。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原因,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包括投资风险,而且还体现出了筹资风险以及运营风险等,风险构成体现了复杂性。第二,风险贯穿于全过程。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在项目立项时就具有一定的潜在性,资金的安全使用是降低财务风险的最有效途径,而全过程都涉及资金流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项目全过程。第三,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存在不确定性。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是否顺利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联系密切,不仅包括物价变化,而且还包括人员变化。而这些都存在不确定性,难以对其财务规模、发生情况以及损失程度等方面进行预测,体现出风险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

2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2.1投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承接各类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机械、材料,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较大的资金进行运转,雇佣人员、采购机械和材料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而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尤其是一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一旦投资与回报比例关系偏差过大,就会引发投资风险。

2.2筹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先施工后结算的方式推进,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产生应收账款,且应收账款的金额并不是小数。要想保障施工项目顺利推进,企业通常会采取贷款等各类筹资方式先融入施工所需资金,并在结算后还清各类贷款。而在筹资过程中一旦筹资方式不当,则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2.3运营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涉及内部控制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的内容,这些内容贯穿于企业运营整个过程,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引发管理风险、成本风险、合同风险等,就会带来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持续、稳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3.1没有正确树立合同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尤其一些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对合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缺乏对合同管理和合同风险的了解,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合同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一些管理人员在某些施工项目上签署了不平等条约,进而导致企业垫付了大量资金,影响企业整体资金链的稳健运转。同时,企业负责人对管理层就合同风险防范上的要求不高,没有对诸如资金、工期等方面提出要求,不利于管理层在合同管理上有章可循,管理层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只能凭借以往的合同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利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3.2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具有一定复杂性,对财务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要求较高。但是现阶段,我国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岗位设置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两个方面。第一,财务管理岗位设置方面。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岗位设置不合理,没有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形成相互之间的监督和制约,难以明晰权责,更甚者一人兼多个岗位,这样不仅增加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量,而且为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一定有利环境。第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方面。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对财务风险管理指标进行构建和完善,有的仅仅局限于定性分析,由于缺乏风险管理标准,难以及时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同时,部分企业还存在财务风险反馈程序冗余的情况,程序链过长难以使一些风险及时反馈给上级主管人员,不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来化解风险。

3.3现金流和项目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现金流和项目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在现金流管理方面,一些企业由于招投标、采购及库存管理不合理,造成资金过度使用或资金沉淀情况,没有全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成本管理方面,一些企业没有从基础上落实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对人员、机械、材料等支出没有进行全面监管,不能够及时反映出各类项目开支情况,进而不能结合实际需求对资金进行相互之间的合理调配,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发生。

3.4财务管理人才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着直接关系。现阶段,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存在财务管理人才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与企业人才选聘和继续教育培训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在人才选聘方面,一些企业过于追求人才的专业和学历,而忽视了人才的业务能力,部分人员由于实务能力不强难以及时完成一些复杂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利于财务信息质量提升;在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方面,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业务和项目的复杂性,财务管理人员平时工作繁忙,且需要出差,企业并没有充分考虑知识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没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财务风险管理培训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这样间接造成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滞后性。

4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4.1树立良好的合同风险管理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应加强对合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认识,管理层应优化自身知识储备,对合同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仔细研读施工图纸、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反复核查工程总量及合同风险,做好对应的管控工作。同时,企业负责人还要贯彻和落实合同风险管理重要性的精神和思想,对管理层和项目经理提出合同方面有关资金、施工质量、工期等要求,使管理层在合同管理上有章可循,进而更好地实现财务风险防控。

4.2进一步优化财务风险内控机制

首先,在财务管理风险岗位设置上,建筑施工企业应全面实现风险管理不相容岗位分离,并对各个岗位的权责进行明确和公示,杜绝一人兼多个岗位情况的发生,将财务管理风险问题落实到个人并实施追责制,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明确风险管理标准,以便于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同时,企业还应简化财务风险反馈程序,尽可能地缩短程序链,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将风险及时反馈给上级主管人员,以便其及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4.3完善预算管理及成本管理体系

在现金流管理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采取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并根据业务类型选择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固定预算法以及增量与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金估测,实现资金合理配置。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企业应安排监管人员对招投标、采购及库存管理情况进行监督,避免资金过度使用或资金沉淀情况发生;在成本管理方面,企业应从基础上落实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及时反映出各类项目开支情况,对实际运营过程中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支出实现全面监管,并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实施调价索赔,进而实现财务风险防控。

4.4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人才选聘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要关注财务管理人才的学历情况,并采取综合考察方式选聘一些高素质人员担任相应职务,确保一些复杂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完成,切实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在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和项目需求定期或不定期为财务管理人员组织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就财务风险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为此项工作成效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5结语

现阶段,虽然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措施努力将自身财务风险降至最低,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正确树立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及成本管理体系以及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建议,旨在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优化,确保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娟.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新经济,2016(35):96-96.

[2]乔美文.新形势下建安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6(9):22.

[3]张蓓.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成因与防范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145.

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预警;风险隐患;应对机制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下,企业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企业的风险隐患问题更加突出。对于现代化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来说,财务风险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所在。然而,一些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财务风险组织架构、风险管控流程、风险预警分析机制、风险应对措施等方面还有不少不合理的地方,在这种形势下,要求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管理的需要,建立更加系统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和管控体系,全面加强财务风险管控能力,这对于实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也至关重要。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成因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造成企业生产经营不确定性的各项因素,尤其是受到企业投资筹资以及营运活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以及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不确定性的风险问题。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按照类型来分主要是以下几方面:一是筹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有由于资金筹措方面出现问题因而造成企业的财务状况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导致企业出现了偿债困难的问题。筹资风险的成因上经常是由于企业的贷款活动或者是融资困难,因而导致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或者是现金流难以维系的风险问题。对于企业的筹资风险,又可以将其具体细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再融资风险等多种类型。二是投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将筹集资金,或者是自有资金等,投入到具体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是企业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难以实现收益目标或者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造成企业出现投资风险问题,主要是由于对于投资项目缺少必要的论证分析或者是对于项目的跟踪监管不力,造成企业的投资项目预期回报和项目的实际回报之间出现了不确定性。三是营运风险,营运风险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在各个环节中所出现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出现营运风险的因素非常多,在企业的采购活动、销售活动、收款环节等,都可能由于经营管理措施的制定不够科学合理而出现营运风险问题。在企业的营运风险问题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存货管理不当和应收账款管控不当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问题。四是流动性风险,主要是企业资金债务到期以后,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用来进行企业的债务偿还,以及资产难以及时的变现所出现的风险问题,企业的流动性风险问题又可以具体细分为偿付风险问题以及变现风险问题,出现流动性风险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往往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企业出现破产倒闭。

二、当前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当前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预警和应对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财务风险的组织管理、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以及各个管控流程上,细化财务风险管理措施,重点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财务风险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有的企业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还比较淡薄,没有建立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体系和组织架构,尤其是没有结合企业的规模以及风险管理状况等设置财务风险管理部门以及风险管理机构,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还没有进行归口统筹管理,造成了财务风险管理责任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影响了财务管理的实际效果。

(二)财务风险的管控流程需要优化完善。当前,有的企业还没有根据自身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流程,在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方面,缺少系统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数据指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运用不够全面,对于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判断上,还不够及时准确。在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方面,没有注重科学的选择分析模型,对于财务风险识别分析结果也没有充分运用,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财务风险的危害程度等难以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影响了财务风险管控的实际效果。

(三)财务风险的应对管控策略不够科学。有的企业在财务风险的应对管控上还缺乏科学性,没有注重针对不同的财务风险问题来有效的制定财务风险管控策略,尤其是在针对筹资、投资、营运以及流动性风险问题上,财务风险管控措施的专业性不强。同时,在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措施上也存在落后的问题,各种信息化的手段应用不充分,对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财务信息数据难以进行及时的归集分析,导致财务风险管理效率较低。

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对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的建设,应该结合不同企业经营所处行业领域发展、市场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体系,优化财务风险管控模式,具体应该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管理的目标要求。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管理,首先应该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要求。主要是:在合规目标上,主要是通过风险管理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以及日常管理过程中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在资产管理目标上,主要是依靠财务风险管理的开展实施,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可靠完整,促进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报告目标方面,主要是通过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以及审计报告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并对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事项及时进行研判披露;在运营管理目标上,主要是完善财务风险的管理机制,促进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可靠;在战略管理目标上,则应该围绕着战略发展规划以及目标方向,制定财务风险管控策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优化完善财务风险的组织管理架构建设完善的组织体系是确保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有效开展实施的重要保障,这方面重点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等,建立系统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细化财务风险管理岗位及其职责,结合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来建立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同时,应该注重加强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开展系统的培训教育,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以规范有序开展财务风险管理。此外,还应该注重改进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等强化对企业财务活动和经济活动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预警反馈等,畅通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增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

(三)建立完善财务风险的评价预警体系。风险预警和评价工作是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基础,对于预警以及评价工作,关键是应该细化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对于营运风险指标应该选择应收账款、流动资产以及总资产的周转率,对于投资风险应该选择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对于筹资风险指标应该选择资产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以及速动比率等指标,对于发展能力指标应该选择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增长率等指标。同时,可以采取基于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财务风险的指标权重,通过构建财务风险分析模型来对财务风险的状态以及风险等级等进行明确,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风险实际状况,科学的制定财务风险管控策略,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四)细化完善企业的具体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对于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关键应该突出以下几方面: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资本以及负债等进行结构性的调整,确保企业的负债比例维持在合理水平,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调整企业的负债规模,有效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率,确保企业长短期负债结构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同时应该积极探索拓宽企业的筹资渠道,尤其是积极拓展在保险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来拓宽企业的筹资渠道,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防范筹资风险问题。对于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重点应该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分析,确保投资项目选择的科学合理,避免由于盲目投资或者是决策失误等造成企业的投资风险问题,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跟踪分析,对于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控制解决。对于企业的营运风险问题,重点应该突出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在企业的存货管理方面应该确保企业的存货水平维持在合理水平,尽可能的减少由于存货造成对企业资金的大量占用;在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对企业的客户严格授信管理,同时建立完善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台账,强化账龄分析,完善催收措施,尽可能的提升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加快企业资金的回笼,避免出现营运风险问题。对于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应该突出加强企业的现金流风险控制,完善企业的现金流预测控制,提高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加速企业的资金回笼,避免由于资金链断裂造成企业出现各类风险问题。

四、结语

对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应该根据企业的行业领域发展以及战略发展方向等,科学的界定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优化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设置,完善财务风险管控流程,革新财务风险管控模式,进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娲.钢铁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风险控制研究———以宝钢并购武钢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7.

[2]张婷婷,张新民.战略结构、战略执行与企业风险———基于财务报表的企业风险分析[J].当代财经,2017(5):126-132.

[3]刘雨潇.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分析及其措施探讨[J].现代营销,2019(10):227-228.

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范文第5篇

[摘要]旅游饭店财务风险是指在饭店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为了搞好财务风险管理,宏观上应优化外部环境,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微观上可从机构设立、风险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技术应用和加强信用管理等方面采取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加剧和经营活动日益国际化,旅游饭店作为独立自主的经济主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管理日益受到管理者重视。资金是旅游饭店的血液,资金的运动即财务活动贯穿于饭店经济活动全过程,是资金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各环节的有机统一。而财务活动各环节由于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使饭店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所有者利益。因此,必须加强旅游饭店的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最小的成本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测、控制和处理的一种管理行为。财务风险管理是旅游饭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饭店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其他风险提供条件和可能性。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机会和损失扩大的可能性,提高饭店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减少收益的波动性,为饭店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财务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风险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饭店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促进饭店与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投资人之间互信合作,减少外部因素对财务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为饭店提供相对安全、稳定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环境,增强自身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决策质量。

一、旅游饭店财务风险分析

造成旅游饭店的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是指外部宏观环境(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变动对旅游饭店理财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旅游饭店自身经营不善、理财不当、决策失误而产生风险。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饭店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由于负债筹资使饭店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目前我国饭店既存在现金性风险,又存在收支性风险。现金性风险是由理财不当和资本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筹资成本费用过大、负债比例高(许多饭店超过50%)、从资本市场上筹资能力差、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资金结构、期限结构和债务规模不合理)等。收支性风险主要是源于经营不善。主要表现为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亏损严重,如不加强管理,就会给饭店再筹资和经营带来困难。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效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源于旅游饭店缺乏信息以及经营效率低下。饭店固定资产投资标准高,资金占用量大,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的季节性和波动性强,再加上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投资的风险性不言而喻。我国的饭店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缺乏全面、准确的决策信息,造成市场预期不正确,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为饭店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旅游饭店经营具有经营范围广、营业项目多、提供的产品时间性和季节性强的特点。我国大多数旅游饭店管理水平低、经营不善,竞争力弱,再加上债务负担沉重,经营风险大,而经营风险最终会表现为财务风险。另外,缺乏回避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也是导致旅游饭店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相比相差甚远的重要原因。

资金回收风险。旅游饭店资金的回收风险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风险。从实质看,应收账款是饭店流动资金的投放,其风险主要是收回时间及金额不确定所导致的现金流量风险。它的拖欠将会严重影响饭店的获现能力和收益质量。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与信用政策和信用环境有关。目前,由于竞争的压力,我国旅游饭店的业务销售中赊销比重大,而不合理的信用政策常使饭店对应收账款缺乏应有的控制和管理,造成追讨欠款工作困难重重。宏观上,我国信用环境差,缺乏社会化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信用风险大,再加上结算方式落后,使得旅游企业间拖欠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饭店的实际收益。

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而可能给饭店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风险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收益确认的风险,即由于会计方法的不当,虚增当期利润,导致提前纳税,大量资金提前流出饭店而引起财务风险;或者虚减当期利润,影响饭店声誉。另一方面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的把握不当而产生风险。对饭店而言,如果过多的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配收益,会大大降低自身的偿债能力;但如果饭店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回报,又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降低饭店的信誉。因此,饭店无论是否进行收益分配,也不论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行,都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旅游饭店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宏观对策

政府有关部门应为饭店的财务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必须进一步深化旅游饭店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旅游饭店的财务风险机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政府应继续深化金融、投资、外汇、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优化信用环境,为饭店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针对目前的信用状况,政府应从税收和政策上鼓励社会化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完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饭店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监管,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为饭店的经营和理财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其尽量规避外部风险。

建立旅游行业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旅游业是一个敏感性行业,易受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建立旅游行业风险防范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立专业机构,建立和完善行业的预警、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对全行业进行不间断的景气监测,保证信息收集、分析、公布渠道通畅,及时向旅游饭店和其他旅游企业传递市场信息和环境信息,提高全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另外,政府应从财政上引导和支持建立旅游行业风险基金。设立风险基金既可以减少危机发生时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可以帮助旅游饭店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使其一旦发生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就能够通过风险基金的发放渡过难关。

(二)微观策略

强化风险意识,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在饭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饭店的所有员工都应有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就是既要重视风险的存在又不畏惧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经营管理工作的始终,寻求最优的管理方法,减少财务风险给饭店带来的损失。饭店内部应成立一个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机构,从组织上保证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大中型饭店企业可设立风险经理一职,或由财务总监兼任;中小型旅游饭店可以在财务部门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饭店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合理运用风险管理技术,促使风险管理制度化;认真分析理财环境及其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提高饭店对理财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应加强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人事部门和各个服务部门的协调。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监测。第一,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饭店财务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财务状况的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正是通过这种不间断的跟踪监测,饭店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财务风险情况。饭店内部的预警系统在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保持与行业预警系统的协调、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第二,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饭店应规范和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以现金流量监控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务风险。其次,建立科学决策程序,对有风险的财务活动明确风险的责任者,加强对财务活动的各环节风险的防范。饭店业务部门众多,实行的是集中领导、分级归口管理的财务制度。因此,饭店应建立健全必要的原始记录,加强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工作,理顺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

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处理。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饭店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饭店控制和处理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这种方法是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饭店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二是分散法。即通过饭店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资金结构、负债期限等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饭店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的方法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饭店的财务风险。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饭店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饭店可根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稳健性原则,在饭店内部建立风险基金,如偿债基金、坏账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预防风险损失,增强对风险的抵抗力。

重视饭店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是指饭店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水平,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竞争力的过程。管理信息化可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保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置于严密监控之下,尽量减少内部因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饭店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通过对财务信息高效有序的管理和应用,保障财务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水平;管理信息化可使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速度,节约占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饭店可以考虑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把财务信息化作为突破口,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加强对饭店信用风险的管理。目前,我国饭店业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巨大。为了防范信用风险,饭店应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饭店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收账政策等内容。饭店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不同信誉情况制定信用政策,加强信贷管理。可考虑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设立信贷部,认真作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针对会议、旅游团队、旅游人和个人的不同信用情况,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实行分级管理,建立科学的赊销审批制度,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二是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饭店应对与自己有经常业务往来的客户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三是建立销售—回款责任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对应收账款实行严格的监控,及时催收货款,并把回款情况与相关责任人的经济收入挂钩,从而把应收账款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在已有应收账款档案的基础上,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正确核算坏账损失。

风险管理最终的目的是提高饭店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资金运行和业务经营是饭店经营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良好的资金运行能促进业务经营活动向实现高效益的方向发展,高效益的经营活动能使资金运行向着有效循环的方面转化。因此,饭店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和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强化风险管理职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将饭店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构筑科学的内部组织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谭国平,于丽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统计与咨询,2003,(2)。

友情链接